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艺术专业 艺术哲学题库+答案 (自己整理版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大学音乐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音乐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音乐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美的历程》
2、隐含的读者
3、艺术典型
4、《义勇军进行曲》
5、巴洛克
6、康拉德·费德勒
7、巫术说
8、艺术的自律性
9、《洛神赋图》
10、《仲夏夜之梦》
二、简答
1、简述艺术与哲学关系
2、简述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乡。

三、论述(三选二)
1、艺术批评的内涵与功能是什么?当前网络传播语境下。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做好新时代的文艺批评。

2、举例解析庄子"解衣般礴“对艺术创作的意义。

3、结合艺术实践或经典案例。

阐述你对艺术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功能的理解认识。

艺术哲学及审美问题期末答案解析

艺术哲学及审美问题期末答案解析

哲学代表一种修养1【单选题】丹纳是(A)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

A、法国B、德国C、英国D、美国2【判断题】艺术是人类世界的一部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V)艺术是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之一1【单选题】黑格尔提出的绝对精神的三个领域,其中不包括(D)。

A、哲学B、宗教C、艺术D、科学2【多选题】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是(ABC。

A、哲学B、艺术C、宗教D、科学3【判断题】哲学的研究、思考的活动是经验的。

(X)什么是创新的源泉1【单选题】什么是创新的源泉?(C)A、艺术B、宗教C、性灵D、知识2【判断题】哲学是思辨,是在理性的形式当中展开精准的思考和推论。

(V)美与真理的关系1【单选题】艺术哲学何以取代美学?(D)A、由对美的表象的探讨转变为对美的本质的探讨B、由对艺术本性的探讨转变为对美学理论的探讨C、由艺术本性的探讨转变为对美的本质的探讨D、由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转变为对艺术本性的讨论2【判断题】艺术批评的停止,表示这个民族的艺术创作的衰落。

(V)3【判断题】我们始终在接触作品的过程中从事着最起码的艺术批评。

(V)艺术判断1【单选题】下列属于审美判断的选项是(D)o A、这朵花很香B、这朵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C、这朵花的价格很贵D、这朵花是美的2【判断题】主观的感觉判断具有个体相对性。

(V)3【判断题】在艺术和审美的领域,我们都是为自己做判断。

(X)审美判断的普遍性1【单选题】体和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指的是(C)。

A、本质和原理B、概念和内涵C、本体和作用D、理论和实践2【多选题】关于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美是非逻辑的B、美感不以概念做基础C、美是有规律可循的,具有逻辑性D、美是客观的、普遍的3【判断题】艺术的历史表明美具有客观性,这一点毋庸置疑。

(X)4【判断题】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的主题是探讨人类社会的自由如何可能,善如何可能。

(V)哲学与科学的差别1【单选题】美的判断不是感官刺激引起的,而是对对象本身的形式做了判断,因判断而生愉悦。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基础》题型参考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基础》题型参考

《艺术基础》题型参考一、名词解释(选做10题,每题5分,共50分)1、吴道子2、米芾3、赵孟頫4、吴门画派5、董其昌6、丢勒7、卡拉瓦乔主义8、巴比松画派9、表现主义 10、德拉克罗瓦 11、艺术设计作品 12、设计要素 13、设计方法 14、设计风格 15、设计思维 16、设计心理学 17、平面构成 18、色彩构成 19、立体构成 20、空间21、乐音 22、旋律 23、复调 24、曲式25、山曲 26、清唱剧 27、室内乐 28、《小白菜》 29、《布兰登堡协奏曲》 30、《铁蹄下的歌女》 31、“临川四梦”32、“苏州派” 33、砌末 34、收煞 35、俞振飞二、简答题(选做2题,每题20分,共40分)1、简述明代“青藤白阳”对清代绘画产生的影响。

2、简述新艺术运动的成就和意义。

3、简述艺术设计领域的几个主要方面(也叫做分类)。

4、简述点、线、面在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5、简述中国音乐历史发展中的近古时期概况。

