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部外国名著的人物介绍

合集下载

外国四大名著的主要人物评价100字

外国四大名著的主要人物评价100字

外国四大名著的主要人物评价100字
《唐吉诃德》中的唐吉诃德是一个疯狂而又梦幻的骑士,他追求着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但却常常陷入荒谬和悲剧的境地。

《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班内特是一个聪明、机智和独立思考的女性,她对传统社会观念持有批判态度,追求真爱和自由。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是一个勇敢、聪明和资源丰富的人,他在荒岛上生存了28年,展现出了人类的顽强生命力和智慧。

《红与黑》中的朱尔·莫尼斯是一个聪明、野心勃勃且具有阴谋心的年轻人,他追求社会地位和权力,但最终被自己的行为所毁灭。

这些主要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在世界,塑造了这些经典名著的深刻性格形象。

名著美丽新世界人物介绍

名著美丽新世界人物介绍

名著美丽新世界人物介绍摘要:1.美丽新世界概述2.主要人物介绍1) 约翰2) 伯纳德3) 赫胥黎4) 威廉5) 福帝正文:【美丽新世界概述】《美丽新世界》是英国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创作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首次出版于1932 年。

该作品描述了一个高度规划化的未来社会,通过对人类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实现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然而,在这个看似美好的世界里,人们失去了自由、个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人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剥夺。

小说通过揭示这个“美丽新世界”的种种问题,向读者提出了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

【主要人物介绍】1.约翰约翰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在美丽新世界出生的个体,却对所处环境产生了怀疑。

他对美丽新世界的种种规定和限制产生反感,努力追求自由、独立和真实。

约翰在与伯纳德、赫胥黎等人的交往中,逐渐认识到了这个世界的问题所在,并展开了反抗。

2.伯纳德伯纳德是美丽新世界的一名高级规划师,负责制定和实施社会规划。

他同情约翰的遭遇,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他的反抗。

然而,伯纳德也无法完全摆脱美丽新世界的束缚,最终未能与约翰共同实现真正的自由。

3.赫胥黎赫胥黎是美丽新世界的创建者之一,他对这个高度规划化的社会负有重要责任。

虽然他认识到了这个世界的种种问题,但却无法改变现状。

赫胥黎在小说中具有矛盾的心理,既希望维护美丽新世界的稳定,又同情约翰等人的反抗。

4.威廉威廉是约翰的朋友,同样对这个美丽新世界充满怀疑。

他与约翰一同反抗社会的规定,但最终因无法忍受美丽新世界的压迫而自杀。

5.福帝福帝是美丽新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他对社会拥有绝对的控制力。

福帝通过各种手段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不惜剥夺人们的自由和个性。

他对约翰等人的反抗持坚决镇压的态度,是美丽新世界的象征。

综上所述,《美丽新世界》通过描述约翰等个体的反抗,展现了美丽新世界这个高度规划化社会的种种问题。

外国文学名著100部简介(上)

外国文学名著100部简介(上)

外国文学名著100部简介(上)01、傲慢与偏见经典名著《傲慢与偏见》是闻名遐迩的英国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奥斯汀的杰作。

她的作品题材较窄,基本上都是描写她所处的那个阶层的爱情故事。

但她观察仔细,文笔细腻,生动而深刻地描述了那个时代生活的许多层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她的作品阐明了恋爱婚姻的伦理道德观,真实地反映了许多人性最本质的特点,又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威廉•莱昂菲尔普斯曾说:“奥斯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学艺术家之一,而《傲慢与偏见》又是她的代表作。

”《傲慢与偏见》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得到评论家如此重视,不愧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伊丽莎白——奥斯汀的“宝贝女儿”伊丽莎白是《傲慢与偏见》中最惹人喜爱的一个人物。

她虽不及琼漂亮,但那秋水盈盈的眼睛也颇具迷人的魅力。

她机智聪敏,生气勃勃,有胆识,有远见,善于分析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

她以她的聪明才智、优越的精神境界处处与瞧不起她的上流社会挑战。

奥斯汀特别喜欢这个人物。

在小说出版时,她给姐姐卡珊德拉的信中说:“我必须承认,伊丽莎白是自有书籍以来十分讨人喜欢的人物,我竟不知道我怎能忍受不喜欢伊丽莎白的读者。

”她颇为自负地称伊丽莎白是自己的“宝贝女儿”。

淳朴的幽默辛辣的讽刺奥斯汀能把“日常平凡事”写得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以塑造人物形象鲜明著称。

