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测试中干扰消除的主要方法(精选)
智慧树知到《分析化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分析化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某组分的百分含量为97.5%,其有效数字位数是()。
A:一位B:两位C:三位D:四位正确答案:四位2、下列情况引起偶然误差的是( )。
A:重量法测定SiO2时,硅酸沉淀不完全B:使用腐蚀了的砝码进行称量C: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计不准D:所有试剂中含有干扰组分正确答案: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计不准3、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A: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B:减小测量误差C:减小偶然误差的影响D:消除测量中的系统误差正确答案: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减小测量误差,减小偶然误差的影响5、置信度愈高,置信区间愈大。
A:对B:错正确答案:错第二章1、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A:H2CO3~CO3-B:H3O+~OH-C:H3PO4~H2PO4-D:H2SO4~SO4-正确答案:H3PO4~H2PO4-2、可用于标定硫代硫酸钠的基准物质有()。
A:A.KIO3B:B.KBrO3C:C.K2Cr2O7D:D.K3[Fe(CN)]正确答案: A.KIO3,C.K2Cr2O73、下列溶液以NaOH溶液或盐酸溶液滴定时,在滴定曲线上会出现二个突跃的是()。
A:H2SO4+ H3PO4B:HCl+ H3BO3C:HAc+HFD:NaOH+ Na3PO4正确答案:H2SO4+ H3PO4,NaOH+ Na3PO44、下列质子条件正确的是()。
A:NaCN溶液的质子条件是[H+]=[OH-]+[HCN]B:B.浓度为c的Na2S溶液的质子条件是[OH-]=[H+]+[HS-]+2[H2S]C:浓度为c的(NH4)2CO3溶液的质子条件是[H+]=[OH-]+[NH3]-[H CO3-]D:浓度为c的NaOH溶液的质子条件是[OH-]=[H+]+c正确答案:NaCN溶液的质子条件是[H+]=[OH-]+[HCN],B.浓度为c的Na2S溶液的质子条件是[OH-]=[H+]+[HS-]+2[H2S],浓度为c的(NH4)2CO3溶液的质子条件是[H+]=[OH-]+[NH3]-[H CO3-],浓度为c的NaOH溶液的质子条件是[OH-]=[H+]+c5、液体试样保存期的长短与待测物的稳定性以及保存方法有关。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重点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重点13.红外光谱仪的主要部件包括: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及记录系统。
14.指出下列电磁辐射所在的光谱区(1)波长可见光(2)波数400cm-1红外(3)频率×1013Hz 红外(4)波长300nm 紫外15.常见光谱分析中,原子吸收、原子发射和原子荧光三种光分析方法的分析对象为线光谱。
16.红外光谱是基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
=2的镁原子的光谱项数目为 4 ,其中多重态为3的光谱项数目为3 。
18.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具有不连续的量子化能级,只有当某波长光波的能量与物质的基态和激发态的能量差相等时,才发生物质对某光波的吸收,也就是说物质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
19.在光谱法中,通常需要测定试样的光谱,根据其特征光谱的波长可以进行定性分析;而光谱的强度与物质含量有关,所以测量其强度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20.根据光谱产生的机理,光学光谱通常可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
2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钨丝灯,氢灯或氘灯做光源。
22.红外光谱仪用能斯特灯与硅碳棒做光源。
原子吸收光谱法复习题1.名词解释:光谱干扰:由于待测元素发射或吸收的辐射光谱与干扰物或受其影响的其他辐射光谱不能完全分离所引起的干扰。
物理干扰:是指试样杂转移、蒸发和原子化过程中,由于试样任何物理特性的变化而引起额吸光度下降的效应。
它主要是指溶液的粘度、蒸气压和表面张力等物理性质对溶液的抽吸、雾化、蒸发过程的影响。
化学干扰:在凝聚相或气相中,由于被测元素与共存元素之间发生任何导致待测元素自由原子数目改变的反应都称为化学干扰。
电离干扰:待测元素自由原子的电离平衡改变所引起的干扰。
基体效应:试样中与待测元素共存的一种或多种组分所引起的种种干扰。
积分吸收: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将原子蒸气所吸收的全部辐射能量称为积分吸收。
峰值吸收:是采用测定吸收线中心的极大吸收系数(K0)代替积分吸收的方法。
原子荧光光谱:当用适当频率的光辐射将处于基态或能量较低的激发态的原子激发至较高能级后,被激发的原子将所吸收的光能又以辐射形式释放的现象谓之原子荧光。
分析化学知识总结

分析化学1.误差分为哪几类?分别采用什么方法减小这些误差?1 系统误差:从根源上消除,对于不变的系统误差,可以使用代替法、抵消法和变换法消除。
2 随机误差: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对于正态分布的误差而言)。
