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导学案 (2)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教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教案专题一生字词教学目标:复习全册字词,让学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锻炼学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学会运用。

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第一单元一、读准字音1.社戏撺掇cuān duo 絮叨xù dāo怠慢dài màn家眷jiā juàn蕴藻yùn zǎo 纠葛jiū gé潺潺chán chán 漂渺piāo miǎo凫水fú shuǐ皎洁jiǎo jié舒展shū zhǎn 朦胧méng lóng归省guī xǐng 行辈háng bèi 偏僻piān pì照例zhào lì欺侮qī wǔ宽慰kuān wèi 踊跃yǒng yuè屹立yì lì撮cuō好歹hǎo dǎi嘱咐zhǔ fù礼数lǐ shù惮dàn钳qián2.回延安盏zhǎn 登时dēng shí糜子méi zi 油馍yóu mó脑畔nǎo pàn 眼眶yǎn kuàng3.安塞腰鼓瞳仁tóng rén 恬静tián jìng 亢奋kàng fèn 晦暗huìàn 束缚shù fù羁绊jī bàn 闭塞bì sè冗杂rǒng zá严峻yán jùn 震撼zhèn hàn 磅礴páng bó辐射fú shè渺远miǎo yuǎn大彻大悟dà chè dà wù叹为观止tàn wéi guān zhǐ戛然而止jiá rán ér zhǐ4、灯笼争讼zhēng sòng 领域lǐng yù斡旋wò xuán静穆jìng mù思慕sī mù怅惘[chàng wǎng]锵然qiāng rán 褪色tuì sè燎原liáo yuán熙熙然xī xī rán暖融融nuǎn róng róng马前卒mǎ qián zú人情世故rén qíng shì gù二、字词理解1.社戏消夏:避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导学案2、2、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3、“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存在不存在?“智慧”和“生命”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4.大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当你凝视着灿烂的星空,当你与花相视、沉浸在“人花相视久,无语醉初春”的境界,当你为少女那无以言状的美而怦然心动,当你为生命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惊奇的时候,难道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没有引起你心灵的震撼和敬畏的情感吗?作者眼中的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呢?精讲点拨:品味语言,体会句子中哲理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巩固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组词。

2.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很讲义气,很有良心,每次帮助他人后都沾沾自喜。

B.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相形见绌。

D.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

3.将下边的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的不同。

(1)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2)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4.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说明有误的是()A.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

(拟人)。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特点:新课文多,以名家名篇为主,文化内涵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当代意识。

本册目标:培养阅读记叙文、抒情文、科学文艺作品和浅易文言文能力;加强表达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习惯。

一、教材简析八年级是初中学生步入成熟的阶段,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课文的选取重在培养学生对人生的感悟与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内容并加上教师丰富的思想,能让处在青春期少年的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深邃幽远的意境,感悟作者博大精深的内心思想、精神,感悟作者对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能培养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丰富浓厚的情感、理性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树立远大理想,并结合社会生活现实,进而了解社会,了解人生,了解生活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主题分别是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多数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既注重了语文性又注重了科学性,拓宽了学科学习和科学技术的运用。

下面按单元分析: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的单元,注重学生对人生的感悟。

1、《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本文集中地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展现作者对人生的追求。

文章有两条叙事线索:明线,以作者与藤交往的过程来组材;暗线,以作者思想感情变化来贯穿。

2、《我的母亲》是胡适自传的一个章节,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

3、《我的第一本书》(随笔)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4、《列夫托尔斯泰》(传记)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5、《再塑生命》文章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哑女孩和她的老师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任意东西东西:( (2) 猛浪若奔奔:() (3) 负势竞上负:() (4) 互相轩邈轩邈:()(5) 天下独绝绝:()猿则百叫无绝绝:()《五柳先生传》(1)每有会意会意:()(2)曾不吝情去留吝情:()(3)不戚戚于贫贱戚戚:()(4)不汲汲于富贵汲汲:()学习方法:A.指名学生板演,重点是每组的最后两个号,其余学生在学案上完成。

B.学生做完后,本组2号学生上黑板批阅,修改。

C.教师强调,学生修改。

D.学生记忆。

2、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5)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学习方法:学生做完后,让学生归纳翻译句子应该注意的问题:1.注意句式2.注意重点词语,也就是每个句子翻译的得分点。

3.中考链接:学习步骤:A.指名学生板演,重点是每组的3,4两个号,其余学生在学案上完成。

B.学生做完后,本组1号学生上黑板批阅,修改。

C.教师强调,学生修改。

D.学生记忆。

3.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划对一处给1分,2分)4.(1)穿的粗布短衣打了补丁,盛饭的竹篮子和水瓢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

