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_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_王文宇
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对比研究.doc

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对比研究作者:杨智敏来源:《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以54名云南师大附中和55名昭通市绥江县第一中学初三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等工具,探究初中三年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总体倾向,比较他们在词汇学习策略运用上的异同。
结果表明:初三年级学生总体上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频率偏低;师大附中和地方普通中学学生在某些词汇策略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在某些策略的使用频率上明显高于男生。
关键词:云南师大附中普通中学词汇学习策略1 引言英国著名语言学家Wilkins(1978)说过:“如果没有语法,很多东西无法传递;没有词汇,则任何东西都无法传递。
”由此可见,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关键环节。
但多年来,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下,词汇教学长期停留在孤立地教单词、背词汇表的低效率层面。
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二语习得研究者和英语教师开始关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国外学者对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策略的分类(Oxford1990;O’Malley&Chamot.1990;Nation .1990;Wenden.1991);学习策略与外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Mangubhai 1991; Ellis .1999等);学习策略的训练(Wenden .1983;Brown. 1989; Oxford. 1990)。
国内对此的描述性研究较少,实证性研究较多,主要是关于策略的分类(文秋芳.1996;程晓堂,郑敏 .2002);词汇学习策略与外语学习关系(王文宇.1998;吴霞,王蔷. 1998;张萍.2001;陈辉.2001;张烨. 2003等);词汇策略与词汇测试成绩相关性(文秋芳.1995;文秋芳,王海啸.1996;王文宇.1998;吴霞,王蔷. 1998)。
然而上述研究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多数研究样本较小,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值得进一步讨论。
二是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其标准不一,所得结果是否具有可靠性和可比性值得商榷和探讨。
英语词汇积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英语词汇积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者:朱晶王丽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词汇的积累和再应用的过程,其他的语言技能都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当前,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词汇积累存在较大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分析学生词汇积累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不同英语词汇的学习策略,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走出词汇学习的误区,跨越词汇学习的难关。
主题词:英语词汇积累问题解决方法一、存在的问题1、不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积累单词在积累单词过程中,部分学生只记单词,不关注该词所使用的语言环境,将单词和具体的语言环境割裂开来,导致记住的单词很快就又忘记了。
即使记住了这样的单词,也是所谓的“死单词”,因为这些词在具体的语言使用中根本不会灵活使用,造成了学生在如何灵活使用自己已记住的单词上困难重重。
如果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缺乏正确的积累方法,不在常用搭配、常用短语和习语中去了解单词,就会导致大量的“死单词”的出现。
2、不注重熟悉词语的新义变化汉语里许多词语是一词多义,那么英语中许多单词也同汉语一样,都不仅仅只有一层含义、一个用法。
我们知道,词典上的解释是死的,语言的运用是活的,许多的用法和含义是在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中逐渐了解的,如果只是机械的背单词、用单词,势必与学习应用的要求相去甚远。
但是部分学生忽略了“老词”再次出现时的新意思、新用法、新词性,认为这是学过的单词,不认为这些单词是新词汇,导致的结果是对其的了解总是停留在初学这个词时的水平。
3、重点词汇和非重点词汇模糊不清部分学生由于急于扩充词汇量而不考虑单词的出现频率,见单词就背,包括平时几乎用不上或只在课文中出现过一次的单词,实际上这样的词没有必要花时间去记,可部分学生却强迫自己把所有单词全部背下来,从而造成了事倍功半的结果。
