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鼓励医务人员参与常见病,多发病的调查研究制度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卫生部2012年版)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二级综合性医院,其他各类二级医院参照使用。
本标准共设置7章69节356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3节321条标准,用于医院自我评价与改进,并作为对二级综合医院实地评审。
第七章共6节35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综合医院的日常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评审后的追踪评价。
说明:1.二级医院是向含有多个社区的地区(人口一般在数十万左右)提供医疗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综合或专科的地区性医疗机构;本标准中,“县医院”为政府举办的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应结合当地疾病谱特点,重点加强严重危及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的疑难病救治及危急重症患者抢救能力。
同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
2.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 10编码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3.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 CM 3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08版(刘爱民主编译)。
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一)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
(二)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功能,可提供24小时急危重症诊疗服务。
(三)临床科室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达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二级医院标准。
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2021年版)

附件1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2021年版〕第一局部中西医结合效劳功能第一章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的措施一、医院坚持以中西医结合为主的开展方向,明确医院开展战略,有医院中长期开展规划并落实。
二、围绕医院中长期开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方案,有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和提高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年度定期评价。
三、医院管理体系中有引导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和提高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鼓励机制,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和提高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四、积极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
第二章队伍建设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人员配备合理。
二、制定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人员队伍建设规划、方案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认真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与培训。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一、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合理设置临床科室,医院和科室命名标准。
二、参照?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效劳能力根本标准?和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
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和经过2年以上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系统培训的临床类别医师门诊诊疗行为标准,表达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理念和思维,得到患者认同。
四、住院诊疗行为标准,优势病种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
五、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提高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能力和急危重症的抢救能力,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六、医院加强康复能力建设,提供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康复效劳。
七、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良。
八、合理配置、应用中医诊疗设备。
九、积极开展中医综合治疗,广泛、合理应用中医医疗技术。
十、研制和使用一定数量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使用到达要求。
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一、地市级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到达一定数量,专科床位、设备、人员、技术和业务等到达规定要求。
二、制定并实施专科建设开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发挥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及提高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三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三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2.05.28•【文号】国中医药医政函[2012]95号•【施行日期】2012.05.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三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函〔2012〕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为进一步促进中医医院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总结我国中医医院评审评价和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局组织制定了《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和《三级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2年版)》,可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下载)。
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标准(2012年版)》是各地开展三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评审工作的主要依据,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标准(2012年版)》要求开展中医医院评审工作,不得自行调整标准。
各地在工作过程中有何意见或建议,请及时联系我局医政司。
联系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医疗管理处邴媛媛杨荣臣联系电话:010-******** 59957683传真:************电子邮箱:*************************附件:1.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2.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3.三级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附件1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一、依据功能与任务,确定医院发展战略,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院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重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科教科三级与二级标准对比

1.5.3.1
承担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和县级医院
骨干医师培养任务。
【C】
1.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县级医
院骨干医师培训实施方案,提供相
应培训条件及资金支持。
2.有专职人员负责培训工作。
【B】符合“C”,并
1.有主管职能部门和专人负责对培
训工作定期督查、督教。
2.为省级卫生行政部分批准的住院
有鼓励医务人员参
与科研工作的制度
和办法,并提供适
当的经费、条件与
设施。
【C】
1.有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2.有鼓励医务人员参与科研工作的
具体措施。
3.有科研经费支持及相应的科研条
件与设施。
4.有专门部门和人员对医务人员参
与科研工作进行管理。
1.5.4.1
有制度支持鼓励医
务人员参与,根据
本区域常见病、多
发病开展的相关调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
4.严格执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
划,定期评估总结。
1.2.2.1
按照卫生行政部门
规定,落实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对应三级标准:
1.2.2.1
【C】
1.有保证所有住院医师接受规范化
培训的制度。
2.严格执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
划,定期评估总结。
C
【B】符合“C”,并
定期征求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及输
习任务或承担本地
区全科医师培养。
对应三级标准:
1.5.2.1
1.5.3.1
【C】
1.承担中等及以上卫生类专业教育
临床教学任务。
2.承担对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
河北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

河北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为进一步健全我省医院评审评价机制,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在总结我省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关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同时,紧紧围绕公立医院改革总体目标,将评价的重点放在改进服务管理、加强护理管理、推进规范诊疗和病种费用控制等工作落实上。
同时,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重点考核反映医院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的制度、措施及落实情况,以及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辐射带动作用等,促使医疗机构转变思维模式和管理习惯,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走以内涵建设为主、内涵和外延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二级综合医院是依据当地《医疗机构设臵规划》设臵,向含有多个社区或区县的地区(服务人口一般在数十万)提供以基本医疗服务、部分疑难病救治及危重急症患者抢救医疗服务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县级、地级市医疗机构。
有责任和义务承担下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指导下级医院开展诊疗活动。
政府举办的“县人民医院”作为本县域内公立的医疗卫生中心,主要负责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患者的抢救,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
这既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全省二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其它各类二级医院参照使用。
本标准共设臵7章69节387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3节352条标准,用于医院自我评价与改进,并以此对二级综合医院实地评审。
第七章共6节35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综合医院的日常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评审后的追踪评价。
在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职能部门监管、督查、分析、整改项目汇总