3 粗大误差:数据本身就是错误的,直接去掉这个数据!2.名词解释: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偏差,相对偏差,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不确定度,置信区间,有效数字,分析质量保证,空白实验,检测限,灵敏度,加标回收率,质量控制图,标准物质。
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测量值与真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δ)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称为相对误差。
绝对偏差:是测定值与标准值之差,用g(mL)表示相对偏差:是绝对偏差与标准值之比,用%表示。
平均偏差(average deviation)::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偏差。
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S):有限次测量,各测量值对平均值的偏离程度。
相对标准偏差(RSD,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偏差与计算结果算术平均值的比值。
不确定度: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
置信区间:指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
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
通常包括全部准确值和最末一位欠准值(有±1个单位的误差)。
分析质量保证:分析过程中,为了将各种误差减少到预期要求而采取一系列培训、能力测试、控制、监督、审核、认证等措施的过程。
空白试验:在不加入试样的情况下,按与测定试样相同的条件和步骤进行的分析试验,称为空白试验。
检测限(LOD, limit of detection)又称为检出限: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和最小量灵敏度(Sensitivity):指某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待测物质变化所致的响应量变化程度加标回收率:指在没有被测物质的空白样品基质中加入定量的标准物质,按样品的处理步骤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
化学分析工准确度、精密度等知识题库

化学分析工准确度、精密度等知识题库1、指出测量结果0.0840的有效数字位数是(C)A.5位B.4位C.3位D.2位2、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54.27+0.0154+4.32751=(D)A.58.61251B.58.6125C.58.613D.58.613、根据数字修约规则,将18.4565修约为2位有效数字(B)A.19B.18C.18.5D.18.464、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0.0121×25.64×1.05782=(B)A.0.328182308B.0.328C.0.3282D.0.0335、某标准样样品中铁含量位99.13,测得含量位99.18,其绝对误差为(A)A.+0.05B.-0.05C.0.05D.0.506、某标准样样品中铜含量位80.13,测得含量位80.18,其相对误差为(C)A.+0.05B.-0.05C.0.06D.0.60绝对误差 = | 测量值 - 真实值 | (即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的绝对值)相对误差 = | 测量值 - 真实值 |/真实值(即绝对误差所占真实值的百分比)系统误差:(简单的解释)就是由实验器材所引起的误差。
偶然误差:(简单的解释)就是由测量者的操作所引起的误差。
7、测得某样品的氧化铁含量为20.01;20.03;20.04;20.05,其标准偏差为(D)A.17B.1.7C.0.17D.0.0178、误差的正确定义(C)A.某一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只差B.含有误差之值与真值之差C.测量值与真值之差D.错位值与真值之差9、测得某样品的二氧化硅含量为40.01,40.03,40.04,,40.05,其平均值为(D)A.40.30B.40.04C.40.02D.40.0310、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有(BC)A.平行试验B.消除系统误差C.减少偶然误差D.空白试验11、决定可疑值的取舍方法有(BC)A.计算相对误差B.4dC.格鲁布斯法D.计算相对误差12、分析结果精密度很好,准确度很差,可能是下面哪些原因(AC )A.使用为矫正的砝码B.称样记录有差错C.使用的试剂不纯D.操作中有溅失现象13、化学分析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有(ACD )A.方法误差B.过失误差C.仪器误差D.试剂误差14、一个分析工作者,测得三个重复测定结果数值极接近,问可能得出下面什么结论。
分析化学目标测试

《分析化学》目标综合测评试题(四)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A型题:1.已知1gkMgY =8.64,用 EDTA滴定Mg2+所需要的pH低为:(已知pH=10时,lgаyH =0.45 ;pH=9.8时,lgаyH=0.64 )A.8.4 B. 12.9 C.9.5 D.9.8 E.10.02.在配位滴定中下列哪一些情况要受溶液酸度影响:A.EDTA的离解 B.金属指示剂的电离 C.金属离子的水解D.A+C E.A+B+C3.配位滴定中,消除共存离子干扰的方法有:A.控制溶液酸度 B.使用沉淀剂 C.使用配位掩蔽剂D.使用解蔽剂E.A、B、C4.EDTA滴定Ca2+、Mg2+总量时,以EBT作指示剂,指示终点颜色的物质是:A.Mg-EBT B.Ca-EBT C.EBT D.MgY E.CaY5.配位滴定中金属离子能够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A.配位物稳定常数 KMY>108B.配位物条件稳定常数 K'MY>106C.配位物稳定常数KMY≧106D.