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同步练习附答案
五年级上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25.七律.长征-人教新课标

【精品】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上语文同步阅读25 七律.长征菩萨蛮.大柏地长 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作者是 ,写于 年 月。
2.对全诗总括的诗句是 。
表现长征胜利喜悦心 “云崖暖”“铁索寒”,一暖一寒表达了 。
“尽开颜”表现了 (一)菩萨蛮·大柏地(1933年夏)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二)灯海和星海天上一片星海,地上一片灯海,我站在两海之间,不知上去还是下来。
下来吧,怎么舍得下来,星海是那样可爱;上去吧,怎么舍得上去,灯海是这样多彩。
只好让两眼分工,一望灯海,一望星海。
两个海都在我眼里,汇合成一个童话世界。
《菩萨蛮·大柏地》是一首追忆战争的诗篇,但却没有激烈愤慨或血腥的战争场面,只有江山之美跃然于目前。
回忆是美好的,只要成为过去就会变成亲切的回忆,尤其是诗人要在这里凭吊昔日得胜战场,而身边的夏日黄昏的美景宁静而清翠。
仿佛大自然此刻也懂得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一)1.作者选取彩虹、关山、弹洞这三个景物,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自然3.你还积累了毛泽东的其他诗词有:(二)1.根据诗句填空。
“灯海”指的是“星海”指的是2.你是怎样理解“两个海都在我眼里,汇成一个童话世界”这句诗的?参考答案:课内阅读1.毛泽东 1935年10月2.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3.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把五岭比作腾起的细浪,把乌蒙山比作细小的泥丸。
4.红军不把长征的困难放在眼里,困难在他们的眼里是很细小的,在战争面前稳若泰山,对战争的胜利完全掌握在手里;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_七律长征》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7)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卷(7)一、解答题1. 多音字组词。
2. 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寒:①冷②害怕③穷困(1)贫寒并没有吓倒心地善良的人们。
________(2)站在泸定桥上,往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
________(3)昨天,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来的寒流侵入了胶东半岛。
________绝: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穷尽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④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赶上的⑤极,最⑥绝对(4)中国演员表演了很多绝活,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称赞。
________(5)狼牙山五壮士把敌人引上了绝路。
________(6)这道难题他做得绝对正确。
________(7)尽管日寇在侵犯我国时,烧、杀、抢、掠,但中国人是斩不尽杀不绝的,他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游击战,狠狠打击入侵者。
________(8)每天清晨,到古井挑水的人络绎不绝。
________3. 解释词语。
(1)只等闲:________(2)腾细浪:________(3)走泥丸:________(4)云崖暖:________(5)铁索寒:________(6)尽开颜:________二、解答题课内阅读七律•长征(1)默写课文。
(2)填空。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意思是:________。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是:________。
③毛泽东同志在________时写下的这首诗,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________精神。
课外阅读。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首诗题目中的“卜算子”是________名,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卜算子(bǔ pǔ)________犹有花枝俏(yōu yóu)________她在丛中笑(cóng chóng)________(3)判断句子说法的正误,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
5 七律·长征 同步练习 (含答案)

5七律·长征一、根据拼音写生字。
规lǜ()铁suǒ()悬yá( )峭壁大dù( )河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寒:①冷;②害怕;③穷困。
1.他自幼家境贫寒.,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2.站在泸定桥,看着脚下的滔滔江水,真叫人心惊胆寒.。
()3.从明天开始,受西伯利亚寒.潮的影响,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骤降。
()三、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写两个含有“山”和“海”的成语。
刀山火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两个含有“万”和“千”的成语。
万古千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磅礴”的“磅”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pánɡ”,它的另一种读音是“bànɡ”。
()2.“三军”指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的三路大军。
()3.“七律”是指每句有七个字的律诗。
()4.《七律·长征》这首诗的中间四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五、理解诗句,填一填,选一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领全诗。
请你用成语来形容长征中的“难”(至少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红军却没有把这些困难放在眼里,我们可以从“________”和“________”中看出来。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腾细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泥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两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A.这两句是《七律·长征》的颈联。
B.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从中可以体会到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2七律长征(1)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5七律长征(1)附答案(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打★为选做题)卫生员抽噎了两声,突然抓起一把野菜,光火地:“都是敌人的围追堵截,逼着我们走草地,逼得我们吃草!”“吃草。
嗯,说得好啊!”周副主席严肃的点了点头,“革命斗争,需要我们吃草,我们就去吃它。
