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5篇

合集下载

小小班科学教案大全10篇

小小班科学教案大全10篇

小小班科学教案大全10篇这是小小班科学教案大全10篇,是优秀的小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小班科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反思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2、启发幼儿对小动物的探索欲望和兴趣;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盛有小蝌蚪的鱼缸2、故事《小蝌蚪找妈妈》;3、PPT三)活动过程:一、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小蝌蚪引入活动主题1、老师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提醒幼儿边听故事边观察"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2、引导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蝌蚪,讨论并讲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头、有眼睛、没腿、象鱼等)。

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的四个不同的过程,并在活动中适当穿插各种提问。

参考资料:1、卵子:一个青蛙妈妈在春天时会在池塘或小河里产下许多的卵子。

每个卵子都是圆圆的,软软的,许多许多连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动着。

2、刚出生的小蝌蚪:过2--3天以后,小蝌蚪便从卵子里钻出来,大大的头,长长的尾巴,特别象鱼,并用头上的鳃从水中吸进空气,开始生活。

3、长大的小蝌蚪: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

慢慢地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变成了小青蛙的样子,嘴巴变大了,头上的鳃没有了,但尾巴还没有脱落。

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脱落。

这时,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陆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小青蛙。

三、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1、小结:以上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过程,从卵子到变成小青蛙大约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将近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它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世界上还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进行变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进行变化,直到长成小青蛙才跳出来。

2、提问:(1)为什么把小青蛙叫两栖动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2)青蛙吃什么呢?(昆虫、蚯蚓、蜘蛛、蜗牛……)老师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旧皮对它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食物。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5篇这是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5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传声筒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游戏操作活动,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2、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培养他们喜欢玩科学小游戏的兴趣。

3、引导幼儿体验与同伴协作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大胆交往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玩“悄悄话”游戏的经验。

2、空心传声筒、实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3、记录单一张。

活动过程:(―)幼儿玩纸筒。

1、引导幼儿观察纸筒的外形特征。

(出示纸筒)师: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2、鼓励幼儿自由玩纸筒。

3、幼儿交流游戏玩法师:刚才你们是怎样玩的?(幼儿大胆表述)(二)引导幼儿用纸筒玩“悄悄话”的游戏,体验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

启发幼儿玩“悄悄话”游戏并交代要求:我们用纸筒的一头对准好朋友的耳朵,用嘴巴对准纸筒轻轻地说一句话。

(1)师生互动玩“悄悄话”游戏。

(2)幼儿自由结伴玩“悄悄话”游戏。

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我们一起告诉大家。

小结:今天我们发现这个纸筒可以传声音,我们就给这个纸筒取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幼儿与客人老师玩“悄悄话”的游戏,体验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1、幼儿与客人老师游戏。

老师出示实心的传声筒:这个传声筒也想玩游戏,这次跟谁玩呢?后面有许多的客人老师也想玩悄悄话的游戏,我们每人拿一个黄色的传声筒,用刚才的方法去和客人老师玩一玩。

2、鼓励幼儿寻找原因并总结。

师:客人老师听清楚悄悄话了吗?小朋友听清楚了吗?为什么这次听不清楚呢?小结:小朋友真能干,我们发现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而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因为纸团堵住了传出来的声音。

3、尝试记录师:我们把发现记录下来。

空心的传声筒声音清楚,我们怎样记录?实心的传声筒声音不清楚,我们怎样记录?(四)与客人老师再次游戏,结束活动。

幼儿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共5篇]

幼儿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共5篇]

幼儿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共5篇]幼儿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根据动物影子寻找相应的动物,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

2、有观察、发现、比较的兴趣,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在太阳下和影子做游戏的经验。

2、动展板,贴有小动物的图片。

4、塑封的.小动物影子图片。

活动过程:一、分享交流,再现经验1、宝贝,你喜欢哪个动物宝宝?为什么呢?(幼儿发表自己的的想法,如:小猫,追问:你喜欢小猫什么呢?)小结:动物宝宝很可爱,还有很多的本领呢。

二、情景导入,感知特征1、今天,草地上来了一群小动物,想和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

