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治理(2)资料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措施与污染治理的方法

环境保护措施与污染治理的方法

环境保护措施与污染治理的方法第一部分:空气污染的治理空气污染是大气层中存在的有害物质的积累和扩散所引起的。

随着人口和工业的增长,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在环境保护中,空气污染治理是首要任务之一。

1.1 现状与影响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空气质量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空气污染已经达到了令人担忧的水平。

这不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威胁,还对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1.2 治理方法空气污染治理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是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这可以通过改进工业生产工艺,减少尾气排放的汽车,提高燃煤电厂的煤炭清洁程度等方式来实现。

此外,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也是重要的措施。

第二部分:水污染的治理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但当前水污染问题也突出严重。

水污染的治理是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

2.1 现状与影响水污染导致了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态系统破坏、饮用水安全威胁等。

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也威胁到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2 治理方法水污染治理的方法包括防止污染物进入水源,提供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水环境监测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水生态修复和推广可持续农业等方式来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第三部分:土壤污染的治理土壤是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基础,但现代农业和工业活动中的化学物质大量使用导致了土壤污染问题的加剧。

3.1 现状与影响土壤污染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对地下水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

严重的土壤污染还可能引发食品安全危机,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

3.2 治理方法土壤污染治理的关键是减少污染物的输入和恢复受损的土壤。

这可以通过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有机农业,进行污染土壤的修复等手段来实现。

第四部分:噪音污染的治理噪音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噪音污染治理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4.1 现状与影响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筑施工等活动导致的噪音问题日益凸显。

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人类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采取有效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旨在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参考。

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基本手段。

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力度,确保其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同时,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犯罪的打击力度,通过加大处罚力度来形成震慑。

二、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清洁能源的使用是减缓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能源如煤炭、石油等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

而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具有环保特点,其利用对环境污染较小。

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三、加强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治理工业废水和废气的直接排放是造成水体和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因此,加强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治理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制定严格的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标准,加大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企业按照规定进行废水和废气的处理和治理。

四、提高环境意识,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并加强环境教育是根治环境污染的基础工作。

政府应该投入更多的资源,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要鼓励媒体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治理的氛围。

五、加大环境监测和数据公开透明度环境监测是及时了解环境变化和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增加对环境监测的投入和力度,完善相关的监测设施和技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同时,要加强环境数据的公开透明度,让公众了解和参与环境治理工作,增强监督能力。

六、倡导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交通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简介:环境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重要的措施。

一、大气污染治理措施1. 加强工业排放管理:建立严格的排放标准,对污染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并推动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2. 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燃烧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

3. 推行汽车尾气治理:采取措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如推广电动汽车、提升燃油汽车的排放标准等。

4. 精细化管理城市空气质量:通过加强空气质量监测,采取灵活的交通限行措施,减少污染物在城市中的累积,改善空气质量。

二、水污染治理措施1. 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投入,确保城市和工业区的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2.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科学的农业耕种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防止农业活动对水体的污染。

3. 禁止违法排污行为:建立健全的水环境监管体系,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水体的质量达标。

4. 加强河流湖泊的保护与修复:对濒临湖泊和河流进行生态修复,重建湿地和河道,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功能。

三、土壤污染治理措施1. 加强土壤污染调查:开展全面系统的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明确污染地块的范围和程度。

2. 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程:对污染地块进行修复,采用生物修复、土壤改良等技术手段,减少地下水和农作物的污染风险。

3. 严禁非法填埋和倾倒废弃物:加大对非法排放和倾倒废弃物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遏制土壤污染的进一步蔓延。

4. 推动可持续农业:加强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发展,减少化肥和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四、噪声污染治理措施1. 建立噪声监测网络:建立噪声监测站点,监测环境噪声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噪声污染问题。

2. 制定噪声管理政策:制定噪声限制标准和管理措施,对噪声污染源进行管理和控制。

环境污染治理方案

环境污染治理方案

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从大气污染到水污染,从土壤污染到固体废弃物污染,各种形式的污染无处不在,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的家园,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势在必行。

一、大气污染治理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运输、能源消耗以及农业活动等。

针对这些污染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1、加强工业废气排放管理对于工业企业,应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安装高效的废气处理设备,如脱硫、脱硝和除尘装置。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气的产生。

2、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燃油质量,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监管。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使用,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4、控制农业废气排放合理控制农业化肥的使用量,减少氨气等废气的排放。

推广秸秆还田、生物质能源利用等技术,避免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

二、水污染治理水污染不仅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威胁着人类的饮用水安全。

治理水污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工业企业应建设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对违规排放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引导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减少废水的产生。

2、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标准。

加强污水管网的建设和维护,确保污水能够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

3、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推广生态农业和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农田径流对水体的污染。

加强对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4、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建立水资源保护制度,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强对水源地的监测和保护。

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和政策

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和政策

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和政策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环境污染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治理环境污染,我们需要采取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两方面的综合措施。

一、技术手段1.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是目前环境污染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针对大气污染,我们可以采用空气净化器、烟囱高度提高、油烟净化器等技术手段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源头上减少空气污染。

