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赏析-萌芽时期欧洲现代设计
西方设计美学

萌芽时期的设计美学主要是指从人类直立行走到新石器时期的这段时间的设计美学。
在这个阶段人们在创造劳动工具的同时,对设计的形式也逐渐开始有了认识。
这一时期的设计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劳动中不自觉的行为,其审美取向表现为不自觉性。
发现形体改造物体形态功能塑造器物形态新石器时期的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现是古代设计艺术发展的一大飞跃。
人们已经从发现、认识造型阶段发展到有意识的再现现实和塑造形体的阶段。
陶器的创造不仅满足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人类开始创造出对象,并且可以通过平面图形的创造来再现现实生活。
在这个时期,人、劳动工具和技术在统一的工艺过程中联合在一起,所以凡是可凭专门知识来学会的工作都叫做“艺术”。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艺术和设计是西方设计艺术的源头,现在西方设计许多观念的形成与那时的美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多立克柱式风格:赫拉神庙 伊奥尼亚柱式风格:伊瑞克提翁神庙 科林斯柱式风格:列雪格拉底音乐纪念亭建筑古罗马的设计继承了古希腊设计的辉煌成就,并进一步向前发展,创造了光辉的设计成就.古罗马建筑风格——角斗场、万神庙2.1古希腊和古罗马设计美学庞贝古城广场入口 庞贝古城出土的三角凳适用美观坚固古希腊克里特岛陶器 古希腊几何学纹时期陶瓶希腊陶器的特色黑绘希腊陶瓶经典期特色——红绘2.1古希腊和古罗马设计美学陶瓶•奥古斯丁(Augustine,354—430) ,他的美学著作《论美与适宜》中把美区分为“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两种类型,奥古斯丁还罗列出美的较为具体的特征和规律,它们包括平衡、类似、适宜、对称、比例、协调、和谐等原则,统摄这些原则的是“整体”。
•奥古斯丁美学认为感性美的形式归根到底是有规律的,艺术符合这些规律才能达到美的标准。
而且这些规律也广泛适用于各种艺术中,在奥古斯丁看来,艺术的规则和美的规则是—致的,它们的基础是同样的形式特征。
奥古斯丁的这些理论是古典美学的重要内容,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以符合这些原则作为美的标准。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及工艺美术运动

• 莫里斯与一些工厂合作设计了许多壁纸与花布。在 纹饰设计上他坚持:崇尚中古哥特式风格;坚持师 法自然;注重设计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他设计的纹 样取材于野草、飞禽走兽,源自自然又不简单模仿 自然。
• 构图讲究统一、合理、严谨、秩序的章法,在对纹 样做大胆的简化、规则化与图案化的同时,又注意 保留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多样性和欣欣向荣的蓬勃生 机。
B.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 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推崇 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采用大量卷草、花卉、鸟类为装饰动机。
C.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 单、朴实无华和良好的功能。
D.主张设计的诚恳,反对设计上哗众取宠、 华而不实的趋向。
推崇自然 主义、东 方装饰和 东方艺术 的特点, 采用大量 卷草、花 卉、鸟类 为装饰动 机。
动
巴洛克
时间是16世纪和17世纪
建筑特征:首先,在造型上采以椭圆形、曲线与曲面等极富生动的形式,突破了古典及文艺复兴的端庄 严谨、和谐宁静的规则,着重强调的是变化和动感,在色彩上追求华贵富丽,多采用红、黄等纯颜色, 并大量饰以金银箔进行装饰,甚至也选用一些宝石、青铜、纯金等贵重材料以表现奢豪的风格。
花园桌
(3)陶瓷设计 设计为陈设和玩赏服务, 实用性差,忙于实验新的 制陶技术。 特征:开始采用植物等 自然的有机形态。 代表:鲁克伍德陶瓷厂、科尔曼
鲁克伍德陶瓷厂
科尔曼作品
(4)金属工艺设计 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完美表现。
特征:现代感强、哥特风格、几何形,造型粗重
手工艺生产 工业化生产
代表:查尔斯·罗伯特·阿比什的银器,多采用纤 细、起伏的线条
1851年在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博览会在伦敦开幕, 震惊了整个世界。会场便是著名的“水晶宫”。
现代艺术设计简史分析

现代艺术设计简史第一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1、现代设计的产生根源:一、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呼唤二、发明创造与现代设计艺术三、艺术风格流派转变的影响2、现代设计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生产方式的变化手工业生产的个性化,功能、装饰的随意→工业生产标准化、批量化、机械化②、传统设计无法满足新型式新材料的出现使设计者不能从传统手工业品的设计制作中得到借鉴③、设计地位的独立,设计从制造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行业④、设计消费的大众化、全球化;产品设计的适应性要求提高,与传统设计相比,阶级性更加明确,阶级性的内涵与目标也更加具体⑤、先进的生产方式对设计提出新要求3、建于1788——1791 德国的布兰登堡城门,是模仿雅典城门而建成,宏伟堂皇。