6、简述西方音乐历史发展中的20世纪概况。

7、简述宋金杂剧成熟的社会与文化条件。

8、简述法国17世纪新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特点。

三、论述题(选做2题,每题30分,共60分)1、论述清初的“四僧”和“四王”对清代绘画的作用和影响。

2、论述立体主义对其后西方绘画发展的影响和价值。

3、试论设计美学的几个方面及其意义。

4、试论艺术设计的属性与特征。

5、谈谈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

6、论述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音乐。

7、试论北曲杂剧与南曲戏文的体制异同。

8、试论明代家班演出与戏曲发展的关系。

艺术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艺术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艺术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艺术哲学中,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其形式美的观点属于以下哪个流派?A. 表现主义B. 形式主义C. 现实主义D. 抽象表现主义答案:B2. “艺术模仿自然”这一观点最早由哪位古希腊哲学家提出?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苏格拉底D. 赫拉克利特答案:B3. 下列哪位哲学家认为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A. 马克思B. 尼采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A4. “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叔本华B. 尼采C. 克尔凯郭尔D. 柏格森答案:A5. 以下哪部作品是法国哲学家让-雅克·卢梭的代表作?A. 《社会契约论》B. 《忏悔录》C.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D. 《艺术哲学》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艺术哲学研究的重要主题?A. 艺术的本质B. 艺术与现实的关系C. 艺术的社会功能D. 艺术的创作方法E. 艺术的欣赏方式答案:ABCDE2. 艺术哲学中,哪些因素被认为是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A. 形式B. 内容C. 风格D. 技巧E. 情感答案:ABCDE3. 以下哪些是艺术哲学史上的重要流派?A. 存在主义B. 结构主义C. 后现代主义D. 马克思主义E. 现象学答案:ABCDE4. 以下哪些是艺术哲学中关于艺术创作的观点?A. 创作是艺术家的自我表达B. 创作是艺术家对现实的模仿C. 创作是艺术家对社会的批判D. 创作是艺术家对美的追求E. 创作是艺术家对情感的宣泄答案:ABCDE5. 以下哪些是艺术哲学中关于艺术欣赏的观点?A. 欣赏是主观的体验B. 欣赏是客观的分析C. 欣赏是文化背景的反映D. 欣赏是情感的共鸣E. 欣赏是审美的判断答案:ACDE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艺术的看法。

答案: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艺术是模仿自然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模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通过创造性的模仿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艺术哲学》和《中国艺术精神》考试答案

《艺术哲学》和《中国艺术精神》考试答案

《艺术哲学》和《中国艺术精神》考试答案一、《艺术哲学》(1)《艺术哲学》是十九世纪________哲学家丹纳的重要著作。

A法国英国德国(2)《艺术哲学》内容包括意大利的艺术、尼德兰的艺术以及________三大部分。

B 唯美主义运动希腊的雕塑宗教艺术(3)丹纳受十九世纪________的影响很深,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解释;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演变、消失都有规律可寻。

A自然科学界达尔文的进化论天主教教义唯美主义(4)丹纳的治学方法是________。

C“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形式高于一切”“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从主义出发。

”(5)丹纳认为种族、________、时代是决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三大因素,并以大量的史实为论证,阐明了他的观点。

B生产力水平环境宗教信仰(6)丹纳认为:要了解艺术品、艺术家或者艺术流派,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________,这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A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政治环境和宗教氛围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状况(7)丹纳曾把美学比作:________ A实用植物学机械逻辑学自然心理学(8)丹纳认为:伟大的艺术家是一个艺术家家庭的杰出的代表,有如百花盛开的园林中一朵更美艳的花,一株茂盛的植物的“一根最高的枝条”。

在艺术家家族背后还有更广大的群众。

以此说明________ C艺术家的个人风格是独立发展的。

艺术家是杰出个人艺术家不是孤立的(9)丹纳认为就艺术的本质来说,诗歌、绘画、雕塑多多少少是“模仿的”艺术,因此艺术家应当全神贯注于________。

A现实世界内心世界宗教和哲学(10)丹纳并不认为艺术就是简单的模仿,艺术要表现的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有时需要使________分外凸现。

A“主要特征”(即本质)主要结构主要特点(11)艺术品必须是由许多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的一个总体,在下列选项中前三种是模仿的艺术,后两种是不以模仿为出发点的艺术的是哪一项________。

