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斯决策理论
统计学中的贝叶斯统计和决策理论

统计学中的贝叶斯统计和决策理论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而贝叶斯统计和决策理论是统计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
贝叶斯统计理论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统计推断方法,而决策理论则关注如何在面对风险或不确定性时做出最佳决策。
一、贝叶斯统计1. 贝叶斯理论的基本思想贝叶斯统计理论是以英国数学家Thomas Bayes的名字命名的,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先验知识和新收集的数据来进行参数估计。
与传统频率统计不同,贝叶斯统计将概率看作是描述人们对不确定性的信念,通过更新这些信念来进行推理。
2. 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在贝叶斯统计中,先验概率是在考虑新数据之前已经拥有的关于参数的概率分布。
随着新数据的不断积累,我们可以更新先验概率,得到后验概率,从而更加准确地估计参数的值。
3. 贝叶斯公式贝叶斯公式是贝叶斯统计的核心公式。
根据贝叶斯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参数的后验概率,从而基于数据来更新我们对参数的估计。
4. 贝叶斯推断的优点和应用贝叶斯统计有一些独特的优点。
首先,它允许我们将先验知识与数据结合,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推断。
此外,贝叶斯统计还可以通过使用先验概率来处理缺乏数据的情况。
贝叶斯统计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医学诊断、金融风险评估和机器学习等。
二、决策理论1. 决策理论的基本概念决策理论是研究在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时如何做出最佳决策的学科。
决策问题涉及到选择行动和评估不同行动的后果。
决策理论包括概率理论、效用理论和风险管理等概念。
2. 概率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概率理论是决策理论中的一项重要概念,它用于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决策者可以使用概率理论来估计不同决策的结果,并在不确定性下做出合理的决策。
3. 效用理论和决策权衡效用理论是决策理论中的另一个关键概念,它描述了个体对不同结果的偏好程度。
根据效用理论,决策者可以根据结果的效用来评估不同决策的价值,并选择效用最大化的决策。
4. 风险管理和决策优化决策理论还涉及到风险管理和决策优化。
统计学中的贝叶斯统计与决策理论

统计学中的贝叶斯统计与决策理论统计学中的贝叶斯统计学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公式和概率论原理的统计推断方法。
它与传统的频率主义统计学方法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贝叶斯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与决策理论的关系。
一、贝叶斯统计学的基本原理贝叶斯统计学是由英国数学家托马斯·贝叶斯提出的,它基于概率论的贝叶斯公式:P(A|B) = P(B|A) * P(A) / P(B),其中P(A|B)表示在给定B发生的条件下A发生的概率,P(B|A)表示在给定A发生的条件下B 发生的概率,P(A)和P(B)分别表示A和B分别发生的概率。
贝叶斯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已有的先验知识和新的观测数据,通过不断更新概率分布来得出对未知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
通过贝叶斯公式,可以将观测数据与已有知识相结合,得出对未知参数的概率分布,从而进行推断和预测。
二、贝叶斯统计学的应用领域贝叶斯统计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医学、金融、生物学、工程学等。
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参数估计:贝叶斯统计学通过考虑先验信息,对参数进行估计。
与传统的频率主义统计学方法相比,贝叶斯统计学能够更好地利用已有的知识,提供更准确的参数估计。
2. 假设检验:贝叶斯统计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进行假设检验。
通过计算后验概率与先验概率的比值,可以得到对不同假设的相对支持程度,从而在决策时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3. 预测分析:贝叶斯统计学通过更新概率分布,可以对未来的事件进行预测。
这使得贝叶斯统计学在金融风险预测、天气预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贝叶斯统计学与决策理论的关系贝叶斯统计学与决策理论密切相关。
决策理论主要研究如何在不确定情况下做出最优决策。
而贝叶斯统计学可以为决策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通过计算不同决策的后验概率,从而选择概率最大的决策。
在贝叶斯决策理论中,需要考虑多个可能的决策结果以及每个决策结果的概率。
通过使用贝叶斯统计学中的贝叶斯公式,可以将观测数据与已有知识相结合,计算每个决策结果的后验概率,从而选择概率最大的决策。
贝叶斯估计与贝叶斯决策的概念

贝叶斯估计与贝叶斯决策的概念贝叶斯估计和贝叶斯决策是概率论中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在处理不确定性问题和统计推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贝叶斯估计和贝叶斯决策的概念、原理以及应用。
