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会计分录分类汇总
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分录(精选五篇)

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分录(精选五篇)第一篇: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分录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分录一、出租方1、购入租赁资产借:固定资产---融资租赁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2、租出资产借:长期应收款----融资租赁--**客户贷:固定资产---融资租赁资产未实现融资收益3、收取租金借:银行存款贷:长期应收款----融资租赁--**客户借:未实现融资收益贷:主营业务收入---租赁收入4、收回资产余值借:固定资产---融资租赁资产贷:长期应收款----融资租赁--**客户二、承租方1、租入资产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未确认融资费用贷:长期应付款—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供应商2、支付租金借:长期应付款—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供应商贷:银行存款借:财务费用3、计提折旧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4、到期归还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银行存款借:长期应付款—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供应商贷:固定资产清理借:营业外支出贷:固定资产清理仅供参考,如有错误,烦请指正。
第二篇:融资租赁会计处理新购固定资产融资租赁供应商开发票给承租人,承租人可以抵扣增值税,租赁公司不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是不抵扣增值税的,发票只是作为所有权凭证抵押在租赁公司,承租人可以以复印件入帐,若税务所查帐要求提供原发票,可以向租赁公司提出申请。
1、根据租赁合同: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设备成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未确认融资费用(利息费用)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租赁合同总额)〈包括留购价〉2、支付每期租金: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贷:银行存款3、每期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借:财务费用4、每期计提折旧:借:制造费用(或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5、租赁期满:支付留购价:借:长期应付款贷:银行存款借:固定资产-自用固定资产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以上不考虑担保余值问题。
租赁的会计分录

租赁的会计分录
租赁是企业常用的一种融资方式,租赁合同上的租金支付需要进行会计处理。
本文将介绍租赁的会计分录。
我们需要了解租赁的分类。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租赁分为两种类型: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
融资租赁是指租赁期限较长的租赁,租赁期限一般大于租赁物的使用寿命,在租赁结束时,承租人有购买租赁物的权利。
经营租赁是指租赁期限较短的租赁,租赁期限一般小于租赁物的使用寿命,在租赁结束时,承租人没有购买租赁物的权利。
接下来,我们来看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会计分录。
1. 融资租赁的会计分录
融资租赁的会计分录需要分为两个阶段:租赁期间和租赁结束时。
租赁期间的会计分录:
借:租赁资产
贷:应付租赁款
租赁结束时的会计分录:
借:已完全摊销的租赁资产
借:应收款项
贷:租赁资产
其中,已完全摊销的租赁资产是指在租赁期间内摊销的租赁资产,应收款项是指承租人在租赁结束时应向出租人支付的租金。
2. 经营租赁的会计分录
经营租赁的会计分录只需要在租赁期间进行会计处理。
借:租赁费用
贷:应付租赁款
其中,租赁费用是承租人在租赁期间应向出租人支付的租金,应付租赁款是指承租人在租赁期间未支付的租金。
需要注意的是,在会计处理租赁时,还需要考虑到租赁物的计提折旧和租赁物的净值。
租赁物的计提折旧需要按照租赁物的使用寿命进行折旧,租赁物的净值是指租赁物的原值减去已计提的折旧。
租赁的会计分录需要根据租赁类型进行分类,按照租赁期间和租赁结束时进行会计处理。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会计处理,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融资租赁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融资租赁账务处理会计分录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融资租赁是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
它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账务处理和会计分录,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准确理解和处理这些业务至关重要。
一、融资租赁的基本概念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对供货人的选择,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件,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
在租赁期内,租赁物件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承租人拥有租赁物件的使用权。
租赁期满,承租人通常可以选择支付一定的价款取得租赁物件的所有权。
二、融资租赁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在融资租赁业务中,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出租人应当在租赁期开始日,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三、融资租赁承租方的账务处理及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差额)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最低租赁付款额)银行存款(初始直接费用)2、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在租赁期内,承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财务费用贷:未确认融资费用每期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期初应付本金余额×实际利率期初应付本金余额=期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3、租赁资产折旧的计提承租人应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折旧政策应与自有固定资产一致。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贷:累计折旧(1)返还租赁资产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2)优惠续租租赁资产如果承租人行使优惠续租选择权,则应视同该项租赁一直存在而作出相应的账务处理。
承租人融资租赁的会计分录