4、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
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
5、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精神导师是拉斯金,而实际领袖是威廉·莫里斯,他的代表作是红房子。
6、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B.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采用大量卷草、花卉、鸟类为装饰动机。
C.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的功能D.主张设计的诚恳,反对设计上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7、工艺美术运动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上的主要成就是格林兄弟的洛杉矶的根堡住宅。
8、工艺美术运动在家具设计上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查尔斯·沃塞。
9、工艺美术运动在陶瓷设计上的代表作是鲁克伍德陶瓷厂和科尔曼。
10、工艺美术运动在金属工艺设计上的代表是阿比什设计的银器。
11、工艺美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代表是比亚兹莱的《杀乐美》插图。
第二章新艺术运动1、新艺术一词由来——源于萨穆尔·宾在法国巴黎开设的一家商店和事务所——新艺术之家。
中外设计史第四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

和平板玻璃组装而成的花房式大厅。
帕克斯顿擅长用钢铁和玻璃来建造温室。他采用装配温室的方法建成了“水晶宫”玻 璃铁架结构的庞大外壳。“水晶宫”总面积为60万平方英尺;建筑物总长度达到563 m(1851ft),用以象征1851年建造;宽度为124.4 m,共有5跨,以2.44 m为一单位 (因为当时玻璃长度为1.22 m,用此尺寸作为模数)。其外形为一简单的阶梯形长方 体,并有一个垂直的拱顶,各面只显出铁架与玻璃,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在整座建 筑中,只用了铁、木、玻璃三种材料,施工从1850年8月开始,到1851年5月1日结束, 总共花了不到9个月时间便全部装配完毕。1936年毁于大火。
博览会中部分展品
水晶宫展品——梳妆台及化 妆箱和烛台等摆饰金碧辉煌
评价:
大部分赞扬的人认为展览盛世空前,代表了工业社会的进步、 创作力、繁荣与和平景象;一小部分人认为,展品远没能达到 展览所提倡的“艺术与实用性”之间的平衡,为装饰而装饰的 手法过于刻意,并显示出参展商和公众的品味都急需提高。
博览会暴露的问题
4.1.2 19世纪欧美主要流行风格 一、新古典主义
对古典主义时期风格,即古希腊风格和古罗马 风格的重新启用。 如:大英博物馆、德国的勃兰登堡城门、法国 凯旋门
大 英 博 物 馆
大英博物馆
新古典主义
勃兰登堡门
设计比较简 洁、典雅, 重视严谨的 几何比例效 果,讲究 “高贵的纯 朴和壮穆的 宏伟”,装 饰上采用罗 马柱、希腊 柱、雕像等 古典手法, 减少过多的 装饰部件。
巴黎歌剧院
折衷主义建筑是十九 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 纪初,在欧美一些国 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 格。折衷主义建筑师 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 建筑风格,或自由组 合各种建筑形式,也 称模仿主义建筑。他 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 只讲求比例均衡,注 重纯形式美。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 这时的产品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工业产品外型 粗糙简陋,没有美的设计;二是手工艺人仍然以 手工生产为少数权贵使用的用品。于是社会上的 产品明显地两极分化:上层人士使用精美的手工 艺品,平民百姓使用粗劣的工业品。艺术家中不 少人不但看不起工业产品,并且仇视机械生产这 一手段 • 摆在设计家面前有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过分装 饰、矫揉做作的维多利亚风格的蔓延;二是令不 少知识分子感到震惊、甚至恐惧的工业化的来临。
尺的总面积。它与其说是“建筑”,毋宁说是一架供展览用
的“机器”,虽然当时人们对它的出现毁誉参半,但是,不 到半个世纪现代建筑的发展却充分证明了它的前瞻性和划时 代意义。
1851年英国国际博览会会场
“水晶宫”内景
“水晶宫”里的工业建筑技术展 区 1852年
展品中存在着两种绝然不同的形态,一方面,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 作的新产品,新工艺,由于没有相应的美的形态和装潢,而显得粗陋简单, 另一方面,各国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却以精巧的手艺和昂贵的材料体现出 艺术的魅力。
