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群文阅读教学法”是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方法,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

但是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却很少。

本研究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为依托,着重探讨“群文阅读教学法”理论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当下的初中古诗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本文将从如下方面进行论述:一、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

二、第一章主要介绍“群文阅读教学法”的理论,包括它的理论基础、产生背景和概念界定,为下文的应用打好理论基础。

三、第二章主要分析群文阅读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首先,论文介绍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分布及数量情况。

其次,
论文分别对初中语文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初中古诗文教学和学习情况,以便提出针对性的应用措施。

最后,分析了群文阅读在古诗文应用的优点。

四、第三章主要提出了群文阅读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首先是应用原则:以学生为本、师生协作和以视界拓展、深入思考为教学核心。

其次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群文阅读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这部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确定议题、选择文本和设计问题三个方面讨论如何构建群文,第二部分结合教材提出了教师操作方式。

五、第四章主要阐述了群文阅读在古诗文阅读中应用的局限性。

一是可能导致学生掌握知识不全面,二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缺乏真实性。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以部编本初中教材为例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以部编本初中教材为例

二、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 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合理选择古诗文篇目。在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和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古诗文篇目。一般来说,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古诗 文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选择题材相似、表现手法相近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 行比较教学,也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课外古诗文作品进行补充,以拓宽学生的 视野。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在教师的 引导下对多篇古诗文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从而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不断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阅读经验进行推断和 判断,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群文阅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古诗文 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热爱。同时,通过长期的群文阅读训 练,学生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三、总结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可以丰富学生的 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 习惯。在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合理选择古诗文篇目、注重比较与归 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方面入手,从而更好地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提高 初中古诗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文 教学中的应用以部编本初中教
材为例
目录
01 一、群文阅读教学法 的基本概念
03 三、结语
二、群文阅读教学法
02 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 用
04 参考内容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以部编本初中教材为例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其中,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示将以部编本初中教材为例,探讨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文 教学中的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作者:叶红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05期【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国家对于古诗词教学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有鉴于此,我将简要分析“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群文阅读;古诗词教学;新课改【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12-02前言近年来,“群文阅读”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语文基础教学中,其对于学生视野的拓展、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引入“群文阅读”教学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古诗词、掌握古诗词。

有基于此,我将从依人选文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阐述,希望可以帮助到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们。

一、当前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在当前的初中古诗词教学中仍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着学生们古诗词的相关学习。

我将这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主要分类以下三类:第一,学生们的古诗词阅读量不够;第二,部分教师对于古诗词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三,学生们古诗词学习效率不高,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课本上古诗词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学生们在古诗词上所投入的时间不足从而出现了阅读量不够的情况。

古语有言,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初中生们需要加强古诗词方面的学习。

与此同时,部分语文教师对诗词答案的依赖度太高,没有在诗词教学上投入应有的精力,使得很多初中生逐渐失去了对于诗词学习的兴趣。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需要从古诗词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解决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

二、“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1.依人选文。

首先,我们在初中古诗词教学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某一诗人进行诗词材料的选取。

在我看来,通过“依人选文”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具体诗人的诗风进而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的诗人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开展古诗词学习。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法”的简称。

古诗词因为篇幅短小,容易操作,便于“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界已经被许多专家认可,被许多一线教师采用,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这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在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优化学习,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价值,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合理选择群文素材是开展群文阅读的前提条件。

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取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诗词文本,如此才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对于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该如何进行选文,如何设计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尝试。

首先,依人选文。

以作者为角度,合理选取群文素材,是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组文思路。

同一作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因为不同的人生经历,他的思想状态、人格心境、个人追求都会发生改变,开展群文阅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作者,建构起立体的诗人形象,从而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

例如,初中阶段人教版教材分别选入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武陵春》。

李清照的词作最能反映她不同阶段的变化,为了帮助学生建构起一个立体全面的李清照,在群文阅读课中,不妨设计“一词一世界”的议题,选择李清照三个不同阶段的词作,反映少女时期自由快乐的《如梦令》,体现初为人妇时与爱人离别后相思闲愁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以及?历国破家亡,已是天命之年时写作的满是凄苦悲痛的《武陵春》进行群文阅读。

三首词反映的是三种社会状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三重世界。

选用这三首词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分析诗词。

再如人教版八年级把杜甫的《望岳》和《春望》编在一起,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动荡时期,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设计“‘望’字背后的诗史”的议题,让学生对比阅读这两首诗,了解两首诗歌中作者不同的情怀。

《望岳》中表现了年轻时杜甫积极入世的冲天豪情壮志,而写作《春望》时作者经历了战争的创伤、岁月的洗礼,此时的作者青春不再,早已没有了“会当凌绝顶”的激情澎湃,他用自己凝重的笔如实地记录描绘那个满目疮痍的社会,并将自己的忧国忧民情怀融于笔端文字之中。

