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通信原理-第二章-通信系统概述

合集下载

现代无线通信原理:第二章无线电波传播原理1(2018)

现代无线通信原理:第二章无线电波传播原理1(2018)

传播损耗与接收功率关系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电平的动态范围很大,常 用dBW或dBm为单位表示接收电平。
➢Pr(dBm)=10lgPr(mW); Pr(dBW)=10lgPr(W)
➢0 dBW=30 dBm
dB表示了了諔 关系
例:2W 换算dBW、dBm为多少?
10lg2W=3dBW=33dBm
◼ 不同路由的中继段,当地面的地形不同时,对电波传 播的影响也不同。主要影响有反射、绕射和地面散射。 f 反射:主要考虑地面反射 f 地面散射:表现为乱反射,对主波束的影响小,不 需考虑。 f 绕射:在传播途径中遇到大障碍物时,电波会绕过 障碍物向前传播,这种现象叫做电波的绕射,将在 下节讨论。
地面反射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 无线信道模型形式 f物理模型 考虑到传播环境的严格物理特性。应用电磁传播理论 分析电波传播特性来建立预测模型。物理模型可提供 传播特性的最可靠估计,但必须仔细计算。 f统计模型 采用实验的方法,测量各种无线环境下的传播特性, 然后基于各类环境测得的统计量应用电磁传播理论分 析电波在移动环境中的传播特性来建立预测模型。易 于描述和使用,但不提供相同的精度。
f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f 地面反射对电波的影响 f对流层对电波的影响
◼ 3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电波传播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 电波与自由空间的概念
f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微波射频为300MHz~300GHz , 是全部电磁波频谱的一个有限频段。
f根据微波传播的特点,可视其为平面波。平面波 沿传播方向是没有电场和磁场纵向分量的,故称
d12
+
F2 1
+
d
2 2
+
F2 1
2

通信原理主要内容

通信原理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一.通信系统概述1.通信系统的组成:基本概念、框图(1)源信息格式(Format)是信息采集后的源信息最初表示方式,如模拟电信号的限带波形,图像信号的扫描象素集合或其红绿蓝三个基本分量的PCM编码。

信源格式为信源编码作好了基本格式的准备,其中还包括信源编码前去噪、限带等的预处理。

(2)信源编码为了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在源信息中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冗余“信息”以及根据需要的质量标准,可以去除其中次要信息,因此提高有效性的措施采用去相关及压缩编码,即用更少的编码位数来表示符合一定接收质量的更多源符号。

其基本理论是仙农率失真理论,其基本技术如无失真预测编码和有损正交变换编码等。

(3)信道编码经过信源编码的码字序列,均应认为是重要信息,因此如果在传输与接收判决中发生错误或超出限定的符号误差概率,则会不满足接收者的质量要求。

如果信源码字之间互为正交或不相关,则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或者基带码流的码符号选用某些合适的码型,也有一定抗干扰性。

最好的方法是根据信道环境的特性,将信源码字中按一定规则适当加入冗余码元(监督元),构成差错控制码,可以根据不同的结构和冗余位多少,提供1位或多位自动纠错或通过反馈重发纠错能力。

对于信道带宽无限制而传送信号功率受限(如卫星)的通信系统,在保持所需的误差率时,利用差错控制编码能降低所需的信号功率或信噪比。

(4)信道复用信道复用(Multiplexing)是通信系统中很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基本功能是使多种信息流共享同一信道,提高通信资源利用率。