一、贝叶斯估计贝叶斯估计是指在给定观测数据的条件下,利用贝叶斯定理来估计未知参数的方法。
在贝叶斯估计中,我们引入了先验概率和似然函数,并通过贝叶斯定理来更新我们对参数的估计。
贝叶斯估计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P(θ|X) = P(X|θ) * P(θ) / P(X)其中,P(θ|X) 表示在给定观测数据 X 的条件下,参数θ 的后验概率;P(X|θ) 是参数θ 给定观测数据 X 的似然函数;P(θ) 是参数θ 的先验概率;P(X) 是观测数据的边缘概率。
在贝叶斯估计中,先验概率可以通过领域知识或历史数据来确定,而似然函数则可以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建模来获得。
通过不断地更新先验概率,我们可以得到后验概率,并将其作为参数的估计值。
贝叶斯估计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机器学习、统计推断、信号处理等。
它能够有效地利用已知信息和数据,对未知参数进行准确的估计。
二、贝叶斯决策贝叶斯决策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准则的决策方法,它在已知观测数据的条件下,寻找一个决策规则来使得期望损失最小化。
贝叶斯决策的目标是选择一个最优的决策,使得在给定观测数据的条件下,使得期望损失最小。
贝叶斯决策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d* = argminΣL(d, a) * P(a|X)其中,d* 是最优决策,ΣL(d, a) 是决策 d 对于观测数据 X 情况下的期望损失,P(a|X) 是在观测数据 X 条件下决策 a 的后验概率。
贝叶斯决策需要利用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来对可能的决策进行评估,并选择最优的决策。
它能够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和风险,从而在决策问题中展现出优越性。
贝叶斯决策在许多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医学诊断、金融风险评估、无人驾驶等。
通过考虑不确定性和风险,贝叶斯决策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最优的决策,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果。
第2章_贝叶斯决策

R1
R1
21 p 1 p x 1 dx 22 p 2 p x 2 dx
R2
R2
11 p 1 (1 p x 1 dx) 21 p 1 p x 1 dx 12 (1 p 1 ) p x 2 dx
R2
R2
R1
22(1 p 1 )(1 p x 2 dx)
R1
最小最大决策准则
Neyman-Pearson准则
❖ 对两分类问题,错误率可以写为:
Pe p x R1, x 2 p x R2, x 1
p x | 2 p2 dx p x | 1 p1 dx
R1
R2
p x | 2 dx p2 p x | 1 dx p1
R1
R2
p2 e p2 p1 e p1
策即为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
最小风险准则
最小风险准则
❖ 对于贝叶斯最小风险决策,如果损失函数为“01损失”,即取如下的形式:
i wj
0, 1,
for i j ; i, j 1,
for i j
,c
那么,条件风险为:
c
R i x i j P j x P j x 1 P i x
❖ 贝叶斯决策的两个要求
各个类别的总体概率分布 (先验概率和类条件概 率密度) 是已知的
要决策分类的类别数是一定的
引言
❖ 在连续情况下,假设对要识别的物理对象有d种特征
观察量x1,x2,…xd,这些特征的所有可能的取值范围 构成了d维特征空间。
❖ 称向量 x x1, x2, , xd T x Rd 为d维特征向量。
p 2 p 1
似然比公式
最小错误率准则
❖ 特例1:
最小错误率准则
第二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第三次课

第2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第2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本章内容
2.1 分类器的描述方法 2.2 最大后验概率判决准则 2.3 最小风险贝叶斯判决准则 2.4 Neyman-Person判决准则 2.5 最小最大风险判决准则 2.6 本章小结
第2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2 最大后验概率判决准则 (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决策准则)
第2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5
第2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最小风险贝叶斯判决受三种因素的影响: 类条件概率密度函数p(x|ωi) ; 先验概率P(ωi) ; 损失(代价)函数λ(αj, ωi) 。 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情况: – 各类先验概率不能精确知道; – 在分析过程中发生变动。 这种情况使判决结果不能达到最佳,实际分类器的平均损 失要变大,甚至变得很大。
第2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4 Neyman-Person
第2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最小风险贝叶斯判决准则使分类的平均风险最小, 该准则需要什么条件?
最大后验概率判决准则使分类的平均错误率最小, 该准则需要什么条件?
