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简介

合集下载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_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传统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_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传统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_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传统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生活中,你知道的中秋节习俗有哪些?我国各地都有哪些中秋节习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几篇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_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传统,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目录【1】中秋节的来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中秋佳节。

历法说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每逢八月十五人们仰望夜空,看到较之其他月份的更圆、更皎洁的圆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他乡的游子,也以此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因而,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中秋”最早记载于《周礼》,其意为秋季的第二个月。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里面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其一,与农业生产相关。

“秋”字的含义是:“庄稼成熟曰秋。

”农历八月,各种农作物逐渐成熟,农民们为表达因丰收喜悦的心情,便以八月十五这天作为节日进行庆祝。

因为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节”。

其二,《礼记》有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夕月就是祭月亮,因而早在春秋时代,帝王有祭月、拜月的活动。

后来达官贵人和文人学士也相继效仿,渐渐传到民间。

形成举国欢庆的节日。

相传后羿射日成功,拯救了人民,获得王母娘娘所赐两颗仙丹。

如若服一颗就会长生不老,两颗就会即刻升仙。

后羿大喜,想与自己的爱妻——美丽善良的嫦娥——一同服用。

后羿把仙丹交给嫦娥,让她先珍藏起来,以择良辰吉日,沐浴更衣再一同服用。

然而此事,被后羿的手下蓬蒙所知,趁一日后羿不在家,就持剑闯人女眷居所,逼嫦娥把仙丹拿出来,嫦娥自知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趁其不备,把仙丹全部吞人腹中。

嫦娥吞下仙丹,身子马上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空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神仙。

后羿回来不见爱妻,得知因果,伤心欲绝的他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

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中秋节,又称为月圆节、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祭月活动,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中秋节。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以及一些常见的习俗。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最早可追溯到中国上古时期的殷商时代。

据传,殷商时期的帝王妻子嫦娥在一个月圆之夜飞到了月亮上,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子。

为了纪念嫦娥仙子,人们开始在每年中秋月圆之夜举行祭月活动。

这也是中秋节的最早起源。

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中秋节逐渐与农业生产和丰收的传统联系在一起。

农耕社会的人们通过庆祝中秋节,祈求丰收和幸福团圆。

中秋节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人们通过亲友团聚,共同欢庆这一节日。

中秋节因此也被称为团圆节。

二、中秋节的习俗1. 月饼月饼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

它是一种圆形糕点,代表着团圆。

传统的月饼有许多不同的口味和馅料,如莲蓉、豆沙和五仁等。

人们在这一天会品尝月饼,以表达对团圆的渴望和祝福。

2. 赏月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提前准备好月饼和茶水,一家人或亲友们一同赏月。

月亮的圆满象征着团圆和圆满,人们希望通过赏月来祈福。

3. 点灯笼点灯笼也是中秋节时的一种习俗。

人们将纸灯笼挂在房屋门前或树上,用烛光照亮夜空。

灯笼具有象征光明和希望的意义,也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4. 嫦娥奔月嫦娥奔月是中秋节的一个重要传说。

人们讲述着嫦娥仙子的故事,通过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她。

这包括听讲座、参观展览和观看嫦娥奔月的舞蹈表演等。

5. 赛月饼在一些地方,还有赛月饼的活动。

人们通过制作不同形状的月饼并比赛,以展示他们的烹饪技艺和创意。

三、结语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传承了千百年的历史和文化。

它不仅代表着对团圆和幸福的向往,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对丰收的感恩之情。

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

让我们一起,在中秋佳节中感受浓浓的亲情和美好的祝福吧!。

中秋节的习俗和简介

中秋节的习俗和简介

中秋节的习俗和简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始于唐朝,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都会欢聚一堂,共度这个喜庆的节日。

中秋节既有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又有特色鲜明的节庆活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秋节的习俗和简介。