如目前无线正在使用整个频段跨越105~1012Hz的频率资源,各个不同频段和频点用于各种类型的无线信号传输,必须采用频分复用(FDM)。

基于有线信道的基带传输,多采用时分复用(TDM)。

还有基于特殊媒体分离和空间分离的空分复用(SDM),现代无线扩频通信的码分复用(CDM),以及水平和垂直激化的电磁波传输提供激化复用(PDM)。

近几年的发展已大量推广利用光密集波分复用(DWDM),可以使一条光纤容纳几亿个数字电话的点对点间传输。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原理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原理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理础知识•回返数据通信•束原结
•学习要求
• 1. 了解信号分类方式,掌握信号频谱与带宽的概念。 • 2. 了解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 • 3. 了解信道噪声的种类及特点,掌握信道容量公式。 • 4. 了解各种信道的特点。 • 5. 了解话音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基本要求。 • 6. 掌握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技术的基本原理。 • 7. 掌握语音压缩比编码和数据压缩编码的基础知识。 • 8. 掌握数据通信系统同步类型及其实现方式
• 奈奎斯特研究了理想信道(无噪声、无码间干扰)时带宽与速率的 关系,并得到以下结论:
•其中 B为带宽单位是Hz, • M为传输时数据信号的取值状态,即采用M进制传输
•2. 香农信道容量公式•
• 香农研究了用模拟信道传输数字信号时的信道容量问题,并得出 了著名的香农公式:
•其中B为带宽,单位是Hz,S/N为信噪功率比 。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原 理
•2.2.3 信道噪声 •3. 高斯白噪声
•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对高斯白噪声下定义 : 其任意维概率密度函数都服从高斯分布(即正态分布)——高斯噪声 在整个频域具有均匀分布的功率谱密度——白噪声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原 理
•2.2.4 信道容量
•1.奈奎斯特信道容量公式
其对应的误码率公式为: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原 理
•2.2.2 传输介质 •1. 双绞线
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铜线以均匀的扭矩对称扭绞在一起形成。
绞合的目的: (1) 减少线对之间的相互干扰, (2) 同时还增强了机械和电气稳定性
分类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原 理
•2.2.2 传输介质 •2. 同轴电缆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有线信道

第2章 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

第2章 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

第2章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本章首先简单介绍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介绍各种传输介质、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交换技术、数据编码技术、多路复用技术和差错控制技术等。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数据传输方式,掌握数据交换技术,掌握差错控制技术;熟悉多路复用技术,了解传输介质,了解数据编码技术。

理解数数据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1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2.1.1信息、数据、信号和信道在计算机网络中,通信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换信息。

1.信息信息是对客观事物属性和特性的描述,可以是对事物的形态、大小、结构、性能等全部或部分特性的描述,也可以是对事物与外部联系的描述。

信息是字母、数字、符号的集合,其载体可以是数字、文字、语音、视频和图像等。

2.数据数据是指数字化的信息。

在数据通信过程中,被传输的二进制代码(或者说数字化的信息)称为数据。

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或载体。

数据分为数字数据和模拟数据。

数字数据的值是离散的,如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等;模拟数据的值是连续变换的量,如身高、体重、温度、气压等。

数据与信息的区别在于,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或表现形式,而信息则是数据的内在含义或解释。

3.信号数据通信中,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磁波的表示形式,因此数据只有转换为信号才能传输。

信号是运输数据的工具,是数据的载体,是数据的表现形式,信号使数据能以适当的形式在介质上传输。

从广义上讲,信号包含光信号、声信号和电信号,人们通过对光、声、电信号的接收,才知道对方要表达的消息。

信号从形式上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指的是在时间上连续不间断,数值幅度大小也是连续不断变化的信号,如传统的音频信号、视频信号等。

数字信号指的是在时间轴上离散,幅度不连续的信号,可以用二进制1或0表示,如计算机数据、数字电话、数字电视等输出的都是数字信号。

4.信道信道是信息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到的一个通路,它一般有传输介质(线路)和相应的传输设备组成。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信道为信号的传输提供了通路。

通信原理 课件 ppt

通信原理 课件 ppt
信号与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一个系统通常由输入、输出和系统本身组成,而信号 则是通过系统传输的物质。系统对信号具有处理、变换和传输等功能。在通信原理中, 信号需要通过系统进行传输,因此信号与系统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信号的特性和系统
的特性相互影响,决定了通信系统的性能和传输质量。
03
模拟通信原理
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通过直射、反射、折射 、散射等方式传播,受到地形、 建筑物、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无线电波传播损耗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空 气阻力、地面吸收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能量逐渐衰减。
无线电波频段
无线电波根据频率可分为长波、 中波、短波等不同频段,不同频 段的无线电波具有不同的传播特 性和应用场景。
调频的特点
调频信号的带宽较大,抗干扰能力强,能够 传输更多的信息。
调相的特点
调相信号的相位信息可以携带信息,具有较 高的保密性。
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
信噪比
误码率
信噪比是衡量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表示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 表示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的概率。
带宽效率
抗干扰能力
带宽效率是指通信系统传输速率与带宽的 比值,反映了系统的传输效率。
抗干扰能力是指通信系统在存在噪声和干 扰的情况下,能够正常传输信号的能力。
04
数字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数字信号调制
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 号形式,如调频、调相和调幅等