承租人融资租赁的会计分录承租人在进行融资租赁时需要确认租赁负债。
租赁负债是指承租人通过融资租赁获得租赁资产所产生的负债。
租赁负债需要根据租赁合同约定的租金支付计划进行计算,并以现值的形式确认。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租赁资产贷:租赁负债接下来,承租人需要将租赁负债按照适当的期限进行分解,并确认每期的利息费用和本金偿还金额。
利息费用是承租人为使用融资租赁资产所支付的费用,本金偿还金额是承租人每期偿还租赁负债的金额。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利息费用贷:现金借:租赁负债(本金偿还金额)贷:现金承租人还需要根据租赁合同约定的租金支付计划,将租金费用按照适当的期间进行确认。
租金费用是指承租人为使用融资租赁资产所支付的费用,通常以固定的金额在每个计算期间进行确认。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租赁费用贷:现金承租人在融资租赁结束后需要进行资产的报废处理。
报废处理是指将租赁资产从资产账户中注销,并计提相应的报废损失。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报废损失贷:租赁资产根据以上的会计处理,承租人在融资租赁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笔会计分录。
这些分录涵盖了租赁负债的确认、利息费用和本金偿还的确认、租金费用的确认以及资产报废处理等方面。
通过合理、准确地进行会计分录,可以确保融资租赁交易的资金流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
需要注意的是,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可能会受到不同的会计准则的影响,而会计准则的选择通常由承租人所在的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规定来决定。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承租人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相关的会计准则来确定会计处理方法,并遵循相关的会计规定和要求。
承租人融资租赁的会计分录涉及到租赁负债的确认、利息费用和本金偿还的确认、租金费用的确认以及资产报废处理等方面。
通过合理、准确地进行会计分录,可以确保融资租赁交易的财务信息的真实和准确。
承租人在进行融资租赁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的会计准则,正确处理相关的会计事项,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记账实操-融资租赁的账务处理分录

记账实操-融资租赁的账务处理分录一、直接融资租赁(一)按设备价款、运输费、安装调试费、保险费等之和与应付租赁款的现值较低者作为资产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应付未付租息等,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按融资租赁合同附表中应付租金总额,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如果租赁资产占企业总资产额的比例≤30%,可按应付租金总额确认资产帐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融资租赁合同附表中应付租金总额,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二)支付租赁保证金,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银行存款"。
保证金用于支付最后一期或几期租金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贷记"其他应收款"。
(三)在租赁期内,按期支付租金,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贷记"银行存款"。
将租金中所含租息部分确认为当期费用,借记"财务费用",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
(四)承租人计提折旧,分两种情况1、合同约定期末将租赁标的物所有权转移,承租人按正常使用年限计提折旧,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贷记"累计折旧"。
2、合同签订时不能合理确定期末将租赁标的物所有权转移,承租人按租期与正常使用年限较短计提折旧。
(五)租赁期满时,承租人取得租赁标的物所有权,分两种情况:1、承租人按正常使用年限折旧,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贷记"银行存款",将名义货价确认为当期费用,借记"财务费用",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同时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转为"自有固定资产"明细.2、承租人按租期折旧,资产帐面净值(几乎为0)与资产实际价值相差悬殊,承租人以清产核资的名义可对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以评估值入帐.(1)以名义货价取得所有权,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贷记"银行存款",将名义货价确认为当期费用,借记"财务费用",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以清产核资的评估值入帐,借记"固定资产",贷记"资本公积".二、售后租回融资租赁(一)将拟出售固定资产转为清理,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
融资租赁计提折旧会计分录

