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外活动记录表
物理专题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四、参与人员:物理教研组全体成员五、活动内容:1. 研究背景光的折射现象是光学中的一个基本现象,它涉及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我们物理教研组决定开展本次专题教研活动。
2. 活动流程(1)讨论研究方案活动开始,首先由教研组长带领全体成员讨论研究方案。
针对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确定了以下研究内容:1)光的折射规律;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3)光的折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分组实验根据研究内容,我们将全体成员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负责以下实验:1)第一小组:研究光的折射规律;2)第二小组:研究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3)第三小组:研究光的折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实验操作与记录各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
(4)总结与交流各小组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光的折射现象。
3. 活动成果(1)第一小组:通过实验验证了光的折射规律,即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第二小组:通过实验验证了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即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3)第三小组:通过实验展示了光的折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透镜成像、光纤通信等。
4. 活动总结本次物理专题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全体成员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认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下是对本次活动的总结:(1)提高了物理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2)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3)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六、后续工作1. 将本次教研活动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物理教学质量;2. 深入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探索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3. 组织开展更多类似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初中物理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探究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四、活动内容:1. 教研组长致辞教研组长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物理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 教学案例分享(1)教师A分享了《光的折射》实验案例。
该实验通过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教师A详细介绍了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分析,并分享了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教师B分享了《压强》实验案例。
该实验通过测量不同压力下的受力面积,让学生了解压强的概念。
教师B展示了实验装置、实验数据及实验结果分析,并分享了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
3. 教学研讨(1)针对实验案例,教研组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物理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2)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实验设备不足、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数据不准确等,老师们提出了以下建议:①加强实验设备管理,确保实验设备完好、充足;②规范实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数据准确性;③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指导,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④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探索更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
4. 教研总结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老师们在实验教学中的努力和成果,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1)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提高物理教学质量;(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3)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共同进步;(4)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融合发展。
五、活动效果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老师们对物理实验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部分老师的心得体会:1. 教师A: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今后将更加注重实验教学的开展。
物理教研活动情况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加强我校物理学科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物理教研组于2022年3月15日组织开展了物理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评课议课等形式,探讨物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星期二)上午8:30-11:30三、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四、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物理教研组长组织全体物理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针对本学期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老师们共同商讨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确保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有序。
2. 课堂教学观摩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本次活动安排了两位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
第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是《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力的概念。
第二位青年教师执教的是《浮力》,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评课议课观摩课后,全体物理教师进行了评课议课。
首先,授课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进行了简要总结,反思了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随后,其他教师针对两位青年教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在评课议课过程中,老师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1)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2)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3)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4)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教学?4. 交流分享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次活动还安排了经验交流环节。
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了如何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另一位教师则介绍了如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五、活动总结本次物理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以下是活动总结:1. 通过集体备课,老师们明确了本学期教学任务,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2. 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和评课议课,老师们发现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改进方向。
物理教师课外活动记录——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赛

理现象并写出对应物理知识。
3、各组展示自己的内容并由全体同学评判是否正
确。
4、根据正确的数量评出一个优胜组。
5、每一大组在组内评出一名优秀个人。
活动 效果 反馈
1.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 理念。
2.提高了学生的物理思维水平。
物理教师课外活动记录表
类型 时间
比赛
班级 九年二班
指导教 师
5.20
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赛
活动目的:
1、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的兴趣
活动过程:
活动
1、将全班分成四个大组并选出一名组长一名记录
内容 员。
2、各大组在15分钟内尽可能多的列举生活中的物
物理青蓝工程活动记录表

