分子检测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FISH检测:助力精准医疗发展

FISH检测:助力精准医疗发展

FISH检测:助力精准医疗发展FISH检测,即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它通过使用特定的荧光探针,检测基因、染色体异常以及基因表达水平。

在精准医疗领域,FISH检测为医生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帮助他们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在肿瘤精准医疗中,FISH检测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ALK基因重排是一种常见的分子遗传学改变。

通过FISH检测,医生可以准确地判断ALK基因是否存在重排,从而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治疗。

一项研究表明,使用FISH检测筛选出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

另一个例子是乳腺癌患者中的HER2基因扩增。

FISH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HER2基因是否扩增,从而选择是否使用HER2靶向药物治疗。

研究显示,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使用HER2靶向药物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显著改善。

除了在肿瘤精准医疗中的应用,FISH检测还在遗传性疾病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CFTR基因突变有关。

通过FISH检测,医生可以准确地判断CFTR基因是否存在突变,从而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然而,FISH检测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检测成本较高、操作复杂,且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

FISH检测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如此,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FISH检测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FISH检测作为一项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精准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实际案例可以看出,FISH检测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信息,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面对挑战,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和创新,以推动FISH检测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FISH检测技术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FISH检测作为一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可以提供关于基因、染色体异常以及基因表达水平的精确信息。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与误区解析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与误区解析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与误区解析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随着科技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探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并解析其中的误区。

一、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特定蛋白质、核酸或其他分子。

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肿瘤,并对肿瘤的类型、分期和预后进行评估。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

而通过蛋白质芯片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多个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然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也存在一些误区。

首先,不同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各不相同,有些标志物在某些肿瘤中表达较高,而在其他肿瘤中表达较低,因此单一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可能存在误诊的风险。

其次,一些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炎症、感染等,这也可能导致误诊。

因此,综合多个指标的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才能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肿瘤。

二、循环肿瘤DNA的检测循环肿瘤DNA是指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DNA片段。

通过检测循环肿瘤DNA的突变情况,可以实现无创、快速的肿瘤诊断和监测。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循环肿瘤DNA的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下一代测序技术可以对循环肿瘤DNA进行全面、高通量的测序,从而发现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

而通过数字PCR技术可以对循环肿瘤DNA的突变情况进行精确定量。

然而,循环肿瘤DNA的检测也存在一些误区。

首先,循环肿瘤DNA的水平受到肿瘤负荷的影响,早期肿瘤可能释放的循环肿瘤DNA较少,因此可能无法检测到。

其次,循环肿瘤DNA的突变情况可能存在空间异质性,即不同部位的肿瘤细胞可能存在不同的突变情况,因此单一样本的检测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因此,在循环肿瘤DNA的检测中,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手段,如组织活检等,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其中,肿瘤检测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肿瘤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而治疗肿瘤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早期诊断对于肿瘤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

现代医学中,分子诊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检测。

本文将从分子诊断技术的基础原理、应用场景和优点三方面深入探讨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一、分子诊断技术的基础原理分子诊断技术是一种精准的检测方法,它不仅可以检测出疾病的存在,还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疾病发生的机制。

其基本原理是对疾病相关分子进行检测和分析,例如,疾病相关伴随体(biomarker)的检测就是分子诊断技术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伴随体使得分子诊断技术具有了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点。

例如,针对肿瘤的伴随体,安捷伦公司研制了多种不同的伴随体检测产品,能够检测出多种不同类型的肿瘤。

二、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场景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早期肿瘤检测和疗效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早期肿瘤检测在细胞癌变的早期阶段,肿瘤释放的伴随体也是较为微弱的,一般很难通过传统检测手段发现。

而分子诊断技术的灵敏性为早期肿瘤的检测提供了较好的保障。

例如,美国生物技术公司Grail研发的血液肿瘤检测技术就可以对40多种肿瘤进行早期检测。

2、疗效监测分子诊断技术可以根据肿瘤细胞进展所产生的不同伴随体的表征,对患者的疗效作出评估。

如针对肾癌治疗效果的监测,目前研究出了许多肾癌治疗相关的伴随体,这些伴随体在治疗过程中的表现将直接影响病情的判断。

通过对上述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三、分子诊断技术的优点1、灵敏度高肿瘤伴随体的释放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分子诊断技术可以通过对这些伴随体的检测来判断肿瘤是否存在。

