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模拟高三语文高考考前指导(整理精校版)

合集下载

2015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指导及微专题(共5个大专题108页)

2015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指导及微专题(共5个大专题108页)

2015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指导及微专题(共5个大专题108页)2015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指导(一)一、答题铃声响前,请先将答题卡和试卷上的准考证号码、座位号码、A或B卷号码、姓名等按规定填好。

并准备好钢笔、2B铅笔、小刀、橡皮擦和手表(一定要对准时间)等考试用具。

无论如何不要因为这些考前就能做好的事情,占用答题时间。

二、成语题或病句题考其一,很可能有两个选择支拿不准,这很正常,别着急,回头冷眼再看,会选出来的,要相信自己的语感。

三、文言文阅读题,做惯了史传类文章,如果是非史传类散文,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既来之,则读之。

所考知识点还是不会变的,注意看文段出处,可能会对阅读有帮助的。

翻译题,对给分点要敏感,尤其是词类活用(使动、意动)和特殊句式要体现出来,该补的补出来后,读一读,你翻译出来的句子是不是一句通顺的中国话,否则,一定是有落实不对之处。

难点一定要依据上下语境,推断猜想要合情理。

1、文言文在取材上一般选用较为浅易的文言文,考查学生在掌握实词词义、虚词用法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同时又注意考查学生在筛选文中的信息,以及理解语句意义,归纳内容要点方面的能力。

文本的阅读难度不会很大。

2、接触文言文阅读试题时,先要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了解材料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特别是事件,它或许是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或许是几件事的勾连组合。

阅读时应注意文中的帝号、庙号、年号以及任职变化、空间位置转移的词语,因为这些词语能显示出文段的结构层次。

由于试卷中有一道把握文意的题目基本上用白话陈述,其中只有少量信息有误,可在整体把握时参考。

3、解题时,必须看清题干的要求,尽快把握住命题意图,尤其在“选正确”还是“选错误”的问题上,不能出现粗心大意的把握,犯低级错误。

4、解答文言词语理解题,既要调动头脑中的积累(成语、熟语、诗句),联系课内所学或平时所练,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合理迁移,又要根据具体语境,作出合理的分析推断,千万不要死记硬背。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考前指导word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考前指导word版

扬州中学2015语文考前指导一、临场注意事项(1)经过三轮复习和大量模拟训练,老师已经带领同学们梳理了所有知识点,并且关注省内命题信息。

因此,同学们应该满怀信心,从容不迫地迎接考试。

(2)进场静心,考前五分钟浏览整份试卷。

如题型常规,从容作答;如题型有变,认真审题。

一般题型有变化的年份扬中学生考得更好,我们的语文素养及应变能力远非高强训练的学生可比。

(3)按部就班做题目,从语基到作文,不要跳着做或者提前做某项,特别是不要提前写作文。

除了遇到名句默写完全不会的情况,其他题目不要空白。

(4)试卷机器阅、文字要写清楚、写在对应题号的空格内、如有涂改注意整洁。

二、常见题型之应对:(一)语言文字运用语音:细读题干(没有错误的、完全相同或不同的、不符合题意的)、揣摩出题意图、排除法、一遍成功。

(其他选择题也是如此)遇熟谨慎,不被习惯蒙蔽,要有根据。

同位互证;旁词佐证。

字形:如与字音混考,那么选项中语音无错误的,尤要注意字形。

形似字(如蛰、蜇、螫)、常用成语、熟语中关键字(如:亟待解决、一成不变、关怀备至)成语:1、从语义的侧重点不同来辨析。

2、其次,从语义范围上去辨析。

3、从语义轻重上去辨析。

4、从感情色彩上去辨析5、从语体色彩上去辨析。

病句:病句分语法类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和语义类病句(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两类。

