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产氢技术研究进展
国内外利用秸秆微生物制氢技术发展现状

去预处理后 的农 作物秸秆水 解液 中对微生 物有毒害 的抑制
1 农 作物 秸秆 的预处 理方 法
目前 , 利用微 生物发酵农作 物秸 秆 的研究 很多 , 由于农
物质 , 如糠醛 、 甲基糠 醛 、 羟 乙酸 、 酚类化合 物 、 酸 、 丁香 羟基
见经过预处理后的秸秆具有很大 的产氢潜力。
前, 这些木质纤维资源除少部分用作造纸和牲 畜饲料 、 、 燃料
肥料 、 建筑及保 温材料外 , 其余 的都被堆 积或者原地焚烧 , 很 多地区将多余的秸秆露天焚烧 , 不仅造成严重 的环境 污染问 题 , 由此造成 资源的浪费。若能利用木质纤维废 弃物等廉 也
学方法脱毒 、 微生物降解或酶法脱毒及综合 脱毒 。其 中物理
方法 包括蒸发 、 萃取 、 木炭 吸附 、 活性炭 吸附等 ; 化学方 法有 过量 碱法 、 亚硫酸盐法 和离子交换树 脂法 ; 用微 生物 或酶法
当前 , 国内外研究人员 已开发出多种纤维素 的预处理方 法, 如蒸爆法 、 微波法 、 电离辐射法 、 碱处 理法 、 酸处理法 等 。 李湘等 l 4 】 了碱处理 、 研究 汽爆处理 、 酸处理和未处理等 四种不
同的方 法对秸秆 发酵的影 响 . 结果 表明汽爆处理和碱处理使
降解抑制剂 , 目前仍在研 究阶段 , 液中抑制剂成分复杂 , 水解
要使该微生物 降解抑制剂 , 同时又不利用水解液 中的糖类物 质. 比较 困难 。曾有关于用酶降解相应抑制剂 的报道 , 该方法 在生产 中必须加入酶 的生产工艺 ,极 大地增加了生产成本 。 此外 , 由于酶具有专一性 , 酶处理也 只能去除特 定 的抑制 物 质 。采用 以上脱毒方法 中几种方法相结合 的方案 , 有效去 可 除或减少水解液 中的抑制性物质 。其 中调节水解液 p H值和
光合细菌产氢研究进展

光合细菌产氢研究进展姜淑敏汪吉霞王悦佳汪春蕾*(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氢气是目前最常用的清洁能源,具有能量含量高和清洁燃烧的特点。
制氢的方式有多种,生物制氢与传统物理和化学工艺制氢相比,是最清洁的一种方法。
然而,大规模生物制氢的产氢量与产氢率往往受到各种环境等因素的限制。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突破了环境因素的限制,从微生物代谢、能源来源及微生物产氢关键酶等方面有效提高了微生物产氢效率。
本文总结了生物制氢的几种主要方法,详细讨论了光合细菌产氢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有效促进途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生物制氢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为工业大规模制氢、减轻环境污染做出贡献。
关键词光合细菌;生物制氮;氢化酶;固氮酶中图分类号TQ1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19-0136-07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19.037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Research Progress on Hydrogen Production by Photosynthetic BacteriaJIANG Shumin WANG Jixia WANG Yuejia WANG Chunlei*(College of Life Science,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150040) Abstract Hydrogen is the most used clean energy with high energy content and clean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many ways to produce hydrogen.Biolog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is the cleanest metho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hydrogen production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However,the hydrogen production quantity and hydrogen production rate of large-scale biolog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are often limited by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the environment.In recent years,many studies have broken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The efficiency of microbial hydrogen production was effectively improved from the aspects of microbial