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配方及有机肥产品工艺

合集下载

有机肥 工艺流程

有机肥 工艺流程

有机肥工艺流程
《有机肥工艺流程》
有机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由植物、动物废弃物和微生物分解产生。

它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有益。

有机肥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原料准备:制作有机肥的主要原料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生活垃圾等。

这些原料需要进行预处理,如去杂质、破碎、调配等,以利于后续的发酵和腐熟。

2. 发酵处理:将原料进行层积堆放,并加入一定数量的米糠、蛋壳粉等物质,再进行通风翻堆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菌类和微生物会利用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和发酵,产生大量的热能。

这一步骤需要不断调节堆体温度和湿度,使发酵过程处于最佳状态。

3. 腐熟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原料中的有机物质将会逐渐分解、转化成稳定的有机物质。

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堆肥器、堆肥坑或者露天堆肥等方式,让堆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腐熟处理。

腐熟后的有机肥不仅营养成分更加丰富,而且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4. 粉碎、筛分和包装:经过腐熟处理后的有机肥可以进行粉碎和筛分,去除杂质和大颗粒;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包装。

通常有机肥会被打包成适合贩卖或者使用的包装形式,包括袋装、散装等。

有机肥的生产工艺流程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控制发酵和腐熟的条件,以保证有机肥的质量和营养成分。

同时,还需要对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利用,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的目的。

有机肥的原料配方

有机肥的原料配方

有机肥的原料配方有机肥是一种天然、环保的肥料,它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有机肥的原料配方是制作有机肥的关键,不同的原料配方可以制作出不同种类的有机肥。

本文将介绍有机肥的原料配方,帮助读者了解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一、有机肥的原料有机肥的原料主要来自于农业、畜牧业和工业,下面是常见的有机肥原料:1. 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稻草、麦秸、豆荚、玉米秸等。

2. 畜禽粪便:如鸡粪、鸭粪、猪粪、牛粪、羊粪等。

3. 食品加工废弃物:如蔬菜废弃物、果皮、酒糟、酵母等。

4. 工业废弃物:如木屑、锯末、木材碎片、石灰等。

二、有机肥的原料配方有机肥的原料配方是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条件来设计的。

在设计有机肥的原料配方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土壤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需要不同的有机肥原料。

2. 作物品种:不同品种的作物需要不同的有机肥原料。

3. 肥料需求:不同作物需要不同的营养元素,需要选择不同的有机肥原料。

4. 肥料效果:不同的有机肥原料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不同,需要选择有效的有机肥原料。

下面是常见的有机肥原料配方:1. 推荐配方一:鸡粪、秸秆、木屑、石灰。

这种配方适合于土壤肥力低下、酸性较强的地区,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酸碱度,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推荐配方二:牛粪、豆荚、稻草、酵母。

这种配方适合于土壤肥力较高、土壤酸碱度适中的地区,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推荐配方三:猪粪、果皮、木材碎片、石灰。

这种配方适合于土壤肥力低下、酸性较强的地区,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酸碱度,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4. 推荐配方四:羊粪、麦秸、木屑、石灰。

这种配方适合于土壤肥力较高、土壤酸碱度适中的地区,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三、有机肥的制作方法有机肥的制作方法主要有堆肥法、发酵法和厌氧发酵法。

下面是常见的有机肥制作方法:1. 堆肥法:将有机肥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一堆,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和发酵剂,堆放一段时间后,即可得到有机肥。

