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运算符与表达式

合集下载

C实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C实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C/C++程序设计姓名:顾智炜系:信息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2007级学号:072235089指导教师:林晓宇职称:2008年10月5日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院系:金山学院信息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2007级实验课程: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姓名:顾智炜学号:072235089 实验室号:____201 计算机号:100实验时间:2008.9.27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名称: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一、实验目的和要求⑴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字符型和实型的变量,以及对它们赋值的方法。

⑵掌握不同的类型数据之间赋值的规律。

⑶学会使用C的有关算术符,表达式,特别是自加(++)和自减(--)运算的使用。

⑷进一步熟悉C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根据上机指导教材P238实验(1)的内容完成实验,输入并编辑一个C程序,使程序运行,分析运行结果,掌握不同的类型数据之间赋值的规律。

2、根据上机指导教材P238实验(3)的内容完成实验,输入并运行一个程序,并对照程序和运行结果分析。

三、实验环境Lenovo计算机,WindowsXP操作系统,Turbo C 3.0四、算法描述及实验步骤第一题:①输入并运行下面的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int c1,c2;c1=300;c2=400;printf("%c %c\n",c1,c2);printf("%d %d\n",c1,c2);}②在上面printf语句的下面再增加一个printf语句:printf("%d %d\n",c1,c2);再运行,并分析结果。

①将第3行改为 int c1,c2; 再使之运行,并观察结果。

实验3 函数和表达式

实验3  函数和表达式

实验3 函数和表达式(一)实验目的要求1. 掌握各种表达式的使用。

2. 掌握VFP各种常用函数的功能、格式和使用。

(二)实验内容1. 练习各种运算符的使用方法。

2.练习5 类常用表达式。

3.练习5 类常用函数。

(三)实验指导实验2-1设:NAM=“李平”,SEX=“女”,OLD=26,DEPT=“计算机系”,DATE={^1976/09/21} 用“?”命令输出算术表达式60- OLD的值。

用“?”命令输出字符表达式“学生:”+ NAM +“”+ DEPT的值。

用“?”命令输出日期表达式DATE()- DATE的值(自出生后的天数)。

用“?”命令输出关系表达式DATE<-{^1980/12/31}的值(判断是否为1980年以前出生)。

用“?”命令输出逻辑表达式OLD >20 AND SEX<>“女”的值。

操作步骤如下:(1) 在命令窗口依次输入如下语句,并显示结果。

A=-6**2/-3B=5**3*-2^5STORE 3 TO XC=14%XD=15%XE=X%-10F=-10%X?"-6的平方除以-3等于",A?"5的立方乘以-2的五次方等于",B?"14除以3的余数等于",C?"15除以3的余数等于",D?"3除以-10的余数等于",E?"-10除以3的余数等于",F(2) 要求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字符表达式的使用方法。

在命令窗口依次输入如下语句,并显示结果。

DIME X(4)X(1)="用Visual "X(2)="FoxPro "X(3)="开发"X(4)="住院管理系统"?X(1)+X(2)+X(3)+X(4)?X(1)-X(2)+X(3)+X(4)?X(1)-X(2)-X(3)+X(4)?X(1)-X(2)-X(3)-X(4)(3)要求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日期表达式的使用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章运算符与表达式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章运算符与表达式

第三章运算符和表达式3.1 运算符和表达式概述使用运算符可以对运算对象(包括常量和变量)进行计算以得到计算结果。

用运算符将运算对象连接成一个符合C语言语法规则的式称为表达式。

另外,C语言中的表达式是可以嵌套的,即简单表达式经过运算符连接后还可以形成更为复杂的表达式。

根据运算符所连接的运算对象(操作数)的个数,可以将C语言中的运算符分为三类:(1) 单目(一元)运算符:只连接一个操作数的运算符。

(2) 双目(二元)运算符:带有两个操作数的运算符。

(3) 三目(三元)运算符:同时对三个操作数进行计算的运算符。

C语言中的表达式可以分为三类:(1) 单个常量或者单个变量是最简单的表达式。

(2) 带有运算符的表达式。

(3) 函数调用。

任何一种运算都是将一定的运算符作用于一定的运算对象上,得到预期的运算结果。

所以运算对象、运算符和运算结果是运算的三大要素。

3.2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一、基本算术运算符和简单算术表达式1. 基本算术运算符C语言为用户提供的基本算术运算符包括:+(加)、-(减)、*(乘),/(除)、%(求余),这些运算符都是双目运算符,也即在生成算术表达式的时,基本算术运算符左右两侧都必须出现运算对象。

