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首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采集与
公需科目:2019人工智能与健康试题及答案(十)

眉山市公需科目培训2019人工智能与健康试题及答案(十)一、单选题1.古代把计量叫“度量衡”,其中,“度”是测量()的过程。
(2.0分)A.长度B.容积C.温度D.轻重我的答案:A√答对2.最经典的西方健康研究——佛雷明翰研究开始于()。
(2.0分)A.1948年B.1971年C.1989年D.2000年我的答案:A√答对3.()宣布启动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人类连接组计划”“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
(2.0分)A.中国B.日本C.美国D.德国我的答案:C√答对4.在2016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超过了()家。
(2.0分)A.1000B.1200C.1400D.1500我的答案:D√答对5.在大数据隐私保护生命周期模型中,大数据发布的风险是()。
(2.0分)A.被第三方偷窥或篡改B.如何确保合适的数据及属性在合适的时间地点给合适的用户访问C.匿名处理后经过数据挖掘仍可被分析出隐私D.如何在发布时去掉用户隐私并保证数据可用我的答案:D√答对6.下列对人工智能芯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0分)A.一种专门用于处理人工智能应用中大量计算任务的芯片B.能够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中大量矩阵运算C.目前处于成熟高速发展阶段D.相对于传统的CPU处理器,智能芯片具有很好的并行计算性能我的答案:C√答对7.()是用电脑对文本集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自动分类标记。
(2.0分)A.文本识别B.机器翻译C.文本分类D.问答系统我的答案:C√答对8.在()年,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
(2.0分)A.2006B.2012C.2016D.2017我的答案:C√答对9.古代把计量叫“度量衡”,其中,“衡”是测量()的过程。
(2.0分)A.长度B.容积C.温度D.轻重我的答案:D√答对10.近几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人工智能脸部识别率的准确度已经达到()。
(2.0分)A.99.7%B.99.8%C.99.9%D.100%我的答案:A√答对11.()是指直接通过肢体动作与周边数字设备和环境进行交互。
医学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第9章 虚拟现实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图9.3 我国虚拟人女一号
图9.4所示为我国科研人员在处理尸 体,制作虚拟人切片标本时的场景。 表9-1所示为美、韩、中虚拟人体的 具体数据比较。
图9.4 制作虚拟人切片标本
表9-1
国家 美国 美国 韩国 中国 中国 数据集 男性数据集 女性数据集 韩国可视人 虚拟人1号(女性) 虚拟人1号(男性)
美、韩、中虚拟人体的具体数据
采集时间 1994年 1995年 2001年 2003年 2003年 切片精度 切片数量 1878 5190 9000 8556 9232 数据量 15GB 30GB 158.2GB 149.7GB 161.6GB
9.1.2 虚拟人体的应用领域
1.医学参考 2.制药实验 3.军事应用
4.肿瘤治疗 5.航空航天 6.体育运动
图9.5 虚拟人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图9.6 宇航员人体模型
9.2 医生虚拟操作与虚拟手术
9.2.1 虚拟内窥镜
虚拟内窥镜技术(Virtual Endoscopy,VE) 是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应用。 这项技术主要是利用医学影像数据作为原始 数据来源,融合计算机图形学、可视化技术、图 像处理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以此来模拟传统光 学内窥镜的一种新兴医疗技术手段。
图9.11 虚拟神经外科手术训练
医生的培养,特别是外科医生的培 养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外科 技能的培养往往只能通过在尸体或病人 身上反复临床磨练。但这种方式严重制 约着医学教育的发展。
虚拟手术系统的出现解决了这一,为医生构建和提 供的仿真手术虚拟教学系统。
当培训人员将注射器或输液管推注到触 觉接口时,虚拟皮肤在压力下可变形。 在这个过程中,系统会显示出一个代表 皮肤和静脉的视图,以帮助受训人员定位。 通过安装在触觉接口的激励器组件,培 训人员可以感觉到在皮肤接触时所受到的微 小阻力。
论文中统计学符号的书写规范要求

论文中统计学符号的书写规范要求西部医学2011年4月第23卷第4期MedJWestChina,ApriI2011,V o1.23,No.4 [23[3][43[53[62[73[8][93[1O][11][12][13][14][15][16][17]SpitzerVM,WhitlockDG.ThevisibleHumandataset:thean—atomicalplatformforhumansimulation[J].AnatRec,1998,253(2):49.ChungMS,KimSY.Threedimensionalimageandvirtualdis—sectionprogromofthebrainmadeofKoreancadaver[J'].Y ouseiMedJ,2000,41(3):299.张彦,王惠.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研究进展[J1.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4):414-416.张绍祥.