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
学前班幼儿发展心理知识考试试题

学前班幼儿发展心理知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幼儿期的起始年龄通常是:A. 3岁B. 5岁C. 7岁D. 9岁2. 幼儿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 成人B. 青少年C. 儿童D. 老年人3. 幼儿期是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最为关键的发展阶段,这个观点是:A. 错误的B. 部分正确C. 部分错误D. 正确的4. 幼儿时期的主要任务是:A. 社会化B. 形成性别角色C. 学会读书写字D. 培养兴趣爱好5. 幼儿时期的最重要的特点是:A. 虚荣心强B. 容易惧怕C. 思维开放D. 依赖性强6. 幼儿时期的游戏对于儿童的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A. 提高学习成绩B. 团队合作能力C. 掌握技能D. 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7. 下列哪个因素对幼儿的智力发展没有关键影响:A. 遗传因素B. 社会环境C. 身体健康D. 教育方式8. 幼儿时期语言发展的基本阶段按顺序是:A. 唱歌-背诵-模仿-表达B. 模仿-唱歌-背诵-表达C. 背诵-模仿-表达-唱歌D. 表达-模仿-唱歌-背诵9. 下面哪个是幼儿时期批评方法的最佳原则:A. 表扬优越感B. 称赞有成就感C. 尊重幼儿的感受D. 批评过程中加强惩罚10. 幼儿时期自尊心发展的基本阶段是:A. 自恋期-自哀期-自优势期-自批判期B. 自哀期-自傲期-自完美期-自考察期C. 自恋期-自傲期-自完美期-自考察期D. 自傲期-自恋期-自完美期-自考察期二、问答题1. 简要阐述幼儿期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
2. 幼儿期的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是什么?3. 什么是情商?幼儿的情商发展有哪些方法?4. 幼儿时期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哪些特点?5.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幼儿行为规范的教育?三、论述题幼儿时期是人的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
幼儿时期的发展不仅在身体上有明显的变化,而且在认知、情绪、社交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发展。
而幼儿发展心理学正是专门研究幼儿时期心理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幼儿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社会化,即在经历与周围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适应社会规范和与他人合作。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附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2.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3.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4.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记忆的恢复现象P142指学习某种材料后,像个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17.直接判断P205、主要是感知形式的判断,不需要复杂的思维加工18.转导推理P208是一些从特殊事例到另一些特殊事例的推理,这种推理还不是逻辑推理,而是属于以前概念的推理19.出声的自言自语P250是内部言语发展的初级形态,是在外部言语基础上,产生内部言语的过度形态20.自我意识P327是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2.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色盲。
3.婴儿三种不同的典型气质类型是——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启动缓慢型。
4.观察他人的过程有——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动机等4个组成部分。
5.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崖装置是——知觉研究中的一个经典实验装置。
6.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7.儿童在音乐世界中扮演着——感知者、——表现者和——欣赏者的角色。
8.婴儿的情绪和情感表现为易——变换、易——冲动、易——感染、易——暴露的特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什么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学科,旨在了解和促进儿童在学前期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方面的发展。
通过研究儿童的智力、语言、感知、运动、社会与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为教育工作者和父母提供了指导儿童成长和教育的依据。
2. 为什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重要?学前期是儿童最关键的发展时期之一,对于儿童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和情绪健康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
通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成长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3.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有哪些特点?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视觉和听觉能力日益完善,可以感知和分辨物体形状、颜色和声音。
- 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形成,能够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和数量关系。
- 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断提升,开始形成基本的语法结构和词汇量。
- 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能够进行角色扮演和假设性思维。
4.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明显表露情感,喜怒哀乐等情绪会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声音等方式展现出来。