2. 简单算术表达式当用基本算术运算符去连接常量或者变量时,就形成简单算术表达式。

简单算术表达式的基本形式:data1 op data2。

data1和data2表示某个常量或者变量,op代表上述5个基本算术运算符之一。

假设有变量定义:int a=20,b=-5;则a+b、a-b、a*-2、20/-b、20%6、a%b等都是简单算术表达式。

3. 基本算术运算符使用说明(1) +、-、*,/既可以连接整型数据,也可以连接实型数据。

当参与这4个运算符的运算对象都是整型数据时,得到整型数据运算结果;否则表示浮点运算。

例如,int a=15,b=2;则a*b等于30,而a/b等于7;a*2.0等于30.0,而a/2.0等于7.5。

C程序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教程第3章运算符与表达式

C程序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教程第3章运算符与表达式

2
3.赋值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是二目运算符,赋值运算符的作用是将赋值符号“=”
右侧的值赋给左侧的变量,即“=”左面的操作元必须是变量,不能是常量或 表达式。在数学中,x = x+1是错误的(数学中把=看作等号),但是在编程语 言中“=”是赋值的意思,x = x+1就是正确的。比如变量x的值是20,那么经 过赋值运算x = x + 1后,变量x的值就是21了。赋值运算符的级别在所有的运 算符中是比较低的(14级,倒数2级),例如,x = x + 1相当于x = (x + 1)。
据(保留15~16位有效数字)。
◆ 如果表达式中最高精度是long型整数,则按long精度进行运算,即计算结
果是long型整数。
◆ 如果表达式中最高精度低于int型整数,则按int精度进行运算,即计算结果
是int型整数。例如,5/2的结果是2,而不是2.5(5.0/2的结果是2.5)。
2024/1/6
关系表达式:-3 < -2 < -1的值是0(注意不是1),因为-3 < -2 < -1的 计算顺序相当于:(-3 < -2) < -1。
关系表达式:-1 == -1 > -2的结果是0,因为“==”的级别低于“>”,-1 == -1 > -2的计算顺序相当于:-1 == (-1 > -2),而不是(-1 == -1) > -2。
x = ++n + 12; 那么++前缀运算出现在算术表达式“n+12”中,因此变量n的值首先自增1变 成11,然后再参与表达式的计算。
x = ++n + 12; 的作用等价于下列:

初中信息技术 Python编程 《运算符与表达式》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  Python编程  《运算符与表达式》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Python编程《运算符与表达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Python中的基本运算符及其功能。

2. 让学生掌握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的使用方法。

3. 让学生能够运用运算符和表达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算术运算符:加、减、乘、除、取模、幂运算。

2. 比较运算符:等于、不等于、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

3. 逻辑运算符:与、或、非。

4. 运算符优先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算符优先级、复合运算表达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运算符与表达式的使用。

2. 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和动画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运算符和表达式。

3. 进行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问题,引发学生对运算符和表达式的兴趣。

2. 讲解算术运算符:示例代码,演示算术运算符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编写代码,加深理解。

3. 讲解比较运算符:通过示例代码,讲解比较运算符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比较运算符进行条件判断。

4. 讲解逻辑运算符:示例代码,演示逻辑运算符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逻辑运算符构建复杂条件表达式。

5. 讲解运算符优先级:通过示例代码,讲解运算符优先级规则,让学生学会正确编写复合运算表达式。

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符和表达式解决问题,巩固知识点。

8.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

9. 课后辅导:提供课后在线辅导,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10. 课程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后辅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解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编码实践中的表现。

运算符和表达式

运算符和表达式

运算符和表达式按运算符的优先级⾼低次序执⾏;若优先级相同,则按照结合性规则执⾏如item+2*num中,*运算符的优先级⽐+运算符⾼,因此,先进⾏”2*num"运算,再与“item"运算*p--中,*和--都是右结合,其运算顺序为p先与--结合,执⾏”p--"运算,所得结果再与*进⾏运算,相当于"*(p--)"算术运算符分为基本算术运算符和⾃增/⾃减算术运算符1.基本算术运算符在C语⾔中,基本运算符有5个,+——加法运算符-—— 减法运算符*——乘法运算符/——除法运算符%——求余运算符注意:对除法运算符,如果两个整数相除,结果仍为整数(商向下取整),如:20/6得6;如果除数或被除数中有⼀个为负值,则舍⼊的⽅向是不固定的。

