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二首

合集下载

李清照词二首_鹧鸪天+永遇乐_上课

李清照词二首_鹧鸪天+永遇乐_上课

李清照被当代散文大家 梁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 ,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 了北宋和南宋。靖康之变, 李清照的家庭遭到严重的摧 残,她也被迫南渡,过起颠 沛流离的生活。南渡不久, 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到 沉重打击。只身经历国破家 亡夫死的痛苦。此后就在孤 苦寂寞中度过凄惨的晚年。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 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 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 的生活,内容只限于闺情相思.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 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 思国、思乡。主题的社会意义也扩 大了,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 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 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niǎn金雪 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 底下,听人笑语。
小译: 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 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 如今又身在何地?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 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的气息,不知春意已露端倪。在这元 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 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召唤,我只能报以婉言。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 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 个个打扮得俊丽整齐。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鬓已斑白, 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 语。
(1)色泽 “暗”“淡”“轻” ,形态 “性 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味觉 “留香”,写出桂花的芳香与风 韵。 (2)“情疏迹远”意为桂花不与群花争宠, 凸显其高洁、美好的品质

《李清照词两首》课件

《李清照词两首》课件
【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分析画线句的语言特色,即诗句使用的修 辞、诗句中景物的关系等,然后还要结合诗句的主旨和情感进行分 析。
1.了解李清照的词作及风格。 2.分析词的意境及艺术手法。
3.感知词表现出的离愁与思念之情。
1.读准字音 玉枕纱厨(zhěn)(chú) . . 寻觅(mì 戚(qī) . ) . 乍(zhà ) . 暗香盈袖(yí nɡ) . 憔悴(qiá cuì ) .. o
在婉约派风格的影响下,豪放派的词人也有些婉约风格的佳作,例 如苏轼《江城子》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婉约佳句。 婉约和豪放,交织起来,编织出宋朝词坛上的两朵奇葩,对后世诗 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读《醉花阴》) 1.吃透文本 《醉花阴》这首词写词人重阳佳节时对丈夫的思念。上阕通过写 “薄雾浓云愁永昼”“半夜凉初透”的感觉,表达了词人离愁与孤 独凄凉的心情。下阕描写把酒赏菊也无法排遣对丈夫的思念,一句 “人比黄花瘦”活画出词人多愁善感、销魂憔悴的形象。
6.开阔视野 (1)夫妻赛词的故事 李清照把自己的词《醉花阴》寄给丈夫赵明诚。赵十分叹赏,想尽 办法要胜过妻子。于是杜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三夜写词五十首。 他将李清照的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鉴赏。陆品味再三,说只 有三句写得绝妙。赵明诚问是哪三句。陆德夫回答:“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正是李清照写的。明诚自此以后,对 妻子便甘拜下风。
和婉约派相反,豪放派的风格较为豪放,气势恢弘,视野广阔,豪 放派较婉约派更注重诗文的文法、句法和字法。豪放派的代表是苏 轼,而在他之前,词坛上的婉约派词风大为流行,而豪放派的风格 正是扭转了这一单一的创作风格,丰富了宋词的内容和风格,苏轼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豪放派词人 代表词句。豪放派代表还有辛弃疾,他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写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为读者描绘出奋勇 杀敌、壮志报国的英雄气概,可见豪放派的情绪多为“气吞万里如 虎”。

《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词两首》

时令
以重阳佳节反衬她独守空闺的孤寂。
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 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 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夜以继日、 无休止。 “薄雾、浓云、香炉、玉枕、纱厨、 酒、西风、黄花”等意象,烘托寂 寞孤独难耐的感受。 独坐、孤眠、自斟来渲染空虚无聊 的心情。
时间
意象
行动
上片中哪些词语最富有表现力?
整体把握 艺术特色:烘云托月,藏而不漏
下片无一菊字,却处处写菊:东篱 ——藏头(“东篱”, 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 字);把(菊花)酒——省略“菊花” 二字;暗香——菊花香 气;黄花——菊花。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 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 黄色的菊花外形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 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 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 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 和精神气质。把抽象的相思之情寄予可观可感的黄花,以花喻 人,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登高》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 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结论:常以雁抒写离愁或相思哀怨的感伤。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是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是凄婉愁苦的象征。