一、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农耕文明。

相传在远古时代,人们信仰太阳和月亮,视其为神明。

为了祈求丰收和家庭的团圆幸福,人们便开始举办庆祝活动。

“月中秋,饼中圆”,中秋节的由来就与月饼有关。

二、传统的中秋节习俗1. 赏月:中秋节的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赏月。

中秋之夜,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观赏皓月。

家人团聚在庭院或阳台上,点亮灯笼,一边赏月一边品尝美食。

2. 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之一,它象征着团圆。

每逢中秋佳节,人们会互相赠送月饼,作为亲情和友情的象征。

3. 建秋堆:中秋节最有趣的习俗之一是建秋堆。

人们用芦苇叶和五色塑料纸,搭建精美的秋堆,形状各异、寓意丰富,以表达人民对生活的祈愿。

4. 点灯笼:中秋节的另一项传统习俗是点灯笼。

人们用红纸、五彩丝线和蜡烛制作各式各样的小灯笼,将其挂在门口或院子里,用来照亮迷途的人们。

5. 赏桂花:中秋节正值桂花盛开的季节,人们喜欢在这天赏桂花。

桂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也象征着幸福和繁荣。

6. 猜灯谜: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会在灯笼上贴上谜语,大家可以猜谜儿,增加节日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三、中秋节的节庆活动1. 龙舟比赛:龙舟比赛是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这个活动起源于南方的民间传说,人们仿照救活屈原的故事,在赛月饼的同时划龙舟,以表达对屈原的纪念和敬意。

2. 中秋晚会:在中秋节这一天,许多城市会举办精彩的中秋晚会,表演丰富多样的文艺节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3. 亲友聚会:中秋节是家庭团聚的日子,人们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共度佳节。

大家坐在一起品尝美食,分享喜悦,增进感情。

四、中秋节的意义中秋节象征着团圆和祈福。

作为值得纪念的传统节日,它不仅可以加强家庭的联系,也可以让人们忙碌的生活稍事停歇。

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中秋节的故事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中秋节的故事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中秋节的故事传说中秋节习俗有赏月、吃月饼、祭月、观潮等。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

既然这样,那你知道哪些中秋节的知识吗?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及故事传说,供大家参考。

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

“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

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

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

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总之,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日期定于农历8月15日。

因为此时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为“中秋节”。

汉辞网认为,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传说故事:嫦娥奔月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

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

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

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

”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

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中秋节传说故事:月下独酌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

“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

《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

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中秋节传说故事:玉兔捣药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中秋是指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都会选择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关于中秋节的来历说法有很多,以下列出三个比较常见的说法。

为了庆祝这个节日,各地都有习俗,人们会摆上香案,祈求平安,吃月饼祈求团圆等。

来历来历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我国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而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且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

先开始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的演变称为“中秋节”。

来历二: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我们最熟悉了,先是后裔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个成仙的药,他不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至于嫦娥为什么吃药,还有几种说法,这里不表,后裔对嫦娥思念,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后来演变成习俗,也有说人们听说嫦娥成仙之后,纷纷在月下设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人们称“中秋节”。

来历三: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的收获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有祭祀土地的活动,在以前有春播、夏收、秋获、冬藏之说,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所以可能是由这延续下来的习俗。

习俗月饼,每到中秋节,月饼是必不可少的,它象征着团圆,寓意着圆满,是我们对亲情的寄托。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亲朋好友互相赠月饼,是一种亲情的体现,也是社会关系的联络。

在节日当晚,一家人会围在香案前切月饼吃,每个人都要吃,这代表了自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象征着团员。

设香案,中秋季也是祭月的节日,人们会设香案,点上香,放上水果、月饼等,香案置于院落中,表达了对月亮的祭拜,也表达了人们对神的敬仰。

赏月,这一天月亮很美,由古代文人骚客们发起,他们的诗句及作品促使这种活动逐渐成为一种习俗,这一天一家人一起赏月那叫圆满,一个人漂泊在外赏月,会异常孤单。

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中秋节,又称月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美丽的节日。

