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由来着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遣兴》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中考专题诗歌鉴赏含答案

中考专题诗歌鉴赏含答案

1塞上忆汶水曹元用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沙碛:沙漠。

苑马:西域大苑所产的马。

(1)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答:(2)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2 分)答:9. (1)边塞秋高云飞,展示频繁的惆怅、悲哀的景象。

(2分)(2)征鸿,意为“远飞的大雁”,古人常利用它们寄寓自己的情怀。

这里借写征鸿未归,表达了思乡思亲之情及厌战的心理。

(2分)2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22.本诗语言有何特点?(2分)答:23.“应知故乡事”中的“应知”一词用得好,为什么?(2分)答:22.(2分)本诗语言质朴、平淡.却又韵味无穷。

23.(2分)“应知”一词近乎口语,又略带主现臆侧,生动地表现出“我”急于了解故乡风物人情的殷切乡思。

3柳枝词(宋)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26.诗中将无形的愁思具体化,并表现出愁思很多的一个字是;作者埋怨船“不管烟波与风雨”都要出发,“烟波与风雨”既指自然的现象,也指。

(三)26.载;(2分)社会的险恶,人生的困难、坎坷等。

(意思对即可)(2分)4遣兴 [清]袁枚爱好①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②,头未梳成不许看。

[注释]①爱好(hǎo):追求艺术价值高的诗作。

②初笄(jī)女:刚成年的女子。

8.这是一首论诗的绝句。

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阿婆还是初笄女”的理解。

(3分)▲8.这里的“阿婆”喻指自己的诗作,还没有修改润色好,就像“头未梳成”的“初笄女”,是不肯让人欣赏的。

5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0.“斜”现读xié,在此诗中以求押韵,古音应读为:。

(2分)1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3分)12.简要分析“闲”字的妙处。

(2分)10、答案:xiá 共2分11、答案示例: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12、答案示例:既用“闲”来反衬农家的“忙”,突出了人的勤劳;又用拟人手法,以栀子花的美烘托出人情的温馨和谐。

清袁枚最著名的十首小诗

清袁枚最著名的十首小诗

清袁枚最著名的十首小诗
清袁枚最著名的十首小诗如下:
《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湖上杂诗》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偶步》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

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

《春风》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十二月十五夜》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忽见月光寒,一片似霜雪。

《遣兴》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偶作五绝句》偶寻半开梅,闲倚一杆竹。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消夏诗》不着衣冠近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

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袁枚小诗数量甚多,大多数诗歌篇幅短小,语言浅近,通俗易懂,素有“小诗”之称。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

袁枚著名的诗精选

袁枚著名的诗精选

袁枚著名的诗精选(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袁枚著名的诗精选袁枚提出的“性灵说”是清代诗坛最重要的诗歌理论之一,他一生至少创作了六千三百余首诗,其中的代表作《小仓山房诗集》收录了271首咏史怀古诗。

写作文方法的诗句

写作文方法的诗句

写作文方法的诗句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示子聿》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1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9.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2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2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2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2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2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2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爱好由来着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遣兴》翻译赏析

爱好由来着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遣兴》翻译赏析

爱好由来着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遣兴》翻译赏析遣兴朝代:清代作者:袁枚爱好由来着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诗歌赏析:诗的大概意思是“由于自己十分爱好诗歌,所以总是想写出质量高的作品来,越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越是感到下笔很难。

”作诗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一首诗的初稿出来后,还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地修改几百上千遍,就像阿婆还是年轻时那样十分爱美一样,未梳好头是不许别人看的。

纵观历代有大成就的诗人,他们从来都是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作品的。

唐代的卢廷让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说法;苦吟诗人贾岛有“推敲”的美谈;诗圣杜甫有“为人性爱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宋代王安石也有“春风又绿江南岸”反复修改的趣闻。

正因为他们对待自己的作品是这样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有了那些流传千古的奇文佳句。

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

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

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合称“性灵派三大家”。

代表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袁枚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乾隆四年(1739)24岁参加朝廷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大司寇(刑部尚书)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得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1742)外调做官,曾任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推行法制,不避权贵,颇有政绩,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

