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大殿平立剖绘图(推荐文档)
佛光寺大殿

佛光寺大殿
晚唐建筑,公元857年,山西五台山,为殿堂型构架.是两个唐代木构架建筑之一,是中国木构架体系进入成熟期后保留下来的代表作,是唐代建筑风貌的典型实例.
剖面特点:
①佛光寺大殿的构架为殿堂型构架.殿堂型构架的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屋顶为四角顶.大殿殿堂型构架的前提是内外槽的柱子一样高.分为三个水平层,柱网层,铺作层,屋架层.(唐称内外槽,明清称檐柱,金柱,且檐柱,金柱不等高)
②分明栿,草栿两层.(明清称梁,唐宋称栿)明栿:平暗(音暗an)(室内吊顶或天花板的一种)以下,或砌上明造,即设有吊顶的室内中,露明可见的栿(梁).其做工精致细腻,力求美观.草栿:在平暗,平棊(音其qi)上看不见的栿,由于看不见,所以制造粗略,未经任何艺术加工,制作潦草,故称之为草栿.”砌上明造”,即不带顶棚,将”上架”的梁,枋,檩,椽都暴露于室内.
③运用了叉手托脚.叉手:从平梁的梁头至脊槫(脊檩)间斜置的木件,叫叉手,是用来扶持脊槫的斜撑。
明清被拆掉了,改用脊瓜柱。
(平梁:抬梁式构架中最上一层的梁)托脚:下一层梁的梁头和槫(檩)间斜置的木件。
它主要起扶持檩的作用,清式建筑中没有这个构件。
中国古代建筑史——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祥(1)

移柱法和减柱法通常结合使用,如山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面阔 5间,进深4间,减去前檐全部内柱,又将后檐次间内柱内移一椽 长度; 明清的建筑中已经较少使用。
副阶周匝:在主体建筑以外另外加了一圈回廊的做法,一般应
用于较隆重的建筑,如大殿,塔等。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文殊殿平面 图
面阔(通面阔)示意图
陕西西安唐大明宫麟德殿发掘平面图
北京故宫太和殿平面图
明间,次间,梢间,尽间
2. 明间,次间,梢间,尽间:建筑开间正中的一 间称为明间(宋称当心间),左右侧的称为次间, 再外的称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9开间以上的 建筑则增加次间数。
各开间的面阔尺寸在夏、商代宫殿中都是相等的,如河南 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到南北朝时的石窟中雕刻的建 筑还有这样的做法,例如云岗21窟北魏的五重塔。后来中 部各间相等,仅端部一间减窄,如山西五台山唐代佛光寺 大殿。在宋代建筑遗物和《营造法式》中,各间面阔有相 等的;有当心间稍宽,次间稍窄的;也有各间不均的。元 以后也大抵如此。
斗拱的组成
翘头上置横拱的叫做计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拱 的叫做偷心造。唐宋建筑斗拱常用偷心造,金 元以后多用计心造。
翘头上不置 横拱,此为 偷心造。— ———佛光 寺大殿斗拱。
南禅寺大殿转角斗拱
斗拱部件1
斗拱部件1
岱庙内复原建筑的斗拱
斗拱出跳数目的称呼
翘或昂自坐斗出跳的跳数,清代称为踩(宋代 称为铺作)。出一跳叫三踩(宋称四铺作); 出两跳叫五踩(宋称五铺作);一般建筑(牌 楼除外)不超过九踩(七铺作)。 跳,踩,铺作数目之间的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建筑史绘图重点

