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韩剧的热播

合集下载

韩剧热播的传播学解读_以热播韩剧_太阳的后裔_为例_王梦悦

韩剧热播的传播学解读_以热播韩剧_太阳的后裔_为例_王梦悦



ss
密》
等 青 春 励志 偶 像 的 名 导
。 “

在业 内 也
压 力 通 常 会 让 人 们 不 知 所措
寻求 生 活

关注

仅 仅播 出



52

其 微博 话题 阅 读

是 有 相 当 知名 度
男 主 角 宋 仲 基更 是 当


调 剂 品 成 为 缓解 压力 的 不 二 选 择
度 解 读 韩 剧 的 流 行 从 传 播者 与 受 众 传 播 内 容 传播 渠 道 和 传播 效 果 等 方 面 对热 播 韩 剧 《 太 阳 的 后 裔 》


的 流 行 原 因 进行 解读 和 分 析
关键词

韩剧



模式

太 阳 的后 裔
20





24



韩 国
K BS
观众 被结 局 的 各 种 猜 想 刺 激
悲剧

危 机下 考 验
阳 的 后裔


更增添 了 血 色 的 浪 漫



扬 的 是宏 大 的 爱 国 理 念 和 救 死扶 伤 的 博 大胸 怀

剧 各 有说 辞

而 没想 到 最 终 导 演 呈 现 给

从 角 色上 把 男 女

号设 定 为

但 不扭 捏




文 爱情 剧 情 和 媲美 欧美 大 片 的 场 景

韩剧国内再掀高潮的传播学分析—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韩剧国内再掀高潮的传播学分析—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及 对 国产 电视 剧 的 启 示 和 建 议 。
关键 词 :韩 剧 浪 潮 ;传 支撑 ,以 《 星星》为例 ,对韩剧热播现象的原 因作 了简要 阐述 ,旨在提出一些批判性的思考 ,对 观众 迷恋韩剧现象 的 实质进 行探析 ,并期对 国产 电视剧的制作 、传播有所启 示。 韩剧 在 我 国再 掀 高 潮 2 0 1 4年初最火的词恐怕 是 “叫 兽” 、 “千颂 伊 ” 以及 “ 炸 鸡和 啤 酒” 了。就连微信也给足千颂伊面子 ,当你在 微信输入 “ 炸鸡 和啤酒” 时便会有 雪花飘下来 。随着 《 星星》存 网络上热播 ,延续并超过 了年前 李 敏 镐 带 来 的韩 剧 热 浪 , 再 掀 高 潮 。 可 以说 是 网 络 上 到 处 充 斥 着 “ 叫 兽” 的影子 ,打开浏 览器 、视频网站 、淘宝 ,甚至是招聘 网站 ,也会有 “ 叫兽” 朝你微笑招手 ,令你顿时起 了一身鸡 皮疙瘩 。总而 言之 , 《 星 星》在 国内大受欢迎是毋庸置疑的。金秀贤火的一发不可收拾 ,全智贤 又 坐 上 了 女 神 的 宝 座 ,就连 炸鸡 店 的生 意 也 突 然 火 爆 起 来 ,这 恐 怕 会 令 炸鸡店的老板 始料未及。就连 同内主流媒体 叶 1 央 电视台也在其新 闻评论 节 目中谈 到都教授 的影 响力。可见其受 周内媒体和观众欢迎 和重视的程 度。可能这是继几年前 《 大 长今》 后又一俘虏国内观众 的热 剧 ,上至七 八} ‘ 岁的老妇人 ,下至‘ 卜 J L 岁的少年 ,都可能是 《 星星》 的粉 丝。其火 爆 程度着实令 周内同行 羡慕 嫉妒恨 。 = 、《 星星》 浪潮的传播学分析 1 . 意 见 领 袖 的 强 大 作 用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 影响的 “ 活跃分子” ,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 过滤的作用,南 他们讲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 不 得 不 承 认 ,很 多 人 尤 其 是 年 轻 人 ,兴 趣 导 向 、娱 乐 方 式 很 容 易 受 到身边朋友尤其是掌握聊天话语权 的朋 友的影响 ,当一 个 “ 时 尚女王” 或者 “ 八卦王” 在你的朋 友阁里大谈特谈某 电视剧如何好看 的时候 ,很 少有人能够把持住 自己的 “ 好奇心 ” ,不去上 网搜搜有关信息 。其 “ 意 见领袖 ”的作用主要在微信的朋友嘲和新博上起作用 ,尤其 当一些 国内 线 明星都在微博上 谈论都教授 的超能力和千颂伊的服装造 型时 ,普通 观众更是要跟着偶像追韩剧 。甚至一 上了年纪的大学教授 、平 日里严肃 的企业 家 以及各 级党 报也 会偶 尔参 与进 来 ,调侃 一下都 教 授 的超 能 力 。这不 得不使普通博友们更加沉迷于此。实际调查也表 明,当被问及怎么开始追 《 星星》时 ,大部分观众都 回答是 “ 朋友推荐的”、“ 微博大 V都在看” 等 等。由此可见 ,意见领袖在大众传播中的作 用不 可小觑 。 2 .使 用 与 满 足原 珲 的体 现 使用与满足理论 认为 ,受众是 主动 的媒介使用者 ,他们 使用媒介 以 满足其 自身的某种需 求。换 言之 ,一个人对媒介 的接触使用 是基于各 自 的需要与动机 ,基于社会和个人心理需 求的驱使 ,人们会 主动诉诸于 大 众媒体或其他渠道以满 足这些需 求。 “ 在 这 个 后 真 理 的 世 界 ,民 众 浸 透着为赢得受众的赞同而努力的众多话语 ,所不 同的是 ,象征着现代 性 特征性 的信息爆炸 ,再也不会刻骨铭心着这些信息发出者的权威 ” 。 ②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人们的媒体使用越来越多 ,当然 ,对 于媒 体 内容 的质量要求也越来 越高。虽说 国 内电视 剧种类 繁多 ,数 目庞大 。 但其不是剧本雷同他人就是制作粗陋,根本无法满足 日渐挑剔的国内观众。 随着几部制作精 良的韩剧流进 周内,满足了大批观众尤其女性观众 的口味 , 唯美 曲折的爱情故事 、轻松搞笑的故事情节 、帅气漂亮 的男女 主人公 ,奢华 精致的拍摄场景… ・ ・ 无不给观众提供 灵的慰藉,美的享受。《 星星》 引起 的韩剧高潮证明,观众不在满足于普通 人的普通爱情故事,其 口味稍微重 化 ,更 喜欢 当红 女 星和外 星人 的缠 绵悱恻 。尤其对 来 自外 星球 的都敏 俊 格外