而且,我们还要好好总结经验,把草吃得好些!”“应该感谢他们,感谢这些同志用生命和健康为全军换来了经验。
也要记住这些草!”稍微喘息了一下,他又说下去,不过,话却温和多了,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这些话,从那瘦弱的身躯里,从那干裂的嘴唇里发出来,又慢,又轻,可是,它却像沉雷一样隆隆地滚过草地,滚过红军战士的胸膛。
杨光激动地听着。
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顿时,他觉得自己变得强大了,有力了,这力量足足能一气走出草地。
他向着敬爱的周副主席深情地举手敬礼,然后,那紧握着野菜的手猛地一挥,转身向总部所在的方向跑去。
医生向卫生员嘱咐了句什么,也紧抓着那个红十字挎包,向另一个方向跑去。
周副主席望着两个人渐渐远去的背影,耳边传来警卫员的话音。
话是对着小卫生员说的:“……看你说的,为革命嘛,我们吃的是草,流的是血,可我们比那些花天酒地的敌人高尚得多,也强大得多呀!……”周副主席那浓浓的胡须绽开来,宽慰地笑了。
他笑得那么爽朗,那么开心。
自从患病以来,他还是头一次笑得这么痛快。
1、用简明扼要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为什么周副主席说:“要记住这些草”,“懂得这些草”?。
3、既然周副主席的声音“又慢又轻”,为什么它却“像沉雷一样隆隆地”,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
★4、周副主席在小说中一直是很严肃的,为什么到最后他“宽慰地笑了”?。
5、结合语段,理解划线句子的含义。
(二)阅读《长征·泥泞的草地》,完成题目特写:刘少奇怀中的战士拿着那袋所剩不多炒面的手渐渐松开,啪的一声,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掉在了草地上。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_七律长征》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3)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卷(3)一、填空题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七律(lù)等闲(xián)云崖(yá)B.迤逦(yí)铁锁(suǒ)逶迤(yí)C.长征(zhēng)磅秤(bàng)磅礴(páng)D.蒙骗(méng)岷山(mín)乌蒙(méng)3. 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4. 给带点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1)万水千山只等闲________等闲:①平常;②随随便便,轻易。
(2)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走:①走路;②跑;③滚动。
(3)大渡桥横铁索寒________寒:①冷;②害怕;③穷困。
5. 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
(2)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
(3)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4)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6. 阅读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七律长征》上用“/”划分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朗读重音。
(2)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逶迤﹣﹣________磅礴﹣﹣________开颜﹣﹣________(3)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4)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________(5)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6)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写得极有气势。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习题

25《七律·长征》同步习题温宿县古勒阿瓦提乡买勒艾日克教课点王方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逶迤()澎湃()岷山()云崖()2.律诗中总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得句式齐整对称,读来朗朗上口,富裕音乐美。
这两联诗句是()A.首联和颔联B.颔联和颈联C.首联和尾联D.颈联和尾联3.夸张的巧用,是这首诗明显特色之一。
“细浪”“泥丸”把雄伟连绵的大山写得不足挂齿,而“逶迤”“澎湃”又把山写得高大非常。
这类艺术化的减小或夸张,不只是是技巧,更是诗人巨人般的目光、伟大的胸襟、英豪的气概及奇异想象的自然表露。
请你选出下边以“山”为描绘对象,夸张正确的一句()A.这山仿佛有几十万年的生命B.这山仿佛比那山高C.这山要把天刺破了D.这山像个大葫芦案二、阅读理解及剖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澎湃/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全军/事后/尽开颜。
4.在《七律长征》上用“/”区分出朗诵节奏,并注意朗诵重音。
5.这首诗的中心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6.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的首联写得极有气概。
在构造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在内容充足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豪气派,同时也为全篇定下轻盈豪放的感情基调。
B.诗的颔联描绘红军跋山渡水,紧承首联的“千山”一词,先详细描绘山,形象地归纳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无数座崇山峻岭。
C.诗的颈联描绘红军渡江渡水,扣“万水”来写。
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季节。
D.诗的尾联,是全诗的中心句,“喜”包括了超出岷山,就最后离开了长征途中最艰辛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场面的惊喜,也有“风光无穷在险峰”的意思。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_七律长征》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4)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卷(4)一、解答题1. 我能选择下面词语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2. 我能给下列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尽:①完②全部用出③全;所以的(1)尽开颜________(2)用尽力气________(3)尽力________开:①打通;开辟②舒展③举行④发动或操纵(4)开动脑筋________(5)开运动会________(6)开路先锋________(7)尽开颜________等:①等同②等级③等待;等候(8)等车________(9)只等闲________(10)一等奖________3. 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 把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在横线上。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磅礴”形容山的________、________,这是实际的山;“泥丸”形容山的________,这是红军眼里的山。
诗句表现了红军________。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________的心情;“寒”字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________。
