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合集下载

讲城市历史和发展历程

讲城市历史和发展历程

城市历史与发展历程一、城市起源与早期文明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初的城市出现在河流流域和肥沃的河谷地带。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早期的聚落。

这些聚落逐渐发展成为具有防御设施、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的城市。

早期的城市文明代表了人类社会的一次重大进步,为后来的城市化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城市发展古代的城市发展与统治者的意志、宗教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这些城市通常是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

随着贸易的发展,一些城市逐渐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

例如,古代中国的长安、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等,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三、中世纪城市演变中世纪时期,欧洲城市逐渐兴起并发展起来。

这些城市通常以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为主要产业,并形成了自治的市民社会。

中世纪城市的典型特征包括城墙、市集、教堂和市政厅等。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文化也逐渐兴起,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推动力量。

四、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工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这些城市以工业生产为主要产业,同时也带动了交通、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

然而,工业革命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和社会问题等挑战。

五、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为了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问题,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逐渐兴起。

城市规划师们开始关注城市的环境质量、社会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他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如区域规划、交通规划、生态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等,旨在建设更美好、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六、城市文化与遗产保护城市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如建筑、艺术、音乐、文学和民俗等。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许多城市采取了各种措施,如修缮历史建筑、举办文化活动和推广当地特色文化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有助于吸引游客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七、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城市的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历史见证世界著名城市的演变历程

历史见证世界著名城市的演变历程

历史见证世界著名城市的演变历程一、古老城市的建立与繁荣自古以来,人类便开始在适宜生存的地方建立聚居点,由此逐渐形成了一些著名的古老城市。

这些城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见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

1. 亚特兰蒂斯(Atlantis)亚特兰蒂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传说的大陆,相传其拥有先进的文明和丰富的资源。

然而,由于某种灾难,亚特兰蒂斯最终沉入了大海,成为了一个众多神秘设想的对象。

2. 巴比伦(Babylon)巴比伦位于现在的伊拉克地区,自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重要都市。

巴比伦的建筑风格、法律体系以及众多的科技发明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些著名城市兴起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城市成为了商业和政治中心,吸引着人们的涌入和发展。

1. 佛罗伦萨(Florence)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一个城市,也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之一。

在中世纪时期,佛罗伦萨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经济,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和文化城市。

2. 威尼斯(Venice)威尼斯是一座建立在水上的城市,位于意大利东部的亚得里亚海上。

作为一个重要的商业港口,威尼斯在中世纪时期达到了繁荣的巅峰,成为了一个富裕和强大的城市国家。

三、现代化与城市的演变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城市开始经历现代化的改造和发展。

新兴的工业和技术带来了经济繁荣,然而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环境挑战。

1. 伦敦(London)伦敦是英国的首都,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在工业革命期间,伦敦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贸易、金融、文化等方面发达,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

2. 纽约(New York)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经济、金融和文化的中心。

19世纪末的移民潮和工业化进程,使得纽约成为了一个快速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城市,同时也面临着城市规划、住房等方面的挑战。

城市的生成与发展阶段及其形态特征

城市的生成与发展阶段及其形态特征

城市的生成与发展阶段及其形态特征
建筑研-18 夏宇杰2018312130106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历原始畜牧业、原始农业和两次社会分工,即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分工以及手工业和农业分离的第二次社会分工后形成。

城市化进
程大致经历了
三个阶段:工业
革命前时期、工
业社会时期和
当代世界城市
化。

工业革命前
时期城市生产
力水平低,城市
发展受到限制,
城市数目少、规
模小结构简单,城市人口比重小并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

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发展迅猛,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欧美国家城市数目激增,城市规模快速增长,工商业向城市中心集中的同时,郊区人口增长超过中心城区。

亚非国家城市化兴起,世界城市体系出现。

当代世界的城市化开始于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较快,但中心市区显现衰落景象,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政治独立后经济也有一定发展,加快了世界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国家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进而中心市区经济复兴,人口出现再回升。