N-P准则在实施时既不需要知道风险函数,也不需 要知道先验概率。
第2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最大后验概率判决准则使分类的平均错误概率最小。 最小风险贝叶斯判决准则使分类的平均风险最小。 可是, 在实际遇到的模式识别问题中有可能出现这样 的问题: 对于两类情形, 不考虑总体的情况, 而只关注某 一类的错误概率, 要求在其中一类错误概率小于给定阈 值的条件下, 使另一类错误概率尽可能小。
因为两类情况下, 先验概率满足:
P(1) P(2 ) 1
第2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R R1 [(1,1)P(1) p(x | 1) (1,2 )P(2 ) p(x | 2 )]dx R2 {(2 ,1)P(1) p(x | 1) (2,2 )P(2 ) p(x | 2 )}dx
贝叶斯决策理论在金融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贝叶斯决策理论在金融风险控制中的应用I. 引言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复杂化,风险控制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在金融交易中合理评估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已成为金融业各个领域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而贝叶斯决策理论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评估与判断工具,逐渐在金融领域得到应用。
II. 贝叶斯决策理论概述贝叶斯决策理论是在给定先验概率的条件下,根据实验结果来更新后验概率的理论。
换句话说,它是一种对不确定性进行量化的方法。
贝叶斯决策理论最早主要应用于统计学领域,但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它也逐渐运用到了金融领域。
III. 贝叶斯决策理论在金融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在金融领域,贝叶斯决策理论可以用来估计资产收益率、评估信用风险、预测市场波动性等。
下面就以金融风险评估为例,介绍贝叶斯决策理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1. 贝叶斯网络模型贝叶斯网络模型是利用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构建的一种概率性图。
在金融风险评估中,这种模型可以帮助分析家和其他投资者了解资产关联以及特定事件对这些资产的影响。
例如,在利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股票市场时,将价格乘以基本面变量(例如企业数据)之后,在使用模型之前,可以设定一个先验概率分布。
此时,可以使用历史数据训练模型,以优化先验分布并得到更准确的分析结果。
在股票市场风险评估中,贝叶斯网络模型可以帮助投资者根据不同的信息和事件来预测未来的风险。
2. 贝叶斯风险度量贝叶斯风险度量是另一种利用贝叶斯理论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
它可以评估交易的风险、资产定价模型以及对波动性进行预测等。
例如,在股票市场中,如果一个交易员想要买进或卖出股票,他可以使用贝叶斯风险度量来预测这个决策的结果及其风险。
贝叶斯风险度量还可以去除市场噪音因素,形成更准确的市场风险评估。
3. 在投资组合中的应用通过将贝叶斯决策理论应用于投资组合中,可以计算不同的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和风险。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组合的效率和有效性。
第2章贝叶斯决策理论[1]
![第2章贝叶斯决策理论[1]](https://img.taocdn.com/s3/m/6575d6a814791711cd791720.png)
•ω1
•ω2
•根据条件风险公式:
•α•1(正常) •0
•1
•α•(2 异常) •1
•0
•则两类决策的风险为
•(将 判决为第 类的风险 )
•(将 判决为第 类的错误率)
PPT文档演模板
•因此两种决策规则等价 (理论推导见教材P16)
第2章贝叶斯决策理论[1]
•2.3 正态分布时的贝叶斯统计决策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贝叶斯决策理论[1]
•2.2.3 基于最小风险的贝叶斯决策应用实例
•例:细胞识别
•类
•类
• 假设在某个局部地区细胞识别中, 正常( )和异常( )两类的先验概 率分别为
• 正常状态:
P ( ) =0.9;
• 异常状态:
P ( ) =0.1.
•现有一待识别的细胞,其观察值为 ,从类条件概率密度分布曲线上
• 正常状态:
P ( ) =0.9;
• 异常状态:
P ( ) =0.1.
•现有一待识别的细胞,其观察值为 ,从类条件概率密度分布曲线上
查得
•
P(x | )=0.2, P(x | )=0.4.
•试对该细胞x进行分类。
•解:利用贝叶斯公式,分别计算出 及 的后验概率。
•
P( | x)=
•
P( |x)=1- P( |x)=0.182
•(2)多元正态分布
•均值向量: •协方差矩阵:
PPT文档演模板
•多元正态分布
•左图的投影
第2章贝叶斯决策理论[1]
•2.3.1 预备知识(续)
•(3)多元正态分布的协方差矩阵
区域中心由均值决定,区域形状由协方差矩阵决定;且主轴方向是 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向量方向;
贝叶斯决策理论

g(x)
判别计算
阈值单元
决策
贝叶斯决策理论
2.3 正态分布时的统计决策
重点分析正态分布情况下统计决策的原因是: ①正态分布在物理上是合理的、广泛的 ②正态分布 数学表达上简捷,如一维情况下只
有均值和方差两个参数,因而易于分析
贝叶斯决策理论
贝叶斯决策理论
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决策行动应该使期 望风险达到最小
手段:如果在采取每一个决策时,都使其 条件风险最小,则对所有的 x 作决策时, 其期望风险也必然达到最小
决策:最小风险Bayes决策
贝叶斯决策理论
最小风险Bayes决策规则:
其中
采取决策
贝叶斯决策理论
最小风险Bayes决策的步骤
2.2.6 分类器设计
要点: • 判别函数 • 决策面(分类面) • 分类器设计
贝叶斯决策理论
决策面(分类面)
对于 c 类分类问题,按照决策规则可以把 d 维特 征空间分成 c 个决策域,我们将划分决策域的 边界面称为决策面(分类面)
贝叶斯决策理论
判别函数
用于表达决策规则的某些函数,则称为判别 函数
E{ xi xj } = E{ xi } E{ xj }
贝叶斯决策理论
相互独立
成立
成立?? 多元正态分布的任
不相关
意两个分量成立!