传播学角度分析韩剧

传播学角度分析韩剧

传播学角度分析韩剧第一篇:传播学角度分析韩剧从传播学视角探讨韩剧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摘要:1997年,讲述保守家庭和开放家庭之间联姻故事的韩剧《爱情是什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极大反响,打响了韩剧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枪。

此后,《蓝色生死恋》、《玻璃鞋》、《爱上女主播》等韩剧在全国相继热播,而几乎每一部播出后都得到了各阶层中国观众的一致认可。

央视索福瑞最新数据表明,央视八套“海外剧场”播出的韩剧《人鱼小姐》前40集全国平均收视率为0.61%,第一集收视率为0.36%,而第39集的收视率更是高达0.97%,稳居全国同时段第一。

本文通过传播学的视角,对韩国影视产业政策、韩剧观众的收视心理,以及韩剧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学理性的探讨,并与国产剧的生存现状进行对比,总结了韩剧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成功经验,给中国大众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启示性的思考。

一、从传播的“深层控制”理论透视韩国影视产业的媒介生态环境所谓“媒介生态环境”就是指大众传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它主要由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构成。

其中政策环境对媒介生态环境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传播学的控制分析的角度讲,任何大众传播机构做为信息的传播者,都不能随心所欲的传播信息,它的传播行为总是受到社会特定的政治制度、政策法规、文化范示构成的潜网的深层控制。

电视剧作为一种文本信息,它的生产和传播也必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以政策和法规的影响最为突出。

韩国在遭遇亚洲金融风暴袭击后,重新认识文化产业,并将其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进行培育。

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方针。

韩国文化观光部长南宫镇曾表示:十九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二十世纪是以经济,到二十一世纪是以文化建构新时代的时候。

1999年至2001年韩国政府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韩剧在中国热播现象的传播学分析

韩剧在中国热播现象的传播学分析

韩剧在中国热播现象的传播学分析韩剧在中国热播现象的传播学分析导语:近年来,韩剧在中国的热播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不仅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也影响并改变了中国电视剧市场。