工艺美术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背景
19 世纪初期,大批工艺品投放市场而设计进进 落后,美术家不屑于产品设计,工厂主也只 注重质 量与销路。设计与技术相当的对立,当时产品分为 外形粗糙的工业品和服务于少数人的精致手工艺品。 此时期尚属于工业设计思想萌发前夕,在产品设计 上十分的混乱。
“工艺美术”运动的起因 • 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因为工业画的批量生 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平面设计也在工业化 大量出版的前提下面临质量下降的局面,企图通 过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从自然形态中洗去 借鉴,从日本装饰盒设计中找到改革的参考,来 重新提高设计的品位,恢复英国传统设计的水准。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团体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世界现代设计史》笔记及真题详解

③资产阶级新思想 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在 18 世纪末已经蓬勃发展,出现了一些重要的资产阶级思想 家,提出了平等、博爱、自由等一些新的资产阶级观点。
(2)主要表现 在此形势下,建筑与设计开始反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提倡返璞归真,尤其盛行 罗马以前时期的、没有被后来的文艺复兴风格复杂化的风格。
(3)发展状况 ①建筑、家居设计 设计的发展当时主要从建筑设计、家具设计开始。 ②工业设计 工业革命以后相当长一个阶段,工业产品的设计还没有成为设计界的重视中心。 ③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基本是 20 世纪初开始进入现代发展阶段。
(3)美国
浪漫主义在美国最大的集中体现Fra bibliotek是首都华盛顿的设计与建设。 ①白宫 a.为了避免英国影响,设计时特别小心地采用了新希腊风格。 b.重建时也把原来意大利风格的建筑改建成希腊爱奥尼式。 ②国会 1815 年美国国会的改建,全力复兴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风格。 ③城市规划 a.设计人员 华盛顿的规划是由法国工程师皮埃尔·朗方设计,完全受路易十四凡尔赛宫规划的 影响。 b.评价 华盛顿的规划设计可以说是非常失败,原因在于: 第一,从功能上看,此设计将华盛顿这个中心区设计成没有办法居住的区域
(2)平民设计 ①设计目的
平民设计,以为大众服务为中心。 ②设计人员 多为来自社会底层、手工艺人出身的建筑师。 ③设计特点 a.完全采取中世纪的学徒师傅方式,没有设计图,全凭记忆。 b.其设计缺乏知识分子的激动,也没有外界的构思,基本是封闭式、联系性的。 ④评价 其设计源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是真正的民间艺术。
(3)其他国家
此类企图摆脱罗马风格,复兴古希腊、图斯坎风格的设计探索在欧洲其他国家, 则实现了由图纸到实物的转化。 ①德国 a.布兰登堡城门 此城门屹立在东、西柏林之间,为德国建筑家卡尔·兰格汉斯为佛里德里克大帝所 设计,是典型的新希腊主义风格。 b.普鲁士国家剧院 此建筑是设计师基里为佛里德里克大帝所设计。
现代艺术设计起源(一)

工艺美术运动
• 莫里斯是一位复杂的 人物,在政治上和设 计上他是激进的,但 他又深深地迷恋传统, 有时还体现出强烈的 浪漫色彩。 • 他是一位积极的社会 主义者,主张社会平 等和反对压迫,但在 其晚年却出现了矛盾 的现象。
工艺美术运动
• 一方面他的社会主义 理想进一步发展,另 一方面他的设计又变 得越来越复杂和昂贵, 他所接受的设计委托 多是豪华宫殿的室内 装修设计。
现代艺术设计起源
现代艺术设计起源
伦敦世界博览会
• 展览会的地址是伦敦 的海德公园。 • 整个展览会最有代表 性的,也是最成功的 作品是作为展览会所 的“水晶宫”。 • “水晶宫”的设计者 是园艺师约瑟夫· 帕克 斯顿。
伦敦世界博览会
• “水晶宫”长1851英尺, 宽404英尺,耗用了 4500吨钢材,10公顷 的玻璃,其外形为简 单的梯形长方体,有 一个垂直的拱顶,各 面只露出铁架和玻璃, 实际是一个放大了的 温室。
现代艺术设计起源(一)
产业社会和现代艺术设计的萌芽
产业社会和现代艺术设计的萌芽
• 产业革命是工业设计 诞生的最直接原因, 它为工业设计的贡献 不仅体现在技术方面, 而且还包括了社会、 文化、人类生活方式 等方面。
现代艺术设计起源
• 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 国成为欧洲的头等强 国,殖民主义的扩展 使英国自诩 “日不落 帝国”。强大的国力 促使英国举办了第一 次世界博览会,也称 “水晶宫”博览会。
产业主义与工艺的理想
• 约翰.拉斯金 •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 奠基人,现代技术美 学理论的先驱。他是 作家、艺术家、艺术 评论家,还是哲学家、 教师和业余的地质学 家。
现代艺术设计起源
