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化》PPT课件

h
3
主题复习目标
掌握和体验我国古代文化的光辉灿 烂(成就);认识文化发展的特点 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 系(社会根源及对社会发展的影 响);比较中西文化发展的特征及 走向,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h
4
主题知识概要(1)
古代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政治经 济发展水平、特征,造就了各具时 代特征的文化成就。
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 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 可胜数。”就上引言论,指出其思
想核心,说明其社会根源,并分析 其积极意义。
h
10
类别一 思想文化内容及其社会根源(2)
〔解析〕本题是以文化内容为切口, 将文化及社会政治经济整合起来, 体现历史学科知识的横向综合。本 类题目侧重考查的是对历史阶段特 征的整体把握(包括政治、经济、 文化以及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 面内容)和基于特定阶段分析和认 识特定历史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6
主题知识概要(3)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国家分裂 和民族大融合时期。佛教盛行、宗教画流
行、石窟艺术、范缜的《神灭论》、北朝
的《齐民要术》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歌都 体现了这一阶段的特征。
(4)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
时期,科技文化达到世界最高水平,许多
方面在世界领先,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发
h
11
类别一 思想文化内容及其社会根源(3)
〔答案〕这些言论的思想核心是:兼爱、 非攻。 社会根源: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 当时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封建经济 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 生产者的队伍不断壮大。他们身受剥削和 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温饱富裕。同 时,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 已,生灵涂炭,生产破坏,广大小生产者 厌恶战乱,渴望安定。
历史③必修3.9《辉煌灿烂的文学》PPT课件

②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语言丰 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③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当时的 社会生活.
(3)影响
①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 传统奠定了基础, ②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③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 有重要地位。
1.《诗经》保存了我国古代哪个时期的诗歌?( A、商朝到春秋初期 C、西周初到春秋初期
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创造出了新的诗歌体裁 -“楚辞”(骚体), 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崇 高的地位。
(2)楚辞
①含义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造 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②特点
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富含 浪漫主义色彩
③代表作
《离骚》
下列关于楚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楚辞是战国时期,由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 的精华,用楚国方言创造的一种新体诗歌 B.楚辞与《诗经》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 而是自由灵活的句式 C.《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 长的一首诗 D.楚辞大量使用象征、比喻手法,充满浪漫
诗的另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 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 1、随着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 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2、市民阶层的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能够歌唱的词和表演的曲,更适应了市井生活 的需要。 3、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词和曲 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2、元曲:
(1)含义 到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 阶段,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 (2)发展阶段及特点(散曲)
兴起:宋代
特点: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繁荣:元代 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元代前期)
(3)代表人物
关汉卿、马致远
(3)影响
①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 传统奠定了基础, ②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③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 有重要地位。
1.《诗经》保存了我国古代哪个时期的诗歌?( A、商朝到春秋初期 C、西周初到春秋初期
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创造出了新的诗歌体裁 -“楚辞”(骚体), 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崇 高的地位。
(2)楚辞
①含义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造 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②特点
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富含 浪漫主义色彩
③代表作
《离骚》
下列关于楚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楚辞是战国时期,由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 的精华,用楚国方言创造的一种新体诗歌 B.楚辞与《诗经》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 而是自由灵活的句式 C.《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 长的一首诗 D.楚辞大量使用象征、比喻手法,充满浪漫
诗的另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 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 1、随着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 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2、市民阶层的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能够歌唱的词和表演的曲,更适应了市井生活 的需要。 3、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词和曲 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2、元曲:
(1)含义 到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 阶段,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 (2)发展阶段及特点(散曲)
兴起:宋代
特点: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繁荣:元代 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元代前期)
(3)代表人物
关汉卿、马致远
中国古代文学史 唐代文学PPT课件

第23页/共28页
三、豪放词派
豪放词派主要以苏轼、辛弃疾、张孝 祥等为代表,他们突破词为“艳科”的狭隘 范围,将通常只在诗 中出现的田园风情、山 水景物、人生志趣、怀古感今以及咏物记事 等内容移入词中,并 充分利用词的体式上的 特点,取得诗歌所难以具有的艺术效果。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 位,他不仅彻底打破了自晚唐五代以来所谓 “词为艳科”的传统,而且冲破了传统的所 谓“诗庄词媚”的界限;开“豪放词”派新 风,拓展了词的题材,扩大了它反映生活表 达感情的天地,促成了词的内容和风格的多 样化。
初唐
第2页/共28页
一、上官体
“上官体”是初唐前期出现的一种诗歌流派,该流派承袭齐梁宫体诗的余风,形成一种浮华靡丽的 诗风。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高宗时期的上官仪。
第3页/共28页
二、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时期的杰出诗人。 卢照邻《幽忧子集》 骆宾王《骆宾王文集》 王勃 《王子安集》 杨炯《盈川集》)。
第8页/共28页
二、山水田园诗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的诗 情景交融,意趣盎然,能够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
王维在山水田园诗方面表现出惊人的才华和创造性,对 后世影响很大。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正是在诗情和 画意的互相渗 透和生发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 艺术。
唐朝中国古代的鼎盛时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各种文化的交汇融 合,有力地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发展。
唐代文学的主流是诗歌。优秀诗人如群星璀璨,名家辈出,流派众多, 涌现出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诗歌艺术形式日臻完备,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 的高峰。
三、豪放词派
豪放词派主要以苏轼、辛弃疾、张孝 祥等为代表,他们突破词为“艳科”的狭隘 范围,将通常只在诗 中出现的田园风情、山 水景物、人生志趣、怀古感今以及咏物记事 等内容移入词中,并 充分利用词的体式上的 特点,取得诗歌所难以具有的艺术效果。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 位,他不仅彻底打破了自晚唐五代以来所谓 “词为艳科”的传统,而且冲破了传统的所 谓“诗庄词媚”的界限;开“豪放词”派新 风,拓展了词的题材,扩大了它反映生活表 达感情的天地,促成了词的内容和风格的多 样化。
初唐
第2页/共28页
一、上官体
“上官体”是初唐前期出现的一种诗歌流派,该流派承袭齐梁宫体诗的余风,形成一种浮华靡丽的 诗风。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高宗时期的上官仪。
第3页/共28页
二、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时期的杰出诗人。 卢照邻《幽忧子集》 骆宾王《骆宾王文集》 王勃 《王子安集》 杨炯《盈川集》)。
第8页/共28页
二、山水田园诗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的诗 情景交融,意趣盎然,能够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
王维在山水田园诗方面表现出惊人的才华和创造性,对 后世影响很大。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正是在诗情和 画意的互相渗 透和生发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 艺术。
唐朝中国古代的鼎盛时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各种文化的交汇融 合,有力地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发展。
唐代文学的主流是诗歌。优秀诗人如群星璀璨,名家辈出,流派众多, 涌现出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诗歌艺术形式日臻完备,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 的高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ppt课件

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后人为纪念一位豪 放派词人而作的楹联。这位词人是( A.李白 B.白居易 C.辛弃疾 ) D.陶渊明
中。
3.材料三歌颂了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
什么关系?
提示: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明清 时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末期,封建专制空前强化,而商品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这种社会背景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就 出现了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精神。
4.文学风格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 提示:社会的发展进步可以推动文学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状况 可以在文学中得到反映。同时文学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文学 有时可能会先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有时也会有落后于社会的 情况出现。
3.明清小说: (1)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商品流通扩大,资本 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
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
(2)封建制度开始衰落,社会矛盾凸现,不少文人开始对现 实进行批判。 (3)小说体例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本身具有反映社会生 活的深度和广度的优势,与时代具有契合性。 (4)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小说繁荣。 因此,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学的发展和繁
(6)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风 、___ 雅 、___ 颂 (2)内容:收录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___ 三部分。 四言 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 (3)特点:以_____ 实感强。
现实主义 的基础,被后世奉为 (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
(6)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艺术而
中。
3.材料三歌颂了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
什么关系?