数字信号解调
将已调制的信号还原为原始数字信 号的过程。
通信原理 课件
目录
• 通信系统概述 • 信号与系统基础 • 模拟通信原理 • 数字通信原理 • 无线通信原理 • 通信原理实验与案例分析

通信原理讲义

通信原理讲义

通信原理讲义第一章绪论1.1 通信系统的组成1.1.1 通信一般系统模型点对点通信模型:反映了通信系统的共性。

连续消息:状态连续变化的消息(如语音、图像),也称为模拟消息。

●消息与电信号之间必须建立单一的对应关系。

通常,消息被载荷在电信号的某以参量上。

数字信号:电信号的参量携带离散消息,该参量离散取值。

模拟信号:电信号的参量携带连续消息,参量连续取值。

●相应的通信系统分成两类数字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在信息源中使用模-数(数-模)转换器,接受端使用数-模(模-数)转换器。

●数字通信比模拟通信更能适应对通信技术越来越高的要求(1)数字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强,中继时可以消除噪声的积累;(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3)便于使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4)易于加密处理;(5)可以综合传递各种消息,增强系统功能。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点对点)调制器:将基带信号转变为频带信号的设备。

解调器:将频带信号转变为基带信号的设备。

模拟通信强调变换的线性特性,既已调参量与基带信号成比例。

●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点对点) 强调已调参量与基带信号之间的一一对应。

数字通信需要解决的问题:(2) 编码与解码:通过差错控制编码消除噪声或干扰造成的差错; (3) 加密和解密:对基带信号进行人为“搅乱”;(4) 同步:发送和接收节拍一致,包括:位同步(码元同步)和群同步、帧同步、句同步或码组同步。

数字通信模型:1.2 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 1.2.1 通信系统分类● 按消息的物理特征分类电报通信系统 电话通信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 ● 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线性调制载波调制 非线性调制 频带传输 数字调制脉冲模拟调制脉冲调制消息 消息消息消息脉冲数字调制●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无线1.2.2 通信方式分类●点对点通信,按传送方向与时间关系: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发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数字通信中,按数据信号码元排列方式:串行传输:数字信号码元序列按时间顺序一个接一个的在信道中传输,适合远距离传输。

通信原理基础

通信原理基础

第二节:数据通信研究的内容
一、传输
研究传输通路和所适应的信号形式。
二、通信接口
研究把发送端的信号变换为适合传输通路的 信号;把接收端的信号变换为终端设备可接 收的形式。
三、通信处理
通讯处理可分为三类
1.编辑:差错控制、格式化处理和编辑 2.转换:速度转换和代码转换 3.控制:网络控制、查询和路由
第三节: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2.数字通信:是以数字信号方式传送消息 的通信方式。(图1-4)
信息源
信源 编码器
信道 编码器
调制器
传输媒质 噪声源
受信者
信源 译码器
信道 译码器
解调器
数字通信的优点: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
数字通信的缺点:信道频带比模拟信道宽, 信道利用率低。
3.数据通信:依据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 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信息。
的不确定性的一种信号。
确定信号是一种没有不确定值的信号。
• 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 如果用时间函数表示的信号s(t)满足s(t+T)=s(t)
则该信号为周期信号。
T 为信号的周期。 如不满足s(t+T)=s(t)则该信号为非周期信号。
重要特征:信号的幅值、频率、相位。 幅值是信号各个时刻的瞬时值。 频率是周期的倒数,用赫兹来表示。
一、制定标准的意义: 二、制定标准的不利因素: 三、制定标准的机构
第七节:数据通信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一、数据通信的 2.消息处理系统 3.分组无线网PRNET及分组卫星网PSNET 4.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5.利用各种通信网络的消息系统 6.应用于计算机综合制造(CIM)
相位是描述周期信号在时间轴上的相对位置, 用弧度表示。

