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病人的紧急救治与护理

合集下载

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抢救及其护理措施

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抢救及其护理措施

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抢救及其护理措施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出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通业和工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各种交通事故、意外事故也在不断地增多。

急诊患者也在不断地增加,而急诊多为严重创伤患者,而急诊创伤患者的发病都较为急促且病情较为严重,因此对抢救工作增加了些许的难度,如若抢救不及时或操作不慎,会对患者以及家庭造成不利的影响。

根据临床医学表明,对严重创伤急诊患者采取有效地抢救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减少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患者的致残率。

一、严重创伤患者救治和护理措施急诊中严重创伤患者的人数在急剧增长,严重创伤患者的伤情都较急促且较为严重,如果急诊时操作不当,可能会加重严重创伤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身体心理造成严重的损伤,为患者的家庭带来严重的影响。

如何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细致有效地救治呢,具体操作如下:①成立应急急诊抢救小组:应急抢救小组24小时随时待命,发生意外事故时,应急抢救小组人员应及时统计患者的病情以及过往病史统计,与医院医护人员做好相关交接工作,提高患者抢救过程中的效率,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患者的致残率。

②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大多数严重创伤患者的病情都较为紧急,且有效治疗时间较短,因此应为患者开启绿色通道,为患者的抢救争取时间,急诊人员应及时对患者的受伤部位做清晰的记录,及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和出血情况等,根据患者的伤情进行相应的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③进行伤情评估:应急救援小组除了时刻待命意外,在抵达患者受伤现场之后应及时对患者的受伤部位和患者的受伤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估,在事故现场对患者采用相应的应急救治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存活状态,为患者抵达医院的治疗做好相应的铺垫。

④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应急小组人员在抵达事故现场时,应对患者采取相应的基础护理。

例如:使患者保持舒适舒服的体位,另外可将患者的头部进行偏向处理,还应及时清理患者口腔中所存在的异物和淤血,以免对患者呼吸道造成堵塞,导致患者窒息;在抢救期间应避免移动患者,减少患者的负重。

创伤救治与紧急救援制度

创伤救治与紧急救援制度

创伤救治与紧急救援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提高医院创伤救治与紧急救援工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减少伤亡,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文件的要求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创伤救治与紧急救援工作,包含但不限于急诊科、外科、麻醉科、放射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主管部门和责任人医院的行政领导是本制度的主管部门,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和监督创伤救治与紧急救援工作。

医院内设紧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由行政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及相关人员构成。

第二章创伤救治第四条资质要求进行创伤救治的医生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和专业技能,必需参加相关培训并通过考核方可上岗。

医院应加强对创伤救治人员的培训和专业本领建设,提高创伤救治水平。

第五条急救设施和设备医院应配备完善的急救设施和设备,包含创伤抢救车、急救箱、手术室等。

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创伤救治流程1.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由医务人员依据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类,优先处理重症患者。

2.创伤患者应及时进行必需的影像学检查和试验室检查,以确定伤情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医生应依据创伤患者的伤情确定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和解释。

4.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创伤会诊制度,确保多学科专业人员共同参加诊治,提高治疗效果。

第七条创伤抢救团队医院应建立创伤抢救团队,由急诊科、外科、麻醉科等相关专业的医生和护士构成。

团队成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理本领。

第八条创伤救治记录和质控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创伤救治记录系统,包含患者基本信息、伤情描述、治疗过程和效果等内容。

医务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相关信息,并进行质量掌控和评估,以便进一步改进创伤救治工作。

第三章紧急救援第九条应急预案医院应订立完善的紧急救援应急预案,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协作关系,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演练和调整。

预案应包含但不限于祸害救援、疫情防控、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

外伤紧急救护操作步骤

外伤紧急救护操作步骤

外伤紧急救护操作步骤外伤是指由外部力量引起的身体损害,这种损害可能导致出血、骨折、烧伤等紧急情况。

在遇到外伤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急救操作步骤可以有效减轻伤害并救治伤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外伤紧急救护操作步骤。

步骤一:保护现场在进行紧急救护之前,必须首先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如果在交通事故等外伤发生地点,应立即远离交通流量区域,确保自己和伤者不再继续受到伤害。

