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煤矿粉尘防治新技术
国内煤炭领域专家名单

煤炭行业"653工程"第一批首席专家名单一、采矿工程领域(一)领域首席专家钱鸣高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振骐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钟亚平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二)各专业培训方向首席专家名单1. 高效高回收率采煤方法与技术黄福昌山东兖矿集团总工程师刘修源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张东升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副院长2. 矿区绿色开采技术张宏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郭忠平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工程系主任3. 煤巷机械化掘进和支护技术潘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科技产业中心总经理马念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导4. 井巷设计优化与施工新技术柏建彪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周英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5. 露天煤矿高效高回收率安全开采新技术才庆祥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洪宇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6. "三下"采煤新技术张华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特采室主任郭惟嘉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7. 冲击地压煤层开采技术窦林名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压力研究所所长齐庆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采矿研究室主任8. 矿区循环经济理论与技术朱亚平徐州矿务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丁日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副院长9. 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新技术金智新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段绪华华北科技学院副院长二、煤矿安全领域(一)领域首席专家张铁岗平顶山煤业集团中国工程院院士卢鉴章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周心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导(二)各专业培训方向首席专家1. 煤矿安全管理(安全文化、管理体系、安全行为)景国勋河南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张明安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2. 矿井通风及瓦斯防治常心坦西安科技大学原校长胡千庭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副院长刘剑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3. 煤矿爆炸、火灾防治技术王德明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朱红青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书记张延松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工业防爆研究所所长4. 矿井水害防治武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学院教授、博导5. 煤矿重大灾害应急救援技术周心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导常文杰开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6. 煤矿粉尘及职业病防治技术李德文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粉尘所所长马骏中国煤炭职业病研究所院长刘何清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资源工程系主任三、煤矿机电领域(一)领域首席专家孙继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赵衡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研究员宋秋爽中煤机械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二)各专业培训方向首席专家1. 煤矿供电、综合保护及控制李长录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副院长王崇林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院长谭国俊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教授2. 煤矿通信与信息化于励民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夏士雄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郑丰隆山东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导3. 