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著简介:木木

合集下载

屠格涅夫经典《木木》作品赏析导读

屠格涅夫经典《木木》作品赏析导读

屠格涅夫经典《木木》作品赏析导读木木在莫斯科一条偏僻的街道上,坐落着一栋灰色的宅院,院子里有白色的立柱,破旧的阁楼,还有歪斜的阳台。

这里曾经住着一位守寡的太太,她有许多家奴,儿子们都在彼得堡供职,女儿们也已经嫁为人妇。

她很少出门,悭吝地度过了自己孤寂的晚年。

她生命的白昼,那些没有欢乐、阴雨连绵的日子,早已逝去;她生命的黄昏却比夜晚还要昏暗。

这位太太众多的家奴中,最出色的要数打扫庭院的格拉西姆了。

他身高十二俄寸(十二俄寸约等于四十八厘米)。

由于成年人身高一般高于两俄尺,即一米四二,所以旧时俄国人描述身高时常常只说超出两俄尺以外的俄寸数。

也就是说,格拉西姆的身高约为一米九六,体格如壮士般健硕,可惜天生聋哑。

被太太从乡下带到城里之前,他就已经和兄弟们分开,独自一人生活在村上的小屋里。

他应该算得上是纳租农夫中最忠实能干的一个。

格拉西姆天生力大,干起活儿来以一当十,什么活儿在他手上都不在话下,都能完成得干净利索。

看他干活儿简直是一种享受:耕地时,他好像根本不需要马匹的辅助,只要把大手掌压在木犁上,便可翻开土地充满弹性的胸膛;圣彼得日(圣彼得日:宗教节日,俄历六月二十九日)里,他勇猛地挥舞着镰刀,仿佛一口气就能把一片小白桦树林连根砍掉;打谷子时,他轻快地晃动着三俄尺(一俄尺等于七十一厘米)长的连枷,肩上健硕的椭圆形的肌肉似杠杆般起起伏伏。

而永久的沉默更使他那不倦的劳动显得愈发庄严。

这样出色的庄户人,如若不是身有缺陷,哪个农家姑娘会不愿意嫁给他呢……后来有人把格拉西姆带到了莫斯科,给他买了靴子,还做了夏天穿的长外衣和冬天穿的羊皮袄,之后便塞给他一把扫帚和一根铁铲,就叫他去打扫庭院了。

起初他很不喜欢自己的新生活,自小他就习惯了在田间地头上过日子,突然的改变,他很不适应。

因为残疾,他总是离群索居,静默严肃,加上身体健壮,仿佛真的就是一棵沃野上的大树。

可是来到城里以后,他开始不知所措了,心情烦闷而又慌乱,就像一头健壮的小公牛,原本在茂盛的牧场上尽情地吃草,那青草繁茂得与它的肚皮一般高,可是突然被人从草场上拉走,扔到了铁路货车上,手足无措,方寸大乱。

浅析屠格涅夫小说《木木》中格拉西姆的正直形象

浅析屠格涅夫小说《木木》中格拉西姆的正直形象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浅析屠格涅夫小说《木木》中格拉西姆的正直形象宝羿 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俄国是一个长期处在封建农奴制统治下的国家,直到19世纪前半期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农奴制的强化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格拉西姆的人物形象是对农奴制度的强烈反抗。

关键词:农奴制;人物形象;格拉西姆作者简介:宝羿(1995-),女,内蒙古自治区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罗斯国情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132-011847~1851年,屠格涅夫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其成名作《猎人笔记》。

因为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将其拘捕。

在拘留中他写了著名的反农奴制短篇小说《木木》。

当时农奴制度的种种弊端都暴露出来,民不聊生、危机四伏、哀鸿遍野正是当时农奴制的真实景象。

其中主人公格拉西姆是一个典型的生活在农奴制压迫下的一个小人物。

一、统治阶级眼中的格拉西姆在统治阶级眼里,格拉西姆是个听话的农奴,主人命令他做的事他全照样做了。

当格拉西姆对女主人出的上力气时,女主人是多么的看重他,他起初因为格拉西姆的走而伤心时,完全不是因为出于对他的怜悯,而是因为少了一个又傻又能干的人,文中的最后女主人不但不念格拉西姆的好,还振振有词的说他是白眼狼,女主人为什么不反问一下自己,格拉西姆是为什么离开的,难道不是被他们一点点的逼走的吗?总管加里夫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两面三刀的人。