如果参加+、-、*、/运算的两个数中⾄少有⼀个数为浮点数,则运算结果是double型数据,⾃动转换后所有数都按double型进⾏运算。

求余运算符%,两个操作对象都必须是整数。

结果的符号与运算符%左边的操作数的符号相同。

如:20%6得2,-45%8得-5,45%-8得5.减法运算符还可以进⾏取负运算,此时该运算符为单⽬运算符,只需⼀个操作数。

如num=-num,对num变量值取负。

基本运算符的优先级次序算术运算符的结合⽅向为“⾃左⾄右”。

如在表达式“m-n+a"中,先执⾏”m-n",再与a相加2.⾃增/⾃减算术运算符++——⾃增运算符-- ——⾃减运算符作⽤是使整型变量的值加1或减1。

这两个运算符只能⽤于变量,⽽不能⽤于常量或表达式。

⾃增/⾃减运算符都是单⽬运算符表达式++i将i的值加1,使⽤i的值表达式i++先使⽤i的值,再将i的值加1如:i=51,求j(1)j=++i——i的值先加1变为52,再赋值于j,j=52(2) j=i++——先将i的值赋值给j,j=51,再将i加1,i=52++和--是单⽬运算符,其优先级⾼于基本算术运算符,于取负运算符-的优先级相同。

第三章运算符与表达式ppt课件

第三章运算符与表达式ppt课件

5
231
2?1
a
b
c
表达式c=b*=a+2执行前后
精选PPT课件
8
3.4 自加和自减运算
①运算符: ++,-②一般形式:后缀形式: 变量++ , 变量—
前缀形式: ++变量, --变量 在运算符的一侧通常必须是变量,不能是常量或表达式。 ③运算规则:后缀形式变量的值加(减)1,但表达式的值为变量增值前的值; 前缀形式变量的值加(减)1,但表达式的值为变量增值后的值。可以用一句 话概括为:后缀形式变量”先引用,后增减”,前缀形式变量”先增减,后 引用”。 ④优先级别:高于算术运算。 ⑤结合方向:右结合。
C语言
第三章 运算符和表达式
精选PPT课件
1
3.1运算符的有关知识 1、运算符和表达式 ①运算量:参加运算的对象称为运算量,运算对象包括: 常量、变量、函数等。 ②运算符:表示运算的符号称为运算符或操作符。 ③运算符的目:要求有一个运算量的运算符称为单目运 算符;要求有两个运算量的运算符称为双目运算符;要 求有三个运算量的运算符称为三目运算符。 ④表达式:用运算符把运算量连接起来的符合C语言语 法规则的式子称为表达式。
精选PPT课件
7
2、复合的赋值运算 ①复合的赋值运算符:自反加赋值:+=;自反减赋值;-=; 自反乘赋值:*=;自反除赋值:/=;自反模赋值:%=。 ②运算规则:a+=b 等价于 a=a+b; a-=b 等价于 a=a-b; a*=b 等价于 a=a*b; a/=b 等价于 a=a/b; a%=b 等价于 a=a%b。 ③优先级别:与赋值运算符同级。 ④结合方向:右结合。 例2-2 设有如下定义和语句 int a=5,b=3,c; c=b*=a+2; 表达式c=b*=a+2相当于c=(b=(b*(a+2))),分析表达式 c=b*=a+2执行前后各变量在内存中的变化情况:

运算符和表达式

运算符和表达式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a ,b ,c ; a = 10; b = --a; printf(" (1) a=%d ***b=%d\n",a,b); c = a++; printf(" (2) a=%d ***c=%d\n",a,c); }
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1)a=9***b=9 (2)a=10***c=9
(3)、强制转换 )、强制转换
形式: 形式: 类型名) (类型名)表达式 注意: 注意: 强制类型转换时,得到所需类型的值, 原来变量的类型和值都不变。 原来变量的类型和值都不变。 例: int a=2, b=5; (float)b/a (float)(b/a) (float)(b/a) float x=4.4; 2.5 2.0
6、逻辑运算符和表达式
逻辑运算符
种类: 种类: ! && 逻辑运算真值表 ||
a 真 真 假 假
b 真 假 真 假
!a
假 假 真 真
!b
假 真 假 真
a&&
真 假 假 假
a||b
真 真 真 假
C语言中,运算量: 语言中,运算量: 运算结果:
0表示“假”, 表示“ 非0表示“真”, 0表示“假”, 1表示“真”,
说明: 说明: 结合方向: 结合方向:自右向左 左侧必须是变量, 左侧必须是变量,不能是常量或表达式 赋值转换规则:使赋值号右边表达式值自动转 赋值转换规则:使赋值号右边表达式值自动转 规则 自动 换成其左边变量的类型 赋值表达式的值与变量值相等,且可嵌套 赋值表达式的值与变量值相等, X 例 3=x-2*y; 例 int i; X 例 float f; a+b=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运算符与表达式
【实验名称】运算符与表达式
【实验目的】
1. 掌握C语言中算术运算符和自增、自减运算符的运用。