A雕塑,建筑,绘画;诗歌和音乐雕塑,绘画,诗歌;建筑和音乐绘画,音乐,诗歌;建筑和雕塑(12)形成文艺复兴时期辉煌的艺术成就的原因是:________ C 偶然的产物艺术天才辈出时代发展的结果(13)________来源于天生的遗传性,是一个种族区别于其他种族的独有特性,这是一种不会随着时代环境的发展变化而改变的原始印记。

中国美学史(人大在职研随堂考试参考答案)

中国美学史(人大在职研随堂考试参考答案)

中国美学史一、名1、巫术说2、四象3、换步移形清·钱谦益《与方尔止书》:“八旬之内,势变多端,尽寸之间,移形换步。

正所谓波澜独老成也。

”4、等级之美乐舞、建筑、服装礼乐制度,人间秩序的等级化和谐5、象天法地“象天法地”是一个文化概念,它作为一种设计手法在中国传统建筑创作中常被使用。

“象天法地”虽是对天体或天文现象形态的模拟,但追根究底其所模拟的并非是天体参照物本身之形象,更多为其所隐含的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这种文化影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6、澄怀味象由南朝宋画家宗炳提出。

“味象”即“观道”,“澄怀味象”与“澄怀观道”同。

宋书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

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澄怀味象”由此而来。

澄怀:指虚淡空明的心境味:指审美享受,审美愉悦。

象:指自然山水的审美形象。

“澄怀味象”体现了宗炳的“畅神说”,“万趣融其神思……畅神而已“,也就是说,观赏山水,引起无限的情思,目的只不过是让精神愉快罢了。

宗炳的“畅神”说,鲜明地突出了人的审美的愉悦功能,强调把握审美的主体意识的绝对意义,强调个体审美的自由和及其个体审美认识的价值,强调彻底摆脱“致用”与“比德”的束缚。

7、以和为美8、充实之谓美9、雪中芭蕉王维有一幅画《雪中芭蕉》,是中国绘画史里争论极多的一幅画,他在大雪里画了一株翠绿芭蕉。

大雪是北方寒地才有的,芭蕉则又是南方热带的植物,“一棵芭蕉如何能在大雪里不死呢?”这就是历来画论所争执的重心,沈括的《梦溪笔谈》引用张彦远的话说他:“王维画物,不问四时,桃杏蓉莲,同画一景。

”历来伟大的艺术家,他们本身就是艺术。

以《雪中芭蕉》来说,是伟大的心灵往往能突破樊笼,把大雪消溶,芭蕉破地而出,使得造化的循环也能有所改变,这正是抒情,正是寄意,正是艺术创作最可贵的地方。

二、简1、人物品藻的审美把握方式是什么2、园林借景有什么样的审美效果3、如何理解中国艺术的留白4、如何理解“平常心是道”5、儒家追求的人生境界是什么6、如何理解小说创作中的真实与虚构关系三、论1、道家哲学及其审美影响2、汉代艺术的审美特征3、玄学与中国文人艺术趣味4、试论孟子的人格美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题库考试现代艺术思潮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题库考试现代艺术思潮答案

现代艺术思‎潮第一部分:名词解释0l、未来主义1未来主义‎发端于20‎世纪初,主要产生和‎发展于意大利,2否定一切‎文艺规律和‎传统,号召创造与‎新的生存条‎件相适应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年轻‎艺术家要求‎创新的强烈‎愿望。

3未来主义‎对年轻、速度、力量和技术‎的偏爱在很‎多现代电影‎和其他文化‎模式中得以‎体现。

4对20世‎纪其他文艺‎思潮产生了‎影响,包括艺术装‎饰、漩涡主义画‎派、构成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5所倡导的‎一些元素至‎今仍然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人物有‎卡拉,巴拉,波丘尼。

02、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1‎931年建‎成的富有个‎性的建筑作‎品,歌剧院位于‎贝尼朗岛,面临大海,设计成乘风‎破浪的大船‎,极具象征性‎。

03、埃菲尔铁塔‎为庆祝法国‎大革命百年‎,法国政府在‎巴黎建造的‎一座纪念塔‎,设计师埃菲‎尔设计,以钢架构建‎而成,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是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结‎构的高塔,被视为巴黎‎的象征。

