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NA、P53和HTERT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合集下载

妇科恶性肿瘤PCNA与P53表达的临床意义

妇科恶性肿瘤PCNA与P53表达的临床意义

妇科恶性肿瘤PCNA与P53表达的临床意义
张彦娜;张昌卿;李孟达
【期刊名称】《广东医学》
【年(卷),期】1999(020)001
【摘要】目的检测妇科恶性肿瘤中P53及PCNA的表达,观察此两种蛋白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用抗P53以及抗PCNA单克隆抗体经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妇科恶性肿瘤27例组织标本。

结果当肿瘤组织无P53突变时PCNA多为弱阳性表达;多数病例无转移;当肿瘤组织含有P53突变时,PCNA多为强阳性表达,且多数病例发生转移。

结论联合检测PCNA、P53蛋白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对判断妇科恶性肿瘤的预后
【总页数】1页(P15)
【作者】张彦娜;张昌卿;李孟达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02
【相关文献】
1.p53、PCNA和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贾海江;戴林
2.直肠癌PCNA与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J], 王亚东;杨留才
3.P53、PCNA、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J], 黄志伟;蔡雪彦
4.PCNA及P53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沈建军;王燕
5.PCNA及P53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沈建军;王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53基因在宫颈癌前病变的表达及其意义

P53基因在宫颈癌前病变的表达及其意义

P53基因在宫颈癌前病变的表达及其意义
冯冠男;冯一中
【期刊名称】《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30)002
【摘要】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中P53的表达情况,评价P5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探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临床34例薄层液基细胞标本,采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P5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53定位于异常鳞状上皮细胞和腺细胞,在CIN中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中P53表达增加,共同导致细胞凋亡减少,可能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向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之一.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冯冠男;冯一中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妇产科,江苏,苏州,215001;苏州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江苏,苏州,215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3
【相关文献】
1.细胞信号转导通路MEK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表达及意义 [J], 符敏;瞿全新
2.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p53基因产物表达与HPV感染的关系 [J], 魏晓丽;
许静洪;成延萍
3.应用组织芯片探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 DN A拓扑异构酶Ⅱ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李素红;连婧;赵海鸥
4.HPV在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J], 张佳佳;石云;李志丽
5.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J], 蔡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53基因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

p53基因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

p53基因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摘要] 目的探讨p53基因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2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患者的手术标本为研究对象,实验组60份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依据cin的级别分成3组,对照组40份标本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分成阳性组(宫颈癌)和阴性组(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分析5组间的p53阳性表达率。

结果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的p53蛋白表达率为0,而宫颈癌p53蛋白表达率为40%,且cin分级越高,p53阳性表达率也越高,且 +++ 的概率也越高;宫颈癌的细胞分级越高,p53蛋白表达率也越高,即癌细胞的分化率越差,p53蛋白表达率越高,cin ⅰ与cinⅱ、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p53基因蛋白表达与ci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关键词] p53基因蛋白;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免疫组化法;表达[中图分类号] r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3(a)-0078-02宫颈癌是人类目前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占女性肿瘤死亡率的50%以上[1],而在肿瘤的病变过程中,由于肿瘤组织的增生过快会打破局部组织缺氧和供氧与耗能之间的平衡。

目前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表明,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能抑制肿瘤的生长,而p53基因的表达和结构情况是人类肿瘤基因改变的最常见的基因改变之一[2]。

本文就对p53基因影响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表达方面进行了研究,以其对临床上的有关p53基因和cin之间的发生、发展的关系问题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2年9月的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切除后的进行病理检测过的组织石蜡包埋标本。

共100份,分成5组,标本均未经过放、化疗及肿瘤药物治疗,其中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即对照组的阴性组)来源于因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行子宫全切除术后的标本。

cmyc和p5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cmyc和p5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c-myc和p5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关键词】宫颈癌[摘要]目的探讨c-myc和p53蛋白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鳞癌中的c-myc和p53蛋白的表达,并用TUNEL 法检测细胞凋亡数。

结果正常宫颈c-myc和p53未见表达,宫颈鳞癌c-myc和p53表达高于CIN(P&lt;0.05)。

宫颈鳞癌和CIN的TUNEL 标记率均低于正常宫颈,宫颈鳞癌与CIN及正常组比较相差非常显著(P&lt;0.01)。

结论细胞凋亡可能与宫颈癌的形成过程有关,c-myc 和p53蛋白过度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宫颈癌;c-myc;p53;基因表达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myc and p53protein in cervical carcinoma tissues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c-myc and p53protein in cervical carcinoma tissues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 Immunohistochemistrywas used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of c-myc and p53protein in6normalcervical tissues and19cervical squamous carcinoma tissues and26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tissues.The apoptosis amountwas detected byTUNEL.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c-myc and p53protein showed an increasing tendency from6normal cervical tissues to26CIN tissues,then to19cervical squamous carcinoma tis-sues.The TUNEL-positive cells in those carcinoma tissu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tissues (P&lt;0.01).Conclusion Apop-tosis takes part in genesis of cervical carcinoma and the overexpression of c-myc and p53prote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ma-lignant changes of cervical carcinoma.Keywords:cervical carcinoma;c-myc;p53;gene expression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细胞凋亡(apoptosis)有关。