李清照词二首赏析《醉花阴》《声声慢》

李清照词二首赏析《醉花阴》《声声慢》

《李清照词二首》赏析这两首词都写出了作者的愁情。

但愁的原因却有所不同。

《醉花阴》开篇即是愁“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以“薄雾浓云”的天气衬托了自己愁苦的心情。

词人无事可做,只有守着香炉独自出神。

又到了重阳佳节,应是与亲友团聚的日子,可“半夜凉初透”的孤独谁又能了解?无奈,只有赏菊饮酒来消磨时光。

可哪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词人在凄凉的秋风中思念爱人“人比黄花瘦”给人无限的遐想。

全词通过使人描写重阳饮酒赏局时的触景生情,表达了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思念与自己愁苦寂寞之情。

而《声声慢》则是在词人经历国破、家亡、夫死后写下的。

她表达了作者流落江南时的孤苦无依的凄苦心情。

作者寻寻觅觅,仿佛在找寻什么丢失的东西。

然而却是“冷冷清清”什么也没有,真是“凄凄惨惨戚戚”词人几乎失去了所有。

靠山山倒,倚墙墙塌。

无依无靠的她,独自惶恐在破碎的山河中。

“淡酒”其实并不淡,只是愁太重了,满心都是愁,怎能用酒力压住啊!大雁飞过,触景伤情,回想着与丈夫在一起时的幸福,更体现了现在的悲哀。

菊花盛开却无心摘,这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悲哀。

雨打梧桐点点滴滴,使词人的心碎了。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此人撕心裂肺的呐喊。

全词戛然儿子,是结尾,亦是高潮。

词人满腔悲怨,怎是愁字能说清的呢?比起《醉花阴》,《声声慢》愁得更浓、更悲哀。

这两首词让我想起了李煜的《相见欢》。

这首词是李后主被俘后所写。

包含了李后主内心的惆怅与深沉复杂的人生痛苦。

有着故国难归的亡国之痛,有着昔为君主今为囚徒的强烈反差。

这些感受交织于胸,近乎麻木。

无法分辨此刻因何而愁。

“梧桐深院锁清秋”既写出此时的环境又写出内心的高度压抑。

最终“剪不断理还乱”正如《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样,压抑太久、郁结太多的愁思集中迸发。

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的坎坷人生,造就了她词坛上的辉煌。

从无所不有到一无所有,从家庭幸福美满到独自一人孤苦流浪。

这天上地下的生活对于李清照来说是煎熬,更是磨练。

李清照词二首(武陵春、醉花阴)

李清照词二首(武陵春、醉花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 于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 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在这里,词人巧妙 地将思妇与菊花相 比,展现出两个迭 印的镜头:一边是 萧瑟的秋风摇撼着 羸弱的瘦菊,一边 是思妇布满愁云的 憔悴面容,情景交 融,创设出了一种 凄苦绝伦的境界。
极喻相思 愁绝之情
写室 瑞脑销金兽

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
句意:薄雾弥漫,时云又烘层托浓出密环,境烦的恼凄白寂 天太长,
香可料见在,这金两兽句香虽炉为中景烧语尽,却了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
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寂寞、怨恨、 愁苦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不只是肌肤所感 之凉意,更是心 灵所感之凄凉。
这三句写 出了词人 点明在时令重,阳也暗佳示心 绪不节好,孤心眠事重独重的 寝原、因夜。半 相思的凄 苦之情。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 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 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 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 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 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 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 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
醉 花 阴
这首词是前期的 怀人之作。婚后不久, 丈夫赵明诚便“ 负 笈远游”,深闺寂寞, 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 丈夫。这年,时届重 九,人逢佳节倍思亲, 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 明诚。
朗 诵 体 会
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 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
由室 薄雾浓云愁永昼
外转
词人内心的 无聊愁苦
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 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 绝句》:“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 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 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 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 愤恨。

