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免疫球蛋白M对尿酸检测的影响及其处理措施浅析
免疫球蛋白五项的临床意义

免疫球蛋白五项的临床意义免疫球蛋白五项(immunoglobulin panel)是一种检测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D、IgE)浓度的常规临床检测方法。
免疫球蛋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机体免疫功能至关重要。
通过评估各种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可以对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和疾病发展进行评估。
以下是免疫球蛋白五项的临床意义:1.诊断和监测各种免疫相关疾病:免疫球蛋白五项检测可用于诊断和监测多种免疫相关疾病,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通过测量各种免疫球蛋白的浓度,可以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2.评估免疫功能的缺陷或过敏反应:免疫球蛋白五项检测可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缺陷或过敏反应。
免疫球蛋白G(IgG)是最常见的免疫球蛋白,它对细菌和病毒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免疫球蛋白M(IgM)则是在初始感染或再感染过程中产生的,浓度升高通常与急性免疫反应相关。
免疫球蛋白A(IgA)主要存在于黏膜表面,通过保护机体表面抵御感染。
免疫球蛋白E(IgE)则通常与过敏反应有关,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通过综合评估各种免疫球蛋白的浓度变化,可以判断免疫功能的缺陷或过敏反应的状态。
3.指导免疫治疗:在一些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免疫球蛋白五项的检测可以指导免疫治疗的过程。
例如,对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者,如果发现其中一种或多种免疫球蛋白浓度低下,可以通过输注相应的免疫球蛋白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另外,对于过敏反应患者,若发现IgE浓度过高,则可以采取相应的免疫治疗措施,如抗IgE治疗。
4.评估感染状态:免疫球蛋白五项检测可辅助评估感染状态。
在一些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早期,免疫球蛋白M(IgM)浓度会升高。
而一些病毒感染后,IgG抗体产生的平台期较长,通过测量IgG抗体浓度可以判断感染的慢性程度和恢复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测量IgA抗体浓度来评估黏膜感染的状况。
免疫球蛋白m的正常范围

免疫球蛋白m的正常范围标题:深入探讨免疫球蛋白M的正常范围及其意义引言: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简称IgM)是人体内最早产生的一种抗体,广泛存在于血液和淋巴组织中。
IgM对细菌感染具有重要作用,其正常范围的了解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IgM的正常范围、血清浓度和疾病的相关性,以及IgM浓度异常的可能病因和临床意义。
第一节:IgM的正常范围1. IgM的基本特点:IgM是一种多聚体抗体,由五个单体单位结构组成。
它在先天免疫和防御新入侵性病原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 血清IgM的正常范围:根据各个实验室的测定方法和标准,IgM的正常血清浓度范围通常为0.4-2.3g/L。
第二节:IgM浓度的变化与疾病1. Igm升高:IgM浓度的临床意义与不同疾病相关。
常见的IgM升高病因包括急性和慢性感染、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风湿病)、恶性肿瘤、肝病(如肝硬化和乙型肝炎)、原发性免疫缺陷等。
2. IgM降低:IgM浓度过低可能与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相关,如常见的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HIV感染等。
第三节:IgM的临床意义1. 全身性感染的指标:IgM升高常常与急性或慢性感染相关。
在临床检验中,高IgM浓度可以作为感染的早期指标之一,有助于判断感染发展阶段和疗效评估。
2.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依据: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如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等多以IgM的形式存在。
3. 肝疾病的辅助指标:一些肝病如乙肝、肝炎病毒感染常伴有IgM抗体的产生,可以作为这些疾病的辅助诊断依据。
第四节:IgM浓度异常的可能病因1. 先天性免疫缺陷: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例中,IgM水平常常明显降低。
2. 恶性肿瘤:部分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肿瘤患者可伴有IgM浓度增高。
3. 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常伴有IgM升高。
结论:IgM作为一种重要的先天免疫抗体,其正常范围、浓度的变化与疾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免疫球蛋白的作用PPT

02
免疫力对流感的影响
免疫力强,病毒就不得其门而入;免疫力弱,流感病毒就能轻松突破防线。
03
免疫球蛋白在抵御流感中的作用