提示: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明清 时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末期,封建专制空前强化,而商品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这种社会背景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就 出现了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精神。
4.文学风格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 提示:社会的发展进步可以推动文学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状况 可以在文学中得到反映。同时文学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文学 有时可能会先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有时也会有落后于社会的 情况出现。
3.明清小说: (1)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商品流通扩大,资本 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
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
(2)封建制度开始衰落,社会矛盾凸现,不少文人开始对现 实进行批判。 (3)小说体例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本身具有反映社会生 活的深度和广度的优势,与时代具有契合性。 (4)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小说繁荣。 因此,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学的发展和繁
(6)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风 、___ 雅 、___ 颂 (2)内容:收录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___ 三部分。 四言 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 (3)特点:以_____ 实感强。
现实主义 的基础,被后世奉为 (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
(6)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艺术而
高中历史 专题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件 人民版必修3

第十九页,共38页。
2.名家名剧:_____关__汉__卿__________创作的《感天动
地(gǎn tiān dòng dì)窦娥冤》一剧具有强烈的现实
批判性。
瓦肆
3.表演场所:“_________________”,“勾栏”。
栏 目 链 接
第二十页,共38页。
应用 思考
元曲(yuánqǔ)兴盛原因是什么?
4.唐代:唐诗,前期(qiánqī)体现了豪放、想像力丰
链 接
富的特色;后期体现了深沉、凝重和悲壮的特色。代表人
物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5.宋代:宋词,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苏轼、辛 弃疾等。
6.元代: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第二十六页,共38页。
应用
示例
1.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 天涯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wénxué)形式分别 是( )
栏 目
①全盛阶段:汉武帝时代的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链接
②西汉后期:扬雄《甘泉赋》。
③东汉:张衡《西都赋》《东都赋》等。
班固《西京赋》《东京赋》等。
第十一页,共38页。
应用 思考
汉赋繁盛(fánshèng)的背景是什么?
答案:两汉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封建(fēngjiàn)经 济发展繁荣,这些都为汉赋繁盛提供了物质条件。
目 链 接
和当权者功德的歌颂。分为:《周颂》、《鲁颂》、____________
三部分祭。祀
重大典礼
《商颂》
第五页,共38页。
2.特点: 句式: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 节和谐,艺术感染力极强;创作风格:________________。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件第四章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章 诗意的栖居:中 国古代文学
壹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贰
汉赋
叁
唐诗
肆
宋词
伍
元曲
陆
明清小说
1. 了解掌握《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掌握中国古代不 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 感受古典文学的文字美、意境美。中国文学既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又是古代中国人的心灵 记录,既是真实的社会写照,又是空灵的意识境界;文学根植于时代,根植于生活,根植于历史,文 学的发展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透过文学看历史,透过历史理解文学。
第一节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一)《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四言 诗为主,共收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分风(民间歌谣)、雅(正声雅乐,大多指宫 廷宴饮的乐歌)、颂(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歌词) 三部分,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 2 500 年前漫长历 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尤其是西周至春秋中叶五六百 年间的广阔社会生活,表现了干预人生、反映现实 的批判意识。
第
壹 节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第一节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一、先秦诗歌
秦朝统一各国前的诗歌为先秦诗歌。先秦诗歌是中 国传统诗歌的源头。
《诗经》和《楚辞》历来合称“风骚”,是中国古 代诗歌的两大源头,其中《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 的源头,而《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经》和《楚辞》2 000 多年来一直被历代诗人 尊为学习的典范。
第二节 汉赋
二、大赋
汉代大赋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代表 作《子虚赋》和《上林赋》,也有人认为二赋本为一 篇,即《天子游猎赋》,赋中对田猎盛况和宫苑的豪 华壮丽作了极为夸张的描写,并归结到歌颂汉帝国的 强盛和汉天子的威严。赋尾则委婉地表示了惩奢劝俭 的用意,但这种讽谏方式只能得到“劝百讽一”的实 际效果。
