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分录
融资租赁财务工作内容

融资租赁财务工作重点一、财务核算(一)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会计分录:1、租赁期开始日:借:固定资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贷:长期应付款初期直接费用直接进“固定资产”2、每期付款借:长期应付款贷:银行存款3、折旧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4 四、融资费用摊销借:财务费用贷:未确认融资费用5、租赁期满留购借:长期应付款贷:银行存款借:固定资产- 生产性固定资产贷:固定资产- 融资租人固定资产(二)出租人会计分录:1. 租赁期开始日:借: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未担保余值贷:融资租赁资产(公允价值或者长期应收款和未担保余值现值)银行存款未实现融资收益2. 收到租金借:银行存款贷: 长期应收款收益转收入:借:未实现融资收益贷:租赁收入(三)售后回租业务1、承租人会计分录:(1)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2)出售借: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递延收益- 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3)其余会计分录与融资租赁业务一样。
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用年限平均法摊销递延收、人益。
二、税务工作。
(一)涉及税种:增值税(17%)、营业税(5%)、印花税(0.05%)、所得税(25%)、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3%)、堤防费(2%)、地方教育发展费(2%)。
(二)涉税范畴:有形动产融资租赁业务属于增值税。
其余融资租赁业务属于营业税。
(三)优惠政策:1、即征即退。
经人民银行、银监会、商务部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 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2、差额征税。
是指试点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营业税差额征税的政策规定,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和试点纳税人特定项目价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作为增值税计税依据的征税方法。
3、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是指承租方以融资为目的将资产出售给经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后,又将该项资产从该融资租赁企业租回的行为。
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分录

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分录一、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处理1.租赁期开始日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孰低)未确认融资费用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率的确定(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其折现率可按下列顺序确定)①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②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③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2.初始直接费用的处理——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计入租入资产价值: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初始直接费用)贷:银行存款等3.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的处理——按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分摊率的确定:(1)以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2)以合同规定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合同规定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3)以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4)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为入账价值,应当重新计算分摊率。
该分摊率是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折现率。
★会计处理: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贷:银行存款借:财务费用贷:未确认融资费用4.租赁资产折旧的计提★应提折旧总额的确定:存在担保余值的:应提折旧总额=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担保余值不存在担保余值的:应提折旧总额=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折旧期间:①如果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即可认为承租人拥有该项资产的全部使用寿命,因此应以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寿命作为折旧期间;②如果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后承租人是否能够取得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则应以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寿命两者中较短者作为折旧期间。
承租人融资租赁的会计分录

承租人融资租赁的会计分录承租人在进行融资租赁时需要确认租赁负债。
租赁负债是指承租人通过融资租赁获得租赁资产所产生的负债。
租赁负债需要根据租赁合同约定的租金支付计划进行计算,并以现值的形式确认。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租赁资产贷:租赁负债接下来,承租人需要将租赁负债按照适当的期限进行分解,并确认每期的利息费用和本金偿还金额。
利息费用是承租人为使用融资租赁资产所支付的费用,本金偿还金额是承租人每期偿还租赁负债的金额。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利息费用贷:现金借:租赁负债(本金偿还金额)贷:现金承租人还需要根据租赁合同约定的租金支付计划,将租金费用按照适当的期间进行确认。
租金费用是指承租人为使用融资租赁资产所支付的费用,通常以固定的金额在每个计算期间进行确认。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租赁费用贷:现金承租人在融资租赁结束后需要进行资产的报废处理。
报废处理是指将租赁资产从资产账户中注销,并计提相应的报废损失。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报废损失贷:租赁资产根据以上的会计处理,承租人在融资租赁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笔会计分录。
这些分录涵盖了租赁负债的确认、利息费用和本金偿还的确认、租金费用的确认以及资产报废处理等方面。
通过合理、准确地进行会计分录,可以确保融资租赁交易的资金流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
需要注意的是,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可能会受到不同的会计准则的影响,而会计准则的选择通常由承租人所在的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规定来决定。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承租人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相关的会计准则来确定会计处理方法,并遵循相关的会计规定和要求。
承租人融资租赁的会计分录涉及到租赁负债的确认、利息费用和本金偿还的确认、租金费用的确认以及资产报废处理等方面。
通过合理、准确地进行会计分录,可以确保融资租赁交易的财务信息的真实和准确。
承租人在进行融资租赁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的会计准则,正确处理相关的会计事项,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承租人融资租赁会计分录