建筑史绘图重点建筑史, 绘图写出下图所示对象的名称、朝代、地点临潼姜寨原始社会氏族村落遗址平面陕西长安县客省庄原始社会半地穴住宅遗址平面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平面岐山凤雏西周建筑遗址平面汉长安礼制建筑群鸟瞰隋唐洛阳总平面唐长安总平面唐大明宫总平面唐大明宫麟德殿平面唐大明宫含元殿平面和透视明清北京城总平面四川雅安高颐墓阙,汉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石刻所示唐代佛殿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平、立、剖面图,唐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大殿平、立、剖面图,唐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平、立、剖图,宋山西太原晋祠飞梁,宋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平、立面,宋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立、剖面图,辽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平、立、剖面图,辽山西永乐宫三清殿立面,元河南登封净藏禅师墓塔,唐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唐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唐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隋北京妙应寺白塔平、立面图,元江苏南京栖霞寺舍利塔立面,五代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平、立、剖面图,辽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平、立、剖面图,五代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外观,唐/宋福建泉州定县开元寺料敌塔,宋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唐河北赵县赵州桥(安济桥),隋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平、立面图,北魏陕西乾县唐乾陵总平面北京昌平明十三陵总平面明清北京故宫鸟瞰图明清北京故宫午门明清北京故宫中和殿明清北京故宫太和殿平、立、剖面图北京天坛总平面,明清北京天坛祈年殿立面,清北京天坛祈年殿藻井,清北京天坛皇穹宇平面,清北京天坛圜丘平、立面图,清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清宫殿、陵墓、坛庙紫禁城总平面示意图北京故宫前三殿、后三宫平面图沈阳故宫总平面示意图沈阳故宫崇政殿、大政殿平面明长陵总平面示意图长陵祾恩殿平、立面赵城广胜下寺大殿剖面简图楼阁式塔、密檐塔《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汉长安城平面图曹魏邺城平面图隋唐长安城平面图北宋东京城平面图元大都平面图明清北京城平面图从辽南京到明清北京的城址变迁示意图北京颐和园总平面示意图谐趣园平面示意图北京北海苏州拙政园苏州网师园承德避暑山庄江南园林中某一小亭(请注明名称)透视住宅与聚落北京四合院平面示意图鸟瞰云南一颗印平、立面图黄土高原窑洞吊脚楼(四川、贵州)云南傣族民居干阑藏族民居江南民居木构架工程做法抬梁式,穿斗式木构架宋式、清式勾阑清式五踩斗拱侧、正立面宋式×辅作斗拱彩画示意罩清式7檩重檐殿堂剖面清式栏杆立面图说明位置并图示:五铺作举折龙吻牌楼鸱吻铺首六铺作斗拱万方安和近代史南京中山陵总平面图、祭堂立面图广州中山纪念堂平面图上海沙逊大厦平、立面图上海国际饭店平、立面图上海市政府大厦平、立面图1.北魏松岳寺塔它是我国现存最早塔的实物,突出特点是砖砌密檐式塔2.南禅寺大殿现存最早的木构厅堂,由于年代较早,三开间小庙,歇山顶3.佛光寺大殿规模大得多,为我国第一座木构殿堂,平面为金箱斗底槽4.独乐寺观音阁殿阁型构架,注意暗层的概念及其结构特性5.隆兴寺摩尼殿平立面,都很重要。
中外建筑史绘图