加里夫为了自己的地位不惜别人的感受,还在这里冠冕堂皇的为自己辩解。

当女主人命令加里夫把狗送走时,加夫里走到房门口,用拳头敲门,大声叫着:“开门!”,想要弄死木木,以为自己求的安宁,少的这么多麻烦,虚张声势的在门口大吼大叫,但是当顶楼的门一下就打开时。

一向畏惧身材魁伟,力大无穷格拉西姆的他和他那帮佣人立刻连滚带爬地从楼梯上跑下来。

加夫里拉跑在最前头,不禁让人笑掉大牙。

外国文学名人介绍

外国文学名人介绍

外国⽂学名⼈介绍⼀、荷马与《荷马史诗》:荷马,古希腊盲诗⼈。

⽣平和⽣卒年⽉不可考。

专家推测应当在公元前10~前9、8世纪之间。

他的杰作《荷马史诗》,在很长时间⾥影响了西⽅的宗教、⽂化和伦理观,是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

写的是公元前12世纪希腊攻打特洛伊城以及战后的故事。

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

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且反映了迈锡尼⽂明。

《荷马史诗》不仅具有⽂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但丁与《神曲》:但丁是意⼤利中世纪诗⼈,出⾝于佛罗伦萨贵族世家,担任过佛罗伦萨最⾼⾏政长官,后因政治因素被当局流放。

他的举世闻名的代表作品《神曲》,被誉为中世纪⽂学的巅峰之作,也是⽂艺复兴时期的先声之作。

但丁、莎⼠⽐亚与歌德,并称为世界三⼤⽂学巨匠。

《神曲》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及天国中各种著名⼈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化领域的成就和⼀些重⼤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艺复兴时期⼈⽂主义思想的曙光。

在这部长达⼀万四千余⾏的史诗中,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此外,但丁还写了《新⽣》、《论俗语》、《飨宴》及《诗集》等著作。

但丁名⾔:1、⼈不能象⾛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2、别⼈后退,我不退;别⼈前进,我更进。

3、我们唯⼀的悲哀是⽣活于愿望之中⽽没有希望。

4、⼀个⼈如果看到别⼈的需要,还等着他的请求,显⽽易见那不是诚⼼的援助。

5、⾛⾃⼰的路,让别⼈去说吧。

6、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7、⼀个知识不全的⼈可以⽤道德去弥补,⽽⼀个道德不全的⼈却难以⽤知识去弥补。

8、最聪明的⼈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

三、莎⼠⽐亚与戏剧:莎⼠⽐亚是英国⽂艺复兴时期伟⼤的剧作家、诗⼈,欧洲⽂艺复兴时期⼈⽂主义⽂学的集⼤成者。

代表作有四⼤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四⼤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第⼗⼆夜》、《皆⼤欢喜》;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世》;正剧、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外国文学常识(欧美)

外国文学常识(欧美)

巴尔扎克,法国19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世界文学界的伟人,现实主义大师。

主要作品为《人间喜剧》(90多部小说之总称)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等。

是世界文学中规模最宏伟的创作之一,也是人类思维劳动最辉煌的成果之一。

马克思称它"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奠泊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著有300 篇短篇和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羊脂球》、《俊友》等,课文收有《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

流传剧本37 部,长诗两首,十四行诗154 首,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喜剧有《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等,历史剧有《理查二世》、《亨利四世》等。

马克思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左拉自然主义创始人。

代表作有《小酒店》《萌芽》《金钱》等。

其主要小说结编为《卢贡-马卡尔家族》。

《萌芽》在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革命无产者移象。

契诃夫,19 世纪末期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著名的剧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套中人》、《变色龙》、《哀伤》、《苦恼》、《万卡》等,剧本《万尼亚舅舅》、《伊凡诺夫》、《海鸥》、《樱桃园》等。