李清照词二首如梦令、渔家傲

李清照词二首如梦令、渔家傲
状元成才路
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这首词中词人将真实的生活感受融 入梦境,创造出一个把梦幻和真实、历 史和现实融为一体的神话世界,充分反 映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的向往 和对光明的追求。
渔家傲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 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 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如梦令
黄昏 溪边的亭子。 时候。 大醉。
尽了兴致。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乘船返回。 荷花。
奋状元才路
这里泛指水鸟。
滩鸥鹭。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 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状元成学才路 诗谩有惊人句。九 万里风/鹏正举。状元成才路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 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 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词 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近体乐府,是 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词产生于唐,盛 行于宋。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 字有定声”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 片或阕,分两段的最为常见。词按篇幅长短可分为小 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 上)。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按风格来 划分,可分为婉约词和豪放词。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 有苏辛(豪放派代表),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 等。

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课文《李清照词两首》及译文

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课文《李清照词两首》及译文

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课文《李清照词两首》及译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课文《李清照词两首》及译文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词二首《声声慢》《一剪梅》

李清照词二首《声声慢》《一剪梅》

二、写作背景
• 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宋高宗赵构南逃,重新立 国,史称南宋。此时,李清照44岁,目睹黄河南北 相继沦陷,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 南渡到建康。二年后,(公元1129年8月18日)在 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 。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 ,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 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 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在生命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
在艺术的空间都会给予几倍的 补偿和酬惠。
这首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一个身历国破家亡 的孤苦的妇女,在一个秋日黄昏十分真实的 生活感受。全词就抒写一个“愁”字,从不 同角度,选取不同意象,反复描写、渲染, 充分的表现出词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读后使 人感觉哀愁满纸。
直接抒情 (词眼)
后人评价: “自然贴切”,“无斧凿痕” (张端义) “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 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 及” (梁衡)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动作 环境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苦无告 沉痛凄厉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悲苦愁绝
• 运用叠词: • 寻寻觅觅————动作——寻而不得 • 冷冷清清————环境——毫无生气 • 凄凄惨惨戚戚——心境——凄凉悲苦 • 音节上: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 内容上:奠定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 结构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二)间接抒情:


黄花
借 景 抒 情
梧桐
这些意象我们曾经在那些诗句中接触过? 如何理解这些具有丰富含义的意象?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 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花当然是以红为美的。至于碧牡丹、 花当然是以红为美的。至于碧牡丹、 绿萼梅之类,那就更为名贵了。 绿萼梅之类,那就更为名贵了。这些都 是桂花没有具备的。但是作者认为,内 是桂花没有具备的。但是作者认为, 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 何须” 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何须”二 字,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突出了色淡 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 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断定她是“ 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断定她是“花 中第一流” 中第一流”。
李清照
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 暗淡轻黄体性柔, 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 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 中第一流。 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 梅定妒,菊应羞, 画栏开处冠中秋。 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 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何事当年不见收。
1.朗读并思考:词中 朗读并思考: 朗读并思考 的桂花具有怎样的特 点?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 暗淡轻黄体性柔, 暗淡轻黄体性柔 疏迹远只香留。 疏迹远只香留。”
屈原的人品和才德,是人所共同景仰的。 对这位先贤的抱怨,更突出了作者对桂花的 珍重。
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桂词, 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桂词,有人评价它说 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 “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托 物抒怀”请你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物抒怀”请你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 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 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妨,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梅定妨,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 二层议论。 骚人可煞无情思, 二层议论。“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 见收” 为第三层议论。这些议论, 见收”,为第三层议论。这些议论,既有正 面阐述,又有通过拟人手法侧面烘托, 面阐述,又有通过拟人手法侧面烘托,更有 批评屈原,为桂花正名, 批评屈原,为桂花正名,充分表现了桂花在 词人眼中的形象――花中第一流、花中之冠。 花中第一流、 词人眼中的形象 花中第一流 花中之冠。
李清照(1084一约 一约1151),自 李清照 一约 , 号易安居士, 号易安居士,丈夫赵明诚是宰 相赵挺之之子。 相赵挺之之子。他们婚后的生 活很优裕, 活很优裕,搜集了大量的书画 金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金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靖 康之变,李清照的家庭遭到严 康之变, 重的摧残,她也被迫南渡, 重的摧残,她也被迫南渡,过 起颠沛流离的生活。南渡不久, 起颠沛流离的生活。南渡不久, 赵明诚病死, 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到沉 重打击。 重打击。宋高宗建炎三年 (1129)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 金兵南下, 金兵南下 亲历变乱,四处流浪。 亲历变乱,四处流浪。此后即 在孤苦寂寞中度过凄惨的晚年。 在孤苦寂寞中度过凄惨的晚年。
李清照词内容特点: 李清照词内容特点: 1、早期的作品,韵调优美,内容只限于闺情相思 、早期的作品,韵调优美, 之类。 、南渡之后,深厚的故土之思, 之类。2、南渡之后,深厚的故土之思,凄苦的身 世之感,使得她的词作内容丰富得多, 世之感,使得她的词作内容丰富得多,主题的社会 意义也扩大了,多悲叹身世 情调感伤, 多悲叹身世, 意义也扩大了 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 出对中原的怀念。 出对中原的怀念。 从内容看,绝大多数是言情写愁,都写得很精到, 从内容看,绝大多数是言情写愁,都写得很精到, 言情写愁 很富于特色。她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奇, 很富于特色。她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奇,善于用 白描手法塑造出鲜明动人的艺术形象, 白描手法塑造出鲜明动人的艺术形象,在语言艺术 上有独特的造诣。 上有独特的造诣。 从艺术风格看,绝大多数作品是婉约的, 从艺术风格看,绝大多数作品是婉约的,她被看作 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梅定妒 描写了什么内容,与桂花有何联系? 描写了什么内容,与桂花有何联系?
梅花既有妍丽的外美, 梅花既有妍丽的外美,更有迎霜雪 而开的高洁的内美; 而开的高洁的内美;菊花更是人所共同 认可的“君子之花” 兼具内外之美。 认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内外之美。
解词释句, 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对照注解,理解文本大意。 朗读课文,对照注解,理解文本大意。 朗读课文 2.强调以下词用语的含义: 强调以下词用语的含义: 强调以下词用语的含义 ⑴落日熔金:夕阳带着一抹金黄,那耀 落日熔金:夕阳带着一抹金黄, 眼的光芒就像正在燃烧的金子一样。 眼的光芒就像正在燃烧的金子一样。 ⑵暮云合璧:黄昏时的云彩连成一片, 暮云合璧:黄昏时的云彩连成一片, 就像是一块块璧玉连缀成的, 就像是一块块璧玉连缀成的,好比珠联 璧合。 璧合。壁: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 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 ⑶染柳烟浓:柳色宛如烟云因而更浓。 染柳烟浓:柳色宛如烟云因而更浓。