- 对他人的情感有基本的体验和理解,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快乐和悲伤。
- 开始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表现出亲近、依恋和合作的行为。
- 情绪容易波动,需要父母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情绪管理。
5. 学前儿童的社交发展有哪些特点?学前儿童的社交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逐渐建立起对他人的兴趣和关注,开始主动与他人接触和互动。
- 通过模仿和观察学习他人的行为,并逐渐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 开始意识到别人的需求和感受,具有一定的同理心和关心他人的能力。
- 发展一定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角色意识,逐渐建立起自我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论述题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1. 简述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C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 0—8. 9 岁B. 0—3 岁C. 0—6 岁D. 0—13. 14 岁A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B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A 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
A.抓握反射B.吮吸反射C.转向反射D.张嘴A 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0。
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D.条件反射的出现A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B,出生后一年。
,出生起D,出生后两年D 7.一般认为,婴儿从()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B.生后2个月C.生后3个月D.生后4个月A 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0。
A.吉布森和福克B.皮亚杰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B 9.幼儿的记忆以()为主。
A.有意记忆B.无意识记忆6再认记忆D.重复记忆B 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再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
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C.抽象思维阶段D.具体思维阶段A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
A.皮亚杰B.吉布森和福克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B 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
进行思考。
人,动作B.表象。
,语言D.形象B 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
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6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感知行动时期D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1.、比较你在学习本单元前后,对心理学的理解有什么不同?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讲本单元前后通过谈话了解自己的学生对心理学的理解。
2、结合本单元及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说心理的器官不是心,而是脑。
现代科学证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部受到损伤的人其心理活动也会出现异常,如不能思考,记忆力差等。
可见,脑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3、研究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何意义?(1)理论意义:①为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②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2)现实意义①有助于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②有助于做好学前教育工作。
③有助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④有助于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
4.、请简述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生物因素①遗传素质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遗传素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遗传素质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是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可能性。
②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2)社会因素①社会环境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刺激②幼儿园教育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尽管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有很大的影响,但它们只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5、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各理论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行为主义理论①沃森的心理发展观:提出了刺激(S)-反应(R)模式,认为有什么样的刺激,就会有什么样的反映。
