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语过程中的思维变化和语言行为以中国学习者为例
日语学习方法总结

日语学习方法总结日语是世界上最具有语言魅力之一的语言之一,对于很多人来说学习日语是一种乐趣。
但是,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很多人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
本文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学习日语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日语。
1. 学习基本语法学习日语的第一步是学习基本语法。
日语的语法和中文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词序和助词的使用方面。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日语的基本语法,掌握其基本的句型结构和语法规律。
2. 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学习日语需要同时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
这四种技能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听力练习、口语练习、阅读练习和写作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3. 多听、多说学习日语的关键是要多听多说。
通过听日语歌曲、看日语综艺节目、和日语母语者交流,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在说日语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正确发音和语调,保持日语音调的标准。
4. 熟练掌握假名假名是日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大量的日语单词和语法都是用假名写出来的。
学习日语的第一步就是要掌握假名。
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掌握假名的读音和写法。
5. 多做练习多做日语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强化语言记忆和练习语言技能。
在练习中,我们可以通过模仿、复述、翻译、造句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6. 学习汉字在日语中,除了假名外,汉字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对于汉字相对熟悉的中国学生来说,学习日语中的汉字相对容易。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日语中的汉字和中文中的汉字在笔画和读音上有很大的不同,需要特别注意。
7. 注重词汇积累词汇是语言学习中最基本的部分。
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词汇积累,多阅读日语书籍、新闻、杂志,多听和看日语音频和视频,积累大量的词汇和语法。
总之,学习日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我们需要在学习中保持积极性和耐心,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库,提高自己的日语水平。
高中学生的日语学习现状及思考

高中学生的日语学习现状及思考日语是当今世界上应用语言中属于小语种。
但是在中国学习日语的人数占有很大的比例。
在高中阶段有些学校开设了以日语作为高考外语科目的课程。
对于日语零基础的高中生来说,如何在三年的时间里完成高考所需要的内容,是个艰巨的任务。
但是,日语与汉语关系的特殊性,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又能在短时间里,通过自己努力,加上老师的正确引导,还是能在高考中考出比较优异的成绩。
标签:日语学习日语学习习惯一、在日常的日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日语学习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预习情况课前预习是日语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一环节能使日语的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但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也就是学生日语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学生的预习方法也只是停留在浅层的“只看一遍”和“试做部分练习”上。
从了解中得知,日语的预习在学生看来,由于他们的作业负担重,有时想预习也没时间。
为此,预习是高中学生外语学习过程中相当薄弱的环节。
(二)听课情况听课是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的重要途径,积极配合老师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切实提高上课45分钟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际教课过程中只有少数的同学能始终集中注意力,认真配合老师,做到各种感官齐用,而大多数的同学上课有时思想开小差,走神。
“好记忆不及烂笔头”,学生记听课笔记对课后巩固、阶段复习大有益处,学生记听课笔记,有利于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课,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做笔记,及时整理笔记的习惯。
对于听课当中的问题,三分之一的同学会积极询问老师和同学,但更多的同学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只会把问题越积越多。
这样很不利于以后的学习。
(三)作业及复习情况作业是学生检查自己是否掌握课堂内容的好方法,它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
有近一半的同学能够认真对待做作业遇到的难题,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自暴自弃,作业一抄了事。
对于作业批改过后的反应,只有部分同学能作及时地订正,大多数同学不能保证及时的订正,对此,教师有必要对这些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强化训练。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 日语教学中的中日文化差异处理建议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日语教学中的中日文化差异处理建议在日语专业的毕业论文中,本文将讨论日语教学中的中日文化差异处理建议。
我们将分析中日文化差异对日语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处理建议,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日语。
一、中日文化差异对日语教学的影响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对日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日两国的教育体制不同,这导致学生在学习日语时可能存在不同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