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控(含瓦斯监测监控)孙继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鲁远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测控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李景平北京瑞赛长城航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曹茂永山东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4. 大功率综合机械化采煤成套装备张文祥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宗本山西晋城无烟煤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张世洪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副院长李国平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国法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分院支架研究所所长5. 综合机械化掘进成套设备王虹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李炳文中国矿业大学矿山机械研究所所长6. 高可靠性带式输送机、提升与控制设备蒋卫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总经理刘春生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荆双喜河南理工大学院长7. 新型矿井辅助运输设备王喜胜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常务副总经理姜汉军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传绍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教授8. 复杂煤层和薄煤层开采成套装备(短壁开采成套装备)刘东财铁法煤业集团总工程师毛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步康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副院长9. 矿井通风、排水及压风设备王振平兖州煤业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铁占续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四、煤田地质与测绘领域(一)领域首席专家徐水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局长彭苏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副院长(二)各专业培训方向首席专家1. 煤炭地质勘查与资源评价管理张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副院长曹代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2. 矿井安全高效地质保障系统技术彭苏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副院长程爱国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质处处长李恒堂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地质所所长3. 煤层气地质理论与开发技术张新民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首席专家贺天才晋城煤业集团总工程师赵阳升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院长4. 矿山测量新技术高井祥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教务处长五、煤炭洁净利用及矿区环保领域(一)领域首席专家赵跃民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刘炯天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杜铭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院长(二)各专业培训方向首席专家1. 高效选煤技术刘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院长周少雷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丽娟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系主任2. 煤炭物理加工技术任瑞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系主任徐志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系副主任3. 煤的化学转化技术金嘉璐神华集团煤液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俞珠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副院长王永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4. 矿区环境污染机理及防治技术韩宝平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院长高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境保护研究所所长。
2024年煤矿粉尘防治技术(三篇)