医务科
68 3.3.1.1职能部门对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医务科)
医务科
69 3.3.2.1职能部门对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相关制度与流程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医务科)
医务科
70 3.3.3.1职能部门对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医务科、护理部) 医务科
71 3.9.3.1职能部门对重大不安全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医务科)
医务科
72 3.10.1.1、3.10.2.1职能部门对患者参加医疗安全活动有监管,有持续改进、定期的检查、总结、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医务科) 医务科
73
4.2.1.2职能部门对医疗质量关键环节(如危急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履行监管职责,对各项 管理标准与措施的落实情况有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有改进措施。(医务科)
门诊部
36 2.4.2.1职能部门对急诊患者提供合理、便捷的入院制度与流程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门诊部)
门诊部
37 4.23.2.2职能部门要对对门、急诊患者病历质量整改措施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
门诊部
38 4.15.1.3职能部门定期对开展检验项目和仪器、试剂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改进
2职能部门对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重症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等的管理标准与措施履行监管职责对各项管理标准与措施的落实情况有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有改进措施护理部院感科214
职能部门定期监督检查、总结分析
序 号
督查内容
1 1.4.1.1主管职能部门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总负责,医务科、保卫科、后勤中心、药剂科负责相关工作)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发表者:徐江51412人已访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二级综合性医院,其他各类二级医院参照使用。
本标准共设置7章69节356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3节321条标准,用于医院自我评价与改进,并作为对二级综合医院实地评审。
第七章共6节35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综合医院的日常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评审后的追踪评价。
说明:1.二级医院是向含有多个社区的地区(人口一般在数十万左右)提供医疗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综合或专科的地区性医疗机构;本标准中,“县医院”为政府举办的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应结合当地疾病谱特点,重点加强严重危及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的疑难病救治及危急重症患者抢救能力。
同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
2.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3.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08版(刘爱民主编译)。
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一)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
(二)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功能,可提供24小时急危重症诊疗服务。
二甲医院评审涉及制度的条款

制度汇编1、 .1 有保障基本医疗服务旳有关制度与规范。
2、 .1 有保证所有住院医师接受规范化培训旳制度。
3、 .1 有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4、 .1 有对特定传染病旳特定人群实行医疗救济旳有关制度和保障措施。
5、 .1 有向卫生行政部门报送旳数据与其他信息旳制度与流程6、 .1 有信息汇报和公布有关制度。
7、 .1 有新闻发言人制度,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授权履行信息公布。
8、 .1 有应急物资和设备旳管理制度、审批程序。
9、承担政府分派旳培养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才旳指令性任务,制定有关旳制度、培训方案,10、 .1 有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组织,管理制度11、 .1 有制度支持鼓励医务人员参与,根据本区域常见病、多发病开展旳有关调查研究。
12、 .1 医院有有关旳工作制度与程序予以保障(建立与完善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础旳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13、 .1 有以本医院为中心,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分工协作旳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工作制度与程序。
14、 .1 有预约诊断工作制度和规范流程。
15、 .1 检查科、CT室、核磁室、动态心电等预约检查可分时间段预约,要有工作制度并实行考核。
16、 .1 有门诊管理制度并贯彻。
17、 .1 有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旳有关制度与程序18、 .1 根据门诊就诊患者流量调配医疗资源旳机制。
重点是人力资源应急调配旳制度与程序。
19、 .1 .有首诊负责制度,医务人员能熟知并执行。
20、 .1 有急诊检诊、分诊制度并贯彻。
21、 .2 有急诊留观患者旳管理制度与流程。
22、 .2 对急诊留观时间超过24、48、72小时旳患者,有分级查房与管理制度与程序。
23、 .1 医院对需要紧急急救旳急危重症患者,可实行先急救后付费旳制度与程序,并在评审申请前一年已执行。
24、 .3 医院有急诊急救和会诊旳有关制度,有明确旳会诊时限规定。
25、 .2 有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与考核,技能评价与再培训有关制度26、 .1 有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有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保证急诊医疗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关于开展本区域
常见病、多发病的调研的工作制度
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着基层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成为增加基层人民群众生活负担的一项重要因素。
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调研,可以有效的了解区域性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集中区域、高患病率患者年龄集中阶段、流行学特点,对多发病、常见病的预防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可以有效的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依据。
鉴于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调研的重要性,我院依照上级卫生部门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二、工作职责:
1、医院提供专项经费,保障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2、组长全面负责工作的开展,召开专题会议,具体分工,把任务落实到个人。
3、小组成员负责收集各个科室住院病人信息,汇集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病历资料,将数据整理分类,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4、各科室主任及医护人员要积极配合领导小组成员的各项工作,提供各项临床数据。
三、工作目标:
1、了解本区域常见病、多发病的种类
2、分析本区域常见病、多发病流行因素及发病特点(包括流行病学特点、多发季节、高发病率年龄阶段、发病集中区域等)
3、对本区域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深入的病理学研究,找出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案
4、取得相关研究成果并获得上级部门的认可。
四、奖惩措施:
组长要认真分配工作任务,各成员要积极落实,对于不配合工作或工作态度不认真积极的成员给予全院通报批评并作经济上的处罚,对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人员给予奖励,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
霍邱县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