有机肥生产工序流程

有机肥生产工序流程

有机肥生产工序流程一、准备原料1. 收集有机原料,包括农田秸秆、畜禽粪便、食品加工废弃物等。

2. 进行原料处理,如粉碎、混合等。

二、发酵堆肥1. 将处理好的原料堆放在发酵堆中。

2. 定期翻堆,促进发酵过程。

3. 控制堆肥温度和湿度,确保发酵效果。

三、厌氧发酵1. 将经过初步发酵的有机原料移到厌氧发酵池。

2. 控制发酵池内的氧气供应,推动有机物质的分解。

3. 定期搅拌发酵物质,保证均匀和充分发酵。

四、堆积1. 将发酵好的有机物质堆放在露天堆积场。

2. 控制堆积的氧气供应和湿度,维持适宜的堆积条件。

五、破碎与筛分1. 使用破碎设备将有机物质进行细碎。

2. 经过筛分,分离出合适的颗粒大小。

六、配方和混合1. 根据产品配方比例,将细碎的有机物质与其他添加剂进行混合。

2. 控制混合均匀度,确保产品质量。

七、颗粒化或造粒1. 将混合好的有机物质通过颗粒化设备进行造粒处理。

2. 控制颗粒化设备的温度和湿度,确保颗粒形状和密度。

八、干燥1. 通过干燥设备,将湿度过高的有机肥颗粒进行脱水和干燥处理。

2. 控制干燥设备的温度和风速,确保有机肥颗粒质量。

九、包装和储存1. 将干燥好的有机肥颗粒进行包装,使用适当的包装材料。

2. 储存有机肥颗粒,确保质量和保存期限。

十、成品检验1. 对包装好的有机肥颗粒进行质量检验。

2. 检查有机肥的营养成分、微生物含量等指标。

十一、产品销售1. 将合格的有机肥产品上市销售。

2. 进行市场推广和经销渠道建设。

以上是有机肥生产的基本工序流程,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可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
一、生物有机肥原料
1、有机原料:青贮、木炭、沼肥、液体猪精、农作物饼等。

2、无机原料:氮、磷、钾、铵等。

二、生物有机肥制作工艺
1、原料配料:配料是按照有机肥的各种比例投放,以保证有机肥的质量。

一般情况下,有机物的比例一般为70%,无机物比例为30%。

2、搅拌:将配料放入搅拌机中,搅拌至颗粒均匀,以保证有机肥的质量。

3、提取:在搅拌之后,将有机肥置于蒸发器中,待有机肥的水分蒸发完毕,然后检验有机肥的质量,如果没有特别要求,将有机肥储藏起来。

4、包装:将有机肥装进袋子,分装为不同重量的袋子,以便销售。

三、生物有机肥的特点
1、有机肥具有深层滋养土壤的作用,能够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活性,促进土壤的营养和微生物活性。

2、有机肥可以调节土壤PH值,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也能为植物提供有效的养分,减少农药的施用,降低植物的抗性和污染,有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

3、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的结构,减少土壤破碎,改善土壤的侵蚀
性和水分保留量,以及改善土壤的吸水性,提高土壤的回潮率,增加土壤的农业生产能力。

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一、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有机肥生产操作,保证工艺规程的严格、完整执行。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有机肥车间的工艺生产和管理。

三、有机肥产品定义:有机肥以畜禽粪便及工农业有机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腐熟后制成,用编织袋包装,每袋净含量40kg。

四、原辅料配比技术规程1.原料及辅料1)原料:烟沫、褐煤、养殖场畜禽粪便、磷矿渣等。

2)辅料:CM菌种等。

2.原辅料要求烟沫保证水分10%以下,有机质60%以上;褐煤水分20%以下,有机质50%以上,腐植酸30%以上;粪便水份控制在85%以下,以保证运输过程的二次污染控制及堆肥前处理的水份控制。

原料不得夹杂有其它较明显的杂质。

菌种由自己生产,活菌数保证2亿cfu/g,杂菌率≤30%。

3.配比工艺要求1)原辅料:C/N比控制在23-28.2)含水量:原料配比含水量控制在25%-40%。

3)容重控制在0.4-0.8g/cm3.五、堆肥发酵生产技术规程1.工艺流程前处理---主发酵---后熟发酵---后加工。

2.主要工艺条件1)前处理的原料要求参见原辅料配比工艺规程。

2)添加高效的微生物菌剂,与原辅料混匀,并使堆肥的起始微生物含量达106个/g以上。

3)堆高大小:自然通风时,高度1.0-1.5米,宽1.5-3.0米,长度任意。

4)温度变化:完整的堆肥过程由低温、中温、高温和降温四个阶段组成。

堆肥温度一般在50-60℃,最高时可达70-80℃。

温度由低向高逐渐升高,是堆肥无害化的处理过程。

堆肥在高温(45-65℃)维持10天,病原菌、虫卵、草籽等均可被杀死。

5)翻堆:堆肥温度上升到60度以上,保持48小时后开始翻堆,但当温度超过70度时,须立即翻堆。

翻堆时务必均匀彻底,将低层物料尽量翻入堆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视物料腐熟程度确定翻堆次数。

3.发酵方式:平地堆置发酵将原料和发酵菌,经搅拌充分混合,水分调节在25%-40%,堆成宽约2米、高约1.5米的长垛,长度可根据发酵车间长度而定。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及其配方