metabolism,energy resource and key enzymes relevant to microbial hydrogen production.In this paper,the main methods of biolog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were summarized,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ydrogen production by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effective promotion approaches was reviewed,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n-depth research in the biolog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field,and contribute to industrial large-scale hydrogen production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Keywords photosynthetic bacterium;biological hydrogen production;hydrogenase;nitrogenase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会导致温室效应,从而影响生态环境;并且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人们依赖于化石燃料势必面临能源短缺的危机。
天然厌氧微生物氢发酵生产生物氢气的研究

摘 要 : 以牛 粪 堆 肥 作 为天 然 厌 氧 微 生物 菌 种来 源 处理 含蔗 糖 和 淀 粉 的 模拟 有 机 废 水 , 过 厌 氧 氢 发 酵 产 生 生 物 氢 气 , 通 同时 使 废 水 得 到 净 化 处 理 . 实 验 条 件 下 , 物 气 中 氢气 浓度 可达 6 %, 物 中无 甲烷 气 生 成 . 在 生 1 产 以蔗 糖 为 底 物 时 , 佳初 始 p 值 6 , 大 产 氢 能 力 为 16 ; 最 H .最 0 4m 以 淀 粉 为底 物 时 , 佳 初 始 p 值 75最 大 产 氢 能 力 为 16 L/, 佳 底 物 浓 度 均 为 5 / . 拟 废 水 中 CO 去 除 率 可达 4 %- 0 最 H ., 6 m g最 gL模 D 0 6 %. 关 键 词 :生 物 制 氢 ; 天 然 厌氧 微 生物 ;模 拟 有 机 废 水 中 图分 类 号 :X12 7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9 32 0 )4 0 7 —5 00 62 (0 20 - 30 0
S u e n b o d o e r d c i n b i h d o e e m e t to fna r la a r b c mi r o g n s .F t dis o i hy r g n p o u t y b o y r g n f r o n a i n o t a n e o i c o r a im u AN o Ya —
Ab t a t Th i u a e r a i se trc n a n n u r s d sa c s te t d wi a u a n e o c m c o r sr c : e sm l td o g n c wa t wa e o t i i g s c o e a tr h wa r ae t n t r a a r bi n h l i ro -
生物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

生物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化石燃料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新能源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各国的热点之一。
生物制氢技术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技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着重介绍生物制氢的基本原理和最新研究进展。
生物制氢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氢气的过程。
生物制氢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微生物代谢处理有机物质时,产生氢气作为副产物。
常见的生物制氢微生物有产氢菌,其中发酵产气菌属于产氢菌的一种。
产氢菌的代谢途径主要分为两类:靠营养成分产生氢气的生产型代谢和利用有机物产生氢气的基质型代谢。
生产型代谢是指通过微生物使用酸类营养物,产生氢气和有机酸的代谢途径。
其中产氢细菌普遍采用的是厌氧性的、低pH值的发酵过程。
主要原理是将有机酸通过与细菌产生的氢气反应,进而分解为氢气和二氧化碳。
基质型代谢则是一种通过在有机废物中加入特定微生物,加速有机质分解产生氢气的技术。
这种代谢重要的是它可以将工业和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能源。