而传统的检查方法比如X光和CT则很难检测出这些伴随体的存在。

因此,分子诊断技术具有高灵敏度的特点。

分子检测技术在肿瘤中的应用

分子检测技术在肿瘤中的应用

分子检测技术的局限 性
技术难度
01
技术要求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 02
检测成本高:分子检测技术需要
员和设备进行操作
较高的成本投入
03
检测时间较长:分子检测技术需 04
检测准确性有限:分子检测技术
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出结果
存在一定的误诊率,需要与其他
检测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准确性。
成本问题
试剂成本:分子检测试剂 价格较高,增加了检测成
优势:代谢物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提供 更全面的生物信息,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精准治疗。
分子检测技术在肿瘤 中的应用
肿瘤早期筛查
01
检测方法:基因 测序、蛋白质组 学、代谢组学等
02
筛查对象:高危 人群、家族遗传 史、生活习惯等
03
筛查结果:早期 发现肿瘤,提高
治愈率
04
筛查意义:降低 肿瘤死亡率,提
03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加
剧,企业通过降低成本
来提高竞争力
04
政策支持:政府加大对
分子检测技术的支持力
度,降低成本
法规完善
01 法规制定:政府出台相关法 规,规范分子检测技术的应 用
02 法规执行:监管部门加强对 分子检测技术的监管,确保 技术应用的合规性
03 法规修订:根据技术发展和 市场需求,对法规进行修订 和完善
技术类型:包括PCR、 基因芯片、二代测序 等
优点:灵敏度高、特 异性强、检测速度快、 操作简便
01
02
03
04
蛋白质检测技术
01
原理:利用蛋白 质的特异性抗体 与目标蛋白质结 合,通过检测抗 体与目标蛋白质 的结合情况,实 现蛋白质的检测。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前景分析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前景分析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前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及其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它通过研究和应用分子生物学原理来研究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并开发新的生物技术方法。

本文将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前景进行分析。

首先,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的提高至关重要。

传统的肿瘤诊断方法主要依靠组织活检和影像学检查,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通过检测肿瘤相关标志物、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或异常表达以及肿瘤微环境中的分子信号等来实现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精准诊断。

例如,基因突变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亚型,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基础;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用于筛查和监测肿瘤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等。

因此,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将为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其次,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也是非常有前景的。

传统的肿瘤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局限性。

而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通过干预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过程,实现对肿瘤的精准治疗。

例如,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肿瘤细胞表面或内部的特定分子进行治疗的方法。

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已经发现了许多新的靶向分子,并开发了相应的靶向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不仅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同时也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另外,基因治疗也是一种潜在的肿瘤治疗方法,它通过引入抑制或增强基因的表达,来干预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和进步。

此外,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肿瘤预后评估和个体化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的预后评估是指根据患者的临床和分子特征,对其疾病进展和预后进行评估。

传统的预后评估方法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参数、肿瘤分期和患者临床特征等,但这些方法存在主观性和不准确性。

发掘分子诊断技术对于肿瘤临床的应用前景

发掘分子诊断技术对于肿瘤临床的应用前景

发掘分子诊断技术对于肿瘤临床的应用前景肿瘤是当今世界卫生领域的重大问题之一,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死于肿瘤。

原因在于,肿瘤早期症状较为隐蔽,很难被发现,导致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新的肿瘤诊断技术,以提高肿瘤的早期检测率和治疗效果。

而分子诊断技术正是其中之一,其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也备受关注。

分子诊断技术是一种新型诊断技术,其基于对分子级别的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从而实现对疾病的快速、准确的诊断。

在肿瘤诊断领域,分子诊断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可以检测出肿瘤细胞内的某些分子特征,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和病情预测能力。

例如,在乳腺癌中,HER2受体是一种重要的分子标志物,它可以指导乳腺癌治疗的方案选择。

通过分子诊断技术,可以检测出HER2受体在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除此之外,分子诊断技术还可以检测出其他许多肿瘤相关的分子特征,如BRAF、KRAS等基因突变,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分子诊断技术不仅可以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还可以用于肿瘤预后和疾病监测。

肿瘤治疗过程中,分子诊断技术可以帮助医生通过检测病人的血液、尿液等样本中的分子特征,监测病情转归,并给予有效的治疗策略。

此外,分子诊断技术还可以检测出高危人群中出现的特定分子特征,从而实现对高风险人群的精准监测,控制疾病的发展。

不过,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诊断领域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