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角度对韩剧在中国热播现象展开分析,以探究其背后的传播机制。

一、韩剧故事情节的吸引力首先,韩剧在中国能够热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精彩的故事情节。

韩剧以浪漫、悲伤、喜剧等多种类型的剧情深深触动了观众的情感。

这些故事情节呈现了丰富的人物关系、复杂的剧情发展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使得观众无法自拔。

这种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得韩剧成为了观众心目中的代言作品,推动了其在中国传播的进一步开展。

二、精心包装的营销策略其次,韩剧在中国的推广背后有着精心包装的营销策略。

从预告片到海报宣传,韩剧制作方均采用了精美夺目的营销手段。

预告片通常会使用一些精彩的片段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让观众对剧情产生好奇心。

在海报宣传方面,通过设计精美的海报,制作方能够更好地吸引目标观众的注意力。

此外,韩剧的宣传还经常采用明星代言、社交媒体推广等渠道,以增加剧集的知名度和观众关注度。

三、韩流文化的传播影响力此外,韩剧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热播,还与韩流文化的传播影响力密不可分。

韩流文化包含了韩国的音乐、电影、时尚、娱乐等多个方面,其中的韩剧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韩国艺人在中国的推广和互动,韩流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市场,并赢得了大批中国粉丝。

这些粉丝对韩剧的热爱不仅体现在观看上,还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积极传播韩剧的信息和感想。

通过这种粉丝传播的方式,韩剧得以在中国获得更广泛的关注。

四、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作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也是韩剧在中国热播现象的重要推动力。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观众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和分享韩剧资源。

观众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观看韩剧,而不再局限于电视节目的播放时间。

此外,互联网还带来了强大的社交媒体平台,观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与其他观众进行互动,共同讨论韩剧的情节和人物。

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韩剧的热播

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韩剧的热播

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韩剧的热播“韩流”一个新的名词正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并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而在这背后的本质却是中韩文化的一次碰撞。

从1997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第一部韩国电视连续剧开始,韩剧持续火爆中国荧屏,收视率屡创新高。

本文从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社会学习理论、集体无意识理论、传受互动理论以及人本主义等角度探索韩剧在我国热播的原因。

标签:韩剧社会学习理论集体无意识理论传受互动理论人本主义0引言“韩流的热潮”自20世纪90年代末,由中国媒体第一次使用以来,在既往的数年间“韩流”这个词已经成为媒体常用的词之一。

“韩剧”现象的产生是韩国成功的跨国文化传播行为的结果,是韩国政府十年来的文化产业战略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韩国现代影视文化作品杰出艺术创作水平的展览。

1997年,讲述保守家庭和开放家庭之间联姻故事的韩剧《爱情是什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极大反响,拉开了韩剧进军中国的序幕。

此后,韩剧更是后浪推前浪,一波更比一波强,充斥着中国人的电视荧屏。

《大长今》的播出,更是创下了韩剧收视率的最高点。

是什么原因使得韩剧在我国观众中如此受欢迎?1韩剧编剧非常重视与观众的互动,这是韩剧成功的内在原因根据传受者心理互动理论,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需要不断进行以媒介符号为中介的相互之间心理上的动态平衡。

在韩国,观众可以参与到剧情的编制中并对电视剧的剧情走向有不少的决定权。

一般来说,一部韩国电视剧的筹拍周期为两年半,由电视台或者编剧确定好选题后,导演、编剧、制片人三方面共同策划剧本、选择场景,编剧甚至可以直接介入演员的挑选。

剧组开机时,韩国编剧一般只会写好1/3的剧本,后面的部分则是根据拍摄进度边拍边写。

在此过程中,他们会不断拿出已经写好的部分和观众座谈或发到网上,及时得到改进意见。

编剧根据观众反馈的情况及时修改剧本来满足受众的收视期待,使观众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这种传受间良好的心理互动是韩剧取得成功的内在机制。

2中国观众既可以从韩剧中了解独特的民族风情又可以寻找到文化上的共鸣,这是韩剧在中国流行的根本原因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指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心理积淀在现代人潜意识深处的反映,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现代人的心理活动”。

传播学角度分析韩剧

传播学角度分析韩剧

从传播学视角探讨韩剧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摘要:1997年,讲述保守家庭和开放家庭之间联姻故事的韩剧《爱情是什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极大反响,打响了韩剧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枪。