例如,中国学生可能更注重应试技巧,而日本学生则更重视语言沟通能力。
其次,中日两国的社会礼仪和价值观存在差异,这也会反映在日语教学中。
比如,在日本,对于敬语的使用要求非常严格,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敬语表达方式。
而在中国,尊重和礼貌的表达方式可能略有不同。
另外,中日两国的语法结构也存在差异。
由于汉字的存在,中国学生在学习日语时可能会出现词汇的混淆和语法结构的错误。
同时,中日两国的名词使用也有所不同,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二、处理中日文化差异的建议为了更好地处理中日文化差异,以下是几点建议供日语教师参考:1.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学习需求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学习需求。
通过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并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
2.关注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虽然尊重和敬语在日本文化中非常重要,但对中国学生来说,语言沟通能力可能更为重要。
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通过实际情景的练习和日常交流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合理利用汉字和中文背景虽然汉字和中文背景可能会在学习日语时带来一定的困惑,但也可以成为学习的优势。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中文背景,理解日语词汇的含义和语法的差异,提高他们对日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注重教学资源的多样化教师应该收集并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教材、音频、视频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和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源,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初级)日语语法新思维

日本文化对于学日语的影响!日本是一个岛国。
因为海洋给他一个天然的屏障,不怕侵略,但是最怕内乱。
也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最求—“和”日本也因此是大和民族。
海洋天然的屏障,不怕挑战。
日本的求和就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暧昧。
日本的文化也是---含蓄的,柔美的,善变的女性文化。
日本文化含蓄体现在现在在语言上:1.发音上,关键在于---嘴型要小,嘴的变化少。
2.善变体现在语言上--没有句型总结就是:“和”的文化影响到一:发音(1口型(变化很小)2声调(很平))二:语法(1谓语置后(同传很难)2修饰语长(给自己留有思考余地))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书记语言1口头语言分为,南方系,南亚语系:北方系,阿尔泰语系2书记语言,汉字(1400多个)日本最初是没有文字的,日本文字记载也就只有1400年的历史。
(没有文字,所以表现出来的语言交流也就趋于原始化,形象化,所以在日语里面也体现在,多形象化的多拟声拟态词。
)来讲讲日本文字演变:古代日本从中国引进汉字。
汉字在日本的演变:汉字——万叶假名——片假名——平假名当时,汉字不够用后,创造了万叶假名,在万叶集,不想他的意思,而是仅仅想他的音。
片假名就是汉字里面的一部分(日本拿来主义,后面将汉字拆开,创造片假名。
),用了一段时间后面又发现不好用,古代是写毛笔字的,后面又创造片假名,发现用毛笔写平假名更好更快。
在某个时间段里面里男人用汉字和片假名,女人用平假名。
日语的发音演变:因为日本讲话喜欢平和。
在古代是有61个音,是由现在是44个和17音zhi,chi,shi,ri,等等。
17个已经没有用的音,日本人觉得要么特重,要么不好发等等,在历史里就慢慢推出语言。
所以,17个音对于现代日本人发音也很难,而且大部分是卷舌化,所以,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日本人的语言方面这样的卷舌也退化了。
导致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日本人,学习英语起来比较难,但是,日本这个国家又是世界上很热衷于学习英语的一个国家。
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误用分析

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误用分析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误用现象一直是日语教育中一个备受的问题。
误用不仅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还可能给他们带来沟通障碍和误解。
本文将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误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
日语作为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学习者。
在中国,随着中日关系的改善和日本文化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日语。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习者都会遇到误用现象。
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误用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汉字词汇使用不当:由于中日两国语言中都使用汉字,很多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常常出现汉字词汇使用不当的问题。
例如,有些学习者在写作中习惯性地使用中文词汇的顺序和结构来组成日语词汇,导致表达不地道。
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另一个常见的误用现象。
中国日语学习者往往受到母语的影响,在日语语法上出现错误。
比如,日语中的助词、时态、语态等方面,学习者往往因为母语的干扰而出现错误。
文化理解不足:日语中有许多文化特定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往往很难通过单纯的学习来掌握。
由于对中国和日本的文化差异理解不足,学习者容易出现误用现象。
解决中国日语学习者误用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语言水平:学习者应注重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才能减少误用的可能性。
优化学习环境:学习者应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通过参加日语角、与日本友人交流、观看日本影视作品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教材质量:教材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提高教材质量对于减少误用现象至关重要。
