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计算书(改)

合集下载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计算书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计算书

主体工程模板支撑系统验算验算内容:负三层:侧墙0.9m,顶板1.1m;负二层:侧墙0.7m,顶板0.4m ;负一层:侧墙0.7m,顶板1.1m;大尺寸截面梁:负三层顶纵梁1.4*2.3m;大尺寸截面柱:31轴KZ1 800*1100mm;荷载叠加验算:负一层荷载叠加至负二层。

依据住房与城镇建设部下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1.3条:“本导则所称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规定,本工程模板支撑系统中:主体结构支模跨度为9.3m;负二层支模高度7.22m;负三层顶板仅混凝土恒载已达27.5KN;均属于《管理导则》规定的“高支模”系统。

本计算书将对以上“高支模”系统进行验算,详见验算内容章节。

一、计算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成都地铁7号线土建1-1标城北客运中心站工程施工图设计—城北客运中心站主体结构二、验算部位1、负三层顶板2、负二层顶板3、负一层顶板4、侧墙5、大尺寸截面梁(截面高度≥500mm)6、框架柱7、荷载叠加验算三、验算内容1、负三层顶板:板厚1100mm,支模高度7.11m,搭设跨度9.3m(1)、拟采用模板支撑系统形式模板:竹胶板,t=15mm,平面尺寸1120×2240(单位:mm);抗弯强度允许值[σ1]=12.9MPa;肋背方木:红松木,截面尺寸50㎜×100㎜;间距250mm,抗弯强度允许值[σ2]=13MPa;顶托肋背:¢48×3.5钢管,双肢布置,间距900mm,Q235钢抗弯强度允许值[f]=205MPa;支撑系统: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采用¢48×3.5钢管;平面间距900mm×900mm,步距600mm;Q235钢抗弯强度允许值[f]=205MPa;附图:负三层模板支撑示意图(2)、荷载及组合模板及支架自重:0.75KN/m3;0.75×7.11=5.33 KN/ m2混凝土自重:25KN/ m3; 25×1.1=27.5KN/ m2钢筋自重:1.7KN/m 3; 1.9×1.1=1.87KN/ m 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KN/ m 2 计算荷载组合:q=1.2恒载+1.4活载q=(5.33+27.5+1.87)×1.2+2.5×1.4=45.1KN/ m 2 (3)、验算1)、模板验算(取0.9m ×0.25计算单元验算) 受力简图q=45.1×0.9=40.6KN/m l=0.25-0.05=0.2mKNm ql 2.082.06.408M 22=⨯==35221038.36015.09.06W m bh -=⨯⨯==[]MPa MPa W M 9.129.51038.32.015=<⨯==σσ=- 2)、肋背方木验算(按简支梁计算,验算最大弯矩) 受力简图q=45.1×0.2=9.02KN/m l=0.9mqqKNm ql 9.09.002.9125.08/1M 22=⨯⨯==35-22103.861.005.06W m bh ⨯⨯===[]MPa MPa W M 137.9103.89.025=<⨯==σσ=- 3)、顶托肋背验算(按简支梁计算,取最不利荷载) 附图:P=45.1×0.9×0.9/4=9.1KN L=0.9mKNm PL 29.01.925.025.0M =⨯⨯==36444141008.54841480982.00982.0W m d d d -=⨯-=-=[]MPa MPa W M 2058.1961008.522236=<⨯⨯==σσ=- 4)、立杆稳定性验算 (1)、整架稳定性计算P PP整架转化为单根立杆稳定计算的荷载设计值计算公式mc Af N γϕ'••=9.0 )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f c -查表得,根据长细比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λϕ-;l 0=h+2a=1.2m ;i=1.58cm ;λ=75.9,φ=0.744杆件的计算截面面积-A A=4.89cm 2-材料的附加强度系数mγ'KNA f N m c 1.5259.19.01089.4744.0102059.046=⨯⨯⨯⨯⨯='••=-γϕ单根杆所受荷载N KN <⨯⨯='5.369.09.01.45N ==52.1KN (2)、单肢立杆稳定性μ1w 取最大值μ1w =2.424,l 0=μ1w ×h=1.45m ;i=1.58cm ;λ=92,φ=0.649KN A f N m c 6.4559.19.01089.4649.0102059.046=⨯⨯⨯⨯⨯='••=-γϕN KN <⨯⨯='5.369.09.01.45N ==45.6KN 5)、立杆底座和地基承载力验算 (1)、立杆底座验算 计算公式:N ≤R bN—上部结构传至立杆底部的轴心力设计值—底座承载力设计值Rb碗口脚手架立杆底托为150×150×10(单位mm)钢板R取40KNb=40KNN=45.1×0.9×0.9=36.5KN< Rb(2)、地基承载力验算:计算公式:N≤K·fk·AdN—上部结构传至立杆底部的轴心力设计值A—立杆基础的计算底面积d—基础承载力标准值fkK—调整系数立杆下设150mm(宽)×50mm(厚)通长方木条。