此后,《蓝色生死恋》、《玻璃鞋》、《爱上女主播》等韩剧在全国相继热播,而几乎每一部播出后都得到了各阶层中国观众的一致认可。

央视索福瑞最新数据表明,央视八套“海外剧场”播出的韩剧《人鱼小姐》前40集全国平均收视率为0.61%,第一集收视率为0.36%,而第39集的收视率更是高达0.97%,稳居全国同时段第一。

本文通过传播学的视角,对韩国影视产业政策、韩剧观众的收视心理,以及韩剧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学理性的探讨,并与国产剧的生存现状进行对比,总结了韩剧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成功经验,给中国大众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启示性的思考。

一、从传播的“深层控制”理论透视韩国影视产业的媒介生态环境所谓“媒介生态环境”就是指大众传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它主要由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构成。

其中政策环境对媒介生态环境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传播学的控制分析的角度讲,任何大众传播机构做为信息的传播者,都不能随心所欲的传播信息,它的传播行为总是受到社会特定的政治制度、政策法规、文化范示构成的潜网的深层控制。

电视剧作为一种文本信息,它的生产和传播也必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以政策和法规的影响最为突出。

韩国在遭遇亚洲金融风暴袭击后,重新认识文化产业,并将其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进行培育。

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方针。

韩国文化观光部长南宫镇曾表示:十九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二十世纪是以经济,到二十一世纪是以文化建构新时代的时候。

1999年至2001年韩国政府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韩国热播电视剧跨文化传播研究

韩国热播电视剧跨文化传播研究

韩国热播电视剧跨文化传播研究作者:黄诗娴来源:《传媒论坛》2020年第19期摘要:文化传播是国家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外宣传的有效途径。

韩国电视剧在中国热播,使得国内许多观众对韩国文化产生好奇进而热爱,对国产电视剧跨文化传播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文旨在厘清韩国电视剧在中国热播的原因,以期从传播学的角度为中国电视剧跨文化传播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中国文化;韩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电视剧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9-0-02互联网时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间的文化信息不断产生碰撞与融合,受众变得容易接受跨文化传播中的影视作品,接受常常意味着不只是在内容上易于被接受,在形式上也方便接受。

通过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方面的努力,韩国影视文化在中国表现出了迅猛发展态势。

一、韩国影视剧在中国的传播环境2013年起,韩剧《继承者》和《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形成了一股新“韩流”。

2016年,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韩同步播出的韩剧《太阳的后裔》在爱奇艺视频网站播出,中国观众可与韩国观众同时观看,剧集播出24小时,爱奇艺便获得超过3000万流量,其社会影响力之大,几乎形成一种社会现象。

2019年底,韩剧《爱的迫降》在中国播出,影响力虽不及前者,但仍引起不少观众追捧。

韩国影视剧在中国取得较好的收视成绩,有赖于良好的传播环境。

传播环境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的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是传播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传播活动的进行有赖于一定环境,在一定环境中展开。

20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开始推动实施以“文化立国”为中心的文化政策,最初目的是为提升国内年轻人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以平衡西方文化对韩国社会的冲击。

该政策在韩国取得良好效果后,韩国政府又于1988年成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韩国影视剧、游戏、音乐等在政策支持下大规模出口到了国外。

我国自中韩建交后逐渐放开韩剧的引进政策,也为韩剧在我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另外,中国和韩国同属亚洲国家,地缘、文化的相似性也促进了韩国影视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发展。

