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VII. 信息系统设计 VIII. 房地产估价 IX.
土地利用规划学
2015/6/6 Saturday
海南大学
I. II. III. IV. V. VI.
土地信息系统 土地法学 土地管理学 专业英语 土地动态专题 土地资源评价
VII. 土地整理工程概算 VIII. 环境质量评价 IX.
旅游房地产
2015/6/6 Saturday
土地资源管理系
2015-06-06
海南大学
制作:201106073100**
2015/6/6 Saturday
所属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海南大学
2015/6/6 Saturday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是结合海南经
济发展需要而重点建设的一个具有一定特色的新兴专业,日前是在海南省唯一 的设点专业。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1993年设立,2010年被海南省批准作 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专业划分为土地资 源管理与规划方向、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和土地信息系统方向。在校生近400人, 多年就业率达90%以上,英语四级通过率居于学校前列。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 逐渐从生涩走向成熟,师资队伍从年龄结构到学历结构再到职称结构,日趋成 熟,目前专业教师年龄均在45岁以下,全部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2015/6/6 Saturday 海南大学
I. II. III. IV. V. VI.
自然地理学 地基与基础 土地行政学 地图制图学 建筑工程制图 城镇体系规划
VII. 物业管理 VIII. 土地资源学 IX.
建筑概论
2015/6/6 Saturday
海南大学
I. II. III. IV. V. VI.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论文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论文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促使测绘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完善,因此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论文范文一: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摘要】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集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区域学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学科。
其学科性质决定该专业兼有管理与应用双重性质,实践教学在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贵州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字】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对策与建议;创新贵州大学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以来,不断的开展培养方案的修订和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改革工作。
目前,学校已建立了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及实践这一阶段式循序渐进课程培养体系,为土地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但是,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还存在不足。
1实践教学现状1.1课程体系设置较完善,但缺乏科学的安排我校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包含管理学原理、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经济学、不动产估价、土地法学、土地资源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制图等核心课程。
在这些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我校还开设有土壤学、环境生态学、地图学、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专业外语、地质地貌、矿产资源管理、土地调查与评价以及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等选修课程。
纵观全国众多高校,我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
例如,《地籍管理》与《土地管理学》内容有重叠之处。
其次,一些重点课程如土地政策分析与评价、国内外土地管理前沿、房地产相关课程并没有在我校课开设;不仅如此,一些应用型很强的课程如CAD专业制图并没有在必须课的设置当中,加之专业选修空间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开题报告(土地资源管理)

表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土地执法监察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一、立题依据1、研究背景土地是民生之本,是确定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
然而,这道红线能否守住,却成了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特别是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紧缺与增长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资源供需矛盾凸显期。
在巨额利益的驱动下,违法占地的现象屡禁不止,破坏资源、浪费资源的现象相当严重,群众反响强烈。
近期,随着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相继出台,生产建设用地与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资源紧缺的情况将日益加剧,土地违法行为必将进一步抬头,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面临的压力和阻力逐步增大。
从2012年新昌县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情况看,各级管地者和各类用地者的依法管、用地意识有所增强,但是以发展为名不惜牺牲土地、损害农民利益的违法用地行为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土地利用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国土资源违法和纠纷引发的社会矛盾与群众信访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
据全县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统计:全县各类企业、个人共违法使用12919平方米。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全县共发现圈占土地12919平方米;乡、镇、街道村民委员会非法占地9宗,面积7957平方米,罚款金额12.0522万元;企业非法占地8宗,面积4639平方米,罚款金额8.8011万元;个人非法占地3宗,面积323平方米,罚款金额2787元。
从2012年全县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年报看:全县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0件,结案20件,涉及土地面积12919平方米,其中耕地7150平方米。
从上述情况看出,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确保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任务还十分繁重。
土地资源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土地资源管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合理管理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相关文献,探讨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土地资源管理概述1.1 土地资源的概念与特点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具有固定性、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
土地资源的管理涉及土地的获取、配置、使用和保护等方面,对于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1.2 土地资源管理的目标与原则土地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其管理原则包括公平合理、科学规划、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等。
