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头制作 交 底
高压电缆头技术交底

高压电缆头技术交底简介高压电缆头是连接电缆与设备的关键部件。
其具有耐高电压、抗干扰、耐磨损、防水防湿的特点,用于保障设备安全、提高电力传输效率。
本文就高压电缆头的技术交底进行详细介绍。
高压电缆头的组成高压电缆头一般由接头本体、绝缘套管、电缆屏蔽层、绝缘材料、接地反咬、接地线等部分组成。
接头本体接头本体是连接电缆与设备的关键部件,一般由金属部分和套管部分组成。
金属部分一般由铜、铝等导电材料制成。
套管部分则是承载绝缘和屏蔽层的部分,一般由硅橡胶、EPDM等材料制成。
绝缘套管绝缘套管是将接头本体与电缆绝缘层隔离的部分,一般由硅橡胶、EPDM等材料制成。
其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和耐高温、耐腐蚀、耐紫外线的特点,在高温、潮湿等恶劣环境下依然稳定。
电缆屏蔽层电缆屏蔽层是对电缆的屏蔽部分,一般由铜带或铜箔制成,具有抑制电磁波干扰的作用。
同时,电缆屏蔽层也起到了较好的接地防雷作用。
绝缘材料绝缘材料是对电缆绝缘的部分,一般由交联聚乙烯等材料制成。
其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耐高温、耐腐蚀、耐紫外线的特点。
接地反咬和接地线接地反咬和接地线的作用是实现安全接地,避免因电器故障导致的电击事故。
接地反咬是将电缆屏蔽层和设备接地端子连接的部件,一般由铜制成。
接地线是将设备接地端子与大地接地的部件,一般由铜线或铜带制成。
高压电缆头的制作高压电缆头的制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经验,通常分为预制和现场制作两种方式。
预制电缆头预制电缆头是指预先在工厂将接头本体、绝缘套管、电缆屏蔽层、绝缘材料、接地反咬、接地线等部分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电缆头产品,通过生产线进行批量生产。
预制电缆头具有制作周期短、质量稳定、安装便捷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等领域。
现场制作电缆头现场制作电缆头是指在现场将接头本体、绝缘套管、电缆屏蔽层、绝缘材料、接地反咬、接地线等部分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电缆头产品。
现场制作电缆头具有制作线路灵活、便于维修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基层施工和维修工作中。
6KV及低压电力电缆头制作技术交底

6kV 电缆做头制作程序框图:
柜底电缆整理绑扎 核实电缆规格、型号 确定电缆所需长度
剥外护套
剥钢铠
剥内垫层
分芯线
焊接地线
包绕填充胶
固定手套
剥铜屏蔽层
固定应力管
压接端子
固 定 绝缘 管 管
固定相色密封管
施工环境清理
结束
交底人 受交底代表
交底日期 总人数
编号:G06-5L3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项目名称 农二师绿原工业园 2×135MW 热电联产项目 全厂 6kV 及低压电力电缆头制作 核实电缆规格 xxinghao hhh 号 分芯线 编号 负责人 确定终端头制作长度
三.安全注意事项 危险点 带电区域无警告标示(标示不清) 。 电缆带电 电缆刀伤人 高处坠落、触电 物体打击、意外伤害 使用电吹风发生火灾或烫伤、灼伤 电缆防火施工: 按设计院及厂家技术资料施工。 安全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项 当盘柜及设备送电后,区域内明显位置应设立带电警示标牌。 制作前对电缆进行确认、验电,按照先制作设备侧电缆头,后制作电源侧电缆头的 制作顺序。 剥切电缆时,剥切刀用力方向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注意双手的正确位置,握电缆 的手放置在后面,并戴好手套。 使用后及时关闭,风向不得对准人体各部位。 高处接线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并挂靠牢固。 系统带电时要遵守安全用电规范、禁止触碰带电端子、进入相关开关室要办理工作 票。
交底人 受交底代表 交底日期 总人数
编号:G06-5L3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农二师绿原工业园 2×135MW 热电联产项目 全厂 6kV 及低压电力电缆头制作 编号 负责人
第 3 页共 3 页
JC01-DQ—12
10KV高压电力电缆冷缩中间头制作技术交底

