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40万平方米釉面内墙砖陶瓷工厂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陶艺工坊建筑设计方案模板

陶艺工坊建筑设计方案模板

陶艺工坊建筑设计方案模板[项目背景]陶艺工坊是一个专门提供陶艺培训和展示空间的地方,为艺术爱好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创造性的环境,促进他们的创作能力和陶艺技巧的提升。

为了满足工坊的需求,设计一个合适的建筑方案至关重要。

[设计目标]1. 创建一个舒适、启发性和自然的环境,以激发艺术家的创造力。

2. 为学员提供宽敞明亮的工作空间,以便他们能够自由地进行陶艺活动。

3. 设计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利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足迹。

4. 考虑到安全和可访问性,确保建筑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设计要点]1. 建筑外观:选择现代而简约的外观设计,以突出陶艺工坊的艺术氛围。

采用温暖的色调和自然材料,如木材和石材,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2. 空间规划:设计一个开放式的平面布局,将主要区域分为工作区、展示区和教学区。

确保每个区域都有足够的空间,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和自然采光。

3. 材料选择:选用环保材料,如可再生的木材和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油漆。

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灯具,以减少能源消耗。

4. 声学设计:采用隔音材料和设计,以确保工作区和教学区的隔音效果良好。

保证学员和艺术家可以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专心工作。

5. 设施设备:提供陶艺所需的设施,如陶轮、烘烤室、储存空间等。

为工作人员和学员提供足够的洗手间和休息区。

6. 可持续性: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如太阳能热水器和建筑外墙的隔热材料。

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植物浇灌和冲厕所。

7. 可访问性:设计无障碍通道和卫生设施,以确保身体残疾人士也能轻松进入和使用工坊。

[总结]陶艺工坊建筑设计方案旨在创造一个符合陶艺创作需求的艺术空间。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材料选择,以及注重节能和可持续性的设计,工坊将成为一个舒适、启发性和环保的场所。

这个方案模板为建筑师提供了指导,帮助他们切实满足陶艺工坊的需求,并营造出一个独特而优雅的环境。

陶瓷工厂设计说明书

陶瓷工厂设计说明书

1.设计任务(1)原料车间面积:100m×80m;主风向为南风;平均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15℃;(2)进行原料车间工艺设计和布置,体现主要设备(粗碎、中碎和细碎)、辅助设备、原料堆场等位置以及平面关系。

根据设计任务,本次设计决定设计年产50万㎡釉面砖小型陶瓷工厂,详细设计说明如下。

2.原料车间工艺设计(1)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①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②合理地选择工艺流程和设计指标③为生产挖掘和发展留有余地④合理考虑机械化、自动化装备水平⑤注意环境保护,减少污染⑥要考虑土建、公用等设计的要求,并为土建及公用设计提供可靠依据(2)原料的储存和运输①原料的贮存原料的贮存有露天堆存和库内堆存两种方式。

露天堆存常用于存放长石、石英等块状硬质原料。

原料库主要用于存放各种粘土和粉状原料,有地上式及半地下式两种。

地上式又分为简易库房及大型仓库。

简易库房投资省,但难于机械化;而大型仓库投资费用大、易于机械化。

半地下式仓库易于组织机械运输,但通风采光不良,地下水处理上也有困难。

故设计采用原料库堆放原料。

物料平衡计算主要参数见附录一。

存放面积:根据《陶瓷工艺设计概论》P76表3-8、3-9,=1407㎡硬质原料堆场面积S1粘土类原料及要风化的原料堆积面积S=3986㎡2原料堆场面积共5393㎡≈5400㎡。

②原料的运输常见的运输方法有手推车、电瓶车、铲车、皮带运输机和斗式提升机等。

考虑本厂设计为小型陶瓷厂,故采用皮带运输机和斗式提升机。

(3)原料的检选、清洗和煅烧①原料的检选、清洗进厂原料因含有杂质,应进行检选,一般采用人工检选。

硬质原料还要清洗,本设计采用人工洗石,冬季人工淘洗应使用温水。

②原料煅烧煅烧多采用活底倒焰窑或普通倒焰窑。

(4)原料的破碎、粉碎①粗碎原料粗碎后的粒径范围为4~5cm,一般不大于7cm。

采用颚式破碎机。

设备年时基数251d ×8h/d=2008h,设备生产能力8t/d。

陶瓷标准砖厂毕业设计

陶瓷标准砖厂毕业设计

陶瓷标准砖厂毕业设计陶瓷标准砖厂毕业设计一、引言陶瓷标准砖作为建筑材料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在建筑过程中,标准砖的质量和规格标准对于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美观性至关重要。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精确的陶瓷标准砖厂对于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陶瓷标准砖供应量无法满足需求,且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设计一个陶瓷标准砖厂来满足市场需求势在必行。