青壮年身体机能活跃,免疫功能强,当流感病毒入侵时,能够产生大量免疫细胞和免疫 球蛋白杀死或降低病毒的活性,预防感冒。
免疫系统抵抗
免疫球蛋白与免疫功能
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可以 了解人体的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与疾病关系
免疫球蛋白升高常见于各种慢性感染 和癌症,减低则常见于先天性和获得 性免疫缺陷病。
免疫球蛋白在抵抗流感中的作用
青壮年身体机能活跃,免疫功能强, 能产生大量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杀 死或降低病毒的活性,预防感冒。
01
02
03
免疫球蛋白对健康的影响
免疫力和癌症
01
02
03
免疫球蛋白与癌症的关系
免疫球蛋白与疾病的关系
免疫球蛋白多克隆性升高常见于慢性感染、肝病等,单克隆性增高见于骨髓瘤 等;免疫球蛋白减低常见于免疫缺陷病等。
了解抵抗力
免疫球蛋白与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测定可以帮助了解人体对各 种病毒、细菌的抵抗力和抗原入侵的识 别能力。
免疫球蛋白与疾病关系
免疫球蛋白多克隆性升高常见于慢性感染 、肝病等,单克隆性增高则可能与淋巴瘤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有关。
IgG在人体中的作用
IgG是免疫球蛋白的一种,广泛分布在体内,对抗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感 染起到重要作用。参考值为7.0~17.0g/L。
IgM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性
IgM是免疫球蛋白的一种,通常在初次感染时产生,能识别并消灭病毒、细 菌等病原体。参考值为0.6~2.5g/L。
多克隆性升高
多克隆性升高原因
解读免疫功能检查中的异常指标免疫球蛋白AGM与免疫系统疾病的关系

解读免疫功能检查中的异常指标免疫球蛋白AGM与免疫系统疾病的关系免疫功能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来评估机体免疫系统的健康状况。
通过检测免疫功能相关的指标,可以发现异常情况,进而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其中,免疫球蛋白AGM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免疫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本文将解读免疫功能检查中的异常指标免疫球蛋白AGM与免疫系统疾病的关系。
一、免疫球蛋白AGM的概述免疫球蛋白AGM是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的总和。
它们是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分别承担着不同的抗体功能。
一般情况下,免疫球蛋白AGM的水平是相对稳定的,但在某些免疫系统疾病中,其水平可能会出现异常。
二、免疫球蛋白AGM与免疫系统疾病的关系1. 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导致疾病的发生。
免疫球蛋白AGM的水平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常常会发生改变。
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常出现免疫球蛋白AGM水平的升高,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则多表现为免疫球蛋白AGM水平的降低。
2.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
在感染过程中,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免疫球蛋白来对抗病原体。
因此,在感染性疾病中,免疫球蛋白AGM的水平通常会发生变化。
例如,急性感染常常导致免疫球蛋白AGM水平的升高,而某些慢性感染则可导致免疫球蛋白AGM水平的降低。
3. 免疫缺陷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是指由于免疫系统缺陷而导致机体易受感染的疾病。
在某些免疫缺陷性疾病中,免疫球蛋白AGM的水平可能会有所改变。
例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免疫球蛋白AGM水平的降低。
4. 其他免疫系统疾病除了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之外,一些其他的免疫系统疾病也可能会影响免疫球蛋白AGM的水平。
例如,过敏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都可能导致免疫球蛋白AGM水平的异常。
从慢性肾脏病角度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指南更新要点

·4191··指南解读·【编者按】 2017年,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8 000万人,而且正以每年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
现今痛风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是不可忽视的健康警示。
随着全球痛风发病率的升高,各国关于痛风的诊疗指南不断更新,本期“指南解读”栏目通过汇总近年来国内外发布的痛风诊疗指南,探索痛风的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以供临床实践参考。
从慢性肾脏病角度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指南更新要点王旭,罗冬平,茹彦海,郭晓凯,徐家云*【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尿酸血症(HUA)与痛风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并有年轻化趋势。