04、纳比派19世纪末‎,纳比派接受‎了高更的艺‎术影响,从事新的探‎索发展,即高更的综‎合理论导致‎了简化和变‎形的装饰风‎格,以富于表现‎力的色彩及‎有节奏的造‎型为主,画家塞吕西‎耶依等自己‎的见解组织‎了一个独立‎艺术团体,称为纳比派‎。

其价值在于‎综合性阐明‎了塞尚和高‎更的视觉方‎式,用高度概括‎的单纯色块‎构成画面,从美的观念‎和装饰的观‎念出发,将生活中的‎形象视为不‎同的色彩所‎覆盖的一个‎平面。

标志着20‎世纪艺术进‎程所有派别‎和理论的直‎接先声。

代表人物塞‎吕西耶的《护符》、德尼、波纳尔等。

05、维也纳分离‎派19世纪末‎,维也纳美术‎界出现一个‎分离运动,反对古典学‎院派艺术的‎青年们脱离‎原先创作规‎则,成立了新的‎艺术家团体‎。

3他们在风‎格上发扬个‎性,尽力探索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创造出新的‎样式,追求表现功‎能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题库考试现代艺术思潮 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题库考试现代艺术思潮 答案

现代艺术思潮第一部分:名词解释0l、未来主义1未来主义发端于20世纪初,主要产生和发展于意大利,2否定一切文艺规律和传统,号召创造与新的生存条件相适应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年轻艺术家要求创新的强烈愿望。

3未来主义对年轻、速度、力量和技术的偏爱在很多现代电影和其他文化模式中得以体现。

4对20世纪其他文艺思潮产生了影响,包括艺术装饰、漩涡主义画派、构成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5所倡导的一些元素至今仍然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人物有卡拉,巴拉,波丘尼。

02、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1931年建成的富有个性的建筑作品,歌剧院位于贝尼朗岛,面临大海,设计成乘风破浪的大船,极具象征性。

03、埃菲尔铁塔为庆祝法国大革命百年,法国政府在巴黎建造的一座纪念塔,设计师埃菲尔设计,以钢架构建而成,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是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结构的高塔,被视为巴黎的象征。

04、纳比派19世纪末,纳比派接受了高更的艺术影响,从事新的探索发展,即高更的综合理论导致了简化和变形的装饰风格,以富于表现力的色彩及有节奏的造型为主,画家塞吕西耶依等自己的见解组织了一个独立艺术团体,称为纳比派。

其价值在于综合性阐明了塞尚和高更的视觉方式,用高度概括的单纯色块构成画面,从美的观念和装饰的观念出发,将生活中的形象视为不同的色彩所覆盖的一个平面。

标志着20世纪艺术进程所有派别和理论的直接先声。

代表人物塞吕西耶的《护符》、德尼、波纳尔等。

05、维也纳分离派19世纪末,维也纳美术界出现一个分离运动,反对古典学院派艺术的青年们脱离原先创作规则,成立了新的艺术家团体。

3他们在风格上发扬个性,尽力探索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创造出新的样式,追求表现功能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使用工艺的手法采用羽毛、金属、玻璃、宝石等材料,平面化的图案使作品具有华丽的装饰效果。

4分离派对现代绘画、装饰美术、建筑设计产生重要影响,他们没有明确统一的艺术纲领,只是创作思想相近,从而形成维也纳分离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艺术专业艺术哲学题库+答案 (自己整理版艺术哲学第一部分:名词解释0l、巫术说1西方学者关于艺术起源和本质的理论,极具影响力。

2认为原始的艺术活动具有重大的巫术动机和目的,艺术是对巫术的模仿。

3巫术说从人类历史活动、主题与课题的关系中考察和解释艺术的起源和本质,角度独特,富有启发性,对于理解原始艺术具有重大意义。

4代表人物是英国爱德华泰勒和詹姆士弗雷泽。

02、书为心画1汉代文学家、美学家扬雄提出的美学思想。

2他把《乐记》中强调音乐同人心的关系推广到了作品,提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书法作品是作者德行、品行的体现和反映,是一个人内心境界和品德的反馈。

如同“诗言志、文载道”。

3理论不仅指出了文艺同人心的关系,也突出了文艺所具有的直接诉之于视听感官的形象性。

03、艺术欣赏1在观看或倾听艺术作品时对艺术形象的感受、体验、想象、理解的审美精神活动,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