他否认遗传的作用,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②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他认为行为不是由刺激引发,而是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其发生频率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或惩罚手段增强或减少。
③班杜拉的心理发展理论: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它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1.、比较你在学习本单元前后,对心理学的理解有什么不同?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讲本单元前后通过谈话了解自己的学生对心理学的理解。
2、结合本单元及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说心理的器官不是心,而是脑。
现代科学证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部受到损伤的人其心理活动也会出现异常,如不能思考,记忆力差等。
可见,脑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3、研究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何意义?(1)理论意义:①为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②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2)现实意义①有助于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②有助于做好学前教育工作。
③有助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④有助于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
4.、请简述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生物因素①遗传素质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遗传素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遗传素质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是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可能性。
②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2)社会因素①社会环境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刺激②幼儿园教育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尽管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有很大的影响,但它们只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5、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各理论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行为主义理论①沃森的心理发展观:提出了刺激(S)-反应(R)模式,认为有什么样的刺激,就会有什么样的反映。
他否认遗传的作用,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②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他认为行为不是由刺激引发,而是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其发生频率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或惩罚手段增强或减少。
③班杜拉的心理发展理论: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它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的年龄段是:A. 0-3岁B. 3-6岁C. 0-6岁D. 4-8岁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前儿童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学前儿童主要面临的冲突是:A. 信任与不信任的冲突B. 自主与羞愧和怀疑的冲突C. 主动与罪恶感的冲突D. 勤奋与自卑的冲突4.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特点?A. 词汇量的迅速增长B. 语法结构的复杂化C. 语言理解能力的提升D. 完全掌握所有语言规则5. 学前儿童的自我概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身体自我B. 社会自我C. 心理自我D. 所有以上方面6.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下哪项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A. 遗传因素B. 个体的独立探索C. 更有经验的他人的指导D. 物质环境的刺激7.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中,以下哪个阶段是关键期?A. 新生儿期B. 早期婴儿期C. 晚期婴儿期D. 幼儿期8. 以下哪种游戏类型最能体现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A. 单独游戏B. 并行游戏C. 联合游戏D. 合作游戏9. 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 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判断B. 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C. 遵循绝对的道德规则D. 能够进行复杂的道德推理10. 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以下哪个理论强调了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儿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学习的。