贝叶斯决策理论
说明:正态分布中不相关意味着协方差矩阵
是对角矩阵
并且有
贝叶斯决策理论
④边缘分布(对变量进行积分)和条件分布(固定变 量)的正态性
⑤线性变换的正态性
y=Ax A为线性变换的非奇异矩阵。若 x 为正态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1, ..., a , j 1, ..., c
当真实状态为 ωj 而所采取的决策为 αi 时所
造成的损失大小
对于给定的模式向量 x
已知
P (i ), p(x | i ), i 1, ..., c
p(x | i ) P(i ) 后验概率 P(i | x) p(x)
• 正确分类:将样本归属到样本本身所属的 类别 • 错误分类:将样本归属到非样本本身所属 的类别
1
3
2
以一维、两类情况为例,证明Bayes规则使分类 错误率最小 (平均)错误率定义为
P (e )
P (e , x )dx
P (e | x ) p( x )dx
差别: • 条件风险 R(αi |x) 只反映出,对某一个 x 取值, 采取决策行动 αi 所带来的风险
• 期望风险 R 则反映,在整个特征空间中不同的
x 取值,采取相应的决策 α(x) 所带来的平均风 险
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决策行动应该使期 望风险达到最小 手段:如果在采取每一个决策时,都使其
②变型1(消去相同的分母)
如果 P(i | x) max P( j | x), 则 x i
j 1,2
P (i | x)
p(x | i ) P (i )
p(x | ) P( )
j 1 j j
c
如果 p(x | i )P(i ) max p(x | j ) P( j ), 则 x i
ji
结论:在 0-1 损失函数的条件下,使风险最小的
Bayes决策等价于使错误率最小的Bayes决策,后 者是前者的特例
2.2.3 Neyman-Pearson(聂曼-皮尔逊)决策
在限定一类错误率条件下,使另一类错误
率为最小的两类别决策
2.2.4 最小最大决策
考虑先验概率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使最大 可能的风险为最小,即在最差的条件下 争取最好的结果
p(x) p(x | j ) P ( j )
j 1 c
最小错误率Bayes决策取后验概率的最大者
在决策表中,每一个决策 αi 对应存在 c 个损失。 对于 x,定义在采取决策 αi 时的条件期望损失 (条件风险)为:
R( i | x ) E i , j ) ( i , j )P( j | x ) j 1 i 1, 2,..., a
p(x | ) P( )
j 1 j j
c
P (i | x) p(x) p(x | i ) P (i )
p( x) p( x | i ) P(i )
i 1
全概率公式
平均错误率
P (e )
P (e | x ) p( x )dx
p( x | 1 ) P (1 ), if P ( 2 | x ) P (1 | x ) P (e | x ) p( x ) p( x | 2 ) P ( 2 ), if P (1 | x ) P ( 2 | x )
( a , c )
一般决策表
说明:
状态空间由 c 个自然状态(c 个类)组成:
(1 , 2 , ..., c )
决策空间由 a 个决策组成:
(1 , 2 , ..., a )
a=c 或者 a=c+1 (拒绝类)
损失函数有a×c 个值:
( i , j ) or ij
c
• x 是随机向量的观察值,对于其不同观察值, 采取不同的决策 αi 时,对应不同的条件风险。
所以,不同的x ,将会采用不同的决策
• 决策可以看成随机向量 x 的函数,记为 α(x)
(随机变量),可以定义期望风险为
R R( x | x) p x dx
注:积分在整个特征空间上进行
j 1 c
③找出条件风险最小值所对应的决策,对x 采取该决策(归属到该类)
若 R(k | x) min R(i | x), 则 x k
i 1,2,..., c
例:区分正常与异常细胞
正常细胞 P (1 ) 0.9 p( x | 1 ) 0.2 11 0 21 1 异常细胞 P (2 ) 0.1,
1
2
p( x | 1 )dx
P(2 ) P2 (e ) P(1 ) P1 (e )
2.2.2 基于最小风险的Bayes决策
• 在医学诊断上,有误诊(无病说有病)、漏诊。 在雷达防空中,有虚警、漏警(有飞机说成无 飞机)。这些错误判断会造成不同的后果和损 失。 • 基于最小风险的Bayes决策是:在考虑各种错误 可能造成不同的损失的情况下的Bayes决策规则
