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三维仿真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三维仿真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三维仿真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三维仿真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中学生物教学的现状,分析了三维仿真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接着详细讨论了三维仿真技术在生物学概念教学、实验模拟、进化过程展示、生态系统模拟以及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结论部分展望了三维仿真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前景,强调了三维仿真技术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的深度理解以及提升中学生物教学质量的作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三维仿真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三维仿真技术,中学生物教学,生物学概念教学,生物实验模拟,生物进化过程展示,生物生态系统模拟,生物医学研究,学生深度理解,教学质量。
1. 引言1.1 三维仿真技术的发展概况三维仿真技术是一种结合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的综合性技术,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不断进步,三维仿真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包括教育领域。
在教育领域,三维仿真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维仿真技术的发展进程中,从最初的简单的三维模型展示,到如今可以实现真实的物理模拟和互动体验,不断推动着教学方式的革新。
通过三维仿真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生物进化的过程、探索生态系统的奥秘,从而加深对生物相关知识的理解。
三维仿真技术的发展为中学生物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工具和资源。
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三维仿真技术将继续为中学生物教学带来更多创新和变革,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1.2 中学生物教学的现状中学生物教学的现状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生物教学大多采用教科书和幻灯片等静态资料,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纸面上,缺乏实际感知和体验。
生物医学工程学中的医学机器人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学中的医学机器人技术在现代医学领域,随着科技和技术的进步,医学机器人技术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手段。
这种技术将计算机、机械学和电子学等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紧密结合医学应用实践,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诊疗服务,同时也为医疗工作者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生物医学工程学中的医学机器人技术可分为两种类型:外科机器人和辅助机器人,也可称为手术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
一、外科机器人外科机器人是一种可以通过远程操控来帮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的机器人系统。
它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精度,还可以减轻医生在工作时的身体压力和疲劳。
目前外科机器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手术中,例如肝胆、胰腺、泌尿、消化道等疾病的手术。
其操作原理是医生操纵手柄,外科机器人依靠高精准度的机械臂和摄像头实现对手术部位的远程控制。
外科机器人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手术的操作方式,还能够让手术更为精准、安全。
医生可以通过机器臂完成更加复杂和精细的手术操作,避免手动操作带来的精度不足或因视野不好而无法观察到细节问题。
此外,外科机器人还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系数,医生可以实时地观察到手术部位的情况,并及时做出处理,避免操作中出现误伤。
这种技术还能让患者康复时间更快。
二、康复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是一种用于辅助康复过程中的机器人系统,主要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
它可以通过自动化机械手臂和各种感应器来实现对患者肌肉的强化锻炼,增强受损肌肉的力量和功能,达到恢复伤患的目的。
康复机器人的出现,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康复治疗,同时也减轻了康复过程的工作量和负担。
康复机器人技术可以适用于多种疾病和操作部位,如脑卒中病人的言语康复训练、肌肉力量康复训练和脊髓损伤患者的下肢训练等。
它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各种动作和力度,进而更加精准地实现对受损区域的恢复训练,提高患者恢复的效率。
总体而言,医学机器人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促进医疗领域从传统医疗模式向数字医疗方向转化,更可以极大地提高医疗效率和精度,为患者带来更为专业化、个性化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医学的创新技术与发展

医学的创新技术与发展引言: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涌现出各种创新技术。
这些创新技术不仅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也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医学的创新技术与发展。
一、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
通过CRISPR-Cas9等技术,科学家们可以精确地编辑人类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从而实现预防和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的目标。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修复患有遗传性疾病的胚胎基因,避免疾病的遗传传递。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用于癌症的治疗,通过修复或抑制癌细胞的相关基因,达到治疗的效果。