10KV高压电力电缆冷缩中间头制作技术交底1技术交底范围10KV三芯截面25 mm2-400mm2的电缆冷缩中间头制作。
2设计情况根据设计图纸、设计标准、设计说明、电缆配长和现场实际情况具体而定。
3施工准备3.1作业准备10KV三芯冷缩电缆中间头制作施工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施工人员配备、材料准备及设备机具配置,现场复校各种设备,电缆电气测试完成,具备冷缩电缆中间头制作施工条件。
3.2材料要求3.2.1材料要求(1)核对施工现场配好到位的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尺寸、形状、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的材料一致。
(2)核对冷缩电缆中间头与需对接两电缆的型号、规格是否一致。
(3)说明施工所需材料的规格、型号、种类及质量要求。
(4)说明施工所需材料的制作、安装要求。
(5)敷设的电缆已进行测试,各项测试指标达到要求。
(6)未制作电缆中间头的两电缆端头标准、无破损。
(7)电缆井标准、完好、无损坏。
(8)收集出厂合格证、材料说明书。
3.2.2材料准备表3.2.2 材料准备图3.2.2 电缆中间头材料3.3人员配置表3.3 人员配置3.4机具准备表3.4 机具准备3.5技术标准3.5.1在开工前组织技术和作业人员认真学习10kV三芯冷缩电缆中间头制作技术数据和制作施工步骤,熟悉电缆规范和技术标准。
3.5.2落实施工安全措施,既有线监管、施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
3.5.3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安全技术培训,并进行了技术交底。
3.5.4电缆中间头对接的两电缆及电缆头应保证可靠的电气性能、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足够的机械强度机械强度,并满足电气试验的要求。
3.5.5电缆中间头应导电良好,并能长久、稳定传输额定电流。
3.5.6电缆中间头的绝缘能承受电缆工作条件下的额定电压和瞬时过电压。
3.5.7严禁在潮湿有雾气及极度潮湿的天气下进行室外电缆中间头的制作。
若必须在潮湿天气时制作,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潮措施。
4施工工艺和方法4.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剥外护套、内护层、铜屏蔽层→套入中间头和铜屏蔽网→压接连接管→收缩中间接头→安装铜屏蔽网套及地线→恢复内护套→连接两端地线→缠绕防水胶带→安装钢铠带。
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安全技术交底

建设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年月日
单位工程名称
记录人
(安装施工员)
交底人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
(安装专业监理师)
/
/
/
/
交底内容:
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
1、高压电力电缆直流耐压试验必须按现行施工规范的规定交接试验合格。
2、低压电线和电缆,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C。
④多单铝芯线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⑤每个设备和器具的端子接线不多于2根电线。
6、电线、电缆的芯线连接金具(连接管和端子),规格应与芯线的规格适配,且不得采用开口端子。
7、电线、电缆的回路标记应清晰,编号准确。
3、铠装电力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截面积不应小于下列施工规范的规定:①电缆芯线截面积在120及以下时,接地线截面积为16皿岛②电缆芯线截面积在150及以上时,接地线截面积为25三2o(注:电缆芯线截面积在16mm2及以下,接地线截面积与电缆芯线截面积相等)。
4、电线、电缆接线必须正确,并联运行电线或电缆的型号、规格、长度、相位应一致。
5、芯线与电器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施工规范的规定:
①截面积在10三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②截面积在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与设