三、设计目标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和先进的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运作,提高生产效率。

2. 保证产品质量: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测,确保生产的陶瓷标准砖符合国家标准,具有一致的质量。

3.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设计方案1. 厂房设计:选择适当的厂房面积和布局,确保生产设备的合理摆放和生产流程的顺畅进行。

2. 自动化生产线: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从原料配料、成型、烧制到包装的全自动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质量控制系统: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系统,包括原料检测、生产过程监测和成品检验,确保每一批产品都符合标准要求。

4. 节能环保措施: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如热回收系统和废气处理设施,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五、预期效果1. 生产效率提高: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和优化生产流程,预计生产效率可以提高30%以上。

2. 产品质量保证: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系统,产品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证,每一批产品都符合国家标准。

3. 生产成本降低:通过节能环保措施和优化生产流程,预计生产成本可以降低20%以上。

4. 市场竞争力提升: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得到有效提升。

六、结论设计一个高效、精确的陶瓷标准砖厂对于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自动化生产线、严格的质量控制系统和节能环保措施的引入,可以实现预期的效果。

年产万㎡普通瓷质砖陶瓷工厂设计完整版

年产万㎡普通瓷质砖陶瓷工厂设计完整版

年产万㎡普通瓷质砖陶瓷工厂设计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目录第一章绪论在建筑装饰装修中,陶瓷砖因其施工方便,强度高,使用寿命长,耐水性好,易打理,价格适宜等特点而得到广泛采用。

陶瓷砖的背面有各种凹凸条纹,用以增强其与砂浆的结合力。

陶瓷砖的正面有平面、光面、凹凸条纹面等。

根据正面施釉与否分为有釉砖和无釉砖两种。

砖面以色釉可以改善砖的外观,呈现出色彩丰富、绚丽缤纷的几何图案,砖面施以透明釉、渗透釉的可以改善砖的性能,如耐污染、吸水率等。

用于铺地的陶瓷砖多做成正方形砖。

表面施以色釉的地砖(因为经过长时间的摩擦会磨穿釉层透出坯体的缺陷)正在逐渐淡出市场,只占据低端市场——农村市场的一部分。

目前的地砖绝大部分是通体砖(瓷质砖),而不再分成釉面与坯体层。

在原料中混入一定量的色素,可以做出表面呈现一种或多种颜色彩色斑点的通体地砖。

采用渗花工艺可以将色釉渗透到砖表面以下相当深的层次,图形美观大方、艺术效果极佳。

瓷质砖的配料均匀、结构足够致密、硬度足够高时,即可做表面抛光处理,制出抛光砖。

用于铺贴外墙的陶瓷砖做成长方形砖的绝大多数,做成正方形的也有。

早期的外墙砖其坯体层的材质为炻质或细炻质,为提高其强度,许多企业已采用炻瓷质甚至瓷质。

外墙砖的表面有平面、凸点面、仿石面等。

用于铺贴内墙的陶瓷砖,大多数其坯体的材质仍是陶质。

早期的152mm×152mm 或150mm×150mm的内墙砖目前市场上已经很少见到,绝大多数的为长方形砖。

随着陶瓷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使陶瓷砖的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其装饰装修效果越来越好。

瓷砖分类国家分类标准:瓷质砖吸水率小于等于%炻质砖吸水率大于%小于等于3%细炻质吸水率大于3%小于等于6%炻质砖吸水率大于6%小于等于10%陶质砖吸水率大于10%依用途分:外墙砖、内墙砖、地砖、广场砖、工业转等依成型分:干压成型砖、挤压成型砖、可塑成型砖依烧成分:氧化性瓷砖、还原性瓷砖依施釉分:有釉砖、无釉砖依吸水率分:瓷质砖、炻质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依品种分:釉面砖、通体砖(同质砖)、抛光砖、玻化砖、瓷质釉面砖(仿古砖)工厂设计为新建、扩建或改建工厂进行的规划、论证和编制成套设计文件,工厂设计是一项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性设计工作。

