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效果
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术期中的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术期中的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术期中的效果分析。
首先介绍了腹腔镜手术对子宫肌瘤的作用,接着分析了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围术期护理的必要性。
具体论述了优质护理干预在围术期的效果及实施方法。
结论部分总结了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术期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对提高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手术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围术期护理、干预、优质护理、效果分析、实施方法、重要性、有效性、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腹腔镜手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中,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减少出血等优点。
在腹腔镜手术中,围术期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可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通过针对患者病情和手术特点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术期中的效果,对于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术期中的具体效果,为临床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手术体验和恢复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术期中的效果,通过比较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在围术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估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围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具体包括优质护理干预在围术期患者情绪状态、疼痛管理、并发症预防、康复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期为提高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术期护理水平提供依据,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腹腔镜手术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治疗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术期中的效果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术期中的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
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对策,观察组此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在围术期除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出院指导等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上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其较易导致患者出现子宫出血异常、腰背酸痛等不良症状,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而且也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2]。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治愈率高、创伤小等临床优点,目前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研究显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术期对患者实行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3-5]。
本研究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
排除标准:体重指数>27 kg/m2;患有代谢性疾病;患有高血压疾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不能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本研究者。
观察组:患者年龄34~60岁,平均(48.7±3.6)岁;病程1~11年,平均(4.6±1.2)年;15例为肌壁间肌瘤,10例为浆膜下肌瘤。
优质护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影响

化程度 : 大 专及 以上 2 6例 。 高中 2 1 例, 初 中级 以 下 7例 ; 对 照 组 年龄 2 3 ~ 4 5岁 , 平 均年 龄 ( 3 3 . 2 5  ̄ 4 . 8 6 ) 岁 ;疾 病类 型 :粘膜 下肌 瘤 1 2例 ,浆膜 下 肌瘤 l 4
现出对患者 的关心 , 淡化患者孤独感及恐惧感 ; ⑤ 术
缩短排气时间 、 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 , 减少术后并发症 。 关键词 : 优 质 护理 ; 腹腔镜 ; 子 宫 肌 瘤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1 1 . 7 4
子宫 肌 瘤 是女 性 生值 器 官 中常见 的 良性 肿瘤 。 多 发 于 中年 妇女 . 临床 主 要症 状 包 括 月经 不 规则 增
为 观察 组和 对 照组 , 每组 各 5 4例 。观察 组 年龄 2 5 ~ 4 8岁 , 平 均 年龄 ( 3 5 . 6 7  ̄ 5 . 0 3 ) 岁; 疾 病类 型 : 粘 膜 下 肌 瘤 8例 . 浆 膜 下 肌瘤 1 1例 , 肌 壁 间肌 瘤 3 5例 ; 病
灶直 径 1 . 5 2 ~ 1 0 . 7 3 c m, 平均 直径 ( 4 . 6 5 ± 1 . 7 8 ) c m; 文
梁 宇红 , 杨 娣 , 尚 青
( 甘肃 省 中 医 院关 节 骨 科 , 甘肃 兰州 7 3 0 0 5 0 )
摘 要 : 探 讨 优 质 护 理 对 腹 腔镜 子 宫 肌瘤 剔 除术 患 者 的影 响 。选 取 2 0 1 3年 2月一 2 0 1 6年 2月 甘 肃 省 中 医 院 收 治 的
疾病 ; ②合并高血压 、 糖尿病 ; ③ 有智力 障碍或精神
疾病 。 两 组 患者 一般 资料 对 比差异 不显 著 ( P > 0 . 0 5 ) ,
优质护理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对其满意度影响分析

优质护理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对其满意度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对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度影响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时间段选择2020年6月~2021年5月,将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45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列为优质组,将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的45例同期患者列为常规组。
对患者经由护理干预之后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经优质护理干预之后的45例优质组患者中,总体满意共44例,总体满意度为97.78%。
经常规护理干预之后的45例优质组患者中,总体满意共37例,总体满意度为82.22%。
组间总体满意度数据比较,有呈现出显著性的差异(P<0.05,X2=2.739)。
结论:对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满意度影响;护理干预在妇科临床当中,子宫肌瘤的发生率极高,一般为轻度的子宫肌瘤患者可采取保守的治疗措施,而一旦发展成为较为严重时期,则会建议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剔除。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便属于临床常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一项手术措施,此期间再配合以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帮助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令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得以提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时间段选择2020年6月~2021年5月,将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45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列为优质组,将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的45例同期患者列为常规组。
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与相关诊断确诊。
排除合并有其它严重性子宫及周围组织品质性病症,以及其它严重性疾病患者。
优质组患者年龄段分布为27~53岁,平均年龄值为(41.6±5.2)岁;子宫肌瘤平均直径值为(5.23±1.07)cm。
常规组患者年龄段分布为29~54岁,平均年龄值为(41.5±5.7)岁;子宫肌瘤平均直径值为(5.26±1.13)cm。
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效果