生物制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
从微观方面,目前主要研究生物转化氢气的代谢途径以及代谢途径中涉及的酶和基因,优化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氢气的过程。
同时研究如何培养、筛选最有效的产氢微生物,提高产氢的效率,并有效避免废弃物过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从宏观方面,主要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生物制氢技术广泛应用于能源产业。
在微观方面,针对生物制氢应用中的硫毒化现象,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
首先,添加硫抑制剂法,这种方法利用抑制剂对细菌进行处理,以降低硫对产氢细菌的抑制作用。
其次,即时空分布将硫的影响降到最低,即在出口流速快的气流中添加酸,让酸从出口流向反应器的中心,使酸反映的时间和硫的浓度最小化。
同时,研究人员发现了新型产氢的细菌,这一细菌的厌氧发酵能力较强,电位差大,使得酶的反应速度加快,从而使其对于转化能源的作用进一步提升。
除此之外,生物制氢技术在产氢效率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生物发酵制氢技术的研究及进展

文章编号:1006-4184(2008)02-0014-04收稿日期:2007-10-15作者简介:蒋志城(1978-),男,讲师,在读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化工。
技术进展生物发酵制氢技术的研究及进展蒋志城1,2(1.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14;2.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生物制氢技术具有无污染、成本低、可再生等优点,生物制氢在新能源的研究利用中占有日趋重要的位置。
本文概述了国内生物制氢技术研究的现状。
对厌氧发酵制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
对生物制氢技术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制氢;发酵;生物能源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加,大量开采和使用矿物能源带来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促使人类更多地关注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和开发可再生能源体系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有着广泛的工业用途,潜力巨大,制氢的研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将其他物质转化为氢并不容易。
新兴的生物制氢法是利用某些微生物以有机物为基质产生氢气的一种制氢方法,由于该方法可以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产生氢气,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将可再生资源利用、污染治理和制氢联合进行,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氢能生产技术之一,因此,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生物制氢过程可分为厌氧光合制氢和厌氧发酵制氢两大类。
其中,前者所利用的微生物为厌氧光合细菌(及某些藻类),后者利用的则为厌氧化能异养菌。
与光合制氢相比,发酵制氢过程具有微生物比产氢速率高、不受光照时间限制、可利用的有机物范围广、工艺简单等优点。
因此,在生物制氢方法中,厌氧发酵制氢法更具有发展潜力。
1国内生物制氢发展情况生物制氢技术研究在我国发展较晚,但进展迅速,无论是光解生物制氢技术还是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其研究成果均己达到国际水平。
1979年,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刘克鑫、徐洁泉[1]等在沼气发酵污泥的富集培养物中加入薯芋粉完全抑制了产甲烷,转而产氢气,并从中分离出了24株产氢细菌。
生物制氢的研究进展

生物制氢的研究进展氢气是高效、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全球能源系统的持续发展中将起到显著作用,并将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氢本身是可再生的,在燃烧时只生成水,不产生任何污染物,甚至也不产生COZ,可以实现真正的“零排放”。
此外,氢与其它含能物质相比,还具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
氢的能量密度高,是普通汽油的2.68倍;用于贮电时,其技术经济性能目前已有可能超过其它各类贮电技术;将氢转换为动力,热效率比常规化石燃料高30-60%,如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效率可高出一倍;氢适于管道运输,可以和天然气输送系统共用;在各种能源中,氢的输送成本最低,损失最小,优于输电。