(外貌不扬而内秀丰富 品格高洁 外貌不扬而内秀丰富,品格高洁 外貌不扬而内秀丰富 品格高洁)
请具体分析词中的桂花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具体分析词中的桂花具有怎样的特点? 前句重在赋 “色” ,兼及体性;后句重在咏怀, 突出“香”字。 “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黄、 淡黄、轻黄。 “体性柔”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 质。 说明桂花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浓艳娇媚的颜 色取悦于人。 “情疏迹远”,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幸,更 不会有人给她热捧恭维。但是她的体性温柔, 香留天地之间。 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 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
2、体会“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的妙处 、体会“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画栏开处冠中秋”化用李贺诗句“画栏桂树悬 画栏开处冠中秋”化用李贺诗句“ 画栏开处冠中秋 秋香” 金铜仙人辞汉歌》),热情赞美桂花 秋香”(《金铜仙人辞汉歌》),热情赞美桂花 堪在秋天的花卉中称首。 堪在秋天的花卉中称首。 比较\抑扬 衬托 比较 抑扬\衬托 抑扬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体会李清照词中通过底座来画龙点睛的手法。 体会李清照词中通过底座来画龙点睛的手法。 体会李清照词中通过底座来画龙点睛的手法 2.体会心理活动的描写。 体会心理活动的描写。 体会心理活动的描写 3.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特点。 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特点。 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朗诵思考:词中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朗诵思考 词中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词中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描写和议论 描写和议论] 描写和议论 (哪些是描写 哪些是议论 哪些是描写?哪些是议论 哪些是描写 哪些是议论?)
“骚人”指的是屈原。 骚人”指的是屈原。 骚人 注:屈原在《离骚》中,用褒扬之 屈原在《离骚》 列举了各种各样的香草名花, 笔,列举了各种各样的香草名花, 以比况君子修身美德, 以比况君子修身美德,可是偏偏没 有提到桂花。 有提到桂花。
宋代的陈与义在《清平乐 咏桂 中说: 咏桂》 宋代的陈与义在《清平乐咏桂》中说:“楚人 未识孤妍, 离骚》遗恨千年。 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意思和本词 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 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 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 如今憔悴 出去”是心理描写, 出去”是心理描写,请你说说这些 句子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句子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这些句子表现了词人对现实浓浓的 感伤和对未来命运深深的忧虑。 感伤和对未来命运深深的忧虑。
弄玉同善吹箫的青年萧 史结合, 史结合,萧史教弄玉吹 箫作凤鸣, 箫作凤鸣,引来许多凤 凰,后夫妻乘凤升天。 本词所写的“ 是什么? 后夫妻乘凤升天。 新愁” 本词所写的“愁”是什么?“新愁”又是什 事见刘向《列女传》。 事见刘向《列女传》 么?
知晓背景 (宋)张端义《贵耳集》:李清照 张端义《贵耳集》 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 “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 元宵《永遇乐》 元宵《永遇乐》词”。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是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铺翠冠儿 动作描写,请你简要分析句中“ 动作描写,请你简要分析句中“争”字的 表达效果。 表达效果。 这几句话写的是词人追忆当年元宵 节时, 心情欢快, 精心打扮的情形, 节时 , 心情欢快 , 精心打扮的情形 , 一个“ 写出了当时女宾满座, 一个 “ 争 ” 写出了当时女宾满座 , 莺歌燕舞, 搔首弄姿, 莺歌燕舞 , 搔首弄姿 , 互相比美的 热闹欢快场面。 热闹欢快场面。
比较李清照的《鹧鸪天 桂花 与谢懋的《 桂花》 比较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与谢懋的《霜 天晓角桂花 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桂花》 天晓角 桂花》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霜天晓角桂花 霜天晓角 桂花 谢懋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 与韵、两清洁。 与韵、两清洁。 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试看仙衣犹带, 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试看仙衣犹带, 金庭露、玉阶月。 金庭露、玉阶月。 提示:这两首词均以议论入词,借物寓怀。 提示:这两首词均以议论入词,借物寓怀。
古人咏物,往往托物言志或者托物抒情。 古人咏物,往往托物言志或者托物抒情。李 清照借“桂花”表现了怎样的情志? 清照借“桂花”表现了怎样的情志? 桂花,正是作者傲视尘俗, 桂花,正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 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桂花的品格和处 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 境就是作者的品格和处境。 境就是作者的品格和处境。她对这种品 格的自珍和自信, 格的自珍和自信,就是对自己的人格志 趣的自珍和自信。 趣的自珍和自信。
⑷吹梅笛怨:笛吹奏出《梅花落》的凄凉悲 吹梅笛怨:笛吹奏出《梅花落》 怨的曲调。 乐府杂录》 笛者羌乐也, 怨的曲调。《乐府杂录》:笛者羌乐也,古 有《梅花落》曲。 梅花落》 ⑸次第:转眼。 次第:转眼。 ⑿风鬟霜鬓:形容头发凌乱斑白的样子。 风鬟霜鬓:形容头发凌乱斑白的样子。 ⒀怕见:懒得。 怕见:懒得。 ⒁不如向,帘儿底下:在 不如向,帘儿底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