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评价
浅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

浅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作者:奎亚波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3年第1期作者简介:奎亚波(1977—),女,云南昆明人。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
奎亚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昆明650106)摘要: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个体心理学理论促成了精神分析向注重社会和群体因素的转变,可以说,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朝着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第一个心理学理论体系。
本文评述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中的自卑与寻求优越、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社会兴趣的观点。
关键词: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格中图分类号:B84-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1—0139—02一、引言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是精神分析运动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尽管他被一些人认为是新弗洛伊德派,但他的观点与弗洛伊德极不相同。
除了他们都相信个体人格在6岁之前就形成以外,其他每个方面都是不同的。
阿德勒强调个体的社会属性,即他不能想象人能够在脱离其社会关系的情况下生存。
在这一点上,阿德勒的观点同W.James、M.Baldwin、G.H.Mead、C.H.Cooley等这些社会理论家的观点很相似。
因此,可以说阿德勒是精神分析运动中第一个带有社会心理学烙印的人物。
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一)自卑、补偿与寻求优越阿德勒认为人一出生就存在自卑感,人的自卑感来源于幼儿时的无力、无知、无能,要依赖于更强大的成人与环境,这种感觉标志着我们的一生都要为克服自卑而抗争,超过自己和他人,形成补偿或过度补偿。
通过补偿作用,人反其道而行之,追求优越的目标,将以前的缺陷转变为优势,使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某种目标得以实现。
同时,补偿往往是超额的,即不仅抵偿了缺陷,还发展为优点,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这种抗争就是寻求优越。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引言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 lf re dA dl er)是20世纪早期的一位重要心理学家,他以他的个体心理学理论而闻名。
个体心理学旨在解释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方式,并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和目标导向性。
本文将介绍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1.主体性与目标导向性阿德勒认为人类是独立思考、自我决定和自我实现的主体。
他强调每个个体都追求目标,并通过自我超越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个体心理学将目标导向性视为人类行为的核心动力,个体通过追求目标来获得满足和成就感。
2.力量与弱点的统一个体心理学强调人类行为中力量和弱点的统一性。
阿德勒认为人类常常通过超越个人的弱点和挑战来获取力量和成长。
他强调每个个体都有能力克服困难,发展自己,并在社会中取得成功。
3.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个体心理学强调个体与社会的紧密关联。
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受到他们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的互动关系的影响。
他认为个体的行为和心理问题常常源于与他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的问题。
4.力量和权力的平衡阿德勒主张社会中的平等和民主。
他认为个体不能仅仅追求个人利益,而是应该考虑社会整体的利益。
他提倡建立平衡的权力结构,使每个个体都能获得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5.具体目标的重要性个体心理学认为具体目标对个体的发展和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阿德勒认为个体往往以达到某个特定目标为导向,这个目标通常与个体的幸福和满足感密切相关。
个体通过设定具体目标来驱动自己行动,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结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主体性、目标导向性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他认为每个个体都具有克服困难和实现自身潜力的能力。
个体心理学提供了一种综合和细致的心理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发展和行为。
了解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观点对于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人格心理学之阿德勒解读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一、人性观阿德勒认为,人类行为是受到社会驱力的激励,而非性驱力,行为是有目标导引的,以及人格的核心是意识而非潜意识。
阿德勒重视选择、责任、生命的意义,以及追求成功与完美。
阿德勒持自由意志人性论,强调个人的行为能够根据其目标自主表现。
他认为,人性不是盲目的,人类行为并非受制于本我和潜意识内的盲目的本能冲动。
人是理性动物,具有相当的自主倾向,富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会选择目标与理想,并接受自己选择的目标与理想。
人在自主意识的支配下,具有改变生活的能力,因而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未来,创造自己的生活。
人类会在行为上遵循目标进行,从而获得需要的满足。
阿德勒持一种行为目的论的观点,即所有人的行为都有其目的。