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效果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间于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共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境状态量表(POMS)评分、满意度及并发症出现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POM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出现情况少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措施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减少其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标签:优质护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满意度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中的一种,目前临床主要应用腹腔镜下手术对其进行治疗,但多数患者易出现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对患者康复影响极大。
为此,本研究分别应用不同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干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间于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共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均排除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
实验组患者年龄28~50岁,平均(39.18±10.12)岁,平均肌瘤大小(5.37±1.13)cm;对照组患者年龄29~48岁,平均(38.93±8.37)岁,平均肌瘤大小(5.29±1.21)cm。
两组患者于年龄、一般资料等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本研究得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护理人员保持和蔼、亲切的态度,讲解相关疾病知识,每日查房,保持患者病房舒适等。
给予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1)术前护理:多数患者会于术前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并对治疗效果质疑,如此会影响其休息,降低依从性,对治疗产生影响。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研究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1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5.71%)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70.86%),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杜绝医患、护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优质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324-02伴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不断优化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每年在临床医学中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就连接的提高了对围手术期的护理需求[1]。
在当前环境之下,患者对于围手术期的护理需求相对而言更加苛刻,需要有合理的手术规划,齐全的手术设备,在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人员的反应快捷且灵敏,有较高的工作效率[2]。
相关研究显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虽然相对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而言有明显的治疗优势,但是仍然需要可靠的护理措施对治疗结果进行支撑。
对此,为了更好的提升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本文以我院患者为例,探讨在围手术期实行优质护理的方式及其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后的术后康复效果。
方法选取150例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起始时间2019年5月,截止时间2021年4月,将其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2组,即对照组(n=75)与观察组(n=75),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各项恢复指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更早,术后卧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96.00%VS82.67%)(P<0.05)。
结论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加快其术后康复进度,使其获得良好转归,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优质护理干预;术后康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作为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主流术式,其满足患者微创治疗需求,减少对其造成的损伤,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患者接受度高。
但手术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或多或少给患者带来一些不良影响,除手术带来的应激反应增加患者的不良情绪外,还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对其术后康复不良[1]。
因此,实施手术的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要。
优质护理通过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个性及优质的护理服务,强化基础护理,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感的同时,深化护理服务内涵,使得护理质量得以显著提升,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2]。
鉴于此,本次选取的150例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进行分组后,对其不同护理措施产生的效果进行比较,具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150例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起始时间2019年5月,截止时间2021年4月,将其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2组,即对照组(n=75)与观察组(n=75)。
对照组:年龄区间25~65岁,平均年龄(41.45±5.21)岁;平均肌瘤直径(5.12±1.02)cm;观察组:年龄区间27~66岁,平均年龄(42.01±5.25)岁;平均肌瘤直径(5.15±1.05)cm,采用统计学工具将以上基线资料进行系统对比分析后显示均衡性良好(P>0.05)。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8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优质组和常规组两组,其中常规组8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优质组84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优质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治疗效果为97.6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护理满意度为97.6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8.5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效果分析子宫肌瘤多发生在30-50岁年龄段的妇女中,是一种良性肿瘤。
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腹腔镜技术被逐渐应用在临床子宫肌瘤的治疗中[1]。
笔者通过对该院妇产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的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8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优质组和常规两组,其中优质组84例患者中,年龄25-44岁,平均年龄(36.8±5.7)岁;单发34例,多发50例;肌壁间肌瘤52例,浆膜下肌瘤21例,黏膜下肌瘤11例;常规组84例患者中,年龄26-47岁,平均年龄(38.1±5.4)岁;单发34例,多发50例;肌壁间肌瘤52例,浆膜下肌瘤21例,黏膜下肌瘤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疾肌瘤情况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效果
作者:张丽陈金秀林明珠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年第14期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间于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共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境状态量表(POMS)评分、满意度及并发症出现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POM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
【关键词】优质护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满意度
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中的一种,目前临床主要应用腹腔镜下手术对其进行治疗,但多数患者易出现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对患者康复影响极大。
为此,本研究分别应用不同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干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间于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共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均排除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
实验组患者年龄28~50岁,平均(39.18±10.12)岁,平均肌瘤大小(5.37±1.13)cm;对照组患者年龄29~48岁,平均(38.93±8.37)岁,平均肌瘤大小(5.29±1.21)cm。
两组患者于年龄、一般资料等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本研究得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护理人员保持和蔼、亲切的态度,讲解相关疾病知识,每日查房,保持患者病房舒适等。
给予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1)术前护理:多数患者会于术前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并对治疗效果质疑,如此会影响其休息,降低依从性,对治疗产生影响。
此时护理人员应积极与其进行交流,将治疗流程及预期效果告知,增强其治疗信心。
同时应嘱其注意事项,帮助其做好心理准备,提高依从性。
2)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需对手术所用器械进行简单介绍,减轻患者恐惧。
帮助患者保持手术体位,建立静脉通路。
于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
其生命体征,并及时询问其感受,可通过握手或语言鼓励等措施降低患者术中孤独感。
3)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在其清醒后,可通过给予吸氧的方式降低高碳酸血症的发生。
嘱其保持胸膝卧位,利于残留CO2的排除,可减少气腹等情况出现。
若患者术后出现明显腹胀,超过48h肛门未排气,可给予其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mg)。
密切关注切口,避免感染等情况出现。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境状态量表(POMS)评分、满意度及并发症出现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采用X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
2结果
2.1两组患者POMS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POM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如表1。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如表2。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如表3。
3讨论
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该疾病发病率极高,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压迫症状、盆腔包块以及痛经等,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合并流产或不孕等症状,给患者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因此,对该疾病患者的及时治疗及护理措施干预的意义重大。
目前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是临床的首选手段。
有研究表明,在对该疾病患者手术过程中,给予其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
优质的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宗旨,可表达对患者的体贴、关心及尊重,极大程度保证患者舒适的状态,减少其抵抗情绪,增进医患感情。
本次研究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得到如下结果:实验组患者POM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实验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同时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肠梗阻、盆腔粘连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产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提示优质护理措施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与以往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应用优质护理措施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精神状态,减少其并发症产生情况增加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