“年产300万㎡釉面砖陶瓷厂工艺设计”指导书

“年产300万㎡釉面砖陶瓷厂工艺设计”指导书

“年产300万㎡釉面砖陶瓷厂工艺设计”指导书I、设计任务1、全厂工艺流程设计2、物料平衡计算3、设备选型计算4、工厂总平面设计II、设计依据及要求一、物料衡算及设备选型计算依据1、生产技术指标2、各工序工艺参数3、原料配比坯料配方三聚磷酸钠(外加):0.4%高岭土含水率12%、气刀土含水率10%釉料配方4、原料加工主要工艺技术指标二、总平面设计依据三、工艺流程设计与衡算要求(一)工艺流程:细节要完整“年产150万㎡釉面砖陶瓷厂”部分工艺流程(参考):(这是对工艺流程深度要求的一个参考,各工序要描述完整,原料、成型、干燥、施釉、烧成、拣选包装等各部分自己独立完成)坯料:原料进厂→取样化验→铲车配料→电子喂料机→皮带运输→湿法球磨→压力放浆→放浆池→过筛除铁→贮浆池→工作罐→柱塞泵→喷雾干燥塔造粒→过筛→皮带运输→斗式提升机→料仓闷料→陈腐→备用釉料:熔块→配料→球磨→放浆池→过筛除铁→陈腐→备用↑生料(二)物料衡算(计算完毕后附物料衡算表)坯用物料平衡表原料名称% 年需量(吨)日需量(吨)硅灰石35石英 5高岭35瓷石15长石10总量100三聚磷酸钠球磨机耗水量釉用原料平衡表原料熔块氧化锌(R) 气刀土总计年需(t)日需(t)日球磨过筛(t/d)年储运(t/y)(三)设备选型(参考)1.地中衡(地磅):原料进厂时称量型号;最大称料量;生产厂家2.铲车:原料运输型号;额定载荷;额定斗容;卸载高度;牵引力;自重;生产厂家3.喂料机;给料,台数型号;全机机重;喂料时间;外形尺寸;料箱容量;电机功率;主机功率;载机速度;生产厂家4.皮带运输机(可逆传动)型号;电机功率;带宽;输送能力;带速;托辊形状;生产厂家5.坯料球磨机球磨机台数型号;筒体尺寸(mm);转速(r/min) ;电机功率kw;传动方式;外形尺寸;机重生产厂家6.釉料球磨机球磨机台数型号;筒体尺寸;转速;电机功率;传动方式;外形尺寸;机重生产厂家7.放浆池型号;浆池内径;浆叶直径;浆池净高;主轴转速;机重;电机功率;有效容积;搅拌机生产厂家8.贮浆池: 贮存浆料浆池个数型号;浆池内径;浆叶直径;浆池净高;主轴转速;机重;电机功率;有效容积;生产厂家9.釉用高位浆池:浆池内径;浆叶直径10.化浆池:用于处理余泥和废坯型号;浆叶直径;浆池净高;主轴转速;机重;电机功率;有效容积生产厂家11.振动筛釉用振动筛:12.磁选机13.柱塞泵14.气动隔膜泵15.工作罐:个数、规格16.喷雾干燥塔17.粉料仓:个数、规格18.斗式提升机19.压机20.干燥窑21.施釉线22辊道窑四、工厂总平面布置图(一)、总平面设计主要任务1)划分厂区,以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确定各区相互之间的位置,勾画总平面轮廓图草图;2)确定建筑物、构筑物的形状和位置,绘制总平面轮廓图;3)选定厂内外及各车间的运输方式与运输设施;4)运输线路设计;5)绘制总平面布置图。

陶瓷厂工艺毕业设计

陶瓷厂工艺毕业设计

陶瓷厂工艺毕业设计摘要工厂设计是工业基本树立和技术改造进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整个工程的灵魂。

设计的全进程包括了前期预备、设计、施工驻厂、参与试运转和试消费。

较详细的的引见了800×800×12mm规格墙地砖的消费线结合车间消费工艺,对各个工序均停止了严厉的论证,抵消费进程中所需求选用的主要设备的任务原理及选型原那么也停止了充沛的说明。