2024年煤矿粉尘防治技术随着综采、综掘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高产高效工作面和综放工作面的广泛应用,我国煤矿粉尘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经八五九五期间的科技攻关,防降尘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在煤层注水、采煤机防尘、液压支护防尘、放煤口防尘及综掘面粉尘高效控制、呼吸性粉尘测试仪器的研究和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综采工作面防尘技术(1)煤层预湿注水技术。
煤层注水是煤炭开采中一项有效的预防性减尘措施,早在20世纪40年代,国外已开始采用此法减尘,至今已成为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比利时和波兰等主要采煤国家广泛采用的减尘措施。
我国从1956年在本溪彩屯煤矿首次试验煤体预注水防尘技术,到xx年已有40%的采煤工作面实施煤体预注水防尘技术。
经过多年科研实践,煤层注水预先湿润煤体已经成为我国综合防尘技术核心,开发了长钻孔、短钻孔和深钻孔等煤层注水的成套技术,开发了水泥砂浆封孔泵,解决了封孔难的问题,提高了煤层注水降尘的效果。
研制了自动化控制的注水系统。
随着综采放顶煤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但由于综放开采的开采厚度大多在5m以上,最大厚度已达10m,而一般煤层在垂直于顶板方向上的渗透性较差,传统的注水工艺不能满足厚煤层开采的需要,九五期间,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联合攻关,研究开发出适合厚煤层开采的煤层注水技术。
在九五期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与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研制了由流量和压力传感器、比例控制阀、计算机、泵、液压系统组成的全自动控制的注水系统。
煤层注水自动化控制系统与装备属于典型的机电液一体化设备,为了保证系统能够可靠工作,各子系统均具有手动和自动控制功能。
(2)采煤机防尘技术。
自八五以来,重点开展了对采煤机、液压支架及放煤1:3粉尘的高效治理技术的研究,先后研究出采煤机含尘气流控制、高压水外喷雾降尘技术,对液压支架、放煤口实施自动控制水喷雾降尘技术,使采煤机司机处空气中的含尘浓度在使用含尘气流控制技术和高压外喷雾降尘技术后分别下降了60%~70%和82%~93%,液压支架、放煤El自动喷雾降尘技术的使用,使放煤工操作处的总粉尘浓度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分别下降了84.7%和67.5%,使支架移架时下风流7m处的总粉尘浓度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分别下降了74.6%和61.1%,较好地降低了含尘气流的粉尘浓度。
重庆市主要科研机构简介

重庆市主要科研机构简介全市有市属以上独立科研院所有51家,其中,中央在渝科研院所有16家,市属公益类院所有25家,市属转制开发类院所有10家(不含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管理的8家)。
一、中央在渝科研院所有16家1、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2、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3、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重庆材料研究院)4、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5、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6、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7、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8、电子科技集团第24研究所9、电子科技集团第26研究所10、电子科技集团第44研究所11、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12、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13、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4、重庆航天机电设计院15、中国舰船研究院重庆科技交流中心16、中国石化集团重庆一坪高级润滑油公司二、市属公益类院所名单:1、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重庆市中药研究院3、重庆市农业科学院4、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5、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6、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7、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8、重庆市中医研究院9、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10、重庆市畜牧科学院11、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12、重庆市体育科研所13、重庆市肿瘤研究所14、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15、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16、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17、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18、重庆社会科学院19、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20、重庆市文物考古所21、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原重庆市医学情报研究所)22、重庆市标准化研究院23、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24、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25、