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8.分数的初步认识 冀教版(含答案)【精品】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8.分数的初步认识【精品】一、单选题1.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不表示的是()。
A. B. C.2.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大小()。
A. 不变B. 增大C. 变小D. 不能肯定3.把一根铁丝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那么()。
A. 一样长B. 第二段长C. 无法确定4.纺织厂今年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用电。
九月份的用电量是八月份的()A. B. C. D.5.爷爷把一根铁丝剪成两段,第一段长5米,第二段占全长的 ( )A. 第一段长B. 第二段长C. 两段一样长D. 无法判断二、判断题6.把一个整体分成3份,其中的2份就是。
7.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8.把2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米。
9.判断,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的分子加上4,分母乘2,的分数值不变.三、填空题10.1= = = =11.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________12.填上“<”或“>”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13.填上“>、<或=”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4.4个是________,里面有________个.四、解答题15.填上合适的最简真分数16.写出两个大于的真分数.五、综合题17.把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分数先填分子,后填分母)(1)分数________(2)小数________六、应用题18.小明看一本百科书,已经看了全书的,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看?剩下的比已经看的少几分之几?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解:B图中的图形不是平均分,所以不表示。
故答案为:B。
【分析】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2.【答案】A【解析】【解答】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年级数学下册试题-第二学期计算题部分每天一练

1、口算:24×50=18×500=210+73―37= 50÷8×4=360÷60=4800÷600= 6×24×5= 24×4÷12×4=63÷()+10=17 ()×5-20=1002、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708×205=※8845÷29=3、用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567-123-367 248―248÷4 5600÷24÷5693×48+48×4+48×3 44×(20+5)4、列式计算:一个数的3倍与56的差是110,这个数的一半是多少?20除480的商加上98除以7的商,和是多少?一.直接写出得数:765+135=2884÷28=16×250=12321÷111=23×50=501-120×4=520÷20×5=99×999÷99+1= 20×55÷55×21=88=45÷()×9+7二.列竖式计算:(※要验算):380×1500=305×208=※84210÷42=三.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5402-25×88 34×87-87×24160×27÷32 855-245-(455-155)1194-650+350 38×125+75×38四.列式计算:(1)一个数的一半比35的2倍少12,求这个数?一、直接写出得数。
16%205-56= 32÷5×10= 82+71= 3232÷32= 195÷13= 286+124= 183+53= 40×14= 40×250= 291-89= 75×16= 3200÷32= ()×5-30=30 1=()×30÷3000二、竖式计算。
湖南省长沙市检测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检测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一、认真计算。
1.口算40×14= 77÷7= 20×60= 560÷8= 80×20= 0.9-0.3= 0.2+0.6= 24×50=2.竖式计算,打★的验算。
①4856⨯= ②4501800⨯= ③★378835÷=3.脱式计算.576÷3÷4 17×34 – 278 (601 – 246)÷5 400 - 320÷2二、我会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4.小丽花了24元买了2盒巧克力,每盒4块,平均每块巧克力3元。
(________) 5.从7月8日到8月7日一共有30天。
(________) 6.5个96的和等于96的5倍_____.7.85÷5的商是一位数. (_______) 8.2020年全年有366天。
(______)三、精挑细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9.在248÷8的竖式中(如图),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的是( )。
A .24个1B .31个8的和C .3个8的和D .30个8的和10.□2×31,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填( )。
A .9B .4C .311.关于75×16的积,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积是四位数 B .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 C .积的末尾有两个01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和除数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
A .余数小于除数B .除数小于余数C .一样大D .不确定13.想一想,估一估,算式( )的积小于2000。
A .70×30 B .39×50C .41×51D .49×59四、快乐填空。
14.68×34的积的最高位是(________)位,积是(________)位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练习:乘除法巧算(含答案)全国通用

乘除法巧算练习1. 125 的“好朋友”是__________。
2. 25 的“好朋友”是__________。
3. 5 的“好朋友”是__________。