词汇根据其使用频率有高频词与低频词之分,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达到基本交流和考试要求的词汇量并不多,因此在词汇积累过程中并不需要见词就背。
英语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英语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摘要:学习观念对各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最终的语言交际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文秋芳将学习策略分为管理策略、母语使用策略、形式操练策略和意义操练策略。
本文对127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观念直接影响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学生们对传统和非传统的学习策略都抱有积极的使用态度。
关键词:学习观念;学习策略;关联性;英语专业学生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1-0-02一、引言语言学习观念是指学习者对自身、与英语学习相关的各种因素、语言学习的过程及特点等形成的一系列观点。
这些观点会对学习者的英语学习产生潜在的和深远的影响,支配其英语学习行为,决定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从而最终影响语言学习的过程和效果(horwitz 1988,1999;文秋芳,2001)。
因此学习观念,特别是有关学习策略的观念对学习的产出技能和最终的语言交际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o’malley和chamot (1990) 根据信息处理理论,将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
元认知策略用于评价、管理、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认知策略用于学习语言的活动之中;社会/情感策略知识则是指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所采用的策略。
这三类策略之中元认知策略高于其他两类策略。
oxford (2008)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和间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
cohen (2000) 则把策略分为学习语言策略和运用语言策略,而忽略了元认知策略。
文秋芳(2008:99)将策略分为与学习过程有关的管理策略和与语言学习材料有关的语言学习策略。
她认为管理策略对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具有制约性,既管理认知过程又管理情感过程。
这是与o’malley和chamot的分类主要不同之处。
外国学者的观点词汇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外国学者的观点词汇教学的理论与方法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词汇量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外语学习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词汇教学有着丰富的内涵。
词汇维系语音和语法。
是语言的建筑基石。
在我们这样一个缺少外语环境的国度学习英语,很难自然习得目标语,必须从语言基础知识学起。
离开了高效率的词汇学习,语言知识的掌握就无从谈起,交流能力的培养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
英语教学也就无效率可言。
Allen& Vallete 曾指出:无论是哪种目标语,词汇在所有语言教学中都是重要因素。
语言学家博林格也曾说过:任何一个掌握一门外语的人都清楚地知道,主要时间都是花在掌握这门语言的词汇上面的。
他认为词汇中的信息惫大大超过了语言中其它任何部分的信息量。
自然教学法的倡导人特雷西认为:词汇学习对于理解语言和言语输出都至关重要,有了足够的词汇量,即使对结构的了解几乎等于零,也可以理解和说出大量的第二语言。
魏尔金斯更是精辟地指出: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同样认为:大量的再认词汇是培养语言技能的基础,对于初学者来说,词汇量远比结构的准确性重要。
词汇学家麦卡锡认为:一个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无论语言学得多么好,语音多么漂亮,如果没有词汇表达意义,那么就无法使用该语言迸行交际,所以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的词汇。
Nation指出:“完全掌握一个词,应包括掌握它的拼写、读音、意义、搭配、语法形式、文体、联想以及它的词频”。
在英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感到最难的是词汇,词汇学习花费了他们大部分时间,但仍对学习效果不满意,教师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怎样教词汇才有效?怎样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词汇?随着科技、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教师和研究者们都在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是国外学者总结的外语教学法,这些外语教学法都是以词汇的教学为基础,并对词汇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产生于 18世纪末的欧洲。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作者:邓琛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3期内容摘要:母语一直都被认为是二语习得的重要障碍之一。