氢与燃料电池相结合可提供一种高效、清洁、无传动部件、无噪声的发电技术。
小型的低温固体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可用在汽车和火车机车上;氢也能直接作为发动机的燃料,日本已开发了几种型号的轻能车。
预计到21世纪初,燃氢发动机将在汽车、机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应用中实现商业化。
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国际上的氢能制备来自于矿石燃料、生物质和水工艺主要有电解制氢、热解制氢、光化制氢、放射能水解制氢、等离子电化学法制氢和生物制氢等。
在这些方法中,90%都是通过天然的碳氢化合物一天然气、煤、石油产品中提取出来的。
除了生物制氢技术外,其它的制氢技术都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而且也要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所以采用生物制氮技术,减少环境污染,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可能成为未来能源制备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1、生物制氢技术的发展早在19世纪,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细菌和藻类具有产生分子氢的特性。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各国政府和科学家意识到急需寻求替代能源,生物制氢第一次被认为具有实用的可能,自此,人们才从获取氢能的角度进行各种生物氢来源和产氢技术的研究。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使生物制氢研究再度兴起。
各种现代生物技术在生物产氢领域的应用,大大推进了生物制氢技术的发展。
生物质制氢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生物质制氢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张晖;刘昕昕;付时雨【摘要】在制浆造纸、生物炼制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生物质下脚料或废弃物,通过制氢技术可将这些废弃物转化再利用.以生物质为原料来制取氢气具有节能、环保、来源丰富的优点,主要包括化学法与生物法.化学法又细分为气化法、热解重整法、超临界水转化法以及其他化学转化方法.生物法可细分为光解水制氢、光发酵制氢、暗发酵制氢以及光暗耦合发酵制氢.本文对多种生物质制氢方法及原理进行总结,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介绍了近年来生物质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生物质制氢的发展提出展望.【期刊名称】《中国造纸》【年(卷),期】2019(038)007【总页数】7页(P68-74)【关键词】氢气;生物质;气化;热解;发酵【作者】张晖;刘昕昕;付时雨【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79;TQ51随着制浆造纸、生物炼制产能的提高,工农废弃物排放量逐渐增加。
在制浆造纸中,这些废弃物包括制浆备料废渣、碎浆筛浆排渣、机械分切下脚料以及污水处理产生的富含有机质的造纸污泥[1]。
在农业生产、城市绿化及生物炼制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生物质剩余废弃物[2]。
生活中,以木质纤维为原料的用品种类繁多,如纸杯、纸盘、纸基包装等。
这类废弃物虽具备环境友好的特点,但是降解需要时间,将其废弃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并造成生物质资源的浪费[3]。
如何将这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以生物质为基础的制氢技术逐步发展,为生物质废弃物的转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1 氢气及生物质制氢氢气无毒、质轻、燃烧性良好,在传统燃料中热值最高,是公认的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有助于解决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受到研究者们广泛关注[4]。
生物质转化制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生物质转化制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和环保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能源问题。
传统的化石燃料资源日益枯竭,而新能源的研究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氢气具有化石燃料所没有的优点,如碳排放减少、高效利用、环保等,已经成为国际上极为重要的能源。
而生物质转化制氢技术则成为了制取氢气的一种重要途径,其不仅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还可以有效地解决生物质资源的再利用问题。