2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创造性的活动,欣赏者可以丰富、补充、扩大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3欣赏艺术对象具有多样性,欣赏结果具有差异性。

04、审美距离1瑞士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的理论。

2审美的发生是一种心理距离所造成的结果,认为审美是“通过间离客观物及其感染力和观赏者自我,以及分离客观和观赏者实际利害关系而得到的。

”3即审美主体与对象在实用性、具体性方面的心里间隔、心理距离使主体摆脱现实的利害,着重于对形象的欣赏。

4该理论发展成为西方现代美学中的审美态度理论。

05、伦理批评1兴起较早而影响深远的一种艺术批评模式。

2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其轮林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尺度来决定批评对象的取舍。

3从作品的功能和价值实现过程入手,具体探讨作品在审美领域中所起的道德伦理功用和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

4代表人物有中国的孔子、韩愈,西方的柏拉图、新古典主义倡导者等。

06、期待视野1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提出的重要概念。

2指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示。

3这种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被称为阅读经验的期待视野。

4接受者由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示,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

07、艺术共鸣1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欣赏者被艺术作品所感染,与作品共呼吸,与作品中的人物共命运,从而消弭了欣赏者和艺术作品之间的主客观距离,达到相互融合的契合,获得巨大的审美享受。

2是艺术鉴赏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

08、散点透视1中国画特有的空间处理方法和透视法。

2不受地域、视域界限、移动立足点影响,凡于立足点观察到的事物均可入画,打破了空间局限性。

3不同于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法,散点透视移动视点,所谓移步换景,虚实相生,俯仰自得。

4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的“三远法”即为解释:高远、深远、平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典型作品如《关山行旅图》《清明上河图》。

09、模仿说1在西方流行的关于艺术和现实关系的学说。

2认为艺术在本质上是对现实的模仿、反应和再现。

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1然的模仿。

3古希腊时期产生,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都是模仿说的代表和支持者,对后世影响深远。

文艺复兴的达芬奇、启蒙时期的狄德罗也是代表人物。

10、蒙太奇1法语单词,原意为构成、装配。

在电影上指镜头的组接和剪辑。

2在影片制作中,将一部影片要表现的内容,分成许多镜头,分别拍摄后在按照原定的构思将镜头有机组装。

使其通过形象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产生连贯、对比、呼应、暗示、联想、悬念等作用,形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段和场面,直至形成一部完整的影片。

3类型有平行蒙太奇、对比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叫板式蒙太奇、象征蒙太奇、复现式蒙太奇等。

ll、具象与抽象1是造型艺术中基本的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两种审美观念。

2具象要求忠实地、具体地再现客观对象的视觉特征。

3抽象不同于一般概念,是一种对事物特征与本质形象的集中概括,也可以是主观化、情绪化的表现。

4二者在价值上无高下之分,在形式上无明确界限也不对立。

具象往往包含着抽象,抽象也离不开具象的表现手段。

12、“接受美学”1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的方法论。

2 他们认为当下的文学史是作家的作品的历史,读者的作用遭到了忽视与遗忘,应当重写文学史。

3其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注重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确立读者的中心地位,强调审美经验的中心地位。

4反对孤立、片面的研究文学艺术,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忠实读者的参与性,是体现人文思潮的表现。

5代表人物姚斯和伊赛尔。

13、艺术典型1艺术作品中具有高度典型性的形象体系,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

2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能动反映的结果,具有独创性、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典型人物是艺术典型的主题,典型性格是典型人物的核心。

4艺术典型是实际生活的真实反映,比实际生活更鲜明,更具集中性、普遍性,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14、集体无意识1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理论。

2是由遗传保留的巫术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

3其内容不在意识中,而是由情结组成,集体无意识则主要由“原型”组成。

4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中积淀的原始意象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它使人们能感到人类原始意识,并形成美感。

15、形象思维1人类能动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

2以形象作为思维运动的形式,以感情作为思维运动的推动力,带有艺术家个性特征又能表现生活真谛、生存本质的思维。

3用直观形象和表象处理问题,借助形象反映生活,运用典型化和想象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情感的思维。

4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中主要的思维活动。

16、灵感1独特的思维活动。

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

2在一定形象思维或抽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产生的新概念或新意向的顿悟式的思维形式。