她善于用喜剧讽刺的手法反映现实社会生活。

她每次完成初稿之后,总是先朗读给家里人听,常惹得她的侄女们大笑不止。

有一天,奥斯汀的姐姐卡珊德拉也在旁听到了,笑得前仰后俯,只求简赶快停止,免得她笑得肚子痛。

作者风采奥斯汀(1775—1817)生于英国南部汉浦夏斯蒡芬屯的一个基督教教区长的家里。

她从16岁便开始写作,仅为娱乐家人之用。

《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劝导》等。

后两部于她死后第一次用真名发表,附有作者小传,人们才知道她的简单身世。

这些作品往往用诙谐戏谑的喜剧手法,以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为主题,写出一些平常故事,给我们勾画出资产阶级社会初期,封建保守势力还很顽固的乡村生活场景。

世界名著导读-人物介绍

世界名著导读-人物介绍

03 名著三:《简·爱》
主要人物介绍
简·爱
本书的主人公,一位出身贫寒、 其貌不扬的孤女,却拥有独立、
坚强、自尊自爱的品格。
罗切斯特
桑菲尔德庄园的主人,外表冷 酷、内心善良,与简·爱相爱并 最终走到一起。
里德太太
简·爱的舅妈,对简·爱十分刻薄 ,是简·爱童年时期的主要压迫 者。
圣约翰
简·爱的表兄,一位虔诚的传教 士,曾向简·爱求婚,但被简·爱
王熙凤与贾家众人
王熙凤作为贾家的媳妇, 与贾家众人有着复杂的家 族和社会关系。
人物性格特点及影响
贾宝玉
林黛玉
多情、善良、叛逆,对封建礼教产生怀疑 和不满,是小说中个性最为鲜明的角色之 一。
才情出众、敏感多疑、孤傲自许,她的性 格特点使她在小说中成为了一个独特而复 杂的人物形象。
薛宝钗
王熙凤
温婉贤淑、宽厚待人、知书达理,她的性 格特点使她成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典范 。
精明能干、善于权谋、泼辣狠毒,她的性格 特点使她在小说中成为了一个极具魅力和影 响力的女性形象。
02 名著二:《巴黎圣母院》
主要人物介绍
卡西莫多
克洛德·弗洛罗
小说的主人公之一,巴黎圣母院的敲 钟人。他长相丑陋,但内心善良、纯 洁,对爱情忠贞不渝。
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道貌岸然、蛇蝎 心肠。他因爱生恨,疯狂地迫害艾斯梅 拉达,是小说中邪真的象征。她的命运虽然悲惨,但她的美丽和纯真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她的形象让我们深刻反思了社会对美丽和纯真的摧残和破坏。
克洛德·弗洛罗的堕落与邪恶
克洛德·弗洛罗是小说中邪恶势力的代表。他原本是一个虔诚的教士,但在欲望的驱使下,逐渐堕落成邪恶 的化身。他的形象让我们深刻反思了权力、欲望和人性之间的关系。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外国文学名著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充满了智慧和艺术的光芒。

它们通过文字和故事展现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成为人们心灵的引导和启迪。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几部著名的外国文学名著,从中品味其中的魅力与价值。

一、《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爱情小说之一。

小说以19世纪英国上层社会为背景,通过描绘女主角伊丽莎白·班内特和达西先生之间的曲折爱情,展现了社会阶级、婚姻与爱情等主题。

奥斯汀以深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以及人性中的傲慢和偏见。

读者通过阅读这部小说,不仅可以欣赏到美妙的爱情故事,还可以从中领悟到珍视真爱、超越偏见的道理。

二、《堂吉诃德》——米格尔·德·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被誉为西班牙文学的杰作,是作家米格尔·德·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揭露人性的善良和善变为主题,通过讲述堂吉诃德对抗信念和现实的奋斗,展现了人的豪情壮志和追求理想的勇气。

塞万提斯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夸张的情节,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捧腹大笑,又感慨万分。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喜剧,更是对人生哲理和人性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示和反思。

三、《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

小说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幅宏大而复杂的画卷,描绘了不同阶层人物在战争中的命运、爱情的多变、内心的挣扎与和平的渴望。

托尔斯泰以其卓越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洞察力,塑造了众多丰满的角色形象,并融入了对历史、战争以及人生意义的思考。