目前HUA 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其不仅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并发症,而且是导致CKD 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基于新的研究证据,国内外有关HUA 与痛风诊治指南不断更新,并提出较多新观点。
本文主要从CKD 角度对国内外有关HUA 与痛风的指南更新要点进行解读,并结合相关研究证据从初始降尿酸治疗指征、降尿酸治疗药物的选择、痛风急性发作的管理、碱化尿液、维生素C 的使用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临床综合性、个体化治疗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肾疾病;高尿酸血症;痛风;指南;治疗【中图分类号】 R 69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73王旭,罗冬平,茹彦海,等.从慢性肾脏病角度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指南更新要点[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3):4191-4195. []WANG X,LUO D P,RU Y H,et al.Interpretation of the major updates of guidelines regarding hyperuricemia and gout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1,24(33):4191-4195.Interpretation of the Major Updates of Guidelines Regarding Hyperuricemia and Gout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WANG Xu ,LUO Dongping ,RU Yanhai ,GUO Xiaokai ,XU Jiayun*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U Jiayun ,Professor ,Chief physician ;E-mail :【Abstract 】 The incidence of hyperuricemia(HUA)and gout is increasing significantly,and tends to occur at an early age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patterns of life. HUA has become the second leading metabolic disease following diabetes mellitus,which is not only a common complicat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but also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CKD. Th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UA and gout have been updated to accommodate newly emerging evidence. We interpreted the essentials of new updates regarding HUA and gout in CKD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evidence,including the indication of initial urate-lowering therapy,selection of pharmacologic urate-lowering therapy,gout flare management,alkalinizing urine and use of vitamin C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evidence,hoping to provide clinicians with supports for delivering comprehensive and individual therapies.【Key words 】 Kidney diseases;Hyperuricemia;Gout;Guidebook;Therapy(monosodium urate monohydrate,MSU)沉积,引发痛风。
胆碱酯酶对氧化酶法测定血清尿酸浓度的影响

11 标本来 源 :0份 临床血清标本均无黄疸 、无溶 血且无 .. 3 4
脂血 , 其测定值均在参 考范围内。
1 方法 . 2
显偏低 , 而这种污染在加测 U E R A后又被消除。
正常开机清洗管道及 比色杯 , U 做 A校正且质控在控。 将
全 自动生化 仪代 替手工 , 具有多项 目、 多样本 、 检测迅速 的优点 。 是由于共 用试剂针 、 但 样本针 、 比色杯及搅拌棒 , 测试
好。
3 讨
论
由表 1 可以看 出, A V A 10 在 D I 2 0全 自动生化分析仪 上 , U E R A对 U A的测定无明显的影 响 ,而 C HE对 U A的测定有 严重的干扰。 C E和 U 在 H A中间加测 U E R A后 , A的测定值 u
不 受 影 响 , 因 可 能 C E对 U 的交 叉 污 染 导 致 U 结 果 明 原 H A A
器对 试剂针 、样 品针及 比色杯的清洗功 能后先测 C HE再测
U A。
较接近 , U 对 A的影响不大。 HE试剂为无色对 U C A的红 色反 应产物无影响 。 从本 次试验结果可看 出 :H C E对 u A的影响主 要是试 剂针 、 品针 、 样 搅拌棒 及 比色杯 携带 C E的 R H 2试剂 ( 硫代丁酰胆碱 ) U 对 A测定 的干扰 。 试剂携带污染原 因: ①一种试剂 中含有另一试验 的测定 物质而直接干扰其测试结果 ;②一种试剂中含有改变另一试 验 反应条 件或影 响其反 应进 程的物 质而 间接 干扰 其测试 结