3是文艺科技活动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

4特点是突发性、爆发性、飞跃性。

17、意境1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情与景的结晶。

2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的灵境。

3艺术讲究情中有境,境中有情。

中国古典诗词歌赋、书法、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均十分重视意境。

18、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

2受叔本华、尼采、莱布尼兹等人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精神分析学理论。

3其全部理论以性本能冲动为轴心。

主张艺术是人的本能欲望即“无意识”的表现,提倡五大学说:无意识、婴儿性欲、恋2母情结、抑制、转移。

4不仅对医学、心理学是一场革命,对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领域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5主要著作:《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无意识的结构》、《作家与白日梦》等。

19、现代主义1源于法语,具有最新的、现代的、先锋的含义,是20世纪流行于欧美的文艺思潮。

2其特征是质疑古典的艺术传统,标新立异,带有孤独、忧郁、荒诞、绝望、歇斯底里的情感特征。

3主要流派有德国的表现主义、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法国的超现实主义、英国的意识流文学,以及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垮掉的一代的黑色幽默等。

20、后现代主义1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步入了后工业社会,现代西方文化经历了一次新的裂变。

2后现代主义理论以反元话语、反中心论、反体系性、重过程性、多元性、破坏、狂欢、零度抒情等为重要特征,是一种遍及所有人文科学领域的世界性文化思潮。

3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导致了价值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价值的相对性和多元性。

4另一个特点是跨学科、跨领域、跨媒体的创作方式。

2l、艺术流派1在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由若干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艺术集团或派别,这些艺术家在思想倾向、艺术倾向、审美理想、创作方法、艺术风格上相似或类似。

2行成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艺术家队伍和较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段。

3如美术流派、音乐流派、文学流派等。

22、艺术手法23、想象1人在脑中凭借记忆和经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2是人将过去经验中形成的联系进行新的结合,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形式。

3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来源和能力。

24、绘画语言1作者以记录状态、反映认识、传达信息或表现思想为目的,运用笔、刀、墨、纸、颜料等材料工具为物质载体,以形体、空间、材质、色彩、线条、明暗、肌理等视觉信号为媒介,通过造型艺术手段,创作描绘艺术形象造成视觉体验的表达方式。

2绘画语言是作者的创作手段和目的,是表现艺术作品的形式。

3使用的材料工具、绘画的技法、描绘的内容、表现的形象等客观行为和状态反映了作者的性格、认识和思想等主观意识。

4主观和客观因素共同构成其绘画语言的个性特征。

25、古典主义1发端于17世纪的法国,在17-19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文化思潮和美术倾向。

2是对古希腊、古罗马古典作品的高度认同,将其作为审美标准,并进行模仿,提倡怀旧与模仿的思潮。

3是启蒙时期、理性时期提倡的概念,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为王权服务,提倡理性。

5提倡典雅崇高的题材,庄重的形式,忽略情感,使作品产生古代的静穆和严峻之美。

6古典主义影响深远,沿袭了200多年,在音乐、美术、文学、建筑领域均有重大影响;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达维特、格罗、安格尔;拉辛、莫里哀;勒伏、蒙莎等。

26、艺术传达1艺术家借助物质材料把艺术构思表现出来成为艺作品,借助艺术语言和艺术技巧把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艺术形象。

2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是艺术传达的最终结果,是艺术创作的物质体现,是艺术创作过程的基本阶段之一。

27、艺术创作方法1是艺术家遵循自己的审美原则,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时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2是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体生活的关系所遵循的原则与方法;3反映了艺术家的态度、世界观、人生观和心理特征;4艺术的观察生活是创3作方法的基础,艺术的表现生活是结果;5主要类型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等。

28、艺术接受的中介1是艺术家与艺术消费公众、艺术作品与接受者之间的联系环节,即在作品与接受者之间建立的联系的环节。

2包括各种艺术机构:艺术市场、艺术博物馆、展览馆、影剧院、音乐会等中介体制,豪泽提出“中介体制”理论。

29、艺术作品的内容1经过艺术家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过的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

2最主要的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

3艺术作品内容与作品形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30、艺术作品的形式1是艺术作品的内容的存在方式,即内容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表现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