中外建筑史绘图外建绘图三、绘图说明(每题4~6分)1.圣马可广场平面2.罗马万神庙3.巴黎圣母院西立面4.帕拉弟奥母题5.希腊十字式教堂6.巴西利卡7.帆拱8.坦比哀多9.帕提农神庙平立面10.罗马泰塔斯凯旋门11.泰吉·马哈尔陵12 哥特拱顶13.雅典卫城平面14.威尼斯公爵府立面15.五种古典柱式正立面16.圆厅别墅17.爱奥尼柱式立面(并说明主要部件名称)二、写出下列建筑的设计年代、作者、风格,并绘图1、罗比住宅2、罗马万神庙(平面和外观)3、香港汇丰银行(立面或外观)三作图(18分)1. 画出一个典型哥特教堂平面和一个典型罗马风教堂平面2. 画出密斯代表作品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的平面和柏林国家美术馆的平面3. 用典型实例说明路易·康在设计中的空间组织与形式表达方式(包括平面和立面,并加说明性的关键词)2、画图:可不西耶的自由平面,圆厅别墅,古埃及太阳神庙大殿剖面,肯尼迪环球航空楼。
1. 画图并叙述一个给你深刻印象的建筑空间(平立剖)三、画图题1、拜占廷圣索非亚大教堂平面;2、圣马可广场平面;3、密斯的德国馆平面;4、安藤的平面和小透视(用其一作品为例)五,绘图并说明年代15巴黎圣母院立面罗马万神庙平立面西方五种古典柱式柱头雅典卫城平面帆拱二,绘图(正确工整)201:罗马五柱式2:泰姬.马哈尔陵总平面,立面3:巴黎圣母院立面4:罗马万神庙平面立面5: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总平面五,试画出下列建筑的图形151:帕提农神庙平立面2:圣马可广场平面和沿海立面3:泰吉.马哈尔陵的正立面4:爱奥尼柱式的立面,并标明主要比例5:卢佛尔宫东立面四:绘出下列图形并说明其年代20 1:帕提农神庙平面和立面2:罗马五种古典柱式里面并标明比例3:巴黎圣母院立面4: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平面5:六分拱顶(鸟瞰)二,绘图101:斯卡摩西的理想城平面2:帕提农神庙平面,立面3:泰姬.马哈尔陵总平面,立面4:帕拉第奥券柱式立面5:罗马泰塔斯凯旋门立面四:绘出下列图形151:罗马五种古典柱式立面(注明名称和比例)2:罗马万神庙平面和立面3:帆拱透视4:巴塞罗那展览会德国馆平面5:朗香教堂平面和立面4、巴黎圣母院正立面图5、波特兰市政大厦正立面图6、罗马万神庙平面图1. 罗布次住宅(平面)2. 萨沃依别墅(立面)二、作图题:(每题2.5分,共10分)1.哥特式教堂剖面示意2.卢浮宫东立面示意3.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外观4.悉尼歌剧院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帆拱2.红屋3.巴西利卡4.伯尼尼5.圣马可广场二、解释或图示(选作10题,每题2分,共20分) 人像柱鼓形座罗马斗兽场新乡土派帐篷顶罗马水道流动空间圣马可广场贝聿铭有机建筑带形城市《马丘比丘宪章》二、名词解释或图示:(每个1分,共10分)1.邦克楼2.鸟居3.穆达迦风格4.钟乳体5.透视门6.帕拉蒂奥母题7.巴西里卡8.戈地9.水晶宫10.椽侧二、名词解释(文字或图示):(每个1分,共10分)1.罗马五柱式2.希腊十字式3.帆拱4.十字肋骨拱顶5.玫瑰窗6.帕拉蒂奥母题7.光塔8.德意志工作联盟9.表现派10.新建筑五点三、图示下列名称(每小题4分,共20分)1.抱厦2.墀头3.五花山墙4.金厢斗底槽5.干栏三、默绘下列建筑(10分)1.韩斯主教堂立面2.圣马可广场总平面二、徒手画出下列各项示意图,并标以必要说明。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最后,在寺内僧众帮助下,他们在殿内搭起了架子, 拭去千年尘封,终于在大殿木梁找到唐代墨书,和 殿外的石经幢相互应证,终于确凿无疑地证实:
中国有唐代木构建筑,日本人的定论可以休矣!
斗拱剖析
斗拱剖析
斗拱剖析
外檐转角斗拱:
施于四角柱之上。
其正侧两面均出双杪双下昂,如柱头铺作。
45度角线上则出角华拱两杪角昂三层。
正侧两面第二跳华拱上之瓜子拱和慢拱相交于第二 跳角华拱之上,在转角毗连之面伸出,为华拱两跳, 跳头施单斗,与昂上令拱并列以承替木。
第二跳昂头施正侧两面相交之令拱,并与由昂相交, 以承相交之令拱及橑檐枋。
由昂头别施宝瓶以承角梁。
华拱第一跳后尾即与泥道拱相列,第二跳以上即引 伸为各层罗汉枋。
角华拱后尾第二跳伸出为角乳栿,由第一跳角华拱 承托以达内角柱之上。
两面昂尾都相交压于转角毗连之面最上柱头枋之下。
斗拱剖析
斗拱剖析
斗拱剖析
斗拱剖析
斗拱剖析
外
檐
柱
头
形
式
为
七
铺
作
双
抄
双
下
佛光寺东大殿 柱头铺作侧剖图
斗拱剖析
五台佛光寺东大殿 杀斜尾栱
华栱上与下昂斜切,在昂身 下形成一块楔形构件,用以 承垫斜置的昂身。
其构件形象表现为华栱外跳 将卷头斜杀,故称“杀斜尾 栱”。
佛光寺东大殿斗拱里转第四 跳华栱栱头隐刻,在外与昂 身斜切,四椽栿(明栿)背 上华栱在外与平棊斜切(隐 刻卷头)为这种形象的栱最 早的表现。
内柱有柱头、两山柱头、补间和转角4 种。
以解剖图法展现中国经典古建筑(一)