高大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危险性分析计算书

高大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危险性分析计算书

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目录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1)危险性分析计算书 (25)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5)4 集中线荷载: (26)危险性分析计算书 (26)4 集中线荷载: (27)危险性分析计算书 (27)4 集中线荷载: (28)危险性分析计算书 (29)4 集中线荷载: (29)危险性分析计算书 (30)4 集中线荷载: (31)危险性分析计算书 (31)4 集中线荷载: (32)危险性分析计算书 (32)4 集中线荷载: (33)1楼1层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34)1、强度验算 (38)2、挠度验算 (38)1、强度验算 (38)2、抗剪验算 (39)3、挠度验算 (39)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39)2、抗弯验算 (40)3、抗剪验算 (41)4、挠度验算 (41)5、支座反力计算 (42)1、长细比验算 (43)2、立杆稳定性验算 (43)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44)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45)1、强度验算 (49)2、挠度验算 (49)3、支座反力计算 (49)1、抗弯验算 (51)2、抗剪验算 (51)3、挠度验算 (51)2、抗剪验算 (53)3、挠度验算 (53)4、支座反力计算 (53)1、扣件抗滑移验算 (54)2、可调托座验算 (54)1、长细比验算 (54)2、风荷载计算 (54)3、稳定性计算 (54)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56)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57)1、强度验算 (61)2、挠度验算 (61)3、支座反力计算 (61)1、抗弯验算 (63)2、抗剪验算 (63)3、挠度验算 (63)4、支座反力计算 (63)1、抗弯验算 (64)2、抗剪验算 (64)3、挠度验算 (65)4、支座反力计算 (65)1、扣件抗滑移验算 (65)2、可调托座验算 (65)1、长细比验算 (66)2、风荷载计算 (66)3、稳定性计算 (66)B2l'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Tk (67)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68)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68)1、下挂侧模 (71)1、抗弯验算 (72)2、挠度验算 (72)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72)1、下挂侧模 (72)1、抗弯验算 (73)2、抗剪验算 (73)3、挠度验算 (73)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73)1、下挂侧模 (73)1、抗弯验算 (74)2、抗剪验算 (74)1、下挂侧模 (77)1、抗弯验算 (77)2、挠度验算 (78)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78)1、下挂侧模 (78)1、抗弯验算 (79)2、抗剪验算 (79)3、挠度验算 (79)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79)1、下挂侧模 (79)1、抗弯验算 (80)2、抗剪验算 (80)3、挠度验算 (81)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81)1楼3层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81)1、强度验算 (86)2、挠度验算 (86)1、强度验算 (86)2、抗剪验算 (87)3、挠度验算 (87)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87)2、抗弯验算 (88)3、抗剪验算 (89)4、挠度验算 (89)5、支座反力计算 (90)1、长细比验算 (91)2、立杆稳定性验算 (91)B2l 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Tk (92)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92)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93)1、强度验算 (97)2、挠度验算 (97)3、支座反力计算 (97)1、抗弯验算 (99)2、抗剪验算 (99)3、挠度验算 (99)4、支座反力计算 (99)1、抗弯验算 (100)2、抗剪验算 (101)3、挠度验算 (101)4、支座反力计算 (101)1、长细比验算 (102)2、风荷载计算 (102)3、稳定性计算 (102)B2l'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Tk (103)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104)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104)1、下挂侧模 (107)1、抗弯验算 (107)2、挠度验算 (107)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107)1、下挂侧模 (108)1、抗弯验算 (108)2、抗剪验算 (108)3、挠度验算 (108)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109)1、下挂侧模 (109)1、抗弯验算 (109)2、抗剪验算 (110)3、挠度验算 (110)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110)1楼屋面层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110)1、强度验算 (115)2、挠度验算 (115)1、强度验算 (115)2、抗剪验算 (116)3、挠度验算 (116)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116)2、抗弯验算 (117)3、抗剪验算 (118)4、挠度验算 (118)5、支座反力计算 (119)1、长细比验算 (120)2、立杆稳定性验算 (120)B2l 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Tk (121)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121)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122)1、强度验算 (126)2、挠度验算 (126)3、支座反力计算 (126)1、抗弯验算 (128)2、抗剪验算 (128)1、抗弯验算 (129)2、抗剪验算 (130)3、挠度验算 (130)4、支座反力计算 (130)1、扣件抗滑移验算 (130)2、可调托座验算 (130)1、长细比验算 (131)2、风荷载计算 (131)3、稳定性计算 (131)B2l'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Tk (132)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133)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133)1、下挂侧模 (136)1、抗弯验算 (136)2、挠度验算 (136)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136)1、下挂侧模 (136)1、抗弯验算 (137)2、抗剪验算 (137)3、挠度验算 (137)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137)1、下挂侧模 (138)1、抗弯验算 (138)2、抗剪验算 (138)3、挠度验算 (139)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139)2楼1层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139)2、《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140)1、强度验算 (144)2、挠度验算 (144)1、强度验算 (144)2、抗剪验算 (145)3、挠度验算 (145)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145)2、抗弯验算 (146)3、抗剪验算 (147)4、挠度验算 (147)5、支座反力计算 (148)1、长细比验算 (149)2、立杆稳定性验算 (149)B2l 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Tk (150)400*2000梁模板计算书 (152)2、《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152)1、强度验算 (155)2、挠度验算 (155)3、支座反力计算 (155)1、抗弯验算 (157)2、抗剪验算 (157)3、挠度验算 (157)4、支座反力计算 (157)1、抗弯验算 (158)2、抗剪验算 (158)3、挠度验算 (159)4、支座反力计算 (159)1、扣件抗滑移验算 (159)2、可调托座验算 (159)1、长细比验算 (160)2、风荷载计算 (160)3、稳定性计算 (160)B2l'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Tk (161)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162)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162)1、下挂侧模 (165)1、抗弯验算 (166)2、挠度验算 (166)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166)1、下挂侧模 (166)1、抗弯验算 (167)2、抗剪验算 (167)3、挠度验算 (167)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167)1、下挂侧模 (167)1、抗弯验算 (168)2、抗剪验算 (168)3、挠度验算 (169)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169)2楼2层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169)2、《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169)1、强度验算 (174)2、挠度验算 (174)1、强度验算 (174)2、抗剪验算 (175)2、抗弯验算 (176)3、抗剪验算 (177)4、挠度验算 (177)5、支座反力计算 (178)1、长细比验算 (179)2、立杆稳定性验算 (179)B2l 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Tk (180)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180)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181)850*1300梁模板计算书 (182)2、《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182)1、强度验算 (185)2、挠度验算 (185)3、支座反力计算 (185)1、抗弯验算 (187)2、抗剪验算 (187)3、挠度验算 (187)4、支座反力计算 (187)1、抗弯验算 (188)2、抗剪验算 (188)3、挠度验算 (189)4、支座反力计算 (189)1、扣件抗滑移验算 (189)2、可调托座验算 (189)1、长细比验算 (190)2、风荷载计算 (190)3、稳定性计算 (190)B2l'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Tk (191)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191)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192)1、左下挂侧模 (195)1、抗弯验算 (195)2、挠度验算 (195)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195)2、右下挂侧模 (195)1、抗弯验算 (196)2、挠度验算 (196)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196)1、左下挂侧模 (196)1、抗弯验算 (197)2、抗剪验算 (197)2、右下挂侧模 (198)1、抗弯验算 (198)2、抗剪验算 (198)3、挠度验算 (198)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198)1、左下挂侧模 (199)1、抗弯验算 (199)2、抗剪验算 (200)3、挠度验算 (200)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200)2、右下挂侧模 (200)1、抗弯验算 (201)2、抗剪验算 (201)3、挠度验算 (201)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202)3楼1层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202)1、强度验算 (207)2、挠度验算 (207)1、强度验算 (207)2、抗剪验算 (208)3、挠度验算 (208)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208)2、抗弯验算 (209)3、抗剪验算 (210)4、挠度验算 (210)5、支座反力计算 (211)1、长细比验算 (212)2、立杆稳定性验算 (212)B2l 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Tk (213)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213)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214)4楼3层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215)1、强度验算 (218)2、挠度验算 (218)1、强度验算 (219)2、抗剪验算 (219)3、挠度验算 (219)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219)2、抗弯验算 (220)3、抗剪验算 (221)4、挠度验算 (222)2、立杆稳定性验算 (223)B2l 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Tk (224)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224)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225)1、强度验算 (231)2、挠度验算 (231)3、支座反力计算 (231)1、抗弯验算 (233)2、抗剪验算 (233)3、挠度验算 (233)4、支座反力计算 (233)1、抗弯验算 (234)2、抗剪验算 (234)3、挠度验算 (235)4、支座反力计算 (235)1、扣件抗滑移验算 (235)2、可调托座验算 (235)1、长细比验算 (235)2、风荷载计算 (236)3、稳定性计算 (236)B2l'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Tk (237)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237)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238)1、下挂侧模 (241)1、抗弯验算 (242)2、挠度验算 (242)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242)1、下挂侧模 (242)1、抗弯验算 (243)2、抗剪验算 (243)3、挠度验算 (243)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243)1、下挂侧模 (243)1、抗弯验算 (244)2、抗剪验算 (244)3、挠度验算 (245)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245)1、强度验算 (249)2、挠度验算 (249)3、支座反力计算 (249)1、抗弯验算 (251)4、支座反力计算 (251)1、抗弯验算 (252)2、抗剪验算 (252)3、挠度验算 (253)4、支座反力计算 (253)1、扣件抗滑移验算 (253)2、可调托座验算 (253)1、长细比验算 (253)2、风荷载计算 (254)3、稳定性计算 (254)B2l'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Tk (255)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255)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256)1、下挂侧模 (259)1、抗弯验算 (260)2、挠度验算 (260)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260)1、下挂侧模 (260)1、抗弯验算 (261)2、抗剪验算 (261)3、挠度验算 (261)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261)1、下挂侧模 (261)1、抗弯验算 (262)2、抗剪验算 (262)3、挠度验算 (263)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263)1、强度验算 (267)2、挠度验算 (267)3、支座反力计算 (267)1、抗弯验算 (269)2、抗剪验算 (269)3、挠度验算 (269)4、支座反力计算 (269)1、抗弯验算 (270)2、抗剪验算 (270)3、挠度验算 (271)4、支座反力计算 (271)1、扣件抗滑移验算 (271)2、可调托座验算 (271)1、长细比验算 (272)B2l'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Tk (273)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274)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274)1、下挂侧模 (277)1、抗弯验算 (278)2、挠度验算 (278)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278)1、下挂侧模 (278)1、抗弯验算 (279)2、抗剪验算 (279)3、挠度验算 (279)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279)1、下挂侧模 (279)1、抗弯验算 (280)2、抗剪验算 (280)3、挠度验算 (281)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281)1、强度验算 (286)2、挠度验算 (286)3、支座反力计算 (286)1、抗弯验算 (288)2、抗剪验算 (288)3、挠度验算 (288)4、支座反力计算 (288)1、抗弯验算 (289)2、抗剪验算 (289)3、挠度验算 (290)4、支座反力计算 (290)1、扣件抗滑移验算 (290)2、可调托座验算 (290)1、长细比验算 (291)2、风荷载计算 (291)3、稳定性计算 (291)B2l'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Tk (292)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293)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293)1、下挂侧模 (296)1、抗弯验算 (297)2、挠度验算 (297)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297)1、下挂侧模 (297)3、挠度验算 (298)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298)1、下挂侧模 (298)1、抗弯验算 (299)2、抗剪验算 (299)3、挠度验算 (300)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300)1、强度验算 (304)2、挠度验算 (304)3、支座反力计算 (304)1、抗弯验算 (306)2、抗剪验算 (306)3、挠度验算 (306)4、支座反力计算 (306)1、抗弯验算 (307)2、抗剪验算 (307)3、挠度验算 (308)4、支座反力计算 (308)1、扣件抗滑移验算 (308)2、可调托座验算 (308)1、长细比验算 (309)2、风荷载计算 (309)3、稳定性计算 (309)B2l'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Tk (310)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311)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311)1、下挂侧模 (314)1、抗弯验算 (315)2、挠度验算 (315)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315)1、下挂侧模 (315)1、抗弯验算 (316)2、抗剪验算 (316)3、挠度验算 (316)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316)1、下挂侧模 (316)1、抗弯验算 (317)2、抗剪验算 (317)3、挠度验算 (318)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318)1、强度验算 (322)1、抗弯验算 (324)2、抗剪验算 (324)3、挠度验算 (324)4、支座反力计算 (324)1、抗弯验算 (325)2、抗剪验算 (325)3、挠度验算 (326)4、支座反力计算 (326)1、扣件抗滑移验算 (326)2、可调托座验算 (326)1、长细比验算 (327)2、风荷载计算 (327)3、稳定性计算 (327)B2l'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Tk (328)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329)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329)1、下挂侧模 (332)1、抗弯验算 (333)2、挠度验算 (333)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333)1、下挂侧模 (333)1、抗弯验算 (334)2、抗剪验算 (334)3、挠度验算 (334)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334)1、下挂侧模 (334)1、抗弯验算 (335)2、抗剪验算 (335)3、挠度验算 (336)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336)1、强度验算 (340)2、挠度验算 (340)3、支座反力计算 (340)1、抗弯验算 (342)2、抗剪验算 (342)3、挠度验算 (342)4、支座反力计算 (342)1、抗弯验算 (343)2、抗剪验算 (343)3、挠度验算 (344)4、支座反力计算 (344)1、长细比验算 (345)2、风荷载计算 (345)3、稳定性计算 (345)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346)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347)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347)1、下挂侧模 (350)1、抗弯验算 (351)2、挠度验算 (351)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351)1、下挂侧模 (351)1、抗弯验算 (352)2、抗剪验算 (352)3、挠度验算 (352)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352)1、下挂侧模 (352)1、抗弯验算 (353)2、抗剪验算 (353)3、挠度验算 (354)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354)1、强度验算 (358)2、挠度验算 (358)3、支座反力计算 (358)1、抗弯验算 (360)2、抗剪验算 (360)3、挠度验算 (360)4、支座反力计算 (360)1、抗弯验算 (361)2、抗剪验算 (361)3、挠度验算 (362)4、支座反力计算 (362)1、扣件抗滑移验算 (362)2、可调托座验算 (362)1、长细比验算 (363)2、风荷载计算 (363)3、稳定性计算 (363)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364)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365)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365)1、下挂侧模 (368)1、抗弯验算 (369)1、下挂侧模 (369)1、抗弯验算 (370)2、抗剪验算 (370)3、挠度验算 (370)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370)1、下挂侧模 (370)1、抗弯验算 (371)2、抗剪验算 (371)3、挠度验算 (372)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372)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375)1、强度验算 (376)2、挠度验算 (376)3、支座反力计算 (376)1、抗弯验算 (378)2、抗剪验算 (378)3、挠度验算 (378)4、支座反力计算 (378)1、抗弯验算 (379)2、抗剪验算 (379)3、挠度验算 (380)4、支座反力计算 (380)1、扣件抗滑移验算 (380)2、可调托座验算 (380)1、长细比验算 (381)2、风荷载计算 (381)3、稳定性计算 (381)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382)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383)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383)1、下挂侧模 (386)1、抗弯验算 (387)2、挠度验算 (387)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387)1、下挂侧模 (387)1、抗弯验算 (388)2、抗剪验算 (388)3、挠度验算 (388)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388)1、下挂侧模 (388)1、抗弯验算 (389)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390)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394)1、强度验算 (395)2、挠度验算 (395)3、支座反力计算 (395)1、抗弯验算 (397)2、抗剪验算 (397)3、挠度验算 (397)4、支座反力计算 (397)1、抗弯验算 (398)2、抗剪验算 (398)3、挠度验算 (399)4、支座反力计算 (399)1、扣件抗滑移验算 (399)2、可调托座验算 (399)1、长细比验算 (400)2、风荷载计算 (400)3、稳定性计算 (400)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401)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402)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402)1、下挂侧模 (405)1、抗弯验算 (406)2、挠度验算 (406)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406)1、下挂侧模 (406)1、抗弯验算 (407)2、抗剪验算 (407)3、挠度验算 (407)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407)1、下挂侧模 (407)1、抗弯验算 (408)2、抗剪验算 (408)3、挠度验算 (409)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409)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 (413)1、强度验算 (414)2、挠度验算 (414)3、支座反力计算 (414)1、抗弯验算 (416)2、抗剪验算 (416)1、抗弯验算 (417)2、抗剪验算 (417)3、挠度验算 (418)4、支座反力计算 (418)1、扣件抗滑移验算 (418)2、可调托座验算 (418)1、长细比验算 (419)2、风荷载计算 (419)3、稳定性计算 (419)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420)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421)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421)1、下挂侧模 (424)1、抗弯验算 (425)2、挠度验算 (425)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425)1、下挂侧模 (425)1、抗弯验算 (426)2、抗剪验算 (426)3、挠度验算 (426)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426)1、下挂侧模 (426)1、抗弯验算 (427)2、抗剪验算 (427)3、挠度验算 (428)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428)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 (431)1、强度验算 (432)2、挠度验算 (432)3、支座反力计算 (432)1、抗弯验算 (434)2、抗剪验算 (434)3、挠度验算 (434)4、支座反力计算 (434)1、抗弯验算 (435)2、抗剪验算 (435)3、挠度验算 (436)4、支座反力计算 (436)1、扣件抗滑移验算 (436)2、可调托座验算 (436)1、长细比验算 (437)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438)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439)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439)1、下挂侧模 (442)1、抗弯验算 (443)2、挠度验算 (443)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443)1、下挂侧模 (443)1、抗弯验算 (444)2、抗剪验算 (444)3、挠度验算 (444)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444)1、下挂侧模 (444)1、抗弯验算 (445)2、抗剪验算 (445)3、挠度验算 (446)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446)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 (450)1、强度验算 (451)2、挠度验算 (451)3、支座反力计算 (451)1、抗弯验算 (453)2、抗剪验算 (453)3、挠度验算 (453)4、支座反力计算 (453)1、抗弯验算 (454)2、抗剪验算 (454)3、挠度验算 (455)4、支座反力计算 (455)1、扣件抗滑移验算 (455)2、可调托座验算 (455)1、长细比验算 (456)2、风荷载计算 (456)3、稳定性计算 (456)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457)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458)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458)1、下挂侧模 (461)1、抗弯验算 (462)2、挠度验算 (462)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462)2、抗剪验算 (463)3、挠度验算 (463)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463)1、下挂侧模 (463)1、抗弯验算 (464)2、抗剪验算 (464)3、挠度验算 (465)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465)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 (468)1、强度验算 (469)2、挠度验算 (469)3、支座反力计算 (469)1、抗弯验算 (471)2、抗剪验算 (471)3、挠度验算 (471)4、支座反力计算 (471)1、抗弯验算 (472)2、抗剪验算 (472)3、挠度验算 (473)4、支座反力计算 (473)1、扣件抗滑移验算 (473)2、可调托座验算 (473)1、长细比验算 (474)2、风荷载计算 (474)3、稳定性计算 (474)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475)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476)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476)1、下挂侧模 (479)1、抗弯验算 (480)2、挠度验算 (480)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480)1、下挂侧模 (480)1、抗弯验算 (481)2、抗剪验算 (481)3、挠度验算 (481)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481)1、下挂侧模 (481)1、抗弯验算 (482)2、抗剪验算 (482)3、挠度验算 (483)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 (486)1、强度验算 (487)2、挠度验算 (487)3、支座反力计算 (487)1、抗弯验算 (489)2、抗剪验算 (489)3、挠度验算 (489)4、支座反力计算 (489)1、抗弯验算 (490)2、抗剪验算 (490)3、挠度验算 (491)4、支座反力计算 (491)1、扣件抗滑移验算 (491)2、可调托座验算 (491)1、长细比验算 (492)2、风荷载计算 (492)3、稳定性计算 (492)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493)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494)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494)1、下挂侧模 (497)1、抗弯验算 (498)2、挠度验算 (498)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498)1、下挂侧模 (498)1、抗弯验算 (499)2、抗剪验算 (499)3、挠度验算 (499)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499)1、下挂侧模 (499)1、抗弯验算 (500)2、抗剪验算 (500)3、挠度验算 (501)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501)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 (505)1、强度验算 (506)2、挠度验算 (506)3、支座反力计算 (506)1、抗弯验算 (508)2、抗剪验算 (508)3、挠度验算 (508)4、支座反力计算 (508)3、挠度验算 (510)4、支座反力计算 (510)1、扣件抗滑移验算 (510)2、可调托座验算 (510)1、长细比验算 (511)2、风荷载计算 (511)3、稳定性计算 (511)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512)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513)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513)1、下挂侧模 (516)1、抗弯验算 (516)2、挠度验算 (517)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517)1、下挂侧模 (517)1、抗弯验算 (518)2、抗剪验算 (518)3、挠度验算 (518)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518)1、下挂侧模 (518)1、抗弯验算 (519)2、抗剪验算 (519)3、挠度验算 (520)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520)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 (523)1、强度验算 (524)2、挠度验算 (524)3、支座反力计算 (524)1、抗弯验算 (526)2、抗剪验算 (526)3、挠度验算 (526)4、支座反力计算 (526)1、抗弯验算 (527)2、抗剪验算 (527)3、挠度验算 (528)4、支座反力计算 (528)1、扣件抗滑移验算 (528)2、可调托座验算 (528)1、长细比验算 (529)2、风荷载计算 (529)3、稳定性计算 (529)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531)1、下挂侧模 (534)1、抗弯验算 (535)2、挠度验算 (535)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535)1、下挂侧模 (535)1、抗弯验算 (536)2、抗剪验算 (536)3、挠度验算 (536)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536)1、下挂侧模 (536)1、抗弯验算 (537)2、抗剪验算 (537)3、挠度验算 (538)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538)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 (541)1、强度验算 (542)2、挠度验算 (542)3、支座反力计算 (542)1、抗弯验算 (544)2、抗剪验算 (544)3、挠度验算 (544)4、支座反力计算 (544)1、抗弯验算 (545)2、抗剪验算 (545)3、挠度验算 (546)4、支座反力计算 (546)1、扣件抗滑移验算 (546)2、可调托座验算 (546)1、长细比验算 (547)2、风荷载计算 (547)3、稳定性计算 (547)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548)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549)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549)1、下挂侧模 (552)1、抗弯验算 (552)2、挠度验算 (552)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552)1、下挂侧模 (553)1、抗弯验算 (553)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554)1、下挂侧模 (554)1、抗弯验算 (554)2、抗剪验算 (555)3、挠度验算 (555)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555)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 (559)1、强度验算 (560)2、挠度验算 (560)3、支座反力计算 (560)1、抗弯验算 (562)2、抗剪验算 (562)3、挠度验算 (562)4、支座反力计算 (562)1、抗弯验算 (563)2、抗剪验算 (563)3、挠度验算 (564)4、支座反力计算 (564)1、扣件抗滑移验算 (564)2、可调托座验算 (564)1、长细比验算 (565)2、风荷载计算 (565)3、稳定性计算 (565)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566)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567)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567)1、下挂侧模 (570)1、抗弯验算 (570)2、挠度验算 (570)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570)1、下挂侧模 (571)1、抗弯验算 (571)2、抗剪验算 (571)3、挠度验算 (571)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572)1、下挂侧模 (572)1、抗弯验算 (572)2、抗剪验算 (573)3、挠度验算 (573)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573)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 (577)3、支座反力计算 (578)1、抗弯验算 (580)2、抗剪验算 (580)3、挠度验算 (580)4、支座反力计算 (580)1、抗弯验算 (581)2、抗剪验算 (581)3、挠度验算 (582)4、支座反力计算 (582)1、扣件抗滑移验算 (582)2、可调托座验算 (582)1、长细比验算 (583)2、风荷载计算 (583)3、稳定性计算 (583)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584)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585)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585)1、下挂侧模 (588)1、抗弯验算 (588)2、挠度验算 (588)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588)1、下挂侧模 (589)1、抗弯验算 (589)2、抗剪验算 (589)3、挠度验算 (589)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589)1、下挂侧模 (590)1、抗弯验算 (590)2、抗剪验算 (591)3、挠度验算 (591)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591)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 (594)1、强度验算 (595)2、挠度验算 (595)3、支座反力计算 (595)1、抗弯验算 (597)2、抗剪验算 (597)3、挠度验算 (597)4、支座反力计算 (597)1、抗弯验算 (598)2、抗剪验算 (598)1、扣件抗滑移验算 (599)2、可调托座验算 (599)1、长细比验算 (600)2、风荷载计算 (600)3、稳定性计算 (600)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601)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602)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602)1、下挂侧模 (605)1、抗弯验算 (605)2、挠度验算 (605)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605)1、下挂侧模 (606)1、抗弯验算 (606)2、抗剪验算 (606)3、挠度验算 (606)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607)1、下挂侧模 (607)1、抗弯验算 (607)2、抗剪验算 (608)3、挠度验算 (608)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608)满足要 (609)危险性分析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办质(2018)31号文6、《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7、《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1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H:8.85m≥8m2 模板支架搭设跨度B:10.2m<18m3 施工总荷载:S=1.3×(G1k+G2k×a+G3k×a)+1.5×γL×Q1k=1.3×(0.9+24×0.18+1.1×0.18)+1.5×0.9×2.5=10.418 kN/m2 < 15 kN/m24 集中线荷载:S=b[1.3×(G1k+ G2k×h+ G3k×h)+1.5×γL×Q1k]=0.5×[1.3×(0.9+24×2+1.5×2)+1.5×0.9×2.5]=35.422 kN/m ≥20 kN/m综上可知,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此模板工程属"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条文规定: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高支模板计算书