这部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深刻的思考,使读者沉浸其中,深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宝贵。

四、《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代表作,被誉为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人物描写名著摘抄

人物描写名著摘抄

人物描写名著摘抄人物描写名著摘抄抄是学习的一种方法,指有选择地抄录的原文。

这和学习的模仿阶段是一致的,只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选择。

作为一种读书笔记的方法,可以收集到许多相关的资料,成为知识的结构。

下面是关于人物描写名著摘抄的内容,欢迎阅读!罗曼·罗兰:《贝多芬传》至于体格,他身高五尺,臃肿,横阔,腿肚子的圆周有一尺,多节的膝盖骨,宽大的肩膀;脸是圆的,乌油油的,有痘瘢;下巴笔直,嘴唇没有一点儿曲线,牙齿雪白;冷静的眼睛好像要吃人,是一般所谓的蛇眼;脑门上布满皱裥,一块块隆起的肉颇有些奥妙;青年人不知轻重,背后开葛朗台先生玩笑,把他黄黄而灰白的头发叫做金子里搀白银。

鼻尖肥大,顶着一颗布满着血筋的肉瘤,一般人不无理由地说,这颗瘤里全是刁钻捉狭的玩艺儿。

这副脸相显出他那种阴险的狡猾,显出他有计划的诚实,显出他的自私自利,所有的感情都集中在吝啬的乐趣和他唯一真正关切的独养女儿欧也妮身上。

而且姿势,举动,走路的功架,他身上的一切都表示他只相信自己,这是生意上左右逢源养成的习惯。

所以表面上虽然性情和易,很好对付,骨子里他却硬似铁石。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义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鲁迅:《呐喊》琴穿了一件淡清湖绉棉袄,下面系着一条青裙。

发鬓垂在两只耳边,把她的鹅蛋形的面庞,显得恰到好处。

整齐的前刘海下面,在两道修眉和一根略略高的鼻子的中间,不高不低地嵌着一双大眼,这对眼睛非常明亮,非常深透,射出来一种热烈的光,不仅给她的热烈、活泼的脸添了光彩,而且她一走进房里,连这个房间也显得明亮多了。

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她的身上。

外国文学名著100部简介(上)

外国文学名著100部简介(上)

外国文学名著100部简介(上)01、傲慢与偏见经典名著《傲慢与偏见》是闻名遐迩的英国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奥斯汀的杰作。

她的作品题材较窄,基本上都是描写她所处的那个阶层的爱情故事。

但她观察仔细,文笔细腻,生动而深刻地描述了那个时代生活的许多层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她的作品阐明了恋爱婚姻的伦理道德观,真实地反映了许多人性最本质的特点,又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威廉•莱昂菲尔普斯曾说:“奥斯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学艺术家之一,而《傲慢与偏见》又是她的代表作。

”《傲慢与偏见》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得到评论家如此重视,不愧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伊丽莎白——奥斯汀的“宝贝女儿”伊丽莎白是《傲慢与偏见》中最惹人喜爱的一个人物。

她虽不及琼漂亮,但那秋水盈盈的眼睛也颇具迷人的魅力。

她机智聪敏,生气勃勃,有胆识,有远见,善于分析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

她以她的聪明才智、优越的精神境界处处与瞧不起她的上流社会挑战。

奥斯汀特别喜欢这个人物。

在小说出版时,她给姐姐卡珊德拉的信中说:“我必须承认,伊丽莎白是自有书籍以来十分讨人喜欢的人物,我竟不知道我怎能忍受不喜欢伊丽莎白的读者。

”她颇为自负地称伊丽莎白是自己的“宝贝女儿”。

淳朴的幽默辛辣的讽刺奥斯汀能把“日常平凡事”写得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以塑造人物形象鲜明著称。

她善于用喜剧讽刺的手法反映现实社会生活。

她每次完成初稿之后,总是先朗读给家里人听,常惹得她的侄女们大笑不止。

有一天,奥斯汀的姐姐卡珊德拉也在旁听到了,笑得前仰后俯,只求简赶快停止,免得她笑得肚子痛。

作者风采奥斯汀(1775—1817)生于英国南部汉浦夏斯蒡芬屯的一个基督教教区长的家里。

她从16岁便开始写作,仅为娱乐家人之用。

《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劝导》等。

后两部于她死后第一次用真名发表,附有作者小传,人们才知道她的简单身世。

这些作品往往用诙谐戏谑的喜剧手法,以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为主题,写出一些平常故事,给我们勾画出资产阶级社会初期,封建保守势力还很顽固的乡村生活场景。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名人传》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名人传》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是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