• 1869年任牛津大学美 术教授,长期从事艺 术评论和艺术史研究, 主要主要著作有《现 代画家》、《建筑的 七盏明灯》、《艺术 的政治经济》、《艺 术讲义》、《威尼斯 的石头》。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第一篇: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1、威廉·莫里斯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他与现代的设计又相似之处。
2、朱铭、荆雷合著《设计史》把设计史分为六个时期,设计萌芽时期、手工业时代的设计、早期工业化时代的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时期、后工业社会的设计和设计的计算机时代。
3、王受之著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建筑史》和《世界平面设计史》等,综合的,分门别类的研究了现代设计史。
4、1851年伦敦举办了“水晶宫”世界工业博览会,从而引起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于发展。
5、约翰·拉斯金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理论奠基人。
他的艺术设计思想:(1)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2)主张艺术设计要符合实用目的(3)倡导艺术家,设计师向大自然学习(4)反对工业化生产方式,反对在设计中实用新技术、新材料,主张设计使用自然材料和运用手工技术。
6、1896年由莫里斯设计的《桥莎集》,被誉为书籍装帧设计史上的杰作之一。
7、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祥地,巴黎和南锡是两个重要的发展中心。
其中,“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三个重要的设计事务所都在巴黎产生。
8、六人集团中的赫巴托·基马德,设计的著名的“巴黎地下铁路入口处的装饰”,采用了弯曲的金属结构,模仿之物的支干和采用玻璃棚顶,模仿贝壳形状,体现出鲜明的新艺术运动的特点与风格。
9、法国的新艺术运动除在建筑、家具、室内设计等方面外,在陶瓷,平面设计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最早设计广告的是朱尔斯·谢列特,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现代广告之父”。
10、凡·德·威尔德不仅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而且也是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的重要人物。
他参与了德国工业联盟,包豪斯也有贡献。
11、威尔德在设计思想上也有两面性:一方面他强调工艺和装饰的理性,即他的现代理性主义设计,宣扬设计和批量生产中的合理化。
另一方面他又坚持设计师艺术的个性化,反对标准化给设计带来的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2.1
设计与工程技术的区别:
工程是解决人造物中的物与物的关系。(汽车的气缸和活塞) 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汽车的安全、舒适、 美观)
设计与美术的区别:
美术和任何一种单纯的艺术活动都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是 艺术家的个人表现;而设计则是为他人服务的活动。一个是 为本人,一个是为他人,社会和市场。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3.11
新古典主义
俄
俄罗斯圣彼得堡法院大楼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3.11
匈牙利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3.11
德国巴夫利亚的英烈祠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3.11
米兰的Scala歌剧院艺术计赏析第三章 世界各国的现代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2.1
第三章 世界各国的现代设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萌芽期的欧洲现代设计 德国现代设计 北欧的现代设计 美国现代设计 意大利现代设计 其他欧洲国家的现代设计 日本现代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3.111
一、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1.水晶宫的序曲 1850年欧洲14国和美国。25万件展品,140万人参观。1851年,英国在伦敦海
德公园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由于博览会是在铁架结构的“水晶宫” 展览馆举行的,故称之为“水晶宫”博览会。组委会采用园艺家32岁约瑟夫·派克 斯顿的设计方案,采用装配温室的方法建成了“水晶宫”玻璃铁架结构的庞大外壳。 总面积为7.4万平方米;建筑物总长度达到了563米,宽度为124.4米,有11层楼高。 其外形为一简单的阶梯形长方体,并有,—个垂直的拱顶,各面只显出铁架和玻璃, 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完全体现了工业生产的机械特色。整座建筑中,只用了铁、 玻璃三种材料,施工从1850年8月开始到1851年5月1日结束,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 便全部装配完成。拼装用了3个月。“水晶宫”的出现曾轰动一时,人们惊奇地认为 这是建筑工程的奇迹。博览会结束后,“水晶宫”被移至异乡重新装配,1936年毁 于大火。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2.1