中国古代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城市社会阶层与贫富分化
贫富分化:城市中富人与穷 人的差距日益扩大
社会治理:政府采取措施, 如税收、赈灾、慈善等,缓
解贫富分化
城市社会阶层:士农工商, 士族、庶族、商人、手工业 者等
城市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社会阶层与贫富分化问题日
益突出
06
城市文化与影响
章节副标题
城市文学艺术
诗词歌赋:古代文人墨客对城市的赞美和描绘 书法绘画:城市风景、建筑、人物等题材的艺术作品 戏曲曲艺:城市生活中的戏曲、曲艺等表演艺术 民间艺术:城市民间艺术如剪纸、年画、泥塑等
隋唐时期:城市繁荣与开放
城市规模:隋唐时期城市规模不 断扩大,长安、洛阳等城市成为 国际性大都市
城市经济:隋唐时期城市经济繁 荣,商业、手工业、文化产业等 蓬勃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城市规划:隋唐时期城市规划更 加完善,城市布局更加合理
城市文化:隋唐时期城市文化繁 荣,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领 域取得了重要成就
城市发展:夏商 周时期城市发展 缓慢,但为后来 的城市发展奠定 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兴起
添加标题
城市兴起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 兴起。
添加标题
城市兴起的原因:政治上,诸侯争霸,需要建立城市作为政治中心;经济上,农业、手工 业、商业的发展,需要城市作为贸易中心;文化上,需要城市作为文化交流中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地理位置:交通便利,便于贸易 和交流
地形地貌:平原、盆地、河流等 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地形
03
城市发展的历程
章节副标题

城市发展史PPT课件

城市发展史PPT课件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导论
•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城市人口比例在总人口中逐渐增加,城市
已经成为社会运行的中心。
3
• 中国是世界城市发源地之一。古代城市之 多、规模之大是世界罕见的。
4
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期
2000多年中国城市建设的布局,即:突出 政治中心,强调中轴线以及前朝后市的规 划布局。城市中出现专门的交易中心—— 市。
38
• 3、建筑技术增强。高台宫殿较为普遍,如 赵国的邯郸城。
• 4、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文化发达。
39
第二章 秦汉的城市
•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确立和初步发 展的时期。空前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 的建立,对中国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 而且城市政治、经济、文化都获得高度发 展,城市建筑也有着重大的进步,使中国 城市文明屹立于世界城市文明的前列。
32
殷墟特点
• 城市的中心是商朝的王宫建筑群,这时的 宫殿已由单体建筑发展为主从组合的建筑 群。王宫分为三区,北区是王室居住区, 中区是宗庙和处理政务的区域,南区是祭 祀区。三区的宫殿建筑大体上分布在纵轴 线上,初步形成前殿后寝和纵深的对称布 局方法。
• 殷墟未发现城墙。
33
34
周代的城市
周代的城市具有以下特点: 1、数量较前增加不少,但城市规模小。 2、形成严格的城邑等级制度。 3、城市建设有一定的规划性。
拜占庭
建设年代 583年 493年 1421-1533年 1267年 605年 1366年 前220年 800年 300年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是人类社会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愈发迅猛,城市成为了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中心。

本文将从城市化的背景、原因和影响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一、背景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传统的农耕社会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城市的兴起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的结果。

世界历史上,古代的文明发源地如巴比伦、雅典、罗马等城市都是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二、原因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有诸多原因。

首先,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机。

随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工作,这促进了城市的迅速发展。

其次,城市中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集中,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

此外,城市还具备更多的社会活动和文化交流机会,吸引了人们向往城市生活。

三、影响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对社会经济、人口流动和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城市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空间。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形成了城市群。

其次,城市的规模增大也带来了人口流动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大量农民进城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结构。

此外,城市化对环境资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城市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给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挑战和对策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如人口过剩、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政策。

首先,加强城市规划,合理控制城市规模的增长,并建设更多的绿地和公共设施,改善人居环境。

其次,加强交通规划和建设,提升城市交通网络的能力,减缓交通拥堵状况。

此外,还应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

总结起来,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趋势。

城市作为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城市化过程中也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