但近来的研究表明,母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二语习得。
本文从各方面分析了母语对外语学习的促进作用,指出母语的作用应该得到重新认识。
关键词:母语外语学习促进一提起母语,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迁移和干扰,认为母语阻碍了外语学习,因此很多教师都要求在学习中应摒弃母语,而只使用外语。
诚然,学习者的一些错误,确实与母语的影响有关。
但大量的研究表明,由于母语干扰而导致的错误在学习者全部外语错误中的比例并不高,通常的看法是只有33%。
虽然主张摈弃母语的观念一直在外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但并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
相反,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发现,母语对二语习得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作用一直都被人们低估或忽视。
一、语言普遍性促进外语学习世界上的语言共有数千种之多,各种语言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但经过仔细分析,各种语言又有着普遍的特征。
语言的普遍性涉及到语言的各个层面,从语音到语义再到语法,构成了普遍语法。
每个说话者都掌握一套原理和参量,这些原理适用于所有语言,参量则因语言而异,但这种差异是有一定限度的。
两种语言之间又有着相对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可能是其他语言所没有的。
当学习者开始学习外语时,他原有的母语知识就会提供普遍语法所包含的原理,缩短外语学习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母语作为一种学习者内在的知识体系,当他和外语类似的时候,学习者在这些方面可以学得更快。
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习者的母语背景为他的外语学习奠定了语言基础。
因此这些绝对的和相对的语言普遍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外语学习。
以中国学生为例,只要学会了汉语拼音,英语语音就比较容易掌握;掌握了汉语句法,就能更好的理解英语句法。
中介语是介于母语和外语之间的一种独特的语言系统,但它的起点是母语。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已有的母语和外语的相关知识,对现有中介语系统进行不断的调整和重组,逐渐向外语正确形式靠拢。
开题报告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表
课题题目普通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滁州学院为例
学生姓名陈晓玉
所学专业英语(师范)
导师姓名葛厚伟宋彬彬
报告日期 2015年11月22日
滁州学院教务处制
关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规定
为切实做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报告工作,保证论文质量,特作如下规定:
一、开题报告是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必经过程,所有本科生在写作毕业设计(论文)之前都必须作开题报告。
二、开题报告主要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驾驭能力和研究能力,考察写作论文的准备工作是否深入细致,包括选题是否恰当,资料占有是否翔实、全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是否了解,本人的研究是否具有创新性等。
三、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前,学生必须根据所学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师双向选择后确定选题,根据任务书广泛查阅文献,深入调查,收集资料,制定研究方案,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四、学生设计(论文)开题前需认真填写开题报告表,并向导师提出申请,由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负责开题报告的评议。
五、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应当对开题报告进行认真评议,主要评议论文选题是否恰当,研究设想是否合理、可行,研究内容与方法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是否可以开始进行论文写作等。
评议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学生开题报告评议结果须为“合格”方可开始论文写作。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不得少于3人。
六、开题报告表应送交所在院(部)保存。