它们是谁呢?它们躲在哪里?请你仔细找一找,再和好朋友说一说。

(幼儿相互交流,自由表达。

)2、提问:你找到了谁?它躲在哪里?(我看到了小兔,在草丛里)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是小兔呀?(长耳朵)我们大声地把小兔请出来吧!小兔小兔,快出来吧!我们来学小兔。

小兔小兔真可爱,长长耳朵短尾巴,走起路来蹦蹦跳。

3、提问:大象在哪呢?我怎么没看见?你怎么知道这是大象的呢?(长鼻子)大象的长鼻子甩起来。

大树后面躲着的真的是大象吗?你们找对了,真的是大象。

大象有两个大耳朵,象扇子;四条腿粗粗的,象柱子;小尾巴,细细短短的,象个小辫子。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大象大象真可爱,长长鼻子甩一甩,吸足水儿洗个澡。

4、刚才有宝宝说看到小鸡和小鸭了,那么小鸡和小鸭在哪里呢?为什么你觉得这是小鸡和小鸭?(小鸡嘴巴尖尖的,小鸭嘴巴扁扁的)除了嘴巴,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它们是小鸡和小鸭呢?(小鸡的脚像树枝是分开的,小鸭的脚上是连起来的)小结:我们可以从上往下看,小鸡、小鸭的嘴巴、身体和脚长的不一样。

幼儿小班科学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1、知道水果、蔬菜等都有种子。

2、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萌发对科学、对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1、准备苹果、香蕉、橘子、西瓜、南瓜、西红柿、葡萄等水果。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纸,各种种子若干3、视频转换仪。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

【导语】在幼⼉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思维能⼒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性、探索性,使幼⼉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成长之路。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幼⼉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管⼦ 活动⽬标: 1、通过主动观察、操作,了解各种各样管⼦的外形特征以及⽤途等等,知道它们与我们⽣活的关系。

2、能⽤较完整地语⾔回答问题。

3、培养幼⼉对事物的好奇⼼,乐于⼤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的⼼得。

5、学习⽤语⾔、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的发现。

活动准备: 幼⼉收集各种各样的管⼦,并了解他们的⽤途。

黄⾖、沙⼦、⼩弹⼦若⼲。

管⼦王国的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参观场景,引起幼⼉的兴趣。

“这是什么地⽅?” “这⾥住着谁呀?” “它们很想和⼩朋友做朋友,你们愿意吗?” ⼆、观察各种各样的管⼦的外形特征。

“每⼈找⼀个管⼦,说⼀说你⼿上的管⼦是什么样⼦的?什么颜⾊?什么形状?” ⼩结:“管⼦是圆圆的、长长的;它们的颜⾊不⼀样,有⽩⾊、蓝⾊、灰⾊等;有的管⼦粗,有的细;有的管⼦上⾯滑滑的,有的有许多的褶皱……” 三、通过尝试操作,了解管⼦中间是空的。

“看,这是什么?”(黄⾖、沙⼦、⼩弹⼦) “我们⽤它们和管⼦来做游戏,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结:“黄⾖、沙⼦、⼩弹⼦都可以从管⼦中间通过,说明管⼦中间是空的。

” 四、拓展经验,了解管⼦的⽤途。

“你还在哪⾥见到过这些管⼦?” “它们是⼲什么⽤的呢?” ⼩结:“管⼦的⽤处可多了,洗⾐机上有,空调上有,抽油烟机上也有,还有下⽔道管⼦呢……它们可以⽤来通⽔等等,给我们的⽣活带来了许多⽅便。

”幼⼉园⼩班科学活动教案⼆:⼈⼯降⾬ 活动⽬标: 1.利⽤不同的材料制造⼈⼯⾬。

2.创造下⾬情景,感受想象创造的乐趣。

3.学习⽤语⾔、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的发现。

4.在活动中,让幼⼉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班科学教案通用15篇

小班科学教案通用15篇

小班科学教案通用15篇小班科学教案1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柳树的特征。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懂得爱护树木。

二、活动准备园内的柳树下三、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春天到了,许多的树都发芽长出了新的.叶子。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我们幼儿园里有哪些树长出了新叶子好吗。

(好)但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我们出去一定要听老师的口令,不能随自己走好吗?(好)那出发散步到柳树下。