因此,生物质转化制氢技术在未来的能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生物质转化制氢技术的研究现状(一)生物质转化制氢技术的定义和分类生物质转化制氢技术指利用生物质资源,通过化学反应或生物反应,将生物质转化为氢气的过程。
其主要包括热化学法、生物化学法和生物发酵法三种分类。
其中,热化学法是将生物质通过高温加热分解产生气体,如各种有机废物、玉米秸秆、热力石油焦、木材等可以作为原料。
生物化学法以微生物为基础,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将生物质转化为氢气,如光合细菌、厌氧细菌、产氢菌、甲烷菌等可以用来制氢。
生物发酵法则是指利用生物质资源,通过发酵过程转化为氢气,例如各种有机碳水化合物、食品残渣、废水等。
(二)热化学法热化学法是将生物质物料通过高温加热分解产生气体。
其通过生物质的干馏、氧气气化、蒸汽气化等过程产生氢气,具有能量利用效率高、生产效益好等优点。
但是,该方法需要大量能源进行加热,对环境造成污染严重,需要继续改良提高其适用性。
(三)生物化学法生物化学法则是指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将生物质转化为氢气。
其具有非常明显的环保优势,同时其原料来源广泛,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农作物和生物质废弃物,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但是,其效率较低,且微生物代谢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需要有很好的环境条件,才能得到良好的反应结果。
(四)生物发酵法生物发酵法是将生物质废弃物通过一定的条件和生物发酵菌种,转化为氢气的过程。
其除了生产氢气之外,还可以处理生物质的废弃物,具有双重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厌氧菌发酵研究中, 人们为了提高反应器内的生物量, 在厌氧菌发酵研究中 人们为了提高反应器内的生物量 普 遍利用生物细胞固定化, 即微生物载体或包埋剂的方法, 遍利用生物细胞固定化 即微生物载体或包埋剂的方法 用以 提高发酵系统单位体积的产氢能力。 提高发酵系统单位体积的产氢能力。
改良细菌产氢
微生物产氢技术研究进展
07051222 韩智慧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 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和重视。氢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理想燃料, 被认为是最有吸引力的替代能源。制氢的方法很多, 包括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化学法主要有太阳 能制氢、水分解法制氢、水电解制氢、水煤气转化 制氢及甲烷裂解制氢等。这些方法存在着生产工艺 复杂, 需要大量基础能源, 以及制氢成本高等特点。 而生物法制氢通过微生物的作用, 将有机物分解, 获 得氢气。可以利用诸如高浓度有机废水、固体生物 质等一系列可再生资源来生产氢气, 达到除废和产 能的双重目的,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除了传统的微生物筛选方法, 除了传统的微生物筛选方法 现代生物信息学和基因工程的 手段也被用来获取产氢菌株。这些新尝试, 手段也被用来获取产氢菌株。这些新尝试 将会大大推动目标 菌株的获取效率, 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 菌株的获取效率 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
利用纯菌发酵制氢的主要优点
(1) 采用具有高效产氢能力的纯细菌,底 物的降解速度快, 产氢速度快。反应器 可以在较高的负荷下运行。 (2) 细菌可利用的底物比较广泛。 (3) 通过对细菌固定化, 可以利用通常 的厌氧反应器来进行连续流 产氢实验。 (4) 可供选择的固定材料比较多。
利用纯菌产氢的研究方向
(1) 高效产氢能力细菌的分离和鉴定及 相关果, 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纯 菌的分离和鉴别。 (2) 采用不同种类的产氢细菌联合产氢。 (3) 开发高效的生物制氢反应器的研究。
混合菌产氢研究进展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利用单纯糖类发酵产氢的研究 利用有机废水发酵产氢的研究 利用固体废弃物发酵产氢的研究
3) 没有对发酵细菌厌氧发酵产氢的液相产物 分布作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尤其是液相产物 和气相产物间分布的关系, 以及发酵类型与 反应器结构工艺条件的系。 4) 有关混合细菌产氢中微生物方面的研究比 较少, 特别是连续流生物制氢反应器内部, 从 接种培养到高效产氢过程中, 微生物种群的 变化及培养条件对微生物变化的影响。 5) 发酵产氢速度慢。有机废弃物发酵产氢时, 由于废弃物自身的原因往往发酵速度缓慢, 严重影响了发酵产氢的经济成本, 必须设法 提高其发酵速度。
目前存在的问题