教材应注重实用性和文化性,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日语。
了解日本文化:学习者应主动了解日本文化,包括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方面。
这有助于减少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用现象。
及时纠正错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他人的指正和建议。
同时,学习者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等,来检测和纠正自己的误用现象。
学习日语过程中的思维变化和语言行为以中国学习者为例

第29卷第6期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Vol.29No.6收稿日期:2012-09-30作者简介:杨吉萍(1964—),女,山西高平市人,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日语教育·日语语言学研究。
学习日语过程中的思维变化和语言行为———以中国学习者为例杨吉萍(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上海20023)摘要:对上海师范大学日语专业学生和非日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过程中的外语思维变化和语言行为表现能力。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了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过程中外语思维的变化、语言行为表现能力与学习外语的时间和语言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要掌握一门地道的外语,除了解所学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等之外,用所学国家的语言方式习惯性思维等也非常重要。
关键词:中国日语学习者;外语思维;语言行为表现;变化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891(2012)06-0134-03Research on Language Behavior and Thinking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JapaneseYANG Jie-ping(Japanes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35)Abstract:The survey of Japanese majors and non-Japanese majors i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aims at understanding the abili -ty to change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students learning Japanese thinking and language behavior.Through investiga -tion and analysis,it finds that the changes in the thinking of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Japanes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bility of language behavior and time and language environment of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Key words:Japanese learners in China,foreign language thinking,language behavior,change引言在中国如果不小心被人脚踩了一下,踩的一方理所应当地向被踩的一方认错或者说“对不起”。
日语学习中的自我反思与改进

日语学习中的自我反思与改进日语学习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项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然而,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和改进,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这一挑战,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分享一些我在日语学习中进行的自我反思和改进的经验,并希望能对其他同学们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首先,我意识到在日语学习的初期阶段,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加强这两方面的能力,我开始大量听取日语录音和广播节目,并尝试模仿其中的发音和语调。
同时,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口语练习和对话练习,不断纠正自己的发音和语法错误。
通过这些努力,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我发现阅读和写作对于日语学习的巩固和扩充词汇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我开始阅读各种难度适宜的日语书籍和文章,逐渐适应了日语的语法和表达方式。
同时,我利用词汇卡片和写作练习来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不断尝试使用新学到的单词和句型。
这些练习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提高了我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还注意到记忆和复习对于日语学习的巩固非常重要。
在学习新的日语单词和句型时,我将其记录在笔记本上,并进行反复的复习和记忆。
同时,我积极寻找各种复习方法,例如使用闪卡、制定记忆计划等,以及参加日语角和语言交流活动,与他人进行日语交流,锻炼自己的应用能力。
通过这些方法,我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记忆能力和应用能力。
最后,我发现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非常关键的。
学习日语是一个持久战,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并保持耐心。
在学习过程中,我尝试了很多种学习方法,包括使用各种教材、听取不同类型的日语资料,以及参加日语学习社群等。
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我找到了适合我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总结起来,日语学习的自我反思和改进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通过加强听力口语、巩固阅读写作、记忆复习以及保持积极态度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都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从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来看语言的表现形式