解析:所谓好朋友,就是凑整数。
用简便方法计算4. 25×9×4=_______。
5. 125×9×8=__________。
6. 5×9×2=__________。
7. 25×2×3×4×5=_________。
8. 25×125×7×8×4=__________。
9. 8×9×5×125×2=__________。
10. 125×72=__________。
11. 125×56=__________。
12. 25×28=__________。
13. 3×62÷3=_________。
14. 16×62÷8=_________。
15. 9×79÷9=_______。
16. 42×5÷6=__________。
17. 56×7÷8=__________。
18. 35×4÷7=________。
19. 51÷17×17÷51=__________。
20. 43÷20×20÷43=__________。
选择题21.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个算式有错误?• A. 16÷3×6=16×6÷3• B. 12×9÷3=12×3÷9• C. 2×30÷5=30÷5×2• D. 12×6÷4÷2=12÷4×6÷222.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个算式有错误?• A. 15÷4×8=15×8÷4• B. 25×3÷5=25÷5×3• C. 36×3÷6=36×6÷3• D. 40×3÷5×2=40÷5×2×323.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个算式有错误?• A. 18÷3×6=18÷6×3• B. 63×5÷7=63÷7×5• C. 6×35÷7=35÷7×6• D. 27×4÷9×3=27÷9×3×424.以下哪个算式是错误的?• A. 24×(8×9)=24×8×9• B. 35×(25÷5)=35×25÷5• C. 56÷(7×2)=56÷7×2• D. 48÷(24÷8)=48÷24×825.以下哪个算式是正确的?• A. 24×(8×5)=24×8÷5• B. 28×(36÷14)=28×36÷14• C. 45÷(5×3)=45÷5×3• D. 100÷(20÷5)=100×20×526.下面哪个算式是正确的?• A. 36×6÷3×2=36×(6×3÷2)• B. 36÷6÷3×2=36÷(6×3×2)• C. 36÷6×3÷2=36÷(6÷3×2)• D. 36÷6÷3×2=36÷(6÷3×2) 27.下面哪个算式是错误的?• A. 32×8÷2×4=32×(8÷2×4)• B. 32÷8×2÷4=32÷(8÷2÷4)• C. 64÷8÷2÷4=64÷(8×2×4)• D. 64÷8×2×4=64÷(8÷2÷4) 28.下面哪个算式是错误的?• A. 40×60÷2÷10=40×(60÷2÷10) • B. 60÷40×2×10=60÷(40÷2÷10) • C. 40÷60×30÷10=40÷(60÷30×10) • D. 60÷6÷3×9=60÷(6×3×9)29. 计算:4×(25÷10)=_______30. 计算:4×(9÷6)=__________31. 计算:12÷(4÷3)=________32. 计算:25÷(5÷2)=__________33. 计算: 10÷( 5÷2) =_________34. 计算: 5÷( 5÷4) ÷( 4÷3) ÷( 3÷2) ÷( 2÷1) =__________35. 计算: 10÷( 10÷9) ÷( 9÷8) ÷( 8÷7) =__________36. 计算: 64÷4÷2=__________37. 计算: 81÷3÷3=__________38. 计算: 900÷4÷25=__________39. 计算: 7000÷8÷125=_________40. 计算: 18÷15×5=__________答案: 1.( 8) 2.( 4) 3.( 2) 4.( 25×4×9) 5.( 125×8×9) 6.( 5×2×9) 7.( 25×4×2×5×3)8.(25×4×125×8×7) 9.(8×125×5×2×9) 10.(125×8×9) 11.(125×8×7)12.(25×4×7)13.(3÷3×62) 14.(16÷8×62) 15.(9÷9×79) 16.(42÷6×5) 17.(56÷8×7) 18.(35÷7×4)19.(51÷51×17÷17) 20.(43÷43×20÷20) 21.(B )22.(C )23.(A )24.(C )25.(B )26.(C )27.(A ) 28.(D ) 29.(4×25÷10) 30.(4×9÷6) 31.(12÷4×3)32.(25÷5×2)33.(10÷5×2)34.(5÷5×4÷4×3÷3×2÷2×1)35.(10÷38.(900÷()39.(7000÷(8×125)割圆术 数学意义:“割圆术”,则是以“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来无限逼近“圆面积”。
初中三年级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20题

初中三年级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20题1. 小明有10个苹果,他将其中三分之一的苹果分给小红,还剩多少个苹果?答案:10个苹果 ÷ 3 = 3个苹果小明还剩下 10 - 3 = 7个苹果。
2.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4 × 4 = 16平方厘米。
3. 一只小狗每天走的路程是10米,它连续走了五天,总共走了多少米?答案:每天走的路程是10米,连续走了五天,总共走了 10 × 5 = 50米。
4. 一条长方形的宽度是5米,长度是8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答案:长方形的周长等于两倍的宽度加两倍的长度,所以周长为 2 × 5 + 2 × 8 = 10 + 16 = 26米。
5. 二十四除以六等于几?答案:二十四除以六等于 4。
6. 小雨乘坐地铁去了一个地方,他乘坐了3站,每一站需要2分钟,他花了多少时间在地铁上?答案:每站需要2分钟,乘坐了3站,所以小雨花了 2 × 3 = 6分钟在地铁上。
7.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等于4倍的边长,所以周长为 4 × 3 = 12厘米。
因为周长和面积相等,所以面积也为12平方厘米。
8. 小明有25颗糖果,他想要分给他的朋友们,每个朋友可以得到5颗糖果,他能分给几个朋友?答案:每个朋友可以得到5颗糖果,所以小明能分给的朋友数为 25 ÷ 5 = 5个朋友。
9. 一家餐厅共有45桌,每桌能容纳4人就餐,餐厅最多能同时容纳多少人?答案:每桌能容纳4人就餐,餐厅共有45桌,所以餐厅最多能同时容纳的人数为 45 × 4 = 180人。
10. 一块长方形花坛的长是6米,宽是4米,小明要在花坛周围铺一圈边长为0.5米的砖石,需要多少块砖石?答案:矩形的周长等于两倍的长加两倍的宽,所以周长为 2 × 6 + 2 × 4 = 12 + 8 = 20米。
初三第一学期数学期中测试-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初中数学试卷