配位物条件稳定常数 K'MY≧108E.配位物条件稳定常数 K'MY=1086.关于水的硬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的硬度是反映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B.水的硬度是指水中Ca2+、Mg2+离子的总量C.水的硬度最通用的测定方法是EDTA滴定法D.测水的硬度时,以钙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E.水的硬度可用每升水中所含CaCO3的毫克数来表示7.下列物质称为特殊指示剂是:A.K2CrO4B.K2Cr2O7C.淀粉 D.KI—淀粉 E.KMnO48.EDTA与有色金属离子生成的配位物颜色是:A.颜色加深B.无色 C.紫红色 D.纯蓝色 E.亮黄色9.EDT与金属离子刚好能生成稳定配合物时溶液的酸度称为:A.最佳酸度 B.最高酸度 C.适宜酸度D.水解酸度E.最低酸度10.用两次测定法测定溶液pH值的目的是:A.稳定pH值 B.消除玻璃电极的膜电位C.消除公式中的常数和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D.消除玻璃电极的酸差 E.消除玻璃电极的碱差11.用酸度计测量溶液的pH值,常用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为:A.玻璃电极、银-氯化银电极 B.玻璃电极饱和饱和甘汞电极、C.饱和甘汞电极、标准氢电极D.玻璃电极、生物膜电极E.以上均可12.间接碘量法的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间是:A.滴定前 B.滴定中 C.终点时D.计量点时 E.接近终点时13.在亚硝酸钠法中,可用重氮化反应测定含量的物质为:A.季铵盐B.芳仲胺C.芳伯胺D.芳叔胺E.生物碱14.当lg Kノ等于或大于多少时,下列反应才有可能用于滴定分析 (Cr2O72-+6I- + 14H+ = 2Cr3+ + 3I2+ 7H2O):A.8 B.6 C.3 D.24 E.1 815.调节高锰酸钾法的酸性介质是:A.HClO4 B.H2SO4C.HNO3D.HBr E.HCl16.用K2Cr2O7作为基准物质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在放置10分钟后,要加入大量纯化水稀释,其目的是:A.避免I2的挥发 B.增大I2的溶解度 C.减慢反应速度D.降低酸度和减小[Cr3+] E.降低溶液的温度17.若要使OX1+ Red2= OX2+Red1反应正向进行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则两电对的条件电势之差应满足:A.≥0.35V B.≥0.27V C.<0.35V D.<0.27V E.>0.27V或<0.35V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KMnO4溶液标定操作条件的是:A.用新煮沸的冷纯化水溶解基准物Na2C 2 O4B.标定反应应在H2SO4酸性条件下进行C.标定温度应不低于55℃D.加入催化剂,提高反应速度E.终点颜色应保持30秒不褪色19.亚硝酸钠法常用的酸性介质为A.HClO4 B.H2SO4C.HNO3D.HBr E.HCl20.下列为基准参比电极的是:A.SHE B.SCE C.玻璃电极D.金属电极E.惰性电极21.用酸度计测量溶液的pH值,常用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为:A.玻璃电极、银-氯化银电极 B.玻璃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C.饱和甘汞电极、标准氢电极 D.玻璃电极、生物膜电极E.以上均可22.玻璃电极的膜电位的形成是基于:A.玻璃膜上的H+得到电子而形成的失去电子而形成的B.玻璃膜上的H2C.玻璃膜上的Na+得到电子而形成的D.溶液中的H+与玻璃膜上的Na+进行交换和膜上的H+与溶液中的H+之间的扩散而形成的E.由玻璃膜的不对称电位而形成的23.当pH计上的电表指针所指示的pH值与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不相符合时,可通过调节下列哪种部件使之相符。
ICP_AES分析中干扰及其校正方法的进展_

第18卷,第5期 光 谱 学 与 光 谱 分 析Vol.18,No.5,pp587-589 1998年10月 Spect roscopy and Spect ral A nalysis Octo ber,1998 ICP-AES分析中干扰及其校正方法的进展(Ⅱ)李 帆 范 健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室,100095 北京 中南工业大学测试中心,410083 长沙摘 要 本文对ICP-AES分析中的光谱干扰继续进行综述。
本文继(Ⅰ)*而继续对ICP-A ES分析中的光谱干扰进行综述。
主题词 ICP-A ES校正方法 一、离峰扣背景法 背景的存在会使分析线信号测量值产生正的偏离,背景发射强度总是叠加在分析线发射强度上,使分析结果准确度变差。
离峰扣背景方法是在离峰位置测量背景强度,从而达到扣除背景干扰的目的。
这种离峰背景校正技术在ICP-AES中已普遍适用,在ICP-A ES仪器中常采用光谱位移器来扣除背景干扰。
此方法的缺点是当背景分布不均匀时,由于存在波长漂移,测量得到的背景值有时与谱线位置的数值不一致,甚至使背景校正失败。
二、谱峰分离方法 基于光谱谱线的加和性原理,将重叠的谱峰按一定数学模型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分的谱峰,可以有效地消除谱线重叠干扰。
为达到这一目的,沈兰荪等[1,2]提出用M个单一G aussian(L or entzian或Psedo V oig et)曲线与二次背景相加作为光谱干扰的数学模型函数,以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完成波形分解,模拟实验的结果很好。
自模型曲线分辨法(SM CR)可以简便、快速地对谱线重叠的光谱干扰进行校正。
张卓勇等[3]对SM CR中的校正计算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进一步提高了SM CR校正严重谱线重叠干扰的准确性。