我国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我国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展是我国封建社会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高峰阶段,其特点 是: (1)城市实行严格的坊制,民居和市场四周有围墙,称 为坊,坊内有巷,坊有坊门,朝开晚闭,实行夜禁,称 坊制。 (2)城市里有官营和私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规模大, 从业人员多,分工细,种类多;民间手工业有极其鲜明 的地方特色。
(3)商业出现新特点:城中有较大规模的市场,商业中 行业组织盛行,钱币成为主要流通手段,促进了商业城市。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王朝,结束了长期的社会动 荡,赵匡胤以务实的态度从事各项政治、经济改革。宋 神宗时,任用王安石实行变法,力图富国强兵,扫除来 自北方辽和西夏的威胁。
北宋时期,货币流通较以前更为普及,促进了经济繁 荣。指南针用于航海,使贸易突飞猛进,国内贸易和国 际贸易均得到空前发展。政府提倡开矿炼矿、纺织业和 酿酒业,经济的恢复,使城市勃兴。宋朝大城市的数量 较以前又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附近,从盘庚到帝辛的商代国 王,曾在此建都273年,后代称为“殷墟”。它是商朝后期 统治中心,有“大邑商”、“无邑商”、“商邑”之称,是古 代著名城市。从1928年考古发掘至今,先后发现了宫殿、 作坊、陵墓等遗址以及大量生产用具、生活用具以及礼 乐器等遗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商代的青铜器的广泛 应用。
可以这样说,夏商时期城市的突出特点是奴隶制的建 立与完备,青铜器的发展、宗法制 的完善。
下面介绍一下具有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殷墟与甲骨文的情 况: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城市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强迁六国12万富户 于首都咸阳。倘若每户以4人计算,一次性迁入的人口高 达50万之众,加上原来咸阳的人口,可见咸阳城当时的 规模之大,众多人口聚居咸阳,城市经济功能弱,依赖 性强,增加各种消费品供应的困难。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从农耕社会到现代化都市的蜕变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度。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城市化的进程缓慢而坚定。

从最早的城邦国家,到如今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1. 古代城市的兴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就已经开始。

这一时期,诸侯争霸,各国纷纷筑城自卫,城市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到了秦朝统一六国,城市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都城咸阳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2. 唐宋时期的城市发展唐宋时期,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商业繁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长安、洛阳、开封等城市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商贾前来经商。

3. 明清时期的城市化进程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继续发展。

这一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空前繁荣,城市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扩大。

北京、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4. 近现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1)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1980年代,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城市化迅速推进。

(3)1990年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

(4)21世纪初,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5. 当前城市化的挑战与机遇如今,我国城市化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环保的前提下,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课题。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发展仍具有巨大的潜力,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必将书写更加辉煌的城市化篇章。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迈向和谐人居的未来6.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我国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这一战略旨在转变以往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推动城市与乡村的融合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马的农业和工商业并不发达,但农业始终是经济的主导 力量。
总之,罗马城的产生不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
础之上,而是从城邦中分离出来并且馒慢地得到发展的,而罗 马城的发展是通过战争的手段来实现的。
欧洲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特点: 西欧城市的发展完成了 由“城”到“市”的转变 欧洲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过程 城市功能分化 城市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二、城市产生的条件
• 1.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化是城市产 生的基础
• 2.宗教仪式中心是城市形成的人口聚集和精 神条件
• 3.人口的聚集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从而成 为城市产生的社会条件
三、早期城市的产生
过去,人们曾认为文明的摇篮是尼罗河流 域,但现在,绝大多数学者都一致同意, 最早的文明中心是苏美尔(Sumer),也就 是《旧约全书》中的“希纳国”(Land of Shinar)。
面积:7.68平方公里。
气候:有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适宜居住。
人口规模:3.5万左右。
主要建筑材料:烧砖 城市布局:城市建设经过事先的规划、设计,布局严整,成长 方形棋盘格状。主街均作南北和东西十字交叉,每一棋盘格是 一个街区,约长366米,宽275米,其间平房、楼屋罗列,庭园 错落,小巷穿插。下水道系统也很完整,穿街入巷通到每座房 屋,也是用砖砌的。不少房屋有砖砌的浴室和水井和容量不小 的粮食仓库,还有通风管道。上城是建在9.15米高的人造平台 上的城堡,城内有一座高塔,一个带走廊的宫殿,一座有柱子 的大厅。
第二节 世界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一、早期城市——又称古代城市,通常指奴隶制时代的城市。
到目前为止,考古学家发掘的世界上最早、亦是规模最大 的城市遗迹之一是莫亨朱达罗。五千年前,印度河流域有了相 当发达的农牧业,出现许多大的居民点和城市。大约持续一千 年之久,之后城市忽然消失,文明忽然中断了。最近六十年来, 考古学家陆续在沿岸发掘出几十处城市遗址,其中最大的一处 叫做莫亨朱达罗,当地方言就是“死人之丘”。该城座落巴基 斯但信德省拉尔卡纳市以南24公里的印度河右岸,南距卡拉奇 海港320公里。
二、中世纪的城市——指古代与近代之间的封建制时代的欧洲 城市。
罗马城最初是罗慕路斯在一个山头建立的罗马方城,类似于一 个小茅屋村,即所谓的“罗马村”。后来为了战争的需要,城 墙开始投入建筑。在老塔克文时代把各个山丘连在了一起,围 绕全城修筑了城墙,成为名副其实的罗马城。
罗马城最初是罗募路斯在一个山头建立的罗马方城,类似 于一个小茅屋村,即所谓的“罗马村”。据考古发现,这是罗 马城创建的第一个时期。后来为了战争的需要,城墙开始投入 建筑。传说塞尔维乌斯曾经修筑城墙,把罗马的界线向外椎移, 除卡皮托尔之外,其余的山岗都包括在城墙之内。在老塔克文 时代他修筑了排水沟,排干了广场上的积水,使之变为居民政 治、经济、宗教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把各个山丘连在了一起, 围绕全城修筑了城墙,成为名副其实的罗马城。从罗马村的建 立到埃特鲁利亚人统治时期,真正的罗马城建立定来了。 公元前4世纪开始了罗马的殖民扩张道路。罗马原来的封闭自守 的城邦形式走向解体。最先产生的城市是从城邦中分离出来的, 其性质属于自治市。因为在公元前五六世纪,生产力极其低下, 公民与土地是紧密结合的,这样,公民权就意味着公民对土地 的占有,但是有限的土地对于人口的增多是一个冲突,
第一章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界定
一、城市的界定 对于早期城市,城市研究的学者认为,城
市具有四个特征: • (1)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 (2)非农职业特别是手工业的存在; • (3)防御性工事的建筑; • (4)集市贸易。