一、来历:中秋节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习俗。

相传古代人们为了祈求丰收和庇佑,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向明亮的圆月祭祀。

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中秋节,成为了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二、风俗:1. 赏月:中秋节的最重要的风俗之一就是赏月。

当晚,家人团聚,一同赏月,传说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常被讲述。

2. 吃月饼:中秋节的主食是月饼。

月饼通常是圆形的,象征着团圆。

人们相互赠送月饼,寓意着团圆和祝福。

3. 点灯笼:中秋节的另一个重要风俗是点灯笼。

人们会在家门口或花园里挂灯笼,营造出温馨的节日氛围。

特别是在公园或广场上还会举行灯笼展览,各种造型的灯笼争奇斗艳,壮观非常。

4. 赏桂花:中秋节正值桂花盛开季节,人们会在这时欣赏桂花的香气和美丽。

5. 祭拜家神: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为家中的神像或祖先设立祭拜台,烧香祭拜,祈求平安和祝福。

三、故事:1. 嫦娥奔月: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太阳,炎炎夏日使人们苦不堪言。

于是后羿英勇地射下九个太阳,挽救了人间。

但他的举动引起了太阳神的愤怒,太阳神降下久旱。

后羿为了挽救百姓,从王母娘娘那里得到了不死药。

但被嫉妒的弓箭手冯宣偷走,后羿只好把药丹交给妻子嫦娥保管。

嫦娥不忍看到百姓苦苦哀求,决定用这颗药丹消灭罪恶并拯救百姓。

她吞下了药丹后飞升至月宫,成为嫦娥仙子,并定居在月亮上守护着人间。

2. 后羿射日:相传,后羿为了救世人们,这天以力大无穷、箭术精湛的他开始实施了射日计划。

后羿利用自己超人的力量,用绣线一箭射往天空的九个太阳,成功拯救了人类,太阴隐去九个太阳,回到了正常的状态。

人们敬佩他的英勇事迹,将他的名字流传至今,中秋节也因之而更加庄重隆重。

以上是关于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的简要介绍。

希望大家能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与家人团聚,共度一个温馨美满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优秀6篇】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优秀6篇】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优秀6篇】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很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很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中秋节的来历简洁介绍【优秀6篇】,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共享给最好的挚友。

篇一:中秋节的来历简洁介绍篇一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自古就有祭祀月亮的礼制,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秋分夕月”、“中秋夜迎寒”的活动。

中秋季节正逢秋粮收获,古人答谢神灵护佑庆祝活动,称为“秋报”。

中秋月朗中天,秋高气爽,正是赏月的绝佳时令。

后来祭月便渐渐为赏月所代替,节庆持续下来,并被给予新的含义。

在中秋节的演化过程中,不乏诸多漂亮的神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一系列传闻使中秋节充溢浪漫色调。

唐朝初年,中秋节已成为固定节日,宴饮赏月颇为盛行。

当时的中秋节仅停留在贵族赏月与玩月阶段,没在民间流行。

宋代以后,中秋节始盛行民间。

明清时期,中秋成为仅次于春节的其次大传统节日,并形成了很多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如“卖兔儿爷”、“树中秋”、“舞火龙”、“烧斗香”等,使中秋节具有了更多文化内涵。

2015年5月,中秋节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15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篇二:中秋节的来历简洁介绍篇二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

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聚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聚节”、“女儿节”。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2024年中秋节的风俗来历有哪些

2024年中秋节的风俗来历有哪些

2024年中秋节的风俗来历有哪些中秋节,又称月圆节、团圆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

这个节日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习俗。

一、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祭月习俗。

古人认为,月亮的运行同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祭月成为了一种祈求丰收和团圆的重要仪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祭月仪式逐渐演变成了庆祝丰收的民俗节日。

到了唐代,中秋节已经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并逐渐发展出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二、中秋节的风俗中秋节期间,全国各地都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其中最为流行的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燃放烟火等。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会在户外欣赏明亮的圆月,感受团圆和美好的氛围。