(2分)(2)(谢御史)非常生气,命令士兵将这个奴仆从车上拖了下来,鞭打他。

(2分)5.(1)不慕荣利(填“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亦可)(2)“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或:“怒,命卒曵下奴,笞之”)不畏权贵、敢于执法(3)喝酒写诗(填原文“衔觞赋诗”或“饮酒赋诗”亦可)(每空1分,共4分)学习方法:学生独立完成,把做得快的学生的试卷当堂批阅,根据反馈的问题,及时强调共性。

五.提升学习步骤:学生独立完成,做完的学生教师批阅,发现问题,如果课堂上能做完,出示答案,教师强调问题,如果课堂上没有时间来讲解,做完后交上来,批阅完后,下节课讲解强调。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共10个单元)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共10个单元)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共10个单元)单元一:轻松过大年-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了解,包括春节的由来、俗和文化内涵。

-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阅读资料和参与相关活动来深入了解春节的主要内容。

- 学生还可以参与筹备春节的活动,如制作春联、包饺子等,来体验春节的氛围。

- 在研究本单元内容的同时,学生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节日意识和传统文化素养。

单元二:神奇的动植物世界-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对动植物的分类、特征和生态环境的了解。

-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动植物、研究动植物的基本知识和参与相关实验来加深对动植物的认识。

- 学生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了解它们的生存状态和相互依存关系。

- 在研究本单元内容的同时,学生也要培养对自然界的保护意识,学会与动植物和谐相处。

单元三:音乐会-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对音乐的基本知识和音乐欣赏的培养。

-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音乐的基本概念、乐理知识和音乐家的事迹来提高对音乐的理解。

- 学生还可以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和参与音乐活动来培养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

- 在研究本单元内容的同时,学生还可以尝试研究一种乐器或加入学校的音乐团队,来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

...(以下单元内容省略)单元十:科学大观园-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对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提升。

-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实验的方法和科学发展的历程来提高对科学的理解。

- 学生还可以通过进行科学实验、观察科学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 在研究本单元内容的同时,学生还可以积极参加科学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展示自己的科学才华。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导学案,全册共分为10个单元。

每个单元都有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提高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以及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每个单元的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

语文复习课导学案八年级字词

语文复习课导学案八年级字词

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课导学案(2)1A 2D 3B 4彩—采奇—其凶—汹荤—晕己—已松—忪返—反幢—憧5谛潺栉靡6B 7A 8A 9C 10A 11B 12D 13A 14A 15zhòu 泓xùn 谧禅16 萎绽驰解17 yīn 缀fēn 呈索18喧番瀚幻19 濯阑籁栅隽20川博垠涸21 A 22 D 23D 24DD 25 B 26 炫媚蕴逊27巅蓬勒撼八年级字词答案:1A 2D 3B 4彩—采奇—其凶—汹荤—晕己—已松—忪返—反幢—憧5谛潺栉靡6B 7A 8A 9C 10A 11B 12D 13A 14A 15zhòu 泓xùn 谧禅16 萎绽驰解17 yīn 缀fēn 呈索18喧番瀚幻19 濯阑籁栅隽20川博垠涸21 A 22 D 23D 24DD 25 B 26 炫媚蕴逊27巅蓬勒撼八年级字词答案:1A 2D 3B 4彩—采奇—其凶—汹荤—晕己—已松—忪返—反幢—憧5谛潺栉靡6B 7A 8A 9C 10A 11B 12D 13A 14A 15zhòu 泓xùn 谧禅16 萎绽驰解17 yīn 缀fēn 呈索18喧番瀚幻19 濯阑籁栅隽20川博垠涸21 A 22 D 23D 24DD 25 B 26 炫媚蕴逊27巅蓬勒撼八年级字词答案:1A 2D 3B 4彩—采奇—其凶—汹荤—晕己—已松—忪返—反幢—憧5谛潺栉靡6B 7A 8A 9C 10A 11B 12D 13A 14A 15zhòu 泓xùn 谧禅16 萎绽驰解17 yīn 缀fēn 呈索18喧番瀚幻19 濯阑籁栅隽20川博垠涸21 A 22 D 23D 24DD 25 B 26 炫媚蕴逊27巅蓬勒撼八年级字词答案:1A 2D 3B 4彩—采奇—其凶—汹荤—晕己—已松—忪返—反幢—憧5谛潺栉靡6B 7A 8A 9C 10A 11B 12D 13A 14A 15zhòu 泓xùn 谧禅16 萎绽驰解17 yīn 缀fēn 呈索18喧番瀚幻19 濯阑籁栅隽20川博垠涸21 A 22 D 23D 24DD 25 B 26 炫媚蕴逊27巅蓬勒撼八年级字词答案:1A 2D 3B 4彩—采奇—其凶—汹荤—晕己—已松—忪返—反幢—憧5谛潺栉靡6B 7A 8A 9C 10A 11B 12D 13A 14A 15zhòu 泓xùn 谧禅16 萎绽驰解17 yīn 缀fēn 呈索18喧番瀚幻19 濯阑籁栅隽20川博垠涸21 A 22 D 23D 24DD 25 B 26 炫媚蕴逊27巅蓬勒撼。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语文知识体系,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提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阅读:学生要通过对课文和其他文学作品的阅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下的人类生活和情感。