对韩剧在中国热播原因的传播学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对韩剧在中国热播原因的传播学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二、“使用与满足”与受众心理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领域关于大众媒介 的效果与 使 用 的 理 论,用 以 研 究 媒 介 和 受 众 的 关 系。1974 年 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 的使用》中 首 先 提 出 该 理 论。 该 理 论 把 受 众 成 员 看做是有着 特 定“需 求 ”的 个 人,把 他 们 的 媒 介 接 触活动 看 做 是 基 于 特 定 的 需 求 动 机 来“使 用 ”媒 介,从而使 这 些 需 求 得 到“满 足 ”的 过 程。 而 韩 剧 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想要在中国市场被大量观 众“消费使用”,就必须要满足中国观众的“心理需 求”。 首先,情感的使用与满足。每一个人在满足基 本生理与 安 全 需 求 之 后,都 会 渴 望 得 到 情 感 的 满 足,而现代 社 会 中 人 们 会 常 常 因 为 理 想 情 感 的 缺
另一方面,韩国的推动政策促进影视剧的对外 输出。韩国为了扩大韩剧的影响力,积极实行“走 出去”的 国 家 政 策。 为 了 不 断 推 动 文 化 产 品 的 出 口,韩国开始在北京、香港和新加坡等地设立办事 处,专 门 用 以 推 广 韩 剧 和 韩 国 流 行 音 乐 等。 当 2003 年的韩剧《大长今》火爆全亚洲,创下惊人的 收视神话,让韩国人更加相信,文化产业是个大金 矿,越来 越 多 的 韩 剧 出 现 在 中 国 人 的 视 野。2014 年,由 金 秀 贤 与 全 智 贤 主 演 的 韩 剧《来 自 星 星 的 你》在中国视频网站爱奇艺上线短短两周,其播放 量就超过 25 亿次,而纵观高收视率的背后却是韩 剧低廉的价格。韩国对韩剧价格的政策控制成为 境外国家乐于购买韩剧进行播放的重要原因之一。 韩国影视产业规定,每部电视剧的价格都在一定时 间内有固定的买入价,为了更好推动影视剧的附加 值,其定价都相对合理,更不会水涨船高,据业内人 士透露,《来 自 星 星 的 你 》的 每 集 价 格 甚 至 低 于 国 内极大多数的国产电视剧的价格,低进高出的性价 比,让韩剧成为国内众多电视台及视频网站争相追 捧的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韩剧的热播
发表时间:2010-01-27T09:20:14.87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2月上旬刊供稿作者:杨五英[导读] 根据传受者心理互动理论,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需要不断进行以媒介符号为中介的相互之间心理上的动态平衡杨五英(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摘要:“韩流”一个新的名词正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并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而在这背后的本质却是中韩文化的一次碰撞。

从1997年中央电视
台播出第一部韩国电视连续剧开始,韩剧持续火爆中国荧屏,收视率屡创新高。

本文从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社会学习理论、集体无意识理论、传受互动理论以及人本主义等角度探索韩剧在我国热播的原因。

关键词:韩剧社会学习理论集体无意识理论传受互动理论人本主义 0 引言 “韩流的热潮”自20世纪90年代末,由中国媒体第一次使用以来,在既往的数年间“韩流”这个词已经成为媒体常用的词之一。

“韩剧”现象的产生是韩国成功的跨国文化传播行为的结果,是韩国政府十年来的文化产业战略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韩国现代影视文化作品杰出艺术创作水平的展览。

1997年,讲述保守家庭和开放家庭之间联姻故事的韩剧《爱情是什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极大反响,拉开了韩剧进军中国的序幕。

此后,韩剧更是后浪推前浪,一波更比一波强,充斥着中国人的电视荧屏。

《大长今》的播出,更是创下了韩剧收视率的最高点。

是什么原因使得韩剧在我国观众中如此受欢迎?
1 韩剧编剧非常重视与观众的互动,这是韩剧成功的内在原因
根据传受者心理互动理论,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需要不断进行以媒介符号为中介的相互之间心理上的动态平衡[1]。

在韩国,观众可以参与到剧情的编制中并对电视剧的剧情走向有不少的决定权。

一般来说,一部韩国电视剧的筹拍周期为两年半,由电视台或者编剧确定好选题后,导演、编剧、制片人三方面共同策划剧本、选择场景,编剧甚至可以直接介入演员的挑选。

剧组开机时,韩国编剧一般只会写好1/3的剧本,后面的部分则是根据拍摄进度边拍边写。

在此过程中,他们会不断拿出已经写好的部分和观众座谈或发到网上,及时得到改进意见。

编剧根据观众反馈的情况及时修改剧本来满足受众的收视期待,使观众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这种传受间良好的心理互动是韩剧取得成功的内在机制。

2 中国观众既可以从韩剧中了解独特的民族风情又可以寻找到文化上的共鸣,这是韩剧在中国流行的根本原因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指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心理积淀在现代人潜意识深处的反映,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现代人的心理活动”。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集体无意识理论:其一是人类共性的方面;其二是民族性的差异;其三是同一国家内部因地域造成的区别。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就可以从另一角度理解韩剧在中国的流行了。