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三、市属独立转制类院所10家1、重庆造纸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2、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3、重庆市化工研究院4、重庆钢铁研究所5、重庆有色金属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6、重庆电子技术研究所(重庆电气科学研究院)7、重庆市纺织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8、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重庆食品工业研究所)9、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10、重庆市城市害虫防治研究所四、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管理的转制院所8家1、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2、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3、重庆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4、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5、重庆市光学机械研究所6、重庆市硅酸盐研究所7、重庆市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8、重庆市机械工业理化计量中心。
矿井综合防尘、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2023

矿井综合防尘、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2023年度)陕西省榆林市大梁湾煤矿有限公司 2022年12月15日审批签字审批意见矿井综合防尘、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中关于矿井综合防尘的规定,为消除粉尘危害,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此防尘措施。
一、编制原则和依据(一)根据《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规程》、《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国家卫健委5号令)、《综掘工作面防尘技术规范》(MT/T1189-2020)、《综采工作面防尘技术规范》(MT/T1188-2020)等相关法规文件;(二)2023年矿井生产计划及大梁湾煤矿目前矿井综合防尘现状。
二、成立防尘组织机构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成员:安全副总、通防副总、生产副总、机电副总及各科室区队相关负责人。
一、矿井防尘概况(一)采掘工作面生产布局:一个综采工作面即30107工作面,30108为接续工作面。
一个掘锚机掘进工作面即东翼辅助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
接续掘进工作面为30201、30202胶运顺槽、辅运顺槽。
(二)煤层地质情况:井田内可采煤层 3 层,自上而下分别为 3、4-1和 9 号煤层,其中本井田仅获准开采 3 号煤层,煤层平均厚度6.54m。
根据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检测中心2015年 11月提供的《陕西省榆林市大梁湾煤矿有限公司煤尘爆炸性、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井田内3号煤的煤尘有爆炸性。
(三)防尘洒水系统情况:矿井建有防尘系统,管路铺设到位。
防尘储水池660 m³两个(410、250) m³,主管路φ159㎜,支管路φ108㎜和φ57㎜,主斜井、胶带输送机大巷、胶运顺槽每隔50m设有三通阀门,其他巷道每隔100m设有三通阀门用于消尘洒水。
矿井总入风主斜井、副斜井,盘区入回风、采掘工作面入回风设有风流净化设施,井下各运输转载点设有喷雾装置。
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煤矿粉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对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矿井的安全稳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煤矿粉尘的防治技术一直是煤矿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提高矿工工作环境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一、煤矿粉尘的危害煤矿粉尘包含着大量的固体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
工作环境中高浓度的煤矿粉尘会导致矽肺病、尘肺、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肺癌等恶性疾病。
此外,煤矿粉尘还会对矿井设备和工作面的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可能引发煤尘爆炸和火灾等安全事故。
二、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为了减少煤矿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和避免煤尘引发的事故,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1. 粉尘来源控制煤矿粉尘的主要来源是煤的采掘、输送、处理和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因此,控制煤矿粉尘产生的关键是控制粉尘的来源。
在矿井采煤过程中,可以采取湿式采煤技术和喷雾降尘技术,通过增加水的含量和加装喷雾装置来降低粉尘的产生。
此外,在车辆运输和煤炭处理过程中也可以采用粉尘抑制剂和降尘装置等技术手段来控制粉尘的产生。