33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J ournal of J iamus i Education Ins titute2010年第4期总第100期No.4.2010Sum 100从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来看语言的表现形式李艳华邓湘宁(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无锡214000)摘 要:中国与日本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语言的构造上都有汉字,可是在实际应用上又各有不同的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来探究语言的表达方式、构词的特点,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日语的表现形式,掌握语言的使用方式。
关键词:思维方式;语言;教学中图分类号:H0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4-0323-01收稿日期:5作者简介:李艳华(6),女,江苏无锡人,从事日语语言学方向的研究。
邓湘宁(),男,辽宁盘锦人,从事应用化学方向的研究。
在日语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很多同学认为语言是学过了可是不能够灵活掌握,或者是说出来的话语很生硬,不符合日语语言的表达特点。
要想脱离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日本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必须先要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本文拟从语言的角度,通过对日常语言的观察来透析隐含语言背后的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一、日本人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一)日语当中的温情表达方式在日语中有这样的句子:例如:1.李さんは行かないですか。
(小李你不去吗?)はい、行きません。
(是的,我不去)在本句中的「はい」一般是表示肯定语气“是的”,“对”的意思,但在这里出现了英语中属于语法错误的逻辑自相矛盾的回答。
这种带有逻辑矛盾的表达方式正是日本人针对人即接受一方的一种温情表达方式。
2.お生日、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
(祝你生日快乐)すみません、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不好意思,谢谢)别人给自己提供了方便,或者帮助了自己,应该报以自己的感谢感激之情,说“谢谢”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但是在以上句子中,是因为自己而使别人产生不便,自己给别人添了麻烦时说“すみませ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第6期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Vol.29No.6收稿日期:2012-09-30作者简介:杨吉萍(1964—),女,山西高平市人,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日语教育·日语语言学研究。
学习日语过程中的思维变化和语言行为———以中国学习者为例杨吉萍(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上海20023)摘要:对上海师范大学日语专业学生和非日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过程中的外语思维变化和语言行为表现能力。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了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过程中外语思维的变化、语言行为表现能力与学习外语的时间和语言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要掌握一门地道的外语,除了解所学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等之外,用所学国家的语言方式习惯性思维等也非常重要。
关键词:中国日语学习者;外语思维;语言行为表现;变化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891(2012)06-0134-03Research on Language Behavior and Thinking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JapaneseYANG Jie-ping(Japanes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35)Abstract:The survey of Japanese majors and non-Japanese majors i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aims at understanding the abili -ty to change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students learning Japanese thinking and language behavior.Through investiga -tion and analysis,it finds that the changes in the thinking of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Japanes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bility of language behavior and time and language environment of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Key words:Japanese learners in China,foreign language thinking,language behavior,change引言在中国如果不小心被人脚踩了一下,踩的一方理所应当地向被踩的一方认错或者说“对不起”。
但是在日本不管是踩的一方还是被踩的一方都会自然而然说“对不起”,这也许是日本式思维或者说日本文化吧。
因此,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过程中除学习日语语言本身之外还应该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文化和风俗习惯等。
无论学习何种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其目标语种相关的文化以及价值观等会越来越熟悉和亲近,在进行语言交流时自然会形成目标语言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其语言行为也随之会发生变化。