3. 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________是形成学前儿童自我认同的关键因素。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题(含答案)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心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心理只存在于人身上,动物不具有(正确答案)B.心理产生于大脑C.人的心理的产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D.人的心理可以通过其外部行为反映出来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单选题]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教育(正确答案)3.学前儿童能力差异的不包括() [单选题] *A.类型的差异B.发展水平差异C.早晚的差异D.性别的差异(正确答案)4.下列哪一项不是学前儿童性格塑造的途径() [单选题] *A.加强思想品德教育B.树立良好榜样C.个别指导,因材施教D.忽视家庭的因素和发挥家长作用(正确答案)5.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中,2岁幼儿的思维处于() [单选题] *A.感知运动阶段(正确答案)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C.直觉思维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6.最初性格方面的差异表现不包括() [单选题] *A .合群性B .孤立性(正确答案)C.自制力D.活动性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儿童的气质类型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有较大影响。
(正确答案)B.好创造是儿童突出的性格特征。
C.幼儿的好奇心与成人榜样的强化没有关系。
D.儿童的性格是完全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8.以下关于气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气质俗称脾气性情是所有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B.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与人的生理解剖特点并无联系。
C.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只表明人们行为进行的方式各有差异。
(正确答案)D.气质的先天性决定了,它是人的个性当中最不稳定的特性。
9.古希腊医生希伯克利特将气质分为了4类。
下列关于气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胆汁质,易激动,好发怒不可抑制。
(正确答案)B.胆汁质,活泼好动。
C.粘液质,敏感抑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 )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A.0-6岁B.0-9岁C.0-3岁D.3-6岁答案:A2.提出儿童的心理最初只是一块白板的是( )。
A.维果斯基B.福禄贝尔C.洛克D.卢梭答案:C3.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心理发展的( )A.普遍性B.连续性C.差异性D.阶段性答案:D4.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是( )。
A.理论研究法B.调查法C.实证研究法D.观察法答案:C5.遗传的作用不包括( )。
A.努力的程度B.大脑的发育答案:A6.儿童9个月时脑重660克,达到成人的( )。
A.100%B.75%C.50%D.90%答案:C7.七八个月的胎儿大脑两半球面积占人脑的( )。
A.12%-20%B.10%-11%C.31%-40%D.21%-30%答案:B8.狗听到主人喊它的名字就跑过来,属( )。
A.第二信号B.无条件反射C.第一信号D.抽象信号答案:C9.下列( )能为胎儿创造良好宫内环境。
A.过量饮用咖啡B.适度运动C.酗酒D.吸烟答案:B10.18个月C.24个月D.12个月答案:C11.( )是最重要的心理过程。
A.情感B.认知C.个性D.社会性答案:B12.( )可以听到声音。
A.一年后B.一个月后C.六个月后D.出生答案:D13.( )设计了视觉悬崖装置。
A.吉布森B.托马斯C.艾弗森D.罗杰斯答案:A14.按信息加工理论,记忆不包括( ) A.短时记忆B.瞬间记忆C.感觉记忆D.15.幼儿记忆的特点不包括( )。
A.无意记忆占优势B.记忆力好于成年人C.机械识记占优势D.再认优于回忆答案:B16.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叫做( )。
A.记忆再现B.记忆恢复C.自传体记忆D.感觉记忆答案:C17.直觉行动思维的意义不包括( )。
A.为记忆发展做准备B.为抽象思维打基础C.使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组织起来D.使儿童的动作得以协调答案:A18.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 )。
A.老年期B.幼儿期C.婴儿期D.青春期答案:B19.感知运动阶段是指( )的孩子。
A.11-12岁开始0-2岁D.7-11岁答案:C20.下列( )不是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
A.出现有逻辑结构的动作B.出现有守恒前提的动作C.出现有意义的动作D.出现内化的、可逆的动作答案:C21.( )是情感的具体形式和直接体验。
A.态度B.情感C.体验D.情绪答案:D22.出生后的婴儿听到母亲的声音就会微笑,这是由于( )。
A.性别偏好B.听觉偏好C.面孔偏好D.视觉偏好答案:B23.引起情绪的原因最初是( )因素为主。
A.社会性B.生理性C.环境D.教育答案:B压制B.宽容C.限制D.谴责答案:B25.婴儿的( )是婴儿和养育者交流的主要方式。
A.语言B.动作C.面部表情D.手势答案:C26.( )以上儿童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A.1岁B.4岁C.3岁D.2岁答案:B27.婴儿( )时能表现出解决问题的行为。
A.8个月B.出生C.6个月D.3个月答案:A28.依恋的低分化阶段是( )。
A.2.5岁以后B.0-3个月C.答案:D29.依恋的类型,不包括( )。
A.不满足型B.焦虑--反抗型C.安全型D.焦虑--回避型答案:A30.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不包括( )。
A.教师的影响B.认知能力C.教养方式D.环境变化答案:D31.不同家庭的孩子会做出不同的亲社会行为,这是受( )因素影响。
A.强化B.移情C.认知D.环境答案:D32.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社会认知因素B.家庭影响C.玩具与电视D.儿童穿着答案:D33.音乐感知能力不包括( )。
节奏感C.声响D.音高辨别答案:C34.儿童( )可以较标准的唱歌,能唱比较复杂的歌。
A.3-4岁B.4-5岁C.5-6岁D.2-3岁答案:C35.儿童( )可以进行较完整的唱歌,有一定的歌词改编。
A.3-4岁B.2-3岁C.4-5岁D.6个月-2岁答案:C36.儿童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把画中物体都列举出来,这个儿童处于()。
A.直接感知美术形象期B.绘画能力定型期C.美术欣赏本能直觉期D.绘画能力象征期答案:A37.问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游戏,孩子回答“因为好玩”,体现了儿童游戏活动的( )特点。