初三第一学期数学期中测试-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数学试卷-试卷下载初三第一学期数学期中测试(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任何命题都有逆命题B.定理都有逆定理C. 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是正确的D.定理的逆定理一定是正确的2. 在等边△ABC中,D为AC的中点,E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DB=DE,若△ABC的周长为12, 则△DCE的周长为()A. 4B. 4+2C. 4+D. 4+23.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到已知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同一直线上B. 一射线上有一点到已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这条射线平分已知角C. 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一个点与这个角的顶点的连线不平分这个角D. 角内有两点各自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经过这两点的直线平分这个角4. 若一元二次方程(m-1)x2+3m2x+(m2+3m-4)=0有一根为零,则m=()A. 1B. -4C. 1或-4D. -1或45. 当x为何值时,代数式x2-4x+12的值与代数式-x2+18的值相等()A. B.C. D.6. 如果平行四边形内一点P到平行四边形各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该四边形一定是()A. 矩形B. 菱形C. 正方形D. 无法确定7. 从菱形的一个钝角顶点向它的两条对边作垂线,这两条垂线分别垂直平分对边,则该菱形的钝角等于()A. 135°B. 150°C.110° D. 120°8. 下面哪个图能近似反映上午九点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与影子的位置关系()二. 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 命题“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平分线相等”的逆命题是;它是命题(真、假)2. 当m=______时,关于x的方程(m+1)+5+mx=0是一元二次方程。
3. 如图,在△ABC中,△C=90°,△A的平分线交BC于E,DE△AB于D,BC=8,AC=6,AB=10,则△BDE的周长为_________。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练习:归一问题(含答案)全国通用

归一问题(单位量、倍比法)1. 1 只猫1 天吃3 条鱼,如果每只猫每天吃同样多的鱼,那么5 只猫3 天吃__________条鱼。
2. 1 只猫1 天吃4 条鱼,如果每只猫每天吃同样多的鱼,那么3 只猫4 天吃__________条鱼。
3. 4 只兔子3 天吃36 根胡萝卜,如果每只兔子每天吃同样多的胡萝卜,那么1 只兔子 1 天吃_______根胡萝卜。
4. 5 只兔子2 天吃20 根胡萝卜,如果每只兔子每天吃同样多的胡萝卜,那么 1 只兔子 1 天吃_______ 根胡萝卜。
5. 3 只猩猩4 天吃36 个香蕉,如果每只猩猩每天吃同样多的香蕉,那么5 只猩猩 3 天吃__________个香蕉。
6. 5 只猩猩3 天吃45 个香蕉,如果每只猩猩每天吃同样多的香蕉,那么4 只猩猩 2 天吃__________个香蕉。
7.有一定量的水可以供8 只大象喝30 天,如果每只大象每天喝同样多的水,那么这些水可以供____只大象喝 6 天。
8.有一定量的水可以供7 只大象喝40 天,如果每只大象每天喝同样多的水,那么这些水可以供______只大象喝28 天。
9.有一定量的水可以供5 只大象喝30 天,如果每只大象每天喝同样多的水,那么这些水可以供_____只大象喝10 天。
10.10 只猫10 天吃10 条鱼,如果每只猫每天吃同样多的鱼,那么20 只猫20 天吃________条鱼。
11. 3 只猫3 天吃2 条鱼,如果每只猫每天吃同样多的鱼,那么6 只猫9 天吃__________条鱼。
12. 5 只猫5 天吃5 条鱼,如果每只猫每天吃同样多的鱼,那么10 只猫15 天吃_________条鱼。
13.8 只兔子6 天吃36 根胡萝卜,如果每只兔子每天吃同样多的胡萝卜,那么 2 只兔子 2 天吃_____根胡萝卜。
14. 6 只兔子10 天吃20 根胡萝卜,如果每只兔子每天吃同样多的胡萝卜,那么 3 只兔子 2 天吃___2___根胡萝卜。
三年级数学周长试题

三年级数学周长试题1.一张长方形纸可以裁成两张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纸,原来这张纸的周长是厘米.【答案】30.【解析】一张长方形纸可以裁成两张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纸,则原来长方形的长是5×2=10厘米,宽是5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求出它的周长.解:(5×2+5)×2=(10+5)×2=15×2=30(厘米)答:原来这张纸的周长是30厘米.故答案为:3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掌握,重点是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2.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判断对错)【答案】√【解析】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如下:故答案为:√.【点评】熟知四边形的概念,以及特殊的四边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分别长12厘米、14厘米、19厘米、7厘米,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是.【答案】52厘米.【解析】解:12+14+19+7=52(厘米)答: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是52厘米.故答案为:52厘米.4.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它边长的倍.用一根84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答案】4、21米.【解析】解:由分析可知: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它边长的4倍.84÷4=21(米)答: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它边长的4倍.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1米.故答案为:4、21米.5.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一样,他们的周长也一样.(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解:如果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那么它们的周长一定相等.所以,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一样,他们的周长也一样.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6.