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的萌芽
第二章现代艺术设计的起源

第二章现代艺术设计的起源第一节近代产品社会到来和现代艺术设计的萌芽产业革命指十九世纪初从农业、手工业转变为工业、机器制造业为主的经济过程。
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的开端。
产业革命是工业革命诞生的直接原因。
产业革命给人类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工艺方面,人们开始采用新的能源、材料;蒸汽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推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机械化,引起了工程技术上的全面改革,创造了人们以前难以想象的技术奇迹;工厂的出现,使劳动分工精细和专门化;在交通运输领域,出现了蒸汽机车、轮船、汽车、飞机、电报、无线电。
这些新工具、新技术的出现,使得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在工业和科学领域,产业革命促进了机器制造业、钢铁工业、运输工业的蓬勃兴起,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工业技术体系,也促进了热力学理论的建立。
第二节伦敦博览会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公爵,在英国艺术学会的倡议下,决定在伦敦举办一次工业产品博览会,地址是位于伦敦的海德公园。
在著名的海德公园内建造了以钢和玻璃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水晶宫”。
“水晶宫”长1851英尺,宽404英尺,耗用了4500吨钢材、10公顷的玻璃,其外形为一个简单的梯形长方体,有一个垂直的拱顶,各面只露出铁架和玻璃,没有多余的装饰,实际上是一个放大了的温室。
它的建成,曾轰动一时,被认为是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是产业革命之后人类近半世纪科技成就的综合检阅,也是对这一时期技术与艺术分离的集中暴露。
人类社会的交流形式完成了从低级阶段初级产品的简单交易到工业时代的技术交流和文明成果展示的重大转变。
1851年的“水晶宫”博览会是世界工业化时代的重要标志,人们在使用工业产品的同时,审美趣味仍停留在古典装饰风格之中,这促使设计师在工业产品上装饰古典风格的样式,必然导致艺术与技术不协调的矛盾。
然而正是这一次展览,暴露出当时工业产品中的“没有功能意义的装饰”和“把钱放在不必要的装饰上”等缺点,进而引发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
西方设计美学

萌芽时期的设计美学主要是指从人类直立行走到新石器时期的这段时间的设计美学。
在这个阶段人们在创造劳动工具的同时,对设计的形式也逐渐开始有了认识。
这一时期的设计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劳动中不自觉的行为,其审美取向表现为不自觉性。
发现形体改造物体形态功能塑造器物形态新石器时期的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现是古代设计艺术发展的一大飞跃。
人们已经从发现、认识造型阶段发展到有意识的再现现实和塑造形体的阶段。
陶器的创造不仅满足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人类开始创造出对象,并且可以通过平面图形的创造来再现现实生活。
在这个时期,人、劳动工具和技术在统一的工艺过程中联合在一起,所以凡是可凭专门知识来学会的工作都叫做“艺术”。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艺术和设计是西方设计艺术的源头,现在西方设计许多观念的形成与那时的美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多立克柱式风格:赫拉神庙 伊奥尼亚柱式风格:伊瑞克提翁神庙 科林斯柱式风格:列雪格拉底音乐纪念亭建筑古罗马的设计继承了古希腊设计的辉煌成就,并进一步向前发展,创造了光辉的设计成就.古罗马建筑风格——角斗场、万神庙2.1古希腊和古罗马设计美学庞贝古城广场入口 庞贝古城出土的三角凳适用美观坚固古希腊克里特岛陶器 古希腊几何学纹时期陶瓶希腊陶器的特色黑绘希腊陶瓶经典期特色——红绘2.1古希腊和古罗马设计美学陶瓶•奥古斯丁(Augustine,354—430) ,他的美学著作《论美与适宜》中把美区分为“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两种类型,奥古斯丁还罗列出美的较为具体的特征和规律,它们包括平衡、类似、适宜、对称、比例、协调、和谐等原则,统摄这些原则的是“整体”。
•奥古斯丁美学认为感性美的形式归根到底是有规律的,艺术符合这些规律才能达到美的标准。
而且这些规律也广泛适用于各种艺术中,在奥古斯丁看来,艺术的规则和美的规则是—致的,它们的基础是同样的形式特征。
奥古斯丁的这些理论是古典美学的重要内容,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以符合这些原则作为美的标准。
(完整word版)世界现代设计史整理

世界现代设计史整理。
除了世界现代设计部分。