SM CR技术不用改进光谱仪系统,就可使实际分辨率提高10~20倍以上,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校正方法。
三、卡尔曼(Kalman)滤波法 卡尔曼滤波法(KF)通过对一系列带有噪声(误差)的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滤除干扰或噪声,得到有用的各状态的估计值。
《分析化学》下册武汉大学等编(第五版)作业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作业参考答案第2章 光谱分析法导论2-1 光谱仪一般由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1)稳定的光源系统—提供足够的能量使试样蒸发、原子化、激发,产生光谱; (2)试样引入系统(3)波长选择系统(单色器、滤光片)—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或有一定宽度的谱带; (4)检测系统—是将光辐射信号转换为可量化输出的信号; (5)信号处理或读出系统—在显示器上显示转化信号。
2-2 单色器由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1)入射狭缝—限制杂散光进入;(2)准直装置—使光束成平行光线传播,常采用透镜或反射镜; (3)色散装置—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4)聚焦透镜或凹面反射镜—使单色光在单色器的出口曲面上成像; (5)出射狭缝—将额定波长范围的光射出单色器。
2-5 对下列单位进行换算:(1)150pm Z 射线的波数(cm -1) (2)Li 的670.7nm 谱线的频率(Hz )(3)3300 cm -1波数对应的波长(nm ) (4)Na 的588.995nm 谱线相应的能量(eV ) 参考答案:(1)171101067.61015011---⨯=⨯==cm cm λσ (2))(1047.4)(107.670100.314710Hz Hz c⨯=⨯⨯==-λν (3))(3030)(1003.3)(3300114nm cm cm =⨯===-νλ (4))(1.2)(10602.110995.588100.310625.6199834eV eV ch E =⨯⨯⨯⨯⨯⨯==---λ 2-6 下列种类型跃迁所涉及的能量(eV )范围各是多少?(1)原子内层电子跃迁; (4)分子振动能级跃迁; (2)原子外层电子跃迁; (5)分子转动能级跃迁; (3)分子的电子跃迁 参考答案跃迁类型 波长范围 能量范围/eV 原子内层电子跃迁 10-1 ~ 10nm 1.26×106 ~1.2×102原子外层电子跃迁 200 ~ 750nm 6~1.7 分子的电子跃迁 200 ~ 750nm 6~1.7 分子振动能级跃迁 0.75 ~ 50μm 1.7~0.02 分子转动能级跃迁50 ~ 1000μm2×10-2~4×10-7第10章 吸光光度法(上册)2、某试液用2cm 吸收池测量时,T=60%。
分析化学填空题题库及答案(最新整理)_1

1.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是、、、。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试样的分解;测定方法的选择;分析结果准确度的保证和评价)2.化学分析法主要用于组分的测定,组分质量分数在以上;仪器分析法通常适于组分的测定,组分质量分数在以下。
(常量;1%;微量或痕量;1%)3.已知黄铁矿中硫含量约为30 % , 为获得约0.5 g BaSO4沉淀, 应称取试样g。
[M r(BaSO4)=233.4, A r(S)=32.06](0.2g)4.分解试样所用的HCl,H2SO4和HNO3三种强酸中,具有强络合作用的酸是,其生成的盐几乎均易溶于水的酸是。
(HCl;HNO3)5.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的两个重要参数是和,它们分别表示测量结果的和。
(总体平均值μ;标准偏差σ;准确度;精密度)6.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1. ;2. ;3. 。
(重复性;单向性;可测性)7.校准、做试验,做试验,对分析结果加以能减少系统误差。
(仪器;空白;对照;校正)8.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各造成何种(系统、偶然)误差。
(1)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2)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值估计不准。
(3)重量法测定SiO2时,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
(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系统误差)9.判断误差类型:a. 用分析天平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属于误差;b. 用分析天平称量时,不小心将样品洒落在天平称量盘上,属于误差;(系统误差;过失误差)10.判断下列误差属于何种类型:a. 以含量为95%的金属锌作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 溶液的浓度,属于误差;b. 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属于误差。
(系统误差;偶然误差)11.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各造成何种(系统、偶然)误差。
(1)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略有变动。
(2)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值估计不准。
(3)分析用试剂含有微量待测组分。
(偶然误差,偶然误差,系统误差)12.由某种固定原因造成的使测定结果偏高所产生的误差属于误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