高支模板计算书

120mm厚板模板支架高18。

35m计算书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参数 (1)三、模板面板验算 (2)四、次楞方木验算 (4)五、主楞验算 (5)六、可调托撑承载力验算 (7)七、风荷载计算 (8)八、立杆稳定性验算 (9)九、支撑结构地基承载力验算 (11)十、架体抗倾覆验算 (11)一、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图纸及现场概况2、《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3、《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0、《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11、《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12、《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1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4、《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 号二、工程参数三、模板面板验算面板采用木胶合板,厚度为12mm ,取主楞间距0.9m的面板作为计算宽度。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 900×12×12/6=21600mm3;截面惯性矩I= 900×12×12×12/12=129600mm4;(一)强度验算1、面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支承面板的次楞间距,L=0.3m。

2、荷载计算取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两种作用效应考虑,计算结果取其大值。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q1=[1。

2×(24×0。

12+1。

1×0.12+0。

高大模板计算书

高大模板计算书

附件某综合大楼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目录(一)梁板混合支撑体系计算〔KL120及KL121截面300㎜×2600㎜、板厚150〕 (1)(二)梁支撑体系计算〔KL411及KL604截面400㎜×1600㎜〕 (13)(三)梁支撑体系计算〔WKL702截面600㎜×2500㎜〕 (20) (24)〔KL416、KL417及KL418截面500㎜×1200㎜、板厚120〕(一)梁板混合支撑体系计算〔KL120及KL121截面300㎜×2600㎜、板厚150〕模板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查《手册》表8-56,取其容许应力[σ]=20÷1.55=12.9MPa,弹性模量E=6500×0.9=5850N/mm2;容许抗剪应力[ƒv]=1.4 N/mm2;梁底模小楞、侧模竖楞均用50×80mm杉木枋,查《计算手册》附表2-42取其容许抗弯应力[σ]=11MPa、容许抗剪应力[ƒv]=1.2MPa,弹性模量E=9000Mpa。

取梁截面为300×2600梁及梁边板带进行计算。

梁侧模竖楞木枋间距为250mm (梁侧板高2.6-0.15=2.45m,在中间设三道2φ12对拉螺杆,水平间距为500㎜,、底楞木枋间距250㎜(净距200㎜))。

支承梁模架子采用三列φ48×3.5㎜(厚度按3.0㎜计算)钢管脚手架,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其容许应力[σ]=205MPa,弹性模量E=2.1×105 N/mm2,惯性矩I=π÷64×(484-424)=1.08×105㎜4,截面积A=424mm2,截面抵抗矩W=π÷32×(484-424)÷48=4493mm3。

梁立杆间距为450㎜×450mm(即每排设置三根立杆,每隔一排和板支撑通长水平杆连在一起)。

大跨度高支撑模板计算书

大跨度高支撑模板计算书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发生因模板高支架坍塌而导致重大恶性事故多起,因此对此方面的安全监理工作应特别引起施工现场人员的重视。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建质〔2004〕213号文件《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要求,模板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当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对水平砼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荷载大于15KN/m2的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由建筑施工企业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对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

1. 工程概况由南京图腾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大观·天地MALL项目位于南京市下关区建宁路300号,东邻阅江楼、静海寺,西面热河路,北抵郑和路,为阅江楼旅游观光风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庭大圆井字梁,截面500×2000,跨度27m,支模架高度17m;影剧院屋面梁截面550×2100,板厚200,跨度17m,支模架高度11m。