宫颈鳞癌HPV16/18感染时P53和PCNA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宫颈鳞癌HPV16/18感染时P53和PCNA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的某些亚基因结构是宫颈癌发病及发展 的癌基 因。抗癌基因的
失活与癌基因的激活参 与人类各种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在抗 癌
基 因中, 5 P 3基因的变化最受瞩 目。增殖细胞核抗原 ( C A) P N 是 研究 比较深入的酸性核 蛋白, 是评 价细胞增殖活性 的指标之一 。 本研究 目的在于探讨 宫颈鳞 癌组织 中 HP V感 染 、5 P 3和 P N C A 表达 的相关性 , 揭示宫颈鳞癌发生的机制, 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 疗依据 。
S a x 0 0 0 hn ) h n i 3 0 1C ia
中 图分 类 号 : 4 3 7 R 7 .1 文 献标 识码 : C 文章编号 :0 9 4 3 20 )C一18 0 10 —6 9 (0 8 4 0 8— 2 人乳头状病毒 (Ⅱv) } ) 是宫 颈癌主要致 病因子 。HP 6 1 V1 /8
P es l n n e vI C n er a i n s W i r s o i c r X a C p te t t h
宫颈鳞癌中 P 3和 P N 5 C A共同阳性 表达率 为 4 .3 P 3 3 3 %,5 和PN C A共同阴性表 达率 为 2 .7 1 6 %。P 3阳性 、C A阴性表 5 PN 达率为 8 3 %,5 .3 P 3阴性 P NA阳性表达率为 2 .7 经相关 C 6 6 %,
0 3 3 P<0 0 ) .1 。 .5 。
Re a in hp b t e 5 n CN x 分析 , lt s i e we n P 3 a d P A e . o 两者在宫颈鳞癌 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 , 有统 计学 意义 ( = r HP 6/ 8 if c in a d i l i inf V1 1 re t n t c i c sg i . i o s n i

p53基因突变产物在宫颈癌中的表达

p53基因突变产物在宫颈癌中的表达

p53基因突变产物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摘要:p53基因是人们发现至今与人体相关性最高的基因,其位于17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具有诱导细胞凋亡,防止细胞癌变的作用,同时又参与细胞的修复过程。

p53基因若发生突变,则会失去抑瘤的能力,与此同时也会由抑癌基因转化为癌基因。

本文就p53基因突变产物在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进行如下综述,希望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p53基因;突变产物;宫颈癌Abstract: p53 gene is the gene that has the highest correlationwith human body. It is located on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17,which can induce apoptosis and prevent cell cancer, and also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cell repair. If the p53 gene is mutated, it will lose the ability to suppress tumor, and at the same time, itwill be transformed from a tumor suppressor gene to a cancer gene. In this paper, the significance of p53 gene mutation product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ervical cancer is summarized as follow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value for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 p53 gene; Mutant products; Cervical cancer在女性的生殖器官中子宫颈癌属于最常发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不明了,但是从流行病学的方面研究,发现子宫颈癌的发生与地理环境、不当的性行为、吸烟、子宫糜烂、抑癌基因的失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1】。

FHIT和PCNA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

FHIT和PCNA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

FHIT和PCNA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的开题报

1. 研究背景
子宫颈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通常表现为子宫颈上皮的异常生长或变异。

子宫颈病变可以分为非炎性和炎性两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可以分为轻、中、重三级。

当前,子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该病的高发率和恶性转化的风险。

因此,了解子宫颈病变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与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研究内容
FHIT和PCNA分别是抑癌基因和癌基因,两者的表达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已经
有了部分研究,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得到充分的阐明。

本研究旨在探究FHIT和PCNA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

本研究拟采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等方法对子宫颈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比较研究,探究FHIT和PCNA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变程度的关系。

此外,我们还将对病变组织中FHIT和PCNA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临床病史、治疗效果、预后等相关指标进行关联分析。

3. 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深入了解FHIT和PCNA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变程度和
预后的相关性,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PCNA在宫颈不同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PCNA在宫颈不同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l 病 理 特 征 临床
组 织 类 型