1、租赁期开始日的会计处理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固定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贷长期应付款2、未确认容资费用的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的确定具体分为下列几种情况.以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以合同规定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合同规定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以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为入账价值,应当重新计算分摊率。
该分摊率是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折现率。
3、租赁资产折旧的计提承租人应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折旧政策;二是折旧期间。
.折旧政策对于融资租入资产,计提租赁资产折旧时,同自有应折旧资产一样,租赁资产的折旧方法一般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
.折旧期间确定租赁资产的折旧期间时,应视租赁协议的规定而论。
如果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即可认为承租人拥有该项资产的全部使用寿命,因此应以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寿命作为折旧期间;如果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后承租人是否能够取得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则应以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寿命两者中较短者作为折旧期间。
4、履约成本的会计处理履约成本是指租赁期内为租赁资产支付的各种使用费用,如技术咨询和服务费、人员培训费、维修费、保险费等。
承租人发生的履约成本通常应计入当期损益。
5、或有租金的会计处理或有租金是指金额不固定,以时间长短以外的其他因素为依据计算的租金。
融资租赁租金会计分录

融资租赁租金会计分录融资租赁是企业获得资产使用权的一种方式,通过租赁购买资产,分期支付租金,最终取得资产所有权。
在融资租赁过程中,会涉及到租金的支付及会计分录,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
首先,了解租金是指在融资租赁合同期限内,承租人按约定期限支付给出租人的款项。
租金通常包括两部分:本金和利息。
本金是指出租人出借的资金,而利息是指承租人为使用该资金所支付的费用。
对于承租人来说,每次支付租金时,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
我们以每月支付租金为例,假设每月租金为10000元。
首先,当承租人支付租金时,需要进行如下会计分录:借:租赁费用 10000元贷:银行存款 10000元这一步将租赁费用计入成本,同时减少银行存款。
接下来,需要将租赁费用的计入分类。
对于融资租赁,租赁费用通常分为两部分:应计租金和未计租金。
应计租金是指按照融资租赁合同的约定,承租人应该承担的租金。
在每月支付租金时,对应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应计租金 10000元贷:租赁费用 10000元这一步将应计租金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同时将租赁费用计入成本。
未计租金是指承租人已支付的租金中,未按合同约定计入成本的部分。
在每月支付租金时,对应的会计分录如下:借:未计租金 10000元贷:租赁费用 10000元这一步将未计租金计入其他应付款,同时将租赁费用计入成本。
通过以上的会计分录,我们可以清晰地记录下每次支付租金的内容,并将其正确地计入相应的分类。
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准确反映融资租赁业务的经济效益,还能够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供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决策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会计分录仅为参考,实际的融资租赁业务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并寻求专业的会计师和法律顾问的意见,以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综上所述,融资租赁租金的会计处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会计分录能够准确反映融资租赁业务的经济效益,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
融资租赁会计处理