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③截面积大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或器具的端子连接;多股铜芯线与插接式端子连接前,端部拧紧搪锡;
电缆头制作安装技术交底

电缆头制作安装技术交底一、前言电缆头,又称电缆终端头,是电力电缆系统中最重要的关键配件之一。
它的主要作用是连接电缆和设备,传递信号和能量。
电缆头的质量、安装和使用方式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电缆头制作和安装的基本技术,以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电缆头制作技术2.1 电缆头材料的选择电缆头的制作材料通常有金属、绝缘材料、导体和填充材料等。
根据使用环境和性质的不同,电缆头的材料也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电缆头制作材料要满足以下要求:•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导电性好,电力传输损耗小;•绝缘性好,电力传输不会出现泄漏;•执行标准要求,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符合要求。
2.2 电缆头制作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准备制作电缆头的材料和工具,包括金属管、组合绝缘子、压接钳、万用表等;2.检查制作工具和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并对其进行清洗、消毒等处理。
步骤二:测量电缆头尺寸1.使用万用表等测量工具,精确测量电缆头所需的长度、直径等尺寸;2.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制作模具和材料。
步骤三:制作电缆头1.选择合适的电缆头制作模具,并将金属管和绝缘体置于模具中;2.使用压接钳等工具,钳紧并压缩金属管,直到绝缘材料紧密贴合;3.根据不同的要求,在绝缘材料上,添加填充材料,使电缆头表面光滑均匀;4.使用清洁剂,清洗并喷涂保护层,保护电缆头不受外界因素侵害。
三、电缆头安装技术3.1 安装前准备1.准备好电缆头的配套材料,包括检测仪器、防护器具、油漆等;2.对制作出的电缆头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执行标准要求。
3.2 安装步骤步骤一:电缆头现场准备1.在接头两端的电缆上,清除杂物、异物,确保表面干净;2.检查电缆表面,确认是否有电缆腐蚀、绝缘破损、接地短路等情况;3.对电缆头进行检查,确认电缆头的材料和制作质量有无问题。
步骤二:电缆头安装1.在电缆头的内侧涂上导电脂,以减少安装时的电气损耗;2.将电缆劈开,揭开绝缘层,露出两端金属导体;3.在电缆头内加入填充材料,使电缆头里面充满导体和绝缘材料;4.将电缆头套起来,并将金属管套上尽量靠近电缆端部;5.使用压接钳等工具,将电缆头与电缆端部锁紧,确认松动与否;6.安装好电缆头后,进行充电测试、强度测试、耐电压试验等检测。
电缆头制作技术交底

3.6.3根据不同的相位,使用黄、绿、红、黑四色塑料带分别包缠电缆各芯线至接线鼻子的压接部位。
3.6.4将作好终端头的电缆,固定在预先做好的电缆头支架上,并将芯线分开。
3.6.5根据接线端子的型号,选用螺栓将电缆接线端子压接在设备上,注意应使螺栓由上向下或从内向外穿,平垫和弹簧垫应安装齐全。
3.2.2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剥电线铠甲,打卡子:
3.3.1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3.3.2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3.3.3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3.3.4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
3.5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
3.5.1剥去电缆统包绝缘层,将电缆头套下部先套入电缆。
3.5.2根据电缆头的型号尺寸,按照电缆头套长度和内径,用塑料带采用半叠法包缠电缆。塑料带包缠应紧密,形状呈枣核状。
3.5.3将电缆头套上部套上,与下部对接、套严。
3.6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