保证内容最全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框架】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至19世纪初)(1)18世纪前的手工艺时代(2)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思想发展(至20世纪初)(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重点)(2)国际现代主义和包豪斯(重点)(3)美国设计的兴起三:高度机械化时代—设计思想的成熟(至20世纪50年代)四:自动化全球时代—设计思想和体系全面发展(至今)(1)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设计(2)美国工业设计(3)日本工业设计【设计风格大事年】〖设计萌芽以前〗中世纪: "哥特式" 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罗马式" 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 "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16世纪"文艺复兴" 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17世纪"巴洛克" 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
18世纪"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是居住环境19世纪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设计萌芽后至少分七个阶段〗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1890-1905 新艺术运动1900-1930 机械美学运动1925-1939 装饰艺术派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微电子风格1975-至今当代风格【知识点汇集】※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
01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

第三节 设计产生的必然性与分化的意义
美 国 心 理 学 家 亚 伯 拉 罕 ·马 斯 洛 在 1943 年 提 出 的 《 人 类 激 励 理 论 》 中 指 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 为五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爱和归属、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 求。一旦基本的需求(生理、安全和 社交)得到了满足,更高的需求也就 会随之出现;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 ,人们自然而然地开始追求精神上的 满足。在这种前提下,设计的功用便 由保障生存变成了使生活更加舒适和 有意义,美的元素开始出现并逐渐得 到强化,设计的分化也就随之产生了 。
延伸阅读
1. 李砚祖, 张夫也,中外设计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 2. 刘华东, 韩颖, 朱长征,中外设计史,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 3. 裴文中,旧石器时代之艺术,商务印书馆,2015年。
新石器时期的古锥和古针
第一节 设计的起源
将实用和美观结合起来,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新石器时代对石器 的磨制,凸显出古人类卓越的美感以及对美的形态的控制能力。
从大量考古发现的遗存石制器物来看,新石器时期的古人类已经开始大规模有 目的地挑选、塑造一定形态的工具,使之既能够适用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又可 以满足审美需求,达到一定的装饰效果,这体现了功能性与装饰性的统一。在某 种意义上,古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的同时,也为设计的分化埋下了种子。
➢ 石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设计活动的萌发。
旧石器时期石器
第一节 设计的起源
史学上也把石器时代划分为旧石器时代(约公元前300万年~公元前1万2000年 )、中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2000年~公元前9000年)和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 9000~公元前5000年)。
中外设计史复习资料

