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的毒性和分级
毒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表工业毒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毒性分级小鼠一次经口LD50(mg/kg)小鼠吸入2小时LC50(ppm)兔经皮LD50(mg/kg)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1011~1000101~10001001~10000<5051~500501~50005001~50000<1011~5051~500501~5000毒性分级小鼠一次经口LD50(mg/kg)大约相当体重70kg人的致死剂量6级,极毒5级,剧毒4级,中等毒3级,低毒2级,实际无毒1级,无毒<11~5051~500501~50005001~15000>15000稍尝,<7滴7滴~1茶匙1茶匙~35g35~350g350~1050g>1050g 表外来化合物急性毒性分级(WHO)毒性分级大鼠一次经口LD50(mg/kg) 6只大鼠吸入4小时,死亡2~4只的浓度(ppm)兔经皮LD50(mg/kg)对人可能致死的估计量总量g/kg (g/60kg)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11~50~500~5000~<1010~100~1000~10000~<55~44~350~2180~<0.050.05~0.5~5~>150.1330250>1000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一个五级标准。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酚醛和尿醛树脂生产甲醛
苯胺生产苯胺
电解铝、氢氟酸制造氟化氢
五氯酚及其钠五氯酚、五氯酚钠生产盐
镉及其化合物镉冶炼、镉化合物的生产
敌百虫生产、贮运敌百虫
别级
毒物名称
行业举例
环氧氯丙烷制造、丙烯磺酸钠生产氯丙烯
钒及其化合物钒铁矿开采和冶炼
溴甲烷溴甲烷制造
硫酸二甲酯的制造、贮运硫酸二甲酯
>2500
经口(mg/k g)
<25
25-
500-
>5000
2.
急性中毒状况
易中毒,后果重
可中毒,预后好
偶可中毒
尚无急性中毒但有影响
3.
慢性中毒
患病率
)偶5%≥患病率较高(
毒无慢性中中有
状况
高(≥5%)
或症状发生率高(≥20%)
病例,或症状发生高率较10%(≥)
毒而有慢性影响
4.
慢性中毒后果
脱离后进继续或不展,能治愈
镍矿的开采和冶炼金属镍
甲苯二异氰酸聚氨酯塑料生产酯
环氧氯丙烷生产环氧氯丙烷
含砷有色金属矿的冶炼砷化氢
敌敌畏生产、贮运敌敌畏
光气制造光气
氯丁二烯制造、聚合氯丁二烯
煤气制造、高炉炼铁、炼焦一氧化碳
硝基苯生产硝基苯
苯乙烯制造、玻璃钢制造苯乙烯中度(级III)
危害
甲醇生产甲醇
硝酸制造、贮运硝酸.
级别
毒物名称
别级
毒物名称
行业举例
锰及其无机化合物
锰矿开采和冶炼、锰铁和锰钢冶炼、高锰焊条制造
氰化物
氰化钠制造、有机玻璃制造
三硝基甲苯制造和军火加工生产三硝基甲苯级II高度危()
法医鉴定常识第六章中毒

3、酶系毒:抑制特异酶系的毒物, 如有机磷、氰化物等。 4、血液毒: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 如一氧化碳、亚硝酸盐以及某些蛇毒。 5、神经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毒物, 如醇类、麻醉药及催眠药。 (二)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类 1、挥发性毒物:采用蒸馏法或微量扩散法分离的毒物, 如氰化物、醇类、有机磷。 2、非挥发性毒物: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分离的毒物, 分为酸性、碱性和两性毒物三类。如生物碱、吗啡等。 3、金属毒物:采用破坏有机物的方法分离的毒物, 如砷、汞、钡、铬、锌等。
法医学上遇到的中毒,大多数是口服,经胃肠道吸 收,胃内充盈程度及食物性状对毒物吸收有影响。空腹 时吸收快,饱食后吸收慢。蛋白质能与重金属盐类结合 而沉淀。油腻性食物一般减慢毒物的吸收,但某些易溶 于脂类的毒物则促进其吸收。 另外,毒物还可经皮肤(特别是有损伤的皮肤)、 阴道粘膜、膀胱粘膜进入体内。 (二)毒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其法医学意义
7、有毒植物 8、细菌及霉菌性毒素 五、毒物的毒作用 毒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损害总称为毒作用。原发性毒作 用可以是物理、化学或生理作用,其中生理作用是最重 要的。 (一)物理作用 1、毒物的溶解性能 2、乏氧气体 3、吸附作用 4、放射性物质的辐射作用 (二)化学作用 1、直接作用 2、络合作用