【主要内容】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父亲死得早,母亲则在富人家当厨娘,哥哥阿尔焦姆是个铁路工人,饱尝了资本主义制度剥削人和压迫人的痛苦。

在退学后,他当过车站食堂的小伙夫,做过发电厂的工人,之后认识了冬妮娅——一个林务官的女儿。

低下的社会地位和苦难的生活练就了他一副不屈不挠的性格。

十月革命爆发后,红色政权遭到了外国势力的干涉和本国反动派的联合围攻,乌克兰的政治形势也空前的激烈动荡。

保尔通过哥哥认识了朱赫来。

朱赫来是个老布尔什维克,红军撤退时将他留在了镇上。

朱赫来教保尔拳击,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

一次,因为解救朱赫来,保尔自己被关进了监狱,而后愚蠢的敌人却很快又把他错放了。

出狱后的保尔慌不择路,跳进了冬妮娅家的花园。

冬妮娅很喜欢热情、倔强、个性刚强的保尔,保尔也被漂亮、整洁、文雅,不像其他富人家的孩子一样瞧不起工人的冬妮娅深深吸引。

后来,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成为了著名的布琼尼骑兵师中最勇敢的士兵之一,他和他的战友们曾一天向敌人发起十七次冲锋。

战斗之余,他还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小说,一有空就讲给战友们听。

一次激战中,他头部受重伤,被送进了医院。

出院后,保尔住进了冬妮娅的亲戚家。

他的一只眼睛失明了,不能再回前线了,但他立即投入到了地方上各种艰巨的工作中。

一次参加工友同志的聚会,保尔因带着穿着漂亮整洁的冬妮娅同去,遭到了工友们的讥讽和嘲笑。

保尔意识到冬妮娅和自己不是一个阶级,遂下决心断绝了他们的感情。

为了供应城市木材,保尔参加了铁路建筑。

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工作条件越来越恶劣,武装土匪的骚扰和疾病、饥饿也都威胁着保尔和同志们。

但铁路还是如期修通了,已升为省委委员的朱赫来为他们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部外国名著的人物介绍、主要内容以及读后感想外国名著(1)《安娜•卡列尼娜》“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作品赏析:《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作品刚刚问世,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与他同时代的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认为,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现代欧洲文学中简直“没有一个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

安娜•卡列尼娜》确实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创作了一幅无与伦比的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画卷。

俄国诗人费特说,作者简直好像把整个时代都装进了这部小说。

反映时代:《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1873-1877),当时俄国正处于历史大变动时期,俄国古老的封建地主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

“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一切都刚刚开始建立。

”指的就是封建贵族的旧秩序被颠倒了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开始建立。

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最吸引托尔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

家庭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展现在他的眼前,而一个妇女因爱情问题而卧轨自杀的消息,特别使他感到震惊和难过。

这也许就是他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直接原因。

创作过程:托尔斯泰创作这部小说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早在1870年,托尔斯泰就开始构思这部小说了。

他告诉妻子说,“我想到一个出身于上层社会、已经结婚可是非常痛苦的妇女的典型”,他说,“我的任务是把这个妇女写得只是可怜而没有罪过”。

1873年,他开始动笔。

他的妻子在致亲人的信中说,他写作的“是一部取材于现代生活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情节是“叙述一个不忠实的妻子以及由此产生的全部悲剧”。

他按照这种构思进行写作,起初写得很顺手,初稿只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

但是他最后完成这部小说,却花费了将近五年紧张的劳动。

直到1875年,小说才开始在《俄罗斯导报》上陆续发表。

1878年,才有第一个单行本问世。

在这个漫长的创作过程中,他逐步地扩大了题材的范围,深化了主题的内涵,加强了主题的力度。

结果,就使是这部小说从最初只表现由一个妻子的不忠实而引发的家庭悲剧,发展成为一个通过讲述家庭的故事,反映六七十年代广阔而复杂的、正在经历剧烈变动的俄国社会生活的宏伟的历史画卷。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列夫•托尔斯泰的影响是巨大的。

他的思想与艺术的力量在全世界各国的文学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刻下印记。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说得好:托尔斯泰的影响“如激流出自天国的中心。