二、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方法,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大量的医学影像数据进行分析,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出肿瘤等疾病。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对患者的生理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提前预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三、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生物打印技术是一种将细胞和生物材料按照特定的结构进行打印的技术。
通过生物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出各种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模型,为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例如,通过生物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出与患者自身组织相匹配的人工器官,用于替代受损的器官,实现器官移植的效果。
此外,生物打印技术还可以用于药物的研发和测试,加速新药的上市。
四、纳米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纳米技术是一种在纳米尺度上进行材料和器件制备的技术。
在医学领域,纳米技术可以应用于药物的传输和治疗。
通过纳米粒子的载体作用,药物可以更准确地传递到病变部位,提高药物的疗效。
此外,纳米技术还可以用于肿瘤的治疗,通过纳米粒子的选择性聚集,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治疗。
五、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使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进行交互和体验。
人体器官的模拟和仿真

人体器官的模拟和仿真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中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通过模拟和仿真技术,科学家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人体器官的结构、功能和病理生理学特点,并探索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方法。
技术,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生理模型、数字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
生理模型是基于实际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的研究,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来研究人体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例如,采用3D打印技术,可以将解剖学模型打印出来,用以模拟肿瘤的生长过程,对治疗方案进行模拟,提高手术治疗的精度和安全性。
此外,生理模型还可以用于测试新型医疗器械的效果和安全性,为医疗实践提供支持。
数字仿真技术是另一种人体器官模拟和仿真技术的形式。
他们通常是基于数学模型,将人体器官和生理过程建模,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计算和分析。
例如,结合生物医学工程,可以开发人工心脏瓣膜的仿真程序,通过数字仿真技术预测人工心脏瓣膜的耐用性、性能和缺陷,为该领域的研发设定基准,进而研发出高性能、高安全性的人工心脏瓣膜。
虚拟现实技术是人体器官模拟和仿真技术的另一种应用,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虚拟环境,为测试和训练提供仿真人体器官的经验。
比如,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以安全的方式在仿真器官上进行操作,模拟真实的手术环境,增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效果,提高手术效果和安全性。
人体器官模拟和仿真技术正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种技术将更加先进和普遍。
对于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的研究,以及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的改进,这种技术都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这种技术也有一些限制和挑战。
例如,由于复杂性和多样性,技术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此外,这些技术还需要更好的数据和算法支持,才能更好地模拟和仿真人体器官。
总之,在今后的研究和应用中,技术将继续推动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和福利做出贡献。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职 业技术 研 究
Ci dc t n h aEu8i n o
i 而
虚 拟 现 实技 术 在 医学教 学 中 的应 用
肖洁 王祥 瑞 ( 上海 交大 医学院仁济临床学院 上海 2 0 7 0 1 ) 2 摘 要: 虚拟现 实是 近年来 发展 起来的一项新 的技术 , 着现 代科技 向医学教 育领域 的不断渗透 , 随 虚拟现 实技术 必将会 是 医学教育技术未 来的发展趋势 。 目前医学教 学中的虚拟可视人体 , 在基 础教 学. 医学手术操作 、实验教学 、甚至模拟 中医针 灸和虚拟麻 醉机 , 将计算机 技术 与麻醉机的实验教 学结合起来 , 为医学的教 学改革提供 有效 的方法 , 拟实验 和实验教 学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 , 模 更好地服 务于创新人
1虚 拟 可 视 人 体 在 医 学 教 学 中的 应 用
数 字化 可视人体( g t z d Di i i e Vii e s bl Human) 或 虚拟 可视人 体 , 应用数 字 图 , 是 像 、图形 以及 现代计 算技 术 , 采用 人体 解剖 学和 现代影 像学 方 法 , 取 人体解剖 结构 的 获 数据 信息 , 在计 算 机上 建立的 全数 字化 的人 体 真 实结 构 的 三 维 模型 。将 此 模 型作 为 一 个基 础数 据平 台 ,可以 应用于 与人 体结构 有 关 的 多 个研 究 和 应 用领 域 。能 较 为真 实地 反 映 出 人体 在 正 常 生理 状 态 下 出现 的 各 种 变 化 。数 字 化 虚 拟 人体 研 究 集 医学 与 计 算 机 科学 最新科 技 成果 于 一身 , 通过对 人体 可 从微 观到 宏观 结构 的数字 化 、可 视化 , 进而 完 整 地描 述 基 因 蛋 白质 、细 胞 、组 织 以及 器 官的形 态与 功能 , 终达 到人 体信 息的 整 最 体精 确模 拟 , 种 数字 化可 视人 体是 用 于医 这 学 教 学 、 模拟 临 床 手 术 和医 疗 培 训等 技 术 的 基 础支 持 , 有 广泛 应 用价 值 。 具