诗句表现了红军________。
5. 我能根据原诗填空(1)《长征》是________同志,________年________月写的。
(2)“________。
”这句诗概述了红军不怕长征中遇的任何艰难困苦。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绘了长征途中惊心动魄的战斗,具体表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
“________,________”这句表达了红军历尽艰险,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二、解答题瞧瞧我的阅读天地以雪充饥最香甜天下着鹅毛雪,四面的山都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山间的羊肠小道被雪埋没了。
一支部队在雪地中艰苦地行进着。
他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是奉党中央的命令到浙江南部去建立抗日根据地的。
队伍中,一位右手裹着绷带的首长不时地鼓动着战士:“战鼓冬冬,红旗飘飘,红军战士真英雄……”他就是军政委刘英同志。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5.七律·长征【第1课时】》附答案共22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25.七律·长征【第1课时】》附答案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同步练习附答
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丸崖岷
一、读拼音写词语。
wēi?yí? ?pánɡ?bó? ?dà? dù?qiáo
qiān?lǐ?xuě? tiě?suǒ?hán? zǒu? ní?wán
1、红军不怕远征难.( nán nàn ),万水千山只等闲.( xié xiá
n )。
2、更喜岷.( mínɡ mín )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 jìnɡ jìn )开颜。
三、组词。
岷( ? )崖( ? )博( ? )傍( ?)度( ?)
眠( ? )涯( ? )礴( ? )磅( ? )渡( ?)
四、给多音字组词。
hénɡ( ? ) bànɡ( ? )
横磅
hènɡ( ? ) pánɡ( ? )
五、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尽:A完;B达到极端;C全部用上;D用力完成;E全、所有的。
1、三军过后尽.开颜。
( ? )
2、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 ? )
3、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 )
闲:A平平常常; B不在使用中;C闲空儿;D与正事无关的。
4、万水千山只等闲.。
( ? )
5、爸爸忙里偷闲.,为我编了蝈蝈笼子。
( ? )
6、老师们在办公室里闲.谈着,正巧,校长进来了。
( ? )
7、家搬了以后,有了一间闲.房,正巧给我做书房。
( ? )
六、判断下列诗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 )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 )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
4、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 )
七、判断下列诗句是属于什么季节。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 )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 )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 )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 )
5、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 )
阅读区。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全诗是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2、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圈出画横线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说说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七律·长征(答案)
基础区。
一、读拼音写词语。
wēi?yí? ?pánɡ?bó? ?dà? dù?qiáo
逶迤磅礴大渡桥
qiān?lǐ?xuě? tiě?suǒ?hán? zǒu? ní?wán
千里雪铁索桥走泥丸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红军不怕远征难.( nán√ nàn ),万水千山只等闲.( xié xián √)。
2、更喜岷.( mínɡ mín√)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 jìnɡ jìn √)开颜。
三、组词。
岷(岷山)崖(山崖)博(博士)傍(傍晚)度(温度)
眠(睡眠)涯(天涯)礴(磅礴)磅(磅秤)渡(渡河)
四、给多音字组词。
hénɡ(横竖) bànɡ(过磅)
横磅
hènɡ(蛮横) pánɡ(磅礴)
五、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尽:A完;B达到极端;C全部用上;D用力完成;E全、所有的。
1、三军过后尽.开颜。
(E)
2、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B)
3、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A)
闲:A平平常常; B不在使用中;C闲空儿;D与正事无关的。
4、万水千山只等闲.。
(A)
5、爸爸忙里偷闲.,为我编了蝈蝈笼子。
(C)
6、老师们在办公室里闲.谈着,正巧,校长进来了。
(D)
7、家搬了以后,有了一间闲.房,正巧给我做书房。
(B)
六、判断下列诗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比喻)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反问)
4、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
七、判断下列诗句是属于什么季节。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冬)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
5、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
阅读区。
品读课文,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全诗是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2、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五岭山脉、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3、圈出画横线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说说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暖”表现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表现了红军战士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
“暖”和“寒”相对照,突出了红军战士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红军的敬佩之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