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复习题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1、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2、资料卡一般由主题、出处、搜集时间、搜集人和内容摘要五部分组成。

3、根分为直根和须根两种。

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属直根,主侧根分别不明显的根属须根。

另外还有变态根。

4、根系具有吸取水分和养料及固定植物的作用。

5、茎是植物的生命运输线。

在茎内有向上运输水分的导管和向下运输养料的筛管。

6、我们把绿色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利用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为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7、1606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的证明植物的“食物”来源于雨水;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发现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吸收二氧化碳。

8、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空气中去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9、根吸收的水分绝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从而促动植物体内水和养料的运输,也能够保持植物相对恒定的体温。

10、仙人掌的针状叶能够降低水分的蒸发,肉质茎能够储存水分,实行光合作用。

一、填空题。

1、植物的身体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的。

2、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取)水分和养料,植物的茎能把根和叶连接在一起,能(运送)水分,叶能(蒸发)水分。

3、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

4、假如把绿叶比喻为“绿色工厂”,那么这座工厂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生产的产品是(氧气)和(淀粉等营养物质)。

5、叶的光合作用,不但为植物制造了(营养物质),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6、把塑料袋罩在盆栽植物上,过一段时间,塑料带里有(水珠)出现,这是叶的(蒸腾)作用,它能够促动植物体内(水)和(养料)的运输。

二、判断题。

1、植物依靠根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

(对)2、植物的茎就是一个“运输兵”,能够将根吸收的养料和水送到叶里面。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陆地生物的是:A. 鱼B. 鸟C. 海藻D. 海豚2. 蝴蝶的生命周期中,以下哪一个阶段是蛹阶段?A. 卵B. 幼虫C. 蛹D. 成虫3. 以下哪一个不是动物的特征?A. 具有呼吸B. 能进行光合作用C. 能感知外界刺激D. 具有繁殖能力4. 以下属于稻谷的部分是:A. 根B. 叶C. 花D. 种子5. 以下哪一个是非恒温动物?A. 蜥蜴B. 鱼类C. 鸟类D. 哺乳动物二、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动物和植物的区别。

2. 请列举三个你身边常见的节肢动物,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3. 简述水循环的过程。

4. 请解释如何判断一种动物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

5. 简要描述石油的形成过程。

三、综合题小明喜欢在花园里观察各种昆虫。

以下是他观察到的一些昆虫,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 蜜蜂:刺毛细长,集体生活,采集花蜜。

问题:蜜蜂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要描述蜜蜂的特征。

2. 蚂蚁:头部大,有触角,善于运输食物。

问题:蚂蚁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述蚂蚁的特征以及它们是如何运输食物的。

3. 蝴蝶:身体覆盖彩色鳞片,有触角,通过吸食花蜜获取能量。

问题:蝴蝶属于哪一类昆虫?简要描述蝴蝶的特征以及它们是如何获取能量的。

参考答案:选择题:1. B2. C3. B4. D5. B解答题:1. 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在于动物具有感知能力和活动能力,而植物没有。

动物能够主动寻找食物并逃避危险,而植物则通过光合作用自动制造食物并不能活动。

2. 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蜘蛛、蚂蚁和蜈蚣。

蜘蛛有八只腿,能制造蜘蛛网捕捉食物;蚂蚁有头部大,有触角,能够用蚁群的力量运输食物;蜈蚣长有很多腿,能够快速爬行并捕食其他昆虫。

3. 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流入水体的过程。

当太阳能照射到地面的水体上时,水会蒸发形成水蒸气,随着升温上升到高空,然后冷却凝结成云,云中的水滴会不断增大,最终形成降水,降水后的水流入地面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再次循环。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一单元1.自然界的声音多种多样,有大有(小),有高有(低)。

2.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能说话,主要依赖喉咙里的(声带)振动;吹竖笛时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空气)在振动。

4.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大,音量(大);振动幅度小,音量(小)。

5.物体的大小、长短、厚薄、松紧等特性都会影响它振动的(快慢)。

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高低),振动越快,物体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越慢,物体发出的声音越(低)。

6,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7.(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人们把音量分成(级),其单位称为(分贝),用字母( dB )表示。

8.噪声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些?噪声主要造成听力受损、干扰谈话、思考、休息和睡眠。

9.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保护听力健康要做到哪5点?①戒挖掏耳道,以防发炎;②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开嘴或捂住耳朵;③正确使用耳机:音量不超过耳机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④远离噪声;⑤避免耳朵进水。

10.怎样减少噪声对我们的危害?①居民区附近的高速公路建立声屏障;②深夜把电视机的音量近可能的开小;③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开嘴或捂住耳朵;④公路两旁种植绿化林;⑤安装双层隔音窗。