(二)观察谈话。

1、小朋友,谁知道我们现在站的树是什么树?幼儿回答:昨天我妈带我去过小普陀,那里也有,妈妈说叫柳树,小朋友们纷纷举手告诉我:我也看见过了,树枝长得长长的细细的,叶子是绿色的,会弯下来的,还可以做花环戴在头上很好看。

对了,小朋友真聪明,我们现在站的树就叫柳树。

2、老师小结:柳树的树枝细细长长的、轻轻地往下垂,看上去一条一条的,我们叫它柳条,柳条会随风摆动,风一吹来,它就会左右摇摆,柳条上会长出绿色的树叶,好看极了,它们可以挡住夏天的太阳,老师小时候不好会折柳枝做花环戴,现在明白了,要保护树,不能折柳枝,对吧!那我们小朋友就不要去折,如果妈妈折了要及时阻止,告诉妈妈好吗?(好)另外,老师告诉你们:柳枝的生命力很强,把柳枝用剪刀翦下来插在泥土里很容易生根成活,柳树的根很发达,不怕湿,不怕风沙,还能抵挡烟尘,因此一般柳树都种在工厂区、河滩边、沙地中,能防止河水冲击河岸的作用。

小班科学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多种水果,了解水果的生长处。

2.能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两大区域(地上,树上),水果实物卡(长在树上的若干,长在地上的若干),神秘的袋子2.会唱歌曲《苹果》3.会玩高人,矮人的游戏4.音乐磁带:《苹果》,《我是小司机》5.课件:《哪些水果长在树上》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师出示一个袋子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神秘的袋子,里面装着好多水果宝宝,我们来摸一摸,猜一猜,他们是谁?二.通过摸摸猜猜,认识各种水果(1)幼儿操作,找出各种水果,了解水果的特征师:你们喜欢吃水果吗?为什么?幼儿自由讲述师:每一种水果都有不同的`营养,多吃水果的小朋友会长的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健康(2)律动:《苹果》师:今天,水果宝宝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唱歌跳舞,听!音乐:《苹果》师幼做律动:《苹果》(3)看看说说,了解水果生长地师:水果宝宝要回家了,他们的家在哪里呀?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出示课件(4)送水果回家师放录音幼儿自由选择水果后与老师一起做开车动作师:瞧,我们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出示背景图(树,地)师:这里有什么?那老师的水果宝宝哪个住这里的?还有一个住哪里呀?师示范送水果幼儿操作,送水果回家(5)评价分析师:你们觉得有没有哪个水果走错了家?幼儿观察后讲述教师指导,帮助幼儿找到水果的家(重点认识菠萝的家)二.通过游戏,幼儿进一步了解水果的生长地师:水果宝宝回到家了,他们真高兴,要和我们来做高人和矮人的游戏游戏:高人,矮人方法:教师出示各种水果,幼儿做相应的动作要求:长在树上的水果就做高人,踮起脚尖,举起双手长在地上的水果就做矮人,低头蹲下,团紧全身师出示不同的水果,幼儿游戏师:你们玩得开心吗?我们跟着水果宝宝到外面去玩吧!小班科学教案3设计意图:幼儿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他们有着极强的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

幼儿小班科学教案(精选23篇)

幼儿小班科学教案(精选23篇)

幼儿小班科学教案〔精选23篇〕幼儿小班科学教案〔精选23篇〕幼儿小班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的:1、通过看、闻、尝,理解水是透明的,是无色无味的;2、在操作过程中,感知水具有流动的特征。

3、在科学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1、两个玻璃杯〔一杯清水、一杯酱油〕,两个托盘;2、幼儿每人三个透明的杯子,一个勺子;3、漏勺、塑料小篮子、塑料袋、有洞的容器假设干,小箩筐假设干,小毛巾4条。

4、PPT课件活动过程:1、老师导入课题,感知水是透明的。

〔1〕师:今天,我要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

〔出示两个杯子,一杯清水、一杯酱油〕。

〔2〕老师继续以魔术的形式,将两颗玻璃珠放入杯中。

提问:变出了什么?珠子在哪个杯子里呀?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这个杯子里面是什么啊?为什么珠子在酱油里面看不清,在水里面却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啊?〔3〕小结:原来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所以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水中物体的形状、颜色。

2、理解水--无色无味这一特征如今,水宝宝要和我们玩躲猫猫,它啊就在你们跟前都有三个杯子,水宝宝就藏在其中的一个杯子里,你可以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把水宝宝找出来。