例如,存在一些肿瘤种类或病情严重程度较低的肿瘤很难通过分子诊断技术检测出来。

此外,分子诊断技术的检测结果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等,需要更多的标准化认证。

为了克服这些难点,需要技术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审批标准和监管制度,确保分子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分子诊断技术的认识和信任度,推广其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

总之,分子诊断技术的出现为肿瘤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会,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分子影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分子影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分子影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影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分子影像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生命体分子水平的直接表现来揭示生命现象的技术,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分子影像技术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显像和磁共振成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药物,并通过显像设备进行成像的技术。

常用的放射性核素包括碘、锗、铊、铬、锶、铊等。

磁共振成像则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人体进行成像的方法。

通过特定的螺旋线圈产生强磁场,使物质中的核磁共振信号被捕获和分析,从而形成一张三维影像。

这两种技术在肿瘤诊断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放射性核素显像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分子影像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

在肿瘤诊断中,放射性药物可与特定分子表面进行结合,并发出放射性射线,通过显像设备进行成像。

例如,甲状腺癌患者经常接受碘131放射性核素显像,通过该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甲状腺癌的分布情况。

近年来,PET/CT技术的逐渐普及,极大地提高了放射性核素显像的诊断准确率和可靠性。

PET/CT技术将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PET)和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T)结合起来,可以同时显示组织的代谢信息和组织结构信息,成像效果更加精细,对肿瘤的定位和分析更加准确。

与放射性核素显像相比,磁共振成像在分子水平的成像方面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组织对比度。

因此,磁共振成像在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方面更具优势。

在肿瘤治疗方面,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术前区分肿瘤边缘、确定肿瘤切除范围、提高切除率;术后重新评估肿瘤状态,指导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和生物治疗等方面的决策。

此外,磁共振成像还可以通过将磁铁共振显像技术同突变蛋白检测技术结合,直接研究癌细胞的代谢活性,从而更直接地筛选抗肿瘤药物和调整治疗方案。

尽管分子影像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临床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限制。

例如,肿瘤组织的分子异质性、影像解释的主观性、昂贵的设备装置以及放射性药物的风险等方面仍需加以解决。

精准医学中的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精准医学中的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精准医学中的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医学正在逐渐向精准医学转型。

精准医学有望帮助医生更加精准地诊断和治疗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分子检测技术是精准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在分子水平上分析疾病的机理,为精准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一、分子检测技术的概念和意义分子检测技术是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人体内分子水平的一种技术。

与传统医学中的检测方法相比,分子检测技术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检测结果,因为它可以直接检测疾病的分子标志物,而不是依靠症状或体征进行诊断。

分子检测技术在精准医学中的意义重大。

首先,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疾病的机理。

例如,在肿瘤的研究中,分子检测技术可以检测癌细胞中的分子特征,从而揭示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机制。

其次,分子检测技术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

例如,在肺癌的诊断中,分子检测技术可以检测肿瘤细胞中的分子标志物,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最后,分子检测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分子检测技术可以检测病人的分子特征,从而判断病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选择更加适合的治疗方案。

二、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子检测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

以下是一些目前比较热门的分子检测技术:1. 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是分子检测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快速、精确地测序人类基因组,从而揭示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各国科学家已经建立了多个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例如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等。

2. 单细胞测序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对单个细胞进行分子检测,从而揭示不同细胞之间的异质性。

该技术可以应用于个体细胞组学研究、肿瘤细胞异质性研究等领域。

3. 蛋白质质谱技术:蛋白质质谱技术可以检测蛋白质分子的质量、结构和功能,从而揭示不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技术可以应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疾病诊断等领域。