1) 目前发酵法产氢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氢 气产率低, 只有理论氢转化率的20%~ 30% , 而这一转化率只有达到60%~ 80% 的情况 下才算是一种经济可行的生物产氢技术。此 外, 经过发酵产氢处理后的污水或固体废弃 物还需要相应的后处理才能够不对环境造成 二次污染。 2) 从目前有关厌氧发酵细菌产氢的报道来看, 大部分研究仅侧重于厌氧发酵细菌产氢工艺 方面的研究。有关厌氧产氢的理论研究不够 完善, 特别是有关发酵产氢过程相关的动力 学、热力学的研究和理论分析非常缺乏。
微生物产氢的研究方向
针对以上在微生物产氢技术上存在的 问题, 问题,我们现在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 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无论是纯种还是混菌培养, 提高关键菌 株产氢效率都是最重要的工作。运用 代谢工程手段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 产氢细菌进行改造的研究目前在生物 制氢领域还没有展开, 是很值得深入研 究的方向。
利用混合菌系进行生物制氢的主要 优点
(1) 厌氧产氢微生物来源广泛, 除了城市污水处理厂 的活性污泥和厌氧消化污泥外, 各种土壤里也含有 大量的产氢微生物。 (2) 混合菌具有很高的产氢能力, 在底物的降解速度、 比产氢速度和底物的氢气转化率等方面可以同纯菌 相比。反应器可以在较高的负荷下运行。 (3) 混合细菌可利用的底物比较广泛[15], 除了常用 的葡萄糖、蔗糖外, 甚至还利用固体废弃物和有机 废水如制糖厂废水、淀粉加工废水等。 (4) 通常的厌氧反应器都可以用作混合细菌的产氢反 应器。因此, 现有的废 水处理工艺都可以通过改进用作生物制氢的工艺。 (5)与利用纯菌制氢相比, 不需要大量的灭菌操作, 连 续生产工艺比较简单, 生产成本可以大大地降低。
混合培养
混合培养主要是利用厌氧活性污泥, 在 酸性条件下抑制产甲烷阶段的进行转 为发酵产氢。国内外研究者利用混合 微生物发酵不同种类的基质进行产氢 作了大量的研究。目前研究结果表明: 与利用纯菌产氢相比, 利用混合菌系进 行厌氧生物制氢具有明显的优势。
国内外利用纯种菌及混合菌产氢的 研究进展
纯种菌产氢研究进展
菌种的改良
诱变育种 为了突破野生型细菌的产氢能力, 通过诱 变育种进行高效产氢细菌的改良是一个突破口。目 前,研究者作了大量关于发酵产氢细菌诱变选育的研 究,如: 紫外诱变、化学诱变、激光诱变等。 基因改良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进行高效产氢细菌的遗 传改良, 是突破野生型细菌的产氢能力的另一个突 破口。目前, 国内外关于产氢发酵细菌遗传改良的 研究还处于设想阶段。
2) 厌氧产氢技术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其运用到 规模化工业生产中去。厌氧产氢的工业化应 用研究亟待加强。 3) 运用现代数学、生化知识和计算机技术, 结 合实验数据, 可以建立厌氧发酵产氢数学模 式, 为将来厌氧产氢工业化生产和自控运行 提供科学的指导。 4) 在提高氢气转化率的同时研究其它有用副产 品的回收和利用是降低成本、实现工业化生 产的有效途径。
菌种的培养
纯培养 纯培养主要是利用单一的产氢细菌, 纯培养主要是利用单一的产氢细菌 发 酵基质产氢。就目前来看, 酵基质产氢。就目前来看 纯培养主要 是进行发酵产氢的理论研究, 是进行发酵产氢的理论研究 包括产氢 菌的鉴定分类、适应的环境、 菌的鉴定分类、适应的环境、代谢功 酶学性质以及产氢能力等, 能、酶学性质以及产氢能力等 在实际 应用中难以实现。 应用中难以实现。
天然厌氧发酵产氢细菌分类及其产氢能力
发酵产氢微生物可以在发酵过程中分解有机物 产生氢气, 研究表明, 能够进行发酵产氢的微生物有 许多,其中研究比较多的是梭菌属、脱硫弧菌属和肠 杆菌属, 前两个属中都有氢酶晶体结构, 目前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这两个属。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同一有 机底物的产氢能力不同, 通常严格厌氧菌高于兼性 厌氧菌
厌氧产氢微生物的种类
厌氧发酵产氢微生物 1、严格厌氧产氢微生物 严格厌氧产氢微生物 1)中温厌氧产氢微生物 2)嗜热厌氧产氢微生物 2 、兼性厌氧产氢微生物 兼性厌氧产氢微生物 3、光合产氢微生物 光合产氢微生物
提高微生物产氢的关键
提高微生物产氢的关键有两点:一是 菌种选育一是菌种的培养
菌种的选育
生物制氢的种类
光合生物制氢 光合生物制氢所利用 的是光合生物,包括某些藻类和光合细 菌 厌氧发酵制氢 厌氧发酵制氢利用的 则为厌氧化能异养菌。
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具有的优越性
发酵产氢细菌的产氢能力较高, 光合细菌和 发酵细菌产氢能力的综合比较表明, 迄今为 止, 发酵产氢菌种的产氢能力要高于光合细 菌, 而且发酵产氢细菌的生长速率一般比光 合细菌快。 发酵法生物制氢利用有机底物分解制取氢气, 它不需要光能源, 不但可以实现持续稳定产 氢, 而且反应装置的设计、操作及管理简单 方便。 可利用的有机物范围广且成本低廉, 可利用 有机废水, 有机固体废物、植物等。 兼性的发酵产氢细菌更易于保存和运输。
结语
随着全球气候峰会的举行,节能减排 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开发利用无污染 的能源将一直会是人类研究的重点, 并且我们一定会在这方面取得优越进 展。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