P NA( ) C +
3 值 2 0
7 P 5 M值 2
o 1 6 . 5


鳞 癌 例
腺 癌 其 他 临 床 分 期
I 3 4 Βιβλιοθήκη 3 2∞ 6

o 0 3 . 0
Ⅱ Ⅲ

克 隆 抗 休 P 。 C 。
颈组织 内、 I 宫 颈 癌 中 阳性 表 达 率 依 次 为 8 (/5 、 C N、 z 2 ) 5 . (7 5 ) 8 . % (8 3 ) 具 有 显 著 差 异 。 0 9 2 /3 、2 3 2 / 4 ,
23 P . CNA 的 表 达 与 宫 颈 癌 的 临 床 病 理 联 系 P CNA 的 表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1 0 2年 第 3 3卷 第 1 6期
P NA 在 宫 颈 不 同 病 变 中 的表 达 及 临 床 意 义 C
张 洪涛 丁 琳
探 讨 增 殖 细 胞 核 抗 原 ( C A) 正 常 宫 颈 、 P N 在 宫颈 上 皮 内 瘤 变 ( I 和 宫 颈 癌 中的 表 C N)
例 ) 并 跟 踪 随 访 3年 ; 颈 正 常 标 本 2 例 ( 子 宫 肌 瘤 、 宫 , 宫 5 因 子 腺 肌 症 行 子 宫 切 除 术 , 后 病 理 证 实 为 正 常 宫 颈 者 ) 术 。 1 2 试 剂 采 用 美 国 S G A 公 司 生 产 的 鼠抗 人 P NA 单 . IM C
【 要】 目 的 摘
的 表 达 。结 果
达 及 临 床 意 义 。方 法 采 用 免 疫 组 化技 术检 测 P NA 在 3 C 4例 宫 颈 癌 、3例 C N、 5例 正 常 宫颈 组 织 中 5 I 2 P NA 在 宫颈 癌 组 、 I 组 及 正 常 宫 颈 组 的 阳性 表 达 率 分 别 为 8 . ( 8 3 ) 5 . K C CN 2 3 2 / 4 、0 9 o ( 7 5 ) 8 ( / 5 。其 表 达 水 平 存 在 依 宫 颈癌 、 I 宫 颈 正 常 组 织依 次 减 弱 的 趋 势 ; C 2 / 3 、 2 2 ) C N、 P NA 表 达 与 组 织 类 型 无 关 ; 宫 颈 癌 F GO 分 期 、 理 分 级 有 显 著 相 关 ( < 0 0 ) 结 论 与 I 病 P .5 。 颈 癌 的 发 生 密 切 相 关 , 基 因的 相 对 高表 达 可能 是 宫 颈癌 发 生 的一 个标 志 。 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王玉莲方林彬林琼燕【关键词】宫颈癌;,,p53;,,hTERT 摘要:目的:探讨PCNA、p53和hTERT在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宫颈糜烂22例,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38例,宫颈癌20例中PCNA、p53和hTERT的表达。

结果:PCNA、p53和hTERT在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PCNA、p53和hTERT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它们的异常表达为宫颈癌的诊断提供了一定的病理学依据。

关键词:宫颈癌; p53; hTERT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CNA, p53 Protein and hTERT in Cervical Lesion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expression of PCNA,P53 protein and hTERT in cervical lesion tissues. Method: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of PCNA,p53 protein and hTERT in 22 cervical erosion tissues and 38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tissues and 20 cervical carcinoma tissues. Result: The expression of PCNA , p53 protein and hTERT showed an increasing tendency from 22 normal cervical tissues to 38 CIN tissues,then to 20 cervical carcinoma tissues.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PCNA, p53 protein and hTER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malignant changes of cervical carcinoma. Key words: Cervical carcinoma; p53; hTERT 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宫颈癌中的一部分由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病变发展而来,其发生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端粒酶是合成及维持端粒重复序列的一种特殊核糖核酸蛋白质复合体,主要由3部分组成:人端粒酶mRNA (hTR)、端粒酶相关蛋白 (TP1)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其中hTERT 是维持端粒酶活性最重要的成分,与端粒酶活性呈平行相关[1,2],而端粒酶活性是癌细胞无限增殖的基础。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已被证实与细胞增殖活跃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抑癌基因P53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与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癌中的PCNA、P53蛋白和hTERT的表达,以揭示端粒酶活性、P53蛋白和PCNA在子宫颈癌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不仅有助于阐明子宫颈癌前病变、癌变的发生发展机制,且有利于临床筛选高危人群和评估癌的预后及治疗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收集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及雷州市人民医院妇科2002年至2005年活检或手术患者病变组织块,10%甲醛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部分标本选自病检存档蜡块,共80例,其中宫颈糜烂22例,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38例,宫颈癌20例,均经病理学确诊。

经统计学处理,各组病例的平均年龄无显著性差异。

1.2 试剂与方法:免疫组化:Ⅰ抗: PCNA 鼠抗IgG(PC10),P53鼠抗IgG (DO-7),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Envivion二步法试剂盒购自DAKO公司。