高尔基,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前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

著有《高尔基全集》69 卷。

其中著名的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母亲》是他的代表作。

马克·吐温,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晚年著有《败坏了赫德莱保的人》。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著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藤叶》等。

被誊为 "美国生活幽默的百科全书"。

简析屠格涅夫小说《木木》中的象征意义

简析屠格涅夫小说《木木》中的象征意义

简析屠格涅夫小说《木木》中的象征意义作者:王维维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9期王维维(鸡西大学,黑龙江鸡西 158100)摘要:屠格涅夫是俄国19世纪享有世界声誉的俄罗斯作家。

他一生当中写了很多关于农奴制的作品。

《木木》这篇小说写于俄国19世纪中叶,堪称是《猎人笔记》的续篇。

小说通过讲述发生在莫斯科女地主宅邸里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描写了农奴格拉西姆一生悲剧性的命运。

其中的人物形象等象征意义正是这篇小说是对农奴制度的强烈控诉。

关键词:木木;格拉西姆;象征意义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171-02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是俄国19世纪享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和“现实主义作家”。

也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剧作家和诗人。

屠格涅夫一生当中写了很多关于农奴制的作品。

如1847—1852年发表的《猎人笔记》,全面地展示了农奴们悲惨的生活和揭露了农奴主的残暴。

而屠格涅夫也由于这部作品而遭到了放逐。

在狱中他写出了反农奴制作品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木木》,堪称是《猎人笔记》的续篇,《木木》是对农奴制度的强烈控诉。

屠格涅夫本人就出生于贵族之家,这个极其富裕的地主之家对屠格涅夫的一生都影响至深,她的母亲就是一位刁钻冷酷、刻薄无情而又残暴的女地主。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屠格涅夫几乎是亲身体验了农奴制教育的野蛮,也目睹了农奴们被农奴主摧残的种种暴行,所以在屠格涅夫很小的时候,就对俄国的农奴制度产生了反感。

这种反感在他后来的作品中体现出来。

他的作品都深刻地揭露了农奴制度下农奴主表面上的仁慈与文明,而实际却确是残暴不仁。

他在小说《木木》中所描写的乖戾残暴的女地主的形象,就是以自己的母亲为原型的。

在小说《木木》中,充满了象征的意味。

比如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大力士格拉西姆便是人民的象征。

他满身力量、忠厚热情但却愚钝;小说中的“太太”——女地主是相对立于人民的罪恶的农奴制度的象征,她冷酷无情、暴戾残酷、任性妄为,破坏一切本可以美好的事物;小说里格拉西姆对达吉亚娜和木木的感情都是敢怒不敢言的,而他也正是一个聋哑人,“聋哑”也是一种象征,这是无言的反抗。

浅析屠格涅夫短篇小说《木木》的创作背景及人物形象

浅析屠格涅夫短篇小说《木木》的创作背景及人物形象

浅析屠格涅夫短篇小说《木木》的创作背景及人物形象作者:朱晓东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7期摘要: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诗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剧作家。

出生于世袭贵族家庭的屠格涅夫,从小目睹了地主阶级的凶残专横,因而产生对农奴悲惨处境的深切同情。

《木木》是屠格涅夫在被囚禁之中写作的一片短篇小说,也是他最为出色的一部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有各自突出的一些特点,作者正是通过对作品中各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影射当时社会的悲哀。

关键词:屠格涅夫;木木;人物形象;创作背景[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2一、作者简介1.1成长环境屠格涅夫生在旧式贵族之家,对农奴的生活耳闻目睹,他十分同情农奴的遭遇。

因而他一直就反对农奴制,这在他一生中大多数的文学作品中都显而易见。

屠格涅夫的《木木》创作于屠格涅夫被捕之后,由于当时官方的查禁,该作品没有被及时发表,而是在屠格涅夫逝世后才发表在杂志上。

但该作品对后人的深刻影响并未因此而打折扣,反而更加触动人心。

1.2接受教育和新思想屠格涅夫从小就接受高等教育,他曾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莫斯科大学文学系学习,次年转入彼得堡大学,学习各种经典著作,俄国文学和哲学。