物理青蓝工程活动记录表活动日期:2022年5月15日活动地点:XXX中学活动内容:本次物理青蓝工程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成绩,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活动主题为“光的反射与折射”。
活动一:光的反射实验在活动开始前,由活动组织者向学生简要介绍了光的反射现象,并解释了光的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的概念。
随后,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1. 将几块不同形状的镜子固定在支架上。
2. 将光源对准镜子,用尺子测量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并记录下来。
3. 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并用尺子测量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并记录下来。
4. 重复实验多次,计算平均值。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计算,学生们得出了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他们还观察到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与光线的入射方向有关。
活动二:光的折射实验在活动进行到一半时,活动组织者向学生简要介绍了光的折射现象,并解释了光的折射定律。
随后,学生们继续分组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1. 将一个透明的均匀介质(如玻璃板)放在光源的前方。
2. 用尺子测量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并记录下来。
3. 观察折射光线的方向,并用尺子测量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并记录下来。
4. 重复实验多次,计算平均值。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计算,学生们得出了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他们还观察到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活动三:光的颜色分光实验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光的特性,活动组织者还安排了光的颜色分光实验。
学生们使用光栅进行实验,观察到了光的折射和衍射现象,并进一步探究了光的波长和频率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活动四:物理应用讨论在活动最后,学生们分组进行物理应用讨论。
他们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光的反射在镜子、平面玻璃等物体中的应用,光的折射在透镜、光纤等物体中的应用。
初三物理组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上午9:00-11:30二、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探讨初三物理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四、参与人员:初三物理组全体教师五、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2. 课题研讨3. 课例分析4. 经验分享5. 总结与展望六、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教研组长张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提高初三物理教学质量的方法。
2. 课题研讨(1)研讨主题:如何提高初三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2)研讨内容:张老师首先提出了本次研讨的主题,并引导大家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1. 初三物理教学现状分析;2. 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策略;3. 教学实践中的创新与探索。
与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1. 初三物理教学现状分析:教师们认为,当前初三物理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不高;(2)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难以跟上教学进度;(3)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4)评价方式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实际能力。
2. 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策略:针对以上问题,教师们提出了以下策略:(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为学生打好基础;(3)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活动;(4)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教学实践中的创新与探索:教师们分享了以下创新与探索经验:(1)开展物理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内容;(3)组织学生参与物理竞赛,激发学习热情;(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3. 课例分析张老师选取了一节优秀课例,组织教师们进行深入分析。
课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4. 经验分享教师们纷纷分享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如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进行差异化教学等,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课外活动记录表及内容

课外活动记录表及内容初中课外活动记录初中课外活动记录积极开展物理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有效手段沈德忠(建平西校)摘要物理课程必须倡导物理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让学生自动参与学习,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逐步养成敢于质疑,善于交流,乐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学科的素质教育功能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学生受到观察、实验、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训练,为继续学习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实验调查、研究、总结教学体会发现除了课堂学习之外,积极开展物理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有效手段.下面介绍笔者在初中物理二期课改教学中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些作法与情况.一引言中学物理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结教学体会,笔者感到挖掘课本知识的应用性因素,大力开展物理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有效途径和切实措施。
物理学科具有丰富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知识。
这对于开设物理课外活动具有广泛空间。
中学物理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出:“物理课程必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使他们不仅掌握物理知识,还具有的合成和分解”时,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分力可以大于合力”这一事实,先提出能否用小力得到大力这一问题,然后组织了一场特殊的拔河比赛,当两队学生都在相持不下时,教师一人突然从绳的中间推向侧向,两队同学都招架不住,同学门都兴趣盎然。
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和领悟所学知识,都感到上了一堂生动活泼,收效显著的物理活动课。
又如在上“串并联电路”时,我们先把电源、二个小电灯、电键,导线,都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搭电路。
教师先不讲该怎么连接。
只要求灯泡发光,且接法越多越好,灯亮了就把实物图画下来。
物理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物理兴趣小组活动记录2019年10月15日一、活动简介本次物理兴趣小组活动旨在增加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活动以实验为主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系列有趣的物理实验,共同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二、活动安排1. 实验准备在活动开始前,我们仔细准备了所需实验器材和材料。
为了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我们还精心设计了活动主题,并为各小组提供相应的活动背景知识。
2. 活动主题:机械力的应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机械力的应用。
我们希望通过实验,让成员们深入理解机械力的概念和应用,并探讨其中的物理原理。
3. 实验一:简易测力计的制作为了让成员们更好地理解力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我们首先进行了简易测力计的制作实验。
通过使用弹簧、刻度尺等材料,成员们亲自动手制作了测力计,并在实验中学习了如何使用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
4. 实验二:杠杆原理的应用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利用简易杠杆装置探究杠杆原理的应用。
成员们通过尝试不同长度和质量的杠杆,理解了力矩平衡的概念,并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5. 实验三:摩擦力的测量通过模拟斜面实验,我们考察了不同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的摩擦力。
成员们使用了特制的斜面装置,并结合实际测量数据,通过辨析摩擦力的大小及其与接触面积、物体质量等因素的关系。
三、实验成果1. 实验数据记录在每个实验环节中,我们都要求成员们仔细记录实验所得数据,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加强了实验的科学性,也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
2.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进行了详细的结果分析。
通过对比和思考,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各实验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这种互动不仅促进了成员们之间的交流,也增强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3. 实验心得分享为了进一步激发成员们的学习热情,我们组织了实验心得分享环节。
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体成员介绍了他们在实验中的发现和体会,借此机会,大家共同探讨了更多关于物理的有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