此外,需要确保没有进一步的危险因素,例如断裂的电线、火源等。

步骤二:评估意识和呼吸紧急救护的第二个步骤是评估伤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意识状态可以通过对伤者说话、摇动他们以及观察他们是否有正常反应来判断。

同时,需要观察伤者是否有正常的呼吸。

如果伤者没有意识或呼吸困难,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步骤三:止血外伤常伴随着出血情况,因此及时止血是紧急救护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止血:1.直接压迫:用干净的纱布、绷带或衣物直接压迫伤口,以减少或停止出血。

2.抬高伤肢:对于四肢出血较多的情况,将伤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减小出血压力。

3.使用止血带:采用止血带只在致命性出血无法控制时使用,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步骤四:固定骨折在外伤中,骨折是常见的情况之一。

对于骨折伤者,应采取适当措施固定骨折部位,以减少疼痛并防止进一步损伤。

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骨折固定:1.切勿移动:伤者在转移到专业医护人员前切勿随意移动,以防骨折末端出现更多的移位。

2.固定骨折部位:使用夹板、绷带或布料等可用材料固定骨折部位,尽量保持骨折处的安静。

步骤五:保持伤者体温外伤伤者往往伴随着体温下降的情况,因此在紧急救护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伤者的体温。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保持伤者体温:1.使用保温毯:用保温毯包裹伤者,以防止体温过快散失。

2.躺平:将伤者放置在水平的地面上,避免长时间的体位改变。

步骤六: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以上操作步骤为紧急救护的基本措施,但仅限于紧急情况下的初期救护。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科急救期间的护理对策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科急救期间的护理对策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科急救期间的护理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养生,也对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急诊科是衡量一个医院医疗水平、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急诊科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病情发展,为此我们更应该注重急诊科的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遇到严重创伤的患者如何采取护理是本文主要讲述的内容。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重症患者;护理方式急诊科不同于医院的其它科室,这也是由于它的特有性质所决定的。

重症患者往往发病突然,需要医务人员的紧急抢救,患者和家属通常不会有这种思想准备工作,所以遇到突发事件更容易导致情绪紧张、烦躁不安。

这种负面情绪变化也会引起患者的病情变化,这种行为是不利于病人治疗的。

很有可能因为患者家属对医务人员的做法存在争议,对于医疗人员的解释不接受,只想自己家属的病情最为严重,首先要救治它的疾病,所以怕自身安全受到侵犯,但医务人员没有及时关注的话也会使他们对医务人员产生不满情绪,从而导致护患纠纷,不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其实急诊科医务人员首先要根据每个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为下一步的治疗进行简单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最需要及时抢救的患者终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另外急诊科病种繁多、病情不同以及生活习惯和文化程度差异也容易导致护患纠纷,那么如何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遇到严重创伤病人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每位护理人员及医院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提高自身素质及操作规范,增强护理质量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科期间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够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缓解病情的加重,“三分医,七分护”这句话也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在提高急诊科护理时首先我们必须要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突发事故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被送到急诊科时任何状态的患者都会有,为此我们在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之前首先要培养她们的心理素质,只有不断的培养才能够使他们遇到严重事故都能够做到临危不乱、冷静镇定、从容面对等。

创伤与急救处置制度

创伤与急救处置制度

创伤与急救处理制度1. 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创伤与急救处理流程,确保患者在受伤或急病时能够得到及时、高效的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害,保护生命。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科室和工作岗位的医护人员,包含但不限于急诊科、外科、重症监护室、会诊科等。

3. 术语定义•创伤:指外界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导致的人体组织和器官损伤。

•急救:指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一系列医疗护理措施,以维持或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功能。

4. 急救准备4.1 医院应设立急诊科,配备急救设备和急救药物,并保持设备和药物的良好状态,确保随时能够应对突发情况。

4.2 各科室应依据需要配置相应急救设备和药物,并明确责任人员,确保在发生急救事件时能够快速响应并供应支持。

4.3 应定期组织急救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水平,确保其能在紧急情况下正确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

5. 创伤与急救预警5.1 医院应建立创伤与急救预警机制,对各科室常见的创伤和急症进行分析和统计,订立相应的应急措施。

5.2 各科室应建立创伤与急救处理队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提前订立应对各种情况的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