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遣兴六首》

袁枚《遣兴六首》

袁枚《遣兴六首》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清·袁枚《遣兴六首》其五。

由来:从来。

落笔:下笔。

这两句大意是:由于爱美求好,我写作时从来都感到下笔是很困难的事,一首诗总要反复修改千次才觉得心安。

袁枚和蒋士铨、赵翼号称“乾嘉三大家”,是当时诗坛盟主,可是他晚年写诗还要千百次修改,才觉得心安。

此诗的后两句是“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意谓作品不经反复修改,就像没梳妆好的女子一样,不许步出闺阁,抛头露面,让人看见。

由此可见袁枚创作态度的谨严,也可见写作中修改、锤炼的重要。

清代诗人袁枚《遣兴六首》牧童(29人评分) 7.4朝代:唐代作者:栖蟾原文: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牧童(吕岩《牧童》)编辑《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

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优质解答清代诗人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宋代诗人雷震《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唐代诗人吕岩《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唐代诗人栖蟾《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宋代诗人黄庭坚《牧童》:“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诗人笔下的孩童天真无邪的诗句有哪些文学光和影的传说团队十拿九稳year2015-07-08 14:5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1、采白莲:“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唐·白居易《池上》)2、呼牛归:“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

清袁枚古诗

清袁枚古诗

清袁枚古诗清袁枚古诗如下:1、《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清袁枚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3、《遣兴(其五)》清袁枚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4、《山行杂咏》清袁枚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5、《马嵬》清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6、《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7、《春风》清袁枚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8、《湖上杂诗》清袁枚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9、《十二月十五夜》清袁枚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11、《题画》清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12、《仿元遗山论诗(其一)》清袁枚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

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13、《春晴》清袁枚今岁天公大有情,一冬无雪又春晴。

红梅但觉飞香久,绿草何曾借雨生。

双燕翅如迎晓日,百花心更望清明。

风光如此须行乐,莫管头颅白几茎。

14、《山中绝句》清袁枚镇日山腰斸白云,载量烟草活纷纷。

春衫不用金炉热,自向百花香里熏。

15、《柳子厚祠》清袁枚金章紫绶照江滨,王者衣冠古逐臣。

但说权门难托足,谁知文士易成神。

宫庭慷慨伊周事,湘水凄凉屈贾身。

剩有《荔支丹》一曲,至今歌遍楚南人。

16、《鸡》清袁枚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

17、《十一月十三日冷水步夜起玩月》清袁枚霜月两澄鲜,孤篷夜悄然。

自携双鬓雪,独对一江烟。

僵树立如铁,寒星摇满天。

横斜几枝桨,也学榜人眠。

18、《遣兴杂诗》清袁枚小步闲拖六尺藤,空山来往健如僧。

栽花忙处儿呼饭,夜读深时妾屏灯。

2020作文摘抄:35个优美古诗文作文题目

2020作文摘抄:35个优美古诗文作文题目

2020作文摘抄:35个优美古诗文作文题目【36】一诗千改始心安适用于工匠精神,严谨,认真等。

出自清·袁枚《遣兴》诗: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36】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出处】晋·刘琨《重赠卢谌》【译注】怎能料到经过千锤百炼的坚刚之物,竟会变得如此柔软,能绕在指头上。

意:料想。

适用于经过千锤百炼,技艺精湛。

也适用于刚柔并济。

【37】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适用于品德等,做好自己,实力【出处】唐·虞世南《蝉》【译注】蝉停在高处,叫声自然传得远,这不是凭借秋风的传送。

居:在,停留。

藉:凭借。

用以比喻品格高洁的人不用他人吹棒自能声名远播;也用以说明位势优越或实力强盛的事物或人自有其强大的影响力,不用靠外界的帮助。

【38】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可以分开做两个标题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适用于不为假象迷惑,要有真东西等。

【出处】唐·白居易《放言五首》【译注】草丛中的萤火有耀眼的闪光,但终归不是火;荷叶上的露珠虽圆,但它哪是珍珠呢?【39】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第一次看到这句子是在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这句话适用于珍惜,世事多磨等。

【出处】唐·白居易《简简吟》【译注】世上好的东西大多数都不坚固牢靠,彩云绚烂却容易飘散,琉璃明丽但质脆易碎。

琉璃:一种矿石质的有色半透明体材料,常烧制成缸、盆、砖瓦等。

【40】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可以用“睫在眼前长不见”直接做标题,适用于留心身边的事物,发现身边的事物。

【出处】唐·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译注】睫毛就在眼前老是看不见,写诗的道理和技巧你自身已掌握,又何必到别处去寻求呢?道:法则、规律,此指写诗的规律和技巧。

用以说明要寻找的事物就在近处,不必到别处去寻找。

亦用以形容事物近在眼前,却往往被人视而不见。

【41】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用“雏凤清于老凤声”直接做标题,类似于芳林新叶催陈叶【出处】唐·李商隐《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译注】桐花盛开,遍布在迢迢万里的丹山路上,小凤凰的叫声比老凤凰的清越明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好由来着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遣兴》翻
译赏析
遣兴朝代:清代作者:袁枚爱好由来着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诗歌赏析:诗的大概意思是“由于自己十分爱好诗歌,所以总是想写出质量高的作品来,越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越是感到下笔很难。

”作诗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一首诗的初稿出来后,还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地修改几百上千遍,就像阿婆还是年轻时那样十分爱美一样,未梳好头是不许别人看的。

纵观历代有大成就的诗人,他们从来都是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作品的。

唐代的卢廷让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说法;苦吟诗人贾岛有“推敲”的美谈;诗圣杜甫有“为人性爱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宋代王安石也有“春风又绿江南岸”反复修改的趣闻。

正因为他们对待自己的作品是这样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有了那些流传千古的奇文佳句。

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
清代诗人、散文家。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

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

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合称“性灵派三大家”。

代表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袁枚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乾隆四年(1739)24岁参加朝廷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大司寇(刑部尚书)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得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1742)外调做官,曾任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推行法制,不避权贵,颇有政绩,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

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好友钱宝意作诗颂赞他:“过江不愧真名士,退院其如未老僧;领取十年卿相后,幅巾
野服始相应。

”他亦作一副对联:“不作高官,非无福命祇缘懒;难成仙佛,爱读诗书又恋花。

”自此,他在随园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他在给友人程晋芳的信中说:“我辈身逢盛世,非有大怪癖、大妄诞,当不受文人之厄。

”袁枚晚年游历南方诸名山,与诗友交往。

生平喜称人善、奖掖士类,提倡妇女文学,广收女弟子,为当时诗坛所宗。

袁枚与赵翼、张问陶(船山)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

文学生涯:袁枚与赵翼、张问陶并称乾嘉诗坛性灵派三大家。

他活跃诗坛40余年,有诗4000余首,基本上体现了他所主张的性灵说,有独特风格和一定成就。

袁诗思想内容的主要特点是抒写性灵,表现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实感受、情趣和识见,往往不受束缚,时有唐突传统。

在艺术上不拟古,不拘一格,以熟练的技巧和流畅的语言,表现思想感受和捕捉到的艺术形象。

追求真率自然、清新灵巧的艺术风格。

其中较突出的佳作主要有两类:即景抒情的旅游诗和叹古讽今的咏史诗。

袁枚亦工文章,散文如《祭妹文》、《峡江寺飞泉亭记》[2]等,骈文如《与蒋苕生书》、《重修于忠肃庙碑》等,传为名篇。

袁枚又是乾、嘉时
期主要诗论家之一。

继明代公安派、竟陵派而持性灵说。

《随园诗话》及《补遗》、《续诗品》是他诗论的主要著作。

《随园诗话》除阐述性灵说以外,对历代诗人作品、流派演变及清代诗坛多有评述。

《续诗品》则是仿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作,立36目,用四言韵文简括诗歌创作过程、方法、修养、技巧等具体经验体会,即所谓创作“苦心”。

与公安派相比较,袁枚的性灵说更有反道学、反传统的特点,指出诗并非说教的手段,而要抒写性灵。

他把“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习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的追求。

他并不一概地反对诗歌形式的声律藻饰、骈丽用典等讲究,只要求从属于表现性灵。

袁枚的性灵说较公安派前进了一步,全面而完整,被认为是明、清性灵说的主要代表者。

袁枚文学思想还广涉文论及文学发展、文体作用等各个方面,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但他的文论不及诗论影响深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