融资租赁计提折旧会计分录融资租赁是企业获取资产的一种方式,租赁公司通过向企业提供资产租赁服务来获取利润。
租赁公司将资产租给企业,企业按照合同约定的租金支付方式支付租金。
根据会计准则,融资租赁所产生的租赁费用应当分别归入租赁物的折旧费用、利息费用和管理费用,本文将从计提折旧方面来详细解析融资租赁的会计分录。
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要求将租赁物的购买成本分期摊销,因此租赁物应该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方法进行计提折旧。
计提折旧的目的是为了反映租赁物的使用价值逐年减少的情况,同时也是为了能够将租赁物的成本分摊到租赁期内,从而形成租赁物的租金。
计提折旧的具体会计分录为:借:租赁物折旧费用;贷:累计折旧-租赁物。
在这个分录中,借方的“租赁物折旧费用”是租赁物折旧的计提金额,代表了租赁物在本期内的折旧费用,而贷方的“累计折旧-租赁物”是租赁物折旧费用的累计金额,代表了租赁物在租赁期内已经计提的折旧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提折旧的同时,还需计算租赁物的净残值。
净残值是指租赁物在租赁期结束时,经过折旧后,其预计的剩余价值。
净残值应该在签订合同时确定,随着租赁期的推进,净残值会逐渐减少。
当租赁期结束时,租赁物的净残值应该等于零。
当租赁期结束后,租赁物的净残值应该根据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如果合同约定企业有购买租赁物的权利,那么企业可以根据合同约定支付购买款,将租赁物转化为自有资产,同时还需计提一笔折旧费用,将购买租赁物的成本摊销到企业的账面成本中。
如果企业没有购买租赁物的权利,那么租赁物将由租赁公司进行处置,企业应当向租赁公司支付处置费用。
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涉及到租赁物的折旧、利息、管理费用等多个方面。
其中,计提租赁物折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和记录。
企业应当根据合同约定,按照要求进行会计处理,从而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融资租赁准则会计分录

融资租赁准则会计分录
1. 背景
融资租赁是一种通过租赁购买资产的方式,对租赁人和出租人都有一定的会计处理要求。
本文档将介绍融资租赁准则下的会计分录。
2. 会计分录
根据融资租赁准则,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会计分录:
2.1 租赁人
租赁人在融资租赁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2.1.1 租赁起始
借:固定资产或对应的累计折旧租赁资产成本
贷:租赁负债
2.1.2 期间内
借:租赁费用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1.3 租赁结束
借:租赁负债
贷:固定资产或对应的累计折旧租赁资产成本
2.2 出租人
出租人在融资租赁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2.2.1 租赁起始
借:租赁资产
贷:租赁收入
2.2.2 期间内
无需进行额外会计分录,仅记录租赁收入。
2.2.3 租赁结束
无需进行额外会计分录。
3. 结论
以上是融资租赁准则下常见的会计分录,根据具体情况和业务需求,还可能会有其他会计分录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建议根据融资租赁合同和相关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并保持准确和规范的记录和报告。
请注意,本文档旨在提供概述,具体的会计处理应遵循相关的法规、规则和准则,并在专业会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记账实操-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分录