七、表中各项可自行加页。
(续表)
说明:此表由教师保管,论文完成后,此表由指导教师交院(部)教学秘书处保存。
王文宇副教授:《新一代大学英语 综合教程2》编写思路与

iPrepare
• Senario 3
• This semester you’re taking a general course for freshmen, World Civilization, which is taught in English. One homework assignment of the course is to give an oral presentation comparing two famous philosophers and their thoughts. You are thinking of choosing Socrates and Confucius for comparison.
iPrepare
• Senarios:两至三个,以视频形式展现 •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所教学生的 特定需求(目前或未来需求)补充其他 senarios
iPrepare
iExplore
Viewing/Discussing Reading Identifying and synthesizing information Buidling your language Preparing for the structure Sharing your ideas
iExplore
• Viewing/Discussing
• Watch a video in which som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share what they know about Socrates. Then work in pairs and share what you know about Socrates and his major contributions.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

2009年3月第28卷第3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 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 tion M a r .2009Vol .28No .3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贾秋雨(),女,黑龙江七台河人,级硕士研究生。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贾秋雨(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 要:词汇知识的质和量与词汇学习策略密切相关,如果学生缺乏正确的词汇学习策略,词汇将始终是他们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障碍。
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对英语学习程度差距悬殊的两名学生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外语水平不同的学习者在词汇学习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选择和运用上存在明显差异。
针对研究结果,建议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并运用多种词汇学习策略,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关键词:词汇学习;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教学启示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9)03-0116-03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词汇学习。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贯穿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
词汇知识习得水平与词汇学习策略密切相关。
虽然大多数学生对词汇学习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但由于缺乏正确的词汇学习策略,导致词汇始终是他们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障碍。
1 文献综述关于策略的分类,学者们各持己见,但多数研究者仍采用欧麦力和萨默特(O ′Malley &Chamot 1990)的学习策略的分类方法。
他们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把学习策略分为三种类型: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为促进某一学习活动的顺利完成而采取的计划、监察、评估等活动,是学习者进行自我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认知策略则指学习者赖以获得知识和概念的识别、记忆和理解等过程。
社会/情感策略则指通过与人交际或调控情感、动机以辅助学习的策略。