人们为自己定目标,有了这些目标以后,其行为变得统一。
阿德勒以这种解释取代决定论的解释。
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我们往何处去及追求什么是相当重要的,因此,阿德勒学派重视未来,但一方面并未低估过去经验的影响力。
人们做决定时仍根据过去的经验、目前的状况,以及对未来所规划的方向,因此过去、现在与未来具有连续性,均应予以重视。
二、人格界定阿德勒将人格定义为一个人为了尝试去适应他所居住的环境而显现出的特殊风格。
他对人格的看法是广泛而开放的,不仅把个体看作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而且还强调个体与社会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阿德勒强调人是社会的动物,人基本上是受社会驱力激励的。
个体是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因此应以不可分割的整体来了解人格。
脱离了对个人有意义的背景关系,就无法完全了解这个人。
所以,阿德勒认为应该更重视来访者的人际关系,而非内在心理动力层面。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突出强调人格的整体性、统一性和社会性。
他认为人的思想、价值、动机、行为都是由他的生活目标决定的,都带有生活目标的印记,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三、人格动力他的早期理论里认为,对器官缺陷和生理自卑的补偿,是人格的原初动力。
理学家阿德勒在个体心理学中提到我们会克服自卑去不断地追求卓越

理学家阿德勒在个体心理学中提到我们
会克服自卑去不断地追求卓越
谈谈阿德勒理论
阿德勒在自卑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阿德勒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自卑感会令他希望以某种方式获得肯定,从而使他获得自信和自尊心。
因此,一个人与自卑感有关的追求卓越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回应,可以给他带来信心、正能量和自尊心。
阿德勒的理论认为,一个人在与自卑感有关的追求卓越中,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肯定与褒扬,更是在自我提升。
当一个人克服自卑感并勇气挑战自己,以及不断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时,他不仅获得了认可,也可以让自己做得更好,更有能力追求梦想,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做好准备。
根据阿德勒的理论,克服自卑感,去不断地追求卓越,对一个人不仅仅提供了肯定与褒扬,更是积极改变,发展自己。
因此,克服自卑感,去追求卓越,不仅仅是在获取肯定,而是一种主动式的改变、发展正能量。
只有
具备自信,意志力和积极思想,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因此,克服自卑感,去追求卓越,不仅仅是寻求肯定,更是为了实现以自信的能力创造价值、实现梦想。
克服自卑感,去不断追求卓越,既能让自己拥有自尊,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为自己及家庭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个体主义心理学鼻祖——阿德勒

方招,19岁, 湖北罗田县 人,长江大 学文理学院 广播电视学 专业大一学 生
个体主义心理学鼻祖——阿德勒
个体主义心理学鼻祖——阿德勒
个体主义心理学鼻祖——阿德勒
个体主义心理学鼻祖——阿德勒
生命意义的形成
成长期儿童的经历以及对这个经历的诠释。 6岁以前,个体形成独特的生活风格,这种
生活风格影响Biblioteka 对生活事件的诠释。追求优越
一个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不断产生自卑感, 同时又不断地进行补偿的人,他要达到的 目的是什么呢?
人总是力图从低劣地位上升到优越地位, 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优越,这种动力 叫做追求优越。
个体主义心理学鼻祖——阿德勒
追求优越的两种方式
1、追求个人优越(错误的方式) 一个人一心只追求自己的优越而忽视其他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幼儿时期,就渐渐形成一种 生活风格,根据此生活风格而形成人生目标,但 每个人的生活风格不同,因此每一个人的人生目 标不完全相同,研究心理过程应以每个人的特殊 心理经验为对象,故阿德勒的心理学被称为“个体 心理学”。
个体主义心理学鼻祖——阿德勒
阿德勒的主要观点
1、生活风格 2、生命的意义 3、自卑感与优越感 4、人生目标 5、社会兴趣 6、创造性的自我
人和社会的需要。这种人言过其实,骄傲 自大、自以为是。他们缺乏社会兴趣,令 人讨厌。(优越情结) 伪君子:有意或无意地披着关心社会的外 衣,掩盖自我中心之实。 个人成就不等于心理健康
个体主义心理学鼻祖——阿德勒
希特勒性格特征分析
一点点加高鼻子 即使在夏天也不穿短袖衫 对动物充满仁爱 他对别人的手指着迷 午夜飞车 对长桌特别感兴趣 爱上“嫡亲外甥女”
个体主义心理学鼻祖——阿德勒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是20世纪初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创立的一种心理学流派。
该理论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实现的可能性,认为人的行为和心理问题都源于童年时期的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一、人生观阿德勒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发挥自己的潜能。
他提出了“生命的目的论”,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使命和目的,需要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来实现。
他还强调了人类社会的重要性,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需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获得幸福和满足感。
二、儿童教育观阿德勒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他认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概念,即将生活中的各种经验和知识融入到教育中去,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和发展。
他还强调了孩子的情感需求,认为父母应该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给予他们安全感和信任感。
三、心理治疗观阿德勒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是个体心理学的治疗技术,包括口头表述法、想象旅行法、社交技能训练等。