(1)融资租赁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我国税法规定,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之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以及投入使用并办理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利息支出和汇兑损益等后的价值作为固定资产的原价。
由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而产生的负债,普通也包括这些内容。
但有时,按照租赁协议,某些费用不包括在租赁费用中,如运输费、途中保险费等。
在这种情况下,资产的入账价值与负债的的入账价值可能不一致。
按照租赁会计准则的规定,以租入资产的租赁付款额加之因租入行为发生的运输费、保险费、调试安装费,以及改、扩建支出的净额作为入账价值。
这一规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由于租赁付款额包含了利息费用,往往会大于租赁资产的公正价值,这违背了谨慎原则;此外,由于没考虑折现因素,这就与在确定出租人各期租赁收益时又要考虑租凭内含利率这一折现因素的处理不一致。
(2)融资租入资产的折旧及其他费用处理按租赁期和使用期孰短来确定折旧期限,承租人对于该资产修理费用和改良支出的处理与自有固定资产一致。
(3)融资费用的分摊承租人利息支出的是折现率,不考虑折现因素,但规定支付租赁金应从中列出财务费用部份。
(4)税收优惠我国对融资租赁人减半征收关税和增值税。
(5)租期满后,按照租赁协议规定,可以由承租方以较低价格购买,也可以续租,也可以将其退还出租方。
如以较低价格购买,在租赁开始时,其租赁费用中,应该包括这部份行使选择权而便宜购买该资产的价值;如果在租赁开始时不能确定是否会行使便宜购买权选择权的,则在租赁付款额中应包括由承租人担保的租赁资产的余值。
如续租,则按租赁新的固定资产一样处理;如果退还出租方,则冲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2、出租方会计处理(1)租赁收益确认与计量租赁收益是租金额加估计租赁资产残值超过租赁资产价值取得利润的部份。
要求按租赁投资净额余额和租赁内含利率来计算各期租赁收益,采用等差级数法来确定。
(2)租金租金是出租人得以回收的投资合理利润,普通包括租赁资产的购置成本、租赁期利息费及租赁毛利。
融资租赁准则会计分录