设计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浪费动力为原那么,在查阅了各种文献资料,停止市场调研后停止车间工艺设计。

本设计是以指点教员提供的年产200万平方米的瓷质地砖陶瓷工厂工艺设计义务书为依据的。

主要包括物料、主机、储库三大平衡计算及配料、粉磨、制浆、枯燥、成型、烧制、包装等一系列工艺进程,并停止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本课题为普通修建陶瓷的消费线设计,在原料选择方面本设计将采用依托厂址交通便利的优势采用最优化的原料配制,设计出一个原资料、燃料消耗少,休息消费率高,本钱低,投资回收期短,投资效益高的工厂。

在工艺控制方面,本设计将采用先进的陶瓷消费设备、工艺及质量检验方式。

关键词:瓷质地砖;平衡计算;工艺设计;技术经济AbstractPlant design i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s the soul of the whole project.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design including the preparation, design, construction, commissioning and trial production in factory. In detail introduced the 800 x 800 mm specifications joint workshop floor tile production line production process, has carried on the strict reasoning, to all processes are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need to choose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main equipment and selection principles for full instructions. 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instructor provided an annual output of 1.8 million square meters of building porcelain process design task book basis. Include materials, host, reservoir balance calculation and the three ingredients, grinding, pulping, drying, forming, firing, packaging, and a series of processes, and general layout for the whole plant design.This topic for ordinary building ceramics production line design, in terms of raw material choice relying on the advantage of site traffic convenience is adopted in this design using the optimization of material preparation, design a less raw materials, fuel consumption, high productivity, low cost, short payback period of investment, investment in high efficiency of the factory.In process control, this design will use advanced ceramic produc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and quality inspection way.Key words:Glazed pottery;Balance calculation;Process design;Technological design目录绪论 0项目背景 0产业前景 (1)1 概述 (3)1.1选题的依据 (3)1.2树立规模,产品方案,质量规范 (3)1.3本设计遵照的原那么 (3)1.4工程的修建规模 (4)1.5厂址的选择 (4)1.5.1建厂地选择的主要要素 (4)1.5.2厂址详细位置选择的原那么 (4)1.5.3厂址选择 (5)2 工艺流程 (6)2.1确定工艺流程的原那么 (6)2.2消费方法及消费工艺流程确实定与论证 (6)2.3消费工艺流程 (6)3 配方确实定与论述 (8)3.1 确定坯料配方的原那么 (8)3.2 釉料配置原那么 (8)3.3坯料组分中各种氧化物的作用 (8)3.4 釉用原料的功用 (9)3.5各原料在陶瓷消费中的作用 (10)3.5.1 粘土类原料 (10)3.5.2 长石类原料 (10)3.5.3 滑石 (11)3.6 坯料的配方计算 (11)3.6.1 坯料的配方 (11)3.6.2 坯料无灼减量的化学组成 (11)3.7 釉料配方的计算 (14)4 物料平衡计算 (18)4.1物料平衡计算 (18)4.2 任务制度确定 (20)4.3设备选型的原那么 (21)4.4 确定设备数量的原那么 (21)4.5主要设备选型计算 (21)4.6主要设备选型 (22)4.6.1 颚式破碎机 (22)4.6.2轮碾机 (23)4.6.3球磨机 (24)4.6.4 泥浆池数量计算 (25)4.6.5 泥浆泵 (26)4.6.6 电磁除铁设备 (27)4.6.7 圆形震动筛 (27)4.6.8 泥浆搅拌机 (28)4.6.9 喷雾枯燥塔数量计算 (28)4.6.10 旋风除尘器 (29)4.6.12 延续式辊道枯燥窑 (30)4.6.13 一次烧成辊道窑 (30)4.6.14 浇釉机组 (31)4.6.15 窑前储坯机及施釉线储坯机 (31)4.6.16 称量设备 (31)4.6.17斗式提升机 (31)4.6.18 辅佐设备 (31)4.7储库平衡 (32)4.7.1料仓计算 (32)4.7.2贮库堆局面积计算 (32)5总平面设计 (33)5.1 总平面设计依据、原那么 (33)5.2 厂区的划分 (34)5.3 工厂总平面的布置方式 (34)5.4 结合车间消费工艺布置 (35)5.4.1车间工艺布置的基本原那么 (35)5.4.2原料车间 (35)5.4.3成型车间 (35)5.4.4烧成车间 (35)6 技术经济剖析 (36)6.1 树立投资预算 (36)6.2 休息定员 (37)6.3 技术经济目的 (37)7 工艺设计的其他局部 (39)7.1 土建修建 (39)7.2 给水与排水 (40)7.2.1 给水 (40)7.2.2 排水 (41)7.3 采暖通风 (41)8 中心实验室 (42)8.1设计依据和范围 (42)8.1.1 设计依据 (42)8.1.2 设计目的 (42)8.1.3 设计义务 (42)8.1.4 设计规模 (42)8.2 剖析项目及仪器、设备的选择 (43)8.2.1剖析项目 (43)9环境维护及平安卫生 (45)9.1 设计依据 (45)9.2 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46)9.2.1 粉尘、烟气来源及处置 (46)9.2.2 废水来源及处置 (46)9.2.3 噪声来源 (46)9.3 绿化设计 (47)9.4 企业平安卫生 (47)结论 (48)致谢 (50)参考文献 (51)附录 (53)延续式辊道枯燥窑 (53)绪论项目背景五千年的传统文明,铸造了中国陶瓷的消费和开展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出色的贡献,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