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及其配方

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采用土地利用模式,建立有机肥厂,利用鸡、猪、牛、羊等畜禽粪便及农作物秸杆为原料,运用生物发酵技术,经科学加工处理(生物发酵、高温杀菌、除臭、干燥),制成品质优良、肥效稳长的环保高效有机肥料,以实现养殖业废物高效资源化利用,达到畜禽养殖效益和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的双赢。

一、工艺流程整个工艺流程可以简单分为前处理、一次发酵、后处理三个过程。

前处理:堆肥原料运到堆场后,经磅秤称量后,送到混合搅拌装置,不能厂内生产、生活有机废水混合,必须用清水。

然后加入有机生物发酵复合菌(每吨原料加1-2kg),并按原料成分(鸡粪:木薯渣或菇渣:秸秆=6:2:2)粗调堆有机肥料水分60%-65%、碳氮比为20-30,混合后进入下一工序。

配料时须先将红糖用水溶化,再加入有机肥发酵生物菌充分搅匀,然后将稀释液均匀泼洒在原材料上,并用搅拌机充分翻搅均匀。

注意:堆肥原料应提前几个小时处理,用水浸透,用于稀释生物发酵菌的水应视不带消毒剂(如漂白粉等)的饮用水。

一次发酵:将混合好后的原料用装载机送入一次发酵车间,堆成发酵堆,同时2天左右进行翻堆,并补充水分和养分,控制发酵温度在50℃~65℃(用手摸烫手),进行有氧发酵,本工程一次发酵周期为8天,每天进一池原料出一池半成品,发酵好的半成品出料后,准备进入下一工序。

后处理:进一步对堆肥成品进行筛分,筛下物根据水分含量高低分别进行处理。

筛下物造粒后,送入烘干机,进行烘干,按比例添加各种添加物(添加物见附录2)后搅拌混合后制成成品,进行分装,入库待售。

筛上物返回粉碎工序进行回用。

综上所述,整个工艺流程具体包括新鲜作物秸杆物理脱水→干原料破碎→分筛→混合(菌种鲜畜禽粪便粉碎的农作物秸杆按比例混合)→堆腐发酵→温度变化观测→鼓风、翻堆→水分控制→分筛→成品→包装→入库。

生物有机肥工艺流程图见图1。

二、堆肥实施阶段1、原料混匀:主料为畜禽粪便,对配料(秸秆、废弃烟叶、种植加工废弃物等)进行粉碎,加入有机生物菌肥,可适当添加一些磷矿粉,钾矿粉,磷矿粉尽量采购中品位磷矿(全磷含量>18%),向有机肥原料中添加磷矿粉的用量需考虑原料的酸碱度,弱酸性原料中可多加磷矿粉,中性和微碱性原料中少添加天然硫酸钾镁肥等,调节物料的养分和碳氮比、碳磷比、pH值等。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和配料详解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和配料详解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和配料详解
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和配料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在生产工艺中,原料的选择可以是各种畜禽粪便及各种废弃物,生物有机肥生产的基本配方因种类和设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微生态理论认为接种大量优势有益微生物与农作物根际可能起到调节生态平衡的综合作用,而PGPR(植物促生根际细菌)的作用则是促进植物生长的综合作用,而不是单一作用。

生物有机肥的基本原料包括鸡粪、鸭粪、鹅粪、猪粪、牛羊粪等,以及秸杆类、制糖工业的滤泥、蔗渣、甜菜渣等、啤酒厂的啤酒泥、酒糟等、各种饼粕、草(泥)碳、食用菌渣(糠)等。

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前处理、接种微生物、发酵、干燥、粉碎、筛分、包装、计量等,具体依原料和处理方法各异。

生物有机肥的基本配方根据原料来源、发酵方法、微生物种类和设备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的配料的一般原则是:在总物料中的有机质含量应高于30%,最好在50%~70%;碳氮比为30~35:1,腐熟后达到15~20:1;
pH为6~7.5之间;水分含量控制在30%~70%。

配方举例包括有机物料900~950公斤、钙镁磷肥(过磷酸钙)50~100公斤、菌剂1~2公斤等。

生物有机肥的堆制步骤包括配料、接种、堆制、翻堆、成熟等步骤。

在配料时,根据基本(参考)配方或自选配方,并将各成分粉(切)碎后混匀,调节含水量。

接种时,将菌剂稀释后均匀喷洒在混合物料上。

堆制时,将混合物料堆积成一定高度,宽度和长度,控制好水分含量和温度。

翻堆时,将混合物料翻动,使其充分接触空气,促进发酵。

成熟时,混合物料经过一定时间的堆制和翻堆,达到一定的腐熟度,即可投入使用。

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的制作

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的制作

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的制作一、利用畜禽粪便发酵有机肥用鸡粪、猪粪、羊粪等畜禽粪便做原料,水分控制在40%左右,约含1.6吨左右原料+5公斤百益宝EM原液+2-3公斤玉米粉混合拌均倒碎。