二单元1.人体的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胃)和(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

2.(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食物中还有(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它们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大全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大全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大全以下是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的一些主要内容:
1.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 物质的性质:颜色、形状、硬度、透明度、延展性等
- 物质的分类:金属、非金属、自然物质、人工物质等
2. 空气和水的性质:
- 空气的组成: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 空气的性质:透明、无色、占据空间、有重量等
- 水的性质:透明、无色、流动性、可溶解物质等
3. 动物和植物:
- 动物的特征:可以移动、有呼吸、需要食物等
- 动物的分类:鸟类、鱼类、昆虫类、哺乳动物等
- 植物的特征:不能移动、有光合作用、有根、茎、叶等
- 植物的分类:草本植物、乔木植物、水生植物等
4. 太阳系和地球:
-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行星、卫星、流星等
- 地球的特征:有大气层、有水、有陆地、有生命等
- 地球运动:自转、公转、倾斜度等
5. 生物的生长和变化:
-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
- 动物的生长过程:出生、长大、繁殖等
- 生物的变化:生活环境、气候、季节的影响等
这些只是四年级科学上册的主要内容之一,复习时可以结合教科书中的具体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1、我们关心天气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

2)今天天气怎样?(从云量、降雨量、风向和风速、气温等天气特征来描述今天的天气)2、天气日历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

3、温度与气温1)温度对天气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

每天就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3)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温度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温度也可能不一样。

4、风向和风速1)风向和风速用来描述风的基本特征。

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2)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描述。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风的速度是以每秒风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我们把风速记为三个等级:0,1,25、降水量的测量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降水常见形式:雨、雪、冰雹。

2)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3)降水量等级表(课本13页)6、云的观测1)天空中漂浮的白云实际上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

3)云的分类:积云、层云、卷云。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雨层云。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

积云通常与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天气。

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第二单元溶解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如:食盐、糖、味精;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如:面粉、沙子。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四年级科学复习题学案(上册)第一单元天气一、填空题。

1、气温是指在阴凉、通风的室外测出的温度范围。

2、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3、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时间、云量、降水量、气温、风速、风向。

4、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5、测量天气的工具有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风速仪等。

6、一天当中,清晨气温最低、正午气温最高、傍晚气温偏低。

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8、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史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可用直筒、透明的玻璃杯来制作。

测量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0、气象学家根据云高度和形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1、人们常说降雨就是降水是不正确的,降水指的是降雨、下雪、下冰雹、下雾等。

12、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2、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

(√)3、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4、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点测量。

(√)5、我们在制作天气日历中,每天都要观察、记录天气情况,但周末和假期可以不记录。

(×)6、我们每天测量温度的时间和地点要一致。

(√)7、某地测24小时降水量是26毫米,这是中雨。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A)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A、风向B、风向标2、一天中什么时间的气温最高?(C)A、早上8:00B、中午12:00C、下午2:00D、下午4:003、我们可以使用一些(A)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A、天气符号B、天气日历C、风向标4、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B)个等级。

四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四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四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资料1.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

2.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3.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4.植物种子和动物卵的构造是与它们发育新的生命的作用相适应的。

5.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是有联系的。

6.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构成,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

7.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8.油菜花的四部分的构造: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9.不论是盛开的、谢了的、掉了的都可以算花,花蕾是指那些还没有裂开的花苞。

10.油菜花有4个萼片,4个花瓣,6个雄蕊和1个雌蕊。

11.根据花的构造,可以把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有些花具有雄蕊和雌蕊;有些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12.在花的各部分构造中,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13.豌豆花、桃花、牵牛花是完全花,结构完整。

柳树花、南瓜花是不完全花。

14.尽管各种各样的花在形状、颜色、气味、结构特征等方面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它们有一点是相同的:一般花都有蕊(雄蕊或雌蕊)的部分,只是具有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的区别。

15.只有四部分都齐全的花才叫做完全花,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都叫做不完全花。

16.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后形成的。

17.雄蕊和雌蕊有特殊的构造,使胚珠可以受精长成果实和种子。

18.雌蕊顶端有一个柱头,底部膨大成为子房。

用手去轻触雌蕊的柱头,会感觉到柱头有粘性,那是因为雌蕊的柱头上有粘液,这些粘液可以帮助雌蕊更好地接收来自雄蕊的花粉。

19.各种不同植物花的雄蕊,其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等有差异,但花药上的花粉都很容易抖落。

20.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21.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的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科学四年级复习题