……托尔斯泰的思想……孕育着20世纪的各种精神活动。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是产生这种影响的主要力量。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托尔斯泰的影响也随处可见。

在鲁迅《一件小事》中,有托尔斯泰式的自省与忏悔;在冰心的《一个忧郁的青年》中,主人公很像是《少年》里的伊尔倩涅;冰心另一部作品《超人》中的母亲形象,可以说是托尔斯泰式的爱的化身;叶绍钧的《倪焕之》、茅盾的《三人行》、庐隐的《海滨故人》、王统照的《微笑》、许地山的《缀网劳蛛》等中国现代文学优秀作品中,都有托尔斯泰的泛爱论、劳动观、人性观的反映。

许多中国作家在谈到自己的文学经历时都曾谈到托尔斯泰对他的影响。

作者风采: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所有伟大人物中最为复杂的一个。

——高尔基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那亚•波利亚纳。

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父亲是尼古拉•伊里奇伯爵,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古拉•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曾就读于喀山大学东方语文学系,准备当外交官。

次年又转入法律学系。

他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60年代至70年代创作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使他赢得了崇高的世界声誉。

80年代末创作的《复活》是作者一生创作和思想探索的总结。

(2)《飘》作品赏析:《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

主人公斯佳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令读者为之倾心。

美国南北战争前夕,佐治亚州塔拉庄园16岁的斯佳丽小姐疯狂地爱着邻居阿希礼•韦尔克斯。

战争爆发后,阿希礼与他的表妹玫兰妮•汉密顿结了婚,斯佳丽一怒之下,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查尔斯。

不久,查尔斯在战争中病死,斯佳丽成了寡妇。

在一次募捐舞会上,她与瑞特•巴特勒船长相识。

战火逼近亚特兰大,斯佳丽在瑞特船长的帮助下逃离亚特兰大,回到塔拉庄园。

看到昔日庄园已变成废墟,斯佳丽决心重振家园,为此不惜一切代价。

不久,斯佳丽的第二任丈夫弗兰克在决斗中身亡,她再度守寡。

瑞特真诚而热烈地爱着斯佳丽,不久斯佳丽嫁给了瑞特。

虽然瑞特身上有同她类似的气质特征吸引着她,但同时她仍迷恋着曾爱过的阿希礼。

瑞特带着伤心离开了斯佳丽,而斯佳丽此时却意识到瑞特才是惟一能和她真正相爱的人。

作者风采:玛格丽特•米歇尔(1900—1949)创作的《飘》一问世,顷刻轰动全球,这是作者始料不及的。

她毕生只写过这一部小说,但仅凭这部小说,就使她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

有人形容,米歇在晚上睡觉时尚不为人知,第二天早上醒来却成为全国第一号名人。

接踵而来的荣誉是,1938年获博尼派格纪念奖,同年又获纽约南方社会金质奖章,1939年获斯密斯女子学院文学博士学位。

米歇尔于1900年11月8日出生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父亲是一位历史学家,曾任亚特兰大市历史学会主席。

米歇尔曾就读华盛顿高级中学马萨诸塞州北安普敦市史密斯女子学院学医,丧母后照料父亲和兄弟而休学回家。

1922年任《亚特兰大日报》记者专栏作家,后因踝骨受伤离职。

米歇尔从小受家庭的影响,一向喜欢钻研历史,辞职后就开始研究关于1861年至1865年间的南北战争史,米歇尔想把研究体会和成果用小说的形式反映出来。

经过十年的努力,小说《飘》终于完成。

小说出版,立即轰动世界。

(3)《简•爱》作品赏析:1847年,《简•爱》出版后,伦敦一片轰动,与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同时代的著名作家萨克雷称赞它是“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

《简•爱》描写了女主人公痛苦、磨难、反抗与追求的心灵历程。

简•爱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她却有着丰富的感情世界。

她始终不卑不亢,维护着自己的人格尊严,赢得罗切斯特的尊敬与爱慕,虽历尽苦难,简•爱最终听从了心灵的呼唤,重新回到了在一场大火中失去了一切、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身边。

两颗真诚相爱的心灵幸福地结合了。

《简•爱》的成功,在于作品塑造了女主人公简•爱这个艺术形象。

夏洛蒂曾对两个妹妹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说:“我要写一个女主角给你们看,她和我一样,貌不惊人,身材矮小,然而她却要和你们所写的任何一个女主角同样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作者一反“郎才女貌”的传统写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貌不出众,矢志追求平等独立人格的新型妇女形象。