陶瓷工厂设计手册

陶瓷工厂设计手册

第一章:陶瓷工厂设计概论1、陶瓷工厂设计内容与程序1.1设计内容和设计程序●完整的陶瓷工厂设计由工艺设计、土建设计、电力设计、动力设计、给排水与通风、采暖设计、总经济设计等设计工作组成,各部分设计均以先行的工艺设计所确定的方案及相应要求作为依据,使之有机组成一个整体。

●施工图设计:是以初步设计为基础编制出详细施工图纸的过程,是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以确定所有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管线、道路的位置及其相互之间的确切尺寸。

1.2、工厂可行性研究的步骤●市场预测:生产规模的确定。

●建厂条件:1、厂址:注意水电供应、交通;2、燃料3、原料及半工业试验(半工业试验的作用:根据半工业试验结果调整和校正可行性研究的经济分析并作出相应结论,为初步设计提供工艺参数)4、水源;5、电源;●设计方案和生产方法论证●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及安全防护●确定建设项目及实施进度的建议●进行经济分析:包括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成本估算、社会及经济效益分析●几点建议●作出结论1.3陶瓷工业调查收集的资料:●全厂概况:简史、生产规模与品种、工厂管理、组织管理组织形式与车间组成、产品技术经济指标、产品成本与构成、工厂总平面与总图运输、工厂间生产协作关系……●车间概况:车间任务、产品品种与产量、车间管理机构与人员编制、劳动组合与生产班制;●品质技术规格及质量检验标准、生产工艺流程、工艺参数与指标;●车间主要工序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品种生产流水作业的全线与工序生产定额、设备与人员配备情况、工序加工损失率与回泥率指标、辅助材料与工具消耗定额;●车间工艺布置示意图,包括生产路线、人流通道、设备与操作者布置占地面积及其相互位置尺寸,以及必要的安装维修与工人操作空间的位置尺寸;●车间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能力、装机容量、外形尺寸、生产厂家、设备台数●车间内部与车间交接部分的物料运输方式,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占用空间位置尺寸及运输能力;●车间工艺布置对车间土建、通风、采光、防火防爆、上下水设施及电力拖动等方面的特殊要求;●主要产品常见半成品与成品缺陷类型,产生原因及其解决的措施。

陶瓷工厂设计说明书

陶瓷工厂设计说明书

1.设计任务(1)原料车间面积:100m×80m;主风向为南风;平均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15℃;(2)进行原料车间工艺设计和布置,体现主要设备(粗碎、中碎和细碎)、辅助设备、原料堆场等位置以及平面关系。

根据设计任务,本次设计决定设计年产50万㎡釉面砖小型陶瓷工厂,详细设计说明如下。

2.原料车间工艺设计(1)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①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②合理地选择工艺流程和设计指标③为生产挖掘和发展留有余地④合理考虑机械化、自动化装备水平⑤注意环境保护,减少污染⑥要考虑土建、公用等设计的要求,并为土建及公用设计提供可靠依据(2)原料的储存和运输①原料的贮存原料的贮存有露天堆存和库内堆存两种方式。