这三类策略每一类又包括若干分类:元认知策略包括预先准备、集中注意、选择注意、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具体策略;认知策略包括重复、归类、利用上下文情景、联系、猜测、词形分析(前、后缀)、查词典、做练习、词汇表等;社会/情感策略则包括提问、协作已达到澄清的目的、减低焦虑程度、自我鼓励等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些西方学者 (如 Krashen , 1989; Pa rry , 1991)主张通过广泛阅读自然习得单词 , 因此他们不鼓励背单词 。 然而此次被调查学 生普 遍 相 信 “ 单 词 要 背 ” , 他 们 的 观 念 与 Krashen 等人倡导的截然相反 , 原因何在 ?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 。 一是因为这 些学生受中国传统的语言学习理论和实践的 影响。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言的方法。古 人学习汉语就是从背诵诗文开始的 , 所以才 有 “ 熟读唐诗三百首 , 不会做诗也会吟” 的说 法。 背诵在现代汉语教学中仍占重要地位 , 并 影响了外语教学。学外语时 , 背单词、 背句型 、 背课文是学生 , 尤其是中学生的一大学习任 务。 因此 , 对于这些习惯 了背单词的学 生来 说 , “自然习得 ”是难以相信的。 第二 , 这些学生受特定的学习环境的制 约 , 难以自然习得单词。 Kach ro o( 1962)研究 发现 ,要成功地记住一个生词 ,学生至少得连 续遇到它 7 次。 而 Saragi et al( 1978)则指出不 断地碰到一个单词 16 次后 , 学生才能自然地 记住它 。 可见想要自然习得单词 , 就必须有一 个能提供广泛阅读机会的学习环境 , 这样 , 学 生才能在一定时 间内频繁地遇到同一 个单 词 , 从而自然而然地记住它 。 可是 , 目前国内
· 49 ·
不仅使用反复读写的方法死记硬背 , 而且也 运用各种编码策略如联想同义词 、反义词或 运用语音知识和构词法知识分析词形 , 减轻 硬背的痛苦。 还要强调的一点是关键词法 。 虽然西方 学者大力推荐关键词法 , 但是本次调查发现 , 问卷中关于这一方法的题目得到的回答大部 分是 1 或 2,这说明学生很少使用这种方法。而 且分析数据时 , 这些问卷题目内部统一值达 不到统计要求 ,不能组成一个变量。 关键词法 不受这些学生的欢迎 , 可能与这种方法操作 复杂有关 。 关键词法通过联想一个外语词和 它在学习者母语中的同音词之间的形象联系 来记忆这个外语词 。 例如 ,一个英国人记西班 牙语单词 pat o (鸭子 )时先想与 pa to 发音类 似 的英文单词 pot (罐子 ) , 然后再 想象一幅 鸭子头戴罐子的画面 。 完成这个过程必须在 外语词与关键词之间找到两个联系: 读音上
· 47 ·
一半分别来自中文 , 历史 , 物理 , 地理 , 化学 , 计算机系 (见表 1)。相对而言 , 三年级学生在 学习 (包括英语学习 )中已养成一套稳定的 、 有独特个性的学习方法 , 这是选择他们作为 调查对象的原因。
表 1. 对调查对象的描述 调查对象 ( 50) 专业 英语 ( 25) ,中 文 ( 3) ,历史 ( 4) ,物理 ( 3) , 地理 ( 5) ,化学 ( 4) ,计算机 ( 6) 平均年龄 性别 21 女生 ( 28) ,男生 ( 22)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年第 1 期 (总第 113 期)
不同而改变 。 中国人使用的词汇策略是否和 西方人完全相同? 对西方人有效的策略是否 对中国人也同等有效? 因此 , 中国学生如何记 忆英语单词就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然而 , 目前国内讨论记忆策略的文章和 专著或是 “ 经验之谈 ” (如伍谦光 1982; 邹爱 民 , 1993) , 或是对国外理论的介绍 (如任成 , 1993; 赵蔚 , 1995; 束定芳 , 1995) , 实证研究非 常少。 1992 年 , 卜元探讨了影响英文单词记忆 效果的三个因素 , 涉及到学习方法。 而对词汇 学习方法研究更全面的则是顾永琦 ( 1994) , 他运用问卷调查了北京师范大学 850 名非英 语专业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 , 对这些学生所 使用的记忆策略进行了粗略描述 。 但顾的调 查对象局限于非英语专业学生 ; 他对记忆策 略的归类也不够完善 。 笔者的本次调查是在 顾永琦研究的基础上迈出的另一步。笔者采 用定量的方法 ,以 50 名学生 (包括英语专业和 非英语专业学生 )为调查对象 ,探寻中国的英 语学习者对 “ 背单词 ” 的看法 , 在 “ 背” 的过程 中所使用的策略 ; 同时 , 就记忆策略和记忆结 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讨论。 二 、调查方法 1. 调查对象 南京大学的 50 名本科三年级学生自愿参 加了这项调查活动。 他们平均年龄为 21,男女 比例是 22 28 。其中一半是英语专业学生 , 另
表 2. 对 10 个变量的描述 变量名 (问卷题目数 ) 词汇量 记忆观念 ( 4) 习得观念 ( 3) 规划策略 ( 3) 单词表策略 ( 3) 重复策略 ( 3) 联想策略 ( 3) 词性分析策略 ( 4) 上下文策略 ( 3) 活用策略 ( 4) · 48· 关于变量的简单描述 词汇量测试成绩 相信单词要背
三 、结果与讨论 1. 单词要不要背 ? 受调查的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 的 。“记忆观念 ”的平均值是 4. 15, 而 “习得观 念 ”的平均值只有 2. 41(见表 3)。可见 , 这些学 生对 “自然习得” 的观念持否定态度 , 而非常 赞同“背单词 ”。
表 3. 观念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观念 习得 记忆 平均数 2. 41 4. 15 标准差 . 59 . 45
观念、 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
南京大学 王文宇
提要 : 本文运用定量的方法 , 调查了 50 名大学 生对词汇记忆的看 法和他们使用的记忆 策略 ,并 就记忆策略和词汇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 讨 。 关键词 : 词汇 、记忆策略