2.写作:学生要通过不同类型的写作作业,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学会描写事物和情感。

3.文学欣赏:学生要通过文学欣赏的课程,进一步了解文学的意义和作用,提高鉴赏能力,培养文学情趣。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生动易懂地讲解文学知识体系。

2.课外阅读: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接触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文学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小组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不同观点和理解,促进思维交流。

四、教学评价1.期中考试:教师应及时组织期中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

2.小组展示:教师可以安排小组展示活动,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达和展示,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3.写作评估:教师应对学生的写作作业进行评估,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五、教学内容分析1.阅读通过对课文和其他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下的人类生活和情感。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选择好书,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写作在写作方面,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写作作业,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故事写作作业,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让人物做出行动,描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等方式来提高写作能力。

3.文学欣赏文学欣赏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文学的意义和作用,提高鉴赏能力,培养文学情趣。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提纲第二单元一、单元目标:1.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读文章的理趣和情趣。

2.了解文章介绍的科学知识,读懂文章说明的事理。

3.理清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揣摩说明事理的语言特点。

德育目标: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精神,培养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教材分析:草木枯荣,大雁来去,恐龙无处不有,沙子极为致密,这些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大自然的语言》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的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

《大燕归来》抒发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时间的脚印》是一篇富有科普情趣的说明文,文章启示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并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释的事理;还要学会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讲究科学创新的精神,还可以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

阅读中要学会默读,并有一定的速度,能按要求筛选信息。

四、学情分析: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语文基础又有了提升。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阐释事理的说明问,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了说明文,但是对这类事理性的接触较少。

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的基础上,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释的事理;还要学会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五、教学课时安排第五课一课时第六课两课时第七课一课时第八课一课时六、写作:《说明的顺序》(一)学习目标1、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复习导学案(八年级下册)复习目标:1、积累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积累文言文中的名句佳段。

3、熟悉本册现代文的重点课文。

4、通过辨析词语、修改病句、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训练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5、掌握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及课文的翻译,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

复习方法:1、学生自主复习。

2、小组讨论、展示。

3、师生交流。

时间:8课时过程:一、复习现代文(教材中的精读课文),积累字词,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及解题思路、方法。

二、复习教材中的文言文,背诵课文,积累名句。

三、练习与检测。

(一)、给加点字注音。

绯.红()诘.责()深恶.痛疾()文绉绉..()摹.画()滞.留()禁锢.()锃.亮()炽.热()小憩.()睥睨..()驰骋..()迸.射()稽.首()真谛.()咫.尺()干涸.()迷惘.()笃.信()缄.默()棘.手()哂.笑()囿.于()窥.探()枸杞..()啮.齿()发蔫.()(二)、改错别字。

油光可见()私熟()锭开()凛列()拖词()查无消息()挑畔()迁徒()狼籍()繁演()相形见拙()千山万河()婉蜒()急燥()门媚()翻来复去()正禁为坐()含首低眉()暗然失色()(三)、选词填空。

1、学校与家庭应该经常()情况,这样可避免学生走上歧途,与不法分子()。

(沟通、勾通)2、要想减少白色污染,()是商家不准免费提供塑料袋,更重要的是严禁厂家生产塑料袋。

(不止、不只)3、写文章要做到观点(),做数学题要做到计算()。

(正确、准确)4、暑假期间他曾到炎陵县的桃源洞(),采集标本。

(考察、考查)5、端午节民间有在门窗上挂菖蒲艾叶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疾病。

(驱除、祛除)(四)、修改病句1、学习任务再重,越要坚持体育锻炼。

2、在亲友的耐心帮助下,终于使他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下决心戒烟了。

3、下东中学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4、科学发展到了今天,谁也不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这个简单的事实。