二、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2.1 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包括土地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化等方面。
然而,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土地承包流转制度不完善、土地利用效率偏低、土地环境污染等。
2.2 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1)土地承包流转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土地承包流转制度仍存在审批手续繁琐、产权不明晰等问题,限制了土地资源的流转和集约利用。
(2)土地利用效率偏低。
部分地区存在大规模的土地荒芜和各类建设用地过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和利用效率低下。
(3)土地环境污染问题。
非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开发活动可能导致土壤污染、水质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成威胁。
三、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3.1 土地资源管理的科技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管理借助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程度。
3.2 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与保护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利用能力,应加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包括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等。
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本科毕业论⽂(精选5篇) 时间稍纵即逝,充满意义的⼤学⽣活即将结束,毕业⽣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毕业论⽂是⼀种有计划的、⽐较正规的检验⼤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问题来了,毕业论⽂应该怎么写?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本科毕业论⽂(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本科毕业论⽂1 ⼀、本课题研究的⽬的及意义: 空间地上权的概念:在他⼈⼟地上下之⼀定空间范围内,以有建筑物或其他⼯作物为⽬的⽽使⽤其空间之权。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们对于⼟地空间的利⽤已不再限于地表,⼟地空间的利⽤⽴体化趋势是必然的,空中花园、空中楼阁、地下商场、地下交通等只是⼀个开始。
因此必须有相关的法律出现,规范空间地上权权利⼈的权利和义务,从⽽促进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对提⾼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率有重⼤意义。
我国仅《中华⼈民共和国国防法》、《物权法》及⼀些规范、条例和地⽅性法规略有涉及“空间地上权”,《物权法》⽬前并未直接承认空间地上权的存在。
因此,本课题意在探讨我国⽴法体系应如何完善空间地上权,提出我国⽬前⽴法缺陷,以及提供⼀些⽴法理论的初步探讨。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空间地上权的⽴法和理论研究都存在很多争议。
⾸先是⼤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本⾝的⽴法体系不同,因此空间地上权作为⼀个新的权利,在各⾃法系中的定位、性质也不同。
其次就⼤陆法系或者英美法系国家之间也并不统⼀,甚⾄于同⼀个国家内,虽然⽴法只有⼀种观点,但是理论学说却也存在很多不同派别。
1、⼤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看待空间地上权的区别 ⾸先,空间地上权是⼤陆法系的概念,英美法系并未直接定义过空间地上权,⽽仅有空间权的概念,在谈及空间地上权时,往往都是⽤空间权概念予以界定,或称之为空间租赁权等。
其次,由于各法系⽴法的渊源侧重点不同,导致空间地上权的定位和性质也⼤相径庭。
由于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没有完整的物权法概念,因此空间地上权是空间权的⼀种,可视为⼀种独⽴的财产权利可以转让、租售等,因此是采⽤独⽴⽴法的形式。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地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村镇土地的管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土地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土地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土地管理遥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摘要:针对土地管理实践,对遥感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首先分析土地管理学科中遥感课程的定位,提出了关联课程设置方案。
其次采用需求启发的方式动态跟踪市场变化,建立教学框架,并调整教学内容,同时辅以实验信息反馈等教学手段,实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交叉与融合。
最后在课程设计中基于Matlab平台培养学生的程序开发技能,从而为土地管理单位输送更加优秀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关键词:遥感教学;土地管理学科;需求分析;任务驱动;Matlab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遥感对地观测方法凭借其覆盖范围广、周期性强、信息丰富等优势,已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大量实时有效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1-3]。
许多高校已将遥感设置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但一些遥感教学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如需求分析法、任务驱动法,Matlab辅助学习法等,在本专业虽有所提及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3-5],导致学生对知识要点掌握不全面,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其数据类型、理论重点、处理流程和处理方法都已更新。
因而,针对土地管理实践进行遥感课程教学改革,对于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都是必要而紧迫的。
1土地管理学科的遥感课程教学改革需求分析当前,我国土地管理事业快速发展,对3S技术人才结构及人才素养的需求也发生较大变化[6-7]:在各级土地勘测、土地开发整理储备、土地规划等事业单位,基于3S技术的应用工程项目增多,需要大量的技术熟手和一定的高端技术管理人才,目前专科生和硕博士因人力成本合理而较受青睐;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学位要求较高,主要吸纳博士毕业生就业;3S技术类公司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人才需求量巨大,但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各公司致力于提供特色服务或打造高端软件产品(如MapGis、SuperMap等),因此要求雇员拥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同时具备3S技术集成应用和创新的能力。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毕业论文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毕业论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愈发重要。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涉及到土地的调查、评估、规划和管理等方面,旨在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合理配置。
本论文将围绕土地资源管理这一专业领域展开研究,探讨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
第一章研究背景与意义1.1 研究背景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对经济、环境和社会都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了各国都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论文旨在探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
通过研究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土地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第二章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1 土地资源管理的概念土地资源管理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全面、合理、高效、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它包括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评估、土地使用和土地保护等方面。