2. 高支架搭设方案结合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和施工特点(26-35轴线屋顶构架模板支撑体系属于大跨度高支模,其搭设方案:2.1整体钢管排架采用48×3.0钢管,竖向立杆间距不大于800×800,水平连杆双向在离楼面上150设扫地杆,以上水平连杆1500每步设置,大圆弧处井字量扫地杆150设置,以上每步1450到-0.1顶紧再按每步1450到 5.7顶紧再每步1200到梁底。

小影剧院550×2100的每步1250到15.7处顶紧每步1250到梁底。

支撑架与整体排架连接要连接牢固。

2.2框架梁小影剧院550×2100实行梁宽方向竖向立杆间距500+300+500即两侧从楼面到楼板底及梁顶面,中间加二根立杆从楼面到梁底,顺梁方向立杆间距统一按800设置,如果梁底中间加一根立杆从楼面到梁底,顺梁方向立杆间距按400设置,梁处水平杆按每步1250搭设在中间砼梁顶紧支撑架与整体排架连接处要连接牢固。

模板计算书

模板计算书

一、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6、《施工手册》(第五版)二、工程概况三、施工部署a)技术准备1)根据施工图纸要求计算模板配制数量,确定每个部位模板施工方法,编制模板设计施工方案。

2)项目技术负责人及主管工长对操作班组做好岗前培训,明确模板加工、安装标准及要求。

3)根据施工进度,主管工长提前制定模板加工计划。

b)生产准备四、模板选型及质量要求模板设计及加工质量的标准按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实施,清水混凝土外观要求应达到: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几何尺寸准确(在允许偏差以内),色泽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筋、夹渣和明显的汽泡,模板拼缝痕迹有规律性,结构阴阳角方正且无损伤,上下楼层的连接面平整搭接,表面无需粉刷或仅需涂料罩面即可达到相当于中级抹灰的质量标准。

模板设计及加工在满足模板施工及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考虑经济,施工效率等成本因素。

根据本工程施工工期较短、质量标准高的特点,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及现场实际情况,模板综合选型如下:柱模板15厚木胶板覆面模板;50×100木方作次龙骨,间距为250。

按柱截面和净高制成定型模板,用钢管柱箍,间距600,φ14螺栓对拉,钢管斜撑固定。

梁模板15mm厚竹胶板梁模板采用15厚木胶板作面板,底面次龙骨采用50×100木方间距150,主龙骨选用φ48×3.5钢管,间距600; 侧模采用15厚木胶板作面板,侧模次龙骨:50×100木方间距250;短钢管作竖楞,间距600。

顶板模板本工程地下室现浇楼板模板采用15mm 厚木胶板,次龙骨选用50×100木方间距250,主龙骨为100×100间距1200,支撑系统采用φ48×3.5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间距为1200×1200。

(完整版)钢模板计算书

(完整版)钢模板计算书

(完整版)钢模板计算书主墩⼤块钢模验算书⼀、薄壁墩概况1、两河⼝下游永久交通⼤桥主线2#、3#桥墩均采⽤双薄壁墩,薄壁墩宽8.0m ,厚2.0m ,双壁中⼼间距6.0m ,双壁净距为4.0m ; 2#墩⾝⾼度50m ,3#墩⾝⾼度54m 。

2、每次浇筑节段⾼度:4.5m (3.0m+1.5m )。

⼆、薄壁墩模板设计1、按⾼度分为1.5m 、3.0m 两种模板,1.5m ⾼度的设8套,3.0m ⾼度的设4套。

2、块件组合:⼀套1.5m ⾼模板包括800×150cm ⼤板两块、200×150cm ⼤板两块;⼀套3.0m ⾼模板包括800×300cm ⼤板两块、200×300cm ⼤板两块。

模板构造:⾯板采⽤6mm 钢板,背⾯设置竖向⼩肋(100×5mm 扁钢/间距0.25m ),每隔0.5m ⾼度设置⼀层⼯10#⼯字钢⽔平肋,模板最外侧采⽤2[10#槽钢作竖向背杠,平向间距1.2m 。

详见构造设计图。

三、模板验算依据1、计算依据:⑴、《公路桥涵施⼯规范》对模板的相关要求;⑵、《路桥施⼯计算⼿册》对模板计算的相关说明。

2、荷载组合:⑴、强度校核:新浇砼对侧模板的压⼒+振捣砼产⽣的荷载⑵、挠度验算:新浇砼对侧模板的压⼒⑶、采⽤Q235钢材:轴向应⼒:140 1.25()175MPa ?=提⾼系数弯曲应⼒:145 1.25()181MPa ?=提⾼系数剪应⼒: 85 1.25()106MPa ?=提⾼系数弹性模量:52.110E MPa =?3、变形量控制值:结构外露模板,其挠度值为≤L/400钢模⾯板变形≤1.5mm钢模板的钢棱、柱箍变形≤L/500四、模板验算1、荷载⑴混凝⼟浇筑速度:两岸主墩的浇筑⾯混凝⼟供应速度为15~243/m h ,因两薄壁墩的断⾯为322m ,故浇筑速度为:0.469~0.75/m h ,从偏于安全考虑,下述计算中浇筑速度取值为0.75/m h 。

高大模板方案(梁、板)(专家论证通过最终版)

高大模板方案(梁、板)(专家论证通过最终版)