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A.相等 B.不相等 C.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四条边的长度没变,则其周长就不变,据此即可判断.解:因为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四条边的长度没变,则其周长就不变,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变形后,四条边的长度是否发生了变化.7.一根铁丝可以围一个边长10分米的正方形,现在用它来围一个长方形,如果这个长方形的宽是7分米,那么长是多少分米?【答案】13分米【解析】铁丝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正方形变成长方形,周长不变;先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知,用周长除以2求出长与宽的和,再减去长方形的宽即可求出它的长.解:10×4=40(分米)40÷2﹣7=20﹣7=13(分米)答:长是13分米.【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再灵活运用它们的周长公式求解.8.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拼出的下列图形中周长最短是()A. B. C.【答案】C【解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分别求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再进行比较.解:A.(16+1)×2=17×2=34(分米)B.(8+2)×2=10×2=20(分米)C.4×4=16(分米)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掌握.9.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A.8厘米 B.4厘米 C.6厘米【答案】C【解析】拼成的正方形的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由此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解.解:拼成的长方形如下: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1=2(厘米);宽是1厘米;周长是:(2+1)×2,=3×2,=6(厘米);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找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原来正方形的边长之间的关系.10.如图的长方形分成两个部分,想一想,哪个部分的周长长.()A.上面的长 B.下面的长 C.一样长【答案】C【解析】周长是围成图形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和,面积是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的大小;由图意可知:上面部分的周长和下面部分的周长的分别是长方形方形的两个边长和公共曲线段,则它们的周长相等.解:因为围成上面部分的周长和下面部分的周长的分别是长方形的两个边长和公共曲线段,则它们的周长相等.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周长的定义,注意中间的线虽然是曲线,但计算周长时也要算入.11.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判断对错)【答案】√【解析】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叫四边形.它有四条线段,所以有四条边,四条边首尾相接,也组成了四个角.据此解答.解: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四边形的定义及四边形的特点.12.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形(一个小格的边长视为1厘米).(1)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2)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答案】【解析】(1)画一个直角,在两条直角边上分别取3厘米,2厘米,然后分别过这两点作这两条边的平行线,据此可画图.(2)先作一条边长为4厘米的线段,分别以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为垂足,作这条线段的4厘米垂线段,再连接两条垂线段的另一个端点即可.解:由分析作图如下:【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作图能力.13.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把他们可以拼成一个,它的周长是厘米,也可以拼成一个,它的周长是厘米.【答案】长方形;30;正方形;24.【解析】要拼成大长方形的方法是以3厘米长的边为公共边来拼,拼成正方形的方法是以6厘米长的边为公共边来拼.然后根据周长公式进行计算.据此解答.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是:(6+6+3)×2,=15×2,=30(厘米).拼成后正方形的周长是:6×4=24(厘米).答:拼成后大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故答案为:长方形;30;正方形;24.【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拼成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以及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它们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14.在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中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A.9B.20C.12D.16【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在这个长方形中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解:5×4=20(厘米),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15.一个长方形广场,长500米,宽300米,要给这个广场建围栏,需要多少米的围栏?答:需要米的围栏.【答案】1600.【解析】求需要多少米的围栏,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500+300)×2=800×2=1600(米)答:需要1600米的围栏.故答案为:1600.【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16.