5.3 医院应加强与急救中心和其他医院的合作,建立创伤与急救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及时、准确地传递急救信息和患者转诊等事项。

6. 创伤与急救流程6.1 急诊科接诊流程:—患者到达急诊门诊后,应立刻进行初步评估,并评估伤情严重程度。

—依据患者伤情等级,确定优先抢救时间和优先抢救目标,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同时,进行初步诊断和处理,并记录相关信息。

—若患者情况紧急,应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手术准备或后续救治准备。

6.2 确诊后的急救流程:—快速确认确诊,必需时进行辅佑襄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做好与其他科室的及时沟通,明确团队合作流程。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订立救治方案,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员和执行时间。

—快速启动救治方案,确保适时、准确地进行急救处理。

—在急救过程中随时调整救治方案,以保证最佳的救治效果。

护士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创伤急救和紧急手术准备

护士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创伤急救和紧急手术准备

护士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创伤急救和紧急手术准备引言急诊科是医院中最关键的部门之一,主要负责处理急性创伤病例和紧急手术。

在急诊科中,护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创伤急救和紧急手术准备,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士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创伤急救和紧急手术准备的要点。

创伤急救1. 快速评估和优先排序护士需要快速评估创伤患者的病情,确定优先处理的病例。

评估应包括伤情、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等方面的观察,并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进行优先排序。

2. 确保通畅的呼吸道创伤患者常常因为呼吸道受阻而导致生命危险,护士应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呼吸道通畅。

例如,可以采用头后仰、下颌顶拉、吸痰等方法。

3. 控制出血创伤患者可能会出现大量出血,护士应迅速控制出血。

在止血过程中,可以采用压迫、包扎、提升受伤部位等方法。

4. 疼痛管理创伤患者可能会伴有剧烈疼痛,护士需要及时进行疼痛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疼痛管理措施。

例如,可以给予镇痛药物、冷敷、按摩等。

紧急手术准备1. 快速反应和组织协调当紧急手术需要进行时,护士需要迅速反应并与其他医护人员进行组织协调。

确保手术所需的设备、药品和人员都能及时到位,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 病情评估和风险评估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并评估手术风险。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与医生进行沟通,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3. 管理术前期间在手术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精心的准备工作。

例如,排空患者的膀胱、做好皮肤准备、安置导尿管等。

同时,护士还应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除其紧张和恐惧,提供心理支持。

4. 术中的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全程陪护并提供必要的护理。

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通畅、注射药物、输液等。

结论护士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创伤急救和紧急手术准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需要具备快速反应、优先排序、快速评估伤情、控制出血等技能。

在紧急手术准备中,护士需要组织协调、评估风险、准备术前等。

急救护理实验:外伤病人的急救护理(四大技术)

急救护理实验:外伤病人的急救护理(四大技术)

急救护理实验外伤病人的急救护理(四大技术)hemostatic bandaging fixation carrying 【实验简介】急救(Emergency treatment)是对意外或突然发生的伤病事故,进行紧急的临时性处理。

其目的是保护伤病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再度伤害、减轻伤病员痛苦、预防并发症,并为伤病员的转运和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急救时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在发生损伤的现场着手实施。

急救的基本技术主要有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5项,是抢救病人和进一步治疗所必需的基本技术,其中通气一项在经口气管插管实验中涉及(详见实验一经口气管插管术),本实验课主要介绍的其余4项操作技术。

通过围绕现场对一位车祸伤现场的病人进行急救护理,来学习四大技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理论知识简介1.止血(1)适应证:凡是出血的伤口均需止血。

(2)方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结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

2.包扎(1)目的: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药品和骨折位置;压迫止血及减轻疼痛等。

(2)方法:环形包扎法、蛇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8”字形包扎法、回返包扎法。

3.固定(1)适应证:所有的四肢骨折均应进行固定,脊椎损伤和骨盆骨折在急救中应相对固定。

(2)目的:限制受伤部位的活动,减轻疼痛;防止再损伤;防治休克,便于搬运。

4.搬运基本原则:及时、安全、迅速,防止再次损伤。

【实验类型】基础型实验【实验目标】1. 了解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术目的。

2.掌握现场快速评估外伤危重病人的方法。

3. 掌握止血(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动脉止血带止血法)、包扎(卷轴绷带包扎法)骨折(长骨骨折、颈椎骨折)、搬运的操作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情景模拟。