他认为,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患者的童年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己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他还强调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患者需要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人际关系观阿德勒非常重视人际关系,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决定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他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角理论”,即每个人都有三种类型的关系:主动型(给予者)、被动型(接受者)和平衡型(调节者)。
他认为,只有建立良好的平衡型关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
他还强调了合作和互助的重要性,认为人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五、社会文化观阿德勒的社会文化观主要体现在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上。
他认为,现代社会的许多问题都源于人们对于权力、竞争和物质的过度追求,导致了人们的心灵空虚和孤独感。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主要观点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主要观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是20世纪初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内心驱动力的影响,这些驱动力源于人们的主观感受、目标和欲望,而非基于本能的冲动。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人的行为是为了实现个体的目标和欲望,即人的行为是意义性的。
每个人都追求与他人的平等和尊重,并渴望与社会有更好的互动。
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位置对其行为和心理状态具有重要影响。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也强调了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整体性。
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分割开来研究。
心理障碍的出现往往是由于个体内部的冲突和对外部环境的无法适应引起的。
此外,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也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个体在追求目标和满足欲望过程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改变自己的情感和现实状况。
因此,个体在面临挑战和困难时可以通过积极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于我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提醒我们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本能的驱动力。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面临挑战和困难时要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和行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总之,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以其关注个体目标、强调整体性和积极性、注重社会互动等观点而在心理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提醒我们不仅要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更要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尊重个体的主观感受和需求,积极引导个体去追求目标和满足欲望,从而达到心理健康和幸福的状态。
阿德勒心理学优缺点

阿德勒心理学优缺点
阿德勒心理学,作为一种个体心理学流派,对心理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的优点如下:
1、社会文化导向: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和外在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改变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重视潜意识本能、忽视社会文化影响的倾向。
2、反对生物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它既反对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也反馈了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创造力量存在。
3、关注个体发展:阿德勒心理学是个体心理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个体,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4、促进社会价值取向:确立了心理学的社会价值取向,对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自我心理学的形成和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的缺点如下:
1、非理性主义色彩和生物学化的倾向:尽管它试图超越弗洛伊德的本我心理学,但仍带有强烈的非理性主义色彩和生物学化的倾向。
2、对人性的社会本质看法肤浅:对人性的社会本质的看法仍然是肤浅的,这限制了其理论的深度和广度。
3、主观性和片面性: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这可能会影响其理论的普遍适用性和客观性。
4、科学性不强:其科学性不强,这可能是由于其理论框架在当时较为超前,包括对宗教、圣经的态度等,这些观点在当时可能被视为较为激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
虽然有人说阿德勒的理论失之偏激,遭 到许多批评,但他重视社会因素和个人 经验却影响深远。总之,阿德勒的学说 有许多贡献和成就,他选择了「个人心 理学」这个名称,承认个人是独立的生 命有机体,把人看做是内在协调的、努 力与同伴合作的人。
2012-3-21 13
谢谢! 谢谢!