吃月饼也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和完整,是中秋节期间必不可少的食品。

此外,燃放烟火也是中秋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绚烂的烟火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

三、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嫦娥奔月。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使得大地干涸、民不聊生。

英勇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解救了百姓。

作为奖赏,他获得了仙药。

但他的妻子嫦娥偷偷吃了仙药,飞上了月宫。

后羿思念妻子,便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夜,对着明亮的月亮,摆放嫦娥爱吃的食品,以此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四、中秋节的文化意义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中秋节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团圆、和谐的追求和崇尚。

在这一天,无论人们身处何方,都会努力回到家人身边,与亲人共度佳节,这种对团圆的执着追求正是中华民族家庭观念的具体体现。

其次,中秋节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

赏月、燃放烟火等活动让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环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最后,中秋节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

通过庆祝中秋节,人们不仅能够了解传统文化,还能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五、中秋节的现代庆祝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简介
中秋节,又称“月夕”、“团圆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
八月十五日,也就是秋季的中心月圆之夜,人们欢聚一堂,庆祝丰收
和团圆。

本文将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传统风俗。

一、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月神嫦娥传说。

相传,古时候世界有十个
太阳,导致地球生灾害,人民苦不堪言。

于是,神箭手后羿射下九个
太阳,仅剩一个太阳照亮世界。

人们对后羿心生感激和崇敬,纷纷向
他祭拜。

后羿娶了嫦娥为妻,两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然而,后羿的徒弟
冀诣贪婪不满足现状,想夺取后羿的神仙草药。

为了保护草药不落入
冀诣手中,嫦娥决定吞下这颗神奇的草药并飞向天空。

最终,她停在
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成为月宫中的仙女。

人们为了表达对后羿和嫦娥的崇敬之情,以及思念故乡的情感,便
在每年的中秋之夜举行祭拜活动,并赏月庆祝。

这便是中秋节的起源。

二、中秋节的传统风俗
1. 赏月:中秋节最重要的传统活动是赏月。

人们在这个夜晚,尽情
欣赏皎洁的明月,寄托对家人和亲友的思念之情。

赏月时,家庭成员
会一起围坐在一起,品尝月饼、瓜子、柚子等传统食品,共同度过一
个难忘的夜晚。

2. 吃月饼:中秋节的主要食品之一便是月饼。

月饼的外皮金黄酥脆,内陷多种口味,如豆沙、莲蓉、五仁等。

人们通常会将月饼送给亲朋
好友,寓意着团圆和美好的祝福。

3. 点灯笼:在中秋节期间,人们会点亮各种各样的灯笼,增添节日
的氛围。

传统的灯笼多为红色,上面绘有精美的图案和祝福语。

灯笼
挂在窗户、庭院等地方,给家中增添了温馨和喜庆。

4. 赛诗会:中秋节期间,人们还会举行赛诗会的活动。

参与者可以
即兴吟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这一传统活动既促进文化交流,
也丰富了节日的气氛。

5. 玩兔子灯:兔子是中秋节的象征动物之一。

人们会用玉米叶或纸
制作兔子的灯笼,并将其放在窗台或户外。

兔子灯给人们带来欢乐和
吉祥。

三、中秋节在不同地区的风俗特色
1. 南方:在南方地区,中秋节期间人们吃的是莲蓉月饼。

此外,南
方还有一项独特的活动叫做“掷柚子”。

人们将柚子抛向空中,用手接住,寓意着家庭的和睦和幸福。

2. 北方:在北方地区,中秋节的特色之一是吃柚子。

人们相信柚子
能够驱走疾病和恶魔,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3. 东北:东北地区有一项独特的中秋活动叫做“打秋千”。

人们会制
作秋千,坐在上面秋千摇摆,感受节日的欢乐。

总结:
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承载了人们对团圆、美好生活的
向往与祝福。

通过赏月、吃月饼、点灯笼等一系列的传统风俗,人们
在这一天共同庆祝,传承着源远流长的中秋文化。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
俗所蕴含的情感,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