露天堆存常用于存放长石、石英等块状硬质原料。

原料库主要用于存放各种粘土和粉状原料,有地上式及半地下式两种。

地上式又分为简易库房及大型仓库。

简易库房投资省,但难于机械化;而大型仓库投资费用大、易于机械化。

半地下式仓库易于组织机械运输,但通风采光不良,地下水处理上也有困难。

故设计采用原料库堆放原料。

物料平衡计算主要参数见附录一。

存放面积:根据《陶瓷工艺设计概论》P76表3-8、3-9,硬质原料堆场面积S=1407㎡1=3986㎡粘土类原料及要风化的原料堆积面积S2原料堆场面积共5393㎡≈5400㎡。

②原料的运输常见的运输方法有手推车、电瓶车、铲车、皮带运输机和斗式提升机等。

考虑本厂设计为小型陶瓷厂,故采用皮带运输机和斗式提升机。

(3)原料的检选、清洗和煅烧 ①原料的检选、清洗进厂原料因含有杂质,应进行检选,一般采用人工检选。

硬质原料还要清洗,本设计采用人工洗石,冬季人工淘洗应使用温水。

②原料煅烧煅烧多采用活底倒焰窑或普通倒焰窑。

(4)原料的破碎、粉碎 ①粗碎原料粗碎后的粒径范围为4~5cm ,一般不大于7cm 。

采用颚式破碎机。

设备年时基数251d ×8h/d=2008h ,设备生产能力8t/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文件,核心资料,拒绝盗版,支持正版,从我做起,一切是在为了方便大家!知识就是力量!绝密文件,核心资料,拒绝盗版,支持正版,从我做起,一切是在为了方便大家!知识就是力量!沈阳化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题目:年产240万平方米釉面内墙砖陶瓷工厂设计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论文提交日期: 2013 年 6 月 20 日论文答辩日期: 2013 年 6 月 26 日内容摘要本设计的任务是年产240万平方米釉面内墙砖陶瓷工厂设计。

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一、总论:主要是设计任务的提出和厂址的选择。

二、全厂总平面设计:主要是设计工厂的组成和全厂平面的布置。

三、工艺设计与工艺计算:主要是釉面内墙砖工艺设计、配方计算并进行设备选型。

四、主要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及布置:主要是明确原料车间的任务,进行工艺布置和成型烧成车间的任务和工艺布置。

五、成本核算:主要是进行全厂的生产成本计算。

关键词:工艺流程;工艺设计;原料车间;成型烧成车间目录一、总论 (1)1.1 设计任务的提出 (1)1.2 厂址选择 (1)1.2.1 厂址选择的原则 (1)1.2.2 建厂厂址选择 (2)二、全厂总平面设计 (5)2.1 全厂总平面设计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 (5)2.1.1 全厂总平面设计的主要任务 (5)2.1.2 全厂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5)2.2 工厂组成 (7)2.2.1 主要生产车间 (7)2.2.2 辅助生产车间 (7)2.2.3 动力设施 (7)2.2.4 仓库设施 (7)2.2.5 行政管理和生活设施 (7)2.3 全厂总平面布置 (8)2.3.1 厂内交通运输布置 (8)2.3.2 工程管网布置 (8)2.4 工厂总平面布置图 (8)三、工艺设计与工艺计算 (9)3.1 工艺计算 (9)3.1.1 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 (9)3.1.2 工艺设计 (9)3.2 工艺计算 (21)3.2.1 物料平衡计算 (21)3.2.2 工艺设备的选型和计算 (23)3.2.3 物料储存设施的设计与计算 (28)四、主要生产车间的工艺布置 (31)4.1 车间工艺布置的任务和原则 (31)4.2 原料车间工艺布置 (31)4.2.1车间主要任务、工艺特点和布置原则 (31)4.2.2 原料车间工艺布置 (32)4.2.3 原料车间平面布置图 (32)4.3 成型和烧成车间工艺布置 (32)4.3.1车间主要任务、工艺特点和布置原则 (32)4.3.2 成型和烧成车间工艺布置 (33)4.3.3 成型和烧成车间平面布置图 (33)五、成本概算 (34)5.1 原料成本 (34)5.2 燃料成本 (34)5.3 设备成本 (34)5.4建筑成本 (35)5.4.1基本造价 (35)5.4.2 其他成本 (36)5.5 总成本 (39)年产240万平方米釉面内墙砖陶瓷工厂设计一、总论1.1 设计任务的提出根据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专业下达的2013 届《毕业设计任务书》为依据,进行“年产240万平方米釉面内墙砖陶瓷工厂设计”。