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尤其受到关注。
生物医学工程涉及到医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领域,对人类健康的研究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则可以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带来更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医学影像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包括超声、X光、磁共振成像等。
然而,由于医学影像数据的复杂性和巨大性,医生们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这时候,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帮助医生们处理这些数据,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和诊断。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对肿瘤影像进行病变区域的自动分割和检测。
通过对病变区域进行分割和定位,医生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还可应用于疾病的辅助诊断和预测。
临床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医生们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真正地发挥其优势。
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和分析大量的临床数据,通过比对类似病例,识别并预测潜在疾病和问题,提高患者个体化的准确诊断水平。
另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推荐算法,为医生们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例如,医生们可以通过AI平台,快速获取全球最新的治疗方案和相关文献,针对特定疾病和患者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材料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生物材料和药物研发也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这个领域主要关注如何发现和开发新的生物材料和药物,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医学需求。
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则可以greatly加快生物材料和药物的研发进程。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和模拟技术,帮助研究人员更快地预测生物材料和药物的性能和作用。
通过预测和模拟,研究人员可以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前期筛选材料并针对性地改进设计,最终为实现临床疗效做出更加准确和快速的打下基础。
虚拟现实技术(VR)在医学教育和实验中的广泛应用及意义

1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
时 , 不 危害 病 人 的 前 提 下 , 在 可进 行 某 些 专 项技 能 的 强化 训 练 , 握 操 作要 领 , 高 熟 掌 提 练 程 度 , 别 对 医 务 人 员 操 作 技 能 要 求 较 特
高 的 前 沿 领 域 必 将 有 更 广泛 的 应 用 。 3. 4理 论学 习 的有益 补充 虚 拟 现 实 技 术 的 出现 有 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宽 学生 的知 识 面 , 效 地 支 拓 有 持 理 论 学 习 , 虚 拟 实 验 中 如 果 学 生 能 把 在 虚 拟 环 境 与 真 实 的 相 比 较 , 合 作 的基 础 在 上进行探究 , 发展 了医 学 领 域 的 概念 , 决 解 问题 的 基 本 技 能 , 及 从 虚拟 真 实 情 境 迁 以 移 的 能 力 , 将 产 生 很 大 的教 育价 值 。 它 必 不 仅 是 医 学 生 进 行 临 床 前 实 习 的 必 要 手 段 , 是 在 职 医 师 、 专 科 医 师 的 临 床 技 能 也 训 练 , 其 一 些 新 技 术 ( 腹 腔 镜 手 术 、介 尤 如 入 性 手 术 等 ) 临 床推 广 之 必 须 。 的 3. 5打 破 了时空 条件 的限 制 利 用 虚 拟 现 实 技 术 , 以 彻 底 打 破 空 可 间 的 限 制 , 生 可 以 进 入 物 体 的 内部 进 行 学 动 态 观 察 , 药 物 的 分 子 结 构 与 化 学 反 应 如 这 些 抽 象 知 识 , 传 统 教 学 中 只 能 依 靠 教 在 师 的 口头 讲 述 来 向 学 生 传授 , 利 用 虚 拟 而 现 实 技 术 , 学 生 能 够 进 入 其 中 进 行 详 细 使 观 察 以 获 得 第 一 手 概 念 及 知 识 , 大提 高 大 学 生 的 理 解 力 和 掌 握 能 力 。 虚 拟 技 术还 可 以 突破 时 间的 限 制 , 些 需 要 几 个 月 甚 至 一 几 十 年 才 能 观 察 的 变 化 过 程 , 过 虚 拟 现 通 实 技 术 , 以 在 很 短 的 时 间 内呈 现 给 学 生 可 观 察 。 例 如 , 物 遗 传 学 中 的 某 些 遗 传 定 生 律 , 动物 傲 实 验 往 往 需 要 几 个 月 的时 间 , 用 而 利 用 虚 拟 技 术 在 一 堂 课 内 就 可 以实 现 。
数字化虚拟人体在医学中的应用

数字化虚拟人体是 应用影像学方法将获取的 图像 、图形以D I C O M 的格式输入现 代化计算机 ,利用 软件处理 ,而得 到的人体解剖信 息。
在 计算机上可 以真实的显示 人体的三维结构 、再现人体的组 织、器官 及 相互之 间的比邻关系 ;可 以精 确的、定量 的研 究空间关系 ,进行 手 术设计 、模拟 手术和手术训 练 ;同时帮助 了临床教学的真实开展 ,促 进了显微 外科 ,美容整形外 科、介入诊断和治 疗的发展 。现将数 字化 虚拟人体在医学上应用做简要综述 】 。
1数字化人体研究的国内外概况
1 9 8 9 年 美 国 国立 医学 图 书馆 发 起 “ 可 视 人计 划 ” ( VH P )由
C o L o r a d o 大学承 担口 】 。于 1 9 9 1 年8 月开始 人体数 据采集 和三维结 构重
患者 的个 性化 服务 ,改善 患者对 药师 的偏 见 ,增强 患者用 药 的依 从 性 ,使其早 日 康复 。
一
Ma r c h 2 0 1 3 , V o 1 . 1 1 , No . 7
2 . 6改善诊疗环境 ,优化诊 疗流程 2 0 1 2 年9 月 ,门诊 中药房 、西药房 、急诊 药房合 并 ,方便 患者在 个 药房任何时 间取到任何所需药 品 , 避 免 了患者 来回奔波和夜晚取 不 到非急诊 药品。 2 . 7积极促进 药房 信息化 、现代化建设 随着我 院医院信息化 、现代化建设 的不断推进 ,电子 自动取药 机 和 电子处方逐步应用 ,将大大提高工作质量和 效率 。
志, 2 0 0 9 , 1 7 ( 4 ) : 3 5 6 — 3 5 8 .