第一篇外国艺术设计史第一章手工业时代的设计史前社会—1750年• 艺术设计的萌芽• 在距今300万年前,地球上已经出现了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类,人类有意识的制造工具就揭开了设计史的序章.• 以打制石器为代表的最早造物活动• 人类由于能够制造工具而成为真正的人.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时代.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 旧石器制作工艺和造型观念的发展• 在长达百万年以上的旧石器时代里,人们在日复一日的长期的打制石器的过程中提高了技艺,使制作出的石器的器形越来越规整,加工越来越精细,造型越来越多和复杂,打制石器的发展过程也是旧石器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孕生的过程• 在早期的骨器上出现的磨制的痕迹表示着一种崭新的磨制工艺的开始,磨制工艺使器物变的光洁润滑,增强了美感。
人类逐渐掌握了锯、切、削、磨、钻孔等技术,能制作骨针、鱼叉、骨刀和鱼铲等。
• 另外,钻孔技术和火的使用也使人类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在这一系列的生产手段极大地拓宽了造物的构成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初步的审美意识,在制作产品时体现出对实用和美的双重追求。
• 新石器时代的开始• 距今1万年左右,人类迎来了崭新的—新石器时代。
• 主要的标志特征:一是磨光的石器被人们广泛的使用;二是打制和使用陶器;三是农业和家蓄饲养业的出现。
此外,纺织品的设计也是新石器时代值得夸耀的设计。
• 新石器时代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也孕育出早期设计文化的繁荣气象。
第二章西方古代国家的艺术设计第三章古代埃及的设计艺术第四章• 从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国家起,到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征服止,期间大约延续了2500年之久,这段历史就是古埃及的王朝时代。
可谓“尼罗河的恩赐”第五章第六章在西方艺术史上,希腊、罗马时期可以说是第一个艺术的黄金时代,不论雕刻、建筑,还是诗歌、戏曲都达到了全面的繁荣,其影响可以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期及更长远的时代。
现代艺术设计起源(一)

工艺美术运动
• 莫里斯是一位复杂的 人物,在政治上和设 计上他是激进的,但 他又深深地迷恋传统, 有时还体现出强烈的 浪漫色彩。 • 他是一位积极的社会 主义者,主张社会平 等和反对压迫,但在 其晚年却出现了矛盾 的现象。
工艺美术运动
• 一方面他的社会主义 理想进一步发展,另 一方面他的设计又变 得越来越复杂和昂贵, 他所接受的设计委托 多是豪华宫殿的室内 装修设计。
现代艺术设计起源
现代艺术设计起源
伦敦世界博览会
• 展览会的地址是伦敦 的海德公园。 • 整个展览会最有代表 性的,也是最成功的 作品是作为展览会所 的“水晶宫”。 • “水晶宫”的设计者 是园艺师约瑟夫· 帕克 斯顿。
伦敦世界博览会
• “水晶宫”长1851英尺, 宽404英尺,耗用了 4500吨钢材,10公顷 的玻璃,其外形为简 单的梯形长方体,有 一个垂直的拱顶,各 面只露出铁架和玻璃, 实际是一个放大了的 温室。
现代艺术设计起源(一)
产业社会和现代艺术设计的萌芽
产业社会和现代艺术设计的萌芽
• 产业革命是工业设计 诞生的最直接原因, 它为工业设计的贡献 不仅体现在技术方面, 而且还包括了社会、 文化、人类生活方式 等方面。
现代艺术设计起源
• 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 国成为欧洲的头等强 国,殖民主义的扩展 使英国自诩 “日不落 帝国”。强大的国力 促使英国举办了第一 次世界博览会,也称 “水晶宫”博览会。
产业主义与工艺的理想
• 约翰.拉斯金 •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 奠基人,现代技术美 学理论的先驱。他是 作家、艺术家、艺术 评论家,还是哲学家、 教师和业余的地质学 家。
现代艺术设计起源
• 1869年任牛津大学美 术教授,长期从事艺 术评论和艺术史研究, 主要主要著作有《现 代画家》、《建筑的 七盏明灯》、《艺术 的政治经济》、《艺 术讲义》、《威尼斯 的石头》。
世界现代设计史框架

世界现代设计史框架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19世纪初)(1)18世纪前的手工艺术时代(2)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思想发展(至20世纪初)(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2)国际现代主义和包毫斯(3)美国设计的兴起三:高度机械化时代——设计思想的成熟(至20世纪50年代)四:自动化全球代——设计思想和体系全面发展(至今)(1)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设计(2)美国工业设计(3)日本工业设计设计风格设计萌芽以前中世纪“歌特式“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解镶嵌为特色“罗马式“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折中主义“什么好用就用什么的工能主义16世纪“文艺复兴“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序列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17世纪“巴洛克“追求不规则式,起伏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