土地资源管理旨在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2.2 土地资源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土地资源管理的原则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公平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等。
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是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关键。
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工具可以为土地资源管理的决策提供支持,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土地资源管理的重点领域3.1 土地调查与评估土地调查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和质量。
土地评估则是对土地价值和潜力的评估,以确定土地的最优利用方式。
3.2 土地规划与管理土地规划是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以指导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土地管理包括监管、执法、补偿和土地转让等方面,旨在确保土地资源的按规定的方式使用。
3.3 土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土地保护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以保证其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土地资源管理毕业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探讨了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在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部分,介绍了土地资源管理的背景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接着,从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四个方面,对土地资源管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最后,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探讨了土地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1.1 研究背景土地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土地的管理与利用关系着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土地的规划、利用、保护和监管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
因此,对土地资源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土地资源管理,深入探讨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推动土地资源管理的改善和创新。
二、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和多功能性等特点。
首先,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其供应量无法扩大,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
其次,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在长期的利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环境破坏和生态破坏,因此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
再次,土地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无法找到替代的资源。
最后,土地资源具有多功能性,除了用于农业生产、工业建设和城市扩展等方面,还承载着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多重功能。
三、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土地经济学、土地规划与管理学、土地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理论等。
其中,土地经济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经济特性和规律的学科,主要关注土地的供需关系、土地价值评估以及土地的配置与利用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试论如何保障沧源县经济发展用地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land学生姓名xx 学号专业土地资源管理指导教师xx二〇一二年五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试论如何保障沧源县经济发展用地英文题目economic development land 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二〇一二年五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信息:课题性质:设计论文课题来源:教学科研生产其它发出任务书日期:2012年3月15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语表(指导教师用)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审表答辩小组组长:成员: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函授站(盖章)年月日摘要土地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
作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稀缺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土地,将会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滥用土地,不但会阻碍经济的增长,更会带来众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弊端。
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管理秩序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压力的形势下,片面强调保增长或是保用地都不是万全之策。
只有加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才能有效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关键词:发展耕地土地集约利用AbstractThe land is the foundation of development,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s economic development necessary of scarce resources, scientific, rational use of land, will promote economic health, steady progress; the abuse of land, will not only hinder the economic growth, will bring many influences social stability problems. The current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and management order is facing great challenge and pressure condition, the one-sided emphasis on the growth or warranty is not a sure card. Only by strengthening th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of land supply and demand, safeguard the social steady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 development of cultivated land intensive use目录一引言 (1)二沧源县概况 (1)(一)沧源县自然概况 (1)(二)沧源县社会经济条件 (2)三沧源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一)土地利用现状 (2)(二)建设用地现状概况 (3)四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7)(一)耕地资源逐年减少,人口与耕地矛盾日益突出 (7)(二)行业和区域间用地矛盾日益突出 (7)(三)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8)(四)开发区闲置土地多、违法用地时有发生 (8)(五)农村建设用地分散、面积大,空置超占多 (8)五国家用地方略 (8)(一)走节约集约化之路 (8)(二)科学规划合理统筹 (9)(三)创新机制完善制度 (9)(四)法规护航政策保驾 (10)六结合实际保障建设用地 (10)(一)面对现实.转变观念 (11)(二)集约利用城镇建设用地 (11)(三)用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11)(四)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 (12)(五)合理布局适当调整产业结构 (12)七结束语 (13)八致谢 (13)参考文献 (13)一引言沧源县正处于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大的阶段,由于受自然环境条件及土地总量的限制,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也变得更加严重。