f 尤涛. o ia 4 F 4 ] T s b一 0 R生化 分析仪交叉污染对设置 的应 用. h 实用 医技杂志 , 0 5 2 1 ) 3 8 . 2 0 ,1( 1 : 2 7
免疫球蛋白MIgM测定免疫比浊法-检验科免疫室作业指导书
免疫球蛋白MIgM测定免疫比浊法1.原理分析原理是液相免疫沉淀散射比浊终点测定法。
抗血清用缓冲液稀释后加到一份病人血清中,经过孵育后可以测定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的散射光。
散射光结果和血清中的IgM浓度成正比。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受检者空腹标本种类:血清或血浆标本要求:取被检者静脉血2ml,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分离血清备用。
标本储存:待测标本在2-8℃存放不超过24小时,-20℃不超过三个月,-70℃长期保存。
避免反复冻融。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脂血不能作测定。
试剂6.1试剂名称:免疫球蛋白M检测试剂盒6.2试剂生产厂家:芬兰Orion诊断试剂公司6.3包装规格:60Test/kit6.4试剂盒组成:缓冲液30ml空白缓冲液30ml抗血清试剂0.5ml定标液0.5ml磁卡1张仪器设备:仪器名称:OrionTurboxR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仪器厂家:芬兰Orion集团公司仪器型号:Turboxplus8.操作步骤:8.1试剂配制:8.1.1抗血清应用液准备:吸取500ul抗血清加到反应缓冲液中,轻轻混匀,应用液2-8℃可保存12个星期。
8.1.2空白缓冲液:液体待用。
8.1.3定标液:用0.9%NaCL进行1:51稀释。
定标液根据IFCC提供的材料CRM470进行标定。
8.2收集与处理样品:样品用0.9%Nacl进行1:51稀释。
8.3为每一份样本测定准备一份样品空白,同样,为定标液另外准备一份定标液空白。
8.4准备两份定标液测定(定标完成后,标准曲线数据存储在磁卡内。
下次检测如使用同批试剂,可以不必做定标而直接使用磁卡上的定标信息)。
8.6轻轻摇动混匀,室温18-25℃放置30±5分钟。
8.7仪器测试步骤:参见TurboxR特定蛋白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9.结果计算:仪器直接计算并打印结果。
临床意义: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高效能抗体、能固定补体,具有溶菌、抑菌、中和病毒作用。
血清免疫球蛋白M的测定及其医学意义
血清免疫球蛋白M的测定及其医学意义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血清免疫球蛋白A、G、M的测定及其医学意义
免疫球蛋白G(IgG)
【正常参考值】6~16g/L
【临床意义】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含量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儿童偏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含量逐渐升高。
增高:见于IgG型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肝病、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过敏性紫癜、恶性淋巴瘤、牛皮癣、麻风病、疟疾、肾炎。
减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肾病综合征、病毒感染、蛋白丢失性疾病、免疫抑制治疗。
免疫球蛋白A(IgA)
【正常参考值】0.76~3.9g/L
【临床意义】
增高:肝脏疾病、结缔组织疾病、IgA型多发性骨髓瘤、肺结核、急性肾炎等。
减低:免疫缺陷病、选择性IgA缺陷病、后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病。
免疫球蛋白M(IgM)
【正常参考值】0.4~3.45g/L
【临床意义】
增高:巨球蛋白血症、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梅毒、黑热病、疟疾、丝虫病、支原体肺炎、风疹等。
减低:免疫缺陷病、IgA、IgG型的多发性骨髓瘤、何杰金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先天愚型、蛋白丢失性胃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性疾病、尿毒症。
高水平免疫球蛋白M对尿酸检测的影响及处理措施
高水平免疫球蛋白M对尿酸检测的影响及处理措施谢春霞;朱婕;王淑惠;张磊【摘要】目的探讨高水平免疫球蛋白M(IgM)对尿酸检测的影响及处理措施.方法收集1例高水平IgM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分别做原倍、灭菌注射用水稀释5倍和20倍、生理盐水稀释5倍和20倍的尿酸检测,比较各种处理方法对尿酸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尿酸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患者原倍血清尿酸出现异常曲线,将患者血清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后出现明显的混浊,生理盐水稀释的血清标本外观无明显变化.无菌注射用水稀释和生理盐水稀释的尿酸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灭菌注射用水稀释5倍和20倍的尿酸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稀释5倍和20倍的尿酸结果基本吻合.