18世纪“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典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是居信环境19世纪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驱设计阶段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1890-1905 新艺术运动1900-1930 工业美术运动1925-1939 装饰艺术派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 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标主义)微电子风格1975-至今当代风格知识点汇集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期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是威廉·莫里斯。
这场运动受到了日本艺术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
书籍装帖等放面。
其特点有:1、强调手工,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
3、提但是歌特式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
设计概论

设计的发展设计作为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工和制作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设计萌芽阶段、手工艺阶段和现代设计阶段。
一、现代设计之前:萌芽与源泉1、萌芽:原始设计。
旧石器时期向新石器时期转变趋势表现:原始设计中石器作为代表性的设计具有:1、石器工具的种类从单一到多样化、专门化、和组合化。
2、制作技术由简单到复杂。
3、在造型上、形式上由粗陋到精致。
陶器的出现不仅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信心,也开始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实现从游牧向定居方式的过渡,作为一个新开端,设计从此进入手工艺设计阶段。
2、源泉:手工艺设计。
手工制作的重要特点:1、在过程中,很少有基于生产的分工,因此设计与生产过程往往是统一的。
2、设计与生产密不可分,决定了设计者在身份上与生产者合一。
3、手工制作的方式决定了设计必然收到人类自然潜能的限制。
4、手工制作的方式局限还表现在材料的选择的有限性上。
手工艺设计阶段成果丰富,在设计材料和方法上进行了全面的探索,极大开拓了设计领域,充实了设计种类。
其作为原始设计向现代设计过渡的阶段,成为了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源泉(风格、方法、思想和观念)。
二、现代设计产生:酝酿与开端1、酝酿:18和19世纪的设计。
1756年瓦特发明蒸汽机标志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①设计与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使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商品生产中的劳动分工。
引发设计从生产中独立出来的概念,大批量的重复生产致使设计工作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
机器生产重复与机械性要求生产之前的仔细规划,使设计工作更加受到重视。
由此因设计完全运用在生产之外,没有脱离手工艺设计中装饰的特性,当生产规模扩大日趋复杂时使设计的问题暴露出来。
②现代生产技术与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之父莫里斯反对机器大生产,只有回到手工艺的制作方式才能避免因劳动分工导致的技术与艺术、使用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割裂状态。
“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要忠实与材料和使用目的,创造出使用和朴素的作品。
主张艺术要和技术结合,反对“纯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也从功能,形式感发展到寓意,符号体系,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的设计。
一、旧石器时代的原始设计艺术