以解剖图法展现中国经典古建筑(一)李乾朗先生於2005年起手绘,以解剖图法展现中国建筑史经典建筑,涵盖木构殿宇、楼阁、塔、城门、石窟、桥、民居等五十余座建筑。
1:唐大中十一年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简介一、建造历史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公元471-499年)时期,隋、唐时寺况兴盛,声名远扬长安、敦煌等地,在日本、东南亚地区颇有影响。
唐武宗(公元841-846年)灭佛法时,佛光寺遭到破坏,现存东大殿,为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77年)重建,殿内塑像、壁画、石刻,殿外墓塔、经幢,都是唐代遗物,价值连城。
二、建筑特色佛光寺内殿宇高宏,布局舒朗,主从分明,整个寺院由三个院落组成,五台山佛光寺(14张)一院最低,三院最高,二院花香喷溢,环境最美。
寺内东大殿是唐代遗物,背依册踞高台,雄伟古朴,可俯览全寺。
此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外观简朴,门窗、墙壁、斗拱、柱额等皆用朱色土涂染,设有装饰彩绘;大殿结构精巧,斗拱粗壮、梁枋嵌削规整;殿顶铺盖板瓦,脊料用兽开黄绿色琉璃瓦,屋脊两端矗立一对高大雄健的琉璃鸱吻。
整个大殿显得劲健绮丽、气度不凡。
此图为东大殿,东大殿位于佛光寺内东向山腰。
雄伟古朴,居高临下,俯瞰全寺,为寺内主要建筑。
根据殿前石幢刻字与殿内梁架上题记核证,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在弥勒大阁旧址上重建。
殿前基址甚高,有片石砌筑,其上筑以台基。
殿向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四阿顶形制。
前檐当中五间安有大型板门,两尽间及两山后间安直楼窗,便于殿内后部采光。
殿内外柱上有古朴的斗拱托上部梁架和深远翼出的屋檐。
殿内天花板将梁架分为明状(露明梁架)和草状(隐蔽梁枋)两部分。
梁枋嵌消规整,结构精巧,局部还保存有早期彩绘痕迹。
殿顶全用板瓦仰俯铺盖,脊兽全为黄绿色琉璃艺术品,一对高大的琉璃鸱吻矗立在正脊两羰,使殿宇更加壮丽劲健。
殿内佛坛宽及五间,满布彩塑三十五尊,比例适度,躯体自如,面形丰满,线条流畅,都是唐代作品;五百罗汉则为明代补塑。
仿古建筑平、立、剖面设计CAD图纸

佛光寺大殿_中国古典建筑分析 ppt课件

3反映当时的佛教发展趋势
佛光寺唐塑的形象塑造,也与当时的佛教思想发展变化有密切关系。禅宗是唐代 快速兴起的佛教宗派,此宗大胆摆脱经典教条和仪式束缚,甚至主张不读经、不 礼佛、不坐禅,采用“直指人心”的通俗说教方式,倡导“即心即佛”、“见性成佛”、“ 顿悟成佛”等思想理论,对唐及唐以后的佛教乃至社会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禅宗将佛教世俗化的思想,带动了当时佛教艺术向世俗化转变,唐道宣所谓“唐以 佛像笔工皆端庄柔弱,似妓女儿,而宫娃乃以菩萨自夸也” 这些佛塑像之上庄严 与与弱、性与世俗、柔崇高与平凡、端重人性的微妙结合和和谐统一难,在现存 中国古代佛教彩塑中很见到的。
大殿唐彩
佛光寺彩塑的塑造,有着复 杂、厚重的皇家背景。佛光 寺唐塑和东大殿木构建筑共 同物化和象征着唐代社会的 精神和气度;佛光寺唐塑主 像的组合,体现了朝廷对佛 教的认识和意图,具备了中 国古代皇家道场的基本功能 和特征;佛光寺唐塑艺术造 像是唐代社会文化、风俗时 尚的物质凝结,也是晚唐艺 术潮流乃至哲学、宗教思想 在佛教造像中的典型体现; 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佛光寺 唐塑,是后人很难攀顶的一 座艺术山峰
大殿出檐深远,屋面坡度较平缓,举高 约1/4.77。殿顶用板瓦铺设,脊瓦条垒 砌,正脊两端,饰以琉璃鸱吻。二吻虽 为元代补配,但高大雄健,仍沿用唐代形 制。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 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宏 大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 雄健有力的感觉。 大殿构架由屋深柱网、铺作层和屋顶梁 架三部分叠加而成,七铺作斗拱纵横恣 肆,威压四方,是现存中国古建筑中斗 拱挑出层数最多、距离最远的一个实例,也是我国集唐代建筑、彩塑、壁画、 题记、经幢于一殿的孤例。 佛光寺大殿在脊檩下仅用叉手,是现存古建筑 使用这种做法的孤例。同时佛光寺大殿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木构建 筑暨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它虽然比南禅寺 大殿晚七十五年,但规模远胜于彼,且在后世修葺中改动极少,所以国内一 般都将东大殿作为仿唐建筑的范例。也被被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中国第一 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