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都是6厘米,宽都是3厘米,(1)把它们拼成正方形,求周长.(2)把它们拼成长方形,求周长.【答案】(1)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2)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解析】(1)把它们拼成长方形,是把长方形的两个长边重合在一起,两个宽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就构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解答即可.(2)把它们拼成长方形,是把长方形的宽边重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长方形,长方形的成为6×2=12厘米,宽为3厘米,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代入解答即可.解:(1)如图: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边长为6厘米,6×4=24(厘米);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2)如图: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长为6×2=12厘米,宽为3厘米,(2×6+3)×2=15×2=30(厘米)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图形的组拼,同时考查了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掌握运用情况.17.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答案】12【解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那么边长=周长÷4,据此解答.解:48÷4=12(厘米),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18.小明沿长28米,宽22米的长方形菜园的边缘跑了3圈,他跑了米.【答案】300.【解析】长方形的长和宽已知,依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2(a+b)即可作答.解:(28+22)×2=50×2=100(米)100×3=300(米).答:他跑了300米.故答案为:3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应用.19.有一个长10分米、宽7分米的木板,锯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木板的周长是多少?【答案】20分米.【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所以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其边长只能是7分米;则剩下部分是长为7分米,宽为10﹣7=3分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计算即可.解:如图:(10﹣7+7)×2=10×2=20(分米)答:剩下木板的周长是20分米.【点评】本题是图形的切拼,要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只能以长方形短边的长度作为正方形边的长度.20.如图,长方形的长是20厘米,宽14厘米,中间的这条线段长16厘米.沿着中间的这条线段将长方形剪成完全相同的两块,其中一块图形的周长是厘米.【答案】50【解析】剪成后图形的周长是原长方形周长的一半与一条长16厘米的线段的和,已知长方形的长是20厘米,宽是14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求出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据此解答.解:(20+14)×2÷2+16=34×2÷2+16=34+16=50(厘米)答:其中一块图形的周长是50厘米.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这块图形的周长是原长方形周长的一半与一条长16厘米线段长度的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计算:2
9-= ( )
A.-1
B.-3 C.3 D.5
2.如图表示一个由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块的个数,那么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为 ( )
3.函数2y x =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2x >
B.x ≥2-
C.x ≤2-
D.2x >-
4.小明从家骑车上学,先上坡到达A 地后再下坡到达学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如图所示.如果返回时,上、下坡的速度仍然保持不变,那么他从学校回到家需要的时间是( )
A. 分钟
B. 9分钟
C. 12分钟 分钟
5.如图是一张简易活动餐桌,现测得OA=OB=30cm ,OC=OD=50cm ,现要求桌面离地面的高度为40cm ,那么两条桌腿的张角∠COD 的大小应为( ) A .100° B .120° C .135° D .150°
6.甲、乙、丙、丁四人一起到冰店买红豆与桂圆两种棒冰。
甲 乙 丙 丁 红豆棒冰
(枝) 18 15 24 27
桂圆棒冰
(枝)
30 25 40 45
s (千米)
t (分钟)
1
234123456789
o
第
第5题图
7.四人购买的数量及总价分别如表所示。
若其中一人的总价算错了,则此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BAC =90°,AB =3,BC =5,若把Rt △ABC 绕直线AC 旋转一周,则所得圆锥的侧面积等于( )
A .6π
B .9π
C .12π
D .15π
8.如图,是反比例函数1k y x =
和2k
y x
=(12k k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直线AB ∥x 轴,并分别交两条曲线于A 、B 两点,若2AOB S ∆=,则21k k -的值是( ) A .1 B .2 C .4 D .8
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且∠AEC=∠DCE,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
的是( ) A .S △AFD =2S △EFB B .BF=
2
1
DF C .四边形AECD 是等腰梯形 D .∠AEB=∠ADC
10.若二次函数2
()1y x m =--,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1
B .m >1
C .m ≥1
D .m ≤1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
每小题3分.共18分)
11.某种商品的标价为200元,为了吸引顾客,按标价的八折出售,这时仍可盈利25%,则
这种商品的进价是 元.