结论 IgM水平较高的血清标本会对尿酸的检测带来明显的负干扰,与灭菌注射用水比较,生理盐水稀释可更好地消除IgM对尿酸检测的影响.【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9(016)001【总页数】2页(P69-70)【关键词】尿酸检测;免疫球蛋白;处理方法【作者】谢春霞;朱婕;王淑惠;张磊【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 266000;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 266000;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 266000;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 26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3尿酸是由嘌呤分解而成,嘌呤是一种来自于DNA的化学物质,食物消化或机体细胞正常的分解和代谢可产生尿酸。
大部分尿酸被肾脏通过尿液排出,剩余部分可通过粪便排出。
如果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不充分,就会造成蓄积。
当尿酸浓度偏高时容易析出结晶而引起疾病,如痛风性关节炎、继发性高血压、脑梗死、输尿管结石、肾脏疾病等。
因此,临床检测血清尿酸水平对实验室诊断痛风和肾脏疾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前检测尿酸的方法有尿酸酶法、磷钨酸还原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等。
M蛋白参考值
M蛋白参考值引言M蛋白,也称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onoclonal gammopathy),是一种由单个淋巴细胞克隆产生的异常免疫球蛋白。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产生多克隆免疫球蛋白,而M蛋白是一种异常的现象。
M蛋白的异常产生可以与多种疾病相关,因此对M蛋白的参考值进行研究和了解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M蛋白及其相关疾病什么是M蛋白M蛋白是一种由淋巴细胞克隆产生的免疫球蛋白。
它通常是由浆细胞(一种免疫细胞)产生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M蛋白可以存在于血液、尿液和其他生体液中。
M蛋白的相关疾病M蛋白的异常产生与多种疾病相关。
其中最常见的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和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一种罕见的血液病)。
这些疾病通常会导致M蛋白的大量产生,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M蛋白的检测与诊断M蛋白的检测方法检测M蛋白通常使用电泳技术,特别是蛋白电泳。
蛋白电泳是通过在电场中将蛋白质沿着凝胶迁移,从而区分不同的蛋白组分。
M蛋白通常显示为一个或多个峰值,其数量和形态可以提供关于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的信息。
M蛋白的参考值M蛋白的参考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史等。
通常情况下,M蛋白的参考值可以通过与特定人群进行比较来确定。
不同实验室可能有略微不同的参考范围,但一般来说,M蛋白的参考值应在正常范围内。
M蛋白异常与疾病进展M蛋白异常的检测对于疾病的诊断和监测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M蛋白异常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单克隆M蛋白异常单克隆M蛋白异常是指只有一种M蛋白克隆存在的情况。
这种异常通常与多发性骨髓瘤和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等恶性疾病相关。
单克隆M蛋白异常的存在可能意味着这些疾病的发展和进展。
多克隆M蛋白异常多克隆M蛋白异常是指存在多种M蛋白克隆的情况。
这种异常可能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和其他免疫疾病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水平免疫球蛋白M对尿酸检测的影响及其处理措施浅析(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57003)
摘要:目的:针对高水平免疫球蛋白M(IgM)影响患者尿酸检测的程度及采取的处理措施
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收集高水平免疫球蛋白M患者血清标本,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进行尿酸检测,对尿酸检测结果受各种处理方法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
结果:患者原倍
血清尿酸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产生异常曲线,采用灭菌注射用水将患者血清稀释
后产生的混浊较为明显,血清标本采用生理盐水稀释的外观不存在显著变化。
两种方法的尿
酸结果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灭菌注射用水稀释5倍和20倍的尿酸结果基本一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血清标本较高的高水平免疫球蛋白M对
尿酸检测将产生明显负干扰,相对于灭菌注射用水而言,生理盐水稀释可使高水平免疫球蛋
白M对尿酸检测的影响更好地消除。
关键词:尿酸检测;医学检验;处理措施
1. 前言
嘌呤分解可形成尿酸,嘌呤是源于DNA的一种化学物质,食物消化或正常分解和代谢的机
体细胞可产生尿酸。