融资租赁准则会计分录
1. 背景
融资租赁是一种通过租赁购买资产的方式,对租赁人和出租人都有一定的会计处理要求。
本文档将介绍融资租赁准则下的会计分录。
2. 会计分录
根据融资租赁准则,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会计分录:
2.1 租赁人
租赁人在融资租赁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2.1.1 租赁起始
借:固定资产或对应的累计折旧租赁资产成本
贷:租赁负债
2.1.2 期间内
借:租赁费用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1.3 租赁结束
借:租赁负债
贷:固定资产或对应的累计折旧租赁资产成本
2.2 出租人
出租人在融资租赁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2.2.1 租赁起始
借:租赁资产
贷:租赁收入
2.2.2 期间内
无需进行额外会计分录,仅记录租赁收入。
2.2.3 租赁结束
无需进行额外会计分录。
3. 结论
以上是融资租赁准则下常见的会计分录,根据具体情况和业务需求,还可能会有其他会计分录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建议根据融资租赁合同和相关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并保持准确和规范的记录和报告。
请注意,本文档旨在提供概述,具体的会计处理应遵循相关的法规、规则和准则,并在专业会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融资租赁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融资租赁账务处理会计分录融资租赁账务处理,这个听起来就像是金融界的“高大上”事儿,实际上它离咱们的生活也不远。
你想想,买房、买车,有时候囊中羞涩,手头紧,难免就得考虑租赁。
融资租赁就像是那位乐于助人的朋友,给你一条生路。
它可以帮助企业拿到需要的设备,轻松搞定大笔开支,既能运作资金,又能保持现金流的灵活性,真是一举两得。
说到账务处理,这可不是小打小闹。
每一笔交易、每一项费用都得细致入微。
别以为会计分录就是简单的“借”与“贷”,它们可是有很多讲究的。
融资租赁的第一步,当然是要把租赁资产和租赁负债分别入账。
比如,你从某个公司租了一台价值50万的机器,你就得在账本上做个分录,借记“固定资产”50万,贷记“长期负债”50万。
简单吧?可是这里面可藏着不少猫腻,做错了可就麻烦大了。
得说说每月的租金支付。
假设你每个月要付1万元的租金,首先得把这1万块钱分成两部分,利息和本金。
说到利息,哎,那可是个“吸血鬼”,咱们得先计算出来。
比如租赁利率是5%,那第一个月利息就是50万的5%乘以1/12,哎呀,一算,差不多得2083块钱。
然后,你的分录就得是,借记“融资租赁费用”2083元,借记“长期负债”7917元,贷记“银行存款”10000元。
是不是有点像做数学题呢?可是,最有趣的还在后面呢。
当租期结束时,通常咱们可以选择购买设备。
假如这台机器的残值是5万,想要买下它,咱得做个账务处理。
得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残值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之前的固定资产得按原价减去累计折旧进行调整,剩下的部分再和残值对比,看看到底是赚是亏。
然后再做个分录,借记“固定资产”5万,贷记“银行存款”5万。
哎,买下了这台机器,心里那个乐啊,简直比中彩票还开心。
要是你这台机器真是用得当,干得好,那可就赚大了。
经营过程中,设备的折旧也是个大头,咱得每年都记得摊销它的成本。
想象一下,每年得把这台机器的折旧摊到一堆利润里,这也是个“精打细算”的活儿。
做分录的时候,得借记“折旧费用”,贷记“累计折旧”,这个时候要是再算错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分录
一、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处理
1.租赁期开始日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孰低)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最低租赁付款额)
★折现率的确定(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其折现率可按下列顺序确定)
①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
②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
③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2.初始直接费用的处理——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计入租入资产价值: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初始直接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3.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的处理——按实际利率法分摊
★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分摊率的确定:
(1)以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2)以合同规定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合同规定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3)以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4)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为入账价值,应当重新计算分摊率。
该分摊率是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折现率。
★会计处理: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贷:银行存款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4.租赁资产折旧的计提
★应提折旧总额的确定:
存在担保余值的:应提折旧总额=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担保余值
不存在担保余值的:应提折旧总额=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折旧期间:
①如果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即可认为承租人拥有该项资产的全部使用寿命,因此应以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寿命作为折旧期间;
②如果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后承租人是否能够取得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则应以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寿命两者中较短者作为折旧期间。
★履约成本的会计处理——履约成本发生时通常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
★或有租金的会计处理——在实际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
①或有租金以销售百分比、使用量等为依据计算的: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
②或有租金以物价指数为依据计算的: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5.租赁期满时的会计处理
(1)返还租赁资产
①存在承租人担保余值:
借:累计折旧
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②不存在承租人担保余值: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2)优惠续租租赁资产
①如果承租人行使优惠续租选择权:视同该项租赁一直存在而作出相应的账务处理。
②如果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没有续租支付的违约金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
(3)留购租赁资产
①支付购买价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贷:银行存款
②结转固定资产所有权:
借:固定资产——生产用固定资产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二、出租人对融资租赁的处理
1.租赁期开始日
(1)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
(2)未实现融资收益的计算
未实现融资收益=(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未担保余值)-(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初始直接费用的现值+未担保余值的现值)
(3)会计处理
借:长期应收款(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
未担保余值
营业外支出(融资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贷:融资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初始直接费用)
营业外收入(融资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未实现融资收益
2.未实现融资收益分配的会计处理
(1)分配方法——按实际利率法分配
未实现融资收益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租赁内含利率
(2)会计处理
①按收到的租金: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
②按当期应确认的融资收入金额: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租赁收入
3.应收融资租赁款坏账准备的计提
出租人只需对应收融资租赁款减去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差额部分(在金额上等于本金的部分)合理计提坏账准备,而不是对应收融资租赁款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对应收融资租赁款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与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相同。
4.未担保余值发生变动的会计处理
(1)期末
①未担保余值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未担保余值减值准备
②将减值金额与由此产生的租赁投资净额的减少额的差额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资产减值损失
(2)已确认损失的未担保余值得以恢复的
①按未担保余值恢复的金额
借:未担保余值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②原减值额与由此产生的租赁投资净额的增加额的差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未实现融资收益
5.或有租金的会计处理
出租人对或有租金应在实际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收入
借:应收账款
贷:租赁收入
6.租赁期满时的会计处理
(1)收回租赁资产
①存在担保余值(长期应收款有余额),不存在未担保余值(未担保余值无余额)
借:融资租赁资产
贷:长期应收款
应向承租人收取的价值损失补偿金:
借:其他应收款
贷:营业外收入
②存在担保余值,也存在未担保余值
借:融资租赁资产
贷:长期应收款
未担保余值
应向承租人收取的价值损失补偿金:
借:其他应收款
贷:营业外收入
③不存在担保余值,但存在未担保余值
借:融资租赁资产
贷:未担保余值
④不存在担保余值,也不存在未担保余值——不做会计处理,只需做备查登记
(2)优惠续租租赁资产
①如果承租人行使优惠续租选择权——则视同该项租赁一直存在而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
②如果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没有续租——承租人返还资产的会计处理同上述(1)收回租赁资产的会计处理。
(3)留购租赁资产
①收到购买价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
②如存在未担保余值
借:营业外支出
贷:未担保余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