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技法入门

合集下载

隶书曹全碑写法入门

隶书曹全碑写法入门

隶书曹全碑写法入门
隶书曹全碑的写法入门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工具: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以及字典等参考工具。

2. 掌握基本笔画:隶书曹全碑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钩、点、挑等,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笔画的正确写法。

3. 学习结构:隶书曹全碑的结构特点包括扁平、横长撇短、捺画夸张、字形变化多样等,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结构特点。

4. 练习单字:从简单的字开始练习,逐渐增加难度,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5. 参考样例:可以参考隶书曹全碑的样例或者优秀的隶书作品,从中汲取灵感,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6. 不断练习:要想学好隶书曹全碑的写法,最重要的是不断地练习,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总之,学习隶书曹全碑的写法需要耐心和恒心,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才能逐渐掌握其精髓和特点,写出优秀的隶书作品。

隶书硬笔字帖练字入门

隶书硬笔字帖练字入门

隶书硬笔字帖练字入门一、隶书基础知识隶书,又称汉隶,是汉字书写的一种形式,起源于秦代,发展于汉代。

隶书讲究横平竖直,撇捺舒展,形态端庄且典雅。

硬笔隶书则是在此基础上,结合硬笔书写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书写风格。

二、笔画学习在隶书中,笔画是其构成的基本元素。

在学习隶书硬笔字帖时,应注重以下几种笔画的学习:1. 横画:隶书的横画一般呈现为平直的态势,起笔和收笔较重,行笔过程则相对较轻。

在硬笔书写中,要注意保持力度的一致性。

2. 竖画:隶书的竖画一般呈现为弯曲的态势,书写时要注意掌握其曲度。

在硬笔书写中,要保持笔画的垂直。

3. 撇捺:隶书的撇捺舒展且自然,书写时要注重其流畅性。

在硬笔书写中,要注意控制笔画的速度和力度。

三、结构要点隶书的结构要点在于均衡、对称、和谐。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重每个字的重心稳定,左右对称,笔画之间的比例协调。

在硬笔书写中,要注意字形的紧凑和适度的夸张。

四、隶书特点隶书的最大特点是其“扁平势”,即字形呈扁方形态,横向取势。

同时,隶书的笔画富有变化,撇捺舒展且自然。

在硬笔书写中,要尽量体现这些特点。

五、硬笔书写技巧在硬笔书写隶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 保持合适的角度:书写时笔尖与纸面约成45度角,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笔画粗细。

2. 掌握力度: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力度的变化,使笔画有轻有重,富有层次感。

3. 控制速度:适当控制书写速度,可以更好地掌握笔画的变化和流畅度。

4. 保持稳定的手势:保持稳定的手势和良好的坐姿是硬笔书写的基本要求,有助于提高书写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六、临摹与创作学习隶书硬笔字帖时,临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临摹优秀的隶书作品,可以学习到别人的经验和技巧,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尝试进行创作,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融入作品中。

七、隶书作品欣赏欣赏优秀的隶书作品可以加深对隶书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隶书作品或当代书法家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学习他们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点醒千万人!隶书总结得超全的40种结构技法口诀!剩下就是靠悟性了

点醒千万人!隶书总结得超全的40种结构技法口诀!剩下就是靠悟性了

点醒千万⼈!⾪书总结得超全的40种结构技法⼝诀!剩下就是靠悟性了初学⾪书,⽆⾮就是从⽤笔、结构⼊⼿去学习⼀些规律。

然⽽这些规律掌握的差不多之后,剩下的就是靠感觉和悟性了。

⼀次性讲透,⾪书20种“点”法,⽅便实⽤!如果拿⾪书同楷书相⽐,⾪书的基本笔画⽐楷书少,⽐如⾪书中就没有”竖钩“、”横折“这样的组合笔画。

但⾪书因为没有楷书那么多的法则约束,其笔法表现形式却⽐楷书宽泛得多,仅⾪书中的点基本写法就有⼆⼗多种,⽽且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代替其它基本笔画,可谓多姿多彩、灵活⽣动。