2. 粉尘扩散控制粉尘的扩散是煤矿粉尘防治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系统,控制矿井内部和工作面上空的空气流动速度和方向,可以有效减少粉尘的扩散。
另外,还可以采用湿式喷淋、风雨罩和挡尘板等技术手段,限制粉尘的扩散范围,避免其对工人和设备的危害。
3. 粉尘监测与预警粉尘监测是煤矿粉尘防治的重要环节,通过实时监测矿井和工作面上空的粉尘浓度和成分,可以及时预警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目前,煤矿粉尘监测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激光粒度分析仪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预警系统的建立还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粉尘浓度和成分的变化趋势,提前预警煤尘暴炸和火灾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三、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应用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应用可以从多个方面提高煤矿工作环境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粉尘综合防治技术的总体要求和粉尘治理、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及粉尘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粉尘的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丁木标准。
GB5748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MT78 煤尘爆炸性鉴定方法MT157煤矿用隔爆水槽和隔爆水袋通用技术条件MTl59矿用除尘器MT/T240煤矿降尘用喷嘴通用技术条件MT422煤矿粉尘粒度分布测定方法(质量法) MT/T441巷道掘进混合式通风技术规范MT501长钻孔煤层注水方法AT694煤矿用自动隔爆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煤矿安全规程(2004年版)3总体要求3.1采煤工作面应采取粉尘综合治理措施,落煤时产尘点下风侧10m~l5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5%;支护时产尘点下风侧l0m~l5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75%;放顶煤时产尘点下风侧l0m~l5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75%;回风巷距工作面l0m ~l5m处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75%。
3.2掘进工作面应采取粉尘综合治理措施,高瓦斯、突出矿井的掘进机司机工作地点和机组后回风侧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5%,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70%;其他矿井的掘进机司机工作地点和机组后回风侧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90%,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75%;钻眼工作地点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5%,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0%;放炮l5min 后工作地点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95%,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0%。
3.3锚喷作业应采取粉尘综合治理措施,作业人员工作地点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十或等于85%。
煤矿相关检测检验资质

附件2
批准的检测检验能力范围
1.机构名称: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检测中心)
证书编号:(2021)国安监检甲04003 有效期至:2016年8月5
2.机构名称:
证书编号:(2021)国安监检甲04004 有效期至:2016年8月5
3.机构名称: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
证书编号:(2021)国安监检甲04005 有效期至:2016年8月5
4.机构名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爆破技术研究所
(2021)国安监检甲04008 有效期至:2016年8月5
证书编号:
5.机构名称:长沙平安技术检测中心
证书编号:(2021)国安监检甲04010 有效期至:2016年8月5
6.机构名称: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
证书编号:(2021)国安监检甲04011 有效期至:2016年8月5
7.机构名称:
证书编号:(2021)国安监检甲04012 有效期至:2016年8月5
8.机构名称:
证书编号:(2021)国安监检甲04013 有效期至:2016年8月5
9.机构名称:洛阳正方圆重矿机械检验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证书编号:(2021)国安监检甲04015 有效期至:2016年8月5
说明:“检测检验对象〞的依据标准、工程/参数、限制范围、说明详见资质证书。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煤尘防治措施

煤尘防治措施1、打钻时的防尘(1) 湿式凿岩。
湿式凿岩的实质,是随着凿岩过程的进行,连续地将水送至钻眼底部,以冲洗岩屑和湿润岩粉,达到减少岩尘的产生和飞扬的目的。
(2) 水电钻打眼。
水电钻主要用在回采和煤巷掘进工作面,亦可以用于软岩和半煤岩掘进工作面。
(3) 干式捕尘。