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基金,2003,1,4-7.钟世镇,李华,罗述谦,等.中国数字化虚拟人研究[c].香山科学会议第174次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中科院基础局香山会议办公室,2001:4一l2.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等.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完成口]. 第三军医大学,2002,24(10):1231-1232.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等.首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完成[J1.第三军医大学,2003,25(4):371.ZhangSX.HengPA,LiuZJ,eta1.TheChineseVisibleHn—man(CVH)datasetsincorporatetechnicalandimagingadvances onearlierdigitalhumans[J3.JAnat,2004,204(3):165—173.钟世镇,原林,唐雷.等.数字化虚拟中国女性一号(VCH—F1)实验数据集研究报告[J1.第一军医大学,2003,23(3):196-200.原林,唐雷,黄文华,等.虚拟中国人男性一号(VCH—M1)数据集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2003,23(6):520—523.余安胜,张海东,李凤梅,等.人体穴位标本断面切割方法的研究[J3.针刺研究,2002,27(3):224-227.余安胜,张海东,李凤梅,等.穴位标本断面图相配准方法研究[J].中国针灸,2003,23(3):89—91.林斌,鲍苏苏."中国针炙虚拟穴位人"的三维表面重建[J].现代计算机,2003,139(8):6-11.柴慧臻,杜光伟.罗述谦,等.中国第1例数字化女虚拟人的三维重建[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4):387—289. HengPA,ZhangSX,XieYM,eta1.Photorealisticvirtuala~natomybasedOilChineseVisibleHumandata[J1.ClinAnat, 2006,19(3):232-239.ChuiCK,LiZR,JamesH,eta1.TrainingandPretreatment PlanningofInterventionalNeuroradiologyProcedures—Initial6O3?ClinicalValidation[J].MedicineMeetsVirtualReality,2002,85:96-1O2.[18]DawsonSL,CotinS,MeglanD.etalDesigningacomputer- Basedsimulatorforinterventionalcardiologytraining[J3.Cathe—terizationandCardiovascularInterventions,2000,5l(4):522—527.[19]BerryM,LystigT,BeardJ,eta1.Porcinetransferstudy:vir—tualrealitysimulatortrainingcomparedwithporcinetrainingin endovascularnovices[J1.CardiovascInterventRadiol,2007,30 (3):455-461.[20]魏欣,谢晓东,王朝华.虚拟器械及脑动脉瘤模型在介入手术前模拟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6):641~644. [21]李恺,张绍祥,谭立文,等.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三维模型构建与可视化[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7,4(3): 223-226.[22]田增民,卢旺盛,王大明,等.血管介入机器人的血管造影实验研究口].中华外科杂志,20lo,48(13):1013-1015.[23]马折,吴剑煌,王树国,等.脑血管介入手术仿真训练系统研究[c].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O周年纪念大会暨2o1O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青年优秀论文,2oio.[243ClearyK,LathanC,PlatenbergRC.Surgicalsimulation:fe—searchreviewandpc-basedspinebiopsysimulator[J3.Thispa—perwaspresentedattheMedicalRoboticsWorkshopinHeidel—berg.Germany,1997.[25]VahoraF,TemkinB.MarcyW,eta1.Virtualrealityandwomen'shealth:abreastbiopsysystem[J,1.StudHealthTech—nolInform,1999,62:367-372.[263MageeD,ZhuY,RatnalingamR,eta1.Anaugmentedreality simulatorforultrasoundguidedneedleplacementtraining[J].MedBioEngComput.2007,45(10):957—967.[27]游箭,张绍祥,谭立文,等.经皮腰椎问盘手术路径的三维重建及其可视化[J1.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5,2(4):292—297.[283余月,王共先.机器人经皮肾脏穿刺模拟演示系统的研制及临床意义[J].中国内镜杂志,2009,15(8):81卜814.[29,l熊瑗,陈恳,杨向东,等.THMR—I介入治疗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及其l临床应用[J].高技术通讯,2009.19(12):2181—2187.