正是因为⾪书中的“点”如此有趣,写好这个笔画对于学好⾪书⼤有裨益。

⾪书中的点⽐楷书多若⼲种写法,但却不能出现楷书中的“露锋点”楷书是从⾪书中发展演变⽽来的。

规范的⾪书是在东汉时期成熟定型,⽽规范的楷书却是到了魏晋时期,也就是王右军那个时代才真正发展成熟。

⾪书作为楷书的母体,其基本笔画和基本笔法⽐楷书简单和原始了许多,但表现形式却⽐楷书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朴拙有趣。

(⼀)⾪书的基本笔画⽐楷书少。

任何⼀种书法形式,其基本笔画都有六种,即:点、横、竖、撇、捺、钩。

⾪书以前的书体,包括篆书,书法结字就是上述基本笔画的搭接,⼀般没有连贯⽤笔的情况。

⽐如要写⼀个横折,横和竖是两笔写成,不管两个笔画是断开还是粘连;⽽⾪书以后的书体,包括楷书和草书,却出现了很多组合笔画,在笔法上是⼀笔写就的,⽐如横折、竖钩、竖提、横折撇、撇折捺等等。

⼏种组合笔画的楷⾪书对⽐(⼆)⾪书中的点⼤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写法,但楷书⼀般只有⼀种固定写法。

⽐如⽺⾓点,楷书只有“向式”⼀种写法(如下图6);⾪书却可以有五种写法,既可以写作向式(如下图1),也可以写作背式(如下图2);既可以写成平式(如下图3),也可以写成右斜(如下图4 )或左斜(如下图5)。

表现形式就灵活的多、有趣的多。

⽺⾓点的楷⾪书写法(三)楷书中的露锋点不能在⾪书中出现。

⾪书在笔法上不同于楷书的最⼤之处就是逆锋起笔,即⾪书的任何笔画起笔时都要先做逆锋回笔动作,然后再调锋⾏笔,这是⾪书的基本笔法,也是书法规则。

隶书硬笔入门教程

隶书硬笔入门教程

隶书硬笔入门教程
隶书硬笔入门教程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 了解隶书的基本特点:隶书的特点是字形扁阔,横向取势,波画分明,左右分背,其笔画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在书写时要注意方圆兼备,既要体现隶书的横向取势和纵向取势,也要在起笔和收笔处表现蚕头雁尾的特点。

2. 学习基本笔画:隶书的笔画比较简单,但要掌握其基本写法,包括平画、波画、折画、撇画、捺画等。

练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笔画的形状和写法,力求写出来的线条挺拔有力。

3. 学习结构法则:隶书的结构法则主要有一字无二波、雁不双飞、高低相称等,同时要结合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形式来学习如何使字的比例更加合理、匀称。

4. 临摹名碑:在学习隶书硬笔书法时,可以选取一些名碑作为临摹范本,如《曹全碑》、《乙瑛碑》等。

通过反复临摹,逐渐掌握隶书硬笔书法的特点和技巧。

5. 练习书写:在掌握了基本笔画和结构法则后,可以在纸上进行书写练习,注意保持书写姿势正确,同时要注意节奏和速度的掌握,力求做到书写流畅、自然。

6. 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多观察和欣赏隶书作品,注意发现隶书在不同场合中的应用和表现形式,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总之,学习隶书硬笔书法需要不断练习和领悟,要注重基本功的积累和提高,逐渐掌握隶书硬笔书法的技巧和艺术特点。

隶书书法入门基础

隶书书法入门基础

隶书书法入门基础隶书书法入门基础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隶书书法入门基础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隶书书法入门基础(一)秦汉以来,古人给后世创造了很多的艺术瑰宝,特别是汉代的隶书种类繁多,风格多样,比如《石门颂》、《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等,它们不仅是风格不一,而且是结体、变化都不尽相同。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想要学习隶书,有时真的是无从下手,为了便于初学者很快进入隶书的学习状态之中,不至于盲目下手,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隶书书法学习的法帖——《礼器碑》。

《礼器碑》是东汉时期所刻,碑文记述鲁相韩敕修饰孔庙、增置各种礼器、吏民共同捐资立石以颂其德事。

碑侧及碑阴刊刻捐资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钱数。

它是汉代隶书碑刻中非常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其字形典雅中正,笔法严谨,线条纤细而富有刚劲,结体造型美中有拙,奇中见险,隶书特征十分明显。

清人王澍《虚舟题跋》评云:"隶法以汉为奇,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这就说明此碑是汉代隶书书法中最为可颂、可学的碑帖之一。