前一类可以用主干分析法;后一类可用逻辑分析法,语言应用:概括题、图文转换题、对联题、谦辞敬辞、语意连贯、修辞辨析等等,一轮复习都曾重点突破,《五三》上讲解详细。

(二)文言文阅读按顺序阅读即可,不懂的字句可根据语境去“猜”。

实词辨析:要关注语境、联系课内或成语、联系本义、结合文化背景、用排除法。

虚词辨析:要关注语境和句子结构、联系课内、掌握其基本用法。

传统的选择题(2013年的文言文第3题,2014年未考):常见设置错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上的错位、无中生有、句子理解错误等。

2015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2015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致远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原则】1、审题决定一切。

看懂了问题才能作出针对性的回答。

所谓: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

看清楚出题人想考什么知识点,他是怎么设题的,你应该怎么回答他。

不要答非所问。

2、书写的规范和清晰是电脑扫描时代的通行证。

阅卷老师只看到电脑屏幕上的字,看不出现实中的你是如何的秀色可餐或英俊潇洒,TA“想说爱你不容易”,没法根据“人品”给你加分。

3、按序做题,防止遗漏或错位答题。

给作文至少50分钟。

当然,如果你已经养成了按特定顺序做题的习惯,那也可以。

但是,记着给作文不少于50分钟。

说说“那些年我们考过的语文试卷”(以2014年的江苏卷和2015年《考试说明》样题为例):一、语言文字运用部分1-5题(原来的1-4题)1、第1题,本来,毫无疑问考字音:多音字(着手/着迷)、同音字(捍卫/撼动)、形近字(桑梓/莘莘学子),我们在高二的时候复习得比较多。

但是,去年的试卷上没有出现这道题,而且,考完之后,骆冬青教授说“字音题不会再考了”;但遗憾的是,他说完后,今年的高考语文命题组长就换人了,换成了东南大学的王华宝教授。

“那么问题来了”,字音到底考不考啊?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大家都没有怎么复习,所以你不用紧张。

大家认为可能性比较大的是,第一题考“词语运用(含成语)”,个人积累和比较排除的方法能帮助你选对答案。

因为你知道成语题的病因有:望文生义、褒贬失当、对象不当、不合语境、搭配不当(这个要注意。

虽然我们司空见惯了各种题目,但司空见惯不能带宾语。

)等等角度,加以辨析得出答案并不难。

两个字的词语一定要注意搭配习惯。

辨析两个方面——语境、不同的语素。

有时候语感也比较重要。

排除法得出答案后不要轻易反悔,所谓“落子无悔”,修改答案很可能招致失误。

但是,如果你找到了足够的证据并且你一向是个冷静而理智的人,那么,选择题的答案是可以修改的。

【典题示例】(2014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2015届高考模拟广东高考深圳市宝安区语文学科考前演练题(整理精校版)

2015届高考模拟广东高考深圳市宝安区语文学科考前演练题(整理精校版)

2015届高考模拟广东高考深圳市宝安区语文学科考前演练题高考模拟试卷0604 17:00::(2015高考模拟.5)使用说明一、本资料依据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广东卷)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及对相关信息的研究而编制,供本年度高考前冲刺阶段复习使用。

二、各校应根据本校备考实际选用本资料,有的可供学生练习,有的仅供学生阅读。

三、为突出重点,本资料仅命制“文言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运用”和“作文”部分的练习题,其它内容自行补充。

四、本资料由于受时间、水平能力等诸因素限制,难免有误,使用前请教师先审读之。

文言文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谯郡嵇康,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与陈留阮籍、籍兄子咸、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特相友善,号竹林七贤。

皆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

阮籍为步兵校尉,其母卒,籍方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

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毁瘠骨立。

居丧,饮酒无异平日。

司隶校尉何曾恶之,面质籍于司马昭座曰:“卿纵情、背礼、败俗之人,今忠贤执政、综核名实,若卿之曹,不可长也!”因谓昭曰:“公方以孝治天下,而听阮籍以重哀饮酒食肉于公座,何以训人!宜摈之四裔,无令污染华夏。