5、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四十岁以上的人都是很熟悉的。

(五)、口语交际1、小明在接水的时候不小心碰掉了小华的饭盆,没等小明说对不起,小华就骂了一句“你瞎眼了”。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说?2、你的同桌在上课时喜欢看课外书,你该怎样劝导他?(六)、仿句1、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2、学会宽容,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是接受阳光暴雨的天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宽容是吹开闭锁保守的清风,是洗涤狭隘自私的雨水。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综合性学习。

1、为了加强子女与父母的沟通,班委会决定举办两项活动。

(1)、邀请家长与同学们一起参加“沟通,从心开始”的座谈会。

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座谈会设计一段不超过六十字的开场白。

(2)、创办一份刊物,刊物已设计了“成长路,寸草心”等栏目,请你为这份刊物拟一个恰当刊名,再为这刊物拟两个新栏目。

(1)、(2)、(八)、按原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__________,暂凭杯酒长精神。

4、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

6、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7、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______,_______。

8、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

兴,_____;亡,______。

9、潭西南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衔远山,吞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不以物喜,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3、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乎。

14、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

山水之乐,___________。

1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

16、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多歧路,今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___________,________。

21、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___________,________。

2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___________,________。

2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___。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___________,________。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7、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九)、课内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下列题目。

1、解释加点的字词。

风烟俱净..( )(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千转.不穷()横柯.上蔽( )疏条交映.()天下独绝.()2、翻译①急湍甚箭,猛当月若奔。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问答:找出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点明主旨的句子,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马说》,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的字词。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食.马者()食.不饱()是.马也()执策..而临之()()才美不外见.()尽其材.()其.真无马邪.()2、翻译: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回答:造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有哪些?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的字词。

无从致.书以观()弗之.怠()走.送之()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未尝稍降辞色..()援.疑质.理()()礼愈至.()皆被.绮绣()2、翻译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全书。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回答:结合实际谈谈宋濂的求学精神对你有何启示?(四)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的字。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心乐.之()水尤.清冽()蒙络..摇缀()潭中鱼可.百许头()以.其境过清.()()隶而从.者()2、翻译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回答: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五)阅读《岳阳楼记》1、解释加点的字词。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之大观..也()连月不开.()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薄.暮冥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春和景.明()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宠.辱偕.忘()()是进.亦忧,退.亦忧()()2、翻译句子。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⑤微斯人,吾谁与归?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回答:①文中哪句话表现了“古仁人之心”?“古仁人”与文中的哪种人形成对比?②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六)、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的字。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饮少辄.醉()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负者..歌于.途()()泉香而.酒洌.()()已而..夕阳在山()2、翻译句子。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回答:贯串全文主线的是哪个词?点明全文主旨的是哪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十)、现代文阅读(一、)《藤野先生》。

A、阅读1——3自然段,然后答题。

1、概括选段的内容。

2、首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句中“这样”指代什么?“无非”有什么表达作用?本句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3、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持怎样的态度?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感情态度的?4、“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若将句中的“买”改为“卖”,“有时”去掉会有什么影响?B、阅读“中国是弱国,……此后的状况”,然后答题。

1、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的疑惑”这句话。

3、“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一句中的“偏”字有什么表达作用?4、“呜呼,无法可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一句中的“变化”具体指什么?你认为是什么导致“我的意见”发生了变化?(二)、阅读《我的母亲》5---7自然段,然后答题。

1、选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2、第6、 7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4、“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中的“从来”能否去掉?母亲这样做有什么目的?5、母亲教育“我”时,为什么不许“我”哭出声来?6、“我母亲管束我最严”中的“最”字可否去掉?为什么?(三)、阅读P56“暖国的雪……是雨的精魂。

”1、“仿佛看见”中的“仿佛”能删去吗?2、“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一句中“闹”字用得很妙,你能体会出它妙在何处?3、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江南的雪?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本文描写的两幅雪景中作者的倾向是什么?为什么他有这样的倾向?两幅雪景贯穿着一个怎样共同的哲理?5、第①段中最后一句话有什么作用?(四)、阅读《海燕》。

1、从这几段文章中,找出描写“海鸥”、“海鸭”、“企鹅”丑态的重点词语。

这三种鸟象征了什么?文中写它们有什么目的?2、“海燕”象征什么?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海燕的?突出它怎样的形象?3请简要分析“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句话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