12.某家电商场近来一个月卖出不同功率的空调总数见下表:
总 价(元)
396 330 528 585
O x
y
11
2
3
2344
A
B
C
那么这一个月卖出空调的众数
是 .
13.如图, 在已建立直角坐标系的4×4正方形方格纸中,△ABC 是 格点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 若以
格点P 、A 、B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则格点P 的坐标是 14.已知A 点的坐标为)(0,5,直线)0(y >+=b b x 与y 轴交于点B , 连接︒=∠75,αAB ,则b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15.两个同心圆,大圆半径为5cm ,小圆的半径为4cm ,若大圆的 弦AB 与小圆有两个公共点,则AB 的取值范围是 .
16.已知三个边长分别为2、3、5的正方形如图排列,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2 分) 17.(本小题5分)计算:31---π)0
+(1-cos30°)×(2
1)-2
18. (本题5分)化简,求值: 11
1(1
1222+---÷-+-m m m m m m ) ,其中m =3.
19. (本题6分)
功率(匹) 1 2 3 销量(台)
80
78
90
25
2
3 5
第16题图 α
y
x
A
B
o
已知函数)(162
是常数m x mx y +-=。
(1) 求证:不论m 为何值,该函数图象都经过y 轴上一个定点。
(2) 若该函数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求m 的值。
20. (本题6分)
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设计了一种促销活动:在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放有4个相同的小球,球上分别标有“0元”、“10元”、“20元”和“30元”的字样.规定:顾客在本商场同一日内,每消费满200元,就可以在箱子里先后摸出两个球(第一次摸出后不放回),商场根据两小球所标金额的和返还相应价格的购物券,可以重新在本商场消费,某顾客刚好消费200元.
(1)该顾客至少可得到_____元购物券,至多可得到_______元购物券;
(2)请你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出该顾客所获得购物券的金额不低于30元的概率.
21.(本小题6分)
如图,∠ABC=90°,AB=BC.
⑴画四边形ABCD,使AD >CD,且∠ADC=90°,再画点B 到AD 的垂线段BE,垂足为E. ⑵在四条线段AE,BE,CD,DE 中,某些线段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请你写出两个等式分别表示这些数量关系(每个等式中含有其中的2条或3条线段),并
A
任选一个等式说明等式成立的理由.
22.(本小题满分8分)
△ABC中,AC=BC.以BC为直径作⊙O交AB于点D,交AC于点G.直线DF⊥AC,垂足为F,交CB的延长线于点E.
⑴判断直线EF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⑵如果BC=10,AB=12,求CG的长.
23.(本小题8分)
如图,某地海岸线可以近似地看作一条直线,两救生员在岸边A处巡查,发现在海中B 处有人求救,救生员甲与乙都没有直接从A处游向B处,甲是沿岸边A处跑到离B最近的D 处,然后游向B处;乙是沿岸边A处跑到点C处然后游向B处,若两救生员在岸边的行进速度都为6米∕秒,在海水中的行进速度都为2米∕秒,
达点B处 1.41
≈ 1.73
≈)
C
第23题
24. (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已知抛物线p nx mx y ++=2与562
++=x x y 关于y 轴对称,并与y 轴交于点M ,与x 轴交于点A 和B .
⑴求出p nx mx y ++=2
的解析式,试猜想出一般形式)0(2
≠++=a c bx ax y 关于y 轴对称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不要求证明); ⑵若AB 的中点是C ,求CMB ∠sin ;
⑶如果一次函数)0(≠+=k b kx y 过点M ,且与抛物线p nx mx y ++=2
,相交于另一点),(j i N ,如果j i ≠ ,且
2
2
+--j i j i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