”昭爱籍才,常拥护之。

阮咸素幸姑婢;姑将婢去,咸方对客,遽借客马而追之,累骑而还。

刘伶嗜酒,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而往,必欲殴之。

伶顾而笑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

”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曰:“死便埋我。

”当时士大夫皆以为贤,争慕效之,谓之放达。

王戎女适裴氏,用匮,女为贷钱一万,久而不还,女归,戎色不说,遽还钱,乃释。

嵇康善锻,向秀为之佐,相对欣然,傍若无人。

钟会方有宠于司马昭,闻嵇康名而造之,康箕踞而锻,不为之礼。

会将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遂深衔之。

山涛为吏部郎,举康自代。

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高三语文试题_带答案解析

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高三语文试题_带答案解析

2015届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2015.4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纸及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不能写在试卷上;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笔和其他笔。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麻痹(pì)纤纤玉手(xiān)绩优股不可思议B.拓印(tà)明眸善睐(móu)一幅画再所不惜C.墓碣(jié)履险如夷(lǚ)观摩课因缘巧合D.铁砧(zhēn)蜚短流常(fēi)仪仗队毋庸讳言2.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的东西。

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他知道自己要灭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的优势,而宇宙对此一无所知。

A.软弱纵使尽管 B.脆弱纵使因为C.脆弱虽然尽管 D.软弱虽然因为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多西是乔布斯精神的继承者,他看起来沉默寡言,但如果谈论到货币问题,他立刻就会口若悬河,甚至会给你上一节这方面的历史课。

B.韩敏不仅精于人物和花鸟,其他画种也有不少成就。

这种雅俗共赏、涉猎广泛的创作态度,恰恰正是海派绘画最突出的特色。

C.至此,因继承引发纷争并绵延5年之久的历史积案圆满地执行终结,当事人之间10余年的恩怨纷争也一笔抹杀,确保了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工程的正常建设。

2015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讲义

2015高考语文考前指导讲义
起: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起用,出任, 做官。如 辛苦遭逢起一经。《零》
简:任命,选拔。如①简能而用之。《思》② 是 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职,代理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
判:中枢官兼任地方官。
知:同判。
假:代理或非正式的官职。 三、 降职,罢免类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如 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有些成语,容易误解;很有可能, 就是考它;
细心一点,这题不难。
二、病句
• 语序不当〔词序不当;虚词位置不 当〕、
• 句式杂糅(两个句子拼接到一起,两 种格式套用)、
• 成分残缺或赘余〔无主语、无宾语, 多成分〕、
• 表意不明〔陈述对象多变有歧义〕、 • 搭配不当 (动宾、主谓搭配不当等) • 不合逻辑〔一面与两面、分类列举不
酬李穆见寄 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2)三、四两句蕴含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失分答案:诗人想打扫柴门迎接客人,但家里贫穷一无所 有,表现其悲凉郁闷。(0分) 参考答案:①打扫柴门迎客,既有对访客的盼望,又流露 出有客来访的欣喜,还体现了好客之情。(4分,“盼 望”、“欣喜”和“好客”答出其中两方面再加分析得4 分)② “青苔黄叶满贫家”,表明贫居无人登门,从而 为客至而感激。(或“家贫无以招待客人的歉疚”。2分)
诗歌常用的手法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反复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联想与想象)、衬托 (正衬、反衬)、抑扬 、用典 、 借景抒情 、渲染 、借古讽今 、直抒胸臆 、多角度描 写 (感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远近、高低、 动静)

(原创)2015届高考模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试题解析(整理精校版)

(原创)2015届高考模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试题解析(整理精校版)

(原创)2015届高考模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试题解析高考模拟试卷0605 15:51::博主言焦虑中、盼望中、惶恐中……高考真的就要来了,两天,还有两天时间,高考开考的铃声就要响起。

近日,预测、秘籍……满天飘飞,真的有秘籍?真的能预测?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往年的高考试题和今年的考试说明。