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约30000年至10000年 前之间。 原始美术主要有女裸雕刻、洞窟壁画、岩画艺术、巨石建筑、骨 刻工艺、陶塑工艺等。 原始美术遗迹多集中在欧洲,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 和新石器时代。 石器工具是人类最早的创造性的劳动成果,也是人类告别动物世 界的标志。 石器工具的对称造型、光滑质地、柔韧曲线,都是出于实用意 义和生产功利的,不是为审美而存在的。美术在原始艺术中存在方式 是以实用为功利目的的。它所蕴含的美感因素是十分朦胧、模糊与混 沌的。
文化分布很广,在英国的斯塔卡遗址发现有木桨、家狗等重要遗存
。
2.平面艺术
狩猎 西班牙拉文特岩 画/中石器时代
以真实的手法记录了中石器
时代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情境。以
生动的形象语言记述了人类紧张 而勇敢的战斗精神。
原始岩画不仅记录了原始时代的历史情境,也含蕴了原 始时代的巫术意识,还表现了原始时代的艺术形态。
质的不同,但当这种意识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得以升华为自觉的追求时,
人类的设计文明便进入了新的时期。
3.平面艺术
公元1940年,法国西南部道尔多尼州乡村的三个儿童带着狗在追捉野兔。突 然野兔不见了,紧追的狗也不见了。孩子们这才发现兔和狗跑进一个山洞, 他们带着电筒和绳索也进入洞里,结果发现一个原始人庞大的画廊。它由一
1.器具
欧洲中石器时代文化的突出特点,是盛行几何形细石器。这种细石 器呈三角形、梯形或不规则四边形等形状。在西欧南部 和南 欧地 区 , 先后分布有阿齐尔文化和塔德努瓦文化,均因法国的同名遗 址而得名。塔德努瓦文化的海滨河口居民点中,有些堆积层含有人 们食剩的大量贝壳和鱼骨等,形成为最初的贝丘遗址。在西欧北部 和北欧地区有马格勒莫瑟文化,因丹麦的马格勒莫瑟遗址得名。该
中外设计史
第十一章 设计艺术文明的萌生
第一节 欧洲的原始设计艺术
概述
虽然动物中有很多貌似设计的行为,但他们大多出自遗传或者模仿, 不是出自独立的、主动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而依据预想的目的,从事自觉地实践活动,正是人类一切其他动物
的最重要分界线。
人的创造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的目的性、预见性、自觉性和 规则性。 设计是融合物质文化、智能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综合体。 是融合了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一体的总和,是人类文化的
《维林多夫母神》
从《维林多夫母神》的立 体造型特点来看,它由许 多大小不等的球形体积所 组成,这些球状体积又都 服从于蛋形石块原来形态 的大轮廓。各种球状体依 据人体各部分的生理特征 有序地组合成统一的人体, 给人的视觉印象是:整体, 单纯,厚重,体积感很强。 由此可见原始雕刻家已会 使用雕刻语言,并有形象 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从而 开创了雕塑艺术的历史。
这是一尊很小的女性裸体雕像,高仅11厘米。据考证,这是旧石器时代
晚期属于奥瑞纳文化期的作品,距今两万年左右。雕像的体积虽然很小, 但以肥胖、成熟而有力的形态,显示了宏伟的纪念碑式的气度。
雕像的头部被绳纹式的卷发所覆盖,面目五官不清。细弱的双臂下垂被
双乳排挤在两侧,硕大的乳房从胸前垂挂对称式地压在腹部,粗壮的大 腿向下逐渐变细连接小腿,足部省略。这种造型很可能是作为神灵偶像,
思维活动,并逐步掌握了改进的简单加工技术,出现了早期的打制石器,虽然这
些经过加工的石器,粗陋得似乎与自然物并无多大差异,但从此人类不再像一般 动物那样本能地去满足它们所属物种的标准和需要,而是开始了按照自己头脑中 已经存在的某种观念(需要),有目的地,自觉地改变自然物的形态。
随着历史的发展,对石器工具的加工制作技术也不断进步,由打制到磨 制,石器光滑的外表,对称的造型以及锋利的实用价值,体现了人类早 期的审美追求和对实用功能的理解,把实用性与审美结合起来,赋予设 计物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意义,是人类设计活动的基本特点。虽然 审美追求较之实用的目的性追求从自觉的角度来说要晚些,而且有着本
动物,还有一个人,
似乎正在放牧,生活 气息十分浓郁。
2.巨石建筑
从地中海诸岛到大西洋沿岸地区,都有一些粗制的巨大石块的纪念物, 这些巨石有的高达70多英尺,重有百吨,有的排列长达两英里,极为壮
观。史学家称为巨石结构、巨石建筑、巨石碑。产生这些巨石结构的文
化称为巨石文化。 巨石文化分布很广,结构种类繁多,与其说是由于新的艺术形式,不如
材料的加工过程主要体现为简易的组合关系。
设计中的功能要素,始终是原始设计的主导因素。
审美的要素逐渐萌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出于对自然力的神秘感而产生的原始宗教,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一 定的地位。
在设计和制造工具之外,对于天文、历法、气象的规律也逐渐认识和 丰富起来。
2.器具
人类最初只是使用天然的石块或棍棒为工具,后来经过无数次的经验积累,渐渐 学会了选择石块,这种选择必不可少地需要他们进行观察、判断、比较等自觉的
1.建筑