(收稿日期:2011—02—01;编辑:陈舟责)论文中统计学符号的书写规范要求论文中统计学符号的书写规范须按国标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1.样本数用英文小写表示;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表示(中位数仍用英文大写M表示);3.标准差用英文小写(不能用SD或sd)表示;4.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5.t检验用英文小写£;6.F检验用英文大写F;7.卡方检验用希腊文小写x;8.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9.自由度用希腊文;10.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的前面应给出具体检验方法及数值,如t值,)c.值,q值等).因上述数据均为变量,所以必须采用斜体书写.希广大作者投稿前务必认真校对自己文稿中的统计学符号是否书写规范.(本刊编辑部)。
首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采集与可视化研究

论著文章编号:100025404(2003)0520394203首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采集与可视化研究张绍祥1,刘正津1,谭立文1,邱明国1,李七渝1,李 恺1,崔高宇1,郭燕丽1,刘光久1,单锦露1,刘继军1,张伟国2,陈金华2,王 健3,陈 伟3,陆 明3,游 箭3,庞学利4,肖 红4,许忠信5,王欲更生5,邓俊辉5,唐泽圣5 [第三军医大学:1基础医学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计算医学研究室),重庆400038;2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影像诊断科;重庆400042;3附属西南医院放射科;重庆400038;4附属西南医院肿瘤科放疗中心;重庆400038;5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4) 提 要:目的 建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Chinese digitized visible human female )。
方法 选择经肉眼观察、CT 和MRI 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中等身材、青年女性人体标本1例,经外形测量、血管灌注后,用5%明胶包埋,置入-30℃冰库中冰冻1周,然后在-25℃低温实验室中用TK 26350型数控铣床(铣切精度为01001mm )从头至足逐层铣切。
逐层用高清晰度数码相机摄影,完成人体模型数据获取,得到人体结构数据集。
利用连续断层图像数据,在SGI 图像工作站上,利用本课题组自主开发的三维重建软件包进行人体结构的三维重建和立体显示。
结果 所选用标本为女性,22岁,身高1620mm ,体质量54kg ,非器质性疾病死亡。
CT 扫描层厚:头颈部为110mm ,其他部位为210mm 。
MRI 扫描层厚头部为115mm ,其余部位为310mm 。
连续横断面层厚:头部为0125mm ,其他部位为015mm ,全身共计3640个断面。
数字化摄影分辨率为6291456(3072×2048)像素,每个断面图像文件大小为36M B ,整个数据集数据量为131104G B 。
人体断面数字化数据库的获取与三维建模-文档资料

人体断面数字化数据库的获取与三维建模我国于2001年在北京香山召开的主题为“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科技问题”的第174次香山科学会议后,启动了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研究。
主要工作是将人体从头顶至脚跟横切成16600片,每个切片经拍照分析后将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整合,在计算机里合成一个三维立体的人体结构,成功获取了虚拟中国人体。
该文将从面向教学应用入手进行人体器官削切及和结构三维建模方面的一系列研究,探索了适合医学院校实际的人体器官和结构的数字化及三维建模的模式流程、关键技术。
1 切片三维建模流程及其方法人体切片图像的三维建模主要是指以削切冰冻器官成断层图像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图像处理技术,构造成三维可视化模型。
其过程关键步骤如图1所示。
1.1 实验前准备1.1.1 建立独立铣切冷冻室建立独立的铣切冷冻工作室并浇筑机床基座,控制工作室温度在0℃~-10℃之间。
1.1.2 钻铣车床改造选用了立卧式(ZX5026)钻铣床[9],选取的铣切设备间矩高达 0.33mm,极易受震动干扰,如图1、a所示。
钻铣床原装100mm直径刀盘不能一次性、完整地铣削出标本的水平断面。
将刀盘直径增加至300mm,在刀盘平均装上定制的3块80mm×30mm 钨钢铣刀,如图2、f所示。
另外,钻铣床原装的固定槽过小,不能固定包埋体。
通过实验,安装2个特制螺丝板于滑动台用于固定标准,如图2、d所示。
1.1.3 相机的选取与安装(1)相机的选择:因照片质量要求非常高,要在进行冷冻切片时自动对焦,通过计算机操作空进行拍照。
经过比较后,选择了佳能EOS7D数码相机配上佳能EF24mm f/1.4 L镜头,最高像素1800万、最高分辨率5 184×3456、高ISO感光度、经改造后支持计算机控制拍照。
(2)相机的固定:采用独立三脚架固定最大限度的降低削切过程产生的震动影响,最大限度的保证图像的垂直最大化和平面化。
如图2、b所示。