与其惶恐,与其猜测,不如老老实实去回顾一下往年的高考试题。

基于这样的考虑,本人将去年6月9日完成的2015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语文试卷解析贴出来,解析部分是基于当时的情境中写出来的,现在看来,确有不周之处,但为保持原貌,就不再修改。

请博友斟酌。

2015届高考模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试题解析解析者:淮南六中程道流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和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是非题(第Ⅰ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修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试卷总评】尽管考试说有较大的变动,但今年的安徽卷继承了前两年的命题思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试卷仍然是一副“老面孔”。

试卷材料选材大气,也更加简明和贴近高考要求,相比去年减少了近600字。

2015届高考模拟语文高考考场应考指导(简化版)(整理精校版)

2015届高考模拟语文高考考场应考指导(简化版)(整理精校版)

2015届高考模拟语文高考考场应考指导(简化版)学法指导0603 07:23::2015届高考模拟语文高考前应考指导(简化版)★★★总则1、耐心审题,细心答题,回视检查,降低失误。

2、得分意识尤其要加强,一切按照老师平时要求,规范答题,分点作答。

3、书写认真,赢得阅卷老师印象首肯。

尤其是作文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考书写。

4、杜绝只见树木。

大体上看了一下题目,看了A项认为比较符合题目的要求,于是B、C、D三项就不再照顾了,这样结果有时候很难准确。

5、克服思维定势。

凭经验做题,忽视考官设置的一些陷阱,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如“两个公司的职员分成6组,一起参加了野外生存探险活动”,这是个正确的句子。

★★★做题指导● 时间安排策略拿到试卷后,应该看一看作文,这样能激发你构思作文的潜意识。

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语言表达(第一大题)15分钟左右,文言文阅读及翻译20分钟左右,诗歌鉴赏及默写15分钟左右,文学文本阅读25分钟,论述或实用文本20分钟,作文55分钟左右。

当然时间因人而异,没必要死扣具体的时间,但大致的时间应该注意。

● 具体各题指导一、语音类题型解题方法1、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是“完全相同”“不全相同”还是“全不相同”!!!!2、提醒:考场默念一遍。

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

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

3、善用排除法!二、字形类题型解题方法1、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是“完全相同”“不全相同”还是“全不相同”!!!!2、借用读音来判断字形。

如“宣泄”“蜂拥而出”3、结合语意做出正确判断。

“奴颜婢膝”“挑肥拣瘦”“悬梁刺股”4、考前针对易错的字形进行强化记忆。

三、成语类题型解题方法1、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是“恰当的”还是“不恰当的”!!!!2、注意错用对象、张冠李戴的问题:汗牛充栋、石破天惊、呼之欲出、浩如烟海、鳞次栉比。

3、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

如“坐而论道”“顶礼膜拜”“生财有道”是贬义;“急公好义”是褒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高考模拟高三语文高考考前指导学法指导0529 07:12::“十年寒窗苦,今朝跳龙门”,经过十年砥砺,你即将踏入高考战场,迎接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战场已摆好,战鼓已擂响。

在此,提醒你注意以下几点:总原则:细心、耐心、信心、灵活仔细审清题意,细心周全答题,反复认真检查,做到志在必得。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开拓思维,善于左右联系,争取超常发挥。

考前一周复习原则:(1)保持状态,天天语文,每天都要进行语文复习。

(2)合理用时,选择题稍快点,保证有60分钟写作文。

(3)缓解情绪,冥想放松。

进入考场,尚未答题前,运用冥想的方式,通过短暂的想象或联想,使自己的情绪缓解下来。

(4)强化信心,适度亢奋。

语文考试跟文学创作具有某些相似性,它必须保持适度的亢奋心理,才容易激发灵感,激活思维,要找到情绪的最佳点。

(5)心无旁骛,置身文本。

和语文教材一样,语文试卷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自由的、审美的天地。

考生心无旁骛的进入到文本之中,进入到试题的审美境界之中,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6)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考前指导:一、做好充分的准备。