4.通过对外伤病人情景模拟急救,学生的快速应急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高。

5. 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爱伤观念、人文关怀精神。

【实验准备】1.模拟病人(模型教具病人)病人为青年男性,车祸伤,神志清楚,诉颈部疼痛下肢感觉障碍,全身多处伤。

特殊人群创伤救治与护理

特殊人群创伤救治与护理

特殊人群创伤救治与护理如下:
1.日常护理:创伤伴有骨折,不能活动者,日常护理中要注意为
其翻身、擦洗,防止褥疮的发生。

创伤治疗后要注意患者纱布、敷料及引流管的干净,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

使患者充足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愉快。

2.病情监测:家属应严密观察患者伤情变化,必要时进行生命体
征的监测,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处理。

3.心理护理:对于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家属要尤其注意
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鼓励患者去往专业的心理医生处进行治
疗。

4.急救护理:准备好抢救的仪器、材料以及药物,随时根据医生
的医嘱做相对应的抢救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2月23日
28
抢救与复苏
• 原则
• 作 初步体检
• 发觉,诊断任何致命伤:立刻急救、复苏
• 生命体征探测:心搏,心电,血压,血氧饱和 度,呼末二氧化碳
• 某些伤势的危险性和紧急程度,不允许生命体 征探测,需以临床表现作出诊断,进行急救
• 初步体检抢救后
• 血流动力稳定,进行次级体检,决定性治疗
• 血流动力不稳定,必须重复初步体检,找寻起
因 2020年2月23日
29
辅助检查 生命体征监测(血压、血氧、血气……) (正们胸片、正位骨盆片、) 腹部超声检查 胃管、尿管
考虑转运或更高级的处理
二次评估(进一步检查)
• 病史() • 详细体检( ) • 辅助检查 • 处理
2020年2月23日
31
气道干预
打开
推举下颌法 ,提下颏法(损伤)
开放气道
清理
吸引 插入口咽/鼻咽通气管
• 建立确定性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 确定插管位置?
维持
体位,建立气道时,要根据需要手动固定将 颈椎维持中立位,建立气道后,利用设备 固定颈椎
(对于任何多系统创伤患者,均假设有颈椎 损伤)
哪些情况需要建立高级气道?
二次评估
体检( ) 保护穿刺的异物 彻底体检 插入导管,进行指检 保持颈、胸、腰脊椎成一线 生命体征监护
2020年2月23日
35
二次评估
辅助检查 放射片:颈椎,胸,骨盆 时间和条件允许的话,拍摄其他放射片 腹腔检查:腹腔灌洗、超声波扫描、扫描 血管造影术 内窥镜检法
决定性治疗
• 尽早评估是否需要转送 • 转送到创伤或烧伤中心需考虑的因素 • 病人的伤势分类与严重程度 • 医护人员的专长与素质 • 医院的设备 • 创伤中心的距离,运送方式
达成以下条件后可以开始二次评估:
初步检查已完成 进行了最大的复苏努力 患者的生命体征表现正常化
二次评估
• 处理原则: • 在病人穩定時才进行 • 插入胃和尿导管 • 避免与控制颅内压上升 • 适当止痛药物,如小剂量的吗啡 • 注射预防破伤风的类毒素 • 静注广谱抗生素
2020年2月23日
33
• 病史() • 致伤的机理 • 致伤的分类 • 严重程度的估计 • 致伤环境 • 伤前病症,服用药物 • 禁用、慎用药物
干预措施
• 提高氧浓度 • 使用呼吸球囊 • 减轻张力性气胸针刺减压/放置胸管 • 胸廓切开术
C. 循环与止血
• 查体 • 意识、神志,皮肤颜色、温度,心搏
速度、频率 • 外出血的来源 • 内出血的潜在病因
2020年2月23日
22
– 收缩压简单测量 – 颈动脉 = 60 – 股动脉 = 70 – 桡动脉 = 80
• 昏迷 • <8 • 重度颌面部骨折 • 有误吸的风险(出血、呕吐)
A. 气道与颈椎保护
• 照顾气道时必须保护颈椎 • 颈椎的保护应用 • 硬性颈托 • 头部固定器 • 抢救者以手和前臂加以固定 • 伤者如果 • 1.神志清醒 • 2.颈部无痛,运动正常 • 颈椎才算是无创伤,不需保护 • 以上条件不符合,颈椎保护绝对需要
D. 神经系统
– (清醒、对声音反应、疼痛反应、无反应) – 格拉斯哥昏迷记评分 – 瞳孔活动 (大小) – 定时重复检查,探测颅脑创伤是否有改变
2020年2月23日
27
E. 彻底视察与环境控制
• 衣服全部脱下 • 彻底视察身上伤口、伤痕 • 以3 人平托法翻动病人,检查背后和作直
肠指检 • 监察完毕,用被子给病人保温
干预措施
• 确定并控制外出血:伤口止血包扎/骨折牵引固定
• 内出血需要手术干预
• 补充血容量:双条大的外周静脉通路
• 童20
补充暖晶体液(390C)1-2儿
• 单位)
“O”型血/同型血(24 <10