生产规模:年产240万平方米产品品种:釉面内墙砖产品规格:300mm×450mm产品质量标准:吸水率平均值>10%,单个值≥9%;破坏强度≥1300N或35MPa,单个值≥32MPa。

1.2 厂址选择1.2.1 厂址选择的原则建筑陶瓷工厂建厂地区选择时应考虑陶瓷等建材产品附加值低,不适宜远销,而且其对原料、燃料及动力等有较高要求,工厂最好尽可能靠近销售地区的原料基地,并应考虑到有良好的燃料供应和电力来源。

对于内墙砖这种体积小、产量大和运输较方便的建筑陶瓷,则应力求靠近原料基地。

在确定建厂地区时,还应考虑整体的工业布局,以满足各个地区的需要。

在规划地区的工业布局时,应考虑建厂的规模。

但工厂应具有相当的规模,以保证规模效益;建厂厂址选择时应考虑建厂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及社会经济状况;交通运输;水、电、气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厂址选择及选择意见等。

(1)建厂地区选择的依据①执行国家各项相关政策,紧密结合国情,减少投资,采取合理措施,是项目达到预期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②陶瓷产品附加值低,不适宜远销,而且对于原料,燃料及动力等有较高的要求,工厂最好尽可能靠近销售地区和原料基地,并应考虑到有良好的燃料供应和电力来源,鉴于玻化砖属于建筑陶瓷的一种,它体积小,产量大和运输方便的建筑陶瓷,则应该力求靠近原料基地。

③应该在确定建厂地区时,考虑整体的工业布局,以满足各个地区的需要。

在规划地区的工业布局是,应该考虑建厂的规模。

工厂应具有一定的规模,才能保证规模效益。

④设计中满足工艺要求为前提,注意建筑物特点和整体布局的合理性。

(2)建厂厂址的选择依据①厂址需要靠近原料基地和销售地区②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③厂址有可靠的电力来源。

④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⑤厂址地形。

最好是宽阔平坦,并带有倾斜,利于简化工厂的竖向布置与减少平整土地的土石方量,并利于排水。

⑥厂址有丰富的水源。

工厂用水量较大,必须有可靠的水源。

⑦厂址有较好的水文地质条件。

⑧厂址有动力供应和给排水等便利条件。

雨水,污水排出的可能。

必须考虑工厂的雨水,污水排出厂外的方便条件,并注意环保要求。

⑨工厂不应该靠近堆置有机废料,化学废料及对人体或生产不利的其他废料的地方。

⑩厂址应尽可能的靠近居住区。

一般将居住区设置在工厂与附近城镇之间。

在不占良田,少占良田的同时,应该在免受工厂烟尘污染,设备噪音干扰的前提下居民区应尽量的靠近工厂。

1.2.2 建厂厂址选择厂址选择在辽宁沈阳市法库县,这里有很长时间的制造瓷器经验,矿产资源丰富,原料提供十分方便,同时拥有大量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以下为此地水文、地质、气候、资源、交通运输条件。

(1)交通运输条件沈阳市法库县临近沈阳高速公路,S106省道和G203国道,交通极为方便。

(2)气象条件沈阳市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地区。

春温回升快,日照足,风力强盛,相对湿度低,降水变率大,蒸发量大,空气干燥;夏热,多阴雨,空气湿润;秋短,降温快,四季气候分明,年平均气温变化较大。

①气温沈阳属于北温带受季风影响的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全年气温、降水分布由南向东北和由东向西北方向递减。

一年四季分明,1999年极端最高气温达35.2℃,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4.9℃。