一 、引言 词汇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然而 , 多 年 来关于 词汇 教与 学的 研究 却很少 , 难 怪 Car ter ( 1987 : 145)将词汇比作一个不受重视 的 “灰姑娘”。本世纪 60 年代以后 , “灰姑娘” 开 始引起西方学者们的关注 , 这方面的研究逐 渐增多 。 其中 , 关于词汇记忆策略的研究针对 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 1)“ 重复策略 ”。此类研 究包括对重复法有效性的探讨 (如 Rundus, 1977; M azuryk, 1974)和对最佳重复次数的 争论 (如 Cro thers & Suppes, 1967)。 ( 2)“ 编 码策 略”。最受 关注 的编 码策 略是 “ 关键 词 法 ” , 而且大部分关于“ 关键词法 ”的研究都肯 定了它的有效 性 (如 Si nger, 1977; M erry, 1980; Atki nson & Raug h, 1975)。 被研究的 其 它 编 码策 略 有 “ 联 系法 ” ( 如 Mo nt ag ue, Adams & Kiess , 1966; Bow er , 1972)和“ 语 义编码 ” (如 Cro w & Qui ley , 1985)。 上述研究都局限于对某一种记忆方法的 有效性进行探讨 , 试图证明它是否是最佳方 法。 可是 ,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背单 词时常运用好几种增强记忆的手段 , 以达到 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 , 有必要对学生的记忆 策略进行全面描绘 。 其次 ,这些研究都是在西方国家展开 , 所 调查对象几乎都是学习另一种印欧语言。学 习方法常受学习环境的影响 , 随着学习者的
管理策略的使用频率较高 , 而活用策略 的频率较低 , 这一结果与顾的研究结果相同。 不同的是 ,在顾的调查中 ,重复策略和编码策 略的使用频率较低 , 但在本次研究里这两类 方法频率较高 。 这个矛盾也许和两次调查对 象不同有关 。 学生在 使用这些策略 时呈现出一 大特 点。 虽然重复策略是一种机械的记忆方法 , 而 编码策略是更灵活更有意义的方法 , 但在此 次调查中这两种策略的平均值几乎相等。这 表明背单词时 ,学生并不拘泥于一种方法 , 而 是多种方法兼收并用 , 下苦功也下巧功。 他们
2. 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有两个 : “词汇学习情况问卷 ” 和 “词汇量测试卷 ” , 均为笔者自行设计。 ( 1) 词汇学习情况问卷 问卷题目针对 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 个人简况 ; 对词汇记忆的 两种看法 ,即 “单词要背 ”和 “单词可以自然习 得 ” ; 和词汇记忆策略 。 第一部分以填空形式 完成。 后两部分均采用五级选项 , 如 1= “这个 句子完全或几乎完全不适合我的情况” , 5= “这个句子完全或几乎完全适合我的情况”。 问卷题目来源有三个。一是有关文献 , 二 是笔者对八名学生的访问记录 , 三是自身的 英语学习体验 。
Alpha . 52 . 71 . 60 . 56 . 72 . 79 . 81 . 77 . 89
相信单词可以自然习得 规划管理记忆全过程的方法 , 如选择要背的单词 ,选择适 当 的记忆方法 , 定期复习等 。 利用自制的单词表帮助记忆单词 。 用反复读写的方法记单词 。 通过联想学过的单词帮助记忆新单词 , 如联想同音词 、同 义 词和反义词等 。 运用语音学 、 词汇学知识记忆单词 ,如分析词根 、 词缀等 。 运用上下文记忆单词 。 在会话写作中运用刚学过的单词以加深记忆
学英语的条件还比较落后 , 英文阅读材料的 品种并不多 。 大部分学生 ,尤其是非英语专业 的学生根本不具备广泛阅读各类英文书刊的 条件。 对有的学生来说 , 英文课本几乎是他们 唯一的阅读材料 。 所以 , 让他们相信通过多读 多听可以自然习得大量单词是不太可能的 。 2. 怎样把单词记牢? 学生在背单词的过程中的确采用了一系 列增强记忆的方法 (见表 4)。 使用频率最高的 是编码策略 , 其次是管理策略、重复策略和活 用策略 , 最低的是单词表策略。编码策略中 , 联想策略的使用频率最高 , 上下文策略最低 , 词形分析策略居中。
( 2) 词汇量测试卷 用以考察学生的词 汇量大小和对词汇的掌握程度 。 测试中要求 学生根据所给英文单词写出中文意思 。 例如 , 对 英 文 单词 “ bro ok” , 学 生 写 “ 小 河 ” 或 “ a small riv er”都算对 。 Na tion ( 1990)认为这种 测试方法有许多优点。它不仅简便易行 ,而且 它要求学生 所做的正是他 们平时在听 、 说、 读 、写过程中常做的工作。 这也是笔者采用这 种测试手段的原因。所测的 40 个英文单词均 选自 《英语常用词汇分级词典》 (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 , 1991)。前 20 个单词按 50 个条目的 间隔从 1000 个五级单词中数出 ; 后 20 个词按 同样的方法从 1000 个六级词汇中抽出来。这 些词对三年级学生来说 , 有一定难度 , 但又不 过分地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 。 3. 数据分析 1996 年6 月上旬 , 50 名学生填写了调查问 卷 并 完 成 了词 汇 测 试 卷。然 后 , 笔 者 运 用 SPSS ( Statistic Packag e f or Social Sci ence ) 统计软件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该项研 究共涉及 10 个变量 ,其中 9 个变量都是由三个 或三个以上问卷题目组成 , 内部统一性都达 到了统计要求 。 表2 描述了这些变量的名称、 所 包含 的问卷 题目 数、 内 容和 部分 变量 的 Alpha 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