堆成宽2米、高0.5米、长度不限的条形堆,用旧麻袋片或草帘盖好,一般在24小时内,堆温可升至50℃左右。

48小时内,堆温可升至60℃以上,甚至高达70℃以上,这样的温度春、夏、秋季节一般5-7天即可使堆中原料全部腐熟,恶臭消失,原料中的病源菌、虫卵、草籽等全部杀死。

用这种方法发酵成的肥料可称为生态有机肥,也可称为无公害有机肥料,这种肥料可直接使用于农作物,也可稍加晾干过筛,装袋作为商品肥销售。

二、利用作物秸秆等发酵有机肥用作物秸秆、树叶、杂草、锯末、酒糟、糠醛渣等有机废弃物做原料。

先将原料水分控制在70%左右,如原料中水分较少,要用水浇湿浇透,保证水分适当。

较长的作物秸秆如玉米秆、高梁杆需进行粉碎,(因原料太长,不便拌种和翻倒。

)每1000公斤干基原料用水浇湿浇透后可用5公斤百益宝EM原液+1%的豆饼或尿素拌均,撒在原料中翻倒混匀,然后堆成宽2米、高1米长度不限的条形堆,用塑料布盖好即可。

经过24小时堆内温度可达50℃左右,48小时温度可上升至70℃左右,经过几天的持续高温,堆温逐步下降,大约二周左右时间,发酵后的原料全部腐熟,原料中的虫卵、草籽及病源菌全被杀死,秸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堆体比刚堆时塌陷1/3或1/2。

发酵后的原料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

此时秸秆等原料发酵过程全部完成,用这种方法发酵成的有机肥,可直接用于农作物做基肥使用,也可倒碎过筛,装袋作为商品肥出售。

三、利用畜禽粪便及作物秸秆等废弃物混合发酵有机肥用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废弃原料,因各种原料复杂,养分含量各有差异。

各种畜禽粪便养分含量也不尽相同,这里不能一一列举单项制作方法。

如:用作物秸秆等原料发酵为主时,可填加20%左右的畜禽粪便,用畜禽粪便为主做原料时可填加20%左右的秸秆粉,发酵方法同上所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有机肥料产品工艺
一、产品说明
1、农业有机肥技术标准:参照NY 884-2012生物有机肥行业标准
项目指标
有机质(干基),% ≧40
水分,% ≦30
有效活菌,亿/g ≧0.2
PH 5.5-8.5
有效期≧6个月
总砷(以As计), mg/kg,≤15
总镉(以Cd计), mg/kg ,≤3
总铅(以Pb计), mg/kg ,≤50
总铬(以Cr计), mg/kg ,≤150
总汞(以Hg计), mg/kg,≤2
蛔虫卵死亡率, % ≥95
粪大肠菌群数,个/g ≤100
2、外观
2.1 颜色为黑褐色,无明显的异色,无机械杂技,无恶臭。

二、发酵工艺说明
1、配方
名称含量含水有机质重金属备注
配方
沼渣50% 60% 38%
符合生物有机
肥标准
包装、标示、
销售要求
木薯粉30% 30% 55%
奶粉10% 0% 85%
颗粒10% 21% 20%
总量100% 41% 46%
2、材料说明
2.1奶粉添加量,理论上每吨含量需低于10%。

2.2木薯粉有机质含量需保证在55%及以上,含水率不得高于30%。

3、发酵
3.1工艺流程
配料---添加菌种---发酵---加工。

3.1.1、按照配方将木薯粉、奶粉配比后添加菌种进行发酵,其他物料不参加此次发酵过程。

3.1.2、每吨有机肥菌种添加量为0.5kg,春冬温度较低,可适当提高添加量10%-20%。

3.1.3、发酵结束时间主要参照为发酵物料升温后开始降温为主。

3.1.4、物料发酵结束后与沼渣、老颗粒混合后浸润一天,使物料干湿度均匀后开始造粒。

4.工艺条件
4.1堆高大小:堆料高度在1.5-2米,宽2-4米,长度任意。

4.2温度变化:完整的堆肥过程由升温、平缓和降温三个阶段组成。

堆肥发酵温度一般在50-60℃,最高时可达70-80℃。

4.3翻堆:48小时内温度只要达到60°即进行翻拌,如果48小时内未达到60°,48小时后进行翻拌一次,以后的翻拌只要温度大于60°即进行翻拌,物料发酵温度尽量保持在70度以下,翻堆时务必均匀彻底,将低层物料尽量翻入堆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