首先,韩国独特的民族风情,独特的“泡菜文化”,都在韩剧中有真实的再现,使中国观众真切的领会到异国的风情,觉得新鲜有趣;其次,韩国文化有着和中国文化共同的渊源。

众所周知,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儒家思想对韩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伦理已成为当今韩国维持个人与集体、与社会,乃至与国家关系的粘合剂,成为朝鲜民族精神的动力,并通过传统社会形成朝鲜人的意识结构,可以说,儒教从开始到现在一直作为一个轴心在韩国的思想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因而,中国观众在观看韩剧时没有太多的文化疏离感,相对多数西方电视剧来说,韩剧更能在情感上打动中国人。

韩剧场景虽然很现代,但骨子里却很传统。

剧中的男、女主角往往都在苦闷、彷徨中思考人生道路、生存价值;浓厚的家庭观念在韩剧中也是无处不在,让国内观众不自觉地就会平添许多亲切感。

韩剧骨子里传统、朴实的基调,东方式的谅解与宽容,唯美的情调等,体现了许多东方式的伦理观念,这些都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十分吻合。

韩剧在毫无掩饰地表露出自己特有民族情感的同时也将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带入故事中,正是这一点从本质上迎合了中国观众的收视心理,使得中国观众产生了文化上的共鸣。

韩剧表现出的独特的民族性以及和中国文化的共性带给中国观众独特的魅力,这也是韩剧在中国热播的根本原因。

3 观众可以从韩剧中寻找到学习的榜样,问题解决的方式以及宣泄情感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

[3]”现代社会,媒介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使用媒介的时间多于人际交往的时间,媒介成为很多人获取生活经验、社会交往经验的主要渠道之一。

韩剧的生活化恰恰为广大观众提供了学习的范本。

我们以韩国经典的家庭伦理剧《看了又看》为例进行分析。

该剧最大的特点就是家常化,平民化,力求最真实的再现普通人的生活,把电视剧的进展搞得看上去几乎等同于现实中的情形。

一部韩剧看下来,可以为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找到参考答案,了解到一些婆媳关系的注意事项,姑嫂之间如何相处,还可以完整地学到韩国泡菜、冷面的做法,甚至包括剧中男女主角的服饰打扮都成为观众学习模仿的范本,这一切仿佛一部纪录片一样真实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在休闲放松的同时获得很多日常生活的经验。

人是社会的人,一种普遍的心理就是怕自己落单,当从媒介中寻找到同类时,就感到踏实和释然,心理上得到满足和平衡,情感上得到渲泄。

4 以人为本,以情动人,注重对小人物的关照
韩剧非常真诚的去刻画小人物,真实的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哀怨情仇,没有过分拔高也不会有意贬低,还原生活和人物的本真面目,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拉近剧中人物和每个家庭之间的距离,使观众感觉剧中人物仿佛就是身边的亲人或同事朋友。

这种真正的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了对人本身的关照,让人觉得温暖和欣慰。

此外,韩剧最主要的诉求点就在一个“情”字上,多以爱情、亲情、友情为主题,以普通人的生活为描述对象,展现韩国人民生活形态以及韩国伦理道德现状。

通过“世上惟有‘情’难诉”这种模式来反映现代都市人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发生在感情上、心理上的种种矛盾纠葛和新的感受,真实而亲切地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渴望沟通理解的意愿,以及随着经济日益发达而变化着的伦理观念。

韩剧中的亲情表现得很真实,有人性的善与美也有人性的自私与矛盾;韩剧中的爱情演绎得很纯净,这十分符合东方人内敛保守的性格,也使人产生对纯美爱情的向往与归依之情。

这种真实的亲情和纯纯的爱情让人感动也欲罢不能。

通过对韩剧热播的分析,反观我国电视剧市场,差异就不难看出。

我国大量的古装武打剧,戏说历史剧,水平不高的涉案剧以及以婚外恋和第三者为主要题材的都市剧,大多根据制作者的想象编故事,缺少真实的生活基础,缺少以人为本、受众本位的思想,加之题材单一,什么流行就一窝蜂生产什么,极易使观众厌倦,而韩剧的异国情调、传统的家庭伦理和坚贞淳美的爱情则带给观众清新的感觉,弥补了国内电视剧市场的空缺,满足了大众对真、善、美最基本社会道德的心理渴望,自然也就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

参考文献:
[1]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第97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2版.
[2]楼宇烈.《儒学在现代韩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1期.
[3]张文彦.《社会心理学》.第182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