2012-3-21 7
恢复了“意识” 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 主要地位
有自卑感的人能产生补偿作用,正是他有意识 的追求优越目标所致。 他贬低了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性欲在人格发展 中的主导作用,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研究中的 重要地位。 相应的,他的理论带上了注重未来、强调个人 选择的目的论倾向。
2012-3-21 8
提出了整体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阿德勒把人视为有机的整体,认为人的意识 和潜意识、主观性与客观性、个体性与社会 性都是不可分割的。 把人放在家庭、周围环境和社会的意义场之 中,通过对人的自卑感、优越感、价值观、 生活风格、社会兴趣、动机和创造性自我的 分析,通过对人的主观理解而全面的研究人。 这种观点虽然不无偏颇,但和弗洛伊德 的精神分析相比,在方法论上是有进步意义 的。
2012-3-21 5源自确立了心理学的社会科学方向
为了全面发展个体的人格,就必须培养一种 健康的社会观。为了顺利的在社会中生存, 个体也必须与他人合作。 他是西方心理学中的社会主义者,赞同马克 思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观点。坚信个体绝不 能脱离他人和社会而单独存在。他的这种人 生哲学在心理学中是具有开创性的。
2012-3-21
6
恢复了“意识” 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 主要地位
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第一次把潜意识提上 了心理学研究的议事日程,对真实的反映人类 心理的现实具有巨大贡献。但是他把潜意识视 为人的心理的根本动力,意识却成了附庸和陪 衬。 阿德勒虽然承认潜意识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但他更相信人是一个有意识的存在物。在个体 身上体现着意识与潜意识的统一,其中意识行 为是人的主导行为。
2012-3-21 9
个体心理学的局限性
虽然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社会因素的作用,但他 把造成社会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原因仅归咎于错 误的生活风格和社会兴趣,没有看到社会的异 化对人性的扭曲,没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 人性的发展。因此并未着到致病的真正社会原 因。 研究方法上,虽然注重整体研究和特殊规律研 究,但他把主观理解和客观分析想对立,忽视 了部分的作用和遗传的影响,片面夸大了自卑 感的补偿作用,使他的理论带上个人的偏见。
2012-3-21
14
个体心理学简评
对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评价
2012-3-21
1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当代许多 心理学思想的来源
阿德勒的思想比一般人所承认的要大些,因为 阿德勒的思想比一般人所承认的要大些, 其他的理论家都曾受到她的著作的影响。 其他的理论家都曾受到她的著作的影响。 ——舒尔茨 ——舒尔茨
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认为人格的形成与人的主 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 观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 观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这种思想深刻地影响了霍 妮、沙利文、弗洛姆等社会文化学派的成员。 沙利文、弗洛姆等社会文化学派的成员。 反对弗洛伊德的原因: – 其一:弗洛伊德的解释把梦带出了科学的范 围之外。如它假设在白天心灵活动与夜晚的 心灵活动之间存在着意识和潜意识的互相对 立;梦遵循着一些和日常思维法则迥然不同 的定律。 2012-3-21 2
确立了心理学的社会科学方向
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中是第一个沿着 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 理学体系。 理学体系。 ——墨菲 ——墨菲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既注重探索人的主观世 界,又注重人与自然、与他人和与社会的关 系,使他的理论具有明显的社会倾向。 主张以社会为中心,反对自我中心。
2012-3-21 10
个体心理学的局限性
阿德勒强调的补偿作用,多重视生理组 织方面,而忽视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影响。
并非所有有缺陷的人都能得到积极的补 偿。其补偿作用只适合用在缺陷者本身 有足够的自信,并有外在支持的力量, 才能发生理想的「优越感」。
2012-3-21 11
个体心理学的局限性
阿德勒的补偿作用乃为反抗自卑感而来,解释 太过消极,忽略了人尚有积极的支配欲 (Maslow)。 (Maslow)。 阿德勒的“社会兴趣” 阿德勒的“社会兴趣”、“自卑与补偿”等概 自卑与补偿” 念和他对神经症的解释等在理论基础上仍然是 以潜意识为主导的。尽管他批评了弗洛伊德理 论的生物学化倾向,但自己仍未摆脱生物学化 的桎梏。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当代许多 心理学思想的来源
在阿德勒看来,这些互相对立的事物从科学 的立场看来,是同一件东西的变异。因此, 把睡眠和清醒,做梦时的思想和白天的思想 当作是对立事物的任何理论注定是不科学的。 – 其二,弗洛伊德把梦的背景归之于性。这最 多只是揭示了人格的一部分而已。
2012-3-21
3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当代许多 心理学思想的来源
注重个体的主观选择和创造性, 注重个体的主观选择和创造性,注重人对理 想目标的追求,并对人生持乐观态度。 想目标的追求,并对人生持乐观态度。着重 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感, 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感,强调个人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在形成性格的过程中所起到的 作用。这对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作用。这对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罗杰斯、马斯洛和罗洛·梅都有重大影响。 罗杰斯、马斯洛和罗洛·梅都有重大影响。 阿德勒虽然承认潜意识的作用, 阿德勒虽然承认潜意识的作用,但更看中意 识对自我对个性的影响, 识对自我对个性的影响,从而推进了自我心 理学的研究。 理学的研究。 目前阿德勒已被公认为上述三种新思想的先驱者 。 2012-3-2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