《礼器碑》的艺术特点在学习《礼器碑》时,首先要注意把握它的艺术特点,这是临习的重要方法。

《礼器碑》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点画和结构,点画方面,书写时干脆利落,用笔如刀,字的内部对比强烈,比如较细的横与竖、与捺的重笔在同一个字内就有强烈的对比关系,而且画画如刀,刚劲有力。

书写中要注意用笔上的力度。

它的结构略成匾势,体现在整体上更加秀美俊朗,但又不失奇险之风。

加上其字形中正,符合人们日常的审美习惯,写起来最容易上手。

基本笔画学习《礼器碑》同其它碑帖一样,都是由点画开始学起,在掌握了点画的基本特征后,继而可以进行其它诸如部首、结构、用笔等技法的学习了。

点画的写法这里不具体进行阐述,只是强调几个注意的问题:一是中锋用笔。

隶书的书写要领和基本技法

隶书的书写要领和基本技法

隶书的书写要领和基本技法隶书,又称行书,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书法字体,其始于东汉,兴盛于六朝,继承发展于隋唐,最后固定于宋代。

隶书以其结构庄重、气势磅礴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文书、碑石、绘画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隶书的书写要领和基本技法。

一、书写要领:1.笔画粗劲有力:隶书的笔画要求用力均匀,力度要大,但不可过狠,避免笔画断裂。

具有笔画粗劲有力的特点,以显示其庄重雄浑的艺术风格。

2.结构稳固规整:隶书的字体结构严谨,线条流畅,书写时需要注意每个笔画的位置和间距,使得整个字体看起来有秩序、有平衡感,形成稳固规整的布局。

3.竖直线稳健:隶书中的竖直线条是重要的支撑结构,需要书写时保持直立、稳健,尽量做到笔画一气呵成,不可出现抖动或断续的情况。

4.水平线平稳:水平线条的书写要求平稳有力,不可过于僵硬或扭曲。

水平线需要与竖直线条相呼应,共同构成字体的稳固基础。

5.线条流畅连贯:隶书的线条具有相当的曲度,书写时要注重笔画的连贯性,使其线条流畅、曲线自然。

避免过于生硬的拐角和折线。

6.走、顿的巧妙运用:走是指笔画向其中一方向延伸,顿是指笔画因外力发生急停滞而形成断点。

在隶书书写中,巧妙运用走、顿可以使字体更加凸显其力度和变化。

二、基本技法:1.抓势:隶书的字形线条往往非常粗劲,抓势技法是指在书写时采用指甲随笔法,通过拇指、食指、中指合力的方式,使笔在纸上形成适宜的倾斜角度,增加笔画的张力和线条的流畅度。

2.晃腕:隶书书写需要通过腕部的晃动来控制笔画的粗细和线条的曲度。

晃腕技法要求腕部柔韧灵活,通过微妙的晃动来调整笔画的宽度和力度。

3.起首终末平抑:在书写隶书字体之前,需要先留出足够的空白,字的起首和终末都要平抑,不可有过于急进或急退的情况。

起首和终末的平抑可以使整个字体看起来更加稳定和整齐。

4.点画结合:点画结合是指在书写时运用撇、捺、提、折等不同的点画来构建整个字体的形态,点画之间需要有适当的间距和连接,使整个字体看起来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隶书入门技法字帖

隶书入门技法字帖

⾪书⼊门技法字帖《楷书⾏书》书法作品欣赏硬笔⾪书技法浅谈⾦⽇发⾪书有着较⾼的艺术性⼀定的实⽤功能,学习起来⽐较容易上⼿,因此⽽⼴受硬笔书法爱好者喜爱。

近⼏年来,笔者对硬笔⾪书⽤功较多,今不揣浅陋,将在临帖创作的过程中积累的⼀些经验阐述如下,以期和⼤家共同进步。

⼀、笔法特点成熟时期的⾪书⾏笔分提按顿挫和轻重徐疾,硬笔⾪书的⽤笔较⽑笔⾪书⼜可简化不少,如不必刻意追求藏锋⽤笔,收笔亦⽆须回锋,具体略分为以下数种细述。

点画:⾪书的点有多种,⼤致包括竖点、横点、竖点、横点、撇点、挑点及捺点等,书写时多宜落笔重⽽收笔轻。

横画:⾪书的横画⼀般有平横和磔横两种,横起笔时⽤⼒稍重可调艺笔尖从多⾓度切⼊,平横⼀般较短较直,收笔较轻,长横收笔时要逐渐加⼒然后提起,同⼀字中横画多时可作些俯仰的变化。