if
P(i | x) max P( j | x) then x i
j 1,...,c
将 x 归属后验概率最大的类别
两类情况下的Bayes 决策规则及其变型
①Bayes决策规则
如果 P(i | x) max P( j | x), 则 x i
j 1,2
1 如果 P (1 | x) P (2 | x) 则 x < 2
P (2 | x )
P (1 | x ), if P ( 2 | x ) P (1 | x ) P (e | x ) 条件错误概率 P ( 2 | x ), if P (1 | x ) P ( 2 | x )
P (i | x)
Bayes公式
c
p(x | i ) P (i )
基本概念
• 决策(行动):所采取的决定
• 决策(行动)空间:所有可能决策所构
成的一个集合
• 损失:每一个决策将付出的代价,通常 为决策和自然状态(类)的函数
c 个自然状态(类)
状态 决策
1
(1 , 1 )
…
c
(1 , c )
a 个 决 策
1
损失
a
( a , 1 )
j 1
c
最小风险Bayes决策的步骤
①在已知类先验概率和类概率密度函数的情况下,
计算待识 x 的后验概率(Bayes公式)
P (i | x)
p(x | i ) P (i )
p(x | ) P( )
j 1 j j
c
②根据决策表,计算每一个决策的条件风险
R( i | x ) ( i , j )P ( j | x ), i 1, 2,..., a
例:某地区细胞识别中,正常和异常细胞的先验概率:
P(ω1)=0.9, P(ω2)=0.1 有未知细胞 x,对应的类条件概率密度:
P(x|ω 1)=0.2, P(x|ω 2)=0.4
判别该细胞属于正常细胞还是异常细胞? 解:先计算后验概率:
P (1 | x ) p( x | 1 ) P (1 )
p( x | 2 ) 0.4
12 6 22 0
后验概率
P (1 | x ) 0.818
P (2 | x ) 0.182
条件风险
R(1 | x ) 1 j P ( j | x ) 12 P (2 | x ) 1.092
j 1 2
R( 2 | x ) 21 P (1 | x ) 0.818
④变型3(取似然比的自然对数的负值)
如果 h(x) ln( l (x)) 1 P (1 ) ln( p(x | 1 )) ln( p(x | 2 )) ln( ) 则 x > P ( 2 ) 2
两类的后验概率相等时,采取的策略: 归属其中一类
拒绝(设置一个拒绝类,供进一步分析)
条件风险最小,则对所有的 x 作决策时,
其期望风险也必然达到最小
决策:最小风险Bayes决策
最小风险Bayes决策规则:
若 R(k | x) min R(i | x), 则 x k
i 1,2,..., a
采取决策 其中
k
R( i | x ) ( i , j )P ( j | x ), i 1, 2,..., a
第2章 贝叶斯(Bayes)决策理论
2.1 引言(已知条件、欲求解的问题)
2.2 几种常用的决策规则 2.3 正态分布时的统计决策
2.4 离散情况的贝叶斯决策
2.5 分类器的错误率问题
2.1 引言
模式识别的分类问题:根据待识别对象的
特征观察值,将其分到某一个类别中
Bayes决策理论的基本已知条件
p( x | ) P ( )
j 1 j j
2
0.2 0.9 0.818 0.2 0.9 0.4 0.1
P (2 | x ) 1 P (1 | x ) 0.182
属于正常细胞,注意:先验概率起主导作用
如果先验概率相等,则属于异常细胞
正确分类与错误分类
条件错误概率
Bayes决策规则:
if P (1 | x) > P (2 | x) then x 1
此时,x (ω2) 的条件错误概率 P (2 | x )
if P (2 | x) > P (1 | x) then x 2
此时,x (ω1)的条件错误概率
P (1 | x )
P (1 | x )
①已知决策分类的类别数为c,各类别的状态为:
i , i 1,..., c
②已知各类别总体的概率分布(各个类别出现
的先验概率和类条件概率密度函数)
P (i ), p(x | i ), i 1, ..., c
Bayes决策理论欲解决的问题
如果在特征空间中观察到某一个(随机)
向量 x = ( x1 , x2 ,…, xd )T 那么,应该将x分到哪一个类才是最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