通信原理知识要点

通信原理知识要点

通信原理知识要点第一章概论1 、通信的目的2 、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模拟信号、模拟通信系统、数字信号、数字通信系统●两类通信系统的特点、区别、基本构成、每个环节的作用3 、通信方式的分类4 、频率和波长的换算5 、通信系统性能的度量6 、传码速率、频带利用率、误码率的计算第二章信息论基础1 、信息的定义2 、离散信源信息量的计算(平均信息量、总信息量)3 、传信率的计算4 、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5 、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掌握香农信道容量公式第三章信道与噪声了解信道的一般特性第四章模拟调制技术1 、基带信号、频带信号、调制、解调2 、模拟调制的分类、线性调制的分类3 、 AM 信号的解调方法、每个环节的作用第五章信源编码技术1 、低通、带通信号的采样定理(例 5 - 1 、例 5 -2 )2 、脉冲振幅调制3 、量化:●均匀量化:量化电平数、量化间隔、量化误差、量化信噪比●非均匀量化: 15 折线 u 律、 13 折线 A 律4 、 13 折线 A 律 PCM 编码(过载电压问题- 2048 份)5 、 PCM 一次群帧结构( P106 )6 、 PCM 系统性能分析7 、增量调制 DM 、增量脉码调制 DPCM :概念、特点、与 PCM 的比较第六章数字基带信号传输1 、熟悉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波形2 、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3 、无码间干扰的时域条件、频域条件(奈奎斯特第一准则)4 、怎样求“等效”的理想低通()5 、眼图分析(示波器的扫描周期)6 、均衡滤波器第七章数字调制技术1 、 2ASK 、 2FSK 、 2PSK 、 2DPSK 的典型波形图2 、上述调制技术的性能比较3 、 MASK 、 MFSK 、 MPSK 、 MDPSK 、 QPSK 、 QDPSK 、 MSK ( h=0.5 )、APK 的含义、特点4 、数字调制技术的改进措施第七章复用与多址技术1 、复用与多址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目的(区别)2 、同步技术的分类、应用第九章差错控制技术1 、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 ARQ 、 FEC 、 HEC )、优缺点2 、基本概念3 、最小码距与检错纠错能力的关系4 、常用的简单差错控制编码(概念、特点、编写)5 、线性分组码:基本概念、特点6 、汉明码的特点6 、循环码●概念●码字的多项式描述、模运算、循环多项式的模运算●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根据生成多项式求循环码的:码字、(典型)生成矩阵、监督多项式、(典型)监督矩阵较大题目的范围1 、信息量的度量2 、信道容量的计算3 、 13 折线 A 律 PCM 编码4 、均衡效果的计算5 、数字调制波形的绘制6 、 HDB3 编码、解码7 、循环码重点Part I 基础知识1. 通信系统的组成框图 , 数字 / 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框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7-2 22
② 量化:数字通信系统无法处理无限多个电平值,必须
将其按区间划分,变成有限多个值。 量化环节,同样存在失真。 ③ 编码
2014-7-2
23
模拟系统的优缺点
光学摄影机是典型的模拟通信系统,原理是通过凸透镜
将光信号在胶片上成像。 胶片能够更加细腻的体现场景细节和氛围,对色彩、光 线变化、影调等各方面都比数码能包容的程度更高。 缺点:价格十分高昂