肾脏通过尿液可将大部分尿酸排出,其余部分可由粪便排出。
若产生过
多尿酸或不充分排泄,将导致蓄积。
结晶在偏高的尿酸浓度易析出而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痛
风性关节炎、脑梗及肾病等。
所以,痛风和肾病的实验室诊断采用血清尿酸水平检测具有的
参考价值较高。
目前尿酸酶法、液相色谱法、磷钨酸还原法等都是检测尿酸比较常见的方法,临床中主要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检测血清尿酸。
临床中发现尿酸检测呈负值结果
的标本,其具有较高的免疫球蛋白M水平。
所以,怀疑异常的尿酸检测结果可能由于高水平免疫球蛋白M干扰而导致,本研究采用有关试验进行证实并探讨有效解决措施。
2. 资料与方法
2.1 患者资料
收集1例69岁男性血液病患者有关资料,临床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全自动生化分
析仪及尿酸测定试剂盒进行检验,免疫球蛋白M在血清免疫功能组合中为5.52克/升。
2.2 方法
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对患者尿酸进行检测,经尿酸酶催化后尿酸生成过氧化氢和
尿囊素,在酶催化下被氧化形成特定生色底物,显色产物测定采取分光光度法,进而形成尿
酸分析方法。
分别采用原倍、灭菌注射用水对标本进行5倍稀释、采用灭菌注射用水进行20
倍稀释、采用生理盐水进行5倍稀释、生理盐水进行20倍稀释处理后,再检测尿酸并对检
测结果详细记录。
3. 结果
患者原倍血清尿酸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产生异常曲线,采用灭菌注射用水将患者
血清稀释后产生的混浊较为明显,血清标本采用生理盐水稀释的外观不存在显著变化。
两种
方法的尿酸结果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灭菌注射用水稀释5倍和20倍的尿酸结果基本一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4. 讨论
在嘌呤代谢中,尿酸作为最终产物,其与产生痛风、代谢综合征、心血管及肾病等病情发展
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痛风临床诊治指南》指出,临
床中日益提高对尿酸结果的关注度,而尿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患者诊治具有直接关系。
免
疫球蛋白主要是指存在于血浆中的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也存在于其它组织、体液及
部分分泌液中,由于不同结构可分为IgA、IgG、IgD、IgM、IgE等5种类型,其中IgG、IgD、IgE都是单体,免疫球蛋白M是五聚体。
因免疫球蛋白的理化及免疫学特性独特,其导致黏
滞血症及如形成巨酶等结合体内一部分物质,对于患者体外检测结果具有与一定程度的影响,产生沉淀在特定条件下可对比色和浊度分析产生干扰,分析体系中结合非特异或特异的组分
而产生假性结果。
临床中尽管发现免疫球蛋白M会干扰采用酶法检测尿酸的结果,干扰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
本研究中对血清尿酸的检测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法,主要根据两点终点法原理。
根据标
本原倍血清反应曲线结果可知,加入试剂后的标本,测定不断升高吸光度,一直不能在测定
点时实现平衡状态,最终不能获得测定真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标本采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
产生的混浊比较明显,初步分析主要是因属优球蛋白的免疫球蛋白M,在水和极稀缓冲液中
只有极小的溶解度,对于沉淀比较有利,所以,推测标本稀释采用灭菌注射用水无法分离免
疫球蛋白与待测物。
此外,本研究结果也进一步确定,血清标本采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外观不
产生显著变化。
标本采用生理盐水稀释时,在免疫球蛋白M周围钠离子和氯离子将围绕使其不产生聚集,所以,免疫球蛋白M影响尿酸检测的程度可基本消除。
应特别关注,饮食对尿酸检测结果具有较大影响,容易忽视检测结果产生的波动,应对此提高宣传力度,使临床医
师正确判断较高免疫球蛋白M患者的尿酸结果。
5. 结语
总之,免疫球蛋白M干扰临床实验室的情况产生的比较常见,因不同的干扰程度,广泛的
范围,所以,对产生干扰现象的确定方法,对于临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显得十分重要。
对免
疫球蛋白血症临床确诊的患者,应对反应曲线及时观察,采取以下措施对异常吸光度基线或
吸光度异常变化速率的反应进行处理,采用预稀释或超滤生理盐水等方法使免疫球蛋白M沉淀减小或消除影响测定的准确度。
详细了解干扰现象,及时跟踪复查。
因此,临床实验中应
对此提高重视,进而提高诊疗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李江,王立伟,赵兴波等.罕见的IgA型M蛋白对临床化学检测的干扰及分析[J],标记免
疫分析与临床,2017.8
[2] 曾文祥,辛均莲.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渗透压以及尿素、肌酐、尿酸检测对糖尿病肾
病的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5.18
[3] 宋燕华.血清尿酸、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诊疗中的价值[J],
河南医学研究,2016.105
[4] 凌侠,王衍晶.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肌酐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3
作者简介:
鞠福娟,39岁,女,副主任检验技师,研究方向:临床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