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加法的验算

合集下载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验算的概念和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验算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验算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培养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加减法验算的概念:加减法验算是指通过加减法运算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

2. 加减法验算的方法:a. 对于加法运算,可以将其中一个加数与计算结果相减,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b. 对于减法运算,可以将减数与计算结果相加,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验算的概念和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验算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练习题。

学生准备:1. 笔记本。

2. 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引发学生对验算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加减法验算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清晰地理解验算的意义。

3.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验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和检验,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验算方法和解题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些有关加减法验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验算的过程。

2. 问题导向: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清晰地讲解加减法验算的概念和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加减法验算的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6.8 加法的验算(优质课件)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6.8 加法的验算(优质课件)
返回
加法的验魏算 武帝曹操的第四个儿子曹植,和曹丕是同母兄弟,从小聪 明,深受得曹操的宠爱。
曹操的次子曹丕做了皇帝后,常想借口除掉曹植。一次,他 为难曹植,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时间内作出一首诗,并要以兄 弟为题,但诗内不许出现兄弟二字,不然就要被处死。曹植被迫 答应。七步还没走完,曹植的诗已吟出来了:煮豆燃豆箕,豆在 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又惭愧又心酸, 只得罢休。后来,曹丕对曹植的监视迫害并未减少,曾经六次变 更其爵位,使其三次迁徙封地。
这个成语比喻骨肉间自相残害。
返回
返回
加法的验算
学校礼堂可容纳560人,学校有男生237人, 女生296人,礼堂能否容纳所有同学?
237+296=533(人) 560>533
答:能容纳所有同学。
返回
加法的验算
红红收集了421张贴画,亮亮收集了562张, 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张?
421+562=983(张) 答:他们一共收集983张。
冀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6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加法的验算情境导入探究源自知课堂练习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加法的验算
情境导入
返回
加法的验算
红红:199+86=275(元) 售货员:199+86=285(元)
用自己的方法验算一下,看谁算得对。
我用竖式验算。
我交换两个加数的位 置算,红红算得不对!
返回
加法的验算
加法的验算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返回
加法的验算
赠品 不喜欢可以删除
历史故事
成语
返回
加法的验算
一、四面楚歌——项羽

加法验算教学设计

加法验算教学设计

《加法的验算》教学设计麒麟区茨营乡蔡家小学余清华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地进行加法验算和验算的书写格式。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你一定行!1、口算45+30= 68+32= 120+360= 17+54=800+200= 650+50= 33+66= 79+18=2、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45+ 56=10156+45=()101-56=()101-45=()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学生畅所欲言。

老师也喜欢!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也去超市买东西,我们来看看买了什么?(挂图出示例1图片,学生观察后回答)2、提问: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3、学生讨论、汇报。

4、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

板书:1 3 5 + 4 8 =1 8 3(元)5、揭示课题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

这一道题到底算得对不对呢?怎样验证它对不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法的验算。

三、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谈话:这一道题应该怎样验算呢?请同学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看哪组想的办法最多最好。

2、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3、提问: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4、验算的写法:(教师边说边演示)1 3 5 验 1 8 3+ 4 8 算- 4 81 8 3 1 3 5我们通常在两道竖式的中间写上:“验算”两个字,在进行运算时,不要直接把被验算的结果抄上,而要认真的减一遍,真正起到验算的目的。

5、反馈练习:教科书第27页“做一做”(两生板演)。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能够运用加减法的验算来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加法的验算方法:交换加数的位置,如果结果相同,则计算正确;用和减去一个加数,如果差等于另一个加数,则计算正确。

2. 减法的验算方法:用差加上减数,如果和等于被减数,则计算正确;交换减数和差的位置,如果结果相同,则计算正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验算的原理,能够运用验算来检查计算结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验算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发学生对加减法验算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演示: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演示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相讨论验算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4. 游戏教学:设计一个验算大比拼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验算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游戏,评估学生对加减法验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设计一道加减法题目,并使用验算方法检查答案。

2. 写一篇小短文,描述加减法验算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程扩展:1. 邀请数学老师或家长来课堂分享他们在教学或生活中使用验算的心得。

2. 组织学生参观数学博物馆或相关展览,了解数学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九、教学资源:1. 准备实物、图片、数学道具等教学辅助材料。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理解验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说一件事,好不好?(点课件:出示他们一起去商店的图片)东东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因此星期天,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设计意图】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目的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二、探究新知1、师:点击课件,出示东东说的一句话(我们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

师:商店的阿姨问东东,小朋友,你能帮阿姨解决一个问题吗?东东说:没问题,阿姨。

阿姨:你们刚才在买的运动服的价钱是135元,运动鞋的价钱是48元,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吗?(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运动服的价钱比运动鞋的价钱贵多少?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当学生说出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时教师用屏幕显示这个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一下东东解决这个问题吗?【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并把教材情景图上的问题抛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教学例1(加法的验算)教师让学生根据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独立计算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师面批学生答案,个别学生应给予指点,课件出示:讲解之前先处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问题。

师问: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们计算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呢?怎样才能对它进行验算呢?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师点评。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第一章:加减法验算的概念介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加减法验算的概念。