2. 水污染治理技术水污染是另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针对水污染,我们可以采用污水处理技术、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等手段来净化水质,保护水资源。

3.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土壤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危害。

我们可以利用土壤修复技术、污染土壤的处理技术等手段来治理土壤污染,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二、政策措施1. 制定环境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环境法规,明确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例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加强对环境污染行为的监管和惩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 推动绿色发展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激励、税收优惠等措施来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3. 宣传教育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主题的宣传活动、教育培训等方式,推动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的有效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建设美丽的家园。

希望未来我们能采取更多有效的措施,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宜居。

环境污染与治理

环境污染与治理

环境污染与治理第一章:环境污染的定义和类型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经济、科技和生产活动等原因造成的空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能量的增加,导致生态系统不平衡,破坏自然环境和影响人类健康的过程。

环境污染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其中,空气污染主要指烟尘、有害气体和臭氧等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水污染主要指有毒物质、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等对水环境的污染;土壤污染主要指化学物质、有毒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等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第二章:环境污染的原因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1. 工业活动和运输。

工业活动和运输等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对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

2. 工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都需要大量的化肥、农药和化学品等,这些物质的使用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等环境产生影响。

3. 城市建设和扩张。

城市的建设和扩张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源,这会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4. 人类生活。

人类生活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水和废弃物等,也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第三章:环境污染的危害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危害健康。

烟尘、有害气体等污染物质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健康问题。

2. 影响生态平衡。

污染物质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生态平衡,影响生态产业的发展。

3. 损害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也会对经济造成损害,如对农业、渔业和旅游业等产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第四章:环境治理的方式有效防治环境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环境污染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惩罚。

2. 提高环保意识,引导和教育人民参与环保,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 推广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切实保护环境。

4. 强化环境监管,制定细致的监管机制和标准,严格落实企业责任和监管责任。

第五章:环境治理的展望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环境治理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的过程。

2024年环境卫生整治方案范文(2篇)

2024年环境卫生整治方案范文(2篇)

2024年环境卫生整治方案范文一、背景分析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我制定了2024年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二、目标与任务目标:到2024年,全国城市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指数、水质指数、噪音指数等环境指标明显改善,居民满意度明显提高。

任务:1. 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建立国家级环境监测中心,完善环境监测网站,提高监测设备和技术水平。

加强对重点污染源、敏感区域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2.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对气候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重点污染问题进行整治。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和非化石能源的发展。

加强水环境治理,推进地下水和河流的整治。

加强噪音污染治理,制定和严格执行噪音污染控制标准。

3. 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组织领导,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鼓励企业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减少污染排放。

4. 加强环境卫生监督执法。

加大对环境卫生问题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环境卫生违法行为。

加强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工作质量。

三、实施措施1. 完善环境监测体系。

建立国家级环境监测中心,提高监测设备和技术水平。

加强对重点污染源、敏感区域的监测,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站。

2. 推进环境整治工作。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和非化石能源的发展。

加强水环境治理,推进地下水和河流的整治。

加强噪音污染治理,制定和严格执行噪音污染控制标准。

3. 加强环境管理水平。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鼓励企业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减少污染排放。

4. 加强环境卫生监督执法。

加大对环境卫生问题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环境卫生违法行为。

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与防控方案

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与防控方案

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与防控方案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环境污染不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也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与防控方案迫在眉睫。

一、环境污染的现状与危害(一)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当前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

工业排放、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等活动产生的大量废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导致空气质量恶化。

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人们的呼吸健康,增加了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二)水污染水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使得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受到污染。

水质恶化不仅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还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灌溉和居民饮用水安全。

(三)土壤污染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工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堆放,以及城市垃圾的填埋等,都造成了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不仅降低了土地的肥力,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四)固体废弃物污染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

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废渣等固体废弃物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和处置,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方案(一)加强环境监管建立健全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执法力度。

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测和监控,确保企业达标排放。

同时,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环境污染的合力。

(二)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汽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三)工业污染治理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设计–––––环境污染治理的制度及实践专业:地质工程学号:2112160031、2112160042、2112160030姓名:郭宇伦、王萌辉、祖琳授课老师:张秀荣摘要“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环境保护也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

然而,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欠账”较多,目前的环保形势依然严峻。

如何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环境短板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列举了我国现存的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且自70年代初开始总结我国环境保护的制度与实践,深刻归纳了各个阶段环境保护的特点。

根据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国环境保护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环境污染; 制度演变; 治理实践AbstractSince the 13th Five-Year Pla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Normal.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also faced an important period of strategic opportunity. Howev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s "debts" are excessive in the process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urrent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is still grim. How to speed up completing the building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short board of comprehensive well-off society has become a major challenge facing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is paper enumerat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ummarizes the institution and practic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since the early 1970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t various stages. Based on the existing shortcomings, some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stitutional Evolution;Governance practices1.环境污染的现状1.1农村环境污染现状首先,从农业生产来看,农药和地膜污染严重。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对农药、化肥的滥用,直接导致了耕地的大量污染、土壤的肥力下降,引发了残留农药和化肥直接对环境的污染;此外,随着大棚农业的发展与普及,地膜也成为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其次,禽、畜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禽畜粪便污染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