2014-7-2
31
2.4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分析
无论是电磁波还是声波,都不会是一个简单的正弦函数。
对于如下所示,较复杂的信号应该如何分析?
2014-7-2
32
信号分析
从基础的开始,分析“周期信号”
以抖绳子为例: 对周期信号的分析源于1748年欧拉对振动弦进 欧拉发现,所有的振荡模式都是x的正弦函数,并成谐 波关系。 结论:如果某一时刻振动弦的形状是其谐波的组合, 那么在其后任何时刻,振动弦的形状也都是这些振荡 谐波的组合。
2014-7-2
51
量化
采样的意义:是“离散时间信号”,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数字信号”。
如左图所示: 采样值还是随信号幅
度连续变化的,即采
样值m(kT)可以 取无穷多个可能值。
2014-7-2
52
怎样能让无穷多个电平值变成有限个?
假设用一个N位二进制位组来表示该数值的大小,以便对
该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即N位二进制数只能表示M=2N 个电平值,故采样值必须被M个离散电平,即量化电平。 采样的作用,把一个时间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离散的信号 ,量化是将取值连续的采样信号变成取值离散的采样。
2014-7-2 33
行的研究工作。
欧拉 简单来说: 绳子上滚动的信号,总可以 表示为右图所示的一堆正弦 波的叠加,只是每个正弦波 所占的比重不同,即加权系 数不同。
2014-7-2
34
傅里叶级数的由来
傅里叶猜想:
任何周期信号都可以用成谐波关系的正弦函数级数来表示 。 非周期信号可以表示为不全成谐波关系的正弦信号的加权 积分。 狄里赫利:给出完整的证明
2014-7-2
28
周期信号
最简单的信号为周期信号:
2014-7-2
29
正弦波
幅度:A 频率:f 相位:θ
2014-7-2
30
信号的频域概念
通常一个电磁信号会由多种频率组成 如:
如果我们给予每一个谐波分量一个合
适的系数,然后把这些谐波分量叠加 起来,那么叠加的图形会越来越接近
于一个方波。
2014-7-2
24
数字通信相对模拟通信的优势
对噪声的处理:
信道噪声或者干扰噪声造成的差错,原则上都可以通过 差错编码来控制。 便于加密: 成本比较低
2014-7-2
25
作业2
1. 列举古代几种常见的通信方式及优缺点。
2. 画出模拟通信系统的框图 3. 画出数字通信系统的框图
2014-7-2
26
2.3信号的基础知识
信号:通信系统承载的信息流就是信号。
电磁信号:是时间的函数,也是频率的函数。
2014-7-2
27
信号的时域概念
从时域的观点来看:
如果一段时间信号的强度变化时平滑的,没有中断或不 连续,则为模拟信号。 如果信号在某一段时间内信号强度保持某个常量值,然 后在下一时段有变化成另一个常数值,则为数字信号。
2014-7-2
41
观众关注他这秒干了什么,下一秒又做了哪 些精彩动作。
2014-7-2
42
分析员:统计他每秒多了多少个动作。
2014-7-2
43
模拟信号如何转变为数字信号
采样
量化
编码
2014-7-2
44
声音是如何变成比特流的?
想一想:中学的时候是如何画
描点,如: 连线 “模数转换”过程与之类似: 从时间轴上等间隔地抽取N个时间点,然后取N个值,这 个过程被称为“采样”。
爱迪生发明了炭精式送话器
2014-7-2 17
模拟通信系统架构
具有连续随时间变化的波形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语音信号
影像信号
贝尔挑战——如何把它转化成相应的电信号。 输入信号转换器
2014-7-2
18
模拟通信系统功能框图
• 低频信号不利于传输,因此要将其调制到高频信号上去。
上图未考虑信道乃至发射机接收机本身所产生的噪声。
傅里叶级数:
=0.就是欧拉所说的加权系数,0. ω 0 t是谐波信号。 一般而言k=±N的分量称为第N次谐波分量。
2014-7-2
37