A.注意力集中B.兴趣指引C.自由性D.积极的情感体验( )是指儿童在一起从事相似的游戏,但是彼此之间没有社会互动。
A.合作游戏B.独自游戏C.平行游戏D.联合游戏答案:C39.活泼热情,充满朝气,行动敏捷,灵活机制的人,属于( )。
A.抑郁质B.多血质C.胆汁质D.黏液质答案:B40.性格不表现在( )方面。
A.活动中B.言语中C.表情、姿态、服饰D.面容答案:D41.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不包括( )。
A.自我认识B.自我控制C.自我感觉D.自我体验答案:C42.儿童性别的概念,不包括( )。
A.性别稳定性B.性别认同答案:B43.思维通常伴随着( )一起。
A.感觉B.记忆C.想象D.言语答案:D44.能够使特定反应的概率增加的任何事物或事件叫做()。
A.塑造物B.诱因C.强化物D.惩罚答案:C45.观察学习由( )四部分组成。
A.注意、保持、动机、复现B.注意、保持、复现、动机C.保持、注意、复现、动机D.注意、复现、保持、动机答案:B46.遗传决定论的由( )提出的。
A.维果斯基B.弗洛伊德C.华生D.格赛尔答案:D规则B.道德C.自律D.他律答案:B48.教育能不能对儿童产生影响,取决于儿童的( )。
A.学习材料B.生长环境C.学习经验D.认知结构答案:D49.下列( )不属于低级心理机能。
A.注意B.情绪C.感觉D.抽象思维答案:D50.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指的是( )。
A.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B.学生最近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C.学生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D.学生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答案:D1.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学习目标( )。
A.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B.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C.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不包括( )。
A.阐明儿童心理过程和发展趋势B.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C.揭示儿童身体发展发展规律D.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机制答案:C3.有的孩子说话早,有的孩子说话晚,体现了心理发展的()特点A.差异性B.普遍性C.阶段性D.连续性答案:A4.相同样本A A A A观察 O1 O2 O3 O4时间————————→属于( )研究。
A.短期研究B.纵向研究C.长期研究D.横向研究答案:B5.若父母的身高较高,孩子的身高也很高,这种现象叫()。
A.孕育B.发育C.繁衍D.遗传答案:DC.75%D.90%答案:C7.七八个月的胎儿大脑两半球面积占人脑的( )。
A.31%-40%B.21%-30%C.12%-20%D.10%-11%答案:D8.看见红灯停,属于( )。
A.无条件反射B.第一信号C.抽象信号D.第二信号答案:D9.下列( )能为胎儿创造良好宫内环境。
A.过量饮用咖啡B.酗酒C.吸烟D.适度运动答案:D10.儿童先认识( )。
A.红色B.绿色C.棕色D.11.认知是( )。
A.知觉和社会化B.情感和态度C.感觉和情绪D.认知和知识答案:D12.儿童的多通道知觉不包括( )的联合。
A.视觉---动觉B.视觉---听觉C.听觉---触觉D.视觉---触觉答案:C13.( )设计了视觉悬崖装置。
A.托马斯B.吉布森C.罗杰斯D.艾弗森答案:B14.( )的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
A.3个月B.6个月C.出生D.12个月答案:B15.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的保持量要( )。
A.高不确定答案:A16.幼儿记忆的特点不包括( )。
A.机械识记占优势B.再认优于回忆C.记忆力好于成年人D.无意记忆占优势答案:C17.( )是心理学中最复杂、最重要的问题A.想象B.表象C.记忆D.思维答案:D18.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不包括( )。
A.具体性B.形象性C.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D.借助于动作答案:D19.认知发展的阶段是( )提出的。
A.皮亚杰B.华生C.冯特D.维果斯基答案:AB.解决问题C.推理D.记忆答案:D21.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 )。
A.感想B.体验C.经验D.认识答案:B22.哭泣的三种模式不包括( )。
A.基本的哭泣B.痛苦的哭泣C.无聊的哭泣D.愤怒的哭泣答案:C23.()是由于持续的、超水平的不良刺激引起的。
A.痛苦B.高兴C.喷怒D.饥饿答案:A24.下列( )不是婴儿情绪的特点。
A.易暴露B.易隐藏C.答案:B25.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称为( )。
A.传递B.转移C.移情D.共鸣答案:C26.儿童口语表达的特点,不体现在( )。
A.逻辑性B.顺序性C.完整性D.不确定性答案:D27.发音率与年龄增长成( )。
A.正比B.反比C.没有关系D.不确定答案:A28.( )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A.母婴关系B.亲子关系C.依恋D.情感连接答案:C29.依恋的低分化阶段是( )。
0-3个月C.3-6个月D.2.5岁以后答案:C30.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不包括( )。
A.教师的影响B.认知能力C.环境变化D.教养方式答案:C31.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同龄人交流B.儿童的养育实践C.同伴关系D.认知能力答案:C32.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环境B.认知C.玩具D.移情答案:C33.( )能感知音乐旋律。
A.3-4岁B.4-5岁C.5-6岁D.0-3岁儿童( )可以在成人的教唱下场简单、重复的乐句。
A.3-4岁B.2-3岁C.4-5岁D.6个月-2岁答案:B35.儿童( )可以自发创作轮廓歌。
A.4-5岁B.2-3岁C.3-4岁D.6个月-2岁答案:D36.儿童美术欣赏直接感知美术形象期,处于( )。
A.0-2岁B.7岁以后C.2-7岁D.2-3岁答案:C37.心理学家认为,游戏能在学前儿童的( )内搭建一个发展的支架,使其延伸自己的能力。
A.适应区域B.适合区域C.最近发展区D.最近区域答案:C38.( )是指儿童在一起游戏,彼此的行为相互关联,但不相互合作。
A.联合游戏B.独自游戏答案:A39.行为孤僻,反应迟缓,对事物敏感,易察觉到细节的人,属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抑郁质D.黏液质答案:C40.性格不表现在( )方面。
A.表情、姿态、服饰B.面容C.活动中D.言语中答案:B41.最初的独立性出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