各县区年平均气温在7.8-9.0℃之间,康平县最低,东陵区最高。

2011 年全市年平均气温8℃,比常年同期偏低0.3℃。

冬季、春季气温偏低,夏季气温正常,秋季气温偏高。

其中月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3.7℃,市区平均气温达-17.6℃,创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期最纪录,同时最低气温低于-20℃的日数多达26天,创历史上连续寒冷日数最长纪录。

沈阳冬季漫长;春季回暖快,日照充足;夏季热而多雨,空气湿润,秋季短促,天高云谈,凉宜人。

②风力沈阳风力一般不大,平均3到4级;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次主导方向为东南风。

③降水沈阳降水量2011 年全市平均降水量516mm,为常年的八成。

7月和11月降水量多于常年,其余10个月降水量均较常年同期偏少,降雪各地历年最大积雪深度在10~30厘米之间,④年日照数2684.5小时⑷沈阳地形地势沈阳位于东经122°25′9″—123°48′24″、北纬41°11′51″—43°2′13″之间。

沈阳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平均海拔50米左右,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东南部,属辽东丘陵的延伸部分。

西部是辽河、浑河冲积平原,地势由东向西缓缓倾斜。

⑸水文地质沈阳市从北至南横贯浑河冲洪积扇。

扇地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古地貌、地层结构、岩土孔隙度和水理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砂体赋存地下水的丰富程度有很大差别。

整个浑河扇地蕴藏着丰富的孔隙承压水、潜水。

勘察期间,各勘探孔均见地下水,水温9~15℃,一般11—13℃,属冷水,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稳定水位埋深 5.1~15.7m之间,水位标高31.75~42.29 m。

地下水常年水位变幅0.5~2 m。

据沈阳水文站实测水头高H=40.95 m、流量Q=5 010 m3/s、流速V=3.14 m/河底最大冲刷变幅7.0 m。

浑河扇地地下水流向总体上由东向西径流。

抽水试验表明单井涌水量在1 720.8~6 306 m /d,降深1.72~12.05 m,单位涌水量104.3~3 665.02 m3/d·m,水量丰富一极丰富。

含水层综合渗透系数74.8~210 m,影响半径80~350 m。

二、全厂总平面设计2.1 全厂总平面设计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2.1.1 全厂总平面设计的主要任务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的任务是:(1)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条件下,经济合理的进行厂区划分,并确定厂区内各建筑物、构建物、堆场及其它设施之间的相互位置。

(2)选定场外与厂内的交通运输系统,合理地组织人流和货流。

(3)确定竖向布置方案,包括场地平整、厂区防洪和排水,选择所有建筑物、构建物、堆场及各种管线、铁路和道路的标高。

(4)布置地上和地下的各种工程技术管理。

(5)完善卫生防火条件,进行厂区绿化和美化,为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休息场所。

(6)合理的布置厂前区,使之与居民区和城市较好的关系,并选择合适的建筑物形式,组成完整的建筑物群。

2.1.2 全厂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工厂总平面的布置必须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厂区内的建筑物、构建物及交通运输路线的布置应该使工艺流程顺捷,并保证合理的生产作业线。

(2)原料、颜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运输应当是连续的短距离运输,避免交叉和往返。

(3)适当地把厂区划分成几个地段,把生产性质、防火、卫生条件和交通运输等同类的建筑物、构建物布置在一个地段,把生产作业线分布于工厂的厂区内。

(4)建筑物、构建物的外形应当简单,布置应紧凑,以便于厂区利用率达到最大程度。

(5)辅助车间及仓库应尽可能的靠近它所服务的主要车间。

(6)动力设施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7)厂内人行道距离应该最短,并尽可能避免与货运线交叉,特别是在工作紧张及行人往返多的地段。

(8)厂区的管网线,除必须转弯外,应尽可能取直,不应在铁路和道路路基下面敷设各种管线,集中埋放在地下管线地带应位于建筑物和道路之间。

(9)布置建筑物时应考虑日照方位及主导风向,保证室内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及防止日照辐射热的投入,若有往大气中大量的排出煤气、烟、尘及不良气体的建筑物,当主导风向非常明显时,该建筑物须布置在其他建筑物的下风侧。

(10)必须根据工厂的发展预先考虑将来扩建的可能,以便在用少量的投资不影响正常的生产、不改变原有总平面图的设计图和不拆毁较大建筑物、构建物的条件下,达到扩建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