毕业后留学到德国柏林大学。

1838年又到柏林大學学习。

屠格涅夫深切感受到了国内封建农奴制的不公平,出国留学后又学到了国外先进的思想及制度,因而屠格涅夫回国后便拿起笔杆,利用自己亲身的所见所闻,开始了反农奴制反封建的创作。

通过揭露农奴制和封建的弊端,来试图唤醒国人的思想,振兴国家,推动社会进步。

1.3求学之路从屠格涅夫开始接受教育,他便一心致力于对文学、哲学等方面的学习。

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及之后出国留学学到的先进思想文化都深深影响了屠格涅夫,于是他便创作、发表了一系列先进的作品来抨击农奴制、反映现实社会制度的落后与腐朽,同时宣传新思想来激励和唤醒人民对新生活新制度的希望。

苏俄文学

苏俄文学

读《木木》有感《木木》大概是我接触过的并且完整读完的第一本来自苏俄的小说,算是一短篇吧,当时读的那本,还记得是个绿色的封壳,薄薄的,还有粗糙的插画,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找到。

初识屠格涅夫还是因为小学三四年级的课本上有他的一篇叫做《麻雀》的文章,那个时候的语文考试会考文章的作者,偶有几篇外国的还得记住国籍。

屠格涅夫,俄,节选自《猎人笔记》,小时候的记性总会比较好。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享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和‚现实主义作家‛,他多以写作中篇和长篇小说为主,曾与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一起,被人们称为俄国文学的三巨头。

他的代表作除了上文提到的《猎人笔记》,还有《父与子》《春潮》等。

据了解,在1847至1852年间,屠格涅夫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了其成名作《猎人笔记》,因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他写成了这一短篇小说《木木》。

由于已经过去太长时间,只模糊地记得,这应该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以及文中的‚木木‛好像是一只小狗。

如果不是因为这次机会,我大概再也不会读一读这本书了。

故事的主人公戈拉希姆是一名哑巴农奴,力大无穷,从前在乡下是一位出色的农人,如今被女主人带到城里来负责打扫院子。

柔顺怕事的洗衣女工塔季扬娜是他倾慕的对象,即使不会说话,但他总会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她的喜欢,虽然时常让她受到惊吓,比如送她一个姜饼做的小公鸡,保护她不被其他人欺负,或者因为她和别人说话就‚吃醋‛。

在我看来,到这里为止,这都是个基调愉快的故事,不过大师是不会让它变成一篇言情小说的。

后来,塔季扬娜不幸被任性骄横的女主人许配给了一个酒鬼,最后被迫远走他乡。

一个偶然的机会,戈拉希姆收养了小狗木木,也算是由于前一阵子的失落,他将自己的一腔爱意尽数倾泄在它身上。

木木是只可爱的西班牙狗,被戈拉希姆养得结实又漂亮。

可这点可怜的慰藉也不能见容于女主人,最后,被迫将木木溺死的戈拉希姆怀着满腔愤恨回到故乡去了。

浅析小说《木木》中主人公格拉西姆的人物形象

浅析小说《木木》中主人公格拉西姆的人物形象

学号:00858215 本科学年论文所在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名称俄语年级2008级学生姓名尉靖苒指导教师王心菊2011年9月9日浅析小说《木木》中主人公格拉西姆的人物形象摘要:俄国是一个超级大国,但却是一个长期处在封建农奴制统治下的国家,直到19世纪前半期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此时,沙皇俄国强化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农奴起义不断。

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加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加剧了社会矛盾。