“中国数字人”系统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数字人”系统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潘荣斌李青胡丽霞熊自敏侯吉华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11期摘要 [目的]探究“中国数字人”系统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将中药班69人随机均分为标本模型学习组及“中国数字人”系统+标本模型学习组,采用随堂测试及课后随机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 :成绩测试结果发现实验组平均成绩为76.44€?.12,对照组成绩为67.71€?.15,两组间成绩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优秀、良好及中等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中国数字人”系统对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采用数字人与模型相结合模式,且使用数字人课时数与模型室学习课时数比例,为1:1时,知识点理解和掌握更加有效。
关键词“中国数字人” 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生学习最为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为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提供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发生发育规律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判断器官与组织的正常与异常,从而对急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实验教学作为解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模型及标本的要求尤为突出。
模型及标本具有直观性、具体性等众多优势,但与此同时,其也有较大的局限性,如占空间大,需要大量存储室存放;易损坏,同时损坏后受尸体限制,不易及时补充;空间限制严重,仅能在解剖实验室进行观察学习;器官间空间定位不易观察等。
如何取得高效、形象实验教学效果的同时,解决标本、模型存在的局限性成为解剖实验教学探索的方向。
2014年我校批准资助建设化债资金项目-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项目建设。
建设成立两个中国数字人解剖实验室,室内包含152台电子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及数字人解剖系统软件、数字人网络显微互动软件。
“中国数字人”系统的引入,为解决解剖实验教学中标本、模型的限制提供了有利条件。
智慧树知到《医学信息检索》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医学信息检索》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检索式wom?n ,其中?代表()布尔逻辑符截词符字段限定符位置算符答案: 截词符2、柠檬果皮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的检索策略表达正确的是()A. 柠檬 AND (气相色谱-质谱 OR GC/MS)B. 柠檬 AND 气相色谱-质谱 OR GC/MSC. (柠檬 AND 气相色谱-质谱) AND (柠檬 AND GC/MS)D. 柠檬 OR (气相色谱-质谱 AND GC/MS)柠檬 AND (气相色谱-质谱 OR GC/MS)柠檬 AND 气相色谱-质谱 OR GC/MS(柠檬 AND 气相色谱-质谱) AND (柠檬 AND GC/MS)柠檬 OR (气相色谱-质谱 AND GC/MS)答案: 柠檬 AND (气相色谱-质谱 OR GC/MS)3、宫外孕(异位妊娠)是产科常见疾病。
限定”篇名”检索项检索宫外孕,以下检索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A. 腔内超声引导细针穿刺异位妊娠囊注射甲氨喋呤治疗宫外孕B.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内宫外复合妊娠的诊断价值C. 变换体位经阴道超声在未破裂型宫外孕与妊娠黄体囊肿中的鉴别诊断价值D. 宫外孕保守治疗后经四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后的再孕率分析腔内超声引导细针穿刺异位妊娠囊注射甲氨喋呤治疗宫外孕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内宫外复合妊娠的诊断价值变换体位经阴道超声在未破裂型宫外孕与妊娠黄体囊肿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宫外孕保守治疗后经四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后的再孕率分析答案: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内宫外复合妊娠的诊断价值4、有以下文章摘要信息:睡眠剥夺对脑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付兆君马瑞山崔丽徐先荣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关键词:睡眠剥夺; 反应时; 事件相关电位;分类号:R740试问,下列获取该文献方法中,不属于基于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方法是()A. 限定:篇名,输入:睡眠剥夺对脑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B. 限定:作者,输入:付兆君并且马瑞山C. 限定:分类号,输入:R740D. 限定:关键词,输入:事件相关电位限定:篇名,输入:睡眠剥夺对脑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限定:作者,输入:付兆君并且马瑞山限定:分类号,输入:R740限定:关键词,输入:事件相关电位答案: 限定:作者,输入:付兆君并且马瑞山5、假设某数据库中关于“维生素C的疗效”方面的文献共1200篇,某中检索检出文献900篇,浏览后发现检出文献中有150篇文献不相关,该次检索的查全率是 ( ) 。
体外冲击波在骨科的应用新进展

MI TK | J
,
戴正寿. 解剖学标 本制 作技术 . 上海 : 复旦 大学 出版社 , 2 0 0 8 :
1 8 7一 l 9 3 .
