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作业汇率调查人民币汇率变化分析人民币短期汇率走势及其影响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统计分析》计算分析题题库及答案a试卷号:101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统计分析》计算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13)一、计算分析题1.日元对美元汇率由122.05变为105. 69,试计算日元对美元汇率的变化幅度。
解:日元对美元汇率的变化幅度:(122. 05/105. 69-1) X 100"6=15. 48%,即日元对美元升值 15. 48%。
日元升值有利于外国商品的进口,不利于日本商品的出口,因而会减少贸易顺差或扩大贸易逆差。
27 .下表是某国A,B 两年的基础货币表,试根据它分析基础货币的结构特点并对该国两年的货币供给量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解:(1)由给出的基础货币表可以看出,发行货币和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是构成基础货币的主 要部分,非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在基础货币的比重较小。
(2)A› B 两年中,发行货币在基础货币中所占的比重未变,而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比重下降,非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的比重上升。
因此,在该国在货币乘数不变的条件下B 年的货币供应量相对于A 年是收缩的。
28下表是某公司2010年(基期)、2011年(报告期)的财务数据。
请利用因素分析法来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大小和影响方向。
解:该分析中从属指标与总指标之间的基本关系是: 净资本利润率二销售净利润率*总资本周转率*权益乘数 下面利用因素分析法来分析各个因素的影响大小和影响方向:销售净利润率的影响;(报告期销售净利润率一基期销售净利润率)*基期总周转率*基期基金权益乘 数二(20T9)*0. 9*2. 5=2. 25总资本周转率的影响二(报告期总资本周转率一基期总资本周转率)*基期销售净利润率*基期基金权 益乘数=(L 1-0. 9) *19*2. 5=9. 5率=(2. 3-2. 5) *19*0. 9=3. 4229下表是某国A、B两年的基础货币表,试根据它分析基础货币的结构特点并对该国两年的货币供给量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某国A、B两年基础货币表单位:亿元解:(1)由给出的基础货币表可以看出,发行货币和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是构成基础货币的主要部分,非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在基础货币的比重较小。
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的分析

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的分析作者:严璟璟指导老师:詹国华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公告称: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同时将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
这意味着激烈讨论了两年之久的人民币汇率问题[1]终于以小幅升值2%的形式告一段落。
人民币升值幅度虽小于市场预期,但却是转变汇率形成机制的关键性的第一步。
本文正是基于这么一个背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着重探索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各经济因素的关系,从而揭示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内部成因,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1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情况整理1981—2005年人民币汇率数据并作出趋势图(见图1-1)。
从图1-1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走势在这期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81年至1984年,人民币汇率逐步贬值阶段;1985年至1993年,人民币汇率大幅度贬值阶段;1994年至今,人民币汇率稳定小幅升值阶段。
下面,我们将就这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分析。
1981-1984年,人民币汇率逐步贬值阶段:这一阶段,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年代,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进口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原材料和消费品。
为了保证国家的外汇支出需要,达到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同时兼顾非贸易外汇收支活动的目的,我国对汇率做了较大的调整。
从1981年开始,是实行人民币双重汇率的时期。
即进出口外汇结算按贸易内部结算价进行,非贸易外汇收支仍然沿用官方公布的外汇牌价进行结算。
图1-1 人民币汇率基本走势(年平均值)1985-1993年,人民币汇率大幅度贬值阶段:1985年重新实行单一汇率制度后,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人民币汇率政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认为人民币汇率定价偏高,不利于扩大出口和解决外贸亏损问题,要求必须贬值。
国开网电大本科金融基础形考册1234答案

国开网电大金融基础形考作业1234答案形考作业1一、名词解释(共10道题,每题4分,共40分)1.劣币驱逐良币答: 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 的货币或银子(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 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2.金银复本位制答: 同时以金币和银币作为本位币,两种货币同时流通的货币制度。
3.布雷顿森林体系答: 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因该体系是在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 上确立,故名。
其主要内容是:以黄金为基础,确立“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 金挂钩,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两大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 世界银行。
它的确立,奠定了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
4.特里芬难题答: 是指以单一国别货币(如美元)充当世界货币时,该种货币将面临的保持币值稳定和提供充分的国际清偿力之间的矛盾:若美国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逆差,国际储备资 产就会发生过剩现象,造成美元泛滥,进而导致美元危机;相反若美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顺差,国际储备资产就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就会发生美元短缺现象。
5.牙买加体系答: 牙买加体系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 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牙买加体系对维持国际经济运转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缺陷。
6.货币的时间价值答: 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7.收益资本化答: 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其所带来的收益和利息率之比求得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即——收益的资本化。
8.基准利率答: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9.无风险利率答:无风险利率是指将资金投资于某一项没有任何风险的投资对象而能得到的利息率。
这是一种理想的投资收益。
10.实际利率答: 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
人民币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

经常项目 资本项目 综合收支
6908
32645 30453
1618
38674 22469
7243
39966 31705
36963
21037
35857
31472
-6275
6248
21115 20518
5204 1958
8652 10693
2001年-2006年的国际收支(亿美元)
年份
2001年
综合 收支
1)周边贬值,将使收支恶化 2)由于通胀,人民币应贬值 1997.12---2005.7间汇率固定
1994年-2000年的国际收支(百万美元)
年份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贸易收支 7290 18050 19535 46222 46614 35982 34474
二、近30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