干式捕尘主要用于缺水、高寒地区和某些特殊条件下的岩石巷道掘进工作面。
2、放炮时的防尘(1) 水袋填塞炮眼。
俗称“水炮泥”。
其实质是将装满水的塑料袋装填在炮眼内,爆破时水袋被爆碎,并将水压入煤的裂隙和雾化,以达到防尘的目的(2) 喷雾。
喷雾是爆破时一种简单易行的降尘措施。
喷雾器多为风水联合作用,以压风为主要动力,将低于风压98kPa~196kPa的水喷射出去,使之雾化。
它的射程大、雾粒细、喷射面宽、降尘效果好。
(3) 水幕。
掘进工作面放炮时,水幕也是一种降尘与消烟的有效措施。
同时,水幕也设在采煤工作面的回风巷或尘源丰富的巷道中,用以降尘和净化风流。
3、装岩(煤)时的防尘掘进或采煤工作面爆破之后,一般是先用水冲洗煤帮、岩帮,以清除沉积粉尘,然后对煤堆或岩堆进行洒水,最后再装运。
(1)人工洒水。
总的要求是让爆破下来的煤或岩石充分湿润,不仅要在装运前洒水,随着装运的进行还要经常地洒水,这样可使粉尘浓度降到2mg/m3 左右。
(2)喷雾器洒水。
4、运输时的防尘主要措施是喷雾洒水。
5、采掘机械割煤时的防尘(1) 选择最佳切割速度。
采掘机械的切割参数对产尘量影响甚大。
一般采取减少齿数、增大齿距、加大截深和降低切割速度等措施。
(2) 喷雾洒水。
喷雾洒水是采掘机械切割煤体时普遍应用的一种降尘措施。
有外喷雾洒水和内喷雾洒水,也可同时并用。
(3) 除尘措施:①除尘器除尘。
②炮沫除尘。
泡沫除尘是利用表面活性发泡剂与水混合,通过发泡装置和导管喷射至采掘机械割煤区,以捕捉煤尘。
由于生成的泡沫体积很大,罩住了尘源,达到防止粉尘飞扬的目的。
③通风除尘。
合理的通风措施能够有效地排除粉尘,它是机械化工作面的防尘手段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耗水量小,耗水量是一般常规喷雾的 1/3; (3)水雾封闭巷道长,水雾可封闭巷道全断面 9 米以上。 主要技术参数: (1)喷雾压力 8~12MPa; (2)雾化粒径≤100μm; (3)水雾封闭巷道长度 6~9m; (4)水雾粒运动速度:20~30m/s; (5)水雾粒密度:108~109 颗/m3。 3.综采工作面粉尘治理 综采工作面首先采用动压注水技术,增加媒体的水分含量,并实现注水系统的无人 值守功能;然后采取采煤机高压引射降尘技术、采煤机尘源智能跟踪高压喷雾降尘技术
(2)采样流量:15L/min; (3)粉尘浓度测量误差:±10%; (4)连续工作时间: 120min; (5)防爆型式: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标志:ExibⅠ; (6)外形尺寸:280 ㎜×185 ㎜×165 ㎜; (7)重量:≤4 ㎏。 2.2 AZF-02 呼吸性粉尘采样器 技术特点 (1)该仪器对呼吸性粉尘的分离效能完全符合 “BMRC”国际标准曲线的要求,能科学地反映接尘人员吸 入的呼吸性粉尘质量; (2)能在粉尘作业环境中进行短时间大流量的呼吸性 粉尘和总粉尘采样。 主要技术参数 (1)采样流量:20L/min; (2)采样准确度:±10%; (3)防爆型式: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标志:ExibⅠ; (4)外形尺寸:310mm×125mm×125mm; (5)重量:3 ㎏。 3、粉尘遥测技术 粉尘遥测技术是利用粉尘浓度传感器,通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对所监测地点实施连 续监测,其监测地点在井下各作业场所,其数据的显示和处理在地面监控系统主机。该 技术实现了粉尘浓度的在线监测,能十分科学地评价井下接尘人员的接尘强度。但该技 术目前只能监测总粉尘浓度,还不能监测呼吸性粉尘浓度,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研发。 GCG-500 型粉尘浓度传感器: 技术特点 (1) 额定工作电流小,大大减轻了分站电源的负担,并 可安装在距分站更远的位置,在额定采样流量的情况下,整机 额定工作电流≤120mA,最大工作电流≤180mA;
重量(kg)
FZF-50
50
40
5.5
2
2~3
16
≥24
80
8 2
25
技术参数
1.2 综(机)掘工作面涡流控尘及除尘器抽尘净化技术
FZF-80
80
70
7.5
3
2~3
21
≥32
100
8 4
60
抽尘净化是降低综(机)掘工作面粉尘浓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抽尘净化是利用除
尘器运行中在尘源处产生的负压,使含尘空气进入除尘器中净化处理。目前,煤矿井下
长周期粉尘监测技术主要是指能够连续监测一个工作班(8 小时以上),这对于科学 评价接尘人员的接尘强度相对较科学,是应该鼓励推广使用的粉尘监测技术,目前主要 有两种仪器设备。 1.1 AZF-01 型呼吸性粉尘采样器 技术特点
(1)呼吸性粉尘分离效能完全符合国际标准 (BMRC 曲线)的一种长周期呼吸性粉尘采样器。
(2)仪器机壳采用 ABS 工程塑料,并作了防潮、 防静电处理,减小了仪器重量。
(3)粉尘分离装置采用双气泵采样、数显计时, 具有气流稳定、负载能力大、工作时间长、操作方 便的特点。 主要技术参数
(1)采样流量:3.8L/min; (2)采样准确度:±10%; (3)连续工作时间:>8h; (4)防爆形式: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标志:ExibⅠ; (5)外形尺寸:310mm×125mm×125mm; (6)重量:2.5 ㎏。 1.2 CCX2.0 型个体粉尘采样器 技术特点 (1)仪器机壳采用 ABS 工程塑料、具有防潮、防静电功能; (2)粉尘分离装置采用旋风分离原理、双气泵采样; (3)采用 1 英寸 OLED 双色彩屏显示;
掘进机高压喷雾降尘技术
(1)成套性:所有关键设备均由我院最新研究制造,能够充分发挥所有设备的优
势,成套性好;
(2)稳定性:采用高效水质过滤器过滤煤矿井下防尘用水,其过滤精度可达 100
μ m 以下,保证降尘器不被堵塞;采用具有高低水位自而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巷道旋转式出风的涡流风筒
涡流控尘的主要作用使控制粉尘在工作面迎头的无序扩散,从而提高收尘系统的收 尘效率,一般是通过改变工作面供风风筒出风方向来实现。涡流控尘就是使掘进时产生 的粉尘被压在掘进面迎头,而不向外扩散。在除尘器的抽吸作用下,粉尘被收入除尘系 统内进行净化处理。 1.2.2 综(机)掘工作面抽尘除尘技术
根据综(机)掘面生产技术条件,为了解决好除尘系统如何与掘进机、转载机、断 面大小等生产条件的相互配套,我院成功研制出了 KCS 系列电动除尘器和 CSY 系列液动 除尘器。KCS 系列湿式过滤旋流除尘器是我院最新研制生产的新一代除尘器,除尘采用 喷雾过滤拦截、捕尘洗涤粉尘、旋流脱水分离粉尘等原理除尘。CSY 系列液动湿式除尘 器主要是安装在掘进机机面上与掘进机配套使用,是通过掘进机液压系统富裕的高压油 驱动除尘器,通过的喷雾、过滤、捕尘、脱水、分离粉尘后得到洁净风流由排风口排出, 从而达到净化含尘风流的目的。 1.3.高压喷雾降尘技术