主要毒物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附件8 本项目主要毒物的危害程度分级表1、盐酸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2、氢氧化钠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3、硫酸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4、硝酸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5、二氧化氮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6、二氧化硫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7、DMF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8、碳酸钠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9、氯化铜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10、氯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11、氨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12、甲苯的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13、二甲苯的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14、乙酸乙酯的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15、乙酸丁酯的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16、乙酸乙烯酯的的危害程度分级表。
危险化学品的毒性、常见化学品的毒性分级

危险化学品的毒性一、常有化学品的毒性分级我国对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拟订了国家标准 (GB5044-85) ,依据化学品的急性毒性试验、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生病状况、慢性中毒结果、致癌性和车间最高允许浓度等依照 ( 见表 1) ,对我国接触的 56 种常有毒性化学品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级( 见表 2) 。
表 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依照分级指标I(极度危害)II(高度危害)III(中度危害)IV(轻度危害)吸入 LC50( mg/cm 3 )<200 200~2000 200~20000 >20000危害中<100 100~500 500~2500 >2500 经皮 LD50 ( mg/kg )毒经口 LD50 ( mg/kg )<25 25~500 500~5000 >5000易发生中毒,还没有急性中急性中毒发病状况可发生中毒偶可发生中毒毒,但有急性结果严重影响生病率较高偶有中毒病例慢性中毒生病状况生病率高(≥<5%或症状发发生或症状发无慢性中毒而5%)生率高(≥生率较高(≥有慢性影响20%)10%)离开后持续进离开接触后,离开后可恢离开后可自行慢性中毒结果复,不致严重恢复,无不良展或不可以治愈可基本治愈结果结果致癌性人体致癌物可疑人体致癌实验动物致癌无致癌性物物最高允许浓度( mg/m 3 )< 0.1 0.1~1.0 1.0~10 >10 表 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及其行业举例级别毒物名称行业举例汞及其化合物汞冶炼、汞齐法生成氯碱苯含苯粘胶剂的生产和使用光(制皮鞋)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砷矿开采和冶炼、含砷金属矿(铜、锡)的开采和冶炼I 级(极度危氯乙烯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害)铬酸盐、重铬酸盐铬酸盐和重铬酸盐生产黄磷黄磷生产铍及其化合物铍冶炼、铍化合物的制造对硫磷对硫磷生产及储运II级(高度危害)III级(中度危害)羧基镍羧基镍制造八氟异丁烯二氟 - 氯甲烷裂解及其残液办理氯甲醚双氯甲醚、一氯甲醚生产、离子互换树脂制造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锰矿开采和冶炼、锰铁和锰钢冶炼、高锰焊条制造氰化物氰化钠制造、有机玻璃制造三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制作和军械加工生产铅及其化合物铅的冶炼、蓄电池制造二硫化碳二硫化碳制作、粘胶纤维制造氯液氯烧碱生产、食盐电解丙烯腈丙烯腈制造、聚丙烯腈制造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制造硫化氢硫化染料制造甲醛酚醛和尿醛树脂生产苯胺苯胺生产氟化氢电解铝、五氯酚钠生产五氯酚及其钠盐五氯酚、五氯酚钠生产铬及其化合物铬冶炼、铬化合物的生产敌百虫敌百虫生产、储运氯丙烯环氧氯丙烷制造、丙烯磺酸钠生产钒及其化合物钒铁矿开采和冶炼溴甲烷溴甲烷制造硫酸二甲酯硫酸二甲酯的制造、储运金属镍镍矿的开采和冶炼甲苯二异氰酸酯聚氨酯塑料生产环氧氯化烷环氧氯化烷生产砷化氢含砷有色金属矿的冶炼敌敌畏敌敌畏的生产和储运光气光气制造氯丁二烯氯丁二烯制造、聚合一氧化碳煤气制造、高炉炼铁、炼焦硝基苯硝基苯生产苯乙烯苯乙烯制造、玻璃钢制造甲醇甲醇生产硝酸硝酸制造、储运硫酸硫酸制造、储运盐酸盐酸制造、储运甲苯甲苯制造二甲苯喷漆三氯乙烯三氯乙烯制造、金属冲洗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制造、顺丁橡胶的合成六氟丙烯六氟丙烯制造苯酚酚树脂生产、苯酚生产氮氧化物硝酸制造溶剂汽油橡胶制品(轮胎、胶鞋等)生产丙酮丙酮生产IV 级(轻度危烧碱生产、制造氢氧化钠害)四氟乙烯聚全氟乙烯生产氨氨制造、氮肥生产二、实验室空气的安全性化学品的毒性能够经过皮肤汲取、消化道汲取及呼吸道汲取等三种方式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急性毒性是指物质在短时间内(通常为24小时内)通过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而引起的有害效应。