• 社会学中的界定:
• (1)人口数量多,居住密度高,相互差异大;
伦敦建城开始于古罗马统治英国的时代。罗马将领梢撤于 公元前四五十年代率兵入侵英国。在公元前43年征服了大不列 颠岛,从而开始了罗马对英国的占领时期。他们首先在这里修 建了军事要塞,并修筑了第一座横跨泰晤士河的木桥、在桥头 修筑了码头,可供大型船只停泊和装卸,由此开始了伦敦与罗 马的贸易往来。
公元5世纪韧,罗马军队撤退以后,伦敦已经发展成为阿尔 卑斯山以北最大的城市。于7世纪成为东撒克逊王国的首都,16 世纪末发展成为整个欧洲的贸易中心。到十八九世纪时,伦敦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目前伦敦市由三部分组成:内伦敦、外伦敦和伦敦城,伦敦城位 于伦敦的中心,伦敦城周围的12个区被称为内伦敦,内伦敦以外的20 个区被称为外伦敦。若从城市的方位布局来划,伦敦市则可分为东伦 敦、西伦敦、南区、港口和伦敦城。港口是指伦敦桥塔以下到泰晤士 河口地区;工业区和工人住宅区分布在东伦敦区。而西伦敦区则是英 国的政治中心所在地,各种高级国家要事都在这里举行,是王宫、议 会和政府集中地。
罗马开始用扩张手段来解决这个矛盾。殖民扩张的道路大大推 动了罗马城市的兴起和发展。自治市可以按照自己的管理方式 进行管理,但是在外交权力和纳税方面耍受罗马帝国的管辖。
罗马皇帝以增加城市人口为重要手段推动城市化进程。罗
马城市入口的剧增,又进一步对罗马帝国有限的领土提出了挑 战,使扩张的野心与日惧增。罗马城市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循环 殖民扩张中得以发展与壮大的。
• (2)至少有一定的人口从事非农业生产;
• (3)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主要不是在彼此熟知 的,作为完整的个人之间进行的,而往往是在互 不相识的人之间进行的。
• (4)社会整合的基础是远比家庭和部落更为广泛 的东西。
• (5)韦伯:城市应具有市场功能和制定法律的权 力;
• (6)根据柴尔德的观点:城市产生了许多不同于 农村的社会组织,为现代生活提供了社会基础。
三、近代的城市——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1917年苏联十 月革命期间的城市。
伦敦位于泰晤土河下游两岸,被称为“泰晤土河上的明珠”,伦 敦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泰晤士河紧密相连的。泰晤士河是英国南部最重 要的河流,泰晤士河流域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这里水流缓设,水位 稳定,航行使利,雨量充足,气候适宜,自然成为英国最早的开发区, 迄今为止仍然是英国最为重要的经济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