3.6.1从芯线端头量出长度为线鼻子的深度,另加5mm,剥去电缆芯线绝缘,并在芯绒上涂上凡士林。
5.2防止电缆芯线与线鼻子压接不紧固。线鼻子与芯线截面必须配套,压接时模具规格与芯线规格一致,压接数量不得小于二道。
5.3防止电缆芯线伤损:用电缆刀或电工刀剥皮时,不宜用力过大,最好电缆绝缘外皮不完全切透,里层电缆皮应撕下,防止损伤芯线。
5.4电缆头卡固不正,电缆芯线过长或过短。电缆芯线锯断前要量好尺寸,以芯线能调换相序为宜,不宜过长或过短;电缆头卡固时,应注意找直,找正,不得歪斜。
(电缆敷设、电缆头制作)安全技术交底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电缆敷设、电缆头制作)安全技术交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8 页(电缆敷设、电缆头制作)安全技术交底一、电缆敷设(1)电缆盘就位可用起重机或人工将电缆盘放置指定位置,电缆在装卸的过程中,设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指挥人员发出的指挥信号必须清晰、准确。
(2)采用吊车装卸时,装卸电缆盘孔中应有盘轴,起吊钢丝绳套在轴的两端,不应直接穿在盘孔中起吊。
人工移动电缆盘前,应检查线盘是否牢固,电缆两端应固定,线圈不应松弛,电缆盘只允许短距离滚动,滚动时滚动方向必须与线盘上箭头指示方向一致。
(3)根据电缆长度和截面,选用的牵引绳长度比电缆长30~50m。
牵引绳连接必须牢固。
其连接点应选用防捻器。
布放电缆滑轮,直线部分应每隔2.5~3m设置直线滑轮,确保电缆不与地面摩擦,所有滑轮必须形成直线。
弯曲部分采用转弯滑轮,并控制电缆弯曲半径和侧压力。
电缆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规定。
在关键部位应有专人监视(如转弯位、管口、与其他管道交叉的部位)。
注:D表示电缆直径,mm。
(4)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隧道、电缆井和人井的防水层。
(5)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6)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如设计没要求时,其长度、型号、规格应相同。
(7)电缆敷设时,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电缆应从电缆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磨擦拖拉。
对于较重的电缆盘,应考虑加装电缆盘制动装置。
电缆走动时,严禁用手搬动电缆及滑轮。
第 2 页共 8 页(8)敷设电缆时,机械敷设电缆速度不宜超过15m/min,并监测侧压力和拉力不超过允许强度。
在较复杂的路径上敷设电缆时,其速度应适当放缓。
机械敷设时电缆最大允许牵引强度不宜大于下表数值。
(9)电力电缆在切断后,应将端头立即做好防潮密封,以免水分侵入电缆内部。
(10)若电缆沟内并列敷设多条电缆,其中间接头位置应错开。
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GD2301003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建筑电气交底部位日期年月日交底内容操作工艺一、工艺流程: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二、摇测电缆绝缘:1、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2、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剥电缆铠甲,打卡子:4、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5、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6、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7、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见图3.3.4。
图3.3.48、剥电缆铠甲,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台阶3~5mm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不得锯透。