毒性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毒性分级标准来进行评估和分类。
毒性分级标准是根据物质的毒性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来划分的,它对于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急性毒性分级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急性毒性分级标准通常包括急性毒性分级、LD50值、毒物种类等内容。
急性毒性分级是根据物质对人体的毒性程度而划分的,通常分为剧毒、高毒、中毒和低毒四个级别。
剧毒物质的LD50值很小,即摄入量很少就能导致死亡;高毒物质的LD50值较小,摄入一定量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中毒物质的LD50值适中,摄入一定量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低毒物质的LD50值较大,摄入一定量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其次,LD50值是急性毒性分级的重要参数,它是指半数致死量,即在动物实验中,使一半实验动物死亡所需要的最小剂量。
LD50值越小,说明物质的毒性越大,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越高。
根据LD50值的大小,可以将物质划分为不同的毒性级别,从而指导化学品的使用和管理。
此外,毒物种类也是急性毒性分级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毒物的化学性质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可以将毒物分为化学毒物、生物毒物和物理毒物三大类。
化学毒物包括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金属物质等,它们通过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都能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生物毒物主要是指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如细菌毒素、真菌毒素、病毒毒素等,它们通过食入或接触都能引起中毒;物理毒物是指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物理因素,如辐射、高温、高压等,它们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而产生的。
综上所述,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是对化学品毒性的评估和分类,它包括急性毒性分级、LD50值、毒物种类等内容。
通过对化学品的急性毒性进行分级,可以指导其安全使用和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对急性毒性分级标准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毒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毒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表工业毒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毒性分级小鼠一次经口 LD 50(mg/kg)小鼠吸入2小时 LC 50(ppm) 兔经皮 LD 50(mg/kg)剧毒 高毒 中等毒 低毒 微毒<10 11~1000 101~1000 1001~10000 >10000<5051~500 501~5000 5001~50000 >50000<10 11~50 51~500 501~5000 >5000表化合物经口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毒性分级 小鼠一次经口 LD 50(mg/kg)大约相当体重70kg 人的致死剂量 6级,极毒 5级,剧毒 4级,中等毒 3级,低毒 2级,实际无毒 1级,无毒<1 1~50 51~500 501~5000 5001~15000 >15000稍尝,<7滴 7滴~1茶匙 1茶匙~35g 35~350g 350~1050g>1050g表外来化合物急性毒性分级(WHO)毒性分级大鼠一次经口LD 50(mg/kg)6只大鼠吸入4小时,死亡2~4只的浓度(ppm)兔经皮LD 50(mg/kg) 对人可能致死的估计量总量g/kg(g/60kg)剧毒 高毒 中等毒 低毒 微毒<1 1~ 50~ 500~ 5000~ <10 10~ 100~ 1000~ 10000~<5 5~ 44~ 350~ 2180~<0.05 0.05~ 0.5~ 5~ >150.1 3 30 250 >1000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一个五级标准。