第四章 诗意的栖居:中 国古代文学
壹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贰
汉赋
叁
唐诗
肆
宋词
伍
元曲
陆
明清小说
1. 了解掌握《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掌握中国古代不 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 感受古典文学的文字美、意境美。中国文学既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又是古代中国人的心灵 记录,既是真实的社会写照,又是空灵的意识境界;文学根植于时代,根植于生活,根植于历史,文 学的发展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透过文学看历史,透过历史理解文学。
第一节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一)《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四言 诗为主,共收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分风(民间歌谣)、雅(正声雅乐,大多指宫 廷宴饮的乐歌)、颂(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歌词) 三部分,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 2 500 年前漫长历 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尤其是西周至春秋中叶五六百 年间的广阔社会生活,表现了干预人生、反映现实 的批判意识。
第
壹 节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第一节 先秦诗歌和先秦散文
一、先秦诗歌
秦朝统一各国前的诗歌为先秦诗歌。先秦诗歌是中 国传统诗歌的源头。
《诗经》和《楚辞》历来合称“风骚”,是中国古 代诗歌的两大源头,其中《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 的源头,而《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经》和《楚辞》2 000 多年来一直被历代诗人 尊为学习的典范。
第二节 汉赋
二、大赋
汉代大赋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代表 作《子虚赋》和《上林赋》,也有人认为二赋本为一 篇,即《天子游猎赋》,赋中对田猎盛况和宫苑的豪 华壮丽作了极为夸张的描写,并归结到歌颂汉帝国的 强盛和汉天子的威严。赋尾则委婉地表示了惩奢劝俭 的用意,但这种讽谏方式只能得到“劝百讽一”的实 际效果。
【高中历史】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PPT课件3

元代
元曲
明清
小说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曹雪芹等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等
分标章节回目、首尾完整相连;直接反 映市井小民生活。
பைடு நூலகம்
【诗的经典――《诗经》】
琼瑶与 《在水一方》?
投我以木桃,报 之以琼瑶。
——《诗经· 木瓜》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央。 ——《诗经· 蒹葭》
时期 体裁或成就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文学特点
春秋 《诗经》
相传由孔 子编订
屈原
《关睢》等
四言为主,重章叠句,艺术感染力强; 为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传统奠定了基础, 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句式灵活,文采华美,感情奔放,具有浪 漫主义色彩,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 神话色彩 词藻华丽 讲究排比 半诗半文
战国
楚辞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施耐庵 吴承恩 曹雪芹
元末明初 明朝 清朝
文学特点
市井风光 婉 语言清浅 约 不避俚俗 情调感伤 清新俊逸 豪 刚健豪放 放 情感强烈 个性鲜明
时代特色
民族冲突 国家分裂 商业发展 城市繁荣 市民增加
明清小说的
人情世界
如何阅读和欣赏明清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你读过几部?你最喜欢哪 一部?为什么喜欢?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长篇白话章回小说
汉代
春秋战国
宋代 唐代 元代
明清
说一说
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时 期的主要文学体裁或成就。
诗歌 楚辞
春秋战国
汉代 赋 诗歌 唐代
《中国古代文学》PPT课件_OK

34
3、曹操的影响
• (1)以乐府古题写时事对后人的影响, • (2)为四言诗体注入活力。
• 不仅以其创作开风气之先,影响了 一代诗风,还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为 建安文学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35
东晋文学
代表作家:陶渊明
晋 36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 •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44
三、女性题材诗
• 1、描写女性的美貌 • 《清平调词》咏杨贵妃: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45
2、抒写女性对爱情的向往
•
《夜坐吟》
•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 • 金釭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 • 歌有声,妾有情,情声合,两无违。
24
二、汉代历史散文是两汉文学的 最高成就
汉代历史散文比先秦时代有了较大的发 展,其主要特征是传记文学体裁的出现。
《史记》是史传散文的典范之作,开创了 我国正史的写作体例。
25
三、汉乐府民歌和汉代文人诗是 两汉文学的重要形式
汉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新的时期,在 诗歌的形式上较之四言诗有所突破;在表现的内容 上,叙事的成分有所增加。
• 辞赋是汉“一代之文学”,具有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特点。汉代辞赋作家有 300多人,比较杰出的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等,汉代辞赋的作品有 3000多篇,形成了汉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景观。
• 名家名篇: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甘泉赋》 、班固《两 都赋》、张衡《归田赋》 、《二京赋》
1、《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2、《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 主义的基础。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 其事”现实主义精神。 3、《诗经》以鲜明的事实证明了劳动 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诗楚汉唐宋元明 经辞赋诗词曲清
小 说
——中国古典文学体裁多样、源远流长 你知道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什么吗?