9、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随后将钢带锯口处用钢锉修理钢带毛刺,使其光滑。
三、焊接地线:GD2301003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建筑电气交底部位日期年月日1、地线采用焊锡焊接于电缆钢带上,焊接应牢固,不应有虚焊现象,应注意不要将电缆烫伤。
必须焊在两层钢带上。
四、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1、剥去电缆统包绝缘层,将电缆头套下部先套入电缆。
2、根据电缆头的型号尺寸,按照电缆头套长度和内径,用塑料带采用半叠法包缠电缆。
塑料带包缠应紧密,形状呈枣核状(图3.5.2)。
图3.5.2图3.5.33、将电缆头套上部套上,与下部对接、套严(图3.5.3)。
五、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1、从芯线端头量出长度为线鼻子的深度,另加5mm,剥去电缆芯线绝缘,并在芯线上涂上凡士林。
2、将芯线插入接线鼻子内,用压线钳子压紧接线鼻子,压接应在两道以上。
3、根据不同的相位,使用黄、绿、红、黑四色塑料带分别包缠电缆各芯线至接线鼻子的压接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电缆头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主要安装机具:
A.热缩枪、钢锯、电烙铁、液压钳、电工工具等
作业条件确认:
A.所用电缆附件应预先试装,检查规格是否同电缆一致,各部件是否齐全,检查出厂日期,检查包装(密封性),防止剥切尺寸发生错误。
B..电缆敷设前要检查电缆本体的绝缘,在电缆头上找出色相排列情况,避免三芯电缆中间头上(为对齐相序)芯线交叉。
C.电缆敷设后要做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试验后对电缆头做好密封,防止受潮。
D.中间头电缆要留余量及放电缆的位置。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过程及步骤:剥外护套→锯钢甲→剥内护绝缘层→焊接屏蔽层接地线→铜屏蔽层处理→剥半导电层→清洁主绝缘层表面→安装半导电管(终端头)→安装分支手套→安装绝缘套管和接线端子
(1)剥外护套为防止钢甲松散,应先在钢甲切断处内侧把外护层剥去一圈(外侧留下),做好卡子*,用铜丝绑紧钢甲并焊妥钢甲接地线。
最后剥外护套
(2)锯钢甲上一步完成后,在卡子边缘(无卡子时为铜丝边缘)顺钢甲包紧方向锯一环形深痕,(不能锯断第二层钢甲,否则会伤到电缆),用一字螺丝刀撬起(钢甲边断开),再用钳子拉下并转松钢甲,脱出钢甲带,处理好锯断处的毛刺。
整个过程都要顺钢甲包紧方向,不能把电缆上的钢甲搞松。
(3)剥内护绝缘层注意保护好色相标识线,保证铜屏蔽层与钢甲之间的绝缘。
(4)焊接屏蔽层接地线把内护层外侧的铜屏蔽层铜带上的氧化物去掉,涂上焊锡。
把附件的接地扁铜线(分成三股),在涂上焊锡的铜屏蔽层上绑紧,处理好绑线的头,再用焊锡与铜屏蔽层焊住,焊住线头。
下图是终端头的接地线安装方法(中间头也一样,只是接地线不用向后),外护套防潮段表面一圈要用砂皮打毛,涂密封胶,以防止水渗进电缆头。
屏蔽层与钢甲两接地线要求分开时,屏蔽层接地线要做好绝缘处理。
(5)铜屏蔽层处理在电缆芯线分叉处做好色相标记,按电缆附件说明书,正确测量好铜屏蔽层切断处位置,用焊锡焊牢(防止铜屏蔽层松开),在切断处内侧用铜丝扎紧,顺铜带扎紧方向沿铜丝用刀划一浅痕(注意不能划破半导体层!),慢慢将铜屏蔽带撕下,最后顺铜带扎紧方向解掉铜丝。
(6)剥半导电层在离铜带断口10mm处为半导电层断口,断口内侧包一圈胶带作标记。
可剥离型在预定的半导电层剥切处(胶带外侧),用刀划一环痕,从环痕向未端划两条竖痕,间距约10mm。
然后将些条形半导电层从未端向环形痕方向撕下(注意,不能拉起环痕内侧的半导电层!),用刀划痕时不应损伤绝缘层,半导电层断口应整齐。
检查主绝缘层表面有无刀痕和残留的半导电材料,如有应清理干净。
不可剥离型从芯线未端开始用玻璃刮掉半导电层(也可用专用刀具),在断口处刮一斜坡,断口要整齐,主绝缘层表面不应留半导电材料,且表面应光滑。
(7)清洁主绝缘层表面用不掉毛的浸有清洁剂的细布或纸擦净主绝缘表面的污物,清洁时只允许从绝缘端向半导体层,不允许反复擦,以免将半导电物质带到主绝缘层表面。
(8)安装半导电管(终端头)
电应力管被分支手套套住的,电缆(引线)苗子线太长时也可以。
(10)安装绝缘套管和接线端子 测量好电缆固定位置和各相引线所需长度,锯掉多余
的引线。
测量接线端子压接芯线的长度,按尺寸剥去主绝缘层(稍有锥度),芯线上涂点导电膏或硅脂,压接线端子(千万要对好接线螺丝穿孔的方向!)。