三、分子检测技术的应用前景分子检测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前任主席 Richard L Schilsky
肿瘤的个体化治疗与基因检测
对克 唑替尼 响应率高
对易瑞沙、特 罗凯响应率高
对紫杉醇响应 率高
分子诊断是实现个体化医疗的途径
推荐用药前进行分子检测的权威机构
国内相关诊疗规范、检测指南、专家共识
2014《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 2010中国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2015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 2011《胃癌HER2检测指南》 2013《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专家共识》 2011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EGFR突变型肺癌的处理共识》 2011《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检测专家共识》 2012《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检测专家共识》 2013《中国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专家共识》 2013《非小细胞肺癌小分子EGFR TKIs耐药处理共识》 2014《中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敏感突变和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阳性非小 细胞肺癌诊断治疗指南》
MET扩增在NSCLC中阳性率:2%~4%
IV期 NSCLC, 一线方案后的进展
ALK 阴性, MET 扩增阳性
开始克唑替尼 250 mg b.i.d.治疗
第-7天
第25天
CT
PET
Ou et al., J Thorac Oncol 2011; 6:942-946
MET检测临床意义
MET扩增阳性NSCLC患者克唑替尼疗效显著; MET 扩增阳性预后差; MET 基因的过表达和扩增可导致TKI类药物(如易瑞沙等)
肺腺癌相关靶点基因
目前,EGFR 抑制剂的使用 最为广泛
Targeted Therapie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Emerging Oncogene Targets Following the Success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amon M Seminars in Oncology
耐药性产生。
MET扩增判读标准
癌种
细胞数 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 100
阳性 阴性
判读标准
MET/CEP7比值≥2.0 MET/CEP7比值<2.0且MET平 均拷贝数≥5
MET/CEP7比值<2.0且MET平 均拷贝数<5
1、 Federico Cappuzzo,et al.JCO,2009,27(10):1667~1674 2、 Aaron M Gruver,et al. Histopathology 2014, 65, 879–896.
V3b
V4
V5a FISH:能够识别ALK所有的重组类
V5b V6
型(包括但不限于EML4、TGF和
V7 KIF5B)
V8a
V8b PCR:只能检测特定融合形式,一 “V4” 般仅检测EML4-ALK的融合。
“V5”
ALK Kinase domain
ALK重组判读标准
MET扩增阳性克唑替尼疗效好
HER2扩增检测
HER2探针:
HER-2 扩增判读标准
1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14版),中华病理学杂志2014,Vol. 43,No. 4 乳腺癌NCCN指南(2015版)
HER2 FISH检测结果
HER2阴性
HER2阳性
MET信号61,CEP7信号59 比值为1.034,判定为阴性
MET信号215,CEP7信号83 比值为2.590,判定为阳性
RET重组预测卡博替尼疗效
RET重组在NSCLC中阳性率:1-2%
Takashi Kohno,Cancer Science,2013,104(11):1396~1400
内容
1 基因检测与个体化治疗 2 NSCLC、乳腺癌检测靶标及判读标准 3 NGS在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
NSCLC :从病理分型到分子分型的演变
adenocarcinoma
2013
Histology-based subtyping
Molecular-based subtyping
关键是分子基因的检测
HER-2扩增检测意义
乳腺癌
✓ HER-2扩增阳性患者可从赫赛汀治疗中获益 ✓ HER-2扩增阳性患者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宜采用高剂量的CAF化疗
方案 ✓ HER-2扩增阳性患者预后不良
胃癌
✓ HER-2扩增阳性患者可从赫赛汀治疗中获益 ✓ 帮助确定组织学亚型和病灶部位
食管癌
✓ 预测赫赛汀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NCCN V3.2015指南推荐 检测靶标
除EGFR、KRAS、ALK等成熟检测项目,N源自CN指南还建议检测:驱动基因
靶向药物
BRAF V600E MET扩增 ROS1重组 HER2突变
RET重组
维罗菲尼、达拉菲尼
克唑替尼
克唑替尼
曲妥珠单抗 阿法替尼 卡博替尼
ALK重组与克唑替尼疗效
分子检测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
内容
1 分子检测与个体化治疗 2 NSCLC、乳腺癌检测靶标及判读标准 3 NGS在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
肿瘤治疗新阶段
“We have never been in a better position to advance cancer treatment. we know how to personalize therapy to the unique genetics of the tumor and the patient.”
E17ins68;A20
E15del19;del20A20
E18;A20
E6;A19
KIF5B-ALK
KLC1-ALK TFG-ALK
KI24;A20 KI17;A20 KI15;A20
KL9;A20
T3;A20
ALK-PTPN3
V1
V2 检测意义:ALK重组阳性的非小细
V3a 胞肺癌患者克唑替尼疗效好。
EML4-ALK
E13;A20
E20;A20
E20ins18;A20
E6;A20
E6ins33;A20
E14;ins11del49A20
E2;A20
E2;ins117A20
E3;ins69A20
E14;del12A20
E14;del36A20
E17;ins30A20
E17ins61;ins34A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