*********************项目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工程名称:********************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目录1、编制说明 (2)2、编制依据 (2)3、工程概况 (2)4、施工准备 (3)5、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4)6、模板施工方法 (9)7、模板质量要求和措施 (11)8、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支设和混凝土施工部署 (12)9、模板工程验收、使用与拆除 (13)10、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14)11、预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15)12、预防高空坠落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16)13、检测措施 (17)14、应急预案 (17)15、计算书 (21)15.1、500*1950梁侧模板计算书 (21)15.2、500*1950梁底支撑计算书 (28)15.3、500*1650梁侧模板计算书 (35)15.4、500*1650梁底支撑计算书 (40)15.5、400*1900粱侧模板计算书 (46)15.6、400*1900梁底支撑计算书 (50)15.7、400*1750梁测模板计算书 (56)15.8、400*1750粱侧模板计算书 (60)15.9、楼板模板支撑计算书 (65)一、编制说明1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及施工质量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的保障。

为了保证本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根据建设部《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以及山东省《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按相关规定特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

根据建管局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管理的通知》〔2012〕101号,搭设高度6.5m及以上;搭设跨度15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2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须由施工单位进行设计验算、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相关程序审核批准、专家论证审查后方可按方案组织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计算书梁侧模板计算书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计算断面宽度800mm,高度2000mm,两侧楼板厚度18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布置间距134mm,共15道,内龙骨采用80×50mm木方。

外龙骨间距800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0mm。

对拉螺栓布置4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100+593+593+594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800mm,直径20mm。

面板厚度12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7.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剪切强度1.7N/mm2,抗弯强度17.0N/mm2,弹性模量10000.0N/mm2。

模板组装示意图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其中 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 3;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800m ;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33.838kN/m 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50.000=45.000kN/m 2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6.000=5.400kN/m 2。

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简支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0.13m 。

荷载计算值 q = 1.2×45.000×0.134+1.40×5.400×0.134=8.234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W = 13.38×1.50×1.50/6 = 5.02cm 3; I = 13.38×1.50×1.50×1.50/12 = 3.76cm 4;1341341341341341341341348.23kN/mAB计算简图0.0110.016弯矩图(kN.m)0.430.670.580.520.540.560.550.550.550.550.560.540.520.580.670.43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6.02kN/mA变形计算受力图0.003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 1=0.434kN N 2=1.249kN N 3=1.062kN N 4=1.113kN N 5=1.096kN N 6=1.113kN N 7=1.062kN N 8=1.249kN N 9=0.434kN最大弯矩 M = 0.015kN.m 最大变形 V = 0.055mm (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15×1000×1000/5016=2.991N/mm 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7.00N/mm 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666.0/(2×133.750×15.000)=0.498N/mm 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 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055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133.8/250,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强度计算均布荷载q=1.2×0.13×45.00+1.4×0.13×5.40=8.234kN/m挠度计算荷载标准值q=0.13×45.00=6.030kN/m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6.587/0.800=8.234kN/m最大弯矩 M = 0.1ql2=0.1×8.234×0.80×0.80=0.527kN.m最大剪力 Q=0.6×0.800×8.234=3.952kN最大支座力 N=1.1×0.800×8.234=7.246kN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8.00×5.00×5.00/6 = 33.33cm3;I = 8.00×5.00×5.00×5.00/12 = 83.33cm4;(1)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0.527×106/33333.3=15.81N/mm2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7.0N/mm2,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0.6ql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3952/(2×80×50)=1.482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70N/mm2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变形 v =0.677×6.019×800.04/(100×10000.00×833333.4)=2.003mm最大挠度小于800.0/250,满足要求!五、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外龙骨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1.557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0.002支撑钢管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max=1.557kN.m最大变形 v max=0.300mm最大支座力 Q max=32.312kN抗弯计算强度 f=1.557×106/8982.0=173.35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六、对拉螺栓的计算计算公式:N < [N] = fA其中 N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A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f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对拉螺栓的直径(mm): 20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17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A = 225.000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38.250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32.312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依据2《施工技术》、《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计算参数: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13m,梁截面 B×D=800mm×200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0.80m,立杆的步距 h=1.20m,梁底增加4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7.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50×80mm,剪切强度1.7N/mm2,抗弯强度17.0N/mm2,弹性模量10000.0N/mm2。

梁底支撑顶托梁长度 1.20m。

梁顶托采用双钢管48×3.0mm。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4根计算。

模板自重0.5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3,施工活荷载4.5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注:梁底木方间距同梁侧为134mm。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

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 = 25.500×1.400×0.800=28.560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 0.500×0.800×(2×1.400+0.500)/0.500=2.640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2.500+2.000)×0.500×0.800=1.800kN均布荷载 q = 1.20×28.560+1.20×2.640=37.440kN/m 集中荷载 P = 1.40×1.800=2.520kN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W = 80.00×1.50×1.50/6 = 30.00cm 3; I = 80.00×1.50×1.50×1.50/12 = 22.50cm 4;A计算简图0.063弯矩图(kN.m)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31.20kN/mA变形计算受力图0.002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1.839kNN2=5.349kNN3=6.866kNN4=5.349kNN5=1.839kN最大弯矩 M = 0.062kN.m最大变形 V = 0.036mm(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62×1000×1000/30000=2.067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7.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841.0/(2×800.000×15.000)=0.355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036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125.0/250,满足要求!二、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一)梁底木方计算按照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6.866/0.800=8.582kN/m最大弯矩 M = 0.1ql2=0.1×8.58×0.80×0.80=0.549kN.m最大剪力 Q=0.6×0.800×8.582=4.119kN最大支座力 N=1.1×0.800×8.582=7.552kN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5.00×8.00×8.00/6 = 53.33cm3;I = 5.00×8.00×8.00×8.00/12 = 213.33cm4;(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0.549×106/53333.3=10.30N/mm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7.0N/mm2,满足要求!(2)木方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0.6ql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4119/(2×50×80)=1.545N/mm 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70N/mm 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木方挠度计算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5.571kN/m 最大变形 v =0.677×5.571×800.04/(100×10000.00×2133333.5)=0.724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250,满足要求!三、托梁的计算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