①幼儿操作,老师巡回观察。

②提问:你们用了什么好方法找到水宝宝的?水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闻起来,尝起来是什么味道的?③老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我们也可以说是无色无味的。

④老师验证实验结果。

3、幼儿进展尝试操作--帮水宝宝搬家,感知水的流动性。

师:水宝宝想请我们帮她一个忙,你们愿意吗?就是帮水宝宝搬个家。

①老师出示搬水工具: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名称并尝试用这些材料进展活动。

②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③提问:你用什么东西来帮水宝宝搬家的?在帮水宝宝搬家时,水宝宝怎么了?④小结:原来水是会流动的。

4、延伸活动〔1〕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水宝宝?〔2〕观看PPT,听水宝宝自述。

幼儿小班科学教案篇2活动目的:1、培养幼儿认真细致做一件事,并把事情做完的态度。

小班科学《颜色》教案五篇

小班科学《颜色》教案五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颜色?教案范本五篇幼儿园的教学是很重要的,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有没有做好教案也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幼儿园小班科学?颜色?教案1:颜色手拉手活动目标1、敢于大胆尝试,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2、能够通过实验知道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色。

3、能简单说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4、开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红、黄、蓝颜料,透明塑料瓶三个,废旧纸杯或塑料杯假设干,宽口的小盆子假设干,红、黄、蓝彩纸假设干。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

——(出示3个矿泉水瓶,并事先在瓶盖上分别涂上红黄蓝三种颜色)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师:对,这是没有颜色的清水。

今天,我要变个魔术,把清水变成彩色的水。

变变变。

〞(将瓶盖朝下然后摇晃水瓶)——师:清水变成什么颜色了?(红、黄、蓝)二、实验探究。

——师:你们想学变魔术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变颜色的魔术。

——教师用吸管吸红色和的水到空杯子中混合,让幼儿观察变成了什么颜色。

然后描述:“红色和手拉手,变成橙色〞,并在黑板上用彩色纸展示“红色+=橙色〞。

——教师启发幼儿思考和蓝色手拉手会变成什么颜色?红色和蓝色手拉手会变成什么颜色?——教师示范用吸管吸彩色水的方法:将吸管的一端插入彩色水中,然后用一只手指盖住吸管的另一端,不要松开手指,将吸管移到空杯子中,再松开手指,彩色水就会滴入空杯子中。

——教师让幼儿观察实验用的彩色水的颜色:红、黄、蓝。

然后提示幼儿实验方法:先吸一种颜色的水到空杯子里,再吸另一种颜色到杯子里,最后摇晃杯子,观察颜色的变化。

完成后,再拿一个空杯子,选另外两只颜色进行实验。

——幼儿自主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回忆实验过程,说出实验结果的变化,教师用“×色和×色手拉手,变成×色〞,并在黑板上用彩色纸展示实验结果。

三、活动小结。

——红、黄、蓝是三种根本的颜色,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就会变出其他的颜色,今天我们变出了橙色、绿色、紫色(出示对应颜色卡片),还可以变出什么颜色,大家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吧。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5篇)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5篇)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5篇)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一、活动目标:1、主动借助各种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

2、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二、活动重点:自由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制造不同的声音。

三、活动准备:1、纸盒、有盖的瓶子、豆子、脸盆、笔、积木。

2、白纸、塑料纸、餐巾纸。

3、纸杯、塑料杯、小木棒若干。

四、活动过程:(一)介绍过程:介绍材料、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好玩的东西,看看有些什么?2、东西安静地呆在桌子上,一点声音都没有,那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来吗?(幼儿回答,可以让其上来试试。

)(二)分组制造声音。

1、现在请小朋友去试试,看看哪些东西能发出声音来。

幼儿分组自由探索,教师指导。

2、说说自己的发现。

幼儿围坐在教师身边。

你们刚才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使它发出声音的?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并进行操作演示。

(三)再次操作制造声音。

1、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真棒!可是有些东西小朋友还没去试过,现在小朋友再去试试,看看能不能使它们发出声音来,有没有别的办法了。