周 期 信 号 分 解 成 基 波 信 号 谐 波 信 号
2014-7-2
+
38
非周期信号的数学阐述——傅里叶分析
思想:把非周期信号看作周期无限长的周期信号。
2014-7-2 4
2.1 中国古代的通信
想一想:古代通信都有哪些方式?
烽火台 旗语 驿站 飞鸽传书 …
2014-7-2
5
对话交流存在的问题
通信基本靠吼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人的发声系统能发出的声波能量有限,通信距离受限。
2014-7-2
6
古人的解决方案
“孙子曰:凡制众如制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
量化分为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
2014-7-2
53
均匀量化
把输入信号的取值等距离分隔的量化称为均匀量化。
区间中值 量化电平
量化间隔
54
量化间隔
输入信号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用a和b表示,量化电平数
为M,则:
量化的好处是方便进行数字处理,代价是产生了失真,即 量化噪声。
2014-7-2
2014-7-2
15
贝尔面临的挑战
怎样把声波转化成电信号?
设想:利用电磁开关形成一开
一闭的脉冲信号
×
原因:机械开关难以达到 3400Hz的频率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
2014-7-2 16
电话的诞生
一次试验中,贝尔将金属片连接在电磁开关上,声音变
成了电流。原理:金属片因声音而振动,在于其相连的 电磁开关线圈中感生了电流。
2014-7-2
48
欠采样
24帧的采样频率是否足够用?
一般情况下没有问题 特例:如马车轮子转动的飞快,一秒转动不只12圈,则 24帧的采样频率就不够用了,甚至可以看到轮子朝反向转 动的情况,这种情况称之为“欠采样”。
2014-7-2
49
欠采样
摄像机每秒拍摄24帧,马车每秒转动18圈。
第 2章
通信系统概述
展召敏
先了解几个概念
信源:信息的源头 信宿:信息传达的目的地
信道:信源与信宿通信的媒介,空气、电 缆、光缆、水等
通信:信源向信宿传递信息的过程
信息:有价值的消息
人之间的对话和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异同
相同之处
说话方:相当于发射机(或信源) 听话方:相当于接收机(或信宿) 沟通语言:相当于信源编码 空气:是物理媒介
2014-7-2 8
烽火台通信中存在哪些问题?
成本高昂
路径固定且单一 能够传递的信息量有限
2014-7-2
9
中国古代最主流的远距离通信系统 ——驿站
以驿站为基础的“邮局”系统。
即骑马疯狂地赶路送信,遇着驿站就换马以保持行进 的速度。 怎么保证通信安全? ① 对信息进行加密,即“阴符” ② 将信息分为几份,通过不同人采用不同路径送出,到 目的地汇合
2014-7-2 46
×
电影画面是连续的吗?
2014-7-2
47
如何让人觉得电影画面是连续的?
电影每秒播放24帧,即采样频率是24即可,人眼通过“
视觉停留”,相当于通过样本信号的“内插”来还原
信号,所谓“内插”类似于数学中把描的点用线连起来,
形成一个函数图形。 “内插”或“视觉停留”用信号与系统的话来说就是“零 阶保持”。
20
数字通信系统雏形
数字编码器的作用: 尽量使信息简洁,减少冗余,称之为“信源编码”。 接收端可以根据编码所包含的一些内容,对信息完整性做 出判断,尽量恢复原来的信息,称之为“信道编码”。
2014-7-2 21
数字通信的优点
“通信的世界,过去是属于模拟的,现在和将来是属
于数字的,但未来的未来必定还将是属于模拟的。“ 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的步骤:采样、量化、编码。 ① 采样: 奈奎斯特定理证明了,当采样频率大于两倍带限信号带 宽时,信号可以完全由其采样样本恢复。 但采样无可避免的存在失真
2014-7-2 12
飞鸽传书
主要问题
单向架构
电话之父——贝尔
模拟通信系统架构 数字通信系统架构 数字通信的优点
2014-7-2
14
基石
1844年,莫尔斯(美)发明了电报:用电磁波传递信号。
1854年,鲍萨尔(法)设想出电话原理:将两块薄金属片用 电线相连,一方发出声音,金属片振动,变成电传给对方。 问题 如何构造送话器和受话器,怎样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并进行 传送?
名是也。” ——《孙子兵法》
分数:对部队进行整编,即编号。
形名:指旗语,用旗语指挥部队变阵和进行战斗。 鼓点和旌旗放大了声音的音量和视觉标的的大小,延展了 通信距离。
2014-7-2
7
烽火台
古代大的战役都发生在很小的区域——受指挥系统限制
像长安和雁门这种超长距离的信息传输,应该采用哪种 方式呢? 烽火台 信号衰减了怎么办? 中继 为什么网线一般不超过10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