因此,笔者于2009年至2011年对上海师范大学日语专业本科生和非日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国学生在学习日语前、本科四年学习日语中,他们学习日语的动机如何?分析其外语思维的形成及变化?有什么不同?同时探讨他们的外语思维又是如何体现在语言行为上?更进一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二、调查的内容及相关事项(一)调查对象1.上海师范大学日语专业入学新生(60)→JFL02.英语系一年级研究生(非専攻43名)→JFL 13.上海师范大学日语专业1年级学生(60名)→JFL 24.上海师范大学日语专业2年级学生(57名)→JFL3(二)调查方法和内容1.调查方法:问卷调查2.调查内容:问卷调查表由表一和表二构成。
表一中各问题调查日语学习者的基本情况和学习动机;表二中的问题围绕日常生活的寒暄语和语言行为表现调查日语学习者的外语思维的形成及变化。
三、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见表1和表2。
134--表1日语学习者的基本情况和学习动机*“学习日语的动机”属多项选择。
表2日语学习者的外语思维和语言行为表现从上述表格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如下几点:(一)关于学习者学习日语的学习动机不管是日语专业刚入学的新生还是把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英语系一年级研究生、以及学了一年或者两年的日语专业学生90%以上的学生第一选择了“因为喜欢日本的动漫画等”。
而把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英语系研究生的学习动机100%认为“多学一门外语将来好就职”,他们把多学一门外语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动机相当现实。
而与此相对应日语专业的学生50%认为“想和日本人直接进行语言交流”、“想体验异国的不同文化”、“想学习日本的经济、文化、建筑等”。
而且学习日语年数越长这样的愿望越强烈。
不难看出有相当多的学生因为不断学习、提高日语和使用日语,他们的价值观和学习动机不断发生变化。
换句话说,日语专业的学生他们选择学习日语时,由当初的学习动机“因为喜欢日本的动漫画等”,学习日语过程中发展变化为“想和日本人直接进行语言交流”、“想体验异国的不同文化”、“想学习日本的经济、文化、建筑等”与日语有关联的知识。
(二)关于日语学习者的外语思维和语言行为表现首先通过日常生活的寒暄语表现———问题(1)、(2)、(4)、(5)、(6)看一下他们的外语思维表现。
问题(1)“早晨路上遇见日语老师打招呼吗?”80%以上的学习者表示打招呼。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问题(2)“是用日语打招呼还是汉语?”,使用汉语打招呼的学习者JFL0为90%、JFL1为86%、JFL2为62%、JFL3为20%;使用日语打招呼的学习者JFL0为10%、JFL1为14%、JFL2为38%、JFL3为80%。
学习者学习日语之前和学习日语之后的外语思维行为方式明显不同。
随着学习日语的时间变化使用汉语打招呼的学习者在逐渐减少,而与此相对应使用日语打招呼的学习者在不断地增加。
问题(4)“吃饭时你说「いただきます」吗?”回答“是”的学习者四组中分别为5%(JFL0)、12%(JFL1)、52%(JFL2)、68%(JFL3)。
问题(5)“睡觉时你说「おやすみなさい」吗?”回答“是”的学习者四组中分别为3%(JFL0)、2%(JFL1)、48%(JFL2)、63%(JFL3)。
问题(6)“和别人分手时你说「さようなら」「じゃまた」之类的道别语吗?”回答“是”的学习者四组中分别为10%(JFL0)、7%(JFL1)、67%(JFL2)、88%(JFL3)。
关于问题(4)、(5)、(6)的寒暄语调查结果表示随着学习日语的时间越长其语言行为逐年在增加。
中国人一般无论在吃饭时还是睡觉时没有这种互相问候的习惯,一般很少有人讲。
这充分说明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渐渐地用日本人习惯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自然而然地用所学的语言———日语来表现。
另外,上面表格中日语专业入学新生(JFL0)对于问题(4)、(5)、(6)的寒暄语调查结果分别占5%、3%、10%的学习者在此需要说明一下,问卷调查结果出来后,分别对这几位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在进入大学前有5—6年的学习日语的经历。
因此更加表明外语思维的表现与学习日语的时间是成正比的。
其次探讨一下日语学习者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行为表现———问题(3)、(7)、(8)、(9)。
问题(3)“遇见日语老师或者日本人边打招呼边鞠躬吗?”,在日语专业入学新生(JFL0)中,回答“是”的学习者仅仅占3%。
把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英语系一年级研究生(JFL1)中竟然一个人也没有。
日语专业1、2年级学生分别为28%、65%。
世界上边打招呼边鞠躬这样的行为表现恐怕只有日本这个国家才有的吧。
问题(7)“如果被别人踩了一下你会主动说「すみません」、「ごめんなさい」之类的道歉语吗?”回答“是”的学习者分别为2%(JFL0)、2%(JFL1)、27%(JFL2)、56%调查事项JFL0JFL1JFL2とJFL3性别男8女52男3女40男8女52男7女50学习日语的动机因为喜欢日本2(3%)3(7%)9(15%)13(22%)因为喜欢日本的动漫画等55(92%)40(93%)59(98%)57(100%)多学一门外语将来好就职5(8%)43(100%)25(42%)32(56%)因为对日本感兴趣4(7%)10(23%)29(48%)38(67%)因为想去日本留学或者旅行15(25%)8(19%)34(57%)41(72%)想和日本人直接进行语言交流32(53%)10(23%)57(95%)55(97%)想体验异国的不同文化30(50%)15(25%)32(53%)45(79%)因为中日两国汉字相同相似容易学13(22%)14(33%)20(33%)19(33%)想学习日本的经济、文化等30(50%)21(49%)38(63%)43(75%)因为日本有亲戚朋友1(2%)01(2%)0因为日语是一门国际性的重要外语6(10%)11(26%)26(43%)30(53%)其它2(3%)4(9%)3(5%)3(5%)学习日语的经历1年以内5(8%)1年以内15(35%)1年以内53(88%)2年以内48(84%)1年以上2(3%)2年以上6(11%)有无留学经验001年以上28(65%)001年以上7(12%)调查事项JFL0JFL1JFL2とJFL3性别男8女52男3女40男8女52男7女50思维变化和语言行为表现(1)早晨路上遇见日语老师打招呼吗?50(83%)37(86%)55(92%)56(98%)(2)是用日语打招呼还是汉语?汉语45(90%)汉语32(86%)汉语34(62%)汉语11(20%)日语5(10%)日语5(14%)日语21(38%)日语45(80%)(3)遇见日语老师或者日本人边打招呼边鞠躬吗?2(3%)017(28%)37(65%)(4)吃饭时你说「いただきます」吗?3(5%)5(12%)31(52%)39(68%)(5)睡觉时你说「おやすみなさい」吗?2(3%)1(2%)29(48%)36(63%)(6)和别人分手时你说「さようなら」「じゃまた」之类的道别语吗?6(10%)3(7%)40(67%)50(88%)(7)如果被别人踩了一下你会主动说「すみません」、「ごめんなさい」之类的道歉语吗?1(2%)1(2%)16(27%)32(56%)(8)和别人打电话或聊天你经常使用「はい」とか「うん」「そうですね」等附和语吗?3(5%)1(2%)13(22%)26(46%)(9)拒绝别人时,你会果断地讲「ノ」吗?29(48%)32(74%)19(32%)13(23%)2012年第6期杨吉萍学习日语过程中的思维变化和语言行为11月25日出版!!!!!!!!!!!!!!!!!!!!!!!!!!!!!!!!!!!!!!!!!!!!!!!!!!!!!!!!!!!!135--(JF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