旧石器建筑以山洞为主,也有一些大型的地面建筑和窑洞。在科斯琼基
发掘的大规模房屋遗址中排列了反映氏族生活的九个灶坑,晚期冰川的
寒冷更加提高了房舍的营造,以动物脂肪和植物灯心制作成照明工具, 用骨针将兽皮缝成帐篷替代草制作的篱笆。
旧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燧 石、鹿角和骨头所制成 的各种工具
原始的、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材料,是设计的主要材料基础。
面较为光洁
(2)色彩以黑、红、白为主,黄、紫色也时而可见,一般皆为双色或 三彩。
(3)器形多样,以饮食器和炊器为多,如盆、钵、碗等,多为敞口小
底,也出现过比较鲜见的鸟形敞口钵。装饰纹样以三角形、交叉线和平 行线等几何纹样为主。
(二)后期 1、时间、地点:公元前30世纪后半期~公元前20世纪前半期,欧洲 原始彩陶的兴盛时期,各文化圈彩陶的器形和纹样特色亦愈加明显 ,彩陶工艺较为先进。 2、艺术特色: (1)器型:小口大腹形态的壶、三足式的鼎、鬲、双耳瓶。
马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受伤的野牛和人
公元1879年,西班牙考古学者桑图拉带着小女儿再次来到阿尔塔米拉山
洞寻找古代遗物。他专注于在地下发掘,无事可做的小玛丽雅东张西望,突然 惊叫“爸爸看,这里有牛!” 当父亲抬头顺着女儿的手指望见壁面上的野牛 时,眼前出现的简直是神奇: 洞顶和壁面上画满了红色、黑色、黄色和深红色的野牛、野马、野鹿等动 物。其中最重要的是画在洞顶上的,长达15米的群兽图,共有20多头,动物 的身长从一米到两米以上。画法是先在洞壁上刻出简单而准确的轮廓,然后再 涂上色彩,所画的动物,无论是受伤的还是奔跑的,姿态都十分真实生动,原
造型和装饰大胆夸张,强烈奔放。这一特征同样也反映在当时的编织和 雕刻工艺方面。
欧洲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可根据其材质、造型和装饰的发展情况,分为前
、后两个时期
(一)前期 1、时间、地点:约公元前30世纪前半期,分布地区:地中海沿岸的南
欧地区(意大利南部的马特拉文化期)。
2、艺术特色: (1)胎土经过精选,并掺有贝壳粉和其他物质,烧成后质地坚实、表
插在松软土地上以供崇拜。
原始艺术家造此女像有意夸张和强调了女性的特征,是符合原始人的理 想追求的。因为在原始社会的部落中,只有那些最肥胖、最强壮的女性
能生育,能有力量抚养后代,能避免被饿死,所以肥胖是富足、力量和
称心如意的象征,它是一种特殊魅力。女像的整体近似球形的造型,也 可以使人联想到一种象征原始生命的蛋形圣石。
用自然材料进行工艺美术创作的历史,奠定了人类开始使用有意识加工的 新材质进行前所未有的工艺美术创作的坚实基础。从这时候起,人类开始 巧妙地利用水、土、火这三种自然要素,创造出服务于人类物质生活和精 神生活的陶工艺作品来。因此,陶工艺的出现,不仅是人类按照自己的设 想创造器物的重大成果,亦标志着农耕时代的到来。
说是由于新宗教和埋葬的习俗,即巨大的石块是用来标志神圣的地方和
坟墓的。可以推断各种式样的巨石结构是和当时的丧葬风俗及原始宗教 密切相关的。这些巨石结构各有其奇异的形态,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具 有抽象美的纪念碑。
巨石建筑 英国斯通亨治巨石圈
驯养
西班牙拉文特岩画/中石器时代
五个弓手
西班牙拉文特岩画/中石器时代
三、新旧石器时代的原始设计艺术
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在旧石器时代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除石、牙、骨、竹、木、皮工艺外,又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工艺形式—— 陶工艺。陶器的产生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
意义。陶器的发明和使用,意味着人类由野蛮状态进入到文明社会。 陶工艺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任何工艺,它告别了人类仅仅依赖于利
法国鲁塞尔岩廊石壁浮雕 《手持角杯的裸女》。
在法国发现的刻在一块驯鹿鹿角上的野牛
大约1.5万年至1万年前
二、中石器时代的 原始设计艺术
此时,更新世最后一次冰期已经消退,气候由严寒转为比较温暖。经济 生活仍然基本上是渔猎和采集。因原来适应寒冷气候的大型动物消失, 人们面对现生的动物群,改以猎取中小型野兽为主,其中大宗的猎物是 鹿类。狗已成为家畜,在欧洲和西亚的一些地方,可能已开始驯养猪或 山羊。随着人们采集活动经验的积累,在西亚一些地区,采集目标逐渐 集中于大麦、小麦等野生禾稼,这可看作是农业起源的前奏。人们还从 水域获取更多的鱼、贝类,以丰富食源。此时继续使用直接打制的大型 石器,而占主体地位、间接打制的细石器工艺更为成熟,出现用细石片 镶嵌在骨木柄上的箭、刀等进步的复合工具。镖、锥等骨器也较为精良 实用。弓箭的普遍使用,使狩猎效率大为提高。总之,整个渔猎采集经 济比旧石器时代有了长足进步。人们除依旧利用自然洞穴栖息外,还有 了季节性的窝棚居址。埋葬死者的习俗比旧石器时代也更加复杂。
条长长的、宽狭不等的通道组成,其中有一个外形不规则的圆厅最为壮观,
洞顶画有65头大型动物形象:有2米到3米长的野马、野牛、鹿,和4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