竖画:⾪书的竖画与楷书的竖画相⽐⼀般不出锋,只是须依字形,作品的布局作些轻微的向背变化即可。

撇画:⾪书的撇可分为直撇、弯撇、回锋撇等。

起笔稍重,多宜变换⾓度,然后向左下徐⾏,到收笔处渐渐下按,最后或出锋或驻锋收笔。

具体的长短曲直随字⽽定。

捺画:捺画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捺画的写法与长横有类似之处,且⾏笔⾓度不同。

折画:折的种类较多,在此不⼀⼀列出,依其形状及⽤笔分为⽅折和圆折,⽅折有时可取笔断意连的形式。

钩画:⾪书中钩的种类也较多,但⽤笔⼤多类似,楷书中基向的钩在⾪书中在⾪书中有些常被省略,右向的钩常被波磔之笔替代。

⼆、结体特点总的说来,⾪书的结体有以下⼀些特点:1、字形扁阔体势开张从⼤多数成熟时期的汉碑可看出,⾪书的字形多呈扁⽅,波磔飞动,向背分时,这样就形成了典型的⾪书特点。

2、横平竖直笔画匀称和楷书相⽐,其实⾪书是更注重横平竖直的,尽管汉碑风格多样,但⼏乎都有着这个特点,但其外表的平稳和笔画匀称也是相对的,⼈们常常有意进⾏不平稳的处理。

3、内紧外松⾃然茂密⾪书常常突出字中的主笔,有些汉碑中的⼀些字的笔画甚⾄作了夸张性的变长,如《沈阙碑》中的“沈”字的横画;《⽯门颂》中的“命”字、“涌”等字的竖画。

隶书入门(基本笔法)

隶书入门(基本笔法)

隶书入门(基本笔法)隶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法体,它源于篆书,经过简化、变化、美化而成。

隶书的特点是横平竖直,藏头护尾,波磔挑法,摆布分背,雁不双飞,蚕不双设,圆转方折,笔不作结。

隶书的笔法主要有三种:波势、横笔、竖笔。

波势是隶书的精髓,是指横画、撇画、捺画等带有蚕头燕尾的笔划。

横笔是指横画呈水平状,有平横和波横两种。

竖笔是指竖画呈垂直状,有中竖、弧竖、竖撇等形式。

一、隶书的历史发展二、隶书的基本知识三、隶书的基本技法四、隶书的经典碑帖五、隶书的临摹方法六、隶书的创作实例一、隶书的历史发展隶书萌芽于战国时期,在秦朝得到广泛运用。

在当时,隶书属于一种草体,即民间的手写体。

因为篆书书写速度太慢,为了对付大量公文,便产生了这种书写简单快速的书体。

后经过官方整理、正字、推行,也成为了官方正体。

关于隶书名称的来源有三种说法:1.隶,指徒隶,徒隶就是犯人、服罪的人。

小篆好看,但是书写速度不快,当时文件太多,所以命令徒隶帮忙书写。

为了加快书写速度,就产生了隶书。

2.隶书,指程邈创造的书体。

程邈,秦朝人,本是监狱的官吏,不知道什么原因得罪了秦始皇,关在云阳监狱中。

好在程邈擅长大篆,在监狱中创造了隶书,上书秦始皇,受到秦始皇嘉奖,被封为御史。

3.隶,指隶属于篆书。

隶,本义是附着。

所以,隶书是附属于小篆的一种书体,除了徒隶誊写,其他地方不用。

所谓隶定和隶变:隶定:是指在篆书变为隶书时,字的基本结构保持不变,惟独线条产生变化。

隶变:是指在篆书变为隶书时,字的基本结构产生了变化。

隶定和隶变都是为了适应手写体的需要而进行的简化和美化。

隶定例字:《乙瑛碑》¹ 中的“乙”字,《曹全碑》²中的“曹”字。

![乙](^4^) ![曹](^5^)乙字和曹字都保持了小篆的结构特点,在线条上进行了变化。

隶变例字:《乙瑛碑》¹ 中的“瑛”字,《曹全碑》²中的“全”字。

![瑛] ![全]瑛字和全字都改变了小篆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合并、分离、变形等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隶书技法入门-隶书笔法结构精解
2011-12-17 14:07:10| 分类:书法 |字号订阅
硬笔隶书技法浅谈
□金日发
隶书有着较高的艺术性一定的实用功能,学习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因此而广受硬笔书法爱好者喜爱。