——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1、概况: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时间:西周至春秋中叶; 内容有:“风”“雅”“颂”三部分,主体精华部分
为“风”。
2、特点:四言为主,重章叠句, 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3、地位: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影响深广,奠定了中国古典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 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 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 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豪放派代表——苏轼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 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 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 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在这段材料中,幕士为苏词与柳词配了不同的伴奏乐 器,并用“大江东去”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来代表二者 的不同,这说明苏词与柳词分别属于哪个流派?各流派有 哪些代表人物?
婉约派 :柳永、李清照(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清新俊逸,刚健豪放)
请欣赏以下几首词,体味一下每首词展 现了怎样的时代特色。
(1)政治:国家的统一和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 (2)经济: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 (3)文化:教育发达,科举“以诗取士” (4)各民族、中外的文化交流频繁 (5)统治者的推崇和重视 (6)吸收前代文学艺术精华
唐诗的繁盛
1、唐诗繁荣总体情况: 数量多、内容广、流派多、体裁全
2、主要代表:
盛唐:李白、杜甫; 孟浩然、王维(田园诗); 高适、岑参(边塞诗)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婉约派代表——李清照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婉约派代表——李清照
声声慢
哀 民 生 之 多 艰 ”
“
长 辞: 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一 种诗歌新体裁──“楚辞”。
◆特点: 其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代表作品:《离骚》。故,楚辞又称“骚体诗”。
《诗经》、“楚辞”——中国诗歌的两大源 头
《诗经》的主体部分为“风”; 楚辞的代表作品是《离骚》。 故,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举。
—司马相如《上林赋》
思考:以此赋为例,分析汉赋具有哪些特点, 除了 这篇赋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汉赋作家及其代表作?
篇幅较长 气势恢宏 辞藻华美 手法夸张
3、汉赋
代表:
①全盛阶段: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②西汉后期:杨雄《甘泉赋》 ③东汉:张衡《西都赋》《东都赋》等
班固《西京赋》《东京赋》等
汉赋繁盛的背景: 两汉国家统一,高度繁荣
◆主要代表:司马相 如的《子虚赋》和 《上林赋》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诗仙”李白——浪漫主义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抽刀断水水更流,
风格:狂放炽热,想象
举杯消愁愁更愁。
丰富,语言率真自然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杜甫——现实主义
······ --
公稻小忆
私米邑昔
仓流犹开
杜 甫 《
廪脂藏 俱粟万 丰米家
元 全 盛
忆 昔 》
实白室 。,。
日 ,
“诗圣”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
“三吏” 由盛转衰的时代,一生贫困失意,颠
“三别”
沛流离,他的诗反映唐朝由盛而衰 的历史,人称他的诗为“诗史”
问题探究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其原因是什么?
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 楚国贵族,杰出的政治家和爱 国诗人。为官之时,建议楚怀 王革新政治,遭到守旧贵族的 谗言诽谤,被免官流放汉水之 北。楚怀王死后,屈原又被流 放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 国攻破楚国都城,屈原悲愤绝 望,投汨罗江而死,传说这一 天为农历五月初五,后人就在 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以纪 念屈原。
中唐: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 初唐:陈子昂、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晚唐:李商隐、杜牧 (时称“小李杜”) …… 3、李杜诗的主要风格特点:
◆李:浪漫主义: 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像丰富、 手法夸张、意境深远 (“诗仙”)
◆杜:现实主义: 深沉忧郁、忧国忧民、语言深厚
( “诗圣”,“诗史”)
有诗云:“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说明《诗经》和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文学领域,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汉赋
➢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 体裁,它直接源于骚体诗,在 楚辞的基础上,吸收散文成分, 形成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
佳文共欣赏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倡,万人和, 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
五、宋词 什么是“词”?什么是“词牌”?
1、概况: (教材) 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诗体,按特
定的乐调曲谱填制歌词。 2、宋词繁荣的原因
① 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② 市民阶层的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 两宋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尖锐,用词更能表达思想情感。
《历代词话》中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 “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 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 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都市风情的柳咏
雨 霖 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 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 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 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说?
婉约派代表——李清照
诗楚汉唐宋元明 经辞赋诗词曲清
小 说
——中国古典文学体裁多样、源远流长 你知道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什么吗?