群文阅读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群文阅读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群文阅读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一、理论层面1.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学生往往是以个人的形式进行阅读,并通过老师的讲解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而引入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则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讨论,共同探讨古诗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完成阅读任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可以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需要相互倾听、相互协作、相互支持,才能够共同完成阅读任务。

这种合作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因为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往往可以引发出更多的思考和解释,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意义。

3. 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情感深厚。

传统的古诗教学大多是通过老师的解读来传达诗歌的情感,很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情感冲击。

而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共同探讨诗歌的情感表达,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的内在情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使他们更加贴近古诗,更加深刻地领会其中的意蕴。

二、实践层面1. 设计合适的阅读任务在进行古诗的群文阅读时,老师需要合理设计阅读任务。

阅读任务可以包括诗歌的理解、诗歌的鉴赏、诗歌的谜语等等。

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加主动地思考、探索,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群文阅读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些经典的古诗进行阅读,比如《静夜思》、《将进酒》、《水调歌头》等。

这些古诗无论是在意境、情感、艺术性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还可以通过故事、动画、音乐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古诗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群文阅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群文阅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群文阅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而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代表,是古代文化传播的载体。

以下是“初中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初探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由于古诗词的出世距离现今比较久远,很多时候学生们理解不了其中的内涵,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而一般的古诗词教材内容都要求学生必须背诵,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以及诗词创造背景。

现今在新课改的不断进行下,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师该如何更好的落实古诗词的教学呢?笔者以下做简要的陈述。

(1)古诗词的创作手法为学生文学创作提供更多先进经验。

文学创作教学就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如果学生能熟识的掌控古诗词,就可以在文学创作中展开提及,提高文章的质量,也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先进经验古人的缔造经验。

古诗词的缔造与现代文学创作存有一显然上的相同,就是古诗词的缔造,比较著重融汇字句,可以将作者内心的情感、远大的理想或者对时代的意见等,都在短短的几句话中彰显出,这就须要写作者具备较低的写作水平。

通过古诗词的自学,学生可以回去琢磨作者的文学创作手法,进而展开恶搞,此外,学生对古诗词的提及能对文章起著画龙点睛的促进作用。

比如学生在顺利完成关于月亮的习作时,便可以提及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人存有悲欢离合,月存有阴晴圆失”去升华情感,抒发猛烈的思念之情。

(2)古诗词的丰富情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一般古人抒发情怀的方式,就是通过古诗词来表达。

现今我们学生的写作,大多比较表面,缺乏内涵,或者语句比较平铺直述,缺乏美感,没有先进的思想与崇高理想作为支撑,因本文由此古诗词中对不良风尚、时事弊病的批判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

學生通过学习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能够感受祖国的秀美山川;学习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能够感受心忧天下的愁绪;学习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能够感受远离尘世喧嚣的情怀。

群文阅读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群文阅读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群文阅读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在古诗教学中,群文阅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群文阅读是指集体阅读一篇文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共同探讨文本的内涵、语言和艺术特色,从而达到全面理
解和深刻领悟的教学活动。

在古诗教学中,通过群文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
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群文阅读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群文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语言优美,意
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由于古诗的语言和意境较为晦涩,学生可能会对古诗产生
抵触情绪,觉得难以理解和接近。

而通过群文阅读,同学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探
讨古诗中的诗意和情感,共同发现古诗的魅力。

在教学《静夜思》这首古诗时,老师可以
提前将古诗分成若干段落,让学生分组合作阅读,讨论每一段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在小组
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和同伴的讨论,打开思路,增进理解,从而对古诗产生浓厚
的兴趣。

群文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展开深入的探讨和讨论,进行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流,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静夜思》这首古诗时,
学生可以讨论诗中所表现的孤寂情怀和对逝去的思念之情,以及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物来
表达内心情感的手法,从而引发学生对自然与人生、人情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和对比的思考。

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群文阅读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群文阅读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群文阅读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群文阅读是一种集体性的阅读活动,通过集体讨论、思辨和交流,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古诗教学中,群文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立体的阅读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就群文阅读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群文阅读对古诗教学的价值1. 拓展阅读视野: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侧重于古诗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而群文阅读则可以通过集体讨论和比较,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古诗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作者的生活环境。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还能够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增加对古诗的体味和理解。

2. 提升思维能力:群文阅读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可以促使学生树立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学生需要表达自己的见解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这种思维碰撞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1. 选取适合群文阅读的古诗:在进行群文阅读时,需要选择适合集体讨论的古诗作品。

这些作品既要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又要具有一定的情感表达和意境。

作品的题材不宜过于复杂,以便学生们在集体讨论中更好地投入到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中去。

2. 构建群文阅读的氛围:群文阅读需要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集体讨论中。

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或整体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们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古诗作品,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促使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

3. 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探讨:在群文阅读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古诗的语言表达、意境描绘、情感抒发等方面展开思考和探讨。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比如从古诗的图像意象、情感表达、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古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5. 建立反馈机制:群文阅读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反馈机制,让学生在集体讨论中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法”的简称。