我国汇率制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二)单一、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时期(1994-2005)
1994.12 = 8.45 ——(高通胀率条件下)人民币升值预期形成制度: (强制性)结售汇制 国际收支双顺差(人民币低估的好处)
1995.12 = 8.30 1997.12 = 8.28 — 亚洲危机人民币贬值预期
四、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二)通货膨胀程度 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长期、主要而又有规律性的因素。
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汇率产生影响: 1、商品、劳务贸易
一国发生通货膨胀,该国出口商品、劳务的国内成本就会提高,进 而必然影响其国际价格,削落了该国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影响出口外汇收入。同时,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的进口成本会相 对下降,且能够按已上涨的国内物价出售,由此便使进口利润增加,进 而会刺激进口,外汇支出增加。这样,该国的商品、劳务收支会恶化, 由此也扩大了外汇市场供求的缺口,推动外币汇率上升和本币汇率下降 。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引言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的变动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和讨论。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是由多种因素所影响的,包括市场供求关系、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的看法以及政府的干预等。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可以分为两方面: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直接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而汇率的贬值则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
这是因为人民币升值会使购买外国货币所需的人民币减少,进而导致进口商品的购买价格降低;相反,人民币贬值会使购买外国货币所需的人民币增加,进而导致进口商品的购买价格上升。
间接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还会对我国的生产成本、出口和通胀率等方面产生间接影响。
生产成本人民币的升值使得进口原材料和设备价格降低,从而降低了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
同时,升值还会导致出口商品的售价降低,从而降低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
出口人民币的升值会使得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从而降低了我国的出口竞争力。
相反,人民币的贬值会使得出口商品的价格下降,提高了我国的出口竞争力。
通胀率人民币的升值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从而降低了我国的通胀率。
相反,人民币的贬值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增加了我国的通胀压力。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进口商品价格人民币升值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从而降低了我国居民的生活成本。
相反,人民币贬值会使得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增加了我国居民的生活成本。
出口商品价格人民币升值会使得出口商品价格上升,降低了我国的出口竞争力。
相反,人民币贬值会使得出口商品价格下降,提高了我国的出口竞争力。
生产成本人民币升值会使得进口原材料和设备价格下降,降低了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
相反,人民币贬值会使得进口原材料和设备价格上升,增加了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
2020年最新电大《金融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金融学》形考作业任务1-5网考试题及答案 1%通过考试说明《金融学》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1至任务5是主观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1任务一、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1 分。
)结合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相关数据分析汇率的作用考核目的这是一道综合思考题,同时与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向紧密相关。
在目前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相对已定条件下,学习者不仅要从人民币汇率最近改革的具体内容及其变动数据入手去探讨问题,而且要深刻认识货币理论发展、货币制度变革同汇率变动之间的理论和实践渊源,以及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在把理论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同时,提高学习者利用实例来综合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增强对我国经济和金融改革政策的理解。
要求(1)认真审题并重点研读教材第1~3章特别是第3章,尤其是有关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汇率制度的安排与演进等内容,清楚货币制度发展演变同汇率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2)认真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自2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并结合我国近年汇率改革尤其是212年以后改革的内容,据以进行相关的文献调研。
(3)举例说明时视域尽可能开阔,同题目紧密联系即可。
(4)论述过程不必面面俱到,但要有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5)字数最好控制在6字左右。
时间学习第一篇的内容后做本次作业(约第三周,从发布之日算起,1日之内完成)答案: 一是汇率调控的方式。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
这里的“一篮子货币“,是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
人民币汇率波动

人民币汇率波动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成为了经济界和金融界的热门话题。
人民币的汇率是指人民币兑换其他货币的比率,它的波动主要受到国内外政治、经济、金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
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原因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原因主要可以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国际因素:1. 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外汇市场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外国投资者购买中国资产增加时,需求上升,导致人民币升值;反之,则人民币汇率下跌。
2. 全球贸易形势的变化:全球经济形势和贸易关系的改变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如美国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等贸易争端,会导致人民币贬值。
国内因素:1. 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胀水平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内部因素。
如果中国经济增长稳定,通胀水平适中,人民币往往会保持坚挺。
2. 货币政策调整: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直接影响。
例如央行调降利率或降准,通常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
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对经济和金融市场都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经济方面:1. 出口业务: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中国的出口业务,因为外国买家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购买中国商品。
反之,人民币升值则会抑制出口。
2. 进口成本:人民币贬值会使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居民的生活成本造成一定影响。
3. 跨境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会对资本流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
对于金融市场方面:1. 资产价格: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对金融市场的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产生直接影响。