近几年来,笔者对硬笔隶书用功较多,今不揣浅陋,将在临帖创作的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阐述如下,以期和大家共同进步。

一、笔法特点
成熟时期的隶书行笔分提按顿挫和轻重徐疾,硬笔隶书的用笔较毛笔隶书又可简化不少,如不必刻
意追求藏锋用笔,收笔亦无须回锋,具体略分为以下数种细述。

点画:隶书的点有多种,大致包括竖点、横点、竖点、横点、撇点、挑点及捺点等,书写时多宜落
笔重而收笔轻。

横画:隶书的横画一般有平横和磔横两种,横起笔时用力稍重可调艺笔尖从多角度切入,平横一般
较短较直,收笔较轻,长横收笔时要逐渐加力然后提起,同一字中横画多时可作些俯仰的变化。

竖画:隶书的竖画与楷书的竖画相比一般不出锋,只是须依字形,作品的布局作些轻微的向背变化
即可。

撇画:隶书的撇可分为直撇、弯撇、回锋撇等。

起笔稍重,多宜变换角度,然后向左下徐行,到收
笔处渐渐下按,最后或出锋或驻锋收笔。

具体的长短曲直随字而定。

捺画:捺画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捺画的写法与长横有类似之处,且行笔角度不同。

折画:折的种类较多,在此不一一列出,依其形状及用笔分为方折和圆折,方折有时可取笔断意连
的形式。

钩画:隶书中钩的种类也较多,但用笔大多类似,楷书中基向的钩在隶书中在隶书中有些常被省略,右向的钩常被波磔之笔替代。

二、结体特点
总的说来,隶书的结体有以下一些特点:
1、字形扁阔体势开张
从大多数成熟时期的汉碑可看出,隶书的字形多呈扁方,波磔飞动,向背分时,这样就形成了典型
的隶书特点。

2、横平竖直笔画匀称
和楷书相比,其实隶书是更注重横平竖直的,尽管汉碑风格多样,但几乎都有着这个特点,但其外
表的平稳和笔画匀称也是相对的,人们常常有意进行不平稳的处理。

3、内紧外松自然茂密
隶书常常突出字中的主笔,有些汉碑中的一些字的笔画甚至作了夸张性的变长,如《沈阙碑》中的“沈”字的横画;《石门颂》中的“命”字、“涌”等字的竖画。

三、章法特点
硬笔隶书可借鉴毛笔作品的幅式,当然,硬笔书法在幅式及装帧上有着自身的优势,作者可以尽情
发挥创造性,设计新颖的幅式章法。

1、字距小行距大
隶书扁方的字形及其内紧外松的形态决定了其上下字距松,左右行距紧的独特的布白形式,这有助
于表现隶书体势开张,横向取势的特点。

2、排布整齐
钢笔隶书一般在方格或竖条格中创作,给人纵成列横成行的美感,熟练后也可直接在无格的纸上创作。

3、落款得当
隶书作品可用行草落款,以调整隶书谨严的布白,以免板滞,款字的大小要与正文相称,可比正文
略小。

也可以用隶书落款,这样可使用权作品的风格显得比较统一,对直接从隶书开始学书,而行
书功底不太好的作者也可达到扬长避短之效。

4、钤印合理
完整的书法作品一般都需钤印,隶书作品中的印一般不宜太多,总的来说,要与款字大小协调,风
格一致。

为了便于初学者较快地掌握硬笔隶书的写法,更好地将临帖和创作结合起来,现将一些偏旁及部首
归纳如下并举部分字例。

需要指出的是,这样列出的目的在于帮助初学隶书的朋友们了解其一般的
写法,切莫生搬硬套,而要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学习硬笔隶书,宜从法度严谨的汉隶入手,临
习时可依个人喜好选择一种深入地学习其笔法结体,待有较好的功底后再从简书帛书等中多方涉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