古诗词因为篇幅
短小,容易操作,便于“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界已经被许多专家
认可,被许多一线教师采用,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也可以借鉴这种
方法。

这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在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内容
进行系统的优化学习,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价值,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合理选择群文素材是开展群文阅读的前提条件。

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取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诗词文本,如此才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对于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该如何进行选文,如何设计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
行尝试。

首先,依人选文。

以作者为角度,合理选取群文素材,是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组文思路。

同一作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因为不同的人生经历,他的思
想状态、人格心境、个人追求都会发生改变,开展群文阅读,可以有
效地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作者,建构起立体的诗人形象,从而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

例如,初中阶段人教版教材分别选入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武陵春》。

李清照的词作最能反映她不同阶段的变化,为了帮助学生建
构起一个立体全面的李清照,在群文阅读课中,不妨设计“一词一世
界”的议题,选择李清照三个不同阶段的词作,反映少女时期自由快
乐的《如梦令》,体现初为人妇时与爱人离别后相思闲愁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以及?历国破家亡,已是天命之年时写作的满是凄苦悲痛的《武陵春》进行群文阅读。

三首词反映的是三种社会状态,
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三重世界。

选用这三首词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分析诗词。

再如人教版八年级把杜甫的《望岳》和《春望》编在一起,杜甫
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动荡时期,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
读,设计“‘望’字背后的诗史”的议题,让学生对比阅读这两首诗,了解两首诗歌中作者不同的情怀。

《望岳》中表现了年轻时杜甫积极
入世的冲天豪情壮志,而写作《春望》时作者经历了战争的创伤、岁
月的洗礼,此时的作者青春不再,早已没有了“会当凌绝顶”的激情
澎湃,他用自己凝重的笔如实地记录描绘那个满目疮痍的社会,并将自己的忧国忧民情怀融于笔端文字之中。

透过两首诗,可以了解作者、了解当时的社会。

其次,依材选文。

古代诗词的题材选材丰富、视野广泛。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
我们常常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托物言志诗、
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送别诗、羁旅思乡诗等。

每个题材中,不
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际遇,所体现的内涵也不尽相同。

按照题材分类,进行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对同一题材作品有深入的认识。

送别诗一直备受古代文人墨客青睐,这些在分别时写出来的诗
词,历经几千年,读来依然有鲜活的生命力。

例如初中阶段人教版教
材选入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送友人》、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送别诗。

我们可以对此开展群文阅
读活动,设计一个中心议题“一种分别多样情”,让学生通过分类比较,找出离别题材的诗词特点,如常出现的时间是傍晚、月夜,常出
现的地点是渡口、长亭、古道等,常用的意象是柳、酒、水、月、夕阳、晚风、笛声、远山、瘦马等,常有的习俗是折柳送别、饮酒饯别。

虽然都是送别,但里面的情感各不相同,有对故乡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有怅然若失的寂寞之情、有情深意长的勉励之情、有坦诚的告
白之情、有别后情景的想象等。

而表达情感的手法也各不相同,有的
是情景交融、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是联想想象、有的用比喻修辞、
有的是动静结合。

经过这样的群文阅读,相信学生会渐渐掌握同一题材的诗词,这也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阅读课外相关古诗词。

再次,依象选文。

古人创作诗词,常常会巧妙地选取合适的意象,例如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

刘桢《赠从弟》写道:“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借用松柏的意象告诉弟弟要学习它高洁的品行。

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零落
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的凋落来表达作者高洁的志向。

初中阶段,可以依据意象分类,进行群文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通过
意象来分析诗歌,而且能举一反三读懂其他出现该意象的诗作。

例如,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诗作当中出现了不少“月亮”意象
的诗词,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就可以设计“诗意的月亮”这一议题,开展群文阅读,选取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静夜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峨眉山月歌》《月下独酌》《把酒问月》、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张继的《枫桥夜泊》、晏殊的《蝶恋花》、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与“月”有关的诗句。

教学流程以学生小学课本中出现的与“月亮”有关的诗
句导入课堂,然后精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分别设置“读出月下美景”“品出月中情怀”的活动,让学生掌握月亮这一核心意象所
传递出来的怀疑、不满、失望、惆怅以及豁达、乐观、期待、祝愿等
一系列情感,最后把群文中收集到的含有“月亮”的古诗词进行归纳
整理,请学生认真研读,说说这些诗词中“月”的意象寄托的是和苏
轼一样的情感吗?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发现,月亮被不同的诗人们赋予了各种不同的情感,有恋人对月海誓山盟,有思妇对月牵挂丈夫,
有游子对月思念亲人。

总的来说,“月”和人的亲情、爱情、悲欢离
合紧密相连,孤独者视月为朋友,迷茫者视月为希望,奋进者视月为
信念;月既可以带上孤高的气质,也可以成为豪情的载体。

可以说,
在古诗词中,“月”是生命情感的寄托。

通过这一群文阅读活动,学
生基本能掌握“月亮”意象,读懂其他与“月”有关的诗词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