——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1、概况: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时间:西周至春秋中叶; 内容有:“风”“雅”“颂”三部分,主体精华部分
为“风”。
2、特点:四言为主,重章叠句, 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3、地位: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影响深广,奠定了中国古典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 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 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 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豪放派代表——苏轼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 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 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 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在这段材料中,幕士为苏词与柳词配了不同的伴奏乐 器,并用“大江东去”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来代表二者 的不同,这说明苏词与柳词分别属于哪个流派?各流派有 哪些代表人物?
婉约派 :柳永、李清照(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清新俊逸,刚健豪放)
请欣赏以下几首词,体味一下每首词展 现了怎样的时代特色。
(1)政治:国家的统一和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 (2)经济: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 (3)文化:教育发达,科举“以诗取士” (4)各民族、中外的文化交流频繁 (5)统治者的推崇和重视 (6)吸收前代文学艺术精华
唐诗的繁盛
1、唐诗繁荣总体情况: 数量多、内容广、流派多、体裁全
2、主要代表:
盛唐:李白、杜甫; 孟浩然、王维(田园诗); 高适、岑参(边塞诗)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婉约派代表——李清照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婉约派代表——李清照
声声慢
哀 民 生 之 多 艰 ”
“
长 辞: 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一 种诗歌新体裁──“楚辞”。
◆特点: 其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代表作品:《离骚》。故,楚辞又称“骚体诗”。
《诗经》、“楚辞”——中国诗歌的两大源 头
《诗经》的主体部分为“风”; 楚辞的代表作品是《离骚》。 故,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举。
—司马相如《上林赋》
思考:以此赋为例,分析汉赋具有哪些特点, 除了 这篇赋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汉赋作家及其代表作?
篇幅较长 气势恢宏 辞藻华美 手法夸张
3、汉赋
代表:
①全盛阶段: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②西汉后期:杨雄《甘泉赋》 ③东汉:张衡《西都赋》《东都赋》等
班固《西京赋》《东京赋》等
汉赋繁盛的背景: 两汉国家统一,高度繁荣
◆主要代表:司马相 如的《子虚赋》和 《上林赋》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诗仙”李白——浪漫主义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抽刀断水水更流,
风格:狂放炽热,想象
举杯消愁愁更愁。
丰富,语言率真自然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杜甫——现实主义
······ --
公稻小忆
私米邑昔
仓流犹开
杜 甫 《
廪脂藏 俱粟万 丰米家
元 全 盛
忆 昔 》
实白室 。,。
日 ,
“诗圣”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
“三吏” 由盛转衰的时代,一生贫困失意,颠
“三别”
沛流离,他的诗反映唐朝由盛而衰 的历史,人称他的诗为“诗史”
问题探究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其原因是什么?
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 楚国贵族,杰出的政治家和爱 国诗人。为官之时,建议楚怀 王革新政治,遭到守旧贵族的 谗言诽谤,被免官流放汉水之 北。楚怀王死后,屈原又被流 放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 国攻破楚国都城,屈原悲愤绝 望,投汨罗江而死,传说这一 天为农历五月初五,后人就在 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以纪 念屈原。
中唐: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 初唐:陈子昂、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晚唐:李商隐、杜牧 (时称“小李杜”) …… 3、李杜诗的主要风格特点:
◆李:浪漫主义: 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像丰富、 手法夸张、意境深远 (“诗仙”)
◆杜:现实主义: 深沉忧郁、忧国忧民、语言深厚
( “诗圣”,“诗史”)
有诗云:“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说明《诗经》和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文学领域,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汉赋
➢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 体裁,它直接源于骚体诗,在 楚辞的基础上,吸收散文成分, 形成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
佳文共欣赏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倡,万人和, 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
五、宋词 什么是“词”?什么是“词牌”?
1、概况: (教材) 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诗体,按特
定的乐调曲谱填制歌词。 2、宋词繁荣的原因
① 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② 市民阶层的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 两宋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尖锐,用词更能表达思想情感。
《历代词话》中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 “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 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 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都市风情的柳咏
雨 霖 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 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 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 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说?
婉约派代表——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