幼儿再次操作,探索。

教师巡回指导。

2、说说自己的办法。

(1)你是怎么玩的’,你是怎么让它发出声音来的?(2)你用了几种方法?(四)小结:今天,小朋友们通过玩一玩,发现了声音的很多小秘密,让很多没有声音的东西发出了好听的声音,你们真棒呀!五、活动延伸:还有哪些东西也能发出声音呢?请你们回家找一找、试一试!小班科学活动教案2目标:1、巩固红、黄、蓝、绿4种颜色的认识。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准备:1、课件、故事《颜色精灵》、红旗一面2、每组房子4间、胶水、擦手布、红、黄、蓝、绿4张不同颜色的门和窗若干。

过程:1、小朋友老师带你们到颜色王国去玩玩(1)看课件,讲故事,让幼儿初步感知4种不同颜色。

颜色王国里有红、黄、蓝、绿4个颜色小精灵,他们都住在一栋漂亮的小楼房,他们一直都是好朋友,每天开心的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有一天小朋友和颜色小精灵玩以后,将颜色小精灵送错了房间,到了晚上4个小精灵在房子里吵了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5篇科学技术的进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科学是了不得的事情。

科学还不只在才智训练上是最好的,在首选训练上也是一样。

为了大家学习便利,我特地预备了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5篇,盼望可以关心大家,欢迎借鉴学习!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歌曲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夏天雷雨闪电等明显的气候特征,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爱好。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打雷下雨时正确的躲避方法,克服恐惊心理,培育幼儿初步的自我爱护意和力量。

3.关心幼儿初步学习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表现歌曲内容,学唱切分音,增添节奏感。

【活动预备】1.提前观看夏天雷雨闪电现象(也可依据天气状况随机进行)。

2.打雷下雨的录音。

3.人们避雨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开头部分:1.老师弹琴,幼儿进行发声练习。

2.谈话引出课题。

二.基本部分:1.听录音,组织幼儿自由商量,闪电雷鸣下大雨时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想象夏天雷雨的情景。

2.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

(1)老师示范演唱歌曲。

(2)听音乐,为歌曲拍打节奏。

(3)学说歌词。

(4)整体教唱歌曲。

(5)分段教唱歌曲。

(6)幼儿跟着老师琴练习唱。

(7)集体一起跟着琴唱。

(8)分组采纳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对唱练习。

让幼儿在美丽的歌声中,对夏季奇异的自然现象产生深厚的爱好,感受夏天的秀丽。

3.出示人们避雷的图片,使幼儿正确了解打雷时正确的躲避方法,培育幼儿的自我爱护意识和力量。

4.引导幼儿在美工区进行美工活动,添画“夏天的雷雨”,并抓住适当时机,告知幼儿由夏天的雷雨而引申出的新事物,如,彩虹、太阳雨、避雷针等。

让孩子们大胆讲解并描述你添画的是什么?学习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延长:与孩子们一起对作品进行展评并张贴在互动墙壁上。

四.结束部分:听音乐表演《夏天的雷雨》。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2活动目标:1、能对溶解现象有奇怪心,并情愿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发觉。

2、情愿主动探究,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活动预备:每人一小杯水、一个勺子、糖、盐、米、奶粉、果汁粉、沙子。

豆子。

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师: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些饮料给小伴侣们尝一尝,然后再轻轻的告知你的好伴侣,你尝到的是什么味道的?老师随机给小伴侣分两种饮料(白开水、糖水)师:谁来告知大家你喝到的饮料是什么味道的?为什么有的是甜的有的是没有味道的?那你有没有在里面看到糖呢?糖宝宝到哪儿去了?二、动手操作1.老师示范小试验:观看糖溶解的现象。

(1)先让幼儿大胆猜想试验结果(2)老师和幼儿一起操作:先尝一口自己杯子里的水(无味),然后用勺子舀一勺子糖放入水中,看糖会发生什么改变?用勺子搅拌一下,观看糖到哪里去了吗?躲到水里去了!请幼儿再次品尝水(变甜) (3)请幼儿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

老师总结:糖放在水里化掉,不见了,这个过程就叫做溶解,我们的水就会变甜。

2.请幼儿自己操作。

(1)关心幼儿拓展阅历,引导幼儿说说还有什么东西会溶解?(2)师:老师这里还有米、奶粉、果汁粉、沙子、盐,你们也来试一试?(幼儿分组操作)观看溶解显现、颜色改变,发觉有的物品不能溶解。