(2) 输入电压范围宽,可适用于煤矿井下各种分站,仪器在输入电压 12V~24 VDC范围内均能正常工作;
(3) 测量精度高:采用分段式控制算法,根据不同的浓度大小自动采用不同的比 例系数计算,同时增加了温度补偿功能,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4) 具有自动校准零点功能,并可设置校准零点漂移的时刻; (5) 具有软启动模式的功能,减小了仪器启动时对供电电源的冲击,最大启动电 流≤130mA; (6) 具有在线标定的功能,可用 CCGZ-1000 型直读式测尘仪在线直接标定; (7) 测量量程可根据需要设定为 0-500mg/m3 或 0-1000 mg/m3; (8) 可测量瞬时粉尘浓度或平均粉尘浓度,平均粉尘浓度的测量时间可在 1~ 3600 秒范围内任意选择。 主要技术参数 (1) 总粉尘浓度测量范围:0 mg/m3~500 mg/m3 或 0 mg/m3~1000 mg/m3; (2) 测量误差:≤ 15%; (3) 输出信号:200Hz~1000Hz;1mA~5mA; (4) 工作电压:12V~24VDC(本安电源); (5) 最大传输距离:1500m; (6) 外形尺寸:265mm×200mm×190mm; (7) 重量: 10kg。
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采用深孔注水,能有效提高注水压力,增加煤体注水区域的水
分含量,软化煤体,降低掘进过程中粉尘产生量;同时具有释放瓦斯,降低煤体中瓦斯 含量的作用。
技术特点 (1)封孔深度更深,可以在应力集中带封孔,有效提高注水压力(可达 21MPa)、
延长注水时间、增加注水量,使煤体更充分湿润。 (2)该封孔器耐压强度高,使用简易,封孔效果好,且可以重复使用,尤其针对
综掘工作面一般采用长压通风方式,这种通风方式容易在掘进面瘾头形成一个强烈的射
流区域,使工作面粉尘加速向迎头以外扩散,导致抽尘净化系统的收尘效率降低,从而
使工作面的降尘效果受到较大影响。因此,综(机)掘工作面抽尘净化技术包括工作面
涡流控尘技术和除尘器抽尘净化技术两个方面。
1.2.1 综(机)掘工作面涡流控尘技术
一般的掘进机外喷雾是采用掘进机冷却水,喷雾压力不高,雾化效果差,所以降尘
效果差。高压外喷雾是利用喷雾泵将水压增到 8~12MPa 范围内,利用安装在掘进机截 割壁上高压喷嘴喷出水幕覆盖截割头。掘进机截割时,开动喷雾装置,掘进机停止工作 时,关闭喷雾装置,通过高压喷雾降尘效率可达 70%以上。
技术特点:
第二部分 煤矿粉尘治理新技术
1. 综掘工作面粉尘治理 综掘面首先采取深孔注水技术,增加煤体的水分含量,从而减小掘进过程中的产尘
量;在掘进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控尘技术,控制粉尘的无序扩散,将粉尘集中在相对较小 的区域内,然后采取高压喷雾和除尘器抽尘净化的方式进行处理,并采用粉尘浓度传感 器监测回风流的粉尘浓度,利用该传感器对回风流净化水幕进行控制,当粉尘浓度超标 时自动打开喷雾,当粉尘浓度低于标准值时,自动关闭喷雾,从而实现综掘面的高效降 尘(可使综掘面粉尘浓度降低到 10mg/m3 以下)。 1.1 分段式深孔注水技术
ISO9001:2000 认证企业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
煤矿粉尘防治新技术 简介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粉尘研究所 2009 年 4 月
第一部分 煤矿粉尘测试新技术
煤矿粉尘监测技术应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粉尘浓度的监测,二是粉尘粒度 分布的监测,三是游离 SiO2 含量的监测。国内目前对粉尘浓度的监测相对较重视,有长 周期粉尘监测技术、短周期粉尘监测技术和粉尘遥测技术。 1、长周期粉尘监测技术
证长期使用。
主要技术参数:
(1)喷雾压力:≥8Mpa; (2)喷雾流量:20~40L/min; (3)雾化粒径:≤100μ m; (4)降尘效率:≥70%。 2 炮掘工作面粉尘治理
2.1 分段式深孔注水技术 见第二部分 1.1 分段式深孔注水技术
2.2 炮掘工作面高压喷雾降尘系统
炮掘工作面采用高压喷雾降尘,是在放炮前利用高压喷雾泵产生 8~12MPa 高压水, 并通过高压水管将此高压水输送到固定在掘进面迎头附近的高压喷嘴,由此形成高密度 ( 108~109 粒/cm3)、高速( 初速度 180m/s)的细微水雾粒(雾粒平均直径小于 100 μ m),并将巷道封闭 6~9 米。放炮时产生的粉尘和炮烟在经过水雾巷道封闭区时,与 水雾粒相互碰撞而凝结并而加速沉降,从而达到高效降低放炮时的粉尘和炮烟。 技术特点
(4)具有气流稳定、负载能力大、工作时间长、操作方便等特点; (5)能科学地反映接尘人员吸入的呼吸性粉尘质量和不同作业场所粉尘对人体的 危害程度。 主要技术参数 (1)采样流量:2L/min; (2)采样流量稳定性:≤5%; (3)负载能力:≥2000Pa; (4)连续工作时间:>8h; (5)外形尺寸:138mm×89mm×45mm; (6)重量:0.5 ㎏. 2.短周期粉尘浓度监测技术 短周期粉尘监测技术主要是在指定的监测地点,通过短时间的采样(一般在 10min 以内)来测试分析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的方法,该方法由于耗时短,因此广受煤矿现场的 欢迎,也是目前国内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粉尘监测技术。但由于其采样时间短,受到采样 时工作面的工作状况影响较大,其所监测的粉尘浓度数据智能反映监测时间段的平均粉 尘浓度,不能科学地评价接尘人员的接尘实际情况,因此尤其缺陷性。目前国内所用仪 器主要有两种: 2.1 CCGZ-1000 型直读式测尘仪 技术特点 (1)测量准确度高:该仪器采用独创的流量控制技 术和流量积分控制算法,使采样流量更加稳定、测尘数据 更加准确,测尘误差在±10%; (2)采用了消除人为误差的先进技术:本仪器将粉 尘采样与浓度监测两个过程设计在同一装置中进行,避免 了采样滤膜在转移过程中粉尘脱落造成的人为误差; (3)粉尘浓度数据可直接上传给计算机,方便数据报表的绘制、存储和打印; (4)具有电池欠压自动关机、性能自检、数据自动保存等功能; (5)可快速在线标定 GCG500 型粉尘浓度传感器。 主要技术参数 (1)粉尘浓度测量范围:0.2~1000m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