因此,加强对沧源县土地资源现状研究,掌握土地家底,成为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必要之举。
二沧源县概况(一)沧源县自然概况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中缅边界中段。
地处东经98°13′00″至99°43′00″北纬23°04′00″至23°30′00″之间。
北邻耿马县,东邻双江县,东南与澜沧县毗邻,西南及南部与缅甸接壤。
东西长86公里,南北宽47公里,总面积2449公里,国境线长147.08公里地势北高南低,群山连绵,山谷相间,河流纵横。
勐省镇位于沧源县的东部地区距离县城7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99°27′16″至99°29′24″,北纬23°18′03″至23°20′00″。
整理区的总面积401.78公顷,属坡旱地、水田、荒草地。
规划区东至农科村大沟,南至贺孟河,西至和平村大沟,北边至安邪山。
属云南高原西部横断山脉切割中下段,是耕地连片的低山丘陵宽谷地区。
有坡旱地、水田。
区内浅丘起伏、沟谷纵横、河床低矮,地貌类型为丘陵。
图1 沧源县地图(二)沧源县社会经济条件沧源县201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为1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77万人,占人口的87.45%,是一个农业大县。
2011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7.4亿元,同比增15.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4.77亿元,同比增7.8%;第二产业完成6.3亿元,同比增28.3%;第三产业完成6.33亿元,同比增11.9%;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28.3:31:40.7调整为27.4:36.2:36.4;边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81亿元,同比增43%,完成年度计划的126.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4亿元,同比增16%,完成年度计划的103.4%;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9%;银行存款余额19.7亿元,同比增11.7%,贷款余额6.73亿元,同比增50%。
全县保持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
三沧源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一)土地利用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我县土地利用的演变特别是建设用地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据沧源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显示:全县土地面积为3669643.80亩,全县耕地面积为554088.75亩,仅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5.10%,人均耕地面积为3.26亩。
园地面积为389139.30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0.6%,林地面积为2362598.25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4.38%,草地面积为57745.95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57%,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为41747.85占全县土地面积的 1.13 %,交通运输用地面积34268.10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0.93%,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面积24792.6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0.68%,其它土地面积为205263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59%。
图2 沧源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图(二)建设用地现状概况十二五期间,沧源县牢牢把握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的机遇,紧紧围绕县委确定的发展思路,按照“三个一百”和财政目标考核任务的要求,在危机中抢抓机遇、以投资拉动为抓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2亿元,优化环境抓招商,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2.89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7%。
2011年第一、第二批城镇建设用地、耿沧二级路、小澜线等一批重点工程贯穿县境,也占用了较多土地, 2012年耿马(孟定)边境经济合作区沧源园区就有67个项目,在原址新建、改扩建的项目有20个,用地面积4953.32亩;已办理了农地征转用手续的有19个,用地面积1004.7亩;2012年3月20日前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11个,面积814.34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597.6亩;2012年4月至12月开工建设的项目有17个,面积7558.55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2296.38亩。
以上合计2012年沧源县边合区项目全部列入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总共需要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8372.89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2893.98亩。
表1沧源县边合区建设项目用地情况统计表四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耕地资源逐年减少,人口与耕地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1996年沧源县人均耕地4.8亩,到1999年-2002年人均耕地分别下降为4.7亩、4.3亩,到2010年下降为3.26亩,其主要原因是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城镇化减少速度不断加快而进一步增加占用耕地,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行业和区域间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全县各类用地需求呈现全面增长趋势,行业间、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土地利用矛盾日益突出,各行业、各部门和各乡镇的规划用地需求已远远超出了全县土地资源的总供给能力。
因此,只有协调好土地利用供需之间的矛盾,才能真正增强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
(三)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全县已利用土地为3669643.80亩,土地利用率为97.71%,高出临沧市78.11%的平均水平,与全省87.02%的平均值相比也略高,土地利用率总体较高。
自然保留地面积为4371公顷,占辖区内土地总面积的1.79%,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资源较少,故全县耕地后备资源十分短缺。
(四)开发区闲置土地多、违法用地时有发生新城开发区用地粗放已具体集中体现。
并且利用问题严重,主要体现在:规划面积大,但开发程度不够,投入资金不足,并且还存在重复投资的情况,工业用地投资强度不够,土地产出率不高,少数企业存在土地闲置情况等问题,建设多年还无法具备城市功能。
加之,地方政府部分领导和群众的法律意识不强。
一些部门和乡镇领导片面的上级政策,认为加快发展重点是加快工业发展,发展工业就要使用土地,国土资源部门就应当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因此就出现了有的工业项目占用农用地等违法用地现象。
(五)农村建设用地分散、面积大,空置超占多农村居民点缺乏有效管理、村庄建设结构不合理,布局散乱、占地规模大,空置、闲置较多,再加上近几年农民收入的提高,他们不愿意住在狭小的庭院内,纷纷往公路沿线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