使可视化人体应用于临床有 了平 台。
近年来 , 人体铣 切标 本 制作技 术 , 已在 我 国有 了很 大 发 展,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 并 在我 国高等医学院校 的解剖学教 学 中得 到实际应用 , 受到 了解剖学 专家 、 教授 的一致 好评 , 也 受 到了学 生的普遍欢迎 , 特别是 为癌症 的诊 断 、 外 科手术 治疗 、 肿瘤 、 血管疾病 的介入 治疗等一 些高 难度手 术奠定 了形态 学 基础 。随着 电子计算机技术 、 数码 照相技 术 、 云技术 的不 断发 展和创 新 , 铣切标本制作技 术必将向纵深发展 , 和临床结合也
苏略 , 赵广有 , 李铁成 , 等. 可视化人 体断 面铣 削技术 的研究. 长春 中医学 院学报 , 2 0 0 3 , 1 9 ( 2 ) : 3 9 - 3 9 . 张绍祥 , 刘 正津 , 谭立文 , 等. 第3 例 中国数 字化可视人体数据 集报告 . 第 三军 医大学学报 , 2 0 0 3 , 2 5 ( 1 5 ) : 1 3 3 2 — 1 3 3 5 . 游箭 , 刘涛 , 谭立文 , 等. 数字可视化 人体和介入 虚拟手术 的研 究趋势 . 西部 医学 , 2 0 1 1 , 2 3 ( 4 ) : 6 0 1 - 6 0 3 . 张彦 , 王惠 , 李振平 . 数字化虚拟 人体的研究进 展. 医学影像学 杂志 , 2 0 0 6 , 1 6 ( 4 ) : 4 1 4 41 6 . 李加善 , 李 国华 . 数字化虚拟人体 的研究进 展及在解剖教学 中 的应用. 实用医技 杂志 , 2 0 0 7 , 1 4( 1 7 ) : 2 3 8 1 _ 2 3 8 3 . ¨ 陈禹 二| , 李幼琼 , 王伟 , 等. 构 建数 字人体 的技术 尝试. 解剖学 杂 引 志 , 2 0 1 0 , 3 3 ( 3) : 4 0 9 _ 4 1 0 . 李绿森 , 闰敬文 , 张晓玲. 人体可视化研 究. 信息 技术 , 2 0 0 7, 3 1 ( 8 ) : 6 9 _ 7 2 . 张绍祥. 我 国数字 医学 的现状 与未来. 中 国数 字 医学 , 2 0 1 1 ,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文章编号:100025404(2003)0520394203首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采集与可视化研究张绍祥1,刘正津1,谭立文1,邱明国1,李七渝1,李 恺1,崔高宇1,郭燕丽1,刘光久1,单锦露1,刘继军1,张伟国2,陈金华2,王 健3,陈 伟3,陆 明3,游 箭3,庞学利4,肖 红4,许忠信5,王欲更生5,邓俊辉5,唐泽圣5 [第三军医大学:1基础医学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计算医学研究室),重庆400038;2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影像诊断科;重庆400042;3附属西南医院放射科;重庆400038;4附属西南医院肿瘤科放疗中心;重庆400038;5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4) 提 要:目的 建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Chinese digitized visible human female )。
方法 选择经肉眼观察、CT 和MRI 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中等身材、青年女性人体标本1例,经外形测量、血管灌注后,用5%明胶包埋,置入-30℃冰库中冰冻1周,然后在-25℃低温实验室中用TK 26350型数控铣床(铣切精度为01001mm )从头至足逐层铣切。
逐层用高清晰度数码相机摄影,完成人体模型数据获取,得到人体结构数据集。
利用连续断层图像数据,在SGI 图像工作站上,利用本课题组自主开发的三维重建软件包进行人体结构的三维重建和立体显示。
结果 所选用标本为女性,22岁,身高1620mm ,体质量54kg ,非器质性疾病死亡。
CT 扫描层厚:头颈部为110mm ,其他部位为210mm 。
MRI 扫描层厚头部为115mm ,其余部位为310mm 。
连续横断面层厚:头部为0125mm ,其他部位为015mm ,全身共计3640个断面。
数字化摄影分辨率为6291456(3072×2048)像素,每个断面图像文件大小为36M B ,整个数据集数据量为131104G B 。
结论 ①经文献检索和查新,仅见美国C olorado 大学于1995年12月完成了1例女性人体标本的数据采集。
本研究结果增添了新的一例女性可视化人体的数据资料,其研究结果同时在国际互联网站发布,网址为:http :ΠΠw w w 1chinesevisiblehuman 1com Π。
②美国已报道的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在断面标本制作前,将人体标本裁为了4截,造成了其中的3段数据缺损;选用的标本为59岁的老年标本;图像分辨率为249万(2048×1216)像素。
本研究报道的首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为无器质性病变和缺损的中等身材22岁青年女性,为整个标本的连续断面,无节段性数据缺损,断面图像分辨率达629万(3072×2048)像素。
关键词:可视化人体;断面解剖;计算机三维重建;数字化 中图法分类号:R319;R322文献标识码:ADataset collection and visualization for first visible human female in ChinaZH ANG Shao 2xiang ,LI U Zheng 2jin ,T AN Li 2wen ,QI U Ming 2guo ,LI Qi 2yu ,LI K ai ,C UI G ao 2yu ,G UO Y an 2li ,LI U G uang 2jiu ,SH AN Jing 2lu ,LI U Ji 2jun ,ZH ANG Wei 2guo ,CHE N Jin 2hua ,W ANGJian ,CHE N Wei ,LU Ming ,Y OU Jian ,PANG Xue 2li ,XI AO H ong ,X U Zhong 2xin ,W ANG Y u 2shu ,DE NG Jun 2hui ,T ANG Z e 2sheng (Department of Anatomy ,Third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 o build the dataset of Chinese visible human female.Methods A fter underg oing macroscopical ,CT and MRI examinations to exclude organic lesions ,a y oung female cadaver of medium height was selected as the subject.A fter m orphological measurement and vascular perfusion ,the cadaver was embedded with 5%gelatin and cry opreserved in a -30℃icehouse for 1week.A digital milling machine TK 26350(milling accuracy of 0.001mm )was used to shave off slices of the body layer by layer from head to foot in a laboratory at -25℃.The successive cross 2sections were photographed with a high 2definition digital camera ,and the pictures were put into a com puter to establish a dataset of human body.By utilizing the image dataset derived from the successive cross 2sec 2tions,3D reconstruction and stereodisplay of human structure were finished with a SGI W orkstation which was equipped with an independently self 2developed s oftware package for 3D reconstruction.Re sults The selected speci 2men ,a 222year 2old female native of Chongqing ,was 1620mm in height ,54kg in weight and died of non 2organic disease.CT scans were made in every 1.0mm for head and neck and every 2.0mm for rest parts ,and the thickness for MRI scans was 1.5mm for head and 3.0mm for rest parts.F or serial cross 2sections ,the thickness was 0.25mm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39925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698) 作者简介:张绍祥(1957-),男,重庆市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及计算机三维重建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72篇。
电话:(023)68752201 收稿日期:2003202208;修回日期:2003202215493第25卷第5期2003年3月 第 三 军 医 大 学 学 报ACT A AC ADE MI AE ME DICI NAE MI LIT ARIS TERTI AE V ol.25,N o.5Mar.2003for head and0.5mm for rest parts.Thus,a total of3640slices were obtained,and the photo for every slice was saved as a36M B file in a res olution of6291456pixels(3072×2048).Finally,the com plete data files reached to131.04G B.Conclusion ①This is the first formally reported case of Chinese visible human female,suggesting that China becomes the second country owning visible human female dataset of her population.We set up a website for the purpose of exchanging ideas and in formation on this subject.S o,the results are issued simultaneously on the Internet(http:ΠΠw w ).②According to US Visible Human Project(VHP),the data of the 3junctional parts of their female cadaver were absent because the body was cut into4segments.T aking the age of592 year2old into account,the visible human female’s body was not exactly perfect.The sections of0.33mm in thickness were saved to pictures at a res olution of2490368pixels(2048×1216).While,the first Chinese visible human female reported here is a y oung female without organic disease or lesion.No sectional datum is lost for being acquired from successive sections of the whole body.The res olution of cross2sectional image reaches to6291456pixels(3072×2048). K ey w ords:visible human;sectional anatomy;com puterized3D reconstruction;digitalization 由于数字化可视人体研究在医学、体育、影视、航天、军事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经济价值,所以该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和大众的关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