(3)幼儿自由沟通试验结果,鼓舞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觉。

三、结束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好多东西是可以溶解的,也有好多东西是不行以溶解的,小伴侣们可以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们一起观看、发觉、然后再来告知我们的好伴侣,好不好?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3活动目标1.熟悉各种各样的蛋,了解蛋的结构,知道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

2.乐于参与探究活动。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究科学试验的乐趣。

活动预备1.各种蛋的图片、幻灯片图片。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等。

指导要点活动重点:熟悉各种不一样的蛋,以直观的方法了解蛋的结构,初步辨别蛋的异同。

活动难点:把握观看的基本方法。

(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由里到外)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观看比较各种蛋,学习把握观看的基本方法,了解蛋的结构,知道很多动物都会生蛋。

活动过程1.谁的蛋宝宝(熟悉各种各样的蛋)①手偶公鸡导入师:“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动物伴侣,它似乎遇到了麻烦,盼望小伴侣们能帮帮它”,从身后拿出手偶,用公鸡的口吻说:“小伴侣们大家好,我是公鸡爸爸,我在帮其他的动物妈妈照看蛋宝宝,可是我不记得哪个蛋宝宝是谁生的了,请你们帮帮我。

”②出示实物蛋,以生动好玩的口吻引起幼儿的爱好并进行观看。

商量:这些蛋你们都熟悉吗?在幼儿商量后,老师出示图片让幼儿将图片中的动物与蛋一一对应。

师:还有哪些动物也会生蛋?等幼儿回答后(播放图片)③小结:除了母鸡、鸭子、鹅、鹌鹑鸟会生蛋外,鸽子、鸵鸟、乌龟等动物也会生蛋。

蛋也叫做卵,经过孵化后就会孵出小鸡、小鸽子等小动物。

所以,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卵生动物。

2.不一样的蛋宝宝。

引导幼儿观看不一样的蛋。

(从大小、颜色、轻重来观看)师:“孩子们,这些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比一比,哪个轻,哪个重?”请几个幼儿上台来比较。

引导幼儿由表及里,产生不断探究的爱好。

师:想一想,是不是每种蛋的里面都是一样的么?幼儿自由回答。

幼儿想象后,老师将蛋逐一打破进行验证。

师:生的蛋和熟的蛋里面是不是一样?(这时将生鸡蛋搅一搅,让幼儿观看),生蛋变成了什么?把已经切开一半的熟鸡蛋给孩子们比较。

小结:全部的蛋都是椭圆形的,一头大,一头小,可以滚动的;有的蛋大,它的重量就重,有的蛋小,它的重量就轻;蛋里有蛋清(煮熟了叫蛋白)和蛋黄;不同的蛋会孵出不同的宝宝。

3.蛋之最(观看图片、扩展阅历) 最古老的蛋。

师: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古老的蛋是什么蛋吗?(恐龙蛋) 的蛋师:你们知道世界上的蛋是什么蛋吗?(鸵鸟蛋)师:鸵鸟蛋是什么样子的呢?4.结束活动世界上还有许多动物妈妈也是生蛋的,请孩子们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看吧!好了,今日小伴侣们关心了鸡爸爸熟悉那么多的蛋宝宝,也累了吧,如今跟鸡爸爸一起去喝水,休息一下吧。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4活动目标(1)通过玩风车这个活动让幼儿知道用拨、跑、甩、吹等方法使风车转起来。

(2)能大胆的在同伴面前讲解并描述自己的发觉。

(3)激发幼儿对风车探究的爱好,体验探究的乐趣。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究科学试验的乐趣。

活动预备:1、多于孩子人数的双、单轮风车、盆子、米若干。

2、在角落里摆放一只电风扇和若干风车用布遮住。

3、幼儿平常玩过风车。

活动过程:(一)玩单轮风车,初步获得让风车转起来的阅历,体验探究的乐趣。

1、老师出示五颜六色的单轮风车,提问:小伴侣你们熟悉我吗?看看我身上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玩?请小伴侣和我玩的时候要认真观看,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2、幼儿自由选择插在米里的单轮风车,选一个空的地方玩。