1847~1851年,屠格涅夫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其成名作《猎人笔记》。

因为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将其拘捕。

在拘留中他写了著名的反农奴制短篇小说《木木》。

其中主人公格拉西姆是一个典型的生活在农奴制压迫下的一个小人物。

那么屠格涅夫是通过什么样的角度来塑造主人公这一形象的?主人公身上所发生的一件件事情又是怎样把主人公悲惨的命运推向高潮的?我将通过举例法与列举法,带大家一起走进格拉西姆那孤独却又美丽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农奴制,斗争,自由Abstract: Russia is a superpower, but it is a long period of feudal serfdom under the rule of the country, until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feudal economy still dominates. At this point, Tsarist Russia to strengthen serfdom, leading to class contradiction, serf uprising continued. Li Miya failure of the war, more exposed the shortcomings of serfdom, exacerbating social conflicts. 1847 - 1851, Turgenev publications in progress, "modern" published its famous "Hunter notes." Because of the tendency to work against serfdom angered authorities to arrest. In detention, he wrote a famous short story of the anti-serfdom "Wood." Gerasim which the hero is a typical living in serfdom under a little pressure. Turgenev was by then what kind of perspective to shape the image of the hero? The hero who's a thing that happens is how to climax the hero's tragic fate? I will cite an example method and method, with everyone into Gerasim lonely but beautiful spiritual world.Keywords:serfdom, struggle, freedomAuthor: YuJingranTutor: WangXinju看过电影版的小说《木木》,一下子就被主人公发人深省的人物形象所深深的吸引,那么屠格涅夫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从哪些角度描绘并烘托了农奴制背景下格拉西姆典型的人物特征?作者又通过什么样的故事情节把主人公悲惨的命运一步步地推向高潮?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欣赏一下可悲又可敬的格拉西姆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名著简介:木木
《木木》创作于1852年,由于遭到官方的查禁,它在1885年才得以发表在《现代人》杂志上。

它是屠格涅夫最为出色的一部短篇小说,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木木》取材于现实,戈拉希姆的原型即是屠格涅夫幼年时家中一位名为安德烈的农奴,而地主婆的身上则有屠格涅夫母亲的影子,屠格涅夫对真实的生活加以提炼,使之得到升华。

戈拉希姆是一名哑巴农奴,他力大无穷,生性严肃,但在笨拙木讷的外表下,却有颗敏感、温柔、渴盼温情的心。

柔弱和善的洗衣女工塔季扬娜是他倾慕的对象,却不幸被任性骄横的地主婆许配给了一个酒鬼,最后被迫远走他乡。

为了弥补失落的爱情,戈拉希姆收养了小狗木木,将自己的一腔爱意尽数倾泄在它身上。

可这点可怜的慰藉也不能见容于女主人,最后,被迫将木木溺死的戈拉希姆怀着满腔愤恨回到故乡去了。

戈拉希姆可谓是俄国农奴的典型代表,他们温驯沉默,老实可靠,但倘若遭受过分的压榨,他们同样会奋起反抗,从戈拉希姆的身上,屠格涅夫看到了俄国的新希望。

屠格涅夫,生于世袭贵族家庭,是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曾在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就读,并开始诗的创作。

后到德国学习,长期侨居国外。

1847-1852年发表了《猎人笔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和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

在监禁中写成的中篇小说《木木》表现了对农奴制的抗议。

早期诗作有《帕拉莎》、《地主》,其他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父与子》、《烟》、《处女地》,中篇小说《阿霞》、《多余人的日记》等,还有剧本《村中一月》和散文诗等。

他善于写景,擅长塑造少女形象,风格清新,富于抒情,被列宁誉为俄国的语言大师。

故事发生在俄国一个农庄里。

农庄主是一位高傲、孤僻、怪异的女人,由于被丈夫抛弃而孤独变得自虐。

在极其矛盾的情感中生活着。

庄里新来的聋哑看门人爱上年轻的女佣达吉亚娜。

女主人得知此事,把达吉亚娜安排嫁给了她并不爱的卡皮尔。

在当时社会无力反抗的达吉亚娜,在新婚之夜将自己全部献给了深爱的看门人。

婚后第二天达吉亚娜与卡皮尔被派到一个非常偏僻的农村做事。

痛苦的看门人把全部感情投入到一只拾来的小狗身上。

因为他讲话只能发“木、木”的声音,所以人们把这只狗叫做“木、木”。

然而,女主人却命令管家把狗处死。

她要彻底把达吉亚娜的影子从看门人的心中赶走。

在湖面上看门人把一边拴着狗,一边拴着石头的绳子放在水里他的举动是对当进制度的无声控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