毒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表工业毒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毒性分级小鼠一次经口LD50(mg/kg)小鼠吸入2小时LC50(ppm)兔经皮LD50(mg/kg)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1011~1000101~10001001~10000>10000<5051~500501~50005001~50000>50000<1011~5051~500501~5000>5000 表化合物经口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毒性分级小鼠一次经口LD50(mg/kg)大约相当体重70kg人的致死剂量6级,极毒5级,剧毒4级,中等毒3级,低毒2级,实际无毒1级,无毒<11~5051~500501~50005001~15000>15000稍尝,<7滴7滴~1茶匙1茶匙~35g35~350g350~1050g>1050g 表外来化合物急性毒性分级(WHO)毒性分级大鼠一次经口LD50(mg/kg) 6只大鼠吸入4小时,死亡2~4只的浓度(ppm)兔经皮LD50(mg/kg)对人可能致死的估计量总量g/kg (g/60kg)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11~50~500~5000~<1010~100~1000~10000~<55~44~350~2180~<0.050.05~0.5~5~>150.1330250>1000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一个五级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物的毒性和分级
毒物是指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毒性是衡量毒物对生物体的危害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毒物研究中,毒性可以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种。
急性毒性是指毒物短期内对生物体产生的有害影响。
常用的急性毒性测试方法有LD50和LC50。
LD50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给实验动物灌服毒物的剂量,致使50%的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LC50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将毒物暴露于实验动物的呼吸空气中,致使50%的动物死亡的最小浓度。
LD50和LC50的结果可以用
于确定毒物的毒性分级。
我国根据毒物的毒性对其进行了六级分级,分别为高度剧毒、剧毒、有毒、易燃有毒、腐蚀性、刺激性。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毒物的特性和对生物体的危害程度。
1. 高度剧毒
高度剧毒的毒性最强,LD50<1毫克/千克。
这种毒物很少
使用,主要是一些老鼠和蟑螂药。
高度剧毒毒物可导致呼吸暂停、中毒性心肌病、凝血障碍等病症,对人类和动物都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危害性。
2. 剧毒
剧毒的毒性较高,LD50在1-50毫克/千克之间。
剧毒毒物主要是工业和农业用品中的化学品、农药和地下水污染物等。
剧毒毒物在短时间内就可导致中毒,引起症状包括呕吐、昏迷、抽搐、呼吸困难等严重危害。
3. 有毒
有毒的毒性次于剧毒,LD50在50-500毫克/千克之间。
有毒毒物主要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化学品和工业用品。
短时间内暴露于有毒毒物会引起中毒,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头晕和视力障碍等。
4. 易燃有毒
易燃有毒的毒性与有毒类似,但同时也有引起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常用的易燃有毒物质包括石油、天然气和某些清洗剂等。
易燃有毒毒物对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都有伤害,同时也具有火灾和爆炸风险,一旦造成事故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5. 腐蚀性
腐蚀性毒物在接触到皮肤和眼睛时,会造成腐蚀、烧伤等创伤,对皮肤和眼睛具有严重的危害。
腐蚀性毒物还可以导致内脏毒性,损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肝脏等器官。
6. 刺激性
刺激性毒物包括有刺激性的气体、粉尘、烟雾等,它们对皮肤、眼睛、呼吸道等有轻微的刺激性并且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长期暴露于刺激性毒物,可能会引起疾病,如肺癌等。
毒物的毒性和分级不仅对化学品的制造和使用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了科学的风险评估和应
急处理措施。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避免暴露于各类毒物,对于有毒化学品和农药等需仔细阅读标签,正确使用、储存和处置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