4.4保温:春冬天气温度较低,在发酵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在发酵堆上将透气编织袋覆盖在上边,以起到保温的效果。

4.5发酵结束:发酵温度通过平缓期进入下降期后,即代表发酵结束,春冬季节以温度出现下降5°及以上,夏季温度较高时以出现下降2°及以上结束。

4.6记录: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除进行翻堆操作外,应每日测量、记录发酵温度,填写好《发酵记录表》。

5、发酵质量指标
项目范围
颜色棕色
气味泥土味
粒度(mm) ﹤1-10
水分(%)25-35
有机质(%) 25-80
pH 5.5-8.4
虫卵失活
杂草种子失活
总大肠杆菌未检出或少数
粪大肠杆菌未检出
三、生产操作工艺
农业用肥生产流程如下:发酵→浸润→破碎→筛分→搅拌→造粒→筛分→后处理→装袋(含水率在20%左右)
1、发酵:
1.1 发酵流程按照发酵工艺说明进行。

1.2 每一批次物料需填写《发酵记录表》(附表)。

2、浸润
2.1 物料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完成的物料与沼渣及老颗粒混合进行浸润流程。

2.2 浸润流程时间为1天,待干湿物料浸润均匀后无大团大块物料为准,根据现场物料干湿度可适当延长浸润时间。

2.3 浸润后使水分保持在30%-35%期间进行造粒,如水分过干造成颗粒不成形,可适当添加水分搅拌均匀后再造粒。

3、破碎、筛分、搅拌、造粒、筛分工序参照《有机肥生产操作保养规程》
4、后处理
4.1 后处理工序的主要作用为降低颗粒水分及释放二次发酵所产生的温度及水分。

4.2 农业肥造粒筛分后,筛上物回流从搅拌机下皮带重新进行造粒,晒下物为成品农业肥,对物料进行堆积进行二次发酵及释放水分
4.3 物料堆积高度在0.5m-1m左右,宽度为1m-2m,长度不限。

4.4 每日进行物料水分及温度的测量,并进行具体记录与《发酵记录表》填写在一起。

4.5 将颗粒在晾晒场地上均匀的摊开,并不时的翻晒使物料均匀快速的晾干。

5、装袋
5.1 每一袋农业肥需附带批号以方便进行管理
5.2 包装前一定要检查有机肥是否混有废旧包装线、铁屑、纸屑、编制袋线绳、树叶杂草、烟蒂等杂物,将其去除后进行封包。

5.3 装袋净含量(43±0.4)kg、平均每袋净重不得低40.0 kg,将内袋中的空气赶净,然后封包。

5.4 缝制好的包装袋不能出现跳线、断线、缝线不直、包装袋挂伤和二次缝包等问题。

5.5 有机肥应贮存于阴凉干燥处,在动输过程中应防潮、防晒、防破裂。

四、质量说明
1、每一批次的农业肥在生产完成后,需进行水分、有机质、PH等项目检测是否达标。

2、装袋前需将将产品内存在的杂质去除。

3、所有的农业肥必须使用振动筛,保证有机肥颗粒的外观均匀,无较大颗粒及太多粉末,必须做到产品颜色细度统一、无任何杂物、无结块发白情况并达到技术要求。

园林有机肥料产品工艺
1、配方
名称每吨含量含水率有机质备注配方沼渣50% 60% 38% 无添加物,重金属可
能超标
原颗粒50% 21% 20%
总量100% 41% 30%
说明:按照配方进行物料的配比后,需浸润1-2天开始造粒,根据现场的沼
渣干湿度可适当调节原颗粒的比例
2、质量
2.1、每吨园林肥在造粒过程中添加0.1-0.2kg的菌种,可采用喷雾器或者人工
投料的方式进行添加
2.2、园林肥颗粒直径尽可能均匀,严禁出现太多的大颗粒或者粉末状物质
2.3、园林肥装袋时,需将存在的铁屑、塑料等杂质去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