2 . 5加强对 收费处人员 、护理人员医药学相关知识培训 ,增强责任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拟现实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陆想想1(SX1203225)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南京市,210016) 摘要:虚拟现实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综合集成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本文简要介绍虚拟人体、虚拟手术、虚拟实验室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心理学与核医学方面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预期,在未来几年虚拟现实技术将会成为数字医学最主要的应用工具之一。 关键词:虚拟现实;生物医学;数字人;虚拟手术;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ique in Biomedical Field Lu Xiangxiang1 (1.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China) Abstract:Virtual reality is a high-tech simulation system,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of computer graphics
technology,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ensor technology, display technology, and network parallel processingtechnologies. This paper is to briefly introduce simulated human body, operation, laboratory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applied inneuropsychology and nuclear medicine.In the future,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omputertechnology,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will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digital medical tools. Key words:Virtual Reality, biomedical , digital human, virtual surgery;
引言 虚拟现实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它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 统,综合集成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 并行处理等技术[1]。 虚拟现实旨在利用计算机生成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的人为虚拟的环境,让使用者有如身历其境一般,并能与之“交互”。它最早源于美国军方的作战模拟系统,20世纪90年代初逐渐为各界所关注并在各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 近年来,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其应用也在逐渐扩大,在城市规划、能源勘测、工业仿真、古迹复原、建筑虚拟、交通桥梁、港口物流、旅游仿真、虚拟课堂、园林应用、军事仿真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虚拟人、虚拟手术等方面的研究也十分活跃[3-5]。 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做一概括性介绍。
一、虚拟现实简介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概括地说,虚拟现实是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的一种全新方式,与传统的人机界面以及流行的视窗操作相比,虚拟现实在技术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虚拟现实系统分为桌面级的虚拟现实系统、沉浸式的虚拟现实系统、增强现实性的虚拟现实系统及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根据目前虚拟现实系统的发展状况,虚拟现实系统主要由4部分组成[6],见图1。
图1 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2.1 数字人 数字人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的结合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通过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将人体结构数字化,经过三维重建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处理,得到可以看的见的、能够调控的虚拟仿真人体模型。美国科学家联盟于2001年将人类基因组计划、可视人计划、虚拟人计划、人类脑计划概括综合为“数字人计划”,FAS发起的数字人体联盟提出在约10年内,以10亿美元以上的投入,实现人体从DNA、蛋白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以及整体生命过程的精确模拟。中国也于2001-11在北京召开的第174次“香山科学会议”,以“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科技问题”为主题,并提出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的规划和建议。