科学四年级复习题

第一单元《天气》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 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雨水和人类的关系: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雨水,所以,充足的雨水会让大地充满生机,而缺乏雨水的地区,因为干旱,植物常会枯死。但暴雨会形成洪水、泥石流等灾害,淹没庄家、冲毁堤坝,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八、小小气象员
1、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阴、晴、雨、雪等天气情况。②气温的高低。③风向、风速、风力的大小等几个方面。我们做一名小气象员就应该收集这些资料。
4、蒸发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晾晒衣服在温度高、通风、蒸发面积大的条件下加快蒸发。
5、瘪了的兵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鼓起来,是因为气体能热胀冷缩的原因。
五、关心天气
1、天气总是在不停的变化,阴、晴、雨、雪等都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2、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职业的人对天气的需求不一样。
的风。风向标可以准确指示风向。
2、风力是指风的强弱,科学家把风按强弱划分为13个等级。
3、风的形成: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4、海陆地风的形成: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海面气温,陆地上的空气受热上升,海面上空气流过来补充,风从海面吹向陆地;晚上海面气温高于陆地气温,海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陆地上的空气流过来补充,风由陆地吹向海面。
七、下雨了
1、雨的形成:①地表水吸收太阳的热量部分蒸发。②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和小冰晶。
③小水滴和小冰晶越集越大,最后落下形成雨。
2、云的形成:①地表水吸收太阳的热量部分蒸发。②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和小冰晶。
③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云。
3、自然界的云有高积云、卷云、积雨云、层云等。测定降水量的仪器是雨量器,雨量器是由承水器、漏斗、储水器和储水瓶组成。
9、不用接触人体,红外测温器就能够测出体温;数字显示体温计可直接显示温度值。
10、一些物体的温度,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地核温度:约5000℃;钢水的温度:约1500-1800℃;木柴温度:约250℃;南极平均气温:约零下25℃;月球背面温度:约零下180℃。
二、热往哪里传
1、热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也可以从温度较高的地方传向温度较低的地方。
四、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
1、物质都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都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水是常见的物质,呈液态的水有:雨、小溪、河流等;呈现固态的水有:冰、雪、霜、雹等;呈气态的水有:水蒸气等。
2、水结冰的温度叫冰点,冰点是0℃。水沸腾的温度是沸点,沸点是100℃。
冰冻加热加热遇冷
3、水的三态变化:水-------→冰-------→水-------→水蒸气-------→水。
2、热在不同材料的物体中传导的快慢不一样。金属材料的物体传热能力强;非金属材料的物体传热能力差,所以非金属材料通常用来做保温材料。如棉花、毛线等。
3、人们利用不同材料导热性能的差异,制作了各式用具,例如保温杯,被子等。
4、热传导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
5、地球上绝大部分的热能都是从太阳传过来的。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等装置来有效的利用太阳能。
三、热胀冷缩
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热胀冷缩,体温计是根据液体能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物体的形状和大小都会随温度变化,在受热时体积大多膨胀,在受冷时大都收缩。
3、热胀冷缩的现象到处可见,如夏季自行车胎的气不能够打太足,否则容易爆胎;夏季施工时,电线不可以拉的太紧,否则冬天电线容易绷断;铁轨连接处和路面留有一定缝隙,否则受热会拱起。这些都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
5、温度计所能够测试的温度范围,称为温度计的量程。
6、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不同,同一地点不同的时间气温先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
7、在气象站,通常把气温计放在百叶箱里,可免受太阳的直射,避免江水、强风影响。
8、大多数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体温计在用之前甩一下,是因为体温计下端有细管,水银热胀后显示的是上一次测量的温度。
四年级科学复习题
科学复习题
一、冷与热、温度计
1、人们可以通过手等器官来感觉物体的冷热。这些感觉不可靠。
2、人门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要准确知道温度需要用温度计来测量。
3、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记作℃,常用的温度计有体温计和气温计等。
4、温度计测水温时要注意: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壁③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不能够离开被测液体。
2、常用的气象符号:
3、空气的温度称为气温。气温、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都是重要的气象信息。在气象站里,常用百叶箱内的气温计和湿度计来观测气温和湿度;雨量器可以记录降水量,风向标和风速器用来观测风向和风速。
九、奥运与天气
1、举行大型的综合性运动会,气象状况对运动员的成绩有较大影响。气温、降水、风速等天气因素对比赛成绩影响较大。
3、天气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风调雨顺是保证丰收的必要条件,恶劣的天气会使农作物大面积受灾,造成减产甚至失收。
4、天气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风调雨顺会使农作物生长良好,是保证丰收的必要条件,恶劣的天气会使农作物大面积受灾,造成减产甚至失收。
六、刮风了
1、风的观测主要包括风向和风力的观测,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南风是指由南向北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