现代主义设计的发生发展大致可以分三个 阶段:
第一时期:是自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这是现 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孕育期和萌芽期。这时的新旧 设计观念是不断冲突的,“水晶宫”(又称大鸟笼 子)博览会后引起的关于机器与手工的大讨论就是 一个有力的证明。但最终,大势所趋,设计改革 还是向着现代设计形式过渡。
布莱顿皇家公园 英国皇室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3.11
住宅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3.11
伦敦大英博物馆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3.11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3.11
1、法国的古典复兴 2、英国的新哥德主义 3、美国的折衷主义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2.1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2.1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2.1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2.1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2.1
第二时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战争似乎成为 刺激现代主义设计诞生的一个加速媒介。众多 反思战争的乌托邦设计师,投身于战后重建的 过程中,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建立与试验,成为 现代主义设计最终确立的标志。新建筑的功能 主义、理性主义理论及在设计中的运用,几何 化、抽象化、简洁化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形成; 未来派、风格派、构成派的理论与实践,及现 代主义艺术流派与艺术的互相影响与融合;包 豪斯教育理念的作用等。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3.11
英国的仿古住宅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3.11
英国的海军将军约翰拜恩住宅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3.11
英国议会 模仿中世纪教堂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3.11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2.1
第三时期:是1945年以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 是现代主义思想与风格大发展的阶段,20世纪20 年代欧洲的现代主义变化为风靡一时的国际主义, 现代主义取得重大成就并达到高峰。主要表现为 理性主义成熟化、普及化;美国、日本现代主义 设计迅速发展;意大利设计运动的激进与浪漫;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地域化、人情味及对自然情 趣的追求等。
俄罗斯的卡瑟琳娜宫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3.11
法国万神庙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3.11
巴黎歌剧院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2.1
现代主义,是指设计史中20世纪初至60年代中
期强调理性主义及功能主义色彩的一种设计思潮、 设计理念及设计流派,现代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 传统理念、形式与手法等各方面,形成了符合当 时特定社会文化、工业发展、经济与日常生活需 要的设计风格。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3.11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2.1
第三章 世界各国的现代设计
第一节 萌芽期的欧洲现代设计 一、英国“工艺美术运动”1860-1900 二、新艺术运动1890-1910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 艺术设计赏析 3.1
第一节 萌芽期的欧洲现代设计
19世纪促成设计运动发生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有两点: 一是对粗制滥造的机器制品的反感; 二是设计上的这种主义带来的风格上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