再次,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工业生产污染也愈加严重。

目前,乡镇企业污染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45 %,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1。

我国农村生活污染,主要指包括粪便、污水、垃圾以及由于农村能源结构和用能方式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

随着农民生活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大部分农作物都被焚烧。

这样不但浪费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损伤了地力,更为严重的是污染了大气,威胁着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重点2。

目前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90亿吨,生活垃圾约2.8亿吨,绝多数污水随意排放,垃圾随意堆置。

全国16711个建制镇和14168个乡,生活垃圾年清运量约5700万吨年处理量约3500万吨,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占全部的约8%; 571611个行政村,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约占26%,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约占10%,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仅占不到3%。

3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市排污量逐渐增大,加之相关立法的缺失,有些城市往往不顾农村的环境权益,把工业污染转移到农村。

农村不仅要消化自己产生的污染,更要承受从城市转嫁来的巨大环境压力,使得农村环境污染早己超出了农村环境的负荷,并成为制约农村持续发展的顽疾面对日益恶化的农村环境,我们的环境治理却显得捉襟见肘。

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对农村环保认识不到位。

不少人在污染防治工作上存在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

一些人对农村环保工作在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农村面积广阔、村民居住零散,建设农村环保体系很难。

还有人认为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组织发动难度大。

在这些错误认识的主导下,一些农村乡镇一味强求经济效益,自由建设、引进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

有的一味追求政绩工程,而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多;同时,农村居民环保主体意识普遍不浓厚,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生活方式并没有随之发生根木改变。

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和素质总体较低,对环境危害的源头和危害程度往往认识不清,比较看重眼前有形的经济利益,而忽视潜在的环境危害。

1.2城市环境污染主要问题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能源消耗量近十年来稳步增长。

一是煤炭的消耗在中国的大气污染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二是机动车保有量和城市人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增加,这种趋势在大中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4。

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每年全国因城市大气污染导致的超额死亡达17.8万人。

煤气燃烧污染、工业废气、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己成为主要污染源,城市大气污染60%一70%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

由于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其生活污水排放量也不断加大。

而且人们向水中排放的废弃物远远高于水的自净能力,除此之外,工业迅速发展,这些工厂有的并没有对污水进行处理,便将这些未达标的污水排放出去,对水体进行污染,这就使得城市的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

水资源的污染不仅使我们出现水源紧缺情况,还为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堆放量己高达70多亿吨,侵占土地约6亿平方米。

全国668座城市年清运生活垃圾约2. 5亿吨,且每年以8%一10%的速度增加5,因垃圾污染引发的社会问题不断增加。

2.我国环境保护制度与实践环境保护的内容世界各国不尽相同,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内容也有变化。

但一般来说,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居民的身心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污染影响下产生遗传变异和退化;二是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物资源的生产能力,使之得以恢复和扩大再生产。

中国的环境保护起步虽然较晚但成就突出,具有自己的特色。

从1973年至今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2.1中国环境保护的萌芽和起步阶段(1970年至1978年)1973年8月,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揭开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

会议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

1974年10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这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环境保护工作职能部门。

这一时期的环境保护实践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全国重点区域的污染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防治途径的研究主要有:①北京西北郊污染源调查及环境质量评价研究;②北京东南郊污染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防治途径的研究,这是在总结西北郊工作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强调了污染防治途径研究的重要性。

在水域、海域方面开展了蓟运河、白洋淀、鸭儿湖污染源调查,以及渤海、黄海的污染源凋查。

(二)开展了以水、气污染治理和“三废”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环保工作主要是保护城市饮用水源和消烟除尘,并大力开展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

(三)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自197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之日起,为了尽快控制环境恶化,改善环境质量,1974~1976年连续下发了三个制定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并提出了“5年控制,10年解决”的长远规划目标。

尽管因缺乏科学的预测分析,目标不切合实际,但仍是一大进步。

(四)逐步形成一些环境管理制度,制定了“三废”排放标准1973年“三同时”制度逐步形成并要求企事业单位执行;1973年8月国家计委在上报国务院的《关于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情况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对污染严重的城镇、工业企业、江河湖泊和海湾,要一个一个地提出具体措施,限期治好。

2.2中国环境保护的奠基和成长阶段(1979年至1992年)这一时期,我国环境保护逐渐步入正轨。

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6。

1984年5月,国务院作出《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环境保护开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988年设立国家环境保护局,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地方政府也陆续成立环境保护机构。

1989年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污染集中控制、限期治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8项环境管理制度7。

同时,以1989年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为代表的环境法规体系初步建立,为开展环境治理奠定了法治基础8。

这一时期的环境保护实践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一)提出“三同步”、“三统一”战略方针根据我国的国情,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战略方针,提出:“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我国环保政策、法规体系已初步形成1.环保政策体系在这一阶段中国的环保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如图2-1所示。

图2-1 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示意图2.环保法规体系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图2-2)所示。

图2-2 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示意图(三)总结确定了八项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制度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总结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以来的强化环境管理经验,在已有的、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确定了八项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制度,并综合运用、逐步形成合理的运行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