3、幼儿自由探究,教巡回观看。

(1)观看孩子探究单轮风车的玩法,抓住个别典型的玩法。

(2)老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沟通自己的玩法和发觉。

4、引导幼儿在同伴面前讲解并描述自己玩单轮风车的发觉。

(1)让孩子停止玩风车,坐下来休息,老师:小伴侣带着风车宝宝回家了。

你们看老师的风车宝宝多听话,我叫它停它就停,叫它休息它就休息。

小伴侣你们的风车宝宝听不听话,我们也让它休息下吧。

小伴侣和风车宝宝玩的快乐吗?(2)老师引导幼儿讲解并描述并演示自己的玩法,老师:“你是怎样玩风车宝宝?”请幼儿演示给同伴看,同时请同伴一起尝试风车的玩法。

(3)小结:通过吹,拨,跑、甩让单轮风车转起来。

(二)玩双轮风车,引导幼儿比较两种风车的不同玩法。

1、老师激发幼儿玩双轮风车的爱好,老师:风车宝宝还有很多的好伴侣想不想找出来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风车宝宝你好,快出来吧。

(仿照风车宝宝)小伴侣门好,我是双轮风车宝宝,你们想跟玩吗?你们跟我玩的时候看看我会不会转,来跟我一起玩吧。

2、幼儿自由选择插在米里的双轮风车,选一个空的地方玩3、幼儿自由探究,老师巡回观看。

(1)老师观看幼儿玩双轮风车的玩法,抓住个别玩双轮风车典型的玩法。

(2)老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沟通自己的玩法和发觉,比较两种风车的不同玩法。

4、讲解并描述发觉(1)老师引导幼儿休息,老师:小伴侣带着风车宝宝回家了。

风车宝宝说今日和小伴侣玩的真快乐,不过我有点累了,让我休息一下吧。

小伴侣你们看这双轮风车宝宝会不会转起来?(2)引导幼儿比较两种风车的不同玩法,老师:你是怎样让风车宝宝转起来的?这个双轮风车宝宝和刚刚的单轮风车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它们玩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3)小结:双轮风车宝宝除了可以吹、拨、甩、跑让它转起来,还可以用在地上推让双轮风车宝宝转起来。

(三)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究风车的爱好,拓展幼儿的思维。

1、老师激发幼儿爱好,老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很大的本事,可以让许多的风车一起转起来,你们信任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许多转的风车)请你们猜猜看是什么东西让很多风车一起转起来?小伴侣猜猜得对不对呢?(出示电风扇)小伴侣除了电风扇还可以有什么方法使风车宝宝转起来?2、幼儿互相商量。

小结:小伴侣想了这么多东西让风车宝宝转起来,让我们可以再来玩一玩。

(四)延长活动1、利用户外活动引导幼儿探究风车,让幼儿知道风可以让风车转起来。

2、收集扇子、玩具电动吹风机等工具引导幼儿区域活动时连续探究风车。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5科学目标:1、进展动手观看力、操作力量,把握简洁的试验记录方法。

2、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觉、探究和沟通的爱好。

4、使幼儿对探究自然现象感爱好。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材料预备:小碗、棉线、亮光纸纸屑、水。

制作方法:(1)在小碗中放人亮光纸纸屑,并倒满水。

(2)将棉线的一头放入小碗中,另一头露在碗外面。

(3)将小碗放入冰箱冷冻(假如是冬季,放在室外自然冷冻)。

(4)冻好后,把冰花提出来即可。

试验操作:(1)把冻好的冰花挂在树枝或者阳台上,请幼儿一起观赏。

(2)让幼儿到户外把冰花放在地上拉着玩,摩擦产生的热量会使冰溶化,在地面上留下一条水痕。

指导建议:●在制作和操作冰花的过程中,关心幼儿体验水遇冷凝聚成冰、冰遇热又化成水的过程。

●提示幼儿在选择纸屑做冰花时,要选择不怕水的纸。

拓展与替代:◆鼓舞幼儿选择各种美丽的纸或者小玩具、花瓣等材料,将它们放入碗中冻冰花;也可以让幼儿在水中加入各色颜料,看谁的冰花最美丽;还可以让幼儿选择不同样子的容器,冻不同样子的冰花(球状、三角状等)。

◆和幼儿一起观看冬季路面结的冰、屋檐上冻出的冰凌以及雾凇,进一步感受水遇冷结冰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