作者风采: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年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女作家,她和狄更斯、萨克雷齐名,被马克思称赞为英国“出色的一派”小说家;妹妹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作者)、安妮•勃朗特一并驰名文坛,并称“勃朗特三姐妹”。

夏洛蒂出生在一个贫苦的乡村牧师家里。

儿时曾被送进孤儿院,离开孤儿院后,作过家庭教师,随后继续上学,并在寄宿学校讲授英语。

夏洛蒂自幼喜欢文学,爱好写作。

1846年与两个妹妹合用笔名“贝尔”,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

1847年《简•爱》的发表轰动文坛。

次年,她的弟弟勃兰威尔、妹妹艾米莉相继去世。

不久小妹安妮也离开人间。

为忘却生活的悲哀,她全身心投入写作,完成《谢利》(1949)、《维莱特》(1853)及《教师》(1855)。

(4)《茶花女》作品赏析:这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笔下的一个浪漫的爱情悲剧。

玛格丽特是巴黎上流社会中的社交明星。

她那非凡的美貌和超群的聪慧,使她成为富贵子弟的追逐对象。

自从与阿尔芒结识后,阿尔芒的真挚与专一令玛格丽特深深感动,两个人倾心相爱。

他们远离繁华闹市,在巴黎郊区过起了朴素无华的生活。

这时,阿尔芒的父亲为了家庭的声誉恳请玛格丽特离开阿尔芒。

为成全阿尔芒家庭的幸福,玛格丽特离开了阿尔芒。

不知内情的阿尔芒,一再给玛格丽特种种侮辱、难堪。

面对生活的沉重打击,她对人生更加心灰意冷。

当阿尔芒得知真情赶到玛格丽特身边时,她因贫病交加、身心交瘁,孤苦伶仃地死在自己的寓所里。

作者风采:小仲马(1825—1895),法国小说家、剧作家,是大仲马的私生子。

私生子的身份使小仲马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受尽别人讥讽。

成年后,痛感正是法国社会现实造成了许多像他们母子这样被侮辱和受伤的女人,决心从事写作,以改变社会道德。

《茶花女》是其成名作,他于1852年将其改编为同名话剧,获得更大成功。

其后,小仲马又写了20余部剧作,现实主义倾向更为鲜明,由于他自己的身世,发表了许多以私生儿为主题的“问题剧”。

除《茶花女》以外,他的代表作还有《半上流社会》、《金钱问题》、《私生子》、《奥勃雷夫人的见解》、《异国的女性》、《德尼兹》等。

(5)《基督山恩仇记》作品赏析:《基督山恩仇记》是世界罕见的鸿篇巨制的长篇通俗小说。

小说构思巧妙,情节曲折离奇,扣人心弦,通篇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故事发生在法兰西复辟王朝时期。

主人公邓蒂斯是船主摩莱尔商船“埃及王号”的大副,因被诬告,被捕入狱14年。

在狱中,他结识了法里亚长老,长老把他造就成一个知识渊博、无所不能的奇人,并告诉他基督山上的藏宝地点。

长老去世时,邓蒂斯设法钻进狱中裹尸的麻袋,逃出伊夫堡监狱。

出狱后,他得到宝藏,成为家资巨万的基督山伯爵。

他决心以上帝的名义用金钱去惩恶扬善,报恩复仇。

他报答了曾经照顾他父亲的恩人摩莱尔船主,然后以巧妙的手段惩罚了陷害他的所有仇人。

小说于1845年开始在巴黎的《辩论报》上连载,一发表,立即轰动了巴黎,高尔基称赞这部小说是“令人精神焕发的读物”。

《基督山恩仇记》的诞生:大仲马年轻时特别爱读《一千零一夜》和《罗宾汉》等具有浪漫传奇色彩的小说,自幼便养成酷爱幻想的浪漫性格。

后来又仔细研究了司各特历史小说的风格,开始到处搜集奇闻轶事,观察人情风俗,以便写出通俗小说。

1842年,他在地中海游历,对厄尔巴岛附近的基督山岛发生了兴趣,便把这个岛与1838年他在巴黎警察旧档案中发现的《复仇的钢钻》案卷联系起来酝酿故事情节,于是诞生了《基督山恩仇记》。

《基督山恩仇记》在《辩论报》上连载后,马上引起轰动,如痴如狂的读者从四面八方写信到报馆,打听主人公以后的遭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