1、准备好考试用品:考试证,2B铅笔,橡皮,0.5mm黑色水笔等。

2、身体准备。

防受凉,注意饮食卫生,正常作息,保证考试时精神饱满。

3、心理准备。

给自己确定合理的考试目标,不期望所有的题目都是平时训练过的,相信“我难人亦难”。

要坚信自己的实力,沉着冷静答题,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二、答题注意点1、考前五分钟:认真、准确地填好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座位号等,并迅速将试卷浏览一遍,看一看试题的基本类型,是否与我们平日做的练习一致。

通过浏览,使自己心中有数,从而合理地安排时间。

2、认真审题。

可用铅笔轻轻划出题目中的关键词。

如“无误的”、“不正确的”、“错误的”等。

3、完成诗歌鉴赏题时,要注意诗题、、注释等,把握诗歌意象,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意境。

4、完成现代文阅读时,能直接用文中词句作答的就用原文的词句;不能直接用的,就根据题目的要求对原文的有关信息筛选加工作答。

如果题目明确了字数要求,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字数表达;无把握作答的,可先在草稿纸上草拟答案,然后誊入试卷,保持卷面整洁。

5、完成作文时,先认真审题,弄清是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根据题目要求列出提纲。

提纲不一定要详实,列好后,再看看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6、复查。

全卷完成以后,重点对有疑问的题目进行推敲,不轻易改动答案。

对原先没有作答的题目,哪怕连蒙带猜也要作答,一定不留空白。

7、时间安排。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基本是一分钟做一分的题量。

时间分配建议安排如下(各人视自己的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语基90分钟,作文55分钟左右;余5分钟机动复查。

这样可避免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8、书写。

文字表达题一定要笔画清楚,书写工整。

三、分条说明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小窍门】:1、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2、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3、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4.、注意语义重复。

5、主要抓“合乎语境”。

成语考查重点可以概括为“合不合语境”。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我们必须弄清其中关键字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辨析它们。

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例如: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那种不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就急于做高难度题的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句中“喧宾夺主”比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句中的基础知识与难题无主客之分。

)第四,看成语与其它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成语在语言运用之中,相当于一个词,因而就有一个和其他词浯的搭配问题,不能互相矛盾,也不能重复。

例如: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成语题需要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病句题1、跟着语感走。

即通过语感进行检测,可很容易地审出杂糅、赘余、语序不当等语病。

2、主干压缩法(即划分主谓宾法)。

此法可很容易地解决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

3、同类比较法。

感觉拗口而查不出病因时,可举几个相类似的句子或短语进行类比,从而找出病源。

4、特点记忆法。

掌握一般病句的基本症状,找出病源的出现规律。

如句中的并列成分,非常值得注意。

要梳理整体框架结构,有时要细研到各词的关系。

杂糅要理清两种结构。

正确项有时也较为模糊,需用排除法才能确定。

5、做题思路通常是:先检查句子的主干,看是否缺成分→ →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特别注意常见的典型病症。

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病句辨析一般使用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即从语法角度对句子成分进行分析找寻病因。

语言运用语言运用的题型比较灵活,每年高考的新题型都出现在这个地方。

首先把近段时间各地模拟题中的第16、17翻一遍,熟悉题型是答题的关键。

其次,看到新题型不要慌,慢慢看题目要求,总能有收获.1、语段压缩题答题技巧:明确愿干要求,抓住陈述对象、事件经过及事件结果,画出文中的信息点,或归纳或概述特点,连缀成句,不多字数,不出语病。

解题思路:首先抓住关键词、关键句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一般是有解释的或重复较多的),其次去掉肯定不要的信息,包括原因,论据、过程等,其次换(调换、转换),其次数(数字数),其次对(与置干要求对应),最后是理(整理使之有条理).2、语句扩展题答题技巧:①情景式扩展: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②事理式扩展:围绕中心,分析论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论证,此类置关键是要注意曩目中“以……重点”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以“……”为重点,有两种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其二,在其后写一串话(最好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丰富文采)具体解释“…”的内涵.一般情况下以第二种为好。