处理掉压接处的毛刺,接线端子与主绝缘层之间用填料包平(压接痕也要包平),套绝缘热缩管(套住分支手套的手指),在接线端子上涂密封胶,最后一根绝缘热缩套管要套住接线端子(除接触面以外部分),绝缘套管都要上面一根压住下面一根。
最后套色相管(户外式套雨裙)。
中间头安装方法
中间头制作方法在准备工作上同终端头是一样的,做钢甲接地线和屏蔽层接地线的(扁铜
线)引线方向可不一样(向后也可以,软线可以反过来的),只是电缆芯线尺寸有严格要求(包括铜屏蔽层)。
中间头的电缆引线有长(895mm )短(565mm )之分,这长度包括30mm 一头的钢铠接地线位置。
各段长度见下图。
1.钢铠接地线 按照尺寸(895mm 和565mm )处用刀割断外护层,往电缆头30mm 处再割断外护层,去掉这30mm 外护层,用砂皮打光(去掉油漆),上好焊锡(要放助焊剂),用铜丝把接地扁铜线绑紧,再用焊锡把扁铜线和铜丝同钢铠焊结实(特别是扁铜线头和铜丝头要焊住),然后擦掉助焊剂(助焊剂有腐蚀性,一定要擦干净),最好在铜丝外层用铁皮打一卡子,最后剥掉外护层和钢带,在钢带断口往外20mm 割断内护(绝缘)层。
把内护层去掉,保护好色相细条,一般用有色胶带绑在引线上。
2.安装应力管 把引线分开弯曲好,在引线离头(长675mm ,短345mm)处用记号笔划一
圈,圈外包2层胶带(边沿在线上),擦干净铜带表面,用焊锡固定铜带,再在线上绑2圈铜丝,用刀在铜丝与胶带之间把铜带划出痕迹(不能划太深,不能划破半导电层),去掉胶带,顺铜带绑紧方向撕下铜带,铜屏蔽层断口不留毛刺。
离铜带断口50mm 处扎2圈胶带(胶带外沿在50mm 处),在胶带外沿用刀把半导电层割一圈,同终端头一样把引线头部半导电层剥去,并处理干将主绝缘层表面,在半导电层断口涂上应力疏散胶。
把半导电应力控制管套住铜带20mm ,用喷灯热缩(注意把空气排出)。
3.压铜接管 离引线头60mm 至85mm 处削锥形(铅笔头),以后留出5mm 内半导电
层,剥出芯线,涂导电膏,把铜接管孔内处理干净,芯线穿进半个(半个不到1mm )铜接管,压紧铜接管。
把2支外护套管分别套到两电缆上(过分叉),把2支半导电管和2支绝缘管穿在一起套进应力疏散胶
主绝缘
屏蔽铜带
半导电层分支手套
电缆长引线上,检查6支应力控制管全部热缩到位后,14支套管全部套好后,把芯线对好相位,穿入铜接管(到底),压紧铜接管。
(注意:在压铜接管之前,必须把所有套管都套进电缆。
)
4.缩护套管处理掉铜接管上的毛刺,在锥形(铅笔头)用半导电带包平,外层包填充胶。
按下图第1缩内绝缘管,第2缩外绝缘管,第3缩外半导电管(2支,保证在铜屏蔽层上长度不小于20mm),中间交叉。
热缩时要从中间开始,防止套管内留空气。
热缩时热量要尽可能均匀,注意火焰喷到另外两相引线上,铜带上要涂硅脂。
5.接好屏蔽层套管缩好后,把三根引线并在一起,在半导电管外包紧钢丝网。
把两根铜屏蔽层的接地扁铜线绑紧铜丝网后对接,用焊锡焊住接头。
6.钢铠接地和外护套当钢铠接地与屏蔽层接地有分开要求时,要把钢铠接地的扁铜线做绝缘处理,然后对接,接头处绝缘要求更高些。
外护套(2个)对接处不小于100mm,电缆外护层与外护套连接处要打毛,涂上密封胶,最后把外护套缩紧。
二、质量标准
1电缆头制作前应检查其位置、型号、规格电压等级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
电缆绝缘状况应良好,无受潮,塑料电缆内不得进水。
2制作电缆头时,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尽量减少电缆绝缘的暴露时间。
剥切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线芯及电缆终端头的附件必须清洁。
3缆终端和接头应采取加强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护措施。
4缆在剥切线芯绝缘、屏蔽、金属护套时,线芯沿绝缘表面至最近接地点(屏蔽或金属护套端部)的最小距离应符合:电压1KV距离50mm, 电压6KV距离100mm。
电压10KV 距离200mm。
5缘电缆在制作终端头和接头时,应彻底清除半导体层。
6选用与线芯截面相同的线鼻子,铜线鼻子镀锡表面应光滑、干净,压接模具与线鼻子配合恰当,压接后应将端子的凸痕修理光滑,不得残留刺。
7缆终端上应有明显的相色标示且与系统的相位一致。
三、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缆头的制作应有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
2高压电缆头制作后耐压试验不合格。
制作过程中必须保持线芯及电缆头附件的清洁。
3线鼻子选择与线芯截面不一致,压接模具选择不当,压接不紧。
必须选择与线芯截面相同的线鼻子及相同规格的压接模具进行压接。
4电缆头接线后有应力。
电缆线芯应留有合适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