按说明书进行,以已知PCNA或P53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为阳性对照,用PBS 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

[!--empirenews.page--] 1.3 结果判定:PCNA、p53阳性细胞为细胞核呈棕黄色颗粒,随机选5个视野低倍镜(×200)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对PCNA、p53阳性细胞进行计数,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由此得出阳性细胞的百分比。

hTERT阳性为细胞浆中出现蓝紫色颗粒,根据子宫颈上皮细胞特点及参考钟鸣[3]等文献资料,将染色结果分为:&lt;10%计(-)即阴性,10%~40%计(+)即弱阳性,40%~70%计(++)即中阳性,&gt;70%计(+++)即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检测结果用SPSS1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的PCNA、p53阳性细胞百分比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hTERT阳性率进行X2检验。

2 结果 2.1 hTERT的表达:在慢性宫颈炎组中仅1例有弱表达,主要位于基底层及棘细胞深层。

在CIN组中,随着异常增生程度的增加,阳性率也逐渐增加,宫颈癌时阳性率达最高, 宫颈炎组织hTERT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宫颈癌和CIN(见表1),且随着异常增生程度的增加阳性细胞分布也从基底层向表层扩展,在重度异常增生或原位癌中,甚至可达上皮全层,在高分化宫颈癌中,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癌巢周边部,分化较差的宫颈癌,肿瘤细胞呈片状弥漫性阳性染色。

表1 hTERT在子宫颈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略) 2.2 p53蛋白的表达:22例宫颈炎标本
中p53呈表达阳性者2例,阳性率9.0%;20例宫颈癌标本p53表达阳性8例,阳性率40.0%;38例CIN标本中,12例可见。

p53表达阳性,阳性率31.6%。

宫颈炎组织p53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宫颈癌和CIN,而在CIN组织中随着组织分级的增加,p53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有增高趋势,CIN I与CIN II、CIN III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CIN II与CIN III比较无显著差异,见表2和表3。

2.3 3种组织中PCNA的表达:PCNA阳性产物呈颗粒状散在分布于细胞膜和细胞核内,着色深浅不一。

本文22例宫颈炎组织中PCNA表达阳性者9例,表达阳性率为40.9%。

CIN为78.9%、宫颈癌组织为95.0%。

CIN及宫颈癌组织分化越差,其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越高。

CIN I阳性产物分布与着色程度与宫颈炎表达的阳性细胞相似;而CIN II和CIN III 阳性细胞中,着色颗粒更多集中于细胞核内,较密集、染色较深,与宫颈癌相似。

宫颈癌低分化组与中、高分化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X2=27.1~39.2, P&lt;0.05),见表2和表3。

表2 P53、PCNA在CIN组织中的表达(略)表3 P53、PC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略)3 讨论端粒-端粒酶机制是近年肿瘤研究的热点,端粒酶通过催化端粒合成,保持端粒长度而维持细胞持续分裂能力,其激活与细胞增殖和生化密切相关,端粒酶活性由其重要组分hTERT决定[1],45%~81.18%的CIN和子宫颈癌中可测到端粒酶活性[3]。

宫颈癌的发生与CIN关系密切,且异常增生程度与癌变呈正比,这种从异常增生到癌的连续性谱系为研究宫颈癌的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良好模式。

对异常增生到癌的连续病变,如口腔鳞癌、胃癌等的研究均显示端粒酶活性逐渐递增[3,4]。

本研究显示的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至宫颈癌中呈递增表现,且宫颈癌中显著高于异常增生,提示阳性的上皮异常增生,癌变危险性增加。

[!--empirenews.page--] p53基因是至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现普遍认为p53是抑癌基因,只有p53发生基因突变或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才导致p53正常功能丧失,进而引起肿瘤形成。

约12%~100%的宫颈癌和头颈部鳞癌中存在p53突变[5],主要存在于上皮基底层和肿瘤前沿。

本研究显示宫颈癌组织中p53蛋白有40.0%的阳性,在CIN占31.6%,两者差异显著(P&lt;0.05),提示p53的突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意义重大,可通过检测p53突变/表达来预测个体对癌症危险性的反应。

PCNA是聚合酶的辅助蛋白,也是一种细胞调节蛋白,随细胞周期而变化,是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客观指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癌前病变、恶性肿瘤细胞增生活性的研究。

本研究显示PC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的高于在CIN和慢性宫颈炎中的表达。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往往是在致病因素作用同时,多种基因同时或先后协同作用的结果。

PCNA、p53和hTERT均参与子宫颈癌前病变、癌变的发生发展,其在上皮重度异常增生及鳞癌中的高表达及上皮单纯增生中的低表达,表明PCNA、p53和hTERT有望成为肿瘤标志物,临床上多种基因的同时检测,将有利于监控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以及预后的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