记账实操-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分录一、融资租赁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融资租赁贷:其他应付款二、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1、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最低租赁付款额) 2、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初始直接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3、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贷:银行存款借:财务费用贷:未确认融资费用4、履约成本的会计处理借:管理费用等5、租赁期满时的会计处理(1)返还租赁资产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2)优惠续租租赁资产借:营业外支出贷:银行存款(3)留购租赁资产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同时,将固定资产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明细科目转入有关其他明细科目。
经融资租赁会计分录承租人: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孰低)未确认融资费用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最低租赁付款额)出租人:借:长期应收款(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未担保余值营业外支出(融资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贷:融资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银行存款(初始直接费用)营业外收入(融资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的区别1、作用不同由于租赁公司能提供现成融资租赁资产,这样使企业能在极短的时间,用少量的资金取得并安装投入使用,并能很快发挥作用,产生效益,因此,融资租赁行为能使企业缩短项目的建设期限,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同时,避免企业因资金不足而放过稍纵即逝市场机会。
经营租赁行为能使企业有选择地租赁企业急用但并不想拥用的资产。
特别是工艺水平高、升级换代快的设备更适合经营租赁。
2、两者判断方法不同融资租赁资产是属于专业租赁公司购买,然后租赁给需要使用的企业,同时,该租赁资产行为的识别标准,一是租赁期占租赁开始日该项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的75%以上;二是支付给租赁公司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等于或大于租赁开始日该项资产账面价值的90%及以上;三是承租人对租赁资产有优先购买权,并在行使优先购买权时所支付购买金额低于优先购买权日该项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5%;四是承租人有继续租赁该项资产的权利,其支付的租赁费低于租赁期满日该项租赁资产正常租赁费的7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租赁会计分录
一、经营租赁
(一)承租人
1. 租入支付押金及预付租金时
借:其他应收款 (所交押金)
长期待摊费用 (预付租金)
贷:银行存款
2. 每次交租时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当期应确认的租金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 (差额)
贷:银行存款 (当期实际支付的租金)
3. 收回押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 (二)出租人
1、 购入待出租资产时
借:经营租赁资产—未出租资产
待:银行存款
2、 租出产时
借:经营租赁资产—已出租资产
贷:经营租赁资产—未出租资产
3. 预收租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预收租金)
4. 每次租时
借:银行存款 (当期实际收到的租金) 应收账款 (差额) 贷:租赁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5. 每次计提折旧时
借:营业费用—折旧费用
/ 其他业务成本—租赁支出
贷:经营租赁资产折旧 6. 收回租赁资产时 借:经营租赁资产—未出租资产
贷:经营租赁资产—已出租资产
7. 出售报废和毁损的经营租赁资产清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差额)
经营租赁资产折旧 (累计已经计提的折旧)
贷:经营租赁资产—未出租资产 (资产账面价值)
8. 出租人收到承租人使用不当提前报废租赁资产的违约赔偿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二、融资租赁
(一)承租人
1、 租赁开始日时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2者中的较低者+初始直接费用)A 未确认融资费用 (差额)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最低租赁付款额)
银行存款
注:最低租赁付款额=租金等+担保余值(承租人或相关第三方)+优惠购买价 最低租赁收款额=最低租赁付款额+担保余值(独立第三方)
2、 支付租金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贷:银行存款
3、 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注意:第一年应付本金余额=A -直接费用
第一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B =( A -直接费用)×实际利率 第二年应付本金余额C= A -(上月租金-B )
第二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D= C ×实际利率
第三年应付本金余额E= C -(上月租金-D )
第三年应付本金余额F= E ×实际利率
……
4. 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用
贷:累计折旧
注意:分摊的累计折旧=(A*当年有效月份)/(折旧年限*12)
5. 租赁期满时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二)出租人
1、 租出固定资产时
借: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 (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
担保余值 (未担保余值)
贷:融资租赁资产 (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 营业外收入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 未实现融资收益 (差额)
银行存款 (初始直接费用)
2、 每次确认租金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
3、确认未实现融资收益时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租赁收入
注意:第一年租赁投资净额余额A’=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
第一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B’ = A’×实际利率
第二年应付本金余额C’=A’-(上月租金-B’)
第二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D’= C’×实际利率
第三年应付本金余额E’= C’-(上月租金-D’)
第三年应付本金余额F’= E’×实际利率
……
4、租赁期满优惠购买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
存在担保余值的,还应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贷:未担保余值
三、售后租回
对于出租人来讲,售后租回交易同其他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没有什么区别对于承租人来讲,售后租回交易同其他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有所不同
相同地方(略),不同地方(见下面)
1.固定资产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出售固定资产时
借:银行存款
借或贷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Q
贷:固定资产清理
3.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时
借: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
贷:制造费用—折旧费
注意: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Q*当年有效月份)/(折旧年限*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