平衡补液,控制血压

• 病情观察,反复评估 • 意识、生命体征、皮肤、 • 尿量:成人 0.5、儿童 1-2
中在抢救室内 • 每次换班检查 • 环境 • 室温控制
2020年2月23日
8
初次评估
• 原则
• 气管与颈椎保护 () • 呼吸 () • 循环与止血 () • 神经系统 () • 彻底视察与环境控制 ( &
)

2020年2月23日
9
气道 危及气道的病症有哪些?
2020年2月23日
10
• 气道 • 评估 • 发声 • 舌梗阻 • 牙齿松动/异物 • 出血 • 呕吐物/其它分泌物 • 浮肿 • 流涎/喘鸣
2020年2月23日
6
准备
• 创伤抢救队的培训与管理 • 医护,技术人员明白各人的责任,与同事配合的
需要 ,实验室放射科工作人员的快速响应 • 创伤小组成员基本保护 • 帽子 • 隔离衣 • 手套 • 鞋套 • 护目镜 (护眼镜) • 面罩
2020年2月23日
7
准备
• 抢救程序 • - 配合恰当 • - 不浪费资源 • 场所与器具 • - 专用的抢救室 • - 器具足够、准备好,集
2020年2月23日
37
记录
作用 病人的伤势、生命体征基线 抢救中进行了那些步骤、药物等 病人在抢救中的进展、反应 医法所规定的工作程序 教育和抢救程序审计的工具
内容 病史,致伤机理、情况 临床表现,体检补助检查 治疗步骤、程序、药物 伤者的进展、反应 与病人、家属的沟通与交谈
2020年2月23日
18
B. 呼吸
• 视、触、叩、听
•暴露颈部和胸部 •呼吸速率和深度 •视诊和触诊:气管偏移?呼吸运动对称?使 用和呼吸辅助肌?损伤的症状?皮下气肿? •发绀 •胸部听诊 •叩诊浊音、过清 致命的呼吸与胸部创伤 • 张力性气胸 • 开放性气胸 • 大量血胸 • 连枷胸 • 心包填塞
小時
星期 相矩受伤的時间 3
创伤初步评估与治理的原则
– 以方法作评估及治疗 – 首要处理最危急的部份 – 确立诊断不是最重要 – 分秒必争 – 避免增加二次伤害
2020年2月23日
4
初步评估与干预
評估与治理的次序
• 准备 • 初次评估(初步体检) : 原则 • 抢救与复苏 • 二检(进一步体检) • 决定性治疗
创伤病人的紧急救治与护理
2020年2月23日
急诊科 涂羚
1
概述
– 在发达国家中,创伤是年轻人(四十以下)的主 要死因
– 每年全世界多于五百万人因创伤而死 – 交通事故约占一百万人 – 创伤约占全世界治理疾病资源的重要一部分
2020年2月23日
2
创伤的致命模式

立刻死亡


早期死亡

后期死亡
2020年2月2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