3、句式仿写题答题技巧:看清列出题于几点要求,分析仿写句,琢磨句式特点及表现手法,注意材料中的思想内容,搜索仿写材料,展开联想和想象,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尽可能使句子写得有深意。

注意要求.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词造句,连贯得体.写好以后要注意对要求进行复查.4、新题型(1)手机短信:答题技巧:(l)突出主题。

(2)语言要简明、得体。

简明主要是注意字数的限制。

得体指用语要适合场合、对象的特点。

(3)注意情境,讲究文采.(2)公益广告:答题技巧:注意字敷不宜多,一般1030字。

要有修辞手法,有情感,有创意。

更要符合题意.(3)图文转换:①表(格)文(字)转换题:基本流程:图表(源信息)观察认读—分析理解一归纳概括—文字表达.要综合分析三个维度:横向角度、纵向角度、斜向角度(主要是数据变化)。

②图文转换题:无论是标类还是漫画类,答题流程是:审读画面,观察要素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一分析寓意,文字表达.(4)编写串联词:要注意突出节目的主题,符合演出的氛围,用语要饱含激情,简洁有力,既富有文采,生动活泼,又要口语化,通俗易懂,还要注意语育的连贯.(5)编写解说词:苜先要抓住解说对象的主要特点,确定解说的主要内容,其次在解释画面或实物时,要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此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形象性、直观性,发挥一定的想象,做到视听的和谐统一.★如果有对话,要注意谦敬词的使用.默写l、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耍像小学生一样一笔一划写字,切勿卖弄.2、脑子里根本没有印象,则不必苦思冥想,浪费时间,要把时间用在能够挣来分数的句子默写上,要注意养成“一字不差一的习惯.一时出现思维短路,想不起来的句子,暂时放过,有时间再回头想,回想时尽量朝前背诵段落.3、一般考查的句子都容易出现错别字。

诗歌鉴赏l、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盛情基调。

2、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3、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特别是比较熟悉的、特征性明显的,不能生贴标签,应由衷及里,逐步深入,分步作答.4、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如果判断准确,就要敢于大胆使用;如果不能肯定,要学会运用模糊语言,做到不懂装懂,尽量获取分数。

语言的风格,或特点关建词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等.专业用语.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虚实相生)、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点面动静结合、听觉视觉、绘形绘声绘色等.语言特点。

含蓄、明白如话、质朴、风趣、直露、平实、典雅、清新、绚丽、口语化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对比、捧比、反复等。

思想感情: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摹、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5、整体把握诗词和诗词中的句子,注重概括。

6、弄清题目问的角度,这就是我们回答的角度,做到“问什么,答什么一有针对性.弄清题目怎么问的,问的方式即是回答的方式,做到“怎么问,怎么答”【特别提示】l、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2、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唐代积极昂扬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术清初的抗清复明等);3、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李清照南渡前的洧新、愉悦和南渡后的凑清等)★原则:忠实于题干,“问什么,答什么”忠实于文本,“要什么,给什么”.形象型:概述、析句(结合句子分析)、主旨情感情感型:手法、析句、情感炼字型、诗眼型:看法、字义(扣词)、析句、述情(作用)技巧型:名称、析句效果作用(情感主旨)意境型:描画(概述)、点景、述情语言风格型:风格特征、析句、情感术语:语言特点:含蓄、幽默、风趣、直白、平实、典雅、清新、自然、优美、质朴、委婉、豪放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②借古讽今③托物言志)、议论、说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借代、反复、(双关、对比、设问、反问表达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包括正反)、以小见大、借古讽今(虚实结合)、用典、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寓情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比兴、照应、烘托、欲扬先抑、卒章显志描写角度:动静结合、视觉听觉、高低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伤春悲秋、思乡怀人、年华易逝、隐逸之乐、亡国之恨、爱国情感、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离怀别绪、旅途寂寞、军旅之苦、边塞征战、两情相悦、怀古伤今、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坚守节操、对自由的向往、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