2. 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也会影响国家的外汇储备水平,特别是对于进出口和跨境投资较为活跃的国家而言。
三、相关政策措施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
1. 采取有力的货币政策: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2. 调整汇率机制: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逐步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
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历史、原因及效果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历史、原因及效果分析商学院08(2)班乔馨学号:08163064 班号:28614近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汇率变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
正确认识目前我国汇率政策及汇率水平,将关系我国经济能否实现长远平衡发展。
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历史背景出发,分析汇率变动的原因及对处于经济转型关键过程的我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回顾1、汇率变动的回顾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的国际价格。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经历了1994年以前贬值幅度较大的过程与1994年汇改以后缓慢升值的过程(见表1) :表1 1981 - 2007年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表(以直接标价法计算)年份1981 1985 1986 1989 1990 1994 1997 2002 2005 2006 2007汇率1171 2193 3130 3176 4178 8162 8130 8127 8111 8100 7161 数据来源: 转自黄盛《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研究》, 2007年数据由央行网站得到。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在1994年以前, 人民币汇率有较大幅度的贬值。
这是由于此阶段我国经济总体实力不强, 为了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 我国政府采取人民币逐步贬值的方法来促进我国的出口, 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而逐步加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1994年以后, 人民币汇率是小幅度升值的。
这是由于在1994年以后, 人民币汇率确定“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此后, 人民币汇率从1∶8162缓慢的升值至1995年12月31号1 ∶8132。
从1997年以来, 基本上稳定在1∶8123的水平。
人民币汇改在事实上变成实际上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2、汇率制度的回顾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汇率制度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第一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至1993年12月30日, 这个阶段我国是汇率留成制度, 并在汇率制度上实行双重汇率即官方汇率和调剂汇率, 前者高于后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作业汇率调查人民币汇率变化分析人民币短期汇率走势及其影响
问题:
调查一月内人民币汇率变化,分析人民币短期汇率走势及其影响。
学习者提交一份一月内汇率变化数据表(限任一自然月),并三言两语概括汇率走势。
答: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兑各币种中间价月平均汇率
2
4
6
8
10
12
9月7月5月3月1月
美元港元百日元欧元英镑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
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因此一国货币对其它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而人民币汇率就是人民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7月21日,人民银行突然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变相升值2%,而且不再与美元挂钩。
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人民币汇率一篮子机制就是综合考虑在中国对外贸易、外债(付息)、外商直接投资(分红)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并分别赋予其在篮子中相应的权重。
具体来说,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自然成为主要的篮子货币。
另外,由于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等国与中国的贸易比重也较大,它们的货币对人民币汇率也很重要。
从图表中我们看到总体相对稳定的汇率除了人民币汇率单方向升值和贬值的选择以外, 保持相对稳定,也是当前汇率变动的一种选择,很可能也是在当前动荡的国
际经济形势下,人民币汇率最可取的改革思路。
一、人民币升值的带来的利益
1、一国货币能够升值,一般说明该国经济状况良好。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只有经济健康稳定地增长,货币
才有可能升值。
这种由经济状况良好带来的币值的稳中有升,对外资的吸引力是极大的。
2、中国依然有居高不下的外贸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是世界范围内最有看点的风景,因此货币升值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
3、有利于减轻外债还本付息压力,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未偿还外债还本付息所需本币的数量相应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债负担。
4、人民币升值能够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有效地冷却过热的宏观经济。
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国际上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引起经济过热、房地产泡沫扩大。
而人民币升值正能够比较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5、人民币升值也有利于产业升级和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改革,有利于产业向中西部贫困地区转移,有利于服务业与非贸易产业的发展。
二、人民币升值,也会产生许多不利因素
1、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效应就相当于全面提高了出口商品的价格。
其后果当然是抑制了出口,这显然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
2、人民币快速升值会削减外国直接投资。
如果人民币升值,那就意味着外国投资者就得多支付相应额度的美元,其后果就是外资减少。
3、将导致失业增加。
在中国,出口约占GDP的30%。
如果本币升值,出口企业必然亏损甚至倒闭,从而导致失业,进而增加社会不安定的隐患。
4、将导致外债规模进一步扩大。
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将吸引大量资本流入中国资本市场,使中国的外债规模相应扩大。
5、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
在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量短期资本经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将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汇率的作用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货币供应量,利率和进出口比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引起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下降,而且这种影响是迅速有力的。
在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达到最低点之后,货币供应量增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将产生一个短暂的上浮的冲击。
但随着这种影响力的减弱,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依然存在稳定下浮的长期趋势。
同时,随着作用时间的不断延长,特别是在最后5年的作用期内,从方差分解的结果能够看出,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解释能力相对于利率和进出口来说是最强的。
从实证分析的结果能够看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不但能够在短期内使人民币币值有一个迅速的调整,而且这种调整后的状态能在长时间内保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