2. 掌握C语言中一般实数除法和整除的运用。

3. 掌握C语言中3种不同的数据类型转换方法。

4. 掌握条件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的基本功能,并能够根据问题设计出正确的逻辑表达式。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要求】
1.建立新的工作区完成本次实验,进一步熟练运用工作区,工程和源程序的模式完成各实验内容。

2.实验内容的第2,3,4项为验证型实验,程序录入时注意使用英文半角状态输入,要求所输入程序结构完整无错误,代码包含必要的缩进。

3.实验内容的第1,5项为综合型实验,采用补充或者改编的方式使用程序完整且正确,能够分析和理解程序的运行,建议以多行注释形式在程序末尾添加实验体会。

4. 将5个源程序分别提交到网络课堂对应小题处。

【实验内容】
1. 熟练运用+、-、*、/、%运算符。

以下程序的功能是拆分一个3位整数到整型变量a,b,c中,只运用+、-、*、/、%运算符并将(1)、(2)、(3)处补充完整,使得程序逻辑正确,同时建立工作区zm_sy03和工程sy03p1,并建立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命名为sy03p1.c,输入相关代码,最后将sy03p1.c上交到网
络课堂对应小题1处。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a,b,c,x,y;
printf("请输入一个三位整数x=");
scanf("%d",&x);
a= (1) ;
b= (2) ;
c= (3) ;
y=c*100+b*10+a;
printf(“%d\n",y);
}
2. 学习如何使用实数除法和整除。

在工作区zm_sy03下建立工程sy03p2,并建立源程序sy03p2.c,在sy03p2.c中输入以下代码。

观察输出,给出a/b 和
a/c的结果不同的原因,最后将sy03p2.c上交到网络课堂对应小题2处。

#include <stdio.h>
main( )
{
int a,b;
float c,s;
a=8;
b=5;
c=5.0;
s=a/b;
printf("s=%f\n", s);
s=a/c;
printf("s=%f\n", s);
}
/*
在此处回答a/b 和a/c的结果不同的原因
*/
3. 掌握如何使用类型转换。

在工作区zm_sy03下建立工程sy03p3,建立源程序sy03p3.c。

在sy03p3.c中输入以下代码,验证并理解程序中各数据类型的转换方法,将运行结果以多行注释方式粘贴于源程序后方,最后上交sy03p3.c到
网络课堂对应小题3处。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
char c;
int a;
double d;
/*自动类型转换*/
d = 100+'A'+3.1415926;
printf("d=%lf\n",d);
/*存在赋值类型转换*/
c = 65;
d = c;
printf("c = %c, d=%lf\n", c,d);
/*强制类型转换*/
d = 3.14159;
a = (int)d;
printf("a = %d\n",a);
}
4.本实验为验证自增和自减运算符。

在工作区zm_sy03下建立工程sy03p4,建立源程序sy03p4.c,在sy03p4.c中输入以下代码,运行前先在草稿上演算运行
结果,然后在微机上验证程序,观察其结果是否与预期一致,最后将运行结果以多行注释方式粘贴于源程序后方,最终上交sy03p4.c到网络课堂对应小题4
处。

#include <stdio.h>
main( )
{
int x,y,z;
x=y=z=3;
y =x++-1;
printf("x=%4d,y=%4d\n",x,y);
y =++x-1;
printf("x=%4d,y=%4d\n",x,y);
y =z--+1;
printf("z=%4d,y=%4d\n",z,y);
y =--z+1;
printf("z=%4d,y=%4d\n",z,y);
}
5. 掌握条件运算符、关系表达式及逻辑表达式在C语言中的运用。

在工作区zm_sy03下建立工程sy03p5,建立源程序sy03p5.c,在sy03p5.c中输入以下代码,并运用关系运算符构造逻辑表达式,将该表达式填充到(1)处,调试并运行程序使其正常工作,最后将该程序上交于网络课堂对应小题5处。

解题提示,已知闰年的判断规则是,如果year能够被400整除或者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
整除,那么该年为闰年,否则为平年,该表达式应如何构造。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int year=2016;
(1) ?printf("%d 是闰年。

\n",year): printf("%d 是平年。

\n",year);
return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