会后,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和第三军医大学,先后于2002-08、2003-02以冷冻铣削方法完成了中国首例男、女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的采集[7]。 数字人研究可概括的划分为4个阶段:数字化可视人、数字化物理人、数字化生理人、数字化智能人。目前,国际上的研究已经从物理人阶段步入了生理人阶段,而中国主要处于可视人这一基础研究阶段。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生命质量与机械工程研究所申报的“中国力学虚拟人”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立项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先后与欧洲力学虚拟人、韩国力学虚拟人合作,组建成立了国际力学虚拟人平台,并首先启动了由中国、英国、瑞典和瑞士四国生物力学家参加的力学虚拟人足合作计划,由欧洲提供技术,在中国建立足部生物力学仿真试验台。此项目为期4年,预计2010年即可初步建立一个可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的力学虚拟人系统[8]。
2.2 虚拟手术系统 虚拟手术的概念最早提出于1989年,即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指导医学手术所涉及的各种过程,在时间段上包括了术前、术中、术后;在实现目的上有手术计划制定,手术排练演习,手术教学,手术技能训练,术中引导手术、远程手术、术后康复等[9-10]。 2.2.1 医学诊断 传统医学诊断主要靠医生的学识和经验,但医生也有“吃不准”的时候,这就会导致误诊。虚拟手术系统将人体信息收集储存在电脑里利用虚拟内窥镜、虚拟活检等检查诊断措施,降低了检查的危险性和医疗成本。诊断前,医生也可先将药物影响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即可协助医生做出判断,使医院诊断达到直观化、可视化、精确化的效果。 2.2.2 手术过程 以显微手术为例,利用虚拟手术系统做显微外科手术时,可将手术部位放大,医生即可按照放大后的常规手术动作幅度操作,与此同时,虚拟手术系统又把医生的这种常规幅度的手术动作缩小为显微手术机械手的细微动作,从而明显地降低了显微外科的难度。 2.2.3 远程手术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远程控制操作设备与远距离医院建立起远程医疗系统,医生只需对虚拟患者进行手术,并通过因特网将其动作传递到远端的手术机器人,由机器人对患者进行手术。日本研制出的远程控制血管缝合机器人,实现了直径1mm血管的远程操作缝合手术。2003年,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联合完成了远程遥控机器人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 2.2.4 手术训练及教学 虚拟手术系统还可应用于手术训练及教学,临床上大多数的手术失误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所以手术训练极其重要。以往在患者身上积累开刀经验“练手艺”的过程,现在可通过虚拟手术系统观察学习专家手术过程,在数字人身上反复进行演练、学习,避免不必要的医疗事故与损伤。虚拟手术系统可为操作者提供一个极具真实感和沉浸感的训练环境,还能够给出一次手术练习的评价。
2.3康复系统 脑损伤的患者97%有精神或躯体方面的缺失,其中1/3有身体方面的残疾,2/3有认知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是脑缺损后最常见、而又多被医师和患者所忽略的后遗症之一。美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研制出了针对不同认知功能障碍的多种专门化虚拟现实系统。“鹦鹉软件”软件始创于1981年,至今已经发展出150多种训练项目,并被翻译成5种不同的语言,一些顶尖级的康复中心都在使用。该软件有70多个项目可通过互联网操作,并受到病理学家、治疗师和神经心理学家的监控,可为遭受中风与脑缺损之苦的人群解决其言语、认知、语言、注意力和记忆缺失等问题[11]。 脑损伤患者往往也有运动功能障碍后遗症。运动障碍主要指自主运动的能力发生障碍,动作不连贯、不能完成,或完全不能随意运动。康复机器人经常被应用于四肢,特别是下肢的康复训练中。在主动康复训练中,患者通过主动运动控制虚拟环境中的某个物体,由康复机器人采集运动的距离、角度、力度等参数,并实时反馈给患者,指导患者不断调整动作以达到康复训练的要[12]。
2.4虚拟实验室 许多医学教育中的实验、临床相关实验以及药学实验都可以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英国PA 咨询公司与美国菲西奥姆科学公司联合研制的虚拟人体系统,便是借助数字化人体,模拟药物在人体中代谢动力学的作用,一种药品从研制成功到投入应用,要经过大量实验室或临床试验,而利用虚拟药学实验不仅可以加快测试过程,降低成本,还可以避免药物可能对人体造成的损害。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研制的应用技术进行复杂分子合成实验,研究人员在境界中控制药物分子模型,通过所模拟分子的分子力反馈测试出把该药物分子安放在其他分子的结合基上的最佳方向,即所谓的“分子人位”。 网络虚拟实验室即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它使得在网络协同研究环境中的科研工作者可以有效地利用地理上分布的各种科技资源,进行数据交换、软件共享、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远程学术交流[13]。目前,国际上具代表性的生物、医学虚拟实验室有: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开发的:转基因媒介实验室、细菌鉴定实验室、心脏病实验室、神经生理学实验室、免疫实验室[14];诺贝尔基金会开发的虚拟生化实验室[15]。
2.5虚拟现实技术在核医学和辐射防护中的应用 在核医学与辐射防护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包括工