让学生学会使用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1.2 教学内容加减法验算的定义。

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加减法验算的定义和方法。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减法验算。

1.4 教学步骤1. 讲解加减法验算的定义。

2. 讲解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3.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减法验算。

第二章:加法验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2.2 教学内容加法验算的定义。

加法验算的方法。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加法验算的定义和方法。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法验算。

2.4 教学步骤1. 讲解加法验算的定义。

2. 讲解加法验算的方法。

3.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法验算。

第三章:减法验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减法验算的方法。

3.2 教学内容减法验算的定义。

减法验算的方法。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减法验算的定义和方法。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减法验算。

3.4 教学步骤1. 讲解减法验算的定义。

2. 讲解减法验算的方法。

3.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减法验算。

第四章:加减法验算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加减法验算。

加减法验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加减法验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减法验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4 教学步骤1. 讲解加减法验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加减法验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五章:加减法验算的练习题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加减法验算的知识。

5.2 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解答。

5.3 教学方法练习法:让学生解答练习题。

5.4 教学步骤1. 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2. 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

3. 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讲解和指导。

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小数加法的验算方法。

假设我们要计算的算式是3.25 + 1.78。

我们首先按照正常的加法步骤进行计算,得到结果为5.03。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验算。

验算的方法是将被加数减去加数,得到的差应该等于我们之前得到的结果。

即3.25 + 1.78 1.78 = 3.25。

如果验算的结果等于被加数,那么我们之前的计算就是
正确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小数减法的验算方法。

假设我们要计算的算式是5.63 2.18。

我们首先按照正常的减法步骤进行计算,得到结果为3.45。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验算。

验算的方法是将减数加上差,得到的和应该等于我们之前的被减数。

即5.63 2.18 + 2.18 = 5.63。

如果验算的结果等于被减数,那么我们之前的计算就是正确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另外,在验算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借助近似数或者数轴来帮助我们进行计算,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帮助我们确保计算结果的
准确性。

通过本文介绍的验算方法,相信大家对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大家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加法的验算

加法的验算

首 页huoyejiaoan活 页 教 案_镇巴县中小学(幼儿园)课题加法的验算(p27例1,练习七第1~2题中的加法的验算)教 学 目 标知 识 与 技 能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

2、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

过 程 与 方 法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渗透加法交换律以及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掌握用多种方法验算加法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1、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体会用数学的乐趣.2、培养学生及时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养成及时验算的习惯,运用多种方式进行验算教学难点 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并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的多样化教学准备练习题,课本27页情境图1教学方法 情境法、讨论法镇巴县中小学(幼儿园)教 学 活 动 组 织 流 程修订与补充一、 复习导入1、 口算300+521= 20+254= 310+200= 821-521= 274-254= 510-200= 2、观察 :从上面的习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3、引出课题:加法的验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1(1)谈话: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买过东西吗? (2)(出示课本27页情境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①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元?②妈妈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元?③运动服比运动鞋贵多少元?……(3).选择问题,独立解决。

让学生独立计算、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元?板书:135+48=183(元)(4).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我们刚才的计算到底对不对呢?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2、 合作探究验算方法(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①用总共要付的钱数减去运动服的钱数就是运动鞋的钱数,如果不是运动鞋的钱数,说明前面的加法计算错了;②用总共要付的钱数减去运动鞋的钱数就是运动服的钱数,如果不是运动服的钱数,说明前面的加法计算错了;③运动服的钱数加运动鞋的钱数一定等于运动鞋的钱数加上运动服的钱数,如果这两种计算答案不同,说明至少有个计算是错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6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加法的验算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境导入
返回
红红:199+86=275(元) 售货员:199+86=285(元)
用自己的方法验算一下,看谁算得对。
我用竖式验算。
我交换两个加数的位 置算,红红算得不对!
返回
探究新知
先把199看作200计算,也得285。
237+296=533(人) 560>533
答:能容纳所有同学。
返回
红红收集了421张贴画,亮亮收集了562张, 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张?
421+562=983(张) 答:他们一共收集983张。
返回
学校购进了140个作业本,奖励给三好学生86个, 还剩下54个对吗?
140-86=54(个) 54=54
558
243
348+126= 474
348
1
474
+ 1 21 6 验算:- 3 4 8
474
126
返回超市有一些苹果,卖出去源自97箱,还剩下124箱, 原来有多少箱?
297+124=421(箱) 答:原来有423箱。
返回
学校礼堂可容纳560人,学校有男生237人, 女生296人,礼堂能否容纳所有同学?
200+86=286 286-1=285
丫丫为什么减1呢?
把199看作200时,多加了1。
返回
还可以用减法验算加法。
返回
加法的验算方法: ①用竖式验算 ②交换加数位置进行验算 ③估算进行验算 ④用和减去一个加数验算
返回
课堂练习 计算并验算。 243+315= 558
243
558
+ 3 1 5 验算:- 3 1 5
答:还剩下54个是对的。
返回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加法的验算方法: ①用竖式验算 ②交换加数位置进行验算 